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意见和建议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1

两种教育模式共存的矛盾住院医师培训第一阶段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间、目标、内容及考核与标准很大程度上吻合,但两者却不能互认而导致两个层次的学生必须接受重复教育,造成人力、物力、医学资源的浪费。

1.1医师培训结束后仍需进行研究生教育。

医学专业具有特殊性,随着社会及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在用人需求上要求高学历人才,并要求同时具备研究生学历、学位,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接受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而为选拔优秀一线临床医学人才,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具备良好临床技能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结束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的本科学历的培训医师90%以上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攻读专业学位还需花费2-3年时间进行与医师培训具有一致要求的临床能力训练。

1.2研究生毕业后必须进行规范化医师培训。

基于用人单位对医学生学历的要求,为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崭露头角,65%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毕业第一选择为考研。以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为例,录取的本科学历培训医师从2005年的92.5%下降到2012年的38.9%,而2011年更是达到最低点25.5%(见表1)。然而,按照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法》规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均需进行住院医师第一、第二阶段培训,国内二甲以上医疗单位招聘医学人才均要求具备住院医师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所以取得研究生学位、学历后必须再进行2年的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

2住院医师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的实践

整合医学教育资源,提高医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积极探索建立住院医师培养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是医学毕业后教育改革的一项有力举措。国家教育部、卫生部2012年颁布《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3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批准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正式确立住院医师培养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改革模式,这标志着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即将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2.1学生的选拔

联合培养模式属于精英医学教育,生源质量要求较高,需在两种学生层次中选拔优秀毕业生,一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二是报考全国研究生统考生;所招学生须为参加统招高考并以一本线录取的生源。同时制定入围条件,其本科期间专业课程平均成绩年级排名、外语水平、特长及获奖情况均应作为入围选拔的评判依据。成立专家考核小组,进行基础知识、英语、面试、临床技能操作等考核,考核形式一般为笔试、口试、技能操作等多方面结合,以确保生源的优质度。确定录取的学生实施学校、医院两级管理,以医院管理为主,学生具有培训医师和硕士研究生双重身份。

2.2课程学分的互认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基础理论及专业课。住院医师需完成医学伦理学、传染病防治、医学统计学等公共科目学习和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实行联合培养模式需实现两类课程的相通及学分互认,可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相结合,专业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的专业理论课相结合。另外结合所学专业及临床工作需要,再选修至少2门课程,达到课程的学分的并轨和互认。

2.3临床培训及考核的量化统一

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基本一致的临床能力训练。因而联合模式的学生在培训期间,将其临床培训工作量统一标准,轮转时间统一安排为30个月以上。培训实行导师团队指导制,由轮转科室推荐,按照二级学科组成导师团,各轮转科室设专职导师一名,负责该科室轮转期间医学人文教育、临床教学、临床研究指导、出科考核等。实施学生工作量登记制度,将临床轮转期间的工作进行量化统计,通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形成一套合理的培训量化体系,以保障高质量完成临床培训。

2.4科研能力训练的并轨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侧重于从事实际工作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相比科学学位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来说,其科研要求相应较低;而联合培养学生更需确保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轮转以达到医师培训要求,所以对其科研能力要求应酌情降低。将导师配备安排于入学第2-3年,科研训练不脱产,灵活安排于二级学科轮转期间,使其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5学位授予标准的改革

许多专家惯用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专业学位论文不能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所以制定分类型的授位标准侧重临床实践训练是保障联合培养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适当降低对学位论文的要求,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并组织专家组对其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进行述评,论文评价合格、顺利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通过课程考试、达到相应学分者,即可同时授予其临床专业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及普通专科医师培训证书。

3实施住院医师培训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教育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学教育被纳入到教育部进行统一管理,住院医师管理则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医师培训制度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衔接不够,人才培养内容、目标机制有所重叠,如此造成多重培养模式共存而导致临床教学管理混乱。

3.1政府长效机制的建立

规范的培养机制是中国临床医生培养的发展方向,其培训方案、培养目标、考核制度等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两种身份在相互结合统一的过程中,在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乃至不可预知的矛盾,联合培养的顺利实施,须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牵头指挥下,成立有效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构建有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培训医师联合培养有机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认定学生的双重身份,规范和统一各试点单位的改革工作,对改革工作给予政策支持及宏观指导,对于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

3.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执业医师法》的衔接

卫生部出台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医师标准化培训等制度缺少对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通盘考虑,出现与专业学位制度间的不衔接。《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第九条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才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部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规定》也规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已具有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训练或公共卫生实践的经历,可在毕业当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这就意味着,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后不能从事临床工作,缺乏正规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没有处方权,不能独立进行临床活动,毕业时临床能力较难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要求相应的临床能力,即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水平。而国内多数培训医院则将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作为评价第一阶段第一年度考核合格与否的标准,在合同期第一年未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未通过,将终止其合同。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职业医师资格证书是医师培训最基本的培训要求,是学员开展医疗活动,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既往研究[3-7]的基础上,结合审稿实践中存在的热点问题,针对审稿行为相关因素设计问卷,内容涉及审稿人一般信息、审稿时间、审稿意见公开意向、稿件评估指标和对审稿利益冲突、学术不端的认知等。采用问卷星平台问卷,通过邮件向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参与《中华皮肤科杂志》审稿的257位专家发送调查通知,调查对象通过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收集问卷,汇总结果。采用Excel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审稿时间数据)进行的正态性检验显示其呈非正态分布,因此,用Friedman检验分析不同类型稿件审理时间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审稿人之间稿件审理时间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不同职称、学历、年龄组审稿人之间稿件审阅时间的差异。对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两组间(不同性别)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多组间(不同职称、学历、年龄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共回收有效问卷215份,应答率为83.6%。除2位审稿人来自美国外,其他应答者分别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男125人,女90人;以41~50岁者居多,占44.2%,其次是51~60岁(35.3%)、30~40岁(13.5%)、>60岁(7.0%),无<30岁者;70.7%的应答者具有正高级职称,27.0%具有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者占2.3%;84.6%的应答者具有博士学历,9.3%具有硕士学历,6.0%具有本科学历。215位应答者中,62.3%为3种或以上的期刊审稿,30.2%为2~3种期刊审稿。

2.2审稿时效相关因素

(1)不同类型文章的审理时间。单篇研究性论文(183份有效答案)的审理用时为15min~30.5d(中位时间为3d);病例报告(194份)用时为5min~20d(中位时间为1.5d);综述论文(174份)用时为3min~30d(中位时间为3d)。综述和研究性论文的审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但均显著高于病例报告的审理时间(χ2值分别为-1.04、1.30,均P<0.001)。不同性别(Z=-1.28,P>0.05)、年龄组(χ2=2.57,P>0.05)、学历(χ2=2.91,P>0.05)的审稿人审理1篇研究性论文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职称审稿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5),副高级职称审稿人所需时间多于正高级职称审稿人(Z=-2.70,P<0.01)。(2)审稿篇数。每月可以审阅1、2、3、≥4篇的审稿人比例分别为44.6%(96位)、32.6%(70位)、12.1%(26位)、10.7%(23位)。(3)审稿周期。91.6%(197位)的审稿人认为2周合适,8.4%(18位)认为不合适,部分审稿人提出3~4周可能更合适,原因主要是工作繁忙、常规工作与审稿有冲突,最好有弹性或缓冲时间。18位认为不合适的审稿人中,17位是正高级职称,17位为3种或以上期刊审稿。

