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企业管理学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键词:石油企业;培训教学;管理;措施
石油企业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石油企业生产一线员工需要进行各级各类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使其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作为石油企业培训部门,优化培训教学管理措施,实施最佳的培训教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石油企业提供服务,成为石油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石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企业员工,属于很难管理的学员,企业员工培训的目标不明确,甚至个别员工借助培训的机会出去旅游等,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经过培训后,没有提高技能,也没有达到培训教学的目标。石油企业培训机构不完善,不能满足企业培训的需要。如对企业的各种资质的培训,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促使员工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井控的培训,设计完整的井控培训教学计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员工没有真正掌握井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对防喷演习没有足够重视,因此取证的考核没有达到质量标准。企业培训师的教学能力不能满足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需要。首先需要加大企业培训师的管理力度,给予更多的机会,出去学习和调研,并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满足企业员工培训教学的需要。
2石油企业培训教学管理措施
建立完善的石油企业培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建立完整的培训师队伍,不断更新培训教学内容,将石油企业涉及的新工艺技术措施,融入企业的培训教学中,提升培训教学管理的水平,为石油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2.1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针对石油企业生产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并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平等培训机构的等级。建立培训师资源库,将石油企业的各个专业的专家人员集中起来,并将其充实到培训教学中。一项培训任务设计后,必须进行培训市场的调研,确定培训师资力量,设计培训教学大纲,依据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并建立培训课程的评价标准,建立石油企业员工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对经过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予以处罚,提高送培人员的积极性,使其经过培训后,提升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为基层的油田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保证措施。
2.2优化培训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将石油企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融合起来,提升岗位员工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培训目标,设计最优化的培训课程,依据培训时间的限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优选,并设计培训教学的考核机制。加强对培训学员的管理,使其服从培训部门的管理,从内心接受培训学习的事实。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学习中,将石油企业受培人员的培训成绩,下发给基层单位,并实施严格的考核。培训后不合格的人员,实施自费继续培训学习,促使石油企业的员工重视培训学习,使培训学习成为石油企业员工的常态化的事情。经过一定时间后,必须进入到培训机构进行深造和学习,并经常性地对石油企业员工进行考核,促使其技能达标,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奠定基础。对培训师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将讨论式、讲授式等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不同的培训教学内。依据培训教学的目标,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如进行岗位技能操作,必须突出技能操作,以实操教学方式为主,培训师讲解实际操作技能,并示范操作,将培训学员分组进行训练,并对学员的操作水平进行考核,获得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认证为合格。不合格的人员继续进行训练,直至达到操作等级的要求,才能够上岗工作。保证石油企业安全生产,避免人员的因素而引发安全事故。
2.3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水平的措施
基于石油企业的特殊性,从事的油气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加强对石油企业的员工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重视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材料。对经过各种培训的成绩及表现等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后续素质提升培训管理。只有对石油企业的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才能使其摒弃老化的知识点,会处理油田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能够处理石油企业生产中出现的应急事故,保证安全生产,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对石油企业的培训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优选,建立完善的培训教学管理机制,将石油企业员工的培训管理与油田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并对石油企业的培训状况进行考核,促使石油企业的各个基层单位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通过不断完善的各种新技术的培训,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含量,促使基层员工适应新时期油田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大石油企业的培训投资,对培训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发挥培训师的优势,将各种操作技巧应用于培训教学,促使石油企业员工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提升企业的形象,杜绝企业员工混日子,不学无术。针对培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最优化的对策,从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和受培学员两个方面分析,发挥以人为本的作用,关心爱护学员,使石油企业的员工提高培训的意识,将培训学习作为工作的组成部分,重视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满足油田发展变化的需要。
3结束语
通过对石油企业培训教学管理措施的研究,为了提高石油企业一线员工的素质,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使其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石油生产的需要。提高石油企业培训教学管理的水平,建立培训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开发新的培训教学模式,提升石油企业培训教学的影响力,为石油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培训,保证石油企业员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玥,蒋艳.浅谈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方法和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4):32.
[2]李玉香,郑景花,王艳蕊.浅谈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方法和对策[J].中国培训,2015(14):208.
[3]刘颖.探讨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方法和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6(6):117-118.
