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1

关键词:美术教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厅〔2009〕6号)(下文简称《纲要》,旨在深化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应用型美术教育人才。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要求和《纲要》精神,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通知,提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为贯彻这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基础美术新课程改革开设五个系列九个模块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十分广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都较以前美术评述式欣赏课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国家教育政策推动基础美术教育实践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

一、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改革背景

结合教育部教师教育专业发展规划要求和基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社会对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师范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和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重构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中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具体的培养方法。教师教育专业改革旨在解决“培养什么样能力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及培养方法是时代、形势、社会、市场对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课程质量改革以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为抓手,尝试建构实用性强、特色独具的师范生实践教学培养教学体系,以此实现美术实践教学质量向高标准转变;课程改革突破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局面,促进实践教学形式向多元化转变,教学内容向开放性、综合性转变,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实践教学培养的教学体系,以此提升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与水平,打造具有本土文化艺术特色的美术师资培养模式。

二、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基础教育变革重大,但区域基础教育进步有限,这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教育师资薄弱有直接关系,区域教育问题以及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备受关注。部分区域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师资尤为缺乏,实践教学更为薄弱,因此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制约区域基础美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搞好区域基础美术教育资源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改革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艺术特色,与时俱进加强基础美术教育师资能力培养,构建区域美术教育均衡发展,通过高质量的教育使区域基础教育摆脱落后观念束缚,最终走向现代化、信息化。倡导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是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培养符合基础美术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使其具备挖掘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教学资源之能力,和较强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实践教学能力。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对区域基础美术教育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目标

通过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及培养模式改革,更加全面地认识美术教师教育的价值目标,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可以根据以下分类建构区域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价值体系:第一,教育信念与责任价值体系,包括审美训练、道德感化,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以及对教育相关现象进行思考与判断的行为。第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价值体系,包括观察力训练、思维和技艺改善、信息交流与知识获取,具有理解学生、教育学生、发展自我的知识与技能。第三,教育实践与体验价值体系,包括表现性技术、再现性技术、技术程序意识,具有观摩教育实践、参与教育实践、研究教育实践经历与体验等。第四,创新创业价值体系,包括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提供多元多维模式、提供创作创新的综合技能等。在以上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使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现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的教育目标。随着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区域美术教师教育培养学生的教育价值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人的行为中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目的都在于实现或创造价值以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旨在提高区域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发展,适应新时代社会对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

四、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结合当前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本地区新课程改革实际情况,在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师资培养上,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探索符合不同区域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与途径,建构一种内涵多元的教学模式,以此改变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师资薄弱的教育现实。这种模式的应用要行之有效,必须结合不同区域特征的具体教学实践,进行试验,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结合本地区基础美术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力图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适应不同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尝试为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提供一个新的认识层面,即对问题的思考不是建立在零碎的事实片段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具有系统关系的教学结构层面上。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具体改革内容结合基础美术新课程教学内容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五个系列,重构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美术教法、素描、速写、色彩、中国画、书法、篆刻、图案制作、雕塑、陶瓷、版画、美术欣赏、美术史、电脑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及教学的新理念,突出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时代性、应用性,使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能够进行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的实践教学。

五、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构建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2

关键词:岭南地域;民俗符号;艺术文化

岭南地方传统文化建设、经济的发展,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经济。民族地方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和推广,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推动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增强中华儿女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岭南地域民族文化的历史与渊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朴实、勇于开创、大胆进取的民族,更是一个具有活力、生气、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化文化的相交融汇,由此形成了当今独特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文化的融汇与包容是发展进程中的体现形式,在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多元化并存文化更具有特殊性和生命力。

1.岭南地域民族文化的追溯

岭南是指南方地区的五岭之南,从地域上它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岭南地区早在12.9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其中马坝人遗址是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代表。粤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以粤北的“石峡文化”和粤中的“西樵山文化”为代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造就了岭南文化的交融,岭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种文化,岭南是一个区域性的名称,位于偏处一隅,长久以来离政治文化中心甚远,很早就成为中外文化的交流窗口,这种交流和传播有力的推动了具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在历史推演流变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身形态,独具个性和特色。

2.岭南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

岭南地域民族文化是一种综合性多元化的地域民族文化,从地域、人文上汇聚着各式种类繁多的文化元素。纵观古今,先民创造的广府平原河网文化、客家山文化、潮汕平原文化等区域亚文化和稻作文化、茶果文化、海洋文化等。岭南的地方习俗和文化观念是在长期的演变中接收和包纳,既有自身的也有外来的,既具有本身的自我认同,又不断吸收外来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一特殊性赋予了岭南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岭南文化因地理条件因素属于湿热气候,是湘江、漓江、两大水系的源头,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中国南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岭南地域与气候相关的当地饮食,茶文化和酒文化则与我国其他地方大为不同,口味偏“本”无烈酒和品茶成为当地人饮食习惯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岭南民俗多元化艺术的符号性

岭南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是我国较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按地域主要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岭南民俗文化“海纳百川,有乃容大”的包容。围绕岭南地域中的建筑、园林、艺术、工艺、方言、民俗文化等传统符号,如何挖掘、保护和继承岭南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和文化符号,是全球化时代下传承与推广传统文化符号,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建立品牌文化战略的前提和要求。

1.岭南建筑与园林的艺术文化符号

岭南建筑与园林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文化符号,传递着岭南地域的社会、人文、历史、文化信息,在我国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特征以朴素、淡雅的风貌特征和简练、流畅的线条著称。“客家围屋”是岭南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岭南著名的传统建筑。岭南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与园林设计的外观上,二是建筑与园林设计的居住上。岭南建筑的布局惟妙惟肖,在装饰格调上堪称人与自然的和谐空间,流畅、自由的线条则是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的生活向往,特别工艺在于门窗的精雕细琢,常用的有木雕、砖雕、陶雕等;在生活和体验中岭南人的细腻、通透和舒适感尤为凸显,由于岭南地域属于湿热气候,使开放性的空间得以充分的应用,露台、敞廊、敞厅等的空间活动推移,具有通风和隔热的功能,大多以灰色、浅色为主色调、轻盈、通透。岭南建筑与园林的艺术图案纹样大多呈现“几字型”、“圆形”、“菱形”等,特别在屋顶、敞廊、敞厅的装饰上,民俗图案纹样形成的岭南建筑与园林,独具当地文化符号与风格。

