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icu护理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基层医院;icu;专科护士;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ICU收治的患者主要特点为疾病病情危重,且病情对生命危害较大,ICU的设立目的是提高该类危急重症患者的存活率[1]。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存活率[2],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的ICU专科护士在职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基层医院ICU专科护士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及科学依据。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入组的研究资料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参与我院基层ICU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40名,其中女39名,男1名,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为(27.15±5.71)岁。其中拥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1名,中专9名;其中职称为护士的人员有19人,护师有16人,主管护师5人,工龄2~18年,平均工龄为(6.19±2.27)年,其中于ICU工作人员有25人,无相关经历人员15人。

1.2方法

本组研究主要观察“入学评估-集中授课-每周随班考核-结业理论考核”的培训方法在基层医学ICU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及意义。第一阶段:成立课题小组,遴选专家,构建初步ICU专科护士培养方式函询框架,拟采用DelPhi法[3]对专家进行函询。具体方式为通过数轮专家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并将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供他们分析,以提出新的论证。反复多次,意见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比较大的意见。本研究拟采用两轮咨询对专家的反馈结果进行分析,达成一致性意见,构建基层ICU专科护士培养方式。重症监护学理论考核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感染控制由感染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机械通气、呼吸相关护理由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由心内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神经系统相关知识由神经内科教授及护士长考核。第二阶段:选取符合标准条件的40名学员进行培训,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重症监护学相关理论;各种基本监护技术与病情评估;各系统的监护要点与技能;ICU感染控制;ICU心理护理。实际培训计划主要包括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呼吸相关护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入院程序、临终患者、家属护理、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处理心脏骤停、意外脱管紧急处理等。基础理论体系、急救护理技能训练、急救护理文书疏泄、护理质量控制、医院相关信息应用、人文知识体系、急救相关医护沟通、自我心理调节、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相关管理能力。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ICU相关感染控制及心理护理等方面是需要重点培训的内容,也是参与人员知识薄弱的地方,需要进行全员培训。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分析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度、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考试分数;评价标准包括两个部分:(1)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理论考核;(2)评价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度,评价学员桑方面知识的掌握度,评级方法为五级评分[4],分值越高掌握程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3.0,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对数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员于培训前后

ICU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度的比较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度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

2.2学员于培训前后

ICU相关理论知识考试分数比较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考试分数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简称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而ICU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是危重病人最直接的观察者和抢救者,其护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优劣及危重病人救治的成败[3]。目前国内尚无ICU护士培训中心,现有的ICU护士无正式的专业证书,待遇方面无响应改变,与国际、国内危重病护理学的发展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国内已有开始尝试培养ICU专科护士,但是由于其概念理解和培养标准各不相同,尚未形成统一的培养方式。因此探索一种新型且适合我国国情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方式对于基层医院ICU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培训方式所采用的试题是在带教老师严格甄选之后的选用的,该套培训内容结合ICU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且以重症监护病房的岗位需要为导向,以提高护士专业能力及素质为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广东省地域面积较广,区域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不平衡,来自偏远地区基层医院的护士对于ICU相关知识需求更加旺盛,培训效果也更好。综上所述,基层医院ICU专科护士培训可以促进护士加强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也应该注意到对于低工龄和低学历护士的加强培训。

作者:张小文 梁水英 唐素勤 唐映莲 梁慧娟 周丰华 莫文庆 罗艳慧 单位:连州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潘夏蓁,方希敏,包向燕,等.身体约束在ICU的应用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1,10:1031~1033.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分层次岗位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力量与先进仪器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集中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的护理单元[1]icu的特点是:急、危、重症患者较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及家属期望值高,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各专科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2]。这就为icu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icu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icu护士的综合素质。本文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共有护士12名,中专学历3名,大专7名,本科2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4名,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岁。

1.2 方法

1.2.1 分层次安排日常工作:根据职称学历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将护理人员分为高、中、低年资护士,每个班次按高、中、低年资相互搭配,形成a、b、c组合,每一组合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高年资护士负责指挥协调,负责观察分析患者病情变化,较高年资护士负责执行复杂的操作和重要的抢救措施,低年资护士负责准备抢救用物、取药、配液、照顾同病室其他患者。

1.2.2 分层次安排护理人员的培训:对icu护理人员根据参加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岗前培训(进入icu工作前)、初级培训(参加icu工作1~2年内)、中级培训(参加icu工作3~5年内)、高级培训(参加icu工作5~10年内)。