[4]曹建宏.浅谈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方法和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
【关键词】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应用创新
1引言
现代工业工程是以统筹学以及系统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借助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系统优化工作的一门技术类型学科。而工程的建设与设计离不开系统整体的优化,为力求工业系统利益的最大化,现代企业应将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应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当中。
2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的关系
2.1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之间的差异
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都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以科学的方式方法优化企业经营活动,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二者在本质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工业工程将系统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该学科门类具有极强的技术特性,其主要目的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由于现代工业工程所特有的技术特性,因此,现代工业工程和管理学的职能和作用也不相同,现代工业工程所具有的技术特性与其职能密切相关,其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企业服务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管理学的基本职能主要针对决策方面,并且具有以下多种职能: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1]。管理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在运转过程中进行综合性管理,并且在工作内容上更加侧重于管理,而管理的主要职能为计划、组织、引导、控制、协调。现代工业工程师属于专家技术型人才,其本身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其可根据自身理论知识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建议、咨询和有效性方案,并且在上级管理层的领导下,能够处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技术问题。而管理人员属于管理顾问型人才,其主要针对决策、领导及企业控制方面提供顾问服务,因此,其工作范围主要为基层企业员工、工业工程人员等企业全体员工,是整个单位组织的领导及管理人员。
2.2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相辅相成
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虽然在职能、人才上存在差异,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之间为相辅相成的关系。管理者听取现代工业工程师的建议,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决策优化并加以实施[2]。现代工业工程和管理学的企业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科学方法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应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相互促进、相互提携,以此适应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
3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1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员工管理中的作用
任何企业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对企业员工的管理,员工管理是企业管理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式,因此,企业需要持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管理优化[3]。而企业员工管理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这使得现代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人员隐患,在日常经营上也有可能由于人员问题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应对这一情况,现代工业工程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研究,合理优化企业的生产活动,在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有利于企业岗位人员的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的可能性,稳定企业员工的心理波动。首先,现代工业工程中的作业指导能够对企业员工作息时间进行研究,通过对员工工作情况及作息时间进行抽样调查,进而确定员工具体的工作指标,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制定更加合理的员工工作标准时间,并以此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总值[4]。其次,工作研究能够对员工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对员工工作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理论知识,找出最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法,并得出相应的工作标准实践,进而节省企业的人力、物理资源,有利于企业员工岗位的稳定性,提高员工安排的合理性。
3.2现代工业工程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现代企业为寻求自身发展而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现代工业工程普遍被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及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企业资源采购环节等[5]。现代企业对现代工业工程的意识越来越强,国家的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就是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通过ISO9000质量认知体系的实施,可以使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的活动有理有据。通过高效及合理的方法改进企业生产工作,使产品质量得到相应的保障,稳定企业生产质量,进而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4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4.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应用
现代工业工程可以通过相关的课程培养企业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工业工程人员紧缺,所以导致现代工业工程体系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进展缓慢,并且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就是企业员工的岗位分配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的不同以及企业需求,运用现代工业工程理念明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提倡“按需分配”,保证企业员工的人员配置合理化,并且需要通过技术课程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建设,其次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以确保每一位企业管理人员都具备与岗位相符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6]。企业管理在结合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知识体系后,可以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探索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现代工业工程方法,可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4.2优化企业发展体系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将企业盈利数值最大化,而企业发展体系就是保证企业在进行每一项工程及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所获得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得到成长[7]。为此,企业应将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创新应用在企业发展体系当中,根据具体项目目标来指导现代工业工程的具体应用策略。企业在进行现代工业工程体系的构建之前,需要进行前期的分析准备工作,具体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找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方面,并给予专业性决策。其次,企业需要针对现有的投资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管控,运用现代工业工程理念处理具体的合同谈判问题,并且对项目设计与最终检验采取全方位管理。最后,企业应针对企业生产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保证生产环节的可控性,提升企业生产的准确性,最终实现企业生产价值。
5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为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员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应用策略:现代工业工程进行企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分析企业发展需求、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发展。为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工作技术能力,掌握现代工业工程体系,以适应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冯洋兴.浅谈现代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17,26(33):170.
【2】沈锋.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39(11):264.
【3】田晓维.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创新探讨[J].价值工程,2017,36(31):36-37.
【4】崔杨.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工业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07):28-33.
【5】相政杰.试论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5(12):28-29.
【6】许定坤,阎贵霖,王浩.探讨企业管理中工业工程的应用发展[J].四川水泥,2017,25(03):172.
本篇论文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对产学一体化模式下高职工商管理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课程改革和双师型教师培育的视角来如何提升产学一体化校企合作办学的质量,提高高职工商管理相关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水平。
关键词:
产学一体化;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双师型
一、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课程和专业
