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icu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icu护理措施范文1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67-02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高5~10倍[1],ICU医院感染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费用,给患者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也浪费国家巨大卫生资源,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34名重危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了分析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所ICU住院期间出现医院内感染的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6~73岁不等,28例为昏迷病人,6例为清醒病人。

1.2 院内感染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痰、尿、血液、导管等标本培养结果和临床表现,并参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2 结果

2.1 患者院内感染部位分布(见表1)

2.2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见表2)。

2.3 治疗与转归

通过治疗护理,28例症状明显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其中6例未见明显好转后死亡,其中4例死于原发病,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3 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1 呼吸道感染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报道中占第1位,获得性肺部感染主要为获得性肺炎。在我国医院感染总病例中,其构成比为26%~42 %[3]。发生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患者,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77%气管插管患者可造成气管内误吸,存在于咽喉的菌丛很容易沿气管插管侵入气管内,加之许多ICU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丧失咳嗽反射的能力,痰液不宜咯出,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尿路感染 在我国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占20.8%~30.7% ,仅次于呼吸道,主要是细菌侵入泌尿道引起的炎症,8O%的医院内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与导尿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导尿管污染或将尿道外口周围细菌植入膀胱有一定关系。据统计留置导尿管>3d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为31%, 留置>5d的患者有74%发生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几乎100%发生菌尿。

3.3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侵袭性操作是ICU造成血行感染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血管内治疗,如静脉穿刺、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及周围静脉置管等因技术操作不熟练,插管部位皮肤破损,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是病原菌进入人体的最大入口,潮湿可以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3.4 切口感染及烧伤创面的感染 内脏菌群的污染和皮肤携带菌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手术伤口感染来源,术前没有进行有效消毒;烧伤患者由于抗生素的普遍应用,耐药菌株相当复杂,且一旦感染,很难控制,另外病房空气、物品污染、术前毛发去除都是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

3.5 消化道感染据调查,消化道感染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3%~0.7%,占医院感染总例数的12%~21%。,由于鼻胃管大小、营养支持的方法、患者的和胃肠动力是影响胃液吸收的重要因素,胃液酸度降低,胃内细菌大量繁殖[4]。特别是ICU的患者,由于广谱抗生素及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肠道菌群更易失调,更增加了患者对胃肠炎的易感性。

4 护理相关对策

4.1 加强病房及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及时间,减少人员流动,减少病区的环境污染。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三氧机空气消毒、通风换气、湿式拖地、湿式扫床等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并采取空气细菌学监控。ICU由于监护仪器和各种治疗设备集中,医护人员流动性高,操作多,很容易通过接触传染[5]。因此,应加强危重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在接触患者或使用器械后,应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呼吸机管道实行严格的消毒与灭菌,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每天更换湿化瓶水。

4.2 早期发现感染的征象对于病重、年老体弱、年幼及长期患病的易感染人群要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除常规监测体温外,在进行口腔护理的同时要观察口腔及咽喉部的变化,检查各种管道是否为感染途径,定期消毒并做培养;若有感染存在,及时做好血、尿、便、痰及分泌物标本的留取,血培养的留取应在应用抗生素之前,高热时采取,阳性率较高。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置。

4.3 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 针对呼吸道的感染因素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保挣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人造成肺炎,喂养过程中尽量减少误吸危险因素,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喂养,控制胃内容物的反流,对机械通气患者提倡半卧位姿势[6]。

4.4 强化泌尿系的护理 在行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正确,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导尿管要妥善固定,防止因导管移动造成黏膜损伤,对长时间留置导尿者,要保持导尿管系统密闭,减少导尿管与集尿袋的分离及频繁采集标本[7]。注意尿袋位置低于床面至少10cm,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更换引流管及尿袋,防脱落和污染。

4.5 重视静脉治疗的操作环节 静脉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尤其是在放置PICC管和中心静脉插管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深静脉穿刺部位每日消毒并更换一次性无菌敷帖,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如有感染现象则及时对导管皮下进行细菌培养。

4.6 合理使用抗生素。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尤其是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更高[8]。因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护理工作来说,对于痰、尿、血液、导管等标本采集及送检,显得非常正确,可以降低假阳性率等,培养出正确病原菌,由此通过高质量的细菌培养检验为医生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医院内感染是危害病人健康和疾病康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中,护士是护控医院感染系统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者.所以应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血管内治疗的环节,正确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有效地配合医院感染控制,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熊敏,应文娟,杨丽霞,等.重症监护医院感染监测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7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OOl,81(5):314―320.

[3] 耿莉华.医院感染控制指南[I].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16-433.