2.岭南工艺与服饰的艺术文化符号

岭南工艺与服饰包括其民间传统的纺织和印染工艺等,较具特色的岭南工艺与服饰代表为“广秀”、“粤绣”、“中山装”、“岭南的丝”等。服饰纹样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符号,体现民族文化和地域风俗,其特色纹样包括:秀、染、绘等表现手法,图案纹样符号装饰性强,含几何图案、自然纹样、动植物图案等。岭南的工艺与服饰文化特色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岭南服饰艺术文化符号的创作起源大多是对自然界的细心观察,客观反映日常生活的图案纹样,以瑶族为例,盘王印、七色彩虹、阔腿裤等服饰纹样的装饰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体现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依据其服饰中具代表性的符号元素,对日常客观事物的再创造。用视觉设计的多种表现形式使民族文化服饰得到更有效的传承和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数码技术,注入时代性的新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多形式多领域化运用,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效结合。在服饰纹样上较多采用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的二维表现形式,图案纹样符号的不同则代表文化内涵与寓意不同;色彩运用丰富,既能突出绚丽多彩的岭南民族服饰的特征,又能在搭配上有着清雅脱俗的感官效果。岭南工艺与服饰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符号。

3.岭南民俗与方言的艺术文化符号

民俗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民俗与方言艺术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方言的多样性是地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方言又是地域民俗的主要载体和工具,例如俗语、谚语和民谣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宝贵的信息。粤、闽、客三大方言源自汉语,但在岭南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难免与当地的土著语言产生融合和相互影响。研究和认识这些方言的特点,对于了解早期岭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揭示早期南粤少数民族语言的特征,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岭南地域方言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可通过视觉化符号的应用,通过视听语言和符号性视觉识别,使地区方言文化得到流传性和推广性,让方言转化为视听语言,包括方言文化的图形、图案、图像、文字等的视听,加深地区方言的趣味性、流通性、灵动性。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下,方言民族文化形式与新时代技术发展充分结合,最终将方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与视觉化、符号化的传播相结合能加深对中华语言文字的保护和推新。

三、岭南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符号的可视化、科技化、创新化

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符号是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下地方民族文化符号的继承和发展推动全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做出地方特色创新性的时代化民族文化艺术符号。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政策下,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地域文化;坚持科技创新、建立地方性民族文化新产业;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发展地域文化建立地方性民族文化创新产业。

1.岭南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符号的可视化

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地域文化。岭南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是我国较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围绕岭南地域艺术文化符号的建筑、园林、艺术、工艺、方言、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符号,以新的沟通方式和传播方式,通过广告传媒、传播范围、沟通模式、信息容量、交互性以及视听效果的综合,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形成参与、互动、共享的交流方式,以岭南文化主体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优化数据符号、图画符号、图像符号,是形成研究和挖掘、保护和继承岭南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有效方式,在全球化时代下传承与推广岭南地方传统文化符号,岭南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符号的可视化,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建立品牌文化战略的前提和要求。

2.岭南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符号的科技化

坚持科技创新、建立地方性民族文化创新产业。民族文化科技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地域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符号内涵深厚、色彩绚丽,岭南地域艺术文化中的建筑、园林、艺术、工艺、语言、民俗文化等传统符号的特点,在全球化时代下,创新与拓展传统文化符号,创新与变化地应用在人们的科技生活中。搞好民族地方文化建设,是发展文化强国战略,推进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已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文化科技化已集中体现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高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行政管理等的科学化水平上,这就决定了推进文化科技化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岭南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符号的创新化

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发展地域文化建立地方性民族文化创新产业。创新则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保障。在岭南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符号上突破思想观点的创新、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突破传统观念、增强文化自信,使岭南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化、可视化;对岭南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保护和应用的基础,树立民族文化品牌战略,构建岭南地方文化品牌战略;在研究上突破单一性的挖掘和保护,以时代化、科技化、创新化的地方民族文化符号的品牌塑造,强化民族传统符号的中华文化自信。旅游产品的形象推广、现代建筑及景观、艺术文化及饮食文化,彰显民族地方特色和民族气质的传统文化符号,以视觉符号化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民族感染力,作为科技化、可视化的形象设计与品牌推广,在全球化时代下的坚定与推广传统文化符号,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建立品牌文化战略的途径和保障。

四、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品牌战略

全球化时代下,树立岭南地域文化品牌战略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符号建立自信的前提,民族文化品牌战略是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构建民族文化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报告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时代化、科技化、创新化的地方民族文化符号的品牌塑造,强化民族传统符号的中华文化自信。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建立民族地方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前提和要求,更是全球化时代下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

参考文献:

[1]张利群.《民族区域文化的审美人类学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叶岱夫.《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人文地理,2000.10.

[3]邵慧君,甘于恩.《岭南方言的价值及其研究的拓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3

也许偶尔在几个景区内可以看到易州绞胎瓷,但是这些绞胎瓷器形单一,色泽缺乏生动。若是去精品馆参观,又面临着价格昂贵,不得不望而却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还是对此文化形式的挖掘、表现不足,没有把它发展成真正代表地区特色文化艺术产品,没有从艺术品的高阁中衍化成为大众喜闻乐见、有能力购买的、多样的艺术形式。据调查,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积极性与其独特的纪念意义成正比,即旅游商品的独特性、纪念性越大,越能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旅游文化艺术品是传递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物质媒介,与当地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旅游景区的文化艺术品一定是有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才会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购买、留念的欲望。再次,缺乏产品创新,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重要瓶颈。保定市辖区22个县,其中不乏富有文化特色产品的县区。如:白洋淀苇编工艺、保定土宝斋布鞋、易水砚、易州彩陶、涞水麻核桃、曲阳石雕、徐水草编、保定铁球等等。每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产品,都是本地区的文化代言,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但是目前这些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并没有在旅游景区内发挥出有效的价值。如易水砚、曲阳石雕产品价位高,便携性差,在传统的形式上缺乏产品多样化的创新,针对旅游开发的艺术品形式几乎没有,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发展受到约束的症结所在。

二、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开发对策

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和宣传推广旅游资源、弘扬地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以下开发策略。