私立华联学院坐落在广东省省会———广州。从2006年开始,广州市政府就一直在致力于将广州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以适应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且带动珠三角、广东以及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私立华联学院工商管理系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工商管理系坚持“靠绩效求信誉,靠重点求质量,靠质量求生存,靠特色求发展”的理念,努力把工商管理系办成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系部。
(一)设置以现代企业管理学为核心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群
1.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学
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名学生,必须学且应该学好管理学这门课程。但实际上,不少学生在接触管理学课程之前都以为所谓的管理学,即是管理人的,只要把制度记好,赏罚分明,没什么好学的。其实这是很多人对这门课程的一种误解,把人力资源管理或绩效管理者当成了企业管理学。对此,企业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教授给出了精辟的论述“现代企业管理学,涵盖了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精确化物流、品牌管理、信息管理等方方面面,如果说现代企业管理学是一座大山,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只是整个现代企业管理这一座大山的一小小的尖角。实际上,现代企业管理要学的不仅是人事管理、绩效考核,更要关注并决定的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定位以及企业的核心理念对员工人品、心理素质、责任心,职业技能要求,这就是我们所说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从这个意义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某一个专项工作,既不是核心活动,也不是主要工作。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以人的素质管理为核心,以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为主线,存在于与现代企业经管活动相关的每个课程之中,所以要想学好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除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知识,还要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以及提升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
2.现代企业管理学对高职工商课体系群的重要性
高职工商课体系群的专业主干课程就是现代企业管理学,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企业管理学在高职工商课体系群中的重要性。要想清晰明白地理解“主干”这一词,不妨看看下面这个真实案例。曾经创造2003年国市手机市场销售量第一的波导手机,在2年以后迅速地衰落,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波导品牌创始人徐立华,个人能力很强,经验积累也相当丰富,犹如厚厚的一摞树叶,但是由于缺乏土壤和树干的支撑,即使树叶累积得再多,也不能变为参天大树。在这里,土壤和树干就是建立一套以人的素质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与中职教育或者其他社会教育相比较,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教育体系,即以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为主干,它能够系统化培养学生,并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结合和扎实的职业技能,促使学生尽快成长为“参天大树”。
(二)以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设计教学方法
1.教法
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却是相同的,旨在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下面列举了四种在当今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情景法
让有趣的课堂提问打开教学之门,用疑问句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将抽象的问题具体成易懂的问题,是情景教学法的关键所在。
(2)案例法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即案例法,但是要注意,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选择有针对性和趣味性,且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师要合理组织案例并善于用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角色法
角色法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设置一个营销场景、合理分配人物角色,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营销人物角色的具体作用和职责。剧本设定要符合生活常识,确保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讲解到有关顾客投诉的问题时,即可设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将解决投诉问题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点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学法
(1)建立助教团队,为学生教学提供支持
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有效衔接“教”与“学”的助教团队,助教团队的成员在课前接受教师的指导,提前学习和消化相关教学内容,将学习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协助教师工作,找出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和语言来安排教学工作,搭建起一座教师教学内容的“编码”与学生学习的“解码”之间的桥梁,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以及改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可将此项活动纳入到考评体系中,促进学生支持教学中心工作的发展。
(2)开展营销论坛,促进课外阅读与交流
开展营销论坛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阅读市场营销专业书籍和相关材料的兴趣,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学生们可吸收消化经典著作或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书籍,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扩展。校方可将此项活动作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学分,激发学生积极性。
(3)开展实战营销,提高学生营销综合能力
以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为主力,让学生制定某一产品的具体营销策划方案,寻找企业进行赞助,并完成在校园的产品推广工作。以上列举的教学方法,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不断促进其能力提高和学习进步的动力。
二、建立产学一体化实践基地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一)工商管理系校内创新创业实训中心
工商管理系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通过将产学一体化合作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产品和服务、管理过程等带到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了学校和企业的有效资源,既适应了企业的需求,也满足了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在体会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真正做到工学相长。可以说,工商管理系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是在创造营销价值的过程中培养专才。学生通过轮岗参与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进行市场调查、制定企业管理计划和参与实际品牌运营管理活动,不仅能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工作过程和知识技能,还能锻炼学生分析市场环境、把握员工和消费者心理、提高企业内部沟通与客户服务技巧以及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学生会主动学习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模式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对于培养“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经营”的高素质实战型营销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专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来进行教学,实践课程交由企业的培训部门来完成,使学生的培养最大程度地贴近企业的需求。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前对学员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进入岗位工作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企业,为企业留住合适的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质上是一种岗位能力的教育培养方式,因此需要学校深入变革其原有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设置。企业和学校为了能够实现各自的合作目标,也必须投入资金进行实践设施的建设。因此,订单班可以使学生在为企业创造营销价值的过程中,很好的实现自身的目标,缩短学生入职后跟企业的磨合期,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私立华联学院工商管理系与2014年与2015年分别与广东发展银行、广州世联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采用学分置换的形式进行为期一年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培养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学员企业将优先录用。与传统的纯讲授型的课堂组织形式不同,广发班和世联班的课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学员以6-8人为一组,以共同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广发班和世联班的授课讲师控制任务的进程和进行学员的激励,鼓励学员们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快速的完成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效率。同时兼顾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广发班和世联班的学员在完成课程学习后,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提前到企业接受在岗培训和上岗实习。实习完成并通过企业考核的学员将获得工作机会,毕业后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成为正式的企业员工。
作者:陈军辉 邓洁翎 崔译文 单位:私立华联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陈勇.思考、方法与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管理科学版),2013(4):19-21.
关键词:现代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应用创新
0引言
工业工程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在工业工程理念中,世间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在工业工程中找到原理,通过工业工程原理进行优化,进而找到达成目的的最佳途径[1]。工业工程学说诞生在20世纪的美国,最初是以工程类学科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工程得到全方面发展,并且在很多工厂管理中普及开来,经过长时间的时间和研究,时至今日,欧美国家的工业工程系统发展相当成熟,协助众多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进行管理和优化。工业工程在其发展情况上又分为传统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传统工业工程是对时间和动作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进行活动优化,现代工业工程是利用计算机的精确计算,以系统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运筹学来进行管理活动的优化。总而言之,现代工业工程是对于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以及工程技术学的高度融合,进而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优化、精简及合并,达到工作简化、多快好省之目的。
