民族文化概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族文化概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思政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每个国家都在保护并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正气方面功不可没。可以说,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历经劫难,之所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厚植高职思政教育的人文底蕴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层次偏低,学习缺乏主动性,且对传统文化关注较少。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缺乏文化底蕴与积淀,其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偏重专业训练,人文素养稍欠缺,而现在高职院校少有开设文化通识课程的,这些都是客观现实。汤耀平在对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有40%的大学生表示读过1-2本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学著作,有30%的大学生看过3-5本,但是却有13%的大学生从来不曾看过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1]。本科院校尚且如此,高职自不待言。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显示,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价值总体概念认知度仅为68.5%,明显低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2]。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学艺术资源,那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职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升其人文素养最便捷的途径。
(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关心较少,与对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非常热衷形成鲜明的反差;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享乐思想大行其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些人不能正确看待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陷阱,片面地把原因归咎于中国文化。近年来网络涂鸦以及调侃英雄人物的段子就是证明。那么怎样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开设文化通识课,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方面的优秀、辉煌及对世界的贡献,进而培养其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丰富思政教育的育人资源
毋庸讳言,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低效,这是个客观现实,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在此不再赘述。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例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良信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自律观念,等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这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不失为思政教育的好办法,毕竟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对这些传统文化更有亲近感。现在提倡“大思政”“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现有的三门课程,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去感染学生,也是一个良策。
二、思政教育需要挖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所谓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太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据需从某一角度切入。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需要撷取的思想和道德精华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国情怀教育
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还是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和谐理念,抑或墨家主张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无不体现了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些爱国思想以及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志士仁人的英雄事迹,必将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兼相爱,交相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无不闪烁着仁爱的光辉,必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三)理想信念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主张人是应该有气节、有精神追求的,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有志者事竟成”“朝闻道,夕死可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价值观精华在今天仍有时代意义,有助于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四)人格修养教育
传统美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格修养的思想资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的诚信为人;“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正确义利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君子和而不流”“谨于言而慎于行”的处世之道,等等。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目前,高职院校不论是思政课还是公共课,都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相关教材。现在的思政课中,仅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有一点点,这就是第五章第二节的一个目“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连一节都算不上。目前,大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主要是课外通过网络或者报刊、书籍,而课堂教学并没有成为学生们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主渠道。虽然,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强调,“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但这一要求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高职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存在片面的专业观。高职院校学制也不够,第三年基本去企业实习,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只有两年,因此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很少设置。其次是师资力量问题。现有的思政课教师配置不足,很多院校不得不聘请行政人员包括辅导员来带课,公共课也经常外聘兼职教师,也就更没有精力再开设传统文化课了。报载广东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为1∶700[3],这个数据应该比较有代表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人员缺额较大。中央和教育部对高校思政课生师比有明确要求,即达到350∶1,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无法达到这个要求”[4]。而“中国文化概论”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方方面面,本身对教师素质要求就比较高。再次是高职院校的学风有待提高。有别于本科学生的显著特点是,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仅仅是被动应付必修课和专业课。在本科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常见各种学术和文化讲座,但这道亮丽的风景在高职院校很难见到。除此而外,还有教材的适切性不足,传播媒介运用不够,校园文化活动不多等原因。总而言之,目前在高职院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客观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四、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职院校要纠正认识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里的“高技能型”人才应该是既精通专业的“能工巧匠”,又是全面发展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具有相当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要真正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建议各校创造条件增设此门课程,而且列为必修课,计入学分,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有人建议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5],笔者不敢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不是其他课程所能兼容的,也不是几个课时就能讲完。也有人建议构建公修课程、选修课程、线上课程三位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公修课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道德教育课程、价值观养成课程三部分[6]。笔者认为也不现实,要考虑到高职学生时间不充裕,不宜增加过多课业负担。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是单独开设通识课“中国文化概论”。至于教材,张岱年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本身就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各校可以以此为主,再辅以专题讲座和线上学习。专题讲座内容不拘一格,如中国传统戏曲赏析、传统建筑赏析、茶道文化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不占课时,学生凭兴趣自愿听讲座。线上学习主要提供各类参考资料,如最近热播的“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以扩大学生视野。