2.3审稿质量相关因素

(1)审稿意见公开倾向。215位审稿人中,40.0%接受在纸刊上公开审稿意见,45.1%不接受,14.9%不确定;44.6%接受在期刊微信或网站上公开审稿意见,41.9%不接受,13.5%不确定。男性审稿人接受在纸刊和微信/网站上公开审稿意见的比例分别为51.2%和53.6%,均高于女性(24.4%和32.2%,χ2值分别为15.61、9.92,相应的P值分别<0.001、=0.007);但不同学历(χ2值分别为1.22、4.16)、职称(χ2值分别为2.83、3.15)或年龄组(χ2值分别为3.62、1.24)的审稿者对在纸刊、微信/网站上公开审稿意见的接受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统计学审稿。仅有17.7%(38位)的审稿人胜任统计学审稿,82.3%(177位)的审稿人不能胜任。胜任统计学审稿的审稿人比例在不同性别(χ2=0.48,P>0.05)、年龄组(χ2=1.42,P>0.05)、职称(χ2=1.49,P>0.05)或学历(χ2=0.23,P>0.05)的审稿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审稿利益冲突。215位审稿人中,80.9%认为有必要签署利益冲突声明。潜在的利益冲突按照187位审稿人的认同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审稿人与作者之间有利益来往(81.3%)、审稿人曾接受过稿件中被研究药物的生产企业给予的资助(80.2%)、审稿人与稿件的作者在学术上是竞争关系(75.4%)、审稿人正在从事的研究与被审稿件涉及的研究类似(65.8%)、审稿人的文章在被审稿件中被引用(48.1%)。19.3%(36/187)的审稿人曾遇到潜在的审稿利益冲突;当遇到冲突时,86.0%(185/215)会选择回避审稿。(4)学术不端。7种学术不端行为中,按照215位审稿人的认同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伪造数据(100.0%)、抄袭/剽窃数据(100.0%)、篡改数据(99.5%)、抄袭(98.6%)、重复发表(96.3%)、一稿多投(90.7%)、不当署名(84.6%)。可见,约10%的审稿人不认为一稿多投、不当署名是学术不端行为。在防范学术不端方面,审稿人普遍认同软件(96.3%)和检索文献(89.8%)两种途径;同时,还有审稿人提出以下方法:建立撤稿体系、公开撤稿稿件,建立黑名单和惩罚机制(5年内不接收黑名单作者稿件),要求作者单位监督(证明或承诺),出版后审查,审稿人仔细审核原始数据和图表,作者提供原始无法修改的数据证据,实验验证,坚持基本科学素养和学术操守底线,检查文章数据是否矛盾、过程是否支持收集的数据、文章与工作是否一致等。(5)审稿指标。关于需要审阅的指标,按照215位审稿人认同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99.1%,213位)、创新程度(97.7%,210位)、结论的证据是否充足(95.8%,206位)、是否存在学术不端(90.2%,194位)、文字表达(87.0%,187位)、图表质量(86.0%,185位)、医学伦理问题(82.3%,178位)、参考文献格式(52.6%,113位)。(6)审稿培训。215位审稿人中,69.8%希望接受审稿培训,其中女性审稿者较男性(77.8%比64.0%,χ2=4.69,P<0.05)、中级职称审稿者较副高级职称者和正高级职称者(100%vs.81.0%vs.64.5%,χ2=7.24,P<0.01)更希望接受培训,但不同学历(χ2=0.006,P>0.05)、年龄组(χ2=1.42,P>0.05)的审稿者之间审稿培训接受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在培训方式方面,选择邮件发送审稿规范/模板的人数最多,为56位(37.3%),其次是现场专家培训(32.0%,48位),然后是微信上传(17.3%,26位)、网站上传(10.0%,15位)审稿规范/模板,其他占3.3%(5位),包括专家现场培训+审稿模板。

3讨论

3.1审稿时间不是决定审稿周期的唯一因素,建议加强与审稿人的有效沟通,提高审稿时效

国内外大部分杂志包括《美国医学会杂志》(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等的审稿周期在1个月以内[7-8],但有调查[3,9]显示,审阅1篇稿件的实际需要时间是2~4h;本次调查也显示,审阅1篇研究性论文和综述论文需要的中位时间均为3d,审阅1篇病例报告的中位时间仅为1.5d;而且不同性别、学历和年龄组的审稿人审阅1篇研究性论文所需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副高级职称审稿人的审稿时间显著多于正高级职称者。当问及审稿周期时,91.6%的审稿人认为2周(《中华皮肤科杂志》审稿系统中设定的周期)合适,仅有8.4%认为不合适。可见,2周对于审阅一般的稿件应该是足够的。但笔者对《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年实际的审稿周期进行统计发现,24.9%(64/257)的审稿人平均审稿周期>2周,11.7%的审稿人平均审稿周期>30天,最长为3个月。可见,审稿人报告的审稿时间与其实际审稿周期存在偏差。罗伟清[1]调查171篇稿件的同行评议时间,发现其中约30%的审理时间在两个月以上,最长近4个月。可见,审稿时间不是决定审稿周期的唯一因素,审稿周期远远超过审稿时间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大部分审稿人为多种杂志审稿[3],本调查中62.3%的审稿人为3种或以上的期刊审稿;认为审稿周期为2周不合适的18位审稿人中,17位为3种或以上的杂志审稿,当多种杂志的审稿任务重叠时,稿件的审回周期就无法保障;此外,多数审稿人身兼数职,审稿时间有限,导致审稿周期延长。编辑如何缓解上述的矛盾,提高稿件的审理时效?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与审稿者的有效沟通来实现,以下具体建议可供编辑同行参考。(1)保证审稿邀请有效,增加有效的审稿提醒。在审稿邀请函中,务必写明“如预计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审回,请及时告知或拒绝审稿”,一旦审稿人回信告知编辑可能无法按时审回,编辑可以及时更换审稿人,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审稿延误的概率。尽管改进审稿邀请函会避免部分稿件的审稿延误,但还可能存在审稿流程开始后,审稿人因故无法及时审回稿件的情况。因此,编辑在发出审稿邀请后,仍应密切关注审稿进展,当接近审稿截止日期时,及时发送审稿提醒,务必请审稿人及时回复,在不能按时审回的情况下及时告知,当3日内没有收到回复时,可以电话通知,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提醒有效,促使审稿人能在有限的审稿周期内审回稿件。实践中,《中华皮肤科杂志》经常收到审稿人“没有收到审稿邀请”的解释,而有效的审稿提醒可以避免这一技术性问题。同时,本次调查中多位审稿人提出在审稿中期增设审稿提醒,能防止某些审稿人因为繁忙忘记审稿。另外,只是收到回复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审稿人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继续拖延,要求其明确能否及时审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作用,使其尽快审稿,而且一旦其提出无法及时审回,编辑可以及时更换审稿人,避免审稿周期的无限延长。(2)主动了解审稿延误的原因,慎重“撤回审稿”。本次调查显示,不同审稿人之间的审稿时间差异较大,如研究性论文从15min至30d不等,病例报告与研究性论文或综述论文相比,所需的审稿时间有显著差异,副高级职称与正高级职称审稿者之间的审稿时间亦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审稿时间随稿件类型和审稿人情况而不同,对于审稿周期,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根据文章类型以及审稿人的具体情况来分别约定[10]。但是,现实中编辑部难以动态了解审稿人的具体情况,所以,只能采用统一的审稿周期,当审稿人无法及时审回时,再考虑调整。当编辑发现审稿人超过约定的审稿周期仍然没有审回时,应该主动向审稿人了解情况,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更换审稿人,而不是直接撤换审稿人。因为审稿延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因为稿件本身难以审阅,那更换审稿人并不能缩短审稿周期,可能还会更长,而且还会浪费审稿人前期的努力,合理的做法应该是适当延长审稿周期,这样不但会提高审稿时效,编辑还会积累经验,对有类似情况的稿件适当调整审稿周期。(3)加强与潜在审稿人的沟通,扩充审稿人队伍。据报道,国外的医学期刊普遍拥有数量庞大的审稿队伍,如JAMA有约3000位审稿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有约2000位审稿人,一般每位审稿人每年平均审稿2~3篇[9]。既往调查和本次调查均显示国内医学期刊的审稿人数量远未及上述期刊[3-4,7],审稿人往往超负荷工作。编辑虽然有时知道审稿人已经有稿件在审,但是因为可选的审稿人有限,只能硬着头皮送审,增加了审稿延误的概率。因此,编辑应该把扩充审稿人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加强与潜在审稿人的沟通,尽可能使每个领域都有足够的审稿人备选。