1.2.3 培训方法:①岗前培训:在外科系统轮转2年以上,经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综合评价符合icu岗前培训条件方可进入岗前培训队伍,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心电监护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配合技术、吸痰技术、留置胃管尿管护理技术,为期3个月。3个月后经科护士长、护士长逐项一对一考试合格后方能由高一级icu护士带班上岗,并参加icu初级培训。②初级培训:年轻护士临床综合思考判断能力,临床急救技能欠缺[3]所以这一时期的培训很重要。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并亲自授课,内容包括:沟通技术、病情观察及护理技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应用技术、除颤技术、异常心电图识别、异常化验分析;输液泵、降温仪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常见报警原因的处理,对学习内容首先由带班组长或护士长跟班现场检查,再利用晨会交班时随机提问,然后每月组织一次理论知识、急救技能考试,公布成绩,对不合格者在规定时间补考。③中级培训:icu工作3~5年的护士年富力强,是icu的中坚力量,这一梯队人员的培训很重要,重点进行了: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常用急救技术;病情动态观察及评估;icu最新护理技术;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icu应急预案;“五衰”抢救程序;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使用剂量;危重患者鼻饲管置管及保留技术;中心静脉压检测技术等培训。通过临床典型病例的护理问题,开展预见性提问,制定应急状态下的护理措施,以培养护士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多方协调的管理能力。④高级培训:在icu工作5~10年的护士,经过了icu初级、中级培训,熟悉了icu的各项工作,理论水平、技术操作能力都较强。在业务培训方面,我们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有目的的让她们参加一些国内、省内的学习班和学术会仪,了解更多的护理新信息和新理念,不断充实完善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根据icu特点,由他们制定重症患者抢救流程、特殊仪器操作流程、icu工作流程,对新开展业务,组织制定相关护理常规,负责教学科研,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

2 结果

经过初级培训使年轻护士掌握了icu基本操作及技能,中级培训使有工作经历的护士掌握了icu综合抢救技能及监护工作经验,高级培训使有一定工作经验的icu护士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层面,对icu护理工作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

3 讨论

icu是展示医疗护理工作的平台,老、中、青、高、中、低年资护理工作者相互配合,组成了icu抢救工作整体。各取所长,能力互补才能保证icu监护质量。不同层面的护理工作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3.1 基本素质要求

icu是危重患者聚集地,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病痛的折磨再加上icu特殊的治疗环境要求icu护士具有爱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3.2 基本技能要求

在icu临床护理中,无论仪器多先进,人的基本诊治技能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icu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应放在首位,而临床各项技术操作技能是icu专科护士必备的基本功。icu病房内汇集了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治疗护理手段。所以icu护士必须在短期内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常见监护、治疗、护理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应对复杂多变的抢救工作及患者的病情变化。

3.3 应急应变能力的要求

患者的每项检测指标的变化都可能预示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所以应善于培养护士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提问、解答、纠错、评价等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增加icu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而对急救流程、急救技术组织培训和演练,则大大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岗位责任要求

科室内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各班岗位职责,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和应达到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由护士长、科护士长定期检查评析,不合格者降级使用。

3.5 团队协作要求

中年护士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是icu工作的主力,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从危重病理论及临床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预见性思维能力,使大家把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主动权。高年资护士是icu护理工作的领头人,是重症监护质量的保证,利用他们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特长,发挥传帮带作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icu专科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对icu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使icu各年资护理人员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面的提高,按档次培养,分层次管理使各项工作有重点有计划的完成,必将有利于icu各项工作的展开,最终使icu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蓝蕙兰,黄慧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1129.

2 杨书奎,唐义兰,张广英.icu护理带教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1?102.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 定向培养; 重症医学; 专科护士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161-02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需求日益增大。专科性的护理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培养专科护士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促使临床护理事业朝着专科化的方向发展。ICU作为医院的一级分科[1],具有患者病情严重、精密仪器复杂、治疗手段多样、工作量庞大等特点,使从事ICU护理工作的职业风险通常是普通病房的许多倍[2]。因此,ICU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超的专业护理能力和极高的应急处置水平。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针对ICU专科护士的培养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有的培训模式仍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所以如何建设ICU专科护士培养机制仍需要深层次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ICU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为院校定向联合培养模式进行先一步的探讨。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ICU专科护士培训开始较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就设立了重症监护护理的专业团体,ICU护士必须通过严格的专业考试和能力测试才能取得合格证书。

1.1 美国培训模式

1976年,美国开始实施ICU专科护士认证制度,是提出并实施专科护士培训最早的国家。美国ICU临床专科护士要有学士教育经历的最低要求,而且必须通过由美国危重病学会组织的从事ICU患者护理执照考试,获得证书后才能进入ICU工作领域[3]。该国危重症护士学会采用网络学习的模式培训ICU专科护士,以计算机、网络为主,通过互联网在线授课、光碟和录像机自我学习等形式进行教学。受训者可以不受地点和时间约束,自由掌握学习进度。培训模块包括目标、大纲、工作表、经验教训、自我测试和模块测试等6个内容,培训内容完全由美国危重症护士学会负责设计[4]。

