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 留置导尿术;并发症;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是治疗患者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也方便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使患者生理需求得到方便,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因病情带来的痛苦, 尤其在急危重患者中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将介绍留置导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需留置导尿患者300例, 年龄段17~81岁, 观察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且都是男性患者, 年龄在21~78岁, 临床诊断疾病:4例脑出血, 2例腹部手术患者, 2例前列腺肥大, 1例脑梗死, 1例颅内感染。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厂商生产的一次性导尿包和气囊导管, 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8~10 ml。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在所观察的300例患者中, 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分别为:尿道出血3例, 尿路感染4例, 渗尿1例, 尿道疼痛2例。

3 讨论

留置导尿术对于护理工作者而言是一项必须熟悉掌握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急危重患者是留置导尿最常见的应用者, 如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患者等, 这类患者常因病情危重无法通过意识控制膀胱括约肌而出现尿失禁, 为了保护患者会干净整洁减轻痛苦, 所以需要采用留置导尿[1]。但是留置导尿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护理问题, 接下来就针对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护理措施做介绍。

3. 1 尿道出血 尿道出血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拔管操作不当造成尿道损伤。作为操作的实施者要加强责任心不可马虎, 严格操作流程。有些患者的尿管比较狭窄如前列腺增生者, 这时需将导尿管充分。将尿管缓慢插入, 见尿液回流后, 再插入4 cm左右, 向尿管的气囊内注入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接着缓慢回拉导尿管, 如感遇阻力则停止操作。

3. 2 尿路感染者 首先护士的无菌意识要足够强,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 协助患者保持会清洁, 可用碘伏进行会的清洗, 清洗彻底, 2次/d[2]。出现污染时消毒是必要第一做法。合理使用无菌护阴罩, 该方法可以有效阻止机体外界污染在体内发生的概率, 此方法一般多用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3]。

3. 3 渗尿 渗尿情况的发生一般多见于导尿管规格选择不当, 直径小于尿道直径。即使一开始导尿管选择得当, 无渗尿发生, 但由于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的尿道会发生扩张, 也会再次出现渗尿的情况。导尿管的型号选择要参照患者的年龄以及尿道的大小,要注意调节气囊内的注水 [4]。

3. 4 拔管插管损伤 插管前需要对气囊进行检查, 一般采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打入空气, 如感阻力很大或者无法打入空气, 这时需要更换导尿管, 根据患者情况尽量减少留置导尿管在患者体内留置的时间。当气囊内的液体无法抽出时, 可用手搓导尿管, 人为使导尿管疏通, 再用注射器抽吸。

3. 5 拔出导尿管后发生尿储留 护理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拔管的最佳时机, 减少尿潴留的发生。膀胱充盈时拔去导管后向膀胱内注入开塞露, 在开塞露的作用下患者有自主排尿意识。对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 恢复自主排尿的意识, 另外可以通过按摩腹部, 做相关功能训练使患者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 还可通过听流水声刺激排尿反射的发生。

本实验的10例患者经过上述护理措施后, 3例尿道损伤出血者经膀胱冲洗, 出血停止, 身体恢复状况良好。对4例尿路感染患者采用碘伏液消毒, 以及用抗菌药冲洗膀胱, 数天后感染消失, 排尿状况良好。对于1例渗尿患者, 我们重新换取导尿管, 渗尿情况消失, 会清洁。另2例尿道疼痛者, 通过更换导尿管, 降低护理操作力度, 疼痛症状消失。可见, 完善的护理工作能提高患者康复的速度和效率, 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 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妍,姜亚波,孙威.留置导尿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中国实用杂志, 2008,(3):8.