[4] 曹晓红,马巍,汤连志.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79―180.

[5] 徐义.浅谈监护室交叉感染的预防EJ].重庆医学,2004,33(12):1808.

[6] 黄先勇,沈洪,张志强.危重病患者急诊抢救中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1):24.

icu护理措施范文2

ICU谵妄主要是指由于普通医学疾病入住ICU而发生的谵妄,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障碍,由于ICU患者经历的一系列打击所致。谵妄是我国综合性医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其中ICU患者发病率一般为15%~40%,最高报道达80%。患者发生谵妄常提示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认知、感知、情感和行为的障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降低ICU谵妄的发生率是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预防和减少ICU患者谵妄的发生,故对其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共654例,其中谵妄达102例,占总数的15.6%,其中男64例,女38例,其中老年患者53例,外伤后患者72例,择期术后患者30例。

2 ICU谵妄的常见原因

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多数ICU患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果不能解除疼痛,本身就会导致患者的烦躁不安和意识模糊。年龄70岁以上;既往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痴呆史,中风史,癫痫史,抑郁史;入院时有视力或听力减退;有肝肾功能障碍等均为诱因。ICU患者常用的精神活性药物可以增加ICU患者的谵妄率,如抗胆碱药物、止痛剂和镇静剂等。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大量出血、输血、过度换气、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等可引起谵妄。

环境因素:ICU的环境与谵妄有密切关系。①监护室与外界隔离;②ICU内有许多抢救设备和监控仪器,这些都给患者带来一种被禁锢的感觉,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同时限制了患者的活动;③ ICU患者存在严重的睡眠剥夺问题,ICU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经常从睡眠中惊醒,睡眠质量差,睡眠剥夺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原因主要是噪声、灯光、给药等,其中以工作人员说话所产生的噪声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最大;④危重及抢救患者多,特殊治疗及护理多;⑤限制探视不陪伴,限制活动及使用约束,环境陌生,缺乏沟通及交流;⑥需要使用留置导尿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下机械通气等。

3 护理措施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期评估精神障碍发生的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疾病,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控制感染及低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3.2 减少应激刺激在患者刚刚入住ICU后,常常会由于病情严重、疼痛、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医务人员而感到恐惧、焦虑,此时,护士最好能够陪伴患者,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每一项操作,患者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等。缓解疼痛,保证舒适。

3.3 反复给患者进行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 由护士承担,每天为患者提供3次刺激认知功能的活动,以保持患者的定向力。

3.4 保证患者的睡眠,促使睡眠-觉醒周期的正常化 ①降低ICU的噪声,夜间尽量关灯,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监护仪的报警声音,在23:00~5:00之间尽量协调和限制各种护理操作,只能小声说话,不能使用电话、对讲机等,尽量不使用直接灯光照射等;②夜间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在患者意识清楚合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对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禁忌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药物性治疗;及时拔除导尿管,早期活动,包括关节运动。

3.5 维护患者的自尊 ①入住ICU的患者大多身体部分暴露,而且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多注意监护和治疗,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和自尊;②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暴露,要尊重患者,必要时应用遮挡或让其穿上病衣;③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各种基础护理,这样不仅可给予和安慰,还可以增进护患关系。适当的音乐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产生调节患者精神状态的引导作用,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

icu护理措施范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194-02

1 研究对象

2007年5月~2009年5月脑外科ICU患者146例,男86例,女60例;年龄4~78岁,年龄≥60岁为66例。住院天数1~76d,ICU天数2~11d。昏迷者56例,气管插管46例,气管切开43例,机械通气20例。有吸烟史66例,有鼻饲营养71例。为解决呼吸道清理无效护理诊断,每日行雾化吸入、及时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结果

14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76例,占52%,其中昏迷患者占35.2%,且与昏迷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者呈负相关现象。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年龄≥60岁、营养状态(鼻饲营养、未鼻饲营养)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雾化吸入和频繁吸痰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床空间面积不足造成交叉感染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3 护理体会

3.1 正确执行医嘱:保证护理记录质量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经2人复核,对有疑问的医嘱要询问医生确认无误后才执行,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一次治疗都要经2人查对,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要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非抢救时不能执行口头医嘱。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客观资料作为法律性文件,为护患双方提供了法律保护及举证依据。我们要求护士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记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确保护理资料的真实、客观、准确、完整。[1]

3.2 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应耐心讲解人工气道的正常不适反应、气道处理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对于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患者进行适当约束,防止患者乱抓乱拔,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在为患者治疗、护理及翻身时,防止管道滑脱,操作完毕均要检查各导管是否固定在位。