1.2 加拿大培训模式

加拿大的部分高校对ICU专科护士的培养采取以学校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学校负责理论授课,医院负责临床训练,教育机构负责培训方法的设计、培训内容及教学实施[5]。此种模式的缺点在于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分离。加拿大的某些医院采取以医院联合为基础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即所受训者需要的培训内容、方法和标准全部由医院负责提供。但是这种培训模式均针对医院护士,对在校护生并不适用。

1.3 北爱尔兰培训模式

北爱尔兰采取医院和学校联合的模式培养ICU专科护士[6]。此种模式是以培养临床护士为主,医院负责设计培训项目并提供临床实践场所,所有的理论部分均由教育机构负责讲授课讲解。无论是项目设计还是课程时间或是教学内容都取决于医院的需求,这种模式的优点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提高充分结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专科护理发展较晚,ICU护士在我国仅20多年的历史,ICU护士培训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有亮点有创新,但更多的是需要完善和改进。2002年,中华护理学会正式启动ICU护士培训,当年及2004年与香港危重病学护士协会联合举办了两届全国“危重症护理学文凭课程班”,致力于培训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训结束后颁发“危重症护理学业文凭证书”,这两期培训为我国ICU 专科护士资格认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随后ICU专科护士培训在全国部分地区相继开展起来。

2.1 国家层面简述

2005年,卫生部要求:至2010年,分步骤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重点专科护理领域实施专业护士培训工程,切实培养一批符合临床需求的专业化护理骨干,积极探索和建立紧跟时代步伐和岗位需求的专业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提高护士队伍的科学文化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8]。2007年,卫生部颁布《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2005-2010年)》,提出了ICU护士培训大纲,在培训对象、授课内容、培训方法、时间安排和考核要点等内容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9]。2011年,新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10]指出:要对重症监护、血液净化、肿瘤、急诊急救、手术室等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着重培养,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增强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意识到了ICU专科护士的重要性和培养必要性,并给予政策支持。

2.2 地区培训概况

2003年,北京市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委员会成立,受北京市卫生局、北京护理学会的委托,并在其具体组织指导下,北京率先开展了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的尝试[6],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首次。2005年,广东省依托香港理工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培养专科护士,开设专科护士研究生班。2006年,上海护理学会具体承担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并于当年建成10个ICU实训基地。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培训基地。此外,内蒙古、浙江等地也开展了ICU专科护士培训班。这些地区对ICU专科护士的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医疗系统对ICU专科护士的需求,但也说明我国ICU专科护士培训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2.3 院校培训模式

我国各大院校也相继展开了ICU专项培训。本科院校如苏州大学,根据地方需要,自2004年起其护理学系与苏州市护理学会共同开展了ICU护士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为苏州地区具备护士执业资格、从事ICU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培训涉及ICU相关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甄选、实训基地建设、考核标准制定等方面[11];专科院校如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5-2008年,连续四年,针对四届护理专业大专实习生(共计332名学员)开展ICU初级专科护士培训,在制定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建设教学文件、选择培训医院、选拔临床教师等4个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2]。

3 国内ICU专科护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训模式不统一

有的地区从在职护士中选拔人员,以参加短期ICU专科学习班的方式进行培训,有的地区以科室轮转代替专科培训的方式进行岗位任职培训[13]。无论是在培训周期还是在培训教材上,各地也不尽相同,且对培训对象是否拥有相应的学历、是否具有直接危重症患者护理经历没有要求,致使受训者的能力层次不同。但护士已意识到仅在临床实践中学习远不能胜任ICU护理工作的需要,他们对正规系统的培训有强烈的要求。

3.2 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ICU专科护士带教老师的能力不一。多数医院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但这些带教老师既要负责临床教学又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甚至有的还要担任一些行政事务,可谓是身兼数职,难免会顾此失彼,影响带教效果和质量[14]。而在校授课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和技能,难以满足护生的需要。

3.3 培训课程和教材不完善

ICU专科护理领域的知识在我国护理本科教育中难寻踪迹,虽然在研究生教育中有专业的研究方向,但与课程设置匹配程度不够,与满足ICU护士实践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对重症监护思维能力的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新目标,但由于学校与医院沟通交流不完全,导致教学内容跟不上临床的实际发展。培训教材更新速度慢、权威性教材少、教学资料不全面等缺点使ICU专科护士培养难以拥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内容[15]。