[2] 李业梅.气囊导尿管插管深度的改进对尿道损伤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 2008,7(1):77.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脑卒中;心理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55.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133-02

脑卒中患者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由于病程长,恢复慢,有的患者丧失了工作能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上长期的疾病折磨,患者易产生痛苦、情绪不稳定、抑郁、悲观甚至绝望等心理现象。我们在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脑卒中患者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56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住院1周以上,意识清楚。256例中,男188例,女68例,年龄42~85岁,脑出血42例,脑梗死214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估,生活自理者72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56例,需协助者128例。

1.2方法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25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家属对患者的态度、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性别等不同也有差异。

1.3访谈结果

1.3.1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表1)

1.3.2脑卒中患者个人状况文化程度:本科29例、大专52例、中专22例、高中20例、初中28例、文盲105例;家庭关系:和睦185例、紧张52例、丧偶16例、离异3例;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公费83例、部分自理162例、全部自理11例;职业状况:干部42例、工人86例、商人18例、农民110例。

由访谈结果可见,大部分患者存在心理问题,主要是情绪不稳定、痛苦、抑郁。部分患者恐惧,担心疾病的转归,对治疗失去信心,思念家庭,怕拖累家人。小部分人悲观绝望,失去生存的勇气。干部、商人、知识分子担心疾病的反复,心理负担重;工人、农民主要担心疾病康复情况,怕经济负担过重。另外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水平和对患者态度非常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属对患者的态度好,关心照顾多,心理问题少,反之,就多。家庭经济状况好者,能安心治疗,心理压力小,反之,经济状况差者,心理压力大,心理障碍严重。家庭关系和睦,应激事件少,心理问题相对也少。

2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脑卒中是伴随一系列神经症状的疾病,时刻会影响患者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而漫长的康复过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患者担心随着康复病程的延长怕获得家属关心的程度逐渐减少,从这次访谈中了解到家属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程度,而劣性的态度的存在则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直接损害身体健康,治疗初绝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忧心忡忡,就诊时,情绪不稳定,焦躁不安,但这阶段的患者常对治疗抱有希望,治疗开始后,患者较注意自己的病情变化,当躯体残疾的症状未得到很好改善或有关项目检查不理想时,如脑出血入院24 h后脑水肿明显反而出现症状加重。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面容呆板,少言寡语,心灰意冷,动作减少,食欲差,失眠等抑郁症状[1],甚至拒绝治疗护理。那些出现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症状患者,其心理常常处于绝望状态。

3心理护理措施

3.1身为护士应理解体贴患者

心理问题的产生涉及生理和社会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要同情和理解患者,理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题和基础。疾病本身是一强应激原,患者肢体活动受限,大脑缺氧,另外再加无经济来源,还要承受大量的医药费用,常常表现情绪不稳定。相关研究提示,情绪不稳的人对各种刺激反应过于强烈,易产生焦虑、紧张、易怒,情绪抑郁,这种状况一旦被激发,很难平静下来[2]。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关心体贴患者,主动和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3.2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取得患者信任

如帮助洗脸、洗手、擦背、洗头,协助排便,整理床单及房间卫生,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协助进水进食、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病痛,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鼓励主动训练,预防并发症。

3.3用适当的方法使患者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及治疗方法,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要求,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患者入院后,应该首先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及求知。劝导其在住院进程中最担心的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向患者解释。在解释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关系、性格特征、性别、心理需求因人而异施教,让他们能全面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和治疗及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树立乐观积极的态度。

3.4调动社会支持系统

慢性疾病社会支持的研究者发现,患者从家人那里得到的表达感情的支持影响其生理功能,社会调节并维持身心的良好状态[3]。走近家属,嘱其家属利用电话、短信、书信等方式传递信息,慰藉患者,必要时亲自陪伴,使患者没有被家人遗弃和孤独的感觉,以良好的态度接受治疗。

4体会

心理活动会影响生理功能,强烈的心理问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对患者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可缓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17-423.