(三)塑造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诗词赛、传统节日庆典、观摩传统工艺流程、参观人文历史景观和民俗文化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行情操。在这方面,很多高校的经验值得借鉴,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通过“一园一馆扬中医”活动,传承中医国粹,弘扬优秀文化;武汉纺织大学以“汉绣技艺保护”作为切入点,弘扬荆楚文化,传承汉绣技艺等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根据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传承革命志,共筑中国梦”红色之旅实践教学;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把思政课开在工地上,这些鲜活的实践教学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7]。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开展类似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文化概论”涉及面很广,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等,宜由中文或哲学专业的教师来讲授。在高职院校,还面临着师资缺乏的问题。固然,思政课教师队伍里也有中文或哲学背景的教师,但如前所述,现在的思政课教师承担思政课都是捉襟见肘,更无法抽出力量来开设文化概论课。因此,有必要引进这方面的专职教师。
(五)秉持“守正与创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旅游文化;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群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在消费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国家战略需要旅游业的支撑,为了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游教育界急需探讨旅游学科的基本属性和人才培养等诸多现实问题。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的今天,高强度的外来文化冲击影响着高校学生群体,使他们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与生俱来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弘扬地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旅游行业急需的文化型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组认为,有必要整合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关注教学平台和基地建设,使之更加切合现实需求和专业内功,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旅游文化类课程体系整合的研究现状
符太浩[1]认为在宏观旅游体系构筑中实现“旅游”与“文化”结合,既是现代旅游实践的本质体现,也是旅游研究创新的突破口。张静峰[2]指出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旅游文化类课程的理论较为薄弱、内容重叠交叉多,要从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估体系、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拓展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行校企联合等内外结合的角度,为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作一些贡献。在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创建背景下,各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下了很大功夫。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各学校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授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专业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真正学以致用。民族地区各高校从区域特色文化的角度出发,正在教学理念、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提升,但尚未形成一整套行为有效的培养方案;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这给本课题提供了较大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三、促进旅游文化类课程体系整合的建议
1.多学科整合与渗透式教学理念的改革
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长久以来形成了“满堂灌”的态势,仍然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等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应该在旅游文化相关的学科,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等方面渗透,形成特色的课程群。旅游文化课程群建设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旅游文化课程群建设是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和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2.整合现有的课程,开放和扩展教学内容
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应随着旅游业发展态势变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诸如消费者行为学、企业管理文化、审美文化、服务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整合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学、艺术、生态等专业课程资源。目前,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系列共开设了2门文化类课程,为《旅游文化概论》和《民俗旅游》,是方向选修课。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有《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读石观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文物学概论》、《文物珠宝鉴定》、《东盟与广西文化概论》。但由于人文素质课开课的时间较晚,一般课程都到了大三、大四学年,学生选修成功率很低,这与国家战略、行业要求和专业发展都是极不相称的。在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学院可拟定1门专业主干课程,2门方向系列课程和5—6门人文素质课,具体如下:设《旅游文化概论》为专业必修课;根据一级学科目录调整,新设《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文化》两门方向课程,分别应对文化旅游项目设计策划与旅游企业管理的需求;人文素质选修课,开设《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文物学概论》、《东盟与广西文化概论》、《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民族学通论》、《读石观史》、《文物珠宝鉴定》等课程。如此以来,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又有文化旅游项目运营、旅游企业文化管理等实操知识,可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安排内容的转变:突出传统文化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利用传统文化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配合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抽象变为具体;调整教学内容,重点放在知识点的链接上;引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幕课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设计讲授思路,确保学生能力和教学要求相吻合。组织辩论、小组讨论、表演、实地调研、自由发言等,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引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由于教师学期前预先布置作业,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同学们可以利用半个学期的时间进行课外收集、整理作业,大部分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完成作业。如在《旅游文化概论》课程设计时,开学之初,让学生关注的不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是什么?而是让他去思考“在旅游的影响下,某地文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变化会如何?”如此以来,学生必然要梳理传统文化是什么,旅游影响下的文化变化及文化变迁的趋势,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收集资料的过程,而是带着主观能动性去收集和思考的过程。在整合渗透式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的“旅游文化展示”活动,旅游文化包罗万象,教师可以给定一个范围,如“旅游山水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节庆文化、聚落文化”等近十个主题,这些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每个学生(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展示活动,形式不拘泥于PPT展示(讲故事、讲旅游经历、唱歌跳舞等),内容要求是:自己关注的文化事项、旅游过的案例地、经历过的旅游活动等独创性文化内容,以达到“有限的空间里实现知识的无限拓展”。通过多方位的观察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思考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查阅资料、完成团队作业或角色扮演等教学辅助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如“创新杯”、“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文化知识竞赛”等,通过参与竞赛,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以赛代练、以赛促教。
4.校企合作教学平台的扩展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需渗透在构成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实践中。实践教学既是旅游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前提。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充分安排课程见习时间和机会,如《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文化》、《文化旅游创意设计》、《读石观史》、《文物珠宝鉴定》这类课程让学生到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餐馆、旅游工艺品店等企业现场了解基本身的产品特色、创意设计和管理文化。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安排相应的小组合作课外调研,让学生利用当地旅游市场优势,到旅游景区现场深入观察学习;到旅行社跟团实习,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等,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开辟教学实践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符太浩.“旅游”与“文化”结合是宏观旅游体系构建的核心———兼论我国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构想[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04):106-109.