3.4 准入标准和考核方案不确定

目前能够代表我国ICU专业水准的统一认定机构还未成立,对ICU在岗的护理人员是否必须持有专业资格证书还没有硬性规定。调查研究显示,我国ICU护士在校期间并未接受系统的重症护理教育,护士缺乏进入ICU前的培训;而进入ICU后的任职培训还缺乏正规化、系统化的培训内容和模式。在考核中,衡量指标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动性大,不能客观反映出受训者的综合能力,对培训的效果也难以准确评估。

4 未来展望

4.1 建立完善的ICU专科护士培训体系

总体上讲,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要联合调研,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ICU专科护士培养纲要。具体来说,在课程内容上要科学设置,紧跟社会时展和医学技术进步的节奏,不与时代脱节;在授课计划上要周密制定,既体现ICU护士培养规律,又兼顾在校护生特点;在授课方法上要灵活选择,不拘泥于校内课堂和医院科室,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线授课,适时创新授课手段;在师资力量上要优化配置,不仅要从护士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授课老师,还要注重老师队伍的培养,增加授课老师进修和交流的机会;在考核方案上要客观量化,指标体系合理,过程便于操作,尽量统一有序。

4.2 严格ICU专科护士执业准入标准

对在职护士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要设置培训对象准入条件,对学历、经历、年龄要有详细的要求,对在校护生课程学习和任前培训要建立淘汰机制,确保优秀的人才进入ICU专科护士队伍。明确ICU专科护士的感念认识,统一ICU专科护士资格考核标准,建立规范、权威的资格认证机构。

4.3 尝试和完备院校定向培养ICU专科护士模式

即医院和学校联合培养ICU专科护士的模式,以在校护生为对象,由医院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选拔和建设师资力量、选定和编写教材、设置教学课程和内容。护生通过“自愿+择优”双向选择的方式进入ICU定向培养班,分三个阶段完成学业:(1)定向培养护生在完成学校规定公共课程基层上,增学重症护理学方面的知识,学时要在150课时以上;(2)学校建立ICU工作坊,要求护生掌握ICU常见的10项护理操作;(3)ICU定向班的护生到指定医院进行为期十个月的实习,实习计划有所在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制定。这种模式是对护生合理使用的一种优化,不仅满足了护生学习临床实践的需求,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医院临床一线的需求,同时为建立合理的ICU护理队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黎明,夏明,李玉萍.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2):79-80.

[2]高燕,邢爱红,庞海霞.三年制专科护生ICU护理专业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2,12(26):3245-3246.

[3]任国琴,俞萍,苏纯音.国内外ICU护士培训现状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7,7(7):17-18.

[4]AACN Certification Corporation.CCNS renewal options and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2010-02-06.

[5]乔安花,席淑华.不同国家及地区ICU专科护士认证与培养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2):90-93.

[6]魏建民,杨杰,薛婧杰.国内外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与培养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55-57.

[7]曹红梅,陈湘玉.我国ICU护士培训现状及展望[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87-8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S].2005-07-20.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通知[EB/OL].2007-05-25.

[1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6-288.

[11]钮美娥,殷桂霞,薛小玲,等.ICU专科护士资格培训的实践与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692-693.

[12]邢爱红,王宁,闫春梅.初级专科护士培养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8):356-357.

[13]王志红,周蓝妹.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9.

[14]蓝惠兰,黄惠根,谭杏飞,等.综合ICU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5,4(1):39.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 基层医院; ICU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160-03

doi:10.14033/ki.cfmr.2016.6.088

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一般是综合性ICU,收治内、外、妇、产,甚至儿科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测的患者,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监测项目多、管道复杂,护理工作多元化[1]。对护理人员要求较普通病区护士要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科实践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2]。由于ICU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家属陪伴,患者所有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全由护士完成,护理工作重而繁琐,长期超负荷工作强度及ICU特殊工作环境,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情绪低落、对工作感到厌倦及疲惫,直接影响临床护理工作质量[3]。本文旨在找出造成ICU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探讨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1 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原因

1.1 职业因素

1.1.1 工作负荷过重 一方面原因,基层医院承载着全院各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大手术后监护。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监测项目多,管道护理多且复杂[3-4]。患者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不仅要照顾患者日常生活起居,如大小便护理、口腔护理、擦浴、翻身拍背、喂食,还要书写较多的护理记录及随时面临抢救任务[5],这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另一方面原因,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按2009年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二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人数与床位数比2.5~3∶1。据调查研究,基层医院护士人数与床位数比为1.2∶1。护士人手缺乏,夜班多,护士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1.1.2 ICU高风险护理工作 综合性ICU患者病种多,病情危重且复杂,留置管路多,有创操作多,需要用到特殊监测及药物较多,需要护士注意力高度集中,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按规范执行,稍有疏忽对患者即是致命的危险[6]。另一方面,护士专业技术操作较普通病房多,面临职业伤害危险系数高,这样高风险的护理工作,使护士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心理压力倍增。