[2]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2.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问题;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进行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以及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这就使得护理工作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更加重要,一旦护理操作中出现问题或事故,就容易导致患者的手术治疗失败或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手术室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较高。下面,文章就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以及临床诊治效果。

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足 有些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因不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等,在手术过程中不避讳患者,随便谈论手术敏感问题或同手术无关的问题[1],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伤害,引起患者的不满,严重的还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2缺乏充分的术前准备 有些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始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要求和条例将手术所需的器械、设备等充分准备好,导致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器械使用不正常、手术材料缺失、物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从而影响和阻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手术的被迫中止,从而造成患者手术风险的增大。

1.3缺乏全面的无菌理念 有些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无菌手术操作的重视不足,缺乏全面、充分的无菌操作理念,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的依据手术无菌操作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手卫生的重视和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医源性感染,也容易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问题。

1.4缺乏先进、创新的护理技术 目前,由于许多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较为年轻,缺乏充分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护理技术的掌握不全面、不精湛,导致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治疗,造成临床手术效果的不佳。同时,有些护理人员年龄过大,对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些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其在运用新设备时不能熟练的配合医生手术,从而影响到手术的进展[2]。

1.5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 目前,有些医院手术室对其护理工作的安全监察和管理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导致监督力度不足,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尤其是对手术过程中相关辅料、器械以及遗留组织标本的检查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敷料遗留体腔、器械消毒不合格、组织标本混淆遗失等问题的发生[3]。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药物的使用不当也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手术安全问题。

2 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秉承耐心、亲切、安抚的态度同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交流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尊重和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了解和掌握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实际需求,从而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语行为,避免在手术中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便于更好的减少纠纷问题的发生。

2.2加强手术室护理制度的落实 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和落实手术室的相关制度要求和规章条例,遵守手术室内各项护理工作的流程步骤,从而更好的确保手术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护理人员要对手术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病区、住院号、床号、手术时间、病症情况以及手术部位等进行严格、仔细的核实记录,确保患者及手术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强落实“三查、七对、一注意”的手术室用药规定,避免出现药物过敏、药物用错等事故的发生[4]。

2.3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以便于临床手术开展的顺利。例如,护理人员要提前准备齐全手术所需的设备仪器(心电监护仪、手术台、电子内窥镜等)、器械(手术刀、钳、针、氧气罐、吸气管道等),并对其运行情况以及消毒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在手术操作中的正常。同时,还要注意相关设备器械的科学摆放,使其能够更加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避免因器械摆放不当造成的患者灼伤等问题的发生[5]。此外,还要做好手术室的术前消毒灭菌工作,以确保室内环境的卫生安全。

2.4加强手术室的无菌操作 医院手术室要大力加强无菌操作管理,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教育、规章制度等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视,真正树立全面、科学的无菌护理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监督工作,对手术室内相关手术器具、设备、环境以及其他物品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每天检查,并严格检查的标准,确保手术室内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合格。同时,还要加强对手术药品质量的管理,坚决杜绝过期药品的使用,并严格手术器械的处理流程,避免出现污染器械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二次感染。

2.5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医院要定期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再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强化其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对手术室职业感染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并使他们熟练掌握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此外,还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在临床实践中优化、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方法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护理理念,积极推行和落实全面、优质、个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和满意度。

3 小结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真正将患者需求做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临床护理模式。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针对一些常见性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的予以预防和处理,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好的帮助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锦才.基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04):167-168.

[2]倪向红.浅析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33):122-123.

[3]田薇,李美,王凤华.浅谈手术室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3(01):210-211.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深基坑 施工管理喷射砼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有的地下建筑甚至有三四层,最深的达数十米,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

2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边坡施工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常存在超挖和欠挖现象。一般深基础在开挖时均使用机械开挖、人工简单修坡后即开始挡土支护、初喷工序。而在实际开挖时,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充分,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挖机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平整度、顺直度极不规则,而人工修坡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就机挖表面作平顺修整,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就开始初喷,故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