3.2对争议较多的文章,建议尝试匿名公开审稿意见,提高审稿透明度

一般认为,公开审稿意见有助于提高审稿过程的透明度和评价稿件的标准,还可以帮助读者学习撰写高质量的文章和回复审稿意见,有益于其他专家学习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审稿人[11]。国外已有一些期刊尝试将审稿意见和作者回复等与稿件一并刊出,以此提高审稿的透明度和公开性[11-12]。国内一些学术期刊在否定性审稿意见难以决断的情况下,也尝试将审稿意见和作者的申辩同时刊登在正文前,亦有一些期刊采取在网络上公开评审过程或将论文和评审报告同时发表的做法,希望能够提高刊出后评价的准确性[1]。但事实上,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审稿人不接受公开个人信息。丁云秋等[3]的调查显示,同意将审稿人姓名与所审论文一并刊出者仅占17.8%(13位)。徐静等[5]发现59%的审稿人介意将自己的信息透露给作者。本次调查显示,分别有40.0%和44.6%的审稿人接受在纸刊和微信/网站上公开审稿意见,男性较女性接受公开意见的比例更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约14%的审稿人不确定是否公开意见,其理由包括担心作者的感受、影响公正性、无法权衡利弊、需要视具体意见的类型,公开对审稿意见的要求较高等,部分不确定者提出在匿名的情况下可以公开审稿意见。可见,部分审稿人介意将个人信息公开,但接受匿名公开审稿意见,尤其接受在微信/网站上公开。因此,对于争议较大的刊用稿件,建议在征得审稿人和作者同意后,尝试在期刊微信/网站上以匿名的方式随文公开审稿意见和作者回复,让读者了解稿件被接收的过程,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稿件,提高审稿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还可以鼓励读者进一步对稿件进行刊出后评价,弥补前期审稿可能存在的偏差。

3.3明确审稿要求,重视统计学内容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审

有学者做过调查,在审稿人没有收到详细的审稿要求时,其审稿意见多不能表述对稿件的全面评价[13]。本次调查发现,分别有17.7%、13.0%和14.0%的审稿人认为不需要审阅稿件的医学伦理问题、文字表达和图表质量。但是,这3项内容在决定稿件质量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有的稿件最终可能因为不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而被退稿,文字表达质量过低会导致稿件表意不明,多次返修后可能仍然因达不到刊出要求而被退稿;图表质量差同样会严重影响稿件的质量,尤其对病例报告类文章而言,图片可能会影响诊断的正确性。朱大明[14]曾提出结构式审稿的概念,即针对研究性论文的结构组成要素,按照“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关系对论文进行评审。马英[15]调查发现国外医学期刊要求审稿人对稿件的题名、结构布局、图片、表格、参考文献、表达准确性等内容进行评价。可见,相当一部分审稿人对需要审阅的内容了解并不全面。因此,建议编辑明确告知审稿人审稿要求,最好在审稿单中列出需要审核的全部内容,让审稿人分项给出评审结果,从而使审稿视角更全面。关于统计学审稿,徐静等[5]调查发现多数审稿人会注意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其中表示非常注意、注意和不注意的审稿人分别占41.0%、54.1%、4.9%。但本次调查显示,仅有17.7%的审稿者可以胜任统计学审稿。既往也有研究显示最终给出统计学修改意见的审稿人仅占4%[16],而刊出的稿件仍存在诸多统计学方面的问题[17]。可见,普通审稿人,不论学历、职称如何,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文章的统计学内容进行评审,但统计学方法和结果的对错常常对一篇文章的结论起决定性作用,在决定是否录用一篇研究性论文之前,期刊应该对其统计学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马英[15]调查发现国外医学期刊常采用两级审稿制,通过内容评审后可以接受的稿件再进入方法学评审阶段,在方法学评审中,由负责方法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副编辑或顾问审稿人审理稿件的方法学与统计学内容,评审重点是研究设计、分析方法、结果的表达和解释。可见,国外期刊将方法学和统计学内容进行独立评审。国内既往调查和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部分审稿人也可以胜任统计学内容的审阅,因此笔者建议在审稿单中单独列出对统计学内容的评价,如果审稿者对统计内容给出了明确的优劣评价,编辑则不必因此另行送审,否则,请负责生物统计的编辑或审稿者对稿件的统计内容进行专门审阅,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审稿者资源,缩短审稿周期,同时,还可以避免在稿件中遗漏统计学问题。对于学术不端,陈钢等[4]调查发现审稿人对伪造、篡改数据的认知率为100%,一稿多投是82.67%,重复发表是86.67%,抄袭是97.33%,不当署名是41.33%。本调查显示,除了对伪造数据的认知率是100.0%,篡改数据下降为99.5%外,审稿人对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抄袭/剽窃数据为100.0%,重复发表为96.3%,一稿多投为90.7%,对不当署名的认知率提高最多,由原来不到50%提高到84.6%。但是,还应该认识到,仍有部分审稿人不能全面认识学术不端,因此,建议在审稿单中单独列出对学术不端的评价项,同时把学术不端的几种具体形式全部列出,请审稿人分别评价是否存在这些不端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学术不端。