1.加强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精华的研究。

目前,游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越来越注意文化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含量高、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艺术品对旅游者的吸引越来越大,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可观,这无疑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保定旅游艺术产品的开发中,要重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增加地区文化特色、不断升华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底蕴,为保定旅游的建设增加真正的软实力,这直接决定着保定旅游业发展的品质和前景。目前,在保定旅游特色文化产品中,发展较好的是白洋淀苇编。苇编是白洋淀传统的手工艺品,取材于白洋淀的苇子,当地的能工巧匠,通过编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立帘、线帘、篱笆帘、鞋子、帽子、包等产品,或制作成色泽淡雅朴素,工艺考究精美的芦苇画。在白洋淀,芦苇编织的产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再加之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别,增加了游客的选择范围,拓宽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游客的极大青睐。这样的产品不但是旅游景区的特色产品,更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文化是旅游产业的不息血脉,如何增强文化生态意识,保护、挖掘、开发并利用好它们,是发展旅游文化艺术品产业必须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原有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改造,还是新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强化文化的特点,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双赢①。面对文化与产品的融合,设计者要做到的不是被文化奴役、单纯的“拿来主义”或者毫不粉饰加工的赤裸展现,而是要全方面的驾驭、融合、创新,千变万化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新的艺术形式,达到思想层面的精神传达,既是对文化的深刻解读,也是对文化的持续性生命延续。

2.特色定位,确保发展规模。

在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中,鲜明的地区特色定位依旧是本地区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根基,上文已经提到,保定地区不乏地区特色文化产品,但是却鲜有把特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发展成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在生产规模上,大部分以小手工作坊为主,形式单一,产量低,不成产业,不成系统。针对不同的旅游地区,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根基于“文化”二字,深度注入当地特色文化之血液②。定位出特色鲜明的开发项目,并进行开发档次与规模的细化,为商品进行良好的市场定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发,才能保证开发出畅销的旅游文化产品。

3.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能够满足当代游客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旅游产品,必须与时俱进,才会可持续发展。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对促进旅游地区文化艺术品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进行科学论证与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加大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文化、设计含量,提高品味,减少模仿、抄袭,从而创出保定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艺术品。研发机构、高校是设计人才的聚集地,他们思维开阔,具有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与专业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携手,加大特色文化商品的设计与创新的力度,能有效扶持旅游文化艺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是发展区域旅游业的重要举措。抓好这一层面的旅游设计研发,促进更好的设计方案产生,使旅游文化艺术品真正的承载地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形式新颖且多样,必定会使区域旅游文化产品提高一个档次,真正带动保定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活”起来。

三、结语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4

 