关键词:办学定位;评估;课程设置
200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决定在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自初设至今十余年时间,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从首批的4所增加到2018年的近两百所,增长非常迅速。
一、贵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办学现状
就贵州省而言,2006年贵州大学率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隶属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授予管理学学位。截止2012年,全省开设院校共有7所。7所院校虽然都授予管理学学位,但专业所属院系各不相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相互各异。
(一)课程设置
“广”而“散”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实施是专业培养的根本依托。为详细了解贵州全省高校文产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情况,笔者先期进行了相关调查。经过调查统计,在文产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全省各院校课程设置的多学科特征非常明显,主要包括《美学概论》《艺术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原理》《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传播学概论》《会展业概论》《博物馆理论与实务》《文化产业导论》等等。这些课程不仅跨越众多“一级学科”,甚至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均有涉及。“博”而“杂”、“广”而“散”的倾向特别突出[1]。
(二)教学实施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专业的交叉属性明显,加之教学实施中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把握不明,各院校在教学实施中难以组织有效的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与重技能轻素养相交叉等问题比较普遍。由于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2014-2015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贵州省教育厅十大预警专业之一。
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办学定位
鉴于目前贵州省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教学中主要存在的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评价不多样等问题,笔者以为,突出专业的实践属性,明确办学定位是基础和前提。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初衷,就是顺应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优秀的管理和创意人才。因此,要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属性,明确办学定位,必须首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步入转型阶段。不同地区,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差别,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正如文化产业研究学者李炎教授等所概括的,京津冀地区以“互联网+文化创意”为发展重心,长三角以“文化+服务”为专业导向,东北地区突出“民俗+旅游”,东南地区侧重“文化+科技”,中部地区文化娱乐与旅游产业并重,西北地区“旅游+会展”发展方兴未艾,西南地区则“文化与民俗+旅游”如火如荼。尽管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各不相同,但以旅游为依托,驱动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无疑是我国近半数地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我国的东北(黑、吉、辽)、中部(晋、豫、湘、鄂、赣)、西北(陕、甘、青、蒙、宁、新)、西南(桂、渝、川、黔、滇、藏)4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大致处于第二或第三梯队,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形态初现规模,这4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现出以旅游业为主要依托进而驱动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果东部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创意+服务”,上述4个区域则可归纳为“文化+旅游+服务”。鉴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这种二元模式,我们认为可以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大致区分为两种模式,即文化产业的“创意化”和文化产业的“旅游化”。这一区分既是产业发展的阶段或形态的区分,同时也是地理区域上的划分。由此,可将上述4个区域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旅游区域带”。贵州处于我国“文化旅游区域带”的中心区域,因此“资源—市场”驱动型的发展倾向也就更加明显。据此,我们认为省内不同院校专业办学的定位应该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对“(文化)资源”的侧重;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应用和实践。
三、以文化资源研究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
贵州省作为典型的西部省份,独特的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决定了文化旅游仍然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从近来国家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的大趋向,及近年来贵州以旅游业“井喷”为主要表征的第三产业勃兴的现实背景来看,发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以旅游业为依托,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完全切合实际需要。“文化+旅游+服务”成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既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也受地区环境资源的制约。贵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等资源异常丰富。据初步统计,全省现有8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6个国家级传统特色村寨,数量均居全国前列。面对丰富多样、数量众多的文化资源,如何科学选取既有社会意义又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如何确立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既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更是贵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组织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四、推进文化资源特色程度和价值评估,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进行文化资源的分类研究,某种程度上是为资源的价值评估奠定基础。在文化资源的实际开发中,理论上选取不同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重点扶持的主要依据是资源的特色程度。景区和景点的特色程度越高,在同类型资源中的代表性越强,则开发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因而,文化资源的特色程度问题就成为价值评估和潜力分析的基础和关键。进而,文化资源的特色程度评估和潜力分析,也就成为文化旅游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历来是文化资源研究的重点。相对而言,对文化资源的评估,欧美学术界走在了前列。欧美学术界较少使用“文化资源”一词,更多使用“文化产品”或“创意产品”,且他们对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文化经济学”与“艺术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评估。即便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市场价格并不能衡量所有价值,即“市场失灵”难以避免。按照何琦的概括,特里•史密斯(TerrySmith)(1999)就坚持认为不论是借助外生尺度还是内生尺度,文化价值都无法度量。相对而言,认为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虽然复杂,但并非不可实现的看法仍然占据了主导。劳伦斯(D.H.Lawrence)(1936)提出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就是对某一特定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价值估量。阿•阿耶(A.J.Ayer)(1971)则认为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评估是“一个纯粹的感受表达而不能归类到真假范畴”。玛格瑞特•麦克当纳(MargaretMacDonald)(1954)指出“肯定一个作品的好更像是授予一枚勋章,裁决和奖项无关真假,也许黑白颠倒但是不容置疑”,也即认为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不是描述了一个产品的价值,而是创造了这个产品的价值。劳伦斯、阿耶、麦克当纳因其各自的观点也被研究者归纳为文化产品价值评价的描述主义者(De-scriptivist)、规范主义者(Prescriptivist)和表现主义者(Performativist)。充分借鉴欧美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化资源的特色程度评估指标设计”“评估指标赋值与数据处理”等过程逐次展开对省域文化资源中“黔景”“黔技”“黔节”和“黔艺”的特色程度和价值评估。在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实践教学中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五、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是办学定位的真正依托。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由此,教学改革的推进最终需要落实到课程改革之上。基于上述专业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分析,笔者以为省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路可作如下设想。
(一)课程建设
分别以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演艺活动、工艺品创意为核心,探索组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管理”特色课程组。课程组的课程构成、课程性质定位及授课形式等。
(二)具体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与考核方法
从上述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改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博”而“杂”、“广”而“浅”的特点,以文化资源研究为基础,落实或者确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实在在的依托。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必须有适宜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否则教学效果仍将难以实现。如上表所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教学课程,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移动教学”“无纸化考核”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因其极强的跨学科属性,办学过程中争议颇多。对于办学中普遍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评价不多样等问题,笔者以为只有从具体地区、具体院校出发,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区域办学特征,切实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忠斌.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土家族为例[J].民族研究,2002(03).