3.4披露审稿利益冲突,减少审稿偏倚

出版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其会影响文章的出版结果以及报告的质量,后者继而会影响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同行评议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主要分为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学术性)两种,如与受试药物公司之间有经济利益来往、自身正在从事的研究与所审稿件内容类似、与稿件作者存在学术竞争或合作关系等[18-19]。李晓[7]对《广东医学院学报》的89位专家进行调查发现,59.5%的专家在处理稿件过程中会带有人情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审稿利益冲突的形式是多样的,近20%的审稿人曾遇到过潜在的审稿利益冲突,当遇到这种冲突时,14%的审稿人会选择继续审稿,但这种情况下的审稿结果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偏倚。为了防止审稿偏倚,世界医学编辑协会(WorldAssociationofMedicalEditors,WAME)和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fMedicalJournalEditors,ICMJE)均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即要求审稿者向编辑披露利益冲突,当利益冲突可能影响对稿件的客观评判时回避审稿[18,20]。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1种生物医学期刊中46%的期刊要求审稿人披露利益冲突[21];2009年对眼科杂志的调查则显示,60%的期刊要求审稿人披露利益冲突[22]。可见,相当一部分国外期刊已意识到审稿者披露利益冲突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必要的行动。但2018年徐思云等[23]对国内医学期刊的研究显示,20种中文期刊均没有要求审稿人披露利益冲突,20种英文期刊中仅有2种要求审稿人披露利益冲突。本研究对审稿者签署审稿利益冲突声明的倾向进行调查,发现80.9%的审稿者认为有必要签署。可见,多数审稿人也已意识到利益冲突对审稿的影响,认可披露利益冲突的必要性。因此,建议国内医学期刊尽快制定明确的政策,要求审稿者披露利益冲突,且当可能影响稿件客观评判的利益冲突存在时要求审稿者回避审稿,或者由编辑决定是否撤换审稿者。

3.5开展多形式的审稿培训,提高审稿者认知水平

本次调查显示,部分审稿者在审稿行为中存在多方面认知上的盲区,除了对评审指标、学术不端等认识不全面外,甚至对一些基本的审稿要求也不完全了解,如14.4%的被调查者不会根据研究方向改变而及时更新在审稿系统中的相关信息,20.5%的被调查者不会因为稿件与自身研究领域不符而拒审,0.9%的审稿者不会对所审稿件内容保密等。可见,部分审稿者对审稿规范的认知亟待提高,而审稿培训是提高审稿者认知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已有学者提出应当定期对审稿专家进行现场培训或在线培训[4],且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审稿培训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收到良好的效果[24]。本次调查显示,近70%的审稿者希望接受审稿培训,且女性和低级职称的审稿者更希望接受培训;在培训形式方面,倾向于邮件发送审稿规范/模板者最多,其次是现场培训。建议编辑部定期开展多形式的审稿培训,如对每一位新纳入的审稿人通过邮件发送审稿规范/模板;每一年或半年对审稿过程进行总结,并向所有审稿人发送邮件告知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定稿会或编委会现场向审稿人宣传审稿规范等。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3

1护理品管圈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我院于2014年将品管圈管理引入了科室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之中。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科室成立了护理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技术骨干组成,其职责与任务: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管理知识普及与宣传,开展品管圈专题培训;对科室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梳理,研究确立预防患者坠床、跌倒和呼吸机脱管护理的品管圈活动主题;组织座谈、交流,对圈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将文献报道与圈员意见、建议相结合,探讨确立意见、建议的落实;对护理品管圈工作质量与进展进行监督、考评。

2护理品管圈实施成果

2个护理品管圈经过半年运行,共提出护理改进意见197条,经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研究、论证,采纳了其中的105条,包括改进管理的意见30条,改进护理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意见75条。这些意见与建议被应用于管理与护理操作中后,经实践证明83条切实可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科室共计27名护理人员,实施前其对护理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为85.19%,实施后为96.30%,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明显提升,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每一位参加品管圈活动的人员均提出了1条以上的意见、建议,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实现了零突破,实施半年来护理人员对科室护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是近5年来的总合;科室将防跌倒、坠床和防呼吸机脱管等几项品管圈活动主题取得的成功经验积极并列入科研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品管圈管理实施前12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86.99%,实施后12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97.66%,有显著提高。

3护理品管圈实施中的经验体会

3.1护理品管圈实践经验

科室在将品管圈引入护理实践的同时,在组织上加强了对品管圈工作的全程监管,科室将加入品管圈活动和提供合理化建议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量化评分内容,此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参加此项活动的积极性,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家积极进言献策,创下了科室进言献策的最高记录。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4],量化考核调动起了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护理人员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科室认可,并被应用到科室护理管理与护理实践操作中,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和肯定,职业荣誉感得到了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管理实践活动使得既往影响护理质量提升的一些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护理质量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在服务方式、方法的改进中不断提高,护理品管圈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了科室护理科研的开展。

3.2护理品管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1由于护理人员长期受按部就班工作模式的影响,在护理实践中缺乏质疑精神,对一些明知不对或不妥的问题不想改、不愿改、也不敢改,总以为以前多少年都这样干,大家都干顺手了,内心缺乏开拓创新的动力。因此,对于新方法的引入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思想上尚缺乏革新意识。

3.2.2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平时忙于应付具体而繁杂的工作,学习时间相对不足,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相对较少,信息量掌握不够,导致其在品管圈实践中找不出问题,找不准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提不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2.3活动组织不够严密。品管圈作为一种以自觉、自愿为原则的活动方式,圈长主要由圈里的所有成员共同商讨决定,圈长管理经验不足,具体表现为:对活动主题的实施缺乏一个严密、完整的计划,导致资料收集不够完整详细;活动缺乏严密规划,常常发生活动与工作冲突的现象,影响活动正常开展。

3.2.4人员结构不合理。品管圈活动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圈员在实施中需要进行选题设计、查阅文献及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并运用简单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措施的可靠性进行论证,其对人员的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5]。由于品管圈的人员组成形式以自愿报名、自行组合为主的组圈形式,因此,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搭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管圈工作效能的发挥。

3.2.5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缺乏创新性。护理人员平时忙于应付具体工作,平时靠着惯性工作,对工作中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品管圈活动主题的选择方面常常显得无从下手,选出的主题对科室工作缺乏指导意义或者缺乏新意。