(2)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常见于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很长一段时间,而不得不采取二次回填或搭设架子来完成支护施工。有内撑基坑每级开挖后安装支撑前的无支撑暴露时间长短和基坑坑底在浇筑地下室底板前的暴露时间都将使基坑围护墙侧向变形和墙后地表沉降变大。例如:在基坑开挖至-6m 时,将第二道支撑分为立即支撑、5天后支撑和2 0天后支撑三种情况进行计算。由此可见,无支撑暴露时间越长,支护墙的最大水平位移将越大,而墙体的弯矩变化不大。一般来说,土方开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序简单,组织管理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高,工序较多且复杂,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较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大型工程均是由专业施工队来分别完成土方和挡土支护工作,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期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方支护施工所需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完成支护工作,以致使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因支护施工无操作平成钻孔、注浆、布网和喷射砼等工作,而不得不用土方回填或搭设架子设置操作平台来完成施工。这样不但难于保证进度,也难于保证工程质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留下质量隐患。

(3)喷射砼厚度不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目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喷射砼常用的是干喷法喷射砼设备,其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体积小,输送距离长,速凝剂可在进入喷射机前加入,操作方便,可连续喷射施工。虽然干喷法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但因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配料不准、养护不到位等因素,往往造成喷后砼的厚度不够、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深基坑支护所用土钉或锚杆钻孔直径为 lOO~l50mm 的钻杆成孔,孔深少则五、六米,深则十几米,甚至二十多米,钻孔所穿过的土层质量也各不相同。钻孔如果不认真研究土体情况,往往造成出渣不尽,残渣沉积而影响注浆,有的甚至成孔困难、孔洞坍塌,无法插筋和注浆。再者注浆时配料随意性大、注浆管不插到位、注浆压力不够等而造成注浆长度不足、充盈度不够,而使土钉或锚杆的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工程质量,甚至要做再次处理。

(5)边坡顶面未按要求处理。在城市区,特别是旧城改造和闹市区,地面下l~2 m 往往因杂填土或管线纵横等而不利于支护,设计时第一排土钉或锚杆距地面均较远,故开挖第一层后应将钢筋网挂好后将其上口于基坑边水平面l~2 m 内固定,且及时将土层表面硬化, 做好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冲刷、渗入边坡而增加土体的主动土压力,给边坡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很多施工单位只盲目地抢进度,不注重表面硬化和排水处理,以致雨水渗入边坡土体而使土体产生过大的位移,而不得不做加固处理。

(6)忽视跟踪监测。跟踪监测是随时掌握基坑支护变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工程正常使用和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但是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没有完善的跟踪监测手段和制度,有的即使有,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没有及时地监测到基坑支护变形的第一手资料,等到发现基坑变形时已是无法挽救了。

3 深基航支护施工管理对策

3.1 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三检”和监管协调的作用

施工单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好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的质量和组织管理松懈的思想问题。

3.2 坚持持证上岗和岗前培训制度

工程施工中,不但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岗位管理能力,要熟悉各工序的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点。操作人员也应具有相应岗位的上岗证,严格管理, 对新来人员和离岗较长时间的人员必须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来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方法。这样方可达到即节约材料省工, 又保证工程质量的目标。

3.3 强化质量责任,加强过程控制

喷射砼的质量好坏和厚度取决于喷射操作手的操作方法和水平, 而其关键又是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喷嘴移动、水量的调节。施工时喷嘴与受喷面的最佳距离为0.8~1.0m ;喷嘴移动须将其横过坡面且稳定而系统地做圆形或椭圆形移动;水量的调节使喷射砼表面产生光泽为止;回弹率的大小与原材料的配合比、施工方法、喷射部位及一次喷射层的厚度有关。

3.4加强对土方开挖施工工序的组织与管理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精心安排开挖施工分层、分块的部位和时间,精心安排挡土支护的施工时间,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已开挖部分的无支护暴露时间和减少土体被扰动的时间与范围,以达到利用尚未被挖动的土体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自动位移的潜力,而使其应力控制土移和基坑支护周围土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科学地安排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和控制施工进度,充分利用这种相关性,将有助于控制支护结构的坑周土体的位移。