[2]刘招成.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04).
关键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从2014年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章,再到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1]这标志着我国民族理论的不断创新,也表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观念影响着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筑心灵深处,并将其延伸转化为实际行动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因此,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正确认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中,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意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稳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坚定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砥砺奋斗的决心。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追逐利益是激发人们自由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高校是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时代新人的主要阵地。高校重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认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在思想上更加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是56个民族中的优秀人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缔结真挚的友谊,使他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过程中凝聚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在思想上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筑牢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的思想观念;在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是一脉相承、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坚定地团结在以总书访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行为上,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视为最高核心利益,坚定与各种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爱国情和报国志投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立德就是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成为有爱国情怀、有理想抱负、有担当、有德行,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人”的思想,最早出于《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树人就是要培养人才,高校要肩负起传道、受业、解惑重任的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成为有才能的实干家。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情感上深刻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行为上,激发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之中,为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的大团结大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知识的传授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文化底蕴。因此,发挥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育人作用,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指导意义。首先,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大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共同体的认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灿烂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维系、谱写的。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认同。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举办红歌会、红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艰辛,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从而担负起传承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任,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不断凝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仰。其次,加强“四史”教育。“四史”是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大学生对“四史”的共知,有利于帮助他们站在民族发展和复杂的国际形势角度,重新审视近代中华民族艰辛探索的发展历程,从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个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坚定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可以通过回顾历史的方式开展“四史”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回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树立民族国家的概念,理解民族团结对于振兴民族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融合的历史进程共同汇聚而成的,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举办有关中华传统习俗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及传统习俗中,认识到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力和同化力,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认知和体验,增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理解。
三、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作用
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各学科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形成共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格局。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扎实学术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结合,使大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历史是由各民族一同创造的;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让大学生掌握我国国情和民族政策,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使他们认识到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帮助大学生知晓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概论”,运用推动民族团结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和历史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使他们肩负起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分析有关民族宗教的社会热点问题、各种社会思潮以及对比国内外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现状,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通过这些课程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坚定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志。另一方面,发挥好各学科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诸多领域,因此需要各学科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融入各专业教学中。各门课程可以以本学科的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大学生灌输各个学科的最终指向都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还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实习、实践的优势,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通过组织各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引导他们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使大学生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延伸转化为对中华民族的现实情感,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四、开展特色民族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开展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首先,举办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象征仪式对增强群体凝聚力、加深情感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升旗仪式、入党仪式、纪念日仪式、传统节日仪式等象征仪式活动,以庄严肃穆的布景、统一的着装服饰、激昂的音乐,刺激大学生的五官感受,使大学生在这种直观形象的仪式活动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调动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其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推动各民族大学生互学互动。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通过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互动学习,相互学习各自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他们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友谊。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或者在庆祝民族节日时,组织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参与,帮助他们互相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从而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是平等的,增进对中国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认同。再次,凸显革命文化为校园文化铸魂。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奋发图强的历史进程中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精神特质,将革命文化融于校园文化中,有利于发展有独特个性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氛围中深切体悟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公告栏,介绍有关革命文化的相关知识、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文化基地、举办研讨会等方式,让大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校园氛围中,凝聚爱国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最后,创建校园“互联网+”平台。运用互联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要求,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思想动态专栏,及时推送阐释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政策大事和重要会议精神等相关内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打造学校的网络平台,在学校官微、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中发布有关民族政策的解读、推送讲解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鸣,在了解和吸收知识的同时,不断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20-09-27(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3][春秋]左丘明.左传译注[M].王珑燕,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32.