3.3对提高护理品管圈活动质量的几点体会

护理品管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趣活动小组,其活动主题主要围绕护理工作而展开,其提出对护理问题的改进意见将会涉及到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运行,因此,科室必须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①做好品管圈活动的宣传与培训工作,要让科室护理人员熟悉和了解护理品管圈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实施方法与步骤,提高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的认知。加大对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使其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审视和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提高护理人员选题能力。②将品管圈主题与科室科研立项相结合,将品管圈活动主题作为科室科研立项的储备库,经过品管圈活动论证与实践验证的主题可优先进入科室科研立项,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的积极性。开展课题设计与实施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品管圈工作效能。③科室应对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进行审核,对品管圈主题活动中提出关于护理操作与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在经过科室审核后方可实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安全。④科室要将品管圈活动纳入个人量化考核,实行加分制,即按照参加、提建议条数及采纳条数,列入科室科研立项等情况进行加分,在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积极行动的同时,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发挥。⑤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前提下,积极优化品管圈人员结构,实现人员能力、经验及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提高品管圈的活力、创造力与效率。⑥科室要为品管圈提供好支持与保障工作,提供活动场所,合理进行人员工作调整,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4总结

护理品管圈活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将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汇聚成了一股革新的强大力量,不仅解决许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瓶颈问题[6],更重要的是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医护特色、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医疗机构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医护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7]。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护士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国内医疗机构而言,品管圈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3],只有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才能使品管圈真正成为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有力手段。

作者:赵颖 巩建丽 单位:宝鸡市高新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袁琦,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2010,24(19):1761-1762.

[2]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本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86-288.

[3]卢芳燕,江南,赵锐?.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4-666.

[4]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5]林郁清,史定妹.护理品管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0):51-52.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政策分析

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是学校的支持与未来。教师团队的素质与学校人才的产出成正比。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巨大任务,就是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本文为了促进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专门梳理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的政策,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中职教师培训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教育发展,教师为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中职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技能的专业化与否以及教学质量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出口社会一线人才的素质。要想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就要从教师的培训入手,通过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认识,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得以促进两种目的。

1.1注重教师的师德培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为师之本,要先立德再树人。2018年,教育部和其他五部门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提出了要以师德为先,将师德教育贯彻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要把德育设置为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课。2015年,教育部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提出中职学校校长应树立以道德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为人师表,关爱教师与学生并尊重其人格。

1.2开展骨干教师的培训

骨干教师主导和辐射着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关于下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3年度项目任务的通知》以及《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倡导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的建设,建议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重视对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同时,各地教育部门为打造一支具备高尚师德和精湛业务的教师队伍,纷纷在实施“名师工程”这一项目。

1.3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

为了提高社会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和社会地位,提高教师们对班班主任的职责地进一步了解。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0〕14号),提出:“要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待遇,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培训和班主任工作的科学研究,把班主任培训的经费列支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

1.4加强教师入企、校企合作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符合“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与企业行业合作,深入企业,获取相关专业的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为了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2010年,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0〕14号)以及2011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文件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建立健全教师定期实施企业实践的制度,必须认真履行教师对企业实践制度的职责。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文件要求,重视教师的社会和专业实践,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10年)》(教师〔2016〕10号)、教育部和其他七个部门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的规定》的通知,指出有必要推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建立实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兼职教学的规范机制,建议专业教师5年内不得在企业或生产服务的一线实践中执业不超过6个月;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需要定期进行研究和调查。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学校和企业要协同对学生进行教育,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身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荐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1.5加大校长专题研修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校长引导着学校和教师的发展。2015年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要积极参加校长培训和自主研修,以通知中的标准将自己打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管家和教育教学的专家。为加强中职学校校长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10年)》(教师〔2016〕10号)提出,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新任的校长、知名校长、骨干校长进行两周以上的专题研修,培养其成为拥有专业且精湛的现代管理能力的教育家般的名校长。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身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实施校长国培计划,开展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同时,为了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队伍的建设愈来愈强大,部分地区专门开展相关活动,比如2017年6月25日,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同年,广西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名校长培训计划,即校长领航工程。

1.6加大继续教育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育部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改进和实施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中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的监督管理。为提升教师的高素质专业化水平,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和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通知》(教职成〔2000〕5号)于2000年颁布,它鼓励中等职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硕士学位的攻读。2004年国务院七部委出台了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加强的相关意见,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鼓励中职教师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提高学业水平。2011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建议教师按国家要求完成所需教学学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每年要累计360学时以上的培训时间。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政策的反思与建议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通过培训之后,其整体专业化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中职学校教师的培训上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且不全面;第二,教师培训机会缺乏,且培训机会的分配不均匀;第三,部分教师对于培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第四,县级及其以下的中职学校收到的关注度低,受训教师城乡差异大,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第五,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度不高,校企合作难以全方面实现。本文试图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重新思考这些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2.1完善培训内容,健全培训机制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政策及其施行的过程表明,培训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强调在师德和专业能力上,另外的比如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这块有些缺失。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要注意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以及新颖性,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了解教师的能力水平与需求,真正做到按需培训。培训结束后要做好回访工作,通过追踪工作,了解培训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和优化培训内容。

2.2教师培训机会缺乏,且分配不均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未能得到参加职业教育的相关培训,很多教师想通过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但都没有机会,说明培训的机会很少。在我国现有的准入标准下,中职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和大量引进人才的同时,存在有的教师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存在专业能力是比较弱。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校从企业聘请了一些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实操课的传授,这些技术人员专业能力高超,但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教师能力的不均衡性,是阻碍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教师能力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培训目标,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训机会,切实地提高其自身的能力。

2.3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培训参与度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仍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把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做好了则可,对于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展的活动未能予以关注。同时,由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繁杂性以及招生工作竞争的激烈性,使得很多教师无暇顾及培训,因此对于培训的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应当把培训纳入考核中,建立奖励制度。通过建立制度,对积极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奖励,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高培训参与度的。

2.4关注县级及其以下学校教师培训,减小城乡培训差距

由于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等因素,一些县级及其县级以下的中职学校教学设施较为落后,我国城乡中职教师的培训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很多时候地方教育部门较少关注其发展,一般来说,有一些培训名额都分配给重点学校的教师,县级以下的中职学校教师很缺乏培训机会,同时受训教师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在予以重视的同时,要建立城市引领、带动农村中职教育的发展的相关机制,促进和完善农村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关部门要为其积极创造条件,打造一群农村职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和专业领头人,给予其到企业、高校、研究所,甚至国外学习的机会,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5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5

1.1应编制上报工程项目分项预算方案

在编制工程项目分项预算方案前,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当认真组织对预算项目的前期论证,合理确定各项经费需求。具体来讲,就是各级预算机构应会同事业部门及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规划、计划,提出预算项目并逐项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而再根据相应的测算依据和测算办法计算出所需经费。分项预算建议方案在上报时还应附上以下文件资料:一是批准的项目立项文件复印件;二是装备、物资采购计划批准文件复印件;三是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和项目经费概算。