内蒙古油画的发展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历时半个多世纪,在整个油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是萌芽相对比较晚的地区,但在中国整个繁荣的艺术环境下同样也在蓬勃发展。油画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探索到被内蒙古艺术家灵活应用于艺术创作中,蒙古族艺术家及绘画蒙古族题材的艺术家为这一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初期老一辈的艺术家功不可没,为后来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奠定了坚定且良好的基础。内蒙古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民族特性直接影响民族油画艺术的独特性,油画人物形象的演变体现了蒙古族在社会生活状况和民族心理的发展下产生的变化。每位艺术家都有责任从他的立场和角度表述他对现实社会的思考。由于艺术家的观点是经过精神创造和艺术转换的,所以与普通人的观点不同,良性的艺术创作思维应当就是以正确的思考结构为前提的。如今内蒙古人物形象题材已成为一种绘画题材的符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心理的含义。因此,更透彻的研究内蒙古题材油画创作演变需要深入探讨其相辅相成的文化艺术心理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性,由文化差异性到源流趋向再到艺术家创作的整体结构,最后到文化创作的自我反思,都应划分到分析演变过程的具体问题行列。   一、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心理   (一)民族文化艺术心理差异   所谓民族的文化艺术心理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和现代科技融合在一起而成的整体的心理趋势。是一个民族、一个阶级的人群在某一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表现为以风俗、习惯、情感乃至道德观念、意识判断、审美诉求、审美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倾向。它由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文化基础和艺术心理沉淀而成。任何一个民族的整个文化艺术取向是不会一成不变的,但是它往往会深深的留下每个时代的烙印。而今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艺术也逐渐趋于市场化的情势下,中国也演变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文化艺术性格,内蒙古的文化艺术性格也在发生改变。内蒙古的文化艺术性格显然指的是蒙古民族的优秀品质的体现,是蒙古民族在今天这个物质文化逐步融合同化的社会条件下得以绵延存续、屹立不衰的精神表现。应该说文化艺术性格就是一种比喻,是一种审美表达和文化艺术的价值观的综合阐述。它穿越了历史,推翻了民族差异,凝于每一位从事艺术活动人的内心,充斥于艺术家的灵魂,落实和沉淀,升华和腾起,表面上成为一种群体的无意识表现。“性格”作为一种生动化的比喻,但其重点核心是重塑内蒙古文化艺术多年来在演变过程中不断沉淀和坚持的重要理念,文化艺术性格是需要我们在现代化转变过程中给予更大的努力加以重新发掘、重新思考、重新创造的。文化艺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民族经济形态、生存环境及其生活方式相辅相成,每个民族间的文化都有着许多相同和差异的特殊性质,展现着各自文化的民族人文品格。差异文化是孕育和生成其审美思想并熔铸其美学精神的温室,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美学思想各有自己的审美特色、审美模式、审美诉求及审美精神,了解民族的文化艺术心理才可以站在更有利的角度表现民族题材。   (二)地域文化艺术差异   地域文化是某地区的精神灵魂的体现,它对地区的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推动作用。因丰富雄厚的历史积累和人类自身繁衍的过程为基础而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蒙古族文化历史悠久,蕴藏深厚地域文化特征是非常鲜明的。南北地理、东西地貌以及由此生成的南北、东西文化也同时存在差异,正因此构成了蒙古民族的灿烂地域文化也更绚丽多彩。地域文化艺术是以广义的地域文化领域作为人文研究的基础对象,探究人类活动形态在自然条件之间的表现;了解区域文化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文化产生的脉络、传播的方式及发展过程形成的整体活动体系,是经过历史沉积而产生的精神文明、物质建设的基奠的综合体。是人类为适应地域环境所产生自身变化的结果,地域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地域文化的特征。同时,地域文化又是民族文化在特定区域的积累。民族文化与美学思想包含审美意识、审美趣味、文化心态与审美精神,离不开民族的地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文化与美学差异现象,特别是审美意识上的差异是由地域文化包括历史的和自然的因素所造成的,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使我们的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所谓“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人之心与天地山川流通。发于声,见于辞,莫不系水土之风而属三光五岳之气”[王应麟《诗地理考•序》]。不同地域文化是形成整个人类社会组织的基础,它是人类精神积累的成果,文化反映出特定地域环境和民族性格的特质,体现地域的山河风貌、气候变化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及生活习俗等。   二、油画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   (一)内蒙古油画创作的历史时期   1956年一直到1966年这十年间,内蒙古油画艺术家处在摸索学习及创作的初步阶段,民族油画作品主要以蒙古族传统形象服饰为多数、以歌颂共产党解放新中国为主题进行创作。六十年代初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一个高潮阶段。在整个内蒙古油画历史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妥木斯先生,上世纪60年代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内蒙古的第一批学习油画的学生。妥木斯坚持对于绘画艺术的研究,为内蒙古教育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蒙古族题材中他找到了真正艺术意义上的自我,创作一直是以纯朴自然的草原蒙古民族为主题。他关注那些蒙古族地区比较恒久的事物,画面中人物的体态衣着简洁质朴,坚实的蒙古族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也许与他早期的经历以及身为蒙古民族的民族情怀和对本民族的意识责任有关,理解由痛苦转化成,他从来不创作苦痛的表象,而是把这些变成唯美的意象深层的表达。他把那些苦痛的命题表现成了博大,而博大的背后则又是厚重的苦语,从而实现了探求中国民族题材油画的本土化个人梦想。成功为内蒙古人物题材油画踏出了第一步。1966年“”开始到1976年的十年间,中国油画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艺术题材单一。内蒙古绘画题材的创作在这一时期也被数以万计的领袖油画肖像所取代。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油画创作的春天,内蒙古油画艺术也是直到此时才开始进入真正的发展阶段。八十至九十年代之间,随着社会的开放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形式得到传播,更多的外国艺术信息进入中国,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肯定了油画民族化的必要性。此后出现了为中国社会所了解的知名蒙古族题材油画艺术家,通过油画的表现手段更好地诠释了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及民族面貌。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近20年来,内蒙古地区的油画艺术家,更注重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文化心理与蒙古族区域文化的体验,从而更倾向于向世人展现和重申蒙古族文化,突显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寓意。在他们的作品中改变了过去的宏大叙事,而将艺术更具针对性地转移到对日常生活和现实的记录。#p#分页标题#e#   (二)油画民族性是内蒙古油画成功的原因   对油画的民族性上的探究是油画创作思想开放化的开端。艺术家更关注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富有民族个性色彩的表现方法,显示了油画艺术家对绘画题材形式和民族个性特色的关心。这时的艺术家们在长时间压抑之后急切希望挣脱艺术家观念上的束缚,完全以新的眼光观察生活和艺术。他们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观念,进行大胆的艺术试验。长期存在于中国油画界的作品面貌单调、贫乏的弊病,正在得到矫正。民族油画在这个时期也逐渐转变为当时许多油画艺术家喜欢并常用的一个题材。从大批年轻的画家、作品及观众的关系来看,油画已经能够表现中国人的心理和感情,中国油画发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油画的民族性体现。内蒙古题材油画同样存在相同的时代经历及地区特殊性。   除了内蒙古本土的少数民族画家,还有很多其他地区的画家在内蒙古边疆地区写生创作,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的感染也乐于表现这一题材,成就了颇多有成就的艺术家和油画作品,如艾轩(1947年生)、陈丹青(1953年生)、龙力游(1958年生)、韦尔申(1956年生)等。内蒙古地区本土画家朝戈(1957年生),苏新平(1960年生),侯德(1956年生),敖恩(1954年生),王延青(1945年生),格日勒图(1973生),那顺孟和(1957年生),孙与平(1974年生),阿斯巴根(1961年生),朝克巴图(1956年生)等。每位艺术家都拥有自己艺术语言的特性,在这些油画艺术家的创作中体现了文化艺术多元化艺术创作时代性的影响。朝戈的绘画显然具有一种鲜明的个性化的历史品格。这种历史品格从草原情结和人性探索两方面体现出来。他曾提出“绘画应具有精神性”。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应具有蒙古族地区宏观的社会存在和微观的个人民族情结。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当代画坛民族题材油画艺术家中知识分子气息最为明显的画家,是中国当代民族人物题材绘画中极重要的艺术家。   韦尔申的代表性作品有《吉祥蒙古》、《蒙古•蒙古》、《天边的云》、《岁月》、《虔诚的心》、《男子》、《有阳光的下午》。他的创作初衷是不想画那种直接表达生活样式的绘画,那个时候韦尔申认为蒙古族人有一种厚重朴实的感觉,不像西藏人有那么一种娇憨俊美。可以创造出一种具有神圣、庄严、肃穆、深沉、坚毅、质朴、凝固,并带有崇高感和宗教气氛的视觉特点,所以他就选择了蒙古题材。画面保留了写实主义的基本图式,但又不局限于经典的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侯德对草原题材和绘画形式的选择,是他多年在创作实践中一直坚持的方向。将可感知的物象与自己对草原文化主观感悟结合去组织画面,表达蒙古族崇尚自然、爱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品的成功也使得艺术家更加坚定了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格日勒图的绘画作品更像是象征派诗歌,在与草原“神马”的心灵对话中,借其意象营造出梦幻之境。看似安宁却又略带一份忧郁和孤寂的诗意,轻声地诉说着个人与草原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的双重困惑。他的画马作品显然延承了“借马言志”的表述方式。   易晶1983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完成学习后在内蒙古草原地区的游历过程中收集了许多创作素材,在中原地区的考察中孜孜不倦的汲取了中原文化的养份,在草原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深深的触动下以对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自我认识创作油画作品,在中国的北京、香港、台湾及美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丹麦、新加坡、日本等许多国家及地区展出。作品有《婚俗》、《牧人》、《秋归》、《冬》。绘画手法具有鲜明的创作时代性。   孙与平作品有《草原日记》、《静谧的新巴尔虎》、《乌珠穆沁的第一缕阳》、《辉腾希勒的阳光》、《腾格里余晖》、《有干花的静物》、《有玩偶的静物》等,是当代颇有成就的内蒙古女性油画艺术家,在蒙古族油画题材创作上有很成熟的艺术理论。朝克巴图作品有《查汉诺尔》、《两季》、《红云》。   内蒙古题材的油画作品从最初的上个世纪初期萌芽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搁浅再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的春天,然后是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的繁荣,蒙古族油画人物形象在画面中的体现从最开始的诉说蒙古民族生活方式、蒙古民族风情、展现蒙古历史文化面貌等内容也逐渐转型到更深的精神层面,但在未来的油画艺术道路的探索上还是值得每一位蒙古族题材油画艺术家深思的问题。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5