3.3 疼痛护理:全麻苏醒后随着镇痛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常感到切口疼痛,而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这时应向患者解释,减轻焦虑,并报告医师应用镇痛药或者进行镇痛泵处理。食管癌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常表现为腹部和背部不适,多数患者感觉背部有“异物”,不停要求变换卧位。开胸术后患者由于咳嗽和呼吸等因素,可影响镇痛效果。有研究报道,应用小剂量氯安安酮联用芬太尼PCIA镇痛效果安全并且高效。[2]

3.4 心理护理:ICU患者由于病情复杂且重,其心理方面有许多特殊的反应: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寂寞感、绝望和极度痛苦;昏迷、麻醉觉醒后的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知障碍,有些还会伴有幼稚化行为、主观感觉异常、猜疑、孤独和失助等。他们在病痛中挣扎时是最需要关怀和帮助,对他们的帮助除了医疗技术外,精神及心理的治疗关怀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本着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原则,注意自己说话的语调、表情、态度,使患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人性化的服务。对患者难以用交流及一般医疗行为解除的心理障碍,应使用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尽量不要束缚患者四肢,如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制动时应用专业束带,以避免对患者产生医源性损伤,并对患者家属耐心解释和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医护进出病房步伐要轻,说话声音要小,并注意尽力减轻医疗仪器发出的音响,以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充足睡眠。[3]

3.5 脑外科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神志不清或颅脑外伤,病情进展迅速,存在护理诊断――呼吸型态的改变、呼吸道清理无效,并且各项侵入性操作较多,氧气和雾化吸入,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使气道与外环境直接相通,特别是在易患因素年老多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情况下,细菌很容易进入并存留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2]。因此,强化脑外科ICU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加强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肺部感染的易

icu护理措施范文4

方法:对我院综合ICU病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综合ICU病房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切口的感染。

结论:必须加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严格执行洗手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及管道留置的护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管道留置时间,是预防与控制综合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综合ICU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73

Common cause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comprehensive ICU ward

Ma Xiaoho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mmon causes of comprehensive hospital infection in ICU ward and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ward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comprehensive ICU unit found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of incision.

Conclusion:We must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hand washing procedures and aseptic technique 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basic nursing and tube indwelling, minimize invasive operation, shorten the pipeline indwelling time, are the major measures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prehensive ICU hospital ward.

Keywords: ICU ward Hospital infection Nurs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81-01

综合ICU病房收治的病人因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等原因,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病人。医院感染是综合ICU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患者死亡的严重因素,是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有限医疗资源大量消耗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医院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中发生的感染和住院时及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住院前已开始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1]。ICU病房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影响医院的声誉,还给病人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现从护理角度对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常见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1 引起感染的常见原因

1.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占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首位,ICU获得性肺部感染主要为获得性肺炎。常见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患者,病人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77%气管插管患者可造成气管内误吸,存在于咽喉的菌丛很容易沿气管插管侵入气管内。有关文献报道的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达100% [2],临床表现为气管切开术1d后,在原有临床症状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超过1℃、血象升高、痰液增多、痰培养出现新的致病菌、肺部可闻及干、湿性音;与患者本身伤势重,机体免疫力下降,昏迷程度深,吞咽、咳嗽反射减弱,呕吐及痰液分泌增多,营养支持差,加之可伴有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病房空气清洁度及吸痰操作不规范引起气管粘膜损伤,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长期卧床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

1.2 泌尿道感染。尿路感染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的20.3%-31.6%,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正常人的尿道平时处于关闭状态,膀胱内的尿液不能返流,形成一个防御屏障.而80%的医院内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20%与尿路器械有关。外科患者因疾病和手术后尿潴留或过多残余尿也易诱发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据报道留置导尿管3天的病人26.17%发生尿路感染,留置7天66.17%发生,留置10天93.13%发生,长期留置者几乎100%发生菌尿 [3]。另外,与导尿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导尿管污染或将尿道外口周围细菌植于膀胱。

1.3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塑料导管比钢质材料导管危险性大,硬度较高的导管、较粗的导管引起感染的可能性较大;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人员不熟练,插管部位消毒不严或皮肤破损,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是病原菌进入人体的最大入口,潮湿可以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1.4 切口感染。内脏菌群的污染和皮肤携带菌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手术伤口感染来源,术前没有进行有效消毒,病房空气,物品污染,术前毛发去除都是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