1.2下达工程项目预算控制指标

上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收到工程项目分项预算建议方案后,应根据批准的分项预算控制指标,将控制指标连同对分项预算建议方案的审核意见,通知相关财务部门以及下达工程项目预算规划的预算管理委员会。

1.3编报工程项目预算方案

各工程项目单位和部门收到上一级预算部门下达的工程项目经费分项预算控制指标和对分项预算建议方案的审核意见后,在限定的工作日内,对分项预算建议方案进行调整,拟制经费分项预算方案,经本部门领导批准后,并报上级管理部门审批。

2实行严格的工程项目预算咨询制度

在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许多与工程项目预算有关的专家、学者的参与,他们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成功与否的智力保证。因此,为提高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也应鼓励专家和优秀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具体办法是:建立工程项目预算咨询机构,实行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咨询制度,给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谋与咨询。可将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知识的人组成咨询班子如咨询委员会,采取下任务、定课题的方式,促进工程项目咨询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收集信息,为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一方面在制度上明确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咨询机构的责任,要求其定期向有关职能部门提交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研究报告,并对如何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提出建议,供职能部门和决策机构参考;另一方面,在制度上确立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咨询机构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规定无论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制度的确定,还是各项工程项目预算经费的审批和执行中的调整,职能部门和决策机构都必须主动征求咨询机构的意见。

3结语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6

结合我镇实际,召开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议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以及镇民政工作报告,审议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事项,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等议案。为确保会议依法依规顺利举行,必须做好会前准备工作:

(一)规范会前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规范人代会议程;

(三)规范会议程序。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监督工作

(一)研究和部署人大工作。按时召开主席团成员会议,全年召开主席团会议不得低于4次。同时还要确保每次主席团会议均有合理的会议议题及丰富的会议内容。

(二)坚持党委领导,加强人大监督力度。紧紧围绕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重大事项,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大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委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并集中审议决议当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有重点地听取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报告。就影响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点工作加大监督力度。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开展代表视察、调研活动,积极开展执法检查,配合上级人大视察、调研等有关活动。

(三)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以提高建议办理质量为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围绕“满意率”“办成率”为中心,对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进行整理分类,转政府相关部门按法定期限内给予答复及办理,对按时序进度还没有办到位的予以督办,确保人大代表在会议及评议中提出的建议有答复,有着落。

(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制度,热情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落实专兼职信访人员,职责明确,做好信访登记。加强信访分析,加大对重要信访件的调研、交办和督办力度,坚持公开、公正、效益原则,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开展联系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

(一)强化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主席团加大对代表履职能力及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改进和加强代表工作,强化代表的服务意识、带头意识,积极参与政府中心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广大代表的积极作用,在年终组织代表对履职情况进行述职。

(二)为进一步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积极作用,制定联系代表制度和代表小组活动方案。要求各代表小组分季度召开小组活动。

(三)规范“人大代表之家”阵地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

1、高度重视与代表的联系,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组织代表到人大代表之家接访群众,收集民意,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整理、分类、交办、并认真督察督办,全镇开展一次覆盖面广的人大代表“大走访活动”。

2、开展代表培训会。对镇、村两级人大代表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发挥代表作用,提高代表素质,增强代表们在人代会中及闭会期间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3、开展调研、视察活动。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相关调研、视察活动;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围绕我镇水厂、重点贫困村松林村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广大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视察、人大代表慰问活动。

四、强化人大宣传工作

加强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视,围绕人大工作开展调研,积极撰写人大制度理论研讨和调研文章,做好人大工作宣传,信息报送,做好“人大代表之家”阵地建设;积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以及代表先进事迹活动典型。

五、加强自身建设

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二是完善制度抓落实。对照县人大常委会的总体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完善落实各项制度。三是加强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等,确认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四是加强人大队伍的勤政、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大局意识、服务理念,责任意识、民本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树立良好的代表形象,起好表率作用。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7

关键词: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为进一步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国家领导人提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10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开展提出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2017年3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协调小组印发了《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指导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开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1双重预防机制的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机制,是企业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风险分级管控:是对所有的危险源(风险点)结合潜在的危害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和现有的管控措施、安全设施设备、装备,采用安全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分级,按照分级情况分别进行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或控制,将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相融合,形成闭环管理。

2供热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目的

(1)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思想的重要体现。(2)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途径。(3)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要从源头斩断危险的传递链条,形成风险辨识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两道防线”。(4)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供热企业发展的需要。3供热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的相关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以后,国家及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及政策,如:《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等,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4供热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1)建立危险源清单,确定危险源。(2)根据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导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现有的安全措施、设施设备、装备等,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并进行分级。(3)根据风险分级情况,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和安全风险警示牌。(4)根据分级情况分别制定管控制度,明确管控措施;对较大以上风险的危险源必须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定期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5)根据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补充和完善。(6)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设施设备点检制度和要求,细化完善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表格。(7)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设施设备点检标准。(8)制作岗位风险岗位告知卡、手册等,方便职工学习和使用。5供热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的几点建议(1)建立危险源清单,在确定危险源时要全方位、全过程地辨识生产作业过程、设施设备、作业环境、作业活动和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供热企业要结合公司的工作实际情况,主要从设施设备和作业活动方面进行确定,其他因素暂不作考虑。对于办公场所、食堂、以及车辆等危险源建议不列入清单内。(2)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建议供热企业首先要确定前提条件(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人员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能正确进行各项操作),同时采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设施设备点检等措施确保前提条件成立后,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3)进行风险分级管控时,要明确管控制度,管控措施,明确具体管控责任人,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针对二级以上风险点需要从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消防等方面重新制定管控措施,同时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对二级以上的风险重新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价,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若处于不可控状态,表明管控措施存在缺陷,需重新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建议根据危险源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过程,对所有涉及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进一步细化完善,确保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后,能对危险源准确地进行分级。(5)建议细化完善隐患排查表和设施设备点检表,方便日常检查使用,提高检查效率,以保证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6)建议结合各岗位操作规程,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救急措施等制作安全知识手册、卡片,方便职工携带、学习和操作使用。(7)建议在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等醒目位置制作并悬挂安全风险公告栏和告知牌,明确风险点名称、位置,风险等级,风险管控部门和责任人,危险因素,事故诱因,安全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安全警示标志和应急电话,以时刻提醒作业人员,同时方便处置紧急突发情况。(8)建议通过自动化手段,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9)建议通过对生产车间进行颜色管理、区域标示、设施设备及运行状态标示、风险标示、安全标志标识标示等,进行标准化区域划分,规范生产,实现厂区可视化管理。(10)建议供热企业要结合供热工作季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对安全风险进行动态管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建立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关注较大以上风险和隐患,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智能化,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供热企业要建立适合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引领,以岗位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等为重点,加强班组建设,让基层作业人员能熟知岗位操作规程、工作流程、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全面提高班组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和抢险抢修能力,做到安全风险有效管控;同时实行全员参与,让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风险管控方法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法,通过持续长效地运行双重预防机制,切实提高供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李兵,姚明林.仿流水PID算法在供热站循环泵控制中的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2016(5):28-32.摘要:供热企业建立适合企业的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从源头上管控风险,将防范关口前移,是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重点针对供热企业如何合理地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关键词: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为进一步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国家领导人提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10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开展提出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2017年3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协调小组印发了《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指导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开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双重预防机制的定义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机制,是企业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风险分级管控:是对所有的危险源(风险点)结合潜在的危害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和现有的管控措施、安全设施设备、装备,采用安全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分级,按照分级情况分别进行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或控制,将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相融合,形成闭环管理。2供热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目的(1)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思想的重要体现。(2)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途径。(3)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要从源头斩断危险的传递链条,形成风险辨识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两道防线”。(4)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供热企业发展的需要。