1.2 ICU环境因素

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一方面,ICU本身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人员流动频繁;另一方面,基层医院ICU病房很多是旧病房改造,设计达不到标准ICU要求,通风采光条件差,且基层医院资金匮乏,缺少先进的空气洁净设备,同时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未能严格把握,因此院内感染率相对较高[7]。ICU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护士工作繁忙,上班时间全是在封闭环境里,与外界几乎无接触。而且,ICU监测仪器多,各种仪器报警声彼此起伏;患者痛苦声、烦燥患者忽然尖叫声,这样超标嘈杂的环境导致护士心情烦躁、易怒[6-8]。由于ICU收治患者范围所致,护士时常面临患者抢救与死亡,每天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物理性、化学性伤害,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护士身心受到不同程度冲击。

1.3 ICU护士专业知识缺乏

ICU护理工作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熟练的抢救技能,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先进仪器使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研究表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大部分只是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相对较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专学历,ICU护士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这对于基层护士是很大的挑战[9]。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进步,许多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在三甲医院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医院制度制约,基层医院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专业技术跟不上时展步伐。护士工作之余,还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安全[10]。

1.4 社会认可度低

基层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现象,在绩效分配上,医护之间有很大差异[11]。ICU护士绩效系数远低于同年资的医生。患者或家属对待医生和护士也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12]。对医生言听计从,对护士呼来唤去,甚至大声训责,或对护士工作处处挑刺,认为花了钱,护士就应该按家属要求护理患者,如果达不到家属要求,护士面临患者家属投诉现象常有发生。大多数患者康复后,对医生千恩万谢,对护士的辛勤劳动只字未提,这使护士产生职业失落感。近年来,医护人员被伤事件常见于报端,这使得护士工作中处处小心,生怕稍有疏忽遭遇不讲理家属的人身伤害,心理压力大可想而知。

2 应对策略

2.1 人力资源管理

有研究表明,ICU护理是危重患者能否救治成功的直接影响因素,能体现医院救治水平,护理资源配置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会导致护理质量明显下降[13]。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者注意倾听护士想法和建议[14]。更多关心一线ICU护士,适当增加ICU护理人员,延长夜班周期,改变薪酬机制,提高ICU护士待遇[14-15]。如ICU护理绩效以岗位为核心,以护理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风险等比普通病房相应给予提高[16]。合理安排护士外出学习机会,对在ICU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在晋升上给予优先照顾。

2.2 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风险

加强对ICU病房流动管理,减少人员流动频率;提高ICU空气净化设备,有条件的医院ICU采用层流洁净病房,无条件的ICU病房布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时开窗通风,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无菌操作。在工作、休息场所进行人性化设计,有研究表明,在好的环境下工作,能使人心情舒畅,工作效率倍增。感控科定期对ICU病房进行空气、物表、消毒物品监测工作,加强对护士手卫生及职业防护知识相关培训,以降低护理人员被感染风险[17]。设备科人员定时对ICU设备维护保养,减少因设备因素引起的环境噪音。

2.3 开展专科培训工作

ICU护士长对本科室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并鼓励护士工作之余自学医学知识,提高护士理论、技术操作水平及抢救技能,以便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得心应手。根据护士资历、技术水平开展护士分层管理[18]。加强对ICU专科技能培训,如呼吸机使用、除颤仪使用、各种监护仪使用、血气分析仪使用、注射泵使用等多种仪器使用培训,以及各种抢救技能配合的培训工作,提高专科护士技术操作水平,遇到抢救或突发事件应付自如。科学排班,设置护理组长,根据护士资历、工作能力合理搭配,明确职责,组长或高年资护士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减轻年轻护士心理压力[19]。

2.4 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护士长加强与护士沟通,了解护士心理需求或生活上难题,帮助协调解决。成立护理人员心理支持小组,促进工作上的自由交流,通过倾听面谈、接受宣泄、尊重理解、支持鼓励和解释疏导等方式帮助身边有需求的护理人员,为其改善身状况,摆脱心理压力[6,20]。对于抑郁或工作中表现烦躁的护士,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适当安排调休。经常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或感恩教育,使护士感受团队的温暖与力量,从而缓解心理压力[21]。

2.5 引导护士树立正确人生观

在科室,护士长是护士心理健康信息收集者及危机处理者,是护士的主心骨[22]。护士长应掌握本科室护士思想动态,引导护士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与学习各方面关系[23]。培养护士积极生活态度和自我调节能力,积极开展护士心理咨询,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心理辅导班,学习沟通技巧,并熟练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引导护士正确宣泄不良情绪,对于实在不能适应ICU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整,调离ICU环境[5]。