对小学美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地方培养小学美术教师,是打造一支适应于区域性,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的教师队伍。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整合地方美术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人才培养和小学美术教育建设的平台,建立区域性教育教学与资源共建机制,为地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从而避免造成专业建设、经济建设的巨大浪费。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同时也是对地方艺术的保护和促进。

关键词:

区域性;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小学美术教育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人的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其价值即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尤其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思维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学生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美术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新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好多年,毫无疑问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美术教育的区域性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发展极不均衡,发达地区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优于农村的情况较突出。对小学美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地方培养小学美术教师,是打造一支适应于区域性,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的教师队伍。这关系到地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通过对本区域高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行教育模式调研发现存在以下不足:①现行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②对实践教学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③不能充分地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背景、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建立培养体系。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研究:

1、社会调研和社会背景分析

2015年4月开始对本区域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情况及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方案。

2、专业设置和定位研究

①对本区域美术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研究。探究如何对接人才需求,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②美术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研究。探究学校与小学如何在教学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和研究,如何共同培养人才、建立顶岗实习机制、如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③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美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将职业能力岗位知识、技能、职业综合素质的需求融合到课程教学中;④公共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⑤美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建立定点实习单位,进行行业和学校的交流、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合作模式雏形。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

1)确定区域美术教学发展定位及管理理念建立

对区域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状况,未来发展、未来人才需求状况预测进行调查研究。对人才培养先进经验进行调研。我们对张家口市坝上和坝下地区的20所小学进行了调研,采取座谈、听课、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中,与一线美术教师、教研员进行了座谈交流16次,听课10节,回收教师问卷30份。对历史文化、民间美术的社会调研。如:我市地处蒙元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汇地,造就了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如坝上草原文化、涿鹿炎黄文化、鸡鸣驿古寺文化、暖泉古镇、阳原泥河湾地质遗址、张北六代古长城遗址等一大批古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等。通过对区域文化艺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未来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确立美术专业发展定位方向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方向研究。探究如何对接小学美术教育,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2)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美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和小学开展广泛的合作和研究,共同培养人才。采取送出去的办法,联系实习单位。教学阶段让学生顶岗实践,做到教学结合,让基础知识直接与实践对接,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专家、一线优秀教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讲课。请专家以讲座、讲课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辅导,优化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请一线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讲课,确保职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相紧密结合。请工艺美术大师讲授民间美术课程。使学生除了学习区域性大趋所需的课程外,多掌握几门技艺。一方面增加就业区道,另一方面也是对本土美术的传承。进行公共文化课内容改革和体系重构,增加相关边缘学科的教学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文化素质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课建设可以有力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眼于三个课程模块的建设,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国外进步文化的课程设置,二是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三是职业文化课程的设置。

3)增加本土历史文化教育科目,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4)美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由四大模块构成:社会实践训练模块、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模块、综合能力培养模块。其中社会实践训练模块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打工活动、公益劳动等),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通用职业能力。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通过行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培养模块是通过就业的综合实习、科技活动、技术咨询、项目操作等实践环节,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5)建立包括专家、一线教师、工艺美术师、文化历史研究学者在内的教师队伍。

三、问题解决成效:

1)确立了适应区域性小学美术教学培养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2)建立了包括教专家、小学一线教师、民间美术大师、文化历史研究学者、我校教师在内的教学团队,使得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完善。

3)建立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我校附属小学以及县、乡三级小学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在教学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与研究。

4)改革了课程体系,增加了能够反映地方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的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能够让地方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改革现有的美术学科课程,明确了课程的培养方向,以适应小学美术新课标。加大了与美术相关的边缘学科课程的比例,使得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5)建立了顶岗实习机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得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使学生一就业达到用得上、用的好的要求。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体系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整合地方美术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人才培养和小学美术教育建设的平台,建立区域性教育教学与资源共建机制,为地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从而避免造成专业建设、经济建设的巨大浪费。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同时也是对地方艺术的保护和促进。

作者:武立功 李雪丽 单位:张家口学院 河北蔚县城第四中学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1313)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6

目前,国内关于艺术品区域市场的研究多将艺术品市场划分为京津塘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三大区域。数据显示,京津塘地区的艺术品交易总额占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近50%。2012年,北京作为这一区域市场的主导,其拍卖成交额为193.2亿人民币,占国内排名市场总额的约67%。而天津则为2.66亿人民币,仅是北京的1.4%。因此,这一区域合并统计的数据对于天津艺术市场研究来说缺乏实际参考意义,也忽略了北京和天津的市场差异性。近年来,天津艺术品市场获得了一定的发展。2012年,天津共有39家艺术品经营机构,从业人员125人,2012年营业总收入616.2万元。从事文物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有6家,全年共举办了24场拍卖会,投拍总量12680件(套),成交总量4436件(套),成交率为35%。从投拍比例看,古籍善本占投拍总量的41.43%、书画占25.25%、杂项占10.77%。但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艺术品市场发展较快城市相比,天津艺术品市场在交易额、交易量、规模化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地区艺术品市场能否繁荣发展,关键在于对于本地区优势的理解和把握。天津艺术品市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政策环境优势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支持性政策,而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天津泥人张彩塑就进入了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其中杨柳青年画还作为文化部牵头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专业性试点之一。天津市也先后出台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专门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企业在天津的发展。目前,天津市初步形成了包含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出版发行等在内的文化产业体系,累计实施了160项重点文化项目,总投资873亿元。