1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的关系
现代工业工程和管理学一样,都是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优化,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本质上,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又存在一定的差别。
1.1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之间的差异
现代工业工程以系统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带有很强的技术性质,主要目的在于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由于现代工业工程带有的技术性质,因此现代工业工程师也带有一定的技术性,属于技术型人才,服务于管理人员,对其提供企业相关的可行性方案。管理学则是以管理技术为理论基础,对于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决策、指挥和监控,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管理学则属于顾问性人才,接受并参考现代工业工程师提供的建议,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员工等方面进行控制、管理和领导。
1.2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相辅相成
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之间联系相当紧密,管理者听取现代工业工程师对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优化建议并加以实施,现代工业工程师的优化建议通过管理者的决策才能加以实施,而且,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对于企业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加以研究并进行优化,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存在,因此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在企业管理中两者相辅相成。
2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现代工业工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围绕市场进行的,不论是建设工程项目方面还是开发新产品方面,都是通过市场导向对于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合理化,进而创造更高的企业收益,这恰恰是现代工业工程的工作基本原理,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投资前阶段、投资阶段、生产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现代工业工程都可以对其进行优化,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投资前阶段中,现代工业工程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和市场情况进行合理化分析,帮助企业合理规避投资风险;在投资阶段,现代工业工程为企业设计谈判方略、拟写生产合同等等,在生产阶段,现代工业工程协助企业进行项目各个环节设计,通过对于企业自身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达到产能最大化,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资本,可见现代工业工程对于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现代工业工程进行项目建设优化不仅能够节约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合理规避竞争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员工管理中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人员管理成为最为核心的问题,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和经济形势进行改革和结构调整[2],因此会出现员工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员工流动性增大,对于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隐患,使得很多企业在日常经营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诸如产品品质得不到保障、产品生产效率受到影响等等,这是很多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通过现代工业工程体系进行企业生产活动研究,对于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合理优化,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控制,有利于企业的定岗定员,减少人员流动情况的发生,降低企业员工的心理波动。一般而言,现代工业工程系统中控制企业生产成本主要分为两种。
2.2.1作业指导来控制企业生产成本
作业指导主要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研究,在操作上,作业指导对于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员工抽样结果的调查研究,确定员工工作的标准,制定员工工作的标准时间,以此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减少员工在生产时间上的浪费,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量。
2.2.2工作研究来控制企业生产成本
工作研究主要是针对员工的工作方法的改进,通过对于员工的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最合理、最高效的工作方法,进而得出工作标准时间,利用工作研究法来进行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能够节省企业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消耗,并且有利于企业的定岗定员,合理进行员工安排。
2.3现代工业工程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现如今,很多国外的优秀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被国内的企业管理人员所接受,现代工业工程一般在国内企业中普遍认为可以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企业采购环节等等,企业的现代工业工程意识越来越强大,国家推行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就是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成产质量管理的体现,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使得企业生产活动有规则可依据,通过最合理和高效的方法来改进生产工作,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管理和保障,能够稳定企业生产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竞争力。
2.4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工业工程与传统工业工程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方法和理念上的改进及完善,现代工业工程已经具备完整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基础,具备极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能够对于企业情况和需求进行整体把握和研究,对于不同企业、不同生产情况下的生产效率进行研究,优化企业的生产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现如今的企业普遍采用人机一体化生产模式,现代工业工程对人、机器、环境之间进行优化与重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企业内部营造出高效、平衡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企业实施现代工业工程中的问题
现代工业工程作为一种优秀的企业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国内很多企业也进行了现代工业工程研究并实施,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了解和实施现代工业工程的时间还比较短,对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认识不够充分和全面,国内的企业管理专家对于现代工业工程的研究也不够,导致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理论依据不够充分,同时在专业人才方面,由于现代工业工程管理体系专业人才不足,以至于企业实施现代工业工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国内的理论支持和相关研究比较少,一些国内企业选择照搬国外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和研究,但是国内外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现代工业工程体系的侧重与要求也不尽相同,导致企业在实施现代工业工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打击了企业管理人员的自信心,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1培养现代工业工程相关人才
通过现代工业工程相关的课程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由于我国目前的现代工业工程人才缺失,导致现代工业工程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缓慢,因此应根据企业不同的规模和需求,制定相关的现代工业工程课程,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现代工业工程理论[3],通过多种培训手段和方式,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了解现代工业工程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找到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现代工业工程方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2准确分析企业的相关需求
在进行现代工业工程体系构建之前,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找到企业的需求并加以分析,了解企业内部出现的问题并展开调查;了解企业的发展需要并给予建议;了解企业组织结构和员工安排情况并进行调整;了解企业业务开展流程并给出创新性建议等等,通过了解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分析,给出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4.3企业与高校共同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进行现代工业工程体系建立缺乏一定的相关理论人才支持,而高校中的科研人员又缺少实践现代工业工程体系的机会,因此企业可以与高校之间联手发展,高校为企业提供理论研究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研究项目,两者合作进行发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科学、有效管理成为很多学者和管理者共同研究的课题,现代工业工程对于现代企业的优化和改进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我国在现代工业工程方面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对于现代工业工程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找到适合我国环境的现代工业工程体系和方法,与企业管理工作相结合,提高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樊乐.现代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创新[J].化工管理,2015(1):140.
[2]刘昕.现代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品与质量,2016(6):47.