1.教育与需要脱节,民族特色课程少
在我国民族地区开设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等课程较少,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在很多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与非民族地区的开设课程别无二致,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如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很大,但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较少或没有设置相应的双语教师培养的课程,并且在教材、大纲、教师等各个方面都缺乏相应的资源。”因此,培养的教师与实际教育需要脱轨。
2.课程结构不合理
目前,无论全国还是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都是由三个板块构成,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是“普通教育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20%~25%,教育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7%~11%,学科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绝大多数比例,教育见习、实习约8周。”从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上看,存在学科专业课程比例极大、教育专业课程比例明显偏低的问题,而教育见习、实习则更是有名无实。师范生在实习期间课堂教学实践机会少,很少有时间参与班主任管理工作,也就更谈不上了解学生的情况,研究和解决教育与教学中的问题。加之有的院校让师范生自主安排实习时间与内容,并且没有足够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跟班听课、逐人指导演变为听汇报了解情况,看实习学校的鉴定评价实习情况。这就造成了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技能不足,使高师本科课程的育人效率与育人效益大受限制,导致师范毕业生需要多年的实践锻炼,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3.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在课程上脱节
职前教育主要是指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的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其目的在于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职后教育主要指各种形式的在职教师培训,其目的在于帮助在职教师进行教育观念、知识与教育技能的更新。但是目前民族地区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未能针对民族地区师范生的未来的教育对象,未能很好地与当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联系起来;职后培训则存在培训目的模糊、内容不明确等问题。
二、在PDS模式下构建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本文重点从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结构两方面探讨基于PDS模式下的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基于PDS模式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统一性与民族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既要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总体设计、通盘考虑,也要富于弹性,允许各民族地区根据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以及学校办学水平不平衡的实际,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因此,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必须要遵循国家教师教育的统一性原则,使整个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既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同时又要有特色性,形成各民族地区教师培养的特色,将教师教育的统一性与民族特色结合起来。
(2)职前课程与职后课程相结合的原则。民族地区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未来的民族地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帮助师范生树立基本的正确的教育观。民族地区教师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更新在职教师的知识与观念,借鉴和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对照比较中获得职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持续发展。这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因此,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要坚持“职前—职后”一体化原则,这对发展PDS模式以及推动教师培养一体化有着重要意义。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PDS模式以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为主线,针对真实教育世界中产生的教育问题,大学提供广博精深的理论资源,中小学贡献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双方在行动研究、个案调查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基于教学现实问题,从‘实践’到‘理论’的教育理论创生口径得以开启,而源自教育现实的‘理论’又回归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因此,基于PSD模式下的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夯实并发展理论。
2.基于PDS模式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设置
PDS是典型的“反思论”的教师教育模式。“反思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也是近现代的事情。伴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非经典科学对经典科学权威地位的挑战,人们认识到思维的相对性,发现任何思维都有特定的角度、坐标和层次,都是在一定的特殊化层次上对世界的把握。”因此,在促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成长中,应特别注重教师的反思,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建构。基于此,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设置应分为通识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民族文化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四类。
(1)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是对师范生在教师基本素质、知识、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使用等方面的教育。基于PDS模式下的教师教育要将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的内容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联系起来进行,要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形成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识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理论与实务、教育研究方法、教学测量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论与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则包括:教学活动指导、班主任工作艺术、普通话与书法、微格教学等课程。
(2)学科专业课程。PDS模式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能掌握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与实践的联系,认识该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变化及要求,为将来从事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科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学科教学论、学科课外活动辅导课与学科课程评课说课专题。