1.2艺术资源优势

(1)丰富的书画资源。

1)古代、近现代书画资源。天津书画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天津就是书画重镇。有据可查的天津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家有二百余人。其中代表人物有戴明说、金玉冈、朱岷、查为礼、查为义、陈靖、沈铨、张赐宁、张兆祥、徐世昌、刘奎龄、刘子久、陈少梅、张其翼、穆仲芹、王颂余等人。天津书画家艺术特色鲜明,在全国也占据了领先位置。2)当代书画名家资源。天津当代书画名家资源丰富。阎秉会、李津、张羽、李孝萱、何家英等水墨名家都是经由天津走向全国。例如,阎秉会作为观念水墨的领军人物之一;李津作为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也逐渐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受到了学术界和市场界的双重肯定。此外,天津也不乏众多从天津美院国画系毕业的水墨新秀,如马兆琳、崔雪涛、王琳、窦良羽等等。天津丰富的当代书画名家资源,也形成了很好的书画鉴赏、交易、拍卖的氛围。

(2)特色明确的民间美术资源。

天津民间美术资源丰富,种类包括绘画、雕塑、剪纸等等,其中传承有序并具备一定名气的有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刻砖刘(并称为天津工艺美术四绝),此外还有剪纸、玉雕、灯彩、绢花等等。在这些民间美术中,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受到的社会关注度较多,也引发了相应的研究和产业化实践。

(3)其他艺术资源。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程度,从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初年,天津既是清朝遗老遗少的避难所,也是很多军阀的驻扎地,正因如此,天津的古玩资源非常丰富,曾经一度成为北方文物的重要集散地,无论在古玩收藏还是在古玩交易方面都非常活跃。天津有古文化街古玩市场、鼓楼商业区北方古玩城、沈阳道古物市场等众多古玩市场,交易品种除了传统书画之外,还有大量瓷器、杂项等,是北方重要的古玩交易中心。

1.3地域优势

从元代起,天津就是重要的京师门户。从元代开始,由于兴盛的漕运,天津工商业获得了迅猛发展。19世纪,天津开埠通商,使得对外交流更加频密。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是四大直辖市之一,毗邻首都北京,东临渤海,是从海上向北方若干省市的交通枢纽,连接了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同时,天津还是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1.4收藏传统

天津自古以来就是收藏强市。天津历史上就有很多大收藏家如张书诚、查日乾、周叔弢、张霖、安歧等。此外,梁启超、罗振玉、周叔弢、方若、徐世昌等等都是清末民国时期天津著名的大收藏家。而当代的天津也不乏收藏家,如方纪、林崧、冯骥才、王学仲等,除了收藏大量艺术精品,也对自己的藏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天津这种从古至今传承良好的收藏传统,也是市场能够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

1.5金融创新

在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艺术金融化和艺术产业化相伴而生。天津率先创办了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这一创新之举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发展模式,虽然文交所自身存在众多问题并被叫停,但是必须承认,天津文交所在艺术品领域的这一大胆创新,点燃了全国的艺术品金融化风潮,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全国艺术品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

2天津艺术品市场差异化发展策略

2.1大力培育艺术园区,充分发挥艺术品市场集聚效应

艺术园区是艺术产业集聚效应的重要体现。目前,天津已经建成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区49个,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产业集群,但是特色化、专业化的艺术园区仍然十分缺乏,这使得天津的艺术市场发展相对零散,在吸引艺术人才,形成产业化效应方面比较欠缺。在发挥集聚效应方面,北京成都等地的经验可资借鉴。北京宋庄、798、草场地等都是重要的原创艺术集聚区,在艺术园区内,画材业、画廊业,以及艺术经纪业等产业链随之形成,获得了极大的竞争优势。成都是油画和当代艺术家资源丰富的地区,2007年,成都正式启动“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项目,至今已吸引何多岺、周春芽、赵能智、屠洪涛等百余艺术家驻扎于此,成为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群落之一,也是成都文化艺术名片之一。艺术基地的成立,使得不少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发展的四川籍艺术家重新回到成都,进行艺术创作,反哺了成都艺术品市场。天津可尝试更加规模化、专业化的特色艺术品园区模式,即由政府划拨一定的土地,建立艺术园区;对于进驻艺术园区的艺术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定向扶持部分进驻艺术园区的艺术家及企业;加强艺术园区产业链建设,在艺术园区内,设立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家工作室、艺术衍生品生产基地,并发展时尚业、旅游业等,形成艺术园区的全产业链化,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2.2挖掘优势资源,形成艺术品市场品牌效应

优势资源的挖掘和传播是艺术品市场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南京对“金陵画派”,上海对“海派书画”,广州对“岭南画派”的挖掘、梳理和推广的经验都值得天津艺术品市场借鉴。天津主要的优势艺术资源一是书画资源。二是民间美术资源。这两类资源仍应是今后几年天津艺术品市场的主打资源,要促进这两类资源的保护、传承和持续化发展。针对天津丰富的书画资源,一是要重视学术梳理和研究。要对近现代和当代书画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作品风格等进行系统化的学术梳理,找到其异同性和内在规律性;要继续开展津派书画梳理和研究。二是加强对天津书画家特别是书画名家的推广宣传,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对于民间美术资源,要分类进行挖掘和发展。对于一些濒临灭绝且难以产业化的民间美术资源,要注重保护其传统工艺和生产工艺,结合现代化手段,如摄像、拍照、民间艺术口述史纪录等形式,纪录民间美术资源工艺和生产过程。而对于一些社会影响力较高,且有产业化可能性的民间美术资源,要以传承和产业化为主,一是发挥上游的创意力量和设计力量,把民间美术现代化、设计化。二是和相关企业结合,将创意发展相关的艺术衍生品,把民间美术产业化。

2.3构建多元化艺术人才队伍,增强艺术品市场的人才驱动力

健全的人才队伍是艺术市场健康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天津目前共有44所高等院校,还有百余家文化创意专科学校和实训基地,在教育资源上有其优势。但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虹吸效应,导致天津市培养的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加上绝大部分院校在艺术相关专业教育上尚显不足,造成本地培养的艺术品市场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引进的人才又远远不足,使得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掣肘。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一,培养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人才。针对书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人才,要建立以高校培养为主,社会培育为辅的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化艺术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对于民间美术人才,要结合其世代相传的家族传承特点,及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加强培养和保护。同时,通过政府牵头、企业支持等形式,适当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成长,促进艺术创作人才的全面发展。第二,培育专业化的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人才。一要在部分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艺术管理、艺术经纪专业,并增加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人才。二要提升现有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到其他先进国家及地区交流学习,举办各类培训,召开业内交流、研讨会等形式,促进艺术管理和艺术经纪队伍理念和专业水平上的提升。