1、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发展进程及必要性
在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亨利•艾伯斯指出,案例讨论能弥补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脱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引进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国家教育的革新,亲临美国并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达成并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用美国的案例教学法来培训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合作协议。然而,虽然这个合作能够让中国企业管理层了解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但是由于案例都来源于美国本土,有着浓厚的美国国情色彩,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发展初期比较缓慢。十年之后,我国管理学教育发展迅速,普及率很高,由此使得我国管理学案例库得到丰富和发展。虽然如此,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仍然是来自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案例,没有与我国现有的实际相结合,效果欠佳,我国管理学人才培养的局面堪忧。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逐渐意识到案例本土化的重要作用,先后进行了多次研究和改制。在国家领导人成思危、许嘉璐和管理界前辈费孝通、袁宝华、田夫等对中国管理本土化案例库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开创了一条高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新路。社会越发展,竞争就越激烈。如今,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有创新精神的有创造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还是通过研究型的而不是“满堂灌”的灌输式学习,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阔,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管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八十年代从美国引进案例教学法以来,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也逐渐培养出一些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功不可没。
2、管理学案例教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及基础
管理学案例教学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基础的。首先,管理学案例教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是时展的必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急需要一批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来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然而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应运而生。其次,国家领导人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案例教学法的发展较快,不论是邓小平同志的引进,还是成思危、许嘉璐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与推动,均使管理学案例教学得到发展。再者,是广大教师的善于探索和总结,使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实践出真知,理论再完善,没有实践,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和提升。广大教师接受认可案例教学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把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最后,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一改之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到现在的主动探索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这种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和接纳。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影响着这个教学方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使得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其预期的效果很难得到实现。本文针对目前的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弥补漏洞,得出新的更好更完善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关注和研究,才能使整个方法体系发挥作用。
1、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不明晰
每一种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都是有明确目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研究的。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在实施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过程之中,它的目的就不够明确。大多数老师用案例来教学都是把管理学案例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在课堂上讲解例子来实现所谓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使用案例法的目的不在于案例本身,而是把案例当做一个解释理论的跳板,最终目的还是管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老师给出案例分析的答案,学生记忆的形式来完成学习。然而,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
2、管理学案例的选择不合理
明确了实施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之后,选择合适的案例成为又一个关键点。在旧的案例教学体系中,很多老师对案例的选择存在误区,对案例的甄选不够合理。首先,追求国外的经典案例。诚然,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发源于美国,借鉴国外的管理学经典案例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更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案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适合于解决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更何况国外一些案例均是较长较复杂的,没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学生很难理清思路和理解情境,也谈不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老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多考虑案例的实用度、难度、篇幅、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案例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3、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和条件
然而,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适合的案例,在实际操作之中还存在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困惑。首先,是课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传统的课时有硬性的规定,一般是40分钟计一个课时,课程时间的安排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这给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造成困扰,因为案例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比较集中,这往往又会影响到教学的整体进度。受到课时的限制,使得完整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很难得到有效的实践。其次,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小班化、精英式教育没能得到实施。虽然案例教学是一种自主开放的教学方法,但也需要老师的指导,然而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高校扩招的效果已经呈现出来,一个专业或班级的人数都较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老师难以控制,无法进行逐一点评指导,也难以把握学生案例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再者,受到教学设施的局限,缺乏一些必要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等,所以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企业的运营情况,体会到实际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方法的棘手。加上讲台的设置“高高在上”,过于疏远学生,以及固定的桌椅难以移动不便于分组讨论等,都对案例教学的实施造成困难,影响整个案例教学体系的高效运行。
4、学生适应能力不强
在整个案例分析方法体系中,存在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教学的客体是学生,教学的目的也是教会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方面也存在问题。第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中,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不够主动,被动接受老师的指挥,没有很乐意很尽力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积极地发言,对案例分析有畏难情绪,参与性不高。第二,当代学生受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课本知识,知识面很狭窄,老师用案例分析法教学让学生很难适应,特别是分析一些比较大的企业的案例,难度更大。第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而且缺乏自信,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不够流畅,比较被动,影响到整个氛围。
三、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存在较多的问题,要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需要深究其原因。