(3)民族文化课程。真正做到民族性与师范性结合,推进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在原有理论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新增民族文化教育模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族文化田野考察、民族政治与政策、少数民族习俗与民间礼仪、双语教学法及实践、双语多媒体制作与应用、民族教育系列讲座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田阳舞狮;文化
1前言
田阳舞狮自明代有确切记载以来,至今已有将近500年的历史。随着民族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变迁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地位将不断地得以提升,促使其不断推陈出新,田阳舞狮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但具备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且因为它融文化、体育为一体,能够娱乐身心,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健身作用。探究其文化特征,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其社会文化价值,对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田阳舞狮的文化特征
2.1民族身份的归一性
舞狮活动是壮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传习数百年的民间活动,田阳舞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与民俗文化,承载诸多民间吉祥的象征寓意,如庆祝丰收、开业庆典、民族节日节庆活动等,都充分体现了壮民族人民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带有象征意义的舞狮表演,强化了其所蕴含的本土民族文化特征,形成了壮民族的集体记忆,最终对自身的民族身份达成了自我认同、自我标识。人们可以通过参与或观赏“壮狮”,可以体验和深入了解自身的文化特色,逐渐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实际上,舞狮表演的高难度、惊险壮美的动作,传递出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对观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从而发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功能。
2.2民族文化的厚重性
田阳舞狮源于民间娱乐活动,在生活中的展现多为象征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进行表演中往往选择针对某一种生活现象加以编排与整理,用舞狮动作完全地展示出来,给人们带来欢快,营造开心的气氛。杨文芳等人认为田阳舞狮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具备的文化特征观赏性、竞技性、娱乐健身性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其中舞狮技艺也融合了壮族民间宗教麽教师公的绝技和壮族武术———壮拳气功,是民族文化的再创造,其中还会融入舞蹈、杂技等多元技艺,体现了本土民族人们的聪慧品质及创新意识,同时还体现了壮民族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了欢快的生活气氛,让人们在生活中能够通过观看舞狮活动来克服对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压力,可以说舞狮活动不亚于其他竞技体育活动的功能体现,完全可以达到让人们释放压力、调整身心、对未来生活给予一定动力的目的。
2.3器具审美的精细性
田阳舞狮器具材料的制作工艺从挑选器材、零件准备、包扎支架、粘糊上色、缝制和组装等环节全为纯手工制作,集竹木技艺、剪纸、缝纫、绘画于一体,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壮家民族文化气息与民间艺术,且形象很是突出、美观。舞狮可分为小号、中号、大号和特大号,小号为童狮使用,小号就有35公分,中号有52公分,大号有68公分,特大号就有75公分,一般在进行表演或者比赛的时候多为使用中号与大号。狮头采用细条的竹子进行框架的定型,按照原先绘画好的狮头的平面造型,在厚的牛皮纸版上临摹裁剪,然后选一个礼盒盖,在礼盒盖上画出狮头的造型,背面还捆上一条手握的绳索,随后就用一些高级的布料、塑料细毛或者粗毛线等来美化狮头,头部的制作可以说是借鉴了同人的模样面貌雷同的想法。从狮身的制作中我们会看到背面布满了针线,狮身的原材料是牛皮布袋作为底料,再将绒毛或粗毛线缝纫在上面,然后通过想象缝制出与狮子符合的图案,最后再将狮头与狮身用青布条进行固定,活泼生动的舞狮子就产生了。
2.4民俗节庆的娱乐性
自田阳舞狮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便融入到民间民俗节庆文化中,体现其所具有的民俗文化气息。作为当地民俗节庆活动的首要活动项目,其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让人们深有感触,强身健体又在舞狮中焕发出欢快活泼、雄壮威武、勇于探险的精神风貌,且对观赏者和壮族群众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调节身心、娱乐休闲的健康文体活动。在比赛和表演中,精彩激烈,气势不凡,雄浑昂扬,充满着吉祥欢快的气氛,为传统节日增添几许喜庆,给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因此无论是在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歌圩节上,还是在周边县乡镇的民俗节庆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舞狮在节庆活动中可以渲染文化氛围、活跃族群身心、振奋民族精神,给节庆带来欢腾、热烈、欢快的氛围,它与节庆文化融合一起,把节庆活动推上了高潮,在鼓乐伴奏的欢快氛围中,在舞狮奔腾的跳跃中,在万众关注的狂热氛围中,体现着其独特风采,让人们难以忘怀。就如杨军认为节日文化具备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壮族节日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成,能引起壮族群众的心理共鸣。
2.5民族精神的浓郁性
舞狮在走出去表演、比赛、交流以后,认同自己的文化,回到生长生存的地方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体现其热念故土、热爱本民族、乐观乐生的积极心态,自发展到现在,它已经排除了单纯的娱乐、单纯的竞技,而不断地进行创新演变进入了一个更广阔、更全面的领域,本身的活动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本身所具备的内涵,从而焕发出自强不息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文化瑰宝,使不同文化或不同民族历史背景的人们聚集到了一起,加强了个体与个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强化了他们对壮族民族文化、田阳舞狮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在乡土人们的心中被寄予了最为尊贵的名号,他们不仅代表的是个人,更是代表着整个壮族人民的希望,所体现的是仅仅是动作技能的高超精湛,还带有人们对民族历史的回顾、对民族英雄的缅怀、对美好生活的幸福向往。
3结语
田阳舞狮承载的是历史,是壮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壮族与各民族的兄弟民族相互学习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壮民族人们的文化思维、文化基因和劳动创造的能力,显示出茂盛的生命力和融合创造的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历史底蕴深厚、多元文化融合、持续创新以及表演艺术的综合性是田阳舞狮所具有的表现。田阳舞狮具有娱乐健身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和文化交流价值,是壮、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又体现出壮族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我们要切实做好保护和传承舞狮活动的工作,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要注意保护、开发与弘扬相结合,注重继承与改革相结合,在保持其鲜明的舞狮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引入现代现今文化的优质内涵。
参考文献:
[1]高永久.民族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林友标,章舜娇.醒狮[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3]杨文芳,伍广津.广西田阳现代舞狮文化发展动因研究[J].运动精品,2018,37(06):55-56+58.