2.4加强宣传引导及艺术教育,提高大众艺术收藏和消费意识

天津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一定程度上虽然给了城市商业发展的活力,但也使得本地文化比较杂糅,高端文化相对欠缺。按照国际经验,当某一地区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后,对于文化艺术品的消费会获得飞跃式发展。而2012年天津人均GDP为15069美元,排名位居全国第一,北京、上海人均GDP分列第二、三。但从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看,2012年,北京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为2481.7元,上海为2482.4元,天津仅为1329元,其文化消费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水平并不匹配,潜在艺术市场消费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通过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加大对本地艺术家、艺术品及艺术市场其他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提升大众的艺术审美水平和消费意识。

2.5加强京津冀地区文化艺术领域合作,助推天津本地艺术品市场发展

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但是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京津冀的合作程度远远不够,同时,天津市场受到了北京强大吸附作用的影响,对此,天津应加强和京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合作。一是创造良好的共同发展环境,实现优势互补。在政策上保证各方市场的互动开放,同时吸引北京、河北相关企业进驻天津并获得良好发展。二是借鉴北京地区的艺术市场拓展经验,如文化艺术博览会、双年展等,增加天津大型国际化展览活动频率,打造艺术品牌和文化品牌,提升地区艺术市场的整体水平。三是共同建设艺术教育基地,开展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加强艺术市场领域的各类高端人才的互动与交流。

2.6建立健全市场制度法规,优化艺术市场发展环境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7

一、民间舞蹈文化的功能和价值

1-文化内涵

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艺术载体,文化是舞蹈的内部核心,这表明文化和舞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说,文化直接支撑着舞蹈的发展方向。而舞蹈作为一种动态性的语言,在特殊的文化环境背景下会有对应的文化意义,特别是民间舞蹈,应该准确定位文化特性,不仅要对其外部形态进行研究,更要对其所蕴含的文化深层次内涵展开深入评估。例如,我国很多地区的舞蹈都充分体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特点。传统农耕文化指的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和行为习惯,主要作用于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其融儒家文化和其他类型的文化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见证,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无形财富,是人们在发展进程当中不能遗忘的文化概念。民间舞蹈来源于民间生活,对区域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同舞蹈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集艺术和舞蹈元素为一体,既体现了浓烈的地方色彩,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群众文艺的主要主体之一。多年来,各类地方舞蹈和音乐被二度创作,登上了国内乃至国际舞台,已经成为人们家喻户晓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研究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就是研究区域近代史,因为一个地区的艺术形式能够记录该地区的文化发展过程和社会风貌,给今后其他地区的艺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艺术功能

舞蹈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在人们的精神活动和娱乐活动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直至今日,很多舞蹈的艺术功能仍然保存在现有的艺术体系当中,并且随着时代的转变,对当地居民和文化起到了独特的支持效应。例如,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由于民俗文化来源于广大群众,并且在长期的劳动过程当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性,所以民间舞蹈可以被看作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图腾,其表现的是当地民族文化的活态特性,是汇集当地人群智慧结晶的产物。历史的不断变革,让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不断发生,在与当地历史文化及生活体系进行融合之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现代角度来看,民间舞蹈同样具有娱乐生活功能,其扩充了人们的娱乐渠道。文艺表演正逐渐成为某些农村地区的主要娱乐生活和精神体验。例如,很多地区都通过民间舞蹈展开区域文化交际,每逢节假日和农闲时期,各类舞蹈元素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场景当中,老百姓在公共区域进行舞蹈演出,一方面有助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情感交流,拉进邻里之间的人际关系。来自各个区域的民间团体,虽然原本并不相识,但通过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展开了文化交流,在展示技术技巧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了区域艺术质量,营造出良好的区域文化氛围[1]。值得一提的是,民间艺术的发展对社会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体育作为艺术的特殊组成部分,来源于人们物质水平提升和精神层面的新需求。近年来,以舞蹈为代表的体育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和热爱,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开始以广场舞为主要健身手段。在表演时,人体的各个部位会互相配合,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肢体运动,这不仅能够让身体的各个关节得到伸展,保障身体的柔韧性,还有助于改善人体的脏器功能。尤其是对于现代人而言,网络科技时代下的互联网公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大多会长期接触电脑或手机,往往都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借助传统舞蹈进行体育锻炼,无疑是一种相对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

3-社会功能

我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载体和感悟,也是历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在价值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从文化艺术来看,还是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都能突出其社会功能,并且此类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体现出属于其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具有非常明确的价值。这是因为人类为了发展和生存就需要通过各类劳动进行创造,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也在劳动活动的进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娱乐形式和文化形式,并且将内心情感寄托于舞蹈这类文化产物当中。而民间舞蹈就是一种这样的文化载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特定的社会发展现状,其表现的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缩影,因而具有非常明确的文化功能[2]。

二、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1-完善传承保护机制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有些传统艺术形式被忽视,虽然民间舞蹈长期以来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关注,但现有的发展趋势对于民间艺术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对此,需要通过社会力量的广泛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来完善传承保护机制。民间舞蹈作为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运作体系,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艺术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在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扶。具体来看,文化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也是传统文化保护环节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在当代文化的冲击下,如果传统文化后继无人,必然会导致此类艺术形式边缘化,甚至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文化推广的过程当中,使民间舞蹈凭借其独有的艺术性拥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再加上一部分艺术文化的传承人本身年事已高,年轻人群体又不愿过多涉及传统艺术领域,使得某些舞蹈甚至濒临失传局面。对此,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在政府部门的主导帮助下带动全民提高参与意识,以机制保障推进文化传承[3]。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非常明确的后继者培养机制,为确保这些新的演员和文化传承人能够在社会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得到良好的培养,应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建立人员保护机制。例如通过系统化的课堂训练,了解舞蹈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进程,同时全方位掌握舞蹈特征与技术要求,在各类动作道具和表演技巧等方面打好基础。此外,文化传承人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为一部分文化传承群体提供谋生手段。换个角度来说,文化艺术要想实现长久而稳定的发展,就需要重视演员和继承者的就业问题,无论是继承者还是普通群众,都需要全方位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当中,对此,政府部门也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体系,让宝贵的历史资源在现代社会得到保留。