1、老师对案例法体系中教学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区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使用案例来实现教学,不是为了通过教师对某个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这个跳板,来达到介绍课本理论知识的效果,而是通过让同学们自主地分析案例,通过对一个企业实体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讨论,使同学宛如置身于真实企业之中,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身临其境地考虑问题,思考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管理学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之中,不少老师对使用案例的目的还是存在误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不是辅助材料。也不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而是管理学教学中的灵魂和核心。管理学是一门开放性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科,传统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中老师讲解案例是为了传授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在如今的社会中,更需要得出新的结论来指导解决多变复杂的管理任务,管理学的案例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老师不需要给学生正确答案,答案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得出,而且是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结论。
2、我国案例教学体系中的原有案例素材不足
在我国,案例素材库的建设起步较晚,所以在实际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之中采用的大多都是国外的案例。然而这样就造成了许多不适。首先,国外的案例数据库或者案例书籍是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企业制度和环境使得案例教学的实用性不能得到体现,学生不能通过对国外案例的学习来达到实现管理我国企业的目的,文化差异太大。其次,部分国内的管理学案例产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间比较长,体现不了时代性,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节奏,解决不了如今企业的实际问题。再者,与教学课程联系比较大的案例少,与课程目标联系不紧密。因此,抓紧编写具有中国特色、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教学案例,弥补旧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中的案例素材库是我国案例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学校对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的支持力度不高
在旧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之中,参与体系的只有学生和授课教师。学校的管理层对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关心度不高。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肩负着提高教学水平、建设和完善现有教学方法体系的重大责任。然而,学校的不重视造成教师探索和运用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不高,研究案例耗时费力,而且对于教师没有比较直接的帮助,更何况如今的价值取向也都是朝着传统的讲解经典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不愿尝试案例教学。其次,学校对于管理学案例教学实施的必备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也比较欠缺,没有适合的教室、桌椅、多媒体设备、管理学案例素材库等,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也难以实现。再者,学校没有积极组织教师的培训,没有对案例教学网络平台等投入经费,也使得如今的案例教学体系停滞不前。
四、建立新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对策探析
面对现有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顾建平(2007)曾提出过和谐互动的案例教学模式,和谐互动的案例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变教为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我们要在此理念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全方位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来促进我国新一代管理学人才的形成。
1、重新定位管理学教育目标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高质量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很大,这对管理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管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重新定位,现在需要的人才,不再是以前那样效仿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实现对企业公司管理的管理者,而是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领导者。不管是管理学研究咨询工作、企业管理实务工作、还是管理培训岗位,均要求具备创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真正意义
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含义在于,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个包含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待决策的特定企业管理情景,让学生组成团队去诊断、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其主要目的不是在于知识与理论的简单式的传授。而是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从整个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上来看,这是体验性的、启发式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而获取的管理学知识和管理能力。
3、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
由于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通常会费力不讨好,所以教师们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非常必要,新的体系要注重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和设计新型的案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进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酬金以及提职等方面予以倾斜。客观、公平地计算参加案例教学课程教师的工作量,把从事案例教学课程教师的评定标准与其它老师的标准加以区分。
4、加强对采用案例教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由于教师的能力限制,可能会使案例教学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采用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在旧的体系中,这个环节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培训首先可以通过由有经验的教师一对一、手把手地传授经验给有需要的老师,其次可以通过优秀教师公开课的方式向更多的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再者通过组织综合性的案例课程,由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在一门课程中分别主持不同案例的学习,提供借鉴不同教学风格的机会,对已经具有相当的案例教学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非常有益。最后也可以鼓励教师通过编写案例提高案例教学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案例教学的真谛,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5、促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
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课程目标,管理学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最终也要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管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促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是有必要的。首先,教师们要先对课程整体的案例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考虑一下案例选择是否与理论相匹配,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等。其次,教师要写出针对理论教学的每个案例的教案,并帮助分析其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新开案例课程的教师,还应该提供试讲的机会,请有经验的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课后评估工作是教师发现不足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问卷或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6、在案例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发达,在教学方式上也深有体现。在新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中,要适当地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创新案例教学方法,首先可以通过构建基于WEB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使学生可以分享教学资源,进行在线案例讨论,教师可以教学资源、布置在线案例讨论、参与引导互动交流等;其次可以通过管理情景的模拟、管理游戏的参与方式进行创新;再者也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数字化管理案例教学的探索。以此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管理人才的培养。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体系的分析,总结现代管理学中薪酬管理的趋势,对薪酬管理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诊断和建议,以适应新兴企业的管理需求。
关键词:
企业管理;薪酬体系;员工管理
随着当前商业环境中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对于薪酬管理愈发重视。对于企业员工公正、合理地评判和管理,已成为薪酬管理方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传统企业的管理上,对于薪酬管理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使得企业运营出现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不仅仅与运营有关,更与研发、市场紧密相连,只有合理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走出企业发展局限性的困境。