[4]白庚胜.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舞龙舞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5]金毅.试论民族节日文化的起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3(04):99-103.
[6]蒋颖荣.民族节日与道德记忆[J].唐都学刊,2013,29(05):1-5.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本土文化,展示民族风情,形成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符号的历史文化之城,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关于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论述
中国城镇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有关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施維达《民族文化学》著作中论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著作中论述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侧重于数字化保护研究[2]。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认为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无疑是异常尖锐和复杂的,有责任在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开展沟通,架设桥梁,使这两个方面能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和学科融合。城市规划的方向与文化遗产保护方向融合相互促进,这是中国在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特点。他提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举措,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健全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三是努力创造条件,确保城市大遗址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3]。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认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城市建设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从保护理念、原则、策略、手段、保障措施等层面构建保护体系和防御网络[4]。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认为只有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大胆扬弃、积极创新、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与繁荣[5]。高永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则通过法律体系的构建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6]。邹德慈的观点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整旧如旧”,不要“返老还童”。以上研究观点较少关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缺乏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研究。笔者拟从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契合的关系来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西北城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认识及其保护措施与建议。
2国内外关于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措施要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鉴定的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7]。欧盟1999年通过《欧洲空间发展展望》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慎重管理与保护[8]。2003年美国开展“保护美国”活动,旨在支持相关部门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传播美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美国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观点对“灾难投资”所阐述的,开发或保护性的投资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地破坏我们所想要保护的社区与环境。所以,开发必须顺应当地居民基本的所想与所知,意即要共同开发、受益与承担责任。意大利历史中心区法律规定必须保持古城的原有格局和风貌,不准以任何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坏。法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倡导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加强沟通。日、韩都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为保护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9]。然而,各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相契合的研究探讨不多,有些经验不太适合我国国情,借鉴参考的价值意义有限。文化遗产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遗产是生活于一定地域的民族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内容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0]。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建设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任务的实施。2013年12月15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城镇化建设模式上要多听群众意见,尊重专家学者意见,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3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存在差别,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落后,地理环境复杂,城镇化起步晚于东部地区,然而,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其独特资源优势,西北地区三省二区(陕、甘、宁、青、新)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民俗风情特色显著,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随着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保护当地各个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实际上,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化,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规划性破坏使民族文化遗产生成与保持的环境受到破坏,造成民族文化形态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文化冲突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的扭曲丧失,不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独特性。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接触,从而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与重构,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城镇化建设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了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深化了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是该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内在驱动力,西北地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质是完美地实现城镇化的现代化进程。总之,未来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应该促进各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融共和,和谐发展的关系,只有积极拓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繁荣发展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
4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有益的推进作用,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文化变迁促进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11]。但是,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严峻,在城镇化建设实际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土地开发,强拆乱建,对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无法再生的破坏,民族文化遗产消失的例证俯拾皆是,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保护意识淡漠,政府保护行为滞后,亟需全民参与和政府支持保护以及宣传教育。所以,本文一个新的着力点是建设与保护相契合问题的研究,立足于“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观点,笔者认为要把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综合规划利用,建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尊重民族文化感情和民族宗教信仰,维护民族文化利益与民族团结,创建体现民族文化风情的和谐文明西北美丽城镇,探寻西北城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措施与手段,通过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挖掘蕴藏其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营造积极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实现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故而,倡导西北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措施建议:区域分类分层保护;个性多元化保护;动态原生保护;科技数字化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保护与管理规划机制保护;学习借鉴典范型城镇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文保技术手段;探索适合西北地区民族风情,宗俗习惯的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体系;构建以城市文明建设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为内涵的西北城镇化发展模式。
5结语
西北地区历史人文资源与民族文化遗产丰厚,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西北少数民族集居地的城镇化建设与开发,应当依托本地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走本土开发和特色发展之路。西北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科学建设,有机更新的发展宗旨,梳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既保持民族文化遗产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赋予其新时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特征。构建新型的具有西北民族文化风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冯硕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維达.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
[2]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3]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民网,2006.7.26.
[4]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4.
[5]卢守亭.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机遇、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3.
[6]高永久,张小蕾.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7]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
[8]张杰,吕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经济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6.1.
[9]威廉.穆尔塔夫著,谢靖译.时光永驻:美国遗产保护的历史和原理[M].外文书名:KeepingTime:theHistoryandTheoryofPreservationinAmerica,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8.1.