3.5 对开挖过程实施跟踪监测.及时记录和反馈反馈信息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开挖进行跟踪监测,是为了掌握支护结构和坑周土体移动的动态,以便于随时科学调整施工因素,优化设计和施工, 利于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施工监测还有利于积累资料,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为今后改进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提供依据。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5

皮瓣移植术是指将某一部位的一块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位,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的目的,对恢复受皮区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一旦失败将造成新的皮肤及软组织的畸形缺损,因此,加强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术后的护理问题与措施总结如下。

1 心理反应及护理

在医学领域中引起心理冲突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生与死”、“美与丑”的矛盾,对意外的伤残,使病人心理上遭受到严重打击,造成情绪危机,病人对前途极度恐惧,怀疑自己的适应能力,害怕将要面临的各种困难,继而贬低自己,情绪明显低落,因而会表现出恐惧、抑郁、悲观和绝望等负性心理。此时,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作好解释工作,说明手术的利弊关系和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告诉他们哪些功能丧失通过治疗和训练可以恢复,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增强信心,掌握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2)用良好的心态、举止和语言多与病人交谈,给予安慰,使病人意识到自己被医护人员所重视,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3)主动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2 疼痛的护理措施

(1)术中应保持麻醉效果,术后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或针刺疗法。(2)局部包扎固定,肢体部位应用石膏托固定3~4周,保护肢体,避免活动时损伤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过紧,避免压迫,包扎时应暴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于观察。(3)术后所有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如注射、输液、换药、拔取引流条、拆线等。

3 体位摆放的护理措施

(1)病人手术回房后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或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上肢的伸侧、下肢的屈侧,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用侧卧或肢体悬吊体位。(3)在调节和变换体位时,特别在多方向活动的关节部位,如颈部、前臂、小腿和肩、髋部,应随时注意移植物的血液供应变化,防止肢体活动而使血管吻接处扭曲、受压和出现张力。

4 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措施

(1)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2)加强基础护理 床上大、小便时,避免污染床单,并及时更换柔软干净的内衣。(3)每天用47~50℃热水为患者做床上擦浴,在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垫以带布套的气圈、海绵垫或棉垫,使该处压力得以缓解,每2h用温热毛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并涂上滑石粉,保护皮肤以防擦伤。(4) 加强营养,术后让病人多食营养丰富含纤维素多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便秘。

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范文6

1.1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有些护士只注重技术性的操作而忽视了记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护理文书记录字迹潦草或漏记、错记,语言描述不准确,主观判断多,客观观察少;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重点不突出,甚至与医疗记录相矛盾。

1.2护理人员学习热情差

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很少有进修学习机会,不少护士存在只是应付日常的治疗护理,很少思考操作目的,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上进心。

1.3科室护士长管理不到位

护士长对科室护士仪表、行为规范缺乏重视,常存在护士上班玩手机、听音乐现象,这些不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但易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错觉,患者会对治疗护理产生不信任,导致护理人员形象降低,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对反馈回科室的检查结果重视不够,甚至有些问题在同一科室同一人身上重复出现,未引以为戒。

二、改进措施

2.1加强护理管理力度

分期分批安排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和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护理新理念,认真执行《护士条例》《护士工作管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强化质量意识,发挥护士长在质量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管理,狠抓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2.2进修学习

从各科选派骨干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做到以点带面,以少数带动全科人员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新业务、新技术、新理念。并请护理学院的老师来我院讲学。每季度举行一次护理技能操作比赛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形成比、赶、超的学习型医院。

2.3法律法规

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观看电视新闻媒体关于医疗事故的典型案例,强化护士依法执业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认真学习《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卫生部关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做到客观、真实、及时、正确、完整、规范的书写护理记录,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做到随操作、随观察、随记录,同时规定记录人为执行人,而且护理文书记录必须和医疗记录一致,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4规章制度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落实。使护士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护理部质量检查有据可依。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