2-传统文化进校园

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可以和学校教育建立联系。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并且将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民风等融入舞蹈元素当中,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实际上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契机,能够和学校教育进行融合,建立全方位的舞蹈教学体系。我国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和舞蹈艺术教育专业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他们作为文化传承主体,要主动承担起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因材施教,培养更多的工作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借助技术手段构建舞蹈文化教育链[4]。专业院校本身就拥有舞蹈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和技术经验对民间舞蹈元素进行提炼,在不改变原有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让舞蹈适应现代发展需求。如在课堂上完成舞蹈的学习之后,可以以此为基础创作题材和舞蹈剧目,参加各类舞蹈比赛或艺术演出,让此类舞蹈被更多的人所熟知。除去专门的艺术院校之外,此类民间舞蹈文化还可以被宣传至普通高校当中。普通高等院校同样是全国优秀学生的聚集区域,这些学生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清晰,对于特定的民间文化有着独特的情感。所以对这些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民间舞蹈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促进优秀文化的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影视资料或各类载体,以讲解的方式,先让学生了解特色艺术文化,并且将这类文化融入校园当中发挥校园第二课堂的功能,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可以组织各类民间舞蹈社团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一些中小学当中也可以以此构建校园特色文化,让优秀的民间舞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地区的中小学院校已经将课间操替换为当地的特色舞蹈,其目的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

3-市场化运作体系

市场化运作体系可以成为网络科技时代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方向,目的在于综合利用民间舞蹈文化的成果,使文化传承创新持续获得推动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开放式的心态进行文化宣传。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和社会文化部门进行合作,举办各类文艺大赛或舞蹈比赛,通过比赛让这些民间舞蹈或广场舞被大众所熟知;整理和编排之后的民间舞蹈也可以在各类演出场合作为参与剧目上演,上到国内国际专业舞蹈比赛,下至民俗民间节日活动展演,都可以成为舞蹈的宣传平台。特色传统文化要实现传承和发展,就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寻求商业化发展进程,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和社会主流群体的关注。原有的一些民间舞蹈,由于缺乏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演出空间,大多都以走街串巷的形式为人们所了解。政府部门可以与社会资源配合,吸引更多企业资金或与当地的舞蹈艺术社团等与之进行合作,为这些舞蹈提供固定的演出平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展文化传播领域,发挥其商业价值。此外,还可以考虑以文化旅游产业形式丰富区域文化底蕴,依托旅游市场让民族舞蹈和旅游产业进行深度结合,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许多地区的民俗文化都和当地的旅游产业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各地区也可以吸取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与游客展开交流互动,充分发掘舞蹈艺术价值,为其传承发展提供持续性动力[6]。

4-新媒介文化宣传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8

高校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艺术文化知识,更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责任。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艺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没有恰当地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间的关系,致使民族文化传承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推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关键词

中国艺术教育;转型;文化传承;意义;现状;措施

在高校教育系统中,艺术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在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边缘位置,照搬传统应试教育方式,缺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不断向前迈进,高校应提高在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艺术受到广大人民的喜欢,成为一种良好的精神享受。[1]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一方面需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促使学生自我思考,实现自我价值。艺术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传承民族文化

高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艺术精神,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更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积淀,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现代艺术教育通过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提供重要保障,促使社会文化的繁荣及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艺术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艺术教学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可以实现艺术教育的美育价值。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世界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社会发展服务。

二、我国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一)教育观念落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国外文化大量涌入国内,冲击着中国本土文化,致使中国教育出现迷茫。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相对落后。在一段时期内,一部分高校摒弃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盲目效仿西方,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给高校艺术教育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受传统的实用教育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的艺术教育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大学生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缺乏培养。

(二)教育方式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艺术底蕴薄弱,缺乏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观念,致使大学生的艺术底蕴薄弱。

(三)多样性与个性化发展不协调

我国由56个民族构成,历史悠久,积淀多种传统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形式,如民族乐器、音乐、书法、绘画等。此外,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各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性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所以,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学生个性差异性造成较大矛盾,阻碍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高校难以在有限的师资及课程时间内,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艺术教育课程。

三、传统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校艺术教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传统与实践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高校可以将对区域文化感兴趣且个性特点突出的学生集中起来,而后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根据区域文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体需求,合理安排学生的师资力量,从而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系统。首先,高校应借助艺术教育平台,展现各个区域的民族文化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民族艺术社团,或自行组织相关社团;其次,在艺术文化节中组织文化民间艺术展览,提高民族文化艺术的宣传力度;最后,高校可以邀请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家,亲临学校开设讲座,从而让全校师生能了解更多的文化传承知识。

(二)建立科研基地

传承传统的民族文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如书本记载、口耳相传等,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且容易造成民族文化失传。因此,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应建立“教、学、研”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机制,研究与发展全新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新理论与方式;其次,高校应建立专业的队伍,加强对民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筛选;最后,高校在开展文化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教育方式的应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借鉴国外民族文化传统的教学经验,有利于传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校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需要较长的时间。[2]因此,高校在艺术教学课程中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大传播与发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力度。现阶段,随着全球文化一体化不断推进,高校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高校的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与发展中国本土化的民族文化时,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土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四)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因素,分别是学校、民族文化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首先,高校应加强对艺术教学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学的艺术专业素质与个人思想素质。此外,建立一支师资队伍,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3]其次,高校应结合区域民族文化的特点,适当添加艺术课程,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最后,高校应定期组织一定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强大魅力,积极参与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紧密相连,高校应提高对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视,在艺术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高校艺术事业进一步发展。

(五)普及文学教育

我国拥有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如《诗经》[4]、楚辞及唐诗宋词等,优美独特的文章彰显独特的艺术魅力,带领我们体验古代的人情风貌。因此,在继承、弘扬、发展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时,应向学生普及中国优秀的文化内容,展现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5]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中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保持文化多样性。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大量的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高校艺术教育应肩负起传承、弘扬与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重任,实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融合,推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

作者:杨兰亭 单位:中国美术馆

参考文献

[1]袁恩培,文静,庞杰.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8-101,125.

[2]高昌苗.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教育探索,2014,(9):25-26.

[3]刘卫红,广予.高等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与使命[J].民族艺术研究,2010,(2):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