一、对薪酬管理的诊断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企业员工对于收入提升的渴望与工作压力的增大,不少企业员工选择离职、跳槽等行为离开雇主,有时一位核心员工的离开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创伤,特别是位于研发、市场等企业重要部门,这些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阻碍。例如研发部门,老员工倾向于守住自己的职位,不愿意把科研经验共享给新来的员工,或者市场部门的老员工不愿意把客户资源介绍给新员工,这就导致研发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员工之间的收入有非常大的差距,新员工认为遇到企业的不公对待,很难完全投入自己的工作,导致产生负面绩效的结果,这是与管理学和企业运营经验背道而驰的。这就需要在薪酬管理体系设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上级领导或者主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作为激励员工的措施,以奖励为主,同时也设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奖惩并行,可以相应地避免企业在今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企业要敢于做管理上的创新,借助管理学上的先进理念降低员工的低效工作与抵触心情,例如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经常组织团队建设活动等,促进同部门员工之间的交流,使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战,以公司为团队承担发展带来的压力。同时,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应使用不同的激励措施,研究表明,员工一般更愿意接收稳定的薪酬激励措施,而不是起伏过大的薪酬制度,如果激励措施和薪酬制度不合理,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在设计管理一个有效的薪酬绩效制度之前,要对企业的各项指标有所了解,将各项数据进行归类整合,进而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措施:基本薪酬体系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这是良好制度的基础条件;对核心员工和有贡献的员工,针对其竞争力和为公司所做的贡献程度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对各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培训,确立长期发展的路线。
二、确立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传统企业管理中,往往会出现薪酬管理体系不够合理的情况,例如薪酬架构不合理,忽略了绩效因素在员工工作中的重要性,或者各因素的比例不够合理等,都会对员工的奖金、工资产生影响作用,而这些又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对于员工来说,绩效工资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如果适当地保持独立性,则会减少更多的风险。独立性因而与公平性并列成为合理的薪酬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原则,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同时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可以被调动,薪酬制度合理之后,各项竞争、约束机制则会随之建立,往往能够降低用工成本。通过优化薪酬结构,能使其变得合理与可行,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激励作用。除了薪酬结构,相关配套机制也应建立,保证该体系的顺利实施。在该研究领域,日本学者ArikPrasetya等人在员工激励方面做了分析研究,他提到,员工受到激励和好处时,能理所当然地做出更好地工作;Newman和Milkovich(2004)认为,企业缺乏公平的薪酬体系和公正性的评判标准会遇到诸多问题。
三、薪酬管理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体系的分析,总结现代管理学中薪酬管理的趋势,对薪酬管理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诊断和建议,以适应新兴企业的管理需求。
关键词:
企业管理;薪酬体系;员工管理
随着当前商业环境中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对于薪酬管理愈发重视。对于企业员工公正、合理地评判和管理,已成为薪酬管理方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传统企业的管理上,对于薪酬管理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使得企业运营出现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不仅仅与运营有关,更与研发、市场紧密相连,只有合理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走出企业发展局限性的困境。
一、对薪酬管理的诊断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企业员工对于收入提升的渴望与工作压力的增大,不少企业员工选择离职、跳槽等行为离开雇主,有时一位核心员工的离开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创伤,特别是位于研发、市场等企业重要部门,这些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阻碍。例如研发部门,老员工倾向于守住自己的职位,不愿意把科研经验共享给新来的员工,或者市场部门的老员工不愿意把客户资源介绍给新员工,这就导致研发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员工之间的收入有非常大的差距,新员工认为遇到企业的不公对待,很难完全投入自己的工作,导致产生负面绩效的结果,这是与管理学和企业运营经验背道而驰的。这就需要在薪酬管理体系设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上级领导或者主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作为激励员工的措施,以奖励为主,同时也设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奖惩并行,可以相应地避免企业在今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企业要敢于做管理上的创新,借助管理学上的先进理念降低员工的低效工作与抵触心情,例如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经常组织团队建设活动等,促进同部门员工之间的交流,使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战,以公司为团队承担发展带来的压力。同时,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应使用不同的激励措施,研究表明,员工一般更愿意接收稳定的薪酬激励措施,而不是起伏过大的薪酬制度,如果激励措施和薪酬制度不合理,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在设计管理一个有效的薪酬绩效制度之前,要对企业的各项指标有所了解,将各项数据进行归类整合,进而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措施:基本薪酬体系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这是良好制度的基础条件;对核心员工和有贡献的员工,针对其竞争力和为公司所做的贡献程度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对各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培训,确立长期发展的路线。
二、确立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传统企业管理中,往往会出现薪酬管理体系不够合理的情况,例如薪酬架构不合理,忽略了绩效因素在员工工作中的重要性,或者各因素的比例不够合理等,都会对员工的奖金、工资产生影响作用,而这些又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对于员工来说,绩效工资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如果适当地保持独立性,则会减少更多的风险。独立性因而与公平性并列成为合理的薪酬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原则,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同时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可以被调动,薪酬制度合理之后,各项竞争、约束机制则会随之建立,往往能够降低用工成本。通过优化薪酬结构,能使其变得合理与可行,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激励作用。除了薪酬结构,相关配套机制也应建立,保证该体系的顺利实施。在该研究领域,日本学者ArikPrasetya等人在员工激励方面做了分析研究,他提到,员工受到激励和好处时,能理所当然地做出更好地工作;Newman和Milkovich(2004)认为,企业缺乏公平的薪酬体系和公正性的评判标准会遇到诸多问题。
三、薪酬管理的趋势
本文从促进大学管理学教育与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度整合视角,致力于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案例库的“内容-平台-教育”的三维度开发,形成有特色的案例教学库,促进案例内容在MBA教学中的充分运用。研究采用调查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形成的思路和实施策略可以推广到其它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中使用。
【关键词】
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案例库;案例教学
为了提高大学商学院的竞争力、提高管理学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大学管理学教育与企业管理实践的深度整合,商学院可以致力于管理案例的“内容-平台-教育”的三维度开发,进而引发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提升商学院声誉和核心竞争力。
一、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建设目标
案例中心可以依托商学院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与国内外案例开发研究机构的合作,以专业化视角和严谨的态度,致力于实现以下3个战略目标。
1、案例内容(案例库)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教育首先要有案例,案例内容建设是案例中心的基本建设目标。子目标一:原创性教学案例(包括文字和视频案例)开发,建设“自主化、本土化、国际化”相结合的教学案例资源;子目标二:开展原创性案例研究,完成案例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子目标三:案例全过程管理体系,建立案例选题、立项、评价及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子目标四:企业和社会资源开拓,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和产学研合作关系;子目标五:开展广泛的国内外交流,共同探索科学的案例研究开发模式和方法,并在工商管理学科普及案例研究和开发方法。
2、案例平台建设。案例平台是连接内容和用户的媒介,这种网络案例共享系统是一个前台界面友好、后台知识充足的连接案例内容和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各种计算机软硬件。子目标一:案例中心硬件建设,包括服务器、集线器和各种网络设备,以及顺畅的网络通道;子目标二:网络案例搜索软件开发,能为用户提供案例查询、在线浏览和视频案例播放、案例下载等功能;子目标三:实现与其它院校管理案例库共享。