2 护理措施

2.1 病房管理及环境的处理。严格探视制度,监护室规定每日下午集中30min的探视时间,每次探视仅限1人;病室空气、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在空气微生物含量高峰时段尽量减少护理操作,定时开窗通风,各种必须的操作要轻稳。病房湿式清扫,病房温度应控制在22℃-26℃较为合适 [4];减少不必要的备皮,加强护理人员对病人操作后实施有效的手卫生。

2.2 加强呼吸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金属内套管时需每6h清洗、高压蒸气灭菌1次;气管插管患者,每次吸痰更换1根吸痰管;重视对患者更换、每2h翻身、拍背1次、并通过叩听视诊观察患者,给予及时正确吸痰,以减少发生率较高的肺部感染,对鼻饲患者每次鼻饲前都需吸净痰液,抬高床头30°-45°,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min,再恢复,防止因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对机械通气患者也提倡半卧位姿势,并针对患者情况,观察口腔、咽喉部粘膜有无白膜、溃疡,扁桃体有无肿大,呼吸道分泌物颜色、气味、排出量,尿、粪性状有无改变,对疑似感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校论文中心。

2.3 预防泌尿系感染。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特别是固定尿管的左手必须保持无菌,决不能接触消毒后的皮肤,保证见尿后再插入尿道的尿管绝对无菌,随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尿量,注意避免尿袋、引流管弯曲受压,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搬运患者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细菌逆行感染,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及会清洗,每日2-3次,避免不必要膀胱冲洗,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尿量达1500ml/d,严格控制尿管留置时间,有目的训练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夹闭尿管每4h开放1次,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

2.4 加强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及血管内导管的护理。选择适当的导管、适当的插管部位,优先选择锁骨下静脉作为插管部位,并最好建立皮下隧道,严防原发性血液感染,除保持导管连接紧密不可脱落外,还需注意插管外口保持无菌。局部消毒,用湿的无菌棉拭子擦接头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部分病原体。用酒精擦可增加其效果,用无菌敷料覆盖等均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2.5 合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促使二重感染的发生,临床上由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需要48-72h,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极易导致多重细菌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不宜置于同一种溶液中静注或静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虽然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由于药液互相作用,可出现药理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失去活性,丧生或降低抗菌作用 [5]。

综上所述,ICU的特殊环境,护理人员肩负着防御医院感染的重大使命,如何进一步加强ICU病房管理,做好清洁、消毒、隔离措施以及各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对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康,杨莉莉,唐方,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J].四川医学,2005,26(8):900-901

[2] 刘冰,张永琴.神经外科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杂志,2003,20(4):35-36

[3] 徐敏,徐榕,张伏琴.留置导尿与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68-369

icu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 全面护理;重型创伤性湿肺;ICU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c)-0157-02

患者在创伤后肺部发生渗出性病变在临床上被称为创伤性湿肺。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肺实质性损伤性疾病。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挤压、撞击、坠落等钝性伤,实际发病率为胸部钝性伤患者总人数的50%左右[1]。如果患者的病情程度较轻,通常情况下无需进行特殊的处理,但如果病情程度比较严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救治,很有可能会导致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该研究中出于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创伤性湿肺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展开了分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研究对象该院收治的82例重型创伤性湿肺患者,再将其按照住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后,每组41例,在对照组中包括男24例,女17例;年龄19-53岁,平均(31.4±1.5)岁;病程1~19 h,平均时间(4.6±0.8)h;在观察组中有男25例,女16例;年龄18~55岁,平均(31.6±1.4)岁;病程1~17 h,平均(4.5±0.7)h。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临床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单号患者入选对照组,双号患者入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重型创伤性湿肺病情控制效果、症状表现控制时间、肺部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

1.2.2 护理方式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接受ICU全面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 呼吸功能护理;② 循环功能护理;③ 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④ 疼痛护理;⑤ 引流护理;⑥ 针对性心理护理;⑦ 积极预防并发症[3]。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肺部功能以及相关检查指标恢复至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部功能以及相关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偶有波动;无效: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肺部功能以及相关检查指标依旧存在显著异常,甚至恶化[4]。

1.5 统计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2.1 重型创伤性湿肺病情控制效果

经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者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3%,经ICU全面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者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8%。显然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症状表现控制时间、肺部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经(3.52±0.55)d治疗后症状表现得到有效控制,经(8.85±1.92)d治疗后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2.29±2.76)d;观察组经(1.84±0.47)d治疗后症状表现得到有效控制,经(5.16±1.63)d治疗后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共计住院接受治疗(8.05±1.37)d。观察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肺部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2例,发生率为4.9%。显然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

3 讨论

重型创伤性湿肺是一种在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导致出现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症状,只有在病情出现的早期阶段通过维护呼吸和循环功能,采用呼吸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持治疗才能够对呼吸衰竭症状进行有效纠正。同时对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在ICU救治期间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充分保证患者能够平稳的度过治疗的危险期,使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显著提高,降低患者实际死亡率,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早日摆脱病魔的困扰,恢复健康[5-6]。该研究结果也充分说明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模式在该类患者ICU救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海军,钱燕宁.外科危重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10:181.