2.6 护士自我调节

护士面对压力时,学会保持乐观情绪,不逃避、不退缩、不自责,及时化解问题,缓解心理压力[24]。在人际交往中与人坦诚相待,不封闭自己。闲暇听听音乐或外出旅游。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培养多样化生活情趣和幽默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中注意言谈举止文明,态度和蔼,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尊重与赞誉,才能赢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才能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护士心情舒畅[25]。

综上所述,ICU工作环境和特点决定了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各种各样,护士工作量大、危险性高,心理承受压力随之增大。应对护士心理压力,必须采取组织和个人干预,一方面管理者要优化护理人力,降低工作负荷,提高薪酬待遇;另一方面,管理者争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当患者被医护人员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时,多数患者或家属只认为是医生的功劳,是医生抢救了他,这时管理者应对护士工作给予肯定,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自尊心、责任心、自豪感。同时管理者为护士提供深造机会,营造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以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的关怀与照顾,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保证良好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魏丽,方晓琴.基层医院ICU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全科护理,2014,12(13):1221-1222.

[2]姜玲燕,娄静静.ICU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7):1028.

[3]李玉萍.ICU护士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吉林医学,2011,32(20):4236.

[4]张彤.ICU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J].天津护理,2012,20(1):59.

[5]朱玉梅.ICU护士工作幸福感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9):97-98.

[6]谢青青,尚娜娜,张利,等.ICU护士心理压力及对心理咨询需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3):273-275.

[7]陈秀女.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的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8):821.

[8]乔安花,席淑华.ICU护士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194-1196.

[9]李言秀.ICU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1,31(4):298.

[10]封德梅,王效白,何淑蓉.ICU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教学参考-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155-156.

[11]段其花.基层护士健康问题的探讨[J].甘肃护理,2012,4(3):72.

[12]陈凤萍.ICU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7):49.

[13]李尊柱,姜亚芳,康晓凤,等.ICU护理质量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4):75.

[14]高娟玲.ICU护士压力源分析及相关应对措施[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6):55.

[15]丁榆,李绮慈,李杏崧,等.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方式分析[J].天津护理,2011,19(1):12.

[16]骆金铠.我国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9.

[17]刘曼丽.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48.

[18]叶向红,彭南海,李维勤,等.ICU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7):756.

[19]李佰华.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32):6911.

[20]胡敏,杨霞.ICU护士职业倦怠的人文关怀[J].护理学报,2014,21(22):15.

[21]席凤英.ICU护士压源与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5.

[22]赵春娟,薛洪涛.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横断历史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797.

[23]张晶,齐海妮,同黎,等.影响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8.

[24]王志慧,冯丽娜,陈长香.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J].职业与健康,2014,30(20):2883.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5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于2014年1—3月,抽取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连续从事ICU护理工作满1年及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2)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护理管理者、行政班人员;实习及进修护士;1年内累计学习、进修、休假等原因不在岗3个月及以上者。

1.2调查工具包含自行设计的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监护室工作年限、工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用工性质8项内容,及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9]。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包括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层级高原4个条目、内容高原6个条目、中心化高原6个条目,共16个条目,其中12个负性条目,4个正性条目。采用Likert6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2、3、4、5、6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均分≥4分,可以认定为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9],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状况越严重。该问卷中的层级高原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进一步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一种状态;内容高原是指个体不能从当前工作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对当前工作产生厌倦;中心化高原指个体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调动的可能性很小[10]。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经评定,得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38,结构效度为0.82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本研究员为主,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协助问卷调查工作。应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意图、填表细则及每个条目的含义等,并向研究对象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问卷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1.4统计学分析将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双人进行数据输入和查对,运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05名调查对象,年龄21~47(29.60±4.61)岁,工龄为1~26(7.85±5.18)年,监护室工作年限1~22(6.15±4.51)年。男48名(23.4%),女157名(76.7%);大专66名(32.2%),本科139名(67.8%);护士64名(31.2%),护师83名(40.5%),主管护师及以上58名(28.3%);已婚107名(52.2%),未婚98名(47.8%);正式员工84名(41%),聘用员工121名(59%)。

2.2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3.76±0.74)分,层级高原维度得分为(4.26±0.97)分,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为(3.97±0.94)分,内容高原维度得分为(3.22±0.99)分。

2.3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人口特征之间的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不同性别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仅在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男性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的得分高于女性护士;已婚状态和未婚状态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同样仅有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未婚的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同用工性质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聘用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4分,远高于正式在编护士,处于职业高原状态,但其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却低于正式在编护士;不同学历层次的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职业高原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大专和本科学历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及职业高原各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1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职称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职业高原总体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职称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而内容高原维度,随着ICU护士职称的上升,内容高原得分也出现了相应的升高。