3供热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的相关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以后,国家及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及政策,如:《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等,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4供热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1)建立危险源清单,确定危险源。(2)根据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导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现有的安全措施、设施设备、装备等,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并进行分级。(3)根据风险分级情况,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和安全风险警示牌。(4)根据分级情况分别制定管控制度,明确管控措施;对较大以上风险的危险源必须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定期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5)根据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补充和完善。(6)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设施设备点检制度和要求,细化完善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表格。(7)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设施设备点检标准。(8)制作岗位风险岗位告知卡、手册等,方便职工学习和使用。

5供热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的几点建议

(1)建立危险源清单,在确定危险源时要全方位、全过程地辨识生产作业过程、设施设备、作业环境、作业活动和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供热企业要结合公司的工作实际情况,主要从设施设备和作业活动方面进行确定,其他因素暂不作考虑。对于办公场所、食堂、以及车辆等危险源建议不列入清单内。(2)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建议供热企业首先要确定前提条件(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人员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能正确进行各项操作),同时采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设施设备点检等措施确保前提条件成立后,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风险评价。(3)进行风险分级管控时,要明确管控制度,管控措施,明确具体管控责任人,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针对二级以上风险点需要从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消防等方面重新制定管控措施,同时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对二级以上的风险重新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价,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若处于不可控状态,表明管控措施存在缺陷,需重新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建议根据危险源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过程,对所有涉及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进一步细化完善,确保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后,能对危险源准确地进行分级。(5)建议细化完善隐患排查表和设施设备点检表,方便日常检查使用,提高检查效率,以保证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6)建议结合各岗位操作规程,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救急措施等制作安全知识手册、卡片,方便职工携带、学习和操作使用。(7)建议在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等醒目位置制作并悬挂安全风险公告栏和告知牌,明确风险点名称、位置,风险等级,风险管控部门和责任人,危险因素,事故诱因,安全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安全警示标志和应急电话,以时刻提醒作业人员,同时方便处置紧急突发情况。(8)建议通过自动化手段,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9)建议通过对生产车间进行颜色管理、区域标示、设施设备及运行状态标示、风险标示、安全标志标识标示等,进行标准化区域划分,规范生产,实现厂区可视化管理。(10)建议供热企业要结合供热工作季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对安全风险进行动态管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建立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关注较大以上风险和隐患,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智能化,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供热企业要建立适合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引领,以岗位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等为重点,加强班组建设,让基层作业人员能熟知岗位操作规程、工作流程、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全面提高班组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和抢险抢修能力,做到安全风险有效管控;同时实行全员参与,让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风险管控方法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法,通过持续长效地运行双重预防机制,切实提高供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8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教育评价

近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层面,开始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1]。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作为评价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2],更能够为医学院校今后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指引。教育评价体系作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核心指标之一,不仅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临床医学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更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医学生的总体质量。因此,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医学院校顺利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

1.1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与体系

学校落实“全程监控,注重评价,重在反馈,促进提高”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图1)和运行机制(图2)。构建了在基础医学阶段学校、教学院部、教研室与临床医学阶段学校、附属医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质控委员会和实践教学管理处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职能部门(质控委员会、教务处),统筹各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各方教学信息,做出综合分析,并及时反馈和整改,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1.2教育评价制度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以文件的形式制订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学督导工作条例》《领导干部听课管理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学生信息员制度》、《实践教学管理规程》《关于进一步规范后期实践教学管理的意见》《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暂行规定》《教学查房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编印了《教学规章制度汇编》(教学部分),要求全体教职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均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此外,根据教学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学校2007年、2009年集中对《教学规章制度汇编》进行了修订。近年来,又多次对《教学规章制度汇编》中部分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了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从制度上保证了课程计划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

1.2.1教育计划的评价与检测

教育计划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计划管理等[3]。近年来,学校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教育计划进行了多次修订,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及实际情况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加大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力度,注重了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思维培养,构建了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此外,学校重视交流、借鉴和学习。临床学院多次赴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学习交流、考察调研,同时,广泛征求各层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相关利益方及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育专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教学计划,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并报学院及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形成教育计划最终定稿,由教务处公布实施。

1.2.2教育过程的评价与检测

首先,学校坚持日常、集中与专项教学检查,校内专家检查与校外专家检查相结合,对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检查、评估、诊断和反馈。每学期重点开展三次常规教学检查。每学期初集中检查教学设施、教学场地、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任务书、教学进度表、课程表;组织校领导、督导组、处级干部进行教学巡视;教学院部根据学校的通知,结合自身实际对教师的备课情况、上课安排等进行自查。学期中,重点围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学生过程考核、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反映的突出教学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学期末重点围绕教学计划完成质量、考试命题、阅卷、试题分析和反馈等进行检查和总结。学校不定期接受省内外专家对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特色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精品课程、体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专项检查和评估。其次,学校聘任事业心强、治学严谨、教学或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专家或教授担任校级教学督导员,围绕学校教学重点工作,开展督教、督管和督学工作。督导组根据工作计划,随机进入课堂、实验室、实训中心等教学场所开展评学评教,对教师教学评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进行复核性听课,确保课堂教学评议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每学年督导听课500余人次。重点加强了中青年教师和临床理论课、见习实习、技能考核、实验教学等多个教学环节的监控与指导。实施以学生为主体(60%),同行(20%)、督导专家(20%)参与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4]。教学院部督导专家和教师负责同行评议;校级督导组负责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复核性评议。校内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议基本做到对任课教师全覆盖。学生对校内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全部采用网上评教,由各教学院部负责组织实施,作为评优评先、教学名师推荐、职称晋升等工作的重要指标。教学院部聘任一定数量的专家教授组成教学院部督导专家组,对教学院部教师进行评价;教研室或相近学科教师组成同行对本教研室或相近学科教师开展同行评价,教学院部督导专家和教师同行重点开展教师教学反馈,举行评价座谈会,交流、探讨和研究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与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共同作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内容。再次,学校成立临床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临床教学专家委员会和临床教学督导组。督导组每年开展实习教学检查,由校领导带领检查组深入各附属医院,通过听取汇报、课堂听课、实地查看见习带教、教学查房、技能考核,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等方式,对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给予全面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与各附属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和临床教师会商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和规范临床教学各环节工作。各附属医院成立医院层面教学督导组和学科教学督导组,通过课堂听课、查看见习带教、教学查房、参加病例讨论、技能考核、出科考试等,对临床教学全过程进行评议和督导。最后,学校依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非隶属附属医院认定测评标准》,对新增非隶属附属医院进行严格的预评审,符合条件达到标准后,向山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新增申请,经省专家组严格评审达标后,予以认定,同时,学校加大对新增非隶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检查和督导,不定期组织专家组对非隶属附属医院临床课堂教学、见习带教、实习全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对达不到学校临床教学基本标准的非隶属附属医院予以停止理论课教学、停派学生实习,直至撤销非隶属附属医院的处理。