3、案例教育建设。案例内容和平台最终都要落到教学和研究上,为管理教育服务。子目标一:对师资开展案例教学方法培训,使之能有效地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子目标二:对学生进行思想转变和习惯培养,使之接受案例教学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习惯;子目标三:研讨案例教学方法,促进新方法开发和在案例教学中的运用,定期开展案例教学效果评估和分析;子目标四:组编工商管理硕士案例通讯,推广高质量原创性案例研究成果,推动案例研究发展及国内外协作。
二、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
1、学校和学科实力的体现。商学院如果拿不出与别人共享的案例资源,将可能被边缘化,这对学校的声誉形象极其不利,也会限制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此外教育部对案例教学日益重视,“管理案例数据将被纳入教育部商学院及MBA学科评价体系”,案例教学已经被教育部列入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成为了评估商学院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开展案例教学的需要。管理是实践性和情境性很强的学科,以往管理教育依赖于课堂教师讲授,忽视了管理的情境和实践意义,而案例研究和教学是理解管理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通过案例教学,一是增强了学生分析能力,二是激发了学习兴趣,三是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实现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现。尤其是我们自主开发案例,对案例企业的相关背景和管理实践更熟悉了解,用起来更加顺手,这是外购案例所不具备的可操作性。
3、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相互促进。案例研究和教学减少了“围绕课本的闭门造车式的教学现象”,势必推动教师深入实践去挖掘企业实际问题,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问题,这样也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相互促进,既会提升教师的案例研究水平,也促进了案例研究成果向教学的转化。
4、提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往由于学校以及教师忽视企业案例开发和教学研究,缺少对企业实际问题的把握,缺少与企业沟通的能力,产学研合作停留于表面。案例研究与教学的开展,一有助于准确深入理解企业问题,二与企业、企业家互动增进理解,三为学校建立实践基地,四促进学校对外输送人才和学生就业。
三、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的建设任务
1、教学案例开发。案例中心要动员、组织商学院师生对企业管理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将管理实践上升为可用于教学科研的管理知识、规律和理论,开发高质量教学案例,打造自己的案例知识库。其中的教学案例又包括文字案例、视频案例、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案例。为案例开发拓展社会资源,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在与企业的互动中增进了解、培养感情、提高互信程度,为案例开发创造有利条件。案例中心要对案例开发的选题、立项、评价和验收以及成果利用进行全过程管理,为案例开发团队提供团队建设、经费配套、方法指导等必要支持。
2、开展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工作是要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典型案例分析、解剖,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规律。案例中心鼓励教师和研究生运用规范的案例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管理实践进行访谈、调研和数据收集,从管理现象中总结管理规律,完成具有原创性的案例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3、案例研究与教学师资培养。教师只有熟练掌握案例研究方法,善于从企业实践中提炼学术问题,才能完成高质量案例研究成果。案例教学更不同于传统教学,需要对师资开展案例教学方法培训,使教师课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课堂上能领导案例讨论过程,帮助学生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案例中心需要外聘或内聘专家给教师讲课或培训,也要鼓励教师走出去,与国内外商学院和案例中心开展紧密交流协作,参加案例研究与教学研讨会,共同研讨和探索科学有效地案例研究方法、案例开发模式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和研究水平,进而提高课堂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效果。案例中心需要在工商管理学科普及案例研究和开发方法,整体提高师资队伍的案例研究开发能力。
4、案例平台建设。网络共享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网络案例查询、网上案例共享和下载、网上案例研究和教学等服务。这个系统中既包含本中心组织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案例,也需要跟国内外其它院校管理案例库对接,使师生可以接触和利用到广泛的案例资源。在商学院网站上开辟案例中心网页,设置中心通知、中心案例库、案例研究动态、案例教学、友情链接等栏目,为推进案例教学、案例写作和案例研究服务。案例中心需要购买服务器、集线器和各种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网络内容共享的硬件系统。同时,需要进行软件开发,为用户提供案例库入口,实现查询、检索、浏览、在线播放等功能。与国内外其它院校的案例中心开展合作,通过购买或交换的方式,获得接近利用外部案例资源的渠道。
5、案例教育建设。在案例教学方面,目前虽然在授课中也结合案例讲授知识,但还远未达到规范的案例教学程度。案例中心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转变和习惯培养,使之接受案例教学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习惯,习惯于课前思考、课堂研讨,课后总结和吸收消化承载于案例的理论知识。先进行案例教学试点,再逐步铺开,最终覆盖大多数管理学课程。案例中心也需要对案例教学的方法手段等进行研究探索,促进新方法开发和在案例教学中的运用。定期开展案例教学效果评估和分析工作,促进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等各系列案例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园地、以案例为内容、以网络共享系统为平台、以企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案例教学质量提升体系。
四、工商管理硕士案例库的应用研究
1、工商管理硕士案例的应用。所选择的案例缺乏典型性,只是泛泛而谈甚至是讲故事,不能准确、有效地说明和论证理论要点,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教学的兴趣。所选案例大都缺乏直观性,不够深刻以至于不足以让学生理解。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案例库,但其中的案例大部分直观性不够,理论与实践不易有效整合,往往是就案例谈案例,上升不到理论层次,或者是牵强附会成为理论的注释,仅仅达到活跃气氛的效果。而且,由于学生的专业和经历各不相同,围绕案例讨论的时候往往容易钻牛角尖,拘泥于枝节问题做无谓的争论。
2、工商管理硕士案例教学的流程。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系统的科学,通过向学生讲授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哲学思想、管理的职能及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因此,紧密联系实际,把引进案例的教学方法加以系统化,使教学的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是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首要内容。首先,案例教学过程的实施步骤要明确。在确定要利用案例讨论之前提前确定讨论的核心主题,对案例教学目标、案例中的难点和重点等进行分析;对案例进行反复揣摩,确认一系列问题,制订课堂讨论计划,包括怎样开始讨论,如何组织教学,遵循怎样的逻辑进行,如何对过程进行控制等,并编写案例讨论教案。其次,鼓励学生积极配合。在正式讨论之前,要求学生主动了解案例背景知识,熟悉案例讨论流程,以及事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前进行思考并能提出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在课上正式案例分析的时候能有序地参与。案例教学法以自学为主,让学生成为主体地位,相当多的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所以,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课题做准备,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掌握哪些知识,以便学生认准自己的角色,真正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积极参与其中。最后,要严格保证案例教学各环节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针对一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系统环节脱节问题,笔者认为在案例讨论进行之前告知学生案例分析的每一步骤,严格按步骤进行,并且这些步骤应与教师的案例讨论教案一致。在案例讨论中,当偏离主题或即将与前一环节脱节时,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案例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按照案例讨论程序进行。在案例的总结环节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反馈,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解决了案例中反映的所有问题,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性及障碍是否被学生充分预见到了,教学目的是否已达到,案例选择是否恰当以及哪些方面仍需改进,以便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使教案不断充实和提高。
3、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在对学生的激励方面,教师可以实施考核激励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终真理,而是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培养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为了达到较好的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针对案例提供的资料充分思考,并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思考基础上的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某一案例分析时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探讨,广泛地接触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学到了管理学的各种知识,培养了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中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浩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江明,李亮,王伟.案例研究:从好的故事到好的理论—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2010)综述[J].管理世界,2011(2):1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