2.4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ICU护士职业高原的相关性分析对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3个连续人口统计学变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内容高原(P<0.01)、职业高原(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工龄与中心化高原(P<0.05)、内容高原(P<0.0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监护室工作年限又与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层级高原维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进一步分析。

2.5人口统计学变量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用工性质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方法:大专为1,本科为2;职称中护士为1,护师为2,主管护师及以上为3;男性为1,女性为2;已婚为1,未婚为2;正式为1,聘用为2,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中以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层级高原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F=1.339,P=0.219,按照0.05的检验水准,不能拒绝H0,因此认为所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没有意义,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统计学变量不足以影响层级高原维度的得分。其他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婚姻、职称、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及其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用工性质、职称、工龄未进入方程,对职业高原及其维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为职称、婚姻、年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中心化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中心化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和监护室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婚姻、年龄与内容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内容高原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职称、婚姻、年龄均与职业高原总体具有线性回归关系,职业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

3讨论

3.1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整体处于职业高原的潜高原状态,其中层级高原维度得分最高,高于4分,进入职业高原。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这可能与ICU护士普遍认为目前职业生涯的垂直流动可能性小有关。这种垂直流动,在我国护理行业大环境中看来,主要包含了行政管理职务上的晋升和技术路径中的上升两条途径。从护理管理模式来看,护理行政管理路径以直线式结构为主,技术路径以金字塔式结构为主,这两种垂直晋升路径中,越是向上护理管理岗位和技术职称名额越是有限,正是这种局限,令得护理人员的垂直发展存在瓶颈,因此层级高原得分高。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最低,表明ICU护士在重症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有机会得到充实,能够保持较好学习态势。原因可能与ICU护理工作内容有关,首先重症医学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拥有先进、复杂的诊断、治疗、监护设备与监护技术,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ICU护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工作职能不断扩展,专科护理工作内涵不断延伸,为ICU护士新知识、技能的获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最低。由此,笔者认为护理管理者可以把握ICU的专业优势,积极协助护士充实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以延迟ICU护士内容高原的产生。

3.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3.2.1年龄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中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高原总体、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维度均有影响,呈正相关,对层级高原维度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为,ICU护士年龄适宜在22~35岁,因该年龄段者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工作热情高,有足够能力及精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愿,发展潜力大,所以医院、科室更倾向于提拔年轻护士,相比于年轻的护士,随着年龄的增长ICU护士体力、精力均出现下降趋势,在完成日常高强度三班倒的工作之余很难保持足够的精力继续进行学习、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护士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得到丰富,知识累积也相应的增加,再提高的空间较小,如果科室以及医院不能或者很少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其对新知识技能获取的难度必然增加,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内容高原的感知也很可能愈加的明显。年龄愈见增长,护士们的体力、精力受到影响,工作热情也在慢慢减退,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够,对新事物接受、创新和应变能力也会相应变差,能力提升相应的也会受到限制,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之组织核心位置需要的人员数量有限,其在组织中横向流动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小,感知中心化高原也就难以避免。但是对于层级高原来讲,因为医院的组织管理、晋升模式的限制,年龄的影响因素表现的并不那么显著。

3.2.2婚姻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已婚和未婚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者高于已婚者,即未婚护士相对已婚的护士,知觉到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流动更加困难。同时回归分析也显示,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均与婚姻负相关(P<0.01),可见婚姻对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的得分有显著影响。结合ICU护士的职业背景分析,笔者认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ICU是工作压力最高的科室之一加之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护士人群中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未婚护士身在异乡,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生活中需要独自处理诸多琐事,工作中又只能独自面对监护室工作的各项压力,更易于感知职业高原。且未婚在一线城市又同时意味着不稳定,生活或者职业上的变化较多,流动性较大,相比之下,已婚护士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完善,生活状态更加稳定更容易得到组织的信任,比较易于流向组织核心。另外有研究认为,进入婚姻的女性对工作和职业的投入降低,母亲角色成为生活的重心,形成“看重家庭弱化工作”的状态,本研究调查中女性占76.6%,处于此状态的已婚女护士很可能在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的感知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

3.2.3职称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说明对于处于初级护师职的ICU护士来讲,因组织核心位置有限,且多被更高职称者占据,移动可能出现了停滞。同时能够改变这种停滞所需准备中的向更高一级职称晋升,因为要求的条件更高,职称晋升难度越来越大,更加加重了护师职称护士的中心化高原感知。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显示,随着职称的上升高原得分增加,说明职称对于ICU护士知觉内容高原有显著影响。职称越高,所能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越少,容易对当前的工作产生厌倦。但是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称在内容高原维度未进入方程,究其原因,可能因为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职称对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不明显,而被其他因素所取代。