[2] 冯清耀.创伤性湿肺45例诊治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256-257.

[3] 荣晓旭.36例刨伤性湿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5(11):133-134.

[4] 陈颖,梁熊烈,林万里,等.创伤性湿肺98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4(20):126-127.

[5] 杜伟亚,何建行,惠萍,等.压力控制通气治疗重症创伤性湿肺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9,11(17):122-123.

icu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 气管切开;ICU;肺部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189-02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危重患者抢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避免发生呼吸道阻塞症状,然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切管切开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在90%左右。本次临床实验对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的诱发原因和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以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所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ICU内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0~80岁,平均(51.2±1.4)岁,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后至进入ICU的平均时间为(7.5±0.5)d。其中,3例患者意识清醒,37例患者为昏迷状态;25例患者需要行机械通气。

1.2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2000年制定的《住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患者未见明显的潜伏期症状,进入ICU治疗48 h内出现感染症状,将X线检查、细菌培养、血象、体格检查、临床症状等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1.3 痰液采集

通过无菌吸痰法,在气管切开部位将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并将采集的样本放置在无菌试管中进行细菌培养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72 h内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排痰效果好;显效:72 h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排痰效果较好;有效:72 h以上症状稍有减轻,咳痰量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特征

所有40例患者的痰液细菌检查培养结果显示,共有9种致病菌,其中,真菌4例,占10%;革兰阳性球菌4例,占10%;革兰阴性球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32例,占80%。致病菌的例数是查出该类型致病菌的患者例数。

2.2 药敏检测

3 讨论

3.1 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

(1)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的发生会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抵抗力降低,同时,重症患者在同一ICU内治疗,也会加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2)医用器械未彻底消毒。雾化器管道和储水罐污染,呼吸机回路未彻底消毒,会将大量致病菌带入患者体内,并直接进入肺泡和细支气管内,进而引起肺部感染。(3)沿气道和插入管管壁的间隙移行。患者皮肤上寄生的细菌量会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并发生演变。气管切开损伤皮下组织和皮肤,导致水肿核损伤性渗出,使细菌定植、黏附并沿管壁下移,进而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4)不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气管切口、气道湿化、吸痰等不当的护理操作。

3.2 护理措施

(1)住院环境护理。执行严格的探视制度,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定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性,将室内湿度保持在60%左右,室内温度设置为约22℃[1]。(2)切断致病菌传播途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前要戴口罩,并彻底洗手,定期消毒吸引器储液瓶、雾化器及其管道、呼吸机回路等物品和医疗器械,避免交叉感染[2]。(3)气道分泌物清理。吸痰时要缓慢轻柔,不能一插到底,防止将气管外部的细菌带入患者气管内。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以利于排出支气管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以内,压力控制在50 mm Hg以下,吸痰盘保证专人专用,每24小时更换1次[3]。(4)气道湿化。雾化吸入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可使用具有宣肺止咳、清热化痰功效的中药制剂,每8小时用药1次,通过微量泵持续泵入气道,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刺激性干咳和痰痂形成的发生率[4]。(5)气管切口护理。受到痰液分泌物的刺激,患者手术切口易发生感染,需定期消毒和清理手术切口,以及周围皮肤组织,并定时更换纱布,并保持纱布干燥[5]。(6)鼻饲护理。对于伴有吞咽困难或昏迷不醒的患者,可通过鼻饲食用流食,并保持缓慢的进食速度,每次进食时间在30 min以上,抬高床头至30°,鼻饲30 min内不能吸痰,避免患者胃内容物进入气管,导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6]。

综上所述,对于行气管切开手术的ICU患者,能够显著缩短ICU的治疗时间,适当进行药物和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肺部感染问题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了的关键在于护理操作过程中执行无菌操作,树立无菌观念,并控制好起到的湿化程度和良好的吸痰技术,同时做好各项基础会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和护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华. 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1(14):358-360.

[2] 姚磊. 综合ICU气管插管患者并发ICU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防护措施[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1):132-133.

[3] 朱以芳. 开胸术后气管切开患者ICU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10,20(20):79-80.

[4] 吴艾霞. ICU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62-63.

[5] 江东红. 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10,36(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