微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本文探讨了微课的定义,分析了《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为职业教育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微课;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而微课资源建设正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2015年11月,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持,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在杭州启动。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库中《饮食文化概论》子项目成功落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子项目团队从微课的定义开始,开启了《饮食文化概论》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二、微课
微课,即“微课程”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的DavidPenrose,而在国内,则是由广东的胡铁生老师首先提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而焦建利教授强调,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则是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内容既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包括教师给学生设计的学习单,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尽管学者们对微课的定义有着不同表述,但是对于微课的特征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是微课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形式短小为特点;二是微课的内容围绕某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以内容精悍为特色。以微型化资源为基本需求,微课资源给学习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知识载体与学习情境。加快微课资源建设,对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意义重大。
三、资源建设的定位
《饮食文化概论》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微课教学资源建设定位于“辅教辅学”的功能。辅教是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微课资源灵活地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辅学是指包括在校学生、校外社会学习者在内的具有学习意愿、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习者,都能够通过微课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满足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从业人员职前、职后的学习需求,提高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四、资源建设的原则
作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子项目,按照“辅教辅学”的功能定位,遵循资源库“资源碎片化、课程结构化、设计系统化”的建设原则,通过碎片化的资源,构建结构化的课程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强化《饮食文化概论》微课资源的应用与共享。
五、资源建设的的具体实践
1.组建项目研究团队,有分工有合作。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教师个人可以简单完成的,需要团队协作。《饮食文化概论》项目组成员,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又有行业专家技能大师给予指导把关,也有教辅人员负责素材收集,联络推广等工作。团队成员明确分工,通力合作。
2.制定资源细化表,明确建设内容。通过对其他高校《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听取行业对该课程建设的意见,项目团队最终将该课程的内容设计为导论、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四大块,并制定出资源细化表,罗列出该课程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对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选择和量化。具体到需要建设哪些资源内容,需要建设多少数量。比如多少个微教案、多少个微课件、多少个微视频、多少个微练习,多少个图片、案例等等。在最初设计时,就尽可能的做到资源碎片化,并将资源碎片化体现到所有素材收集、制作、传输的全过程。
3.依托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不可否认,一线教师通过手机、录屏软件等方式也可以制作出微视频,但作为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子项目,在资源质量上有着更高要求,要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还须依赖于专业的摄像设备和视频编辑人员。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这样,教师也能更好的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中,专业人员也能运用技术手段将教师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地现实化,并在微课拍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比如拍摄时主讲老师的着装、语速、眼神方向,肢体动作等等,都会影响微视频最终的呈现效果。
4.精心设计微课,完善配套资源。微课质量并不由视频质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它更多的,还是主要取决于微课选题,教学设计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微课选题是微课设计的首要步骤,根据资源碎片化的原则,选取内容充实,富有代表性,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某一个知识点。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对象、教学环节等进行分析,编写微课脚本,处理相关图片、文本、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根据知识点类型选择恰当微课呈现形式,完成微课的视频录制,同时完善相关配套的微课教学资源。《饮食文化概论》的微课类型主要有理论讲授型和实践演示型两种。理论讲授型,如五味调和等知识点,可采用百家讲坛式,緑幕抠屏式的方法录制,实践演示型,如茶道等知识点,可采用实训实操式的方法录制。
5.做好平台维护,及时上传资源。一个好的微课还需要有一个与之配套的微课网络应用平台,以便于向社会大众推广。智慧职教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子项目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智慧职教平台维护,在前期要完成课程结构的搭建,课程封面、课程简介、教学团队介绍的制作等工作。对已整理、制作完成的微课教学资源,也要及时上传平台,测试资源在平台上的使用效果,进行反馈和改善。
六、反思与建议
1.资源建设需要遵守技术规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资源库项目的建设和应用,规范资源开发行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委员会、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组织专门的课题组,制定了资源库系列技术规范,供资源库建设团队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依循和参考。因此,各子项目团队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优化资源开发质量,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促进资源库项目与其他各级各类资源开发项目的衔接互通,推动优质资源的广泛共建共享。
2.资源建设需要多做交流共享。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共有包括《饮食文化概论》在内的22个子项目。在微课资源建设过程中,各子项目团队之间要多进行沟通交流,尤其资源建设经验较少的子项目团队,应多向已建成示范性课程的子项目团队请教学习,在吸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思路,寻求创新。各子项目团队之间也应互通有无,共享建设资源,既避免人力的重复劳动,也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3.资源建设需要边建设边应用。微课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已经制作出的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前期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一是可以对微课资源建设进行宣传推广,让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调整后续资源建设。学生是日后微课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之一,通过前期的使用测试,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资源。如由学生做出题人,通过学习微课视频,提出关于本节微课知识点的测试题,教师可以择优将这些测试题充实到微课的习题库资源中。
七、结语
微课资源建设既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遇到的新挑战,也是职业教育综合素质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对学生而言,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助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满足学生职前、职后的学习需要。对教师而言,微课的建设过程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是教师对课程体系、知识点的再梳理,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再思考。对高职院校而言,微课资源的建设工作也将引领高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深化发展。
作者:熊明珠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3]王新国,秦智伟,张永强.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6):59-61.
[4]毛姣艳.高职教育微课资源建设策略探索[J]职业时空2015,(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