3.2.4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3显示,经回归分析,监护室工作年限只在中心化高原维度进入了方程,并对中心化高原产生负向影响,这说明随着在监护室工作时间的增加,ICU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逐渐完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意味着随着监护室工作年限的累积ICU护士得以具备更强的实力向组织核心靠拢。究其原因,ICU是一个专业性强的科室,监护室工作年限长是ICU护士理论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有力保证,利于护理人员向组织中心移动。

3.3对策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弱化年龄、职称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婚姻对职业高原的积极作用,提出以下对策。

3.3.1组织方面

3.3.1.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招聘新护士、接受其他科室护士轮转、增加护工等途径,改善ICU护士不足现状,努力实现(3~4)∶1的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减少护士工作量,保证休息时间,以利于自我充电,减轻护士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缓解年龄带来的不利影响。

3.3.1.2规范层级管理,增加核心职位的设置根据《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按层级给予护士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加技术途径上升空间;推行组长带班制,设置带班组长职位,采取公平的竞争机制,鼓励符合竞聘条件者竞争上岗,唤起护士适度的危机感和提升ICU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向组织中心流动以缓解职称对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的影响。

3.3.1.3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岗位轮换加强ICU专科护士培训及各种ICU专职护士培训,如仪器设备专职护士、呼吸机治疗专职护士、造口护士、PICC专职护士、营养护士、临床带教老师等,使ICU护士在不同的专职领域中成为专家,在新的角色中找到挑战性,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有利于减轻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的消极作用,更大的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对中心化高原的有利影响;采取护士轮岗制,避免长期固定某一职位主观上产生倦怠或客观上不公平的状况发生,同时岗位的轮换更加利于护理技能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3.1.4帮助护士做好职业规划鼓励ICU护士进修学习、参与科研和撰写论文,鼓励晋升职称,支持在职提升学历。护理管理者协助ICU护士评估目前状况,设计个性的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中明确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以克服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

3.3.1.5注重科室文化重视婚姻对职业高原的负向影响,积极组织联谊活动创造安全有益的社交机会;倡导温暖和谐的科室文化,营造家的氛围,对未婚护士给予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协助其减轻压力,鼓励已婚护士分享经营幸福婚姻的经验;由于ICU科室环境封闭,鼓励ICU护士业余时间走出工作,体验世界,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舒缓心情,缓解压力。

icu护理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ICU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对应措施

ICU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医疗护理组织形式,其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单位,其作用不容忽视。护士是ICU抢救仪器的使用者,也是抢救患者的骨干,在抢救过程中,不仅要求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还要求能够准确做出处理,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其工作性质必然使ICU护士承担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本组通过对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应对措施,旨在为缓解护士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4例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全部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7.4±4.9)岁;本组护士中专学历3例,大专15例,本科6例。

1.2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及文献查阅的形式,对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压力产生原因分析

1.2.1.1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由于ICU患者多为病情危、急、重型,其病种多、病情复杂、变化快、各种管道管理复杂,无患者家属配合,这对护士的体力及技术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常性的心理高度紧张及身体疲惫易引起护士压力过大,影响身心健康。

1.2.1.2工作性质因素 由于ICU护士多为经过严格挑选,在选拨过程中,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敏捷的反应及责任心,且要求比其他科室护士更能吃苦、有耐心,并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而ICU工作本身具有节奏快,夜班轮班快等特点。这些一方面造成选拨的护士数量少,另一方面,部分护士不愿意调入ICU工作,使ICU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易对身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虽然ICU护士工作范畴狭窄,但所处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医生、患者、其他同事等均可能对护士造成影响,如与医生沟通不及时,或护理不到位,易受到医生及护士长的批评,在心理上产生挫败感;除此之外,患者家属的质疑等也会对护士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长期倒班工作,使护士不暇顾及家庭,也会引起家庭矛盾的发生[1]。

1.2.1.3职业损伤严重 ICU护士在抢救患者时必须争分压秒,使有些防护措施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护士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易受到感染。

1.2.1.4护理文书繁重 ICU的护理工作争分夺秒,护士必须认真记录抢救细节,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但由于时间紧张,人手不足等因素,易造成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要求有完备的护理文书,这也为护士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1.2.1.5知识提升的压力 由于医院先进仪器与设备不断更新,ICU护士必须及时扩充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理论技能及专业素养,以适应本职工作需求,而繁重的工作造成护士无力、无心学习,可外出学习、研修的机会较少,也会引起ICU护士较大的心理压力。

1.2.2心理压力应对措施分析

1.2.2.1加强调节与自我调节能力 设立ICU护士咨询室,设立专门的咨询专家,压力感较大的护士可在此进行咨询,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在医院内设立休闲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适当放松心情;指导护士学会自我调节压力,通过参加喜好的活动、娱乐等形式,进