1.2.3教育结果的评价与检测

对教育结果的评价主要针对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临床实习结束后的学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评价的内容与形式包括基础综合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毕业实习考试和毕业生问卷、座谈等质量调查。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试中开展OSCE考核(共设12个考站,每考站设1~6个考试项目,每个项目由考生随机抽取考题应考,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等学科),通过采用标准化病人和模拟临床实景对医学生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体格检查、技能操作、辅助检查诊断等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其成绩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实习期间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的情况。学校各附属医院均建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向学生全面开放;学校定期举办实践教学示范课、技能考核培训、教学查房比赛等系列教学活动,成立校院两级临床教学督导组,完善了“教学—考核—评价—反馈”的考核评价机制,为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同质化提供了保障。另外,学校采取学校调查与第三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信息追踪调研。学校通过自身和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开展毕业生调查,通过毕业生座谈会、校友返校座谈会、走访用人单位、就业招聘洽谈会、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途径,对毕业生职业道德、临床思维、临床知识、临床技能、沟通协作、社会适应等内容进行调查访谈,了解毕业生、用人单位、教学基地等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多种方式,反馈到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学校临床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教师与学生反馈

医学院校必须确定相应机构,系统地搜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获得有效的教学管理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学校以院长办公会、质控委员会、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处、学生工作部为教学信息收集和分析的主要职能部门,会同相关教学院部,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为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

2.1教学督导反馈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通过教学督导收集教师、学生的意见。督导专家在督导教学全过程中,通过接触师生,收集师生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试考核、见习实习等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汇总、总结,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教学管理职能部门。

2.2同行反馈

各教研室以教研室主任为主导,组织本教研室及相关(相近)学科教师进行同行听课,一方面以同行反馈的形式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关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授课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在授课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2.3学生反馈

学校通过学生信息员,实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信息通过公共邮件、QQ群及时反馈给质控委员会,经认真梳理、分析、汇总形成《学生建议及整改措施一览表》,并将该表及时反馈到各相关部门,责成及时整改并提出解决方案。

2.4师生座谈会反馈

教务处、质控委员会、实践教学管理处、学生处、各教学院部通过师生座谈会,听取师生对教学、管理、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加以整改。

2.5毕业生调查与反馈

学校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通过毕业生座谈会、用人单位调查、第三方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毕业生调查与反馈,收集毕业生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信息,为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利益方参与

医学院校的教育评价必须有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学生的参与。教学评价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并考虑他们对教育计划提出的改进意见,让他们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因此,学校重视教育评价工作,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和学生等相关利益方积极参与此项工作。邀请校外专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邀请用人单位和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对毕业生工作表现及业务水平进行评价,学校根据各方意见予以整改,并保持与各方的信息沟通。

3.1校内各利益方的参与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和学生均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学校的教育评价:校领导通过教学检查、听课、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调研等方式实施教育评价;教师通过评学、学生通过评教,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学工作会议等方式参与教育评价;每个班级设1名学生信息员,负责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学生每学期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网上评教,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有师生代表,参与重要教学事项的讨论、审核和决议;同时调动其他教师、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学生代表将意见和建议反馈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校的教学工作会议、人才培养修订会等均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的“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经师生酝酿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3.2校外各利益方的参与

3.2.1政府主管部门的参与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育厅评估检查、省市政府部门调研等,学校不定期接受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对专业发展支持计划、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医院评审、临床教学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方面进行的评估与指导。

3.2.2用人单位的参与

学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和实习医院,既是教学合作单位,也是用人单位,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就业的一体化。学校与省内各医疗单位建立广泛联系,组织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就业等相关部门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研,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我校学生在临床专业技能、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方面有良好的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在科研和专业外语等方面有待加强。学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如调整课程计划、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实施实验室开放等,加强对学生外语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3.2.3校友及学生家长的参与

通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调研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通过校友会、校友返校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校友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学校和家长联动机制,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招生宣传、新生家长见面会等各类活动;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单和学业预警通知单及时寄发学生家长,并通过电话、邮件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动态和学生成长过程。

3.2.4第三方调查机构的参与

通过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克思公司)对学校2013届、2014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和教学满意度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显示:2013届临床医学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88%,对教学满意度为90%;2014届临床医学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为93%,对教学满意度为91%。学校注意搜集用人单位、社会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由学生工作部(处)、就业指导中心、校友会、学生辅导员等组织和人员,跟踪走访用人单位,广泛搜集意见和建议。学校定期向社会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接受社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毕业生质量

医学院校必须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从医学毕业生工作环境中搜集改进教育质量的反馈信息。必须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及就业情况等有关信息作为调整教育计划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4.1毕业生质量反馈机制建立毕业生调查与反馈制度,每年召开毕业生座谈会,调研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了解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教学基地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提供参考依据。在毕业生离校前,组织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教学计划调整进行研讨、座谈。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4.2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定期到用人单位、医疗行业、实践基地开展毕业生调查,同时,通过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毕业生调查,不断收集毕业生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信息。2015年,对10所医院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领域评价均在4.3分以上(满分5分),我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5结语

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的[5]。在整个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医学院校只有认真学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切实领会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了解学校发展现状及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均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才能够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进而为培养临床医学卓越人才提供有力保障[6-8]。

参考文献:

[1]谢阿娜,王媛媛,王景超,等.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十五年回顾与展望[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1):13-17.

[2]朱汉?,佟矿,文民刚,等.认证促改革改革促发展发展促质量———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实践与认证体会[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2):171-175.

[3]罗怀青,黄春霞,刘佳,等.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探索基础医学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1):106-109.

[4]杨晨,路海,高立,等.医学院校教学理念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2):204-208.

[5]郑葵阳,蔡红星,陆召军,等.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医学教育内涵发展[J].医学教育管理,2016,2(2):405-410.

[6]肖纯凌,李荣梅.以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23-24.

[7]程刚,李淑玲,白波.教育生态视角下临床医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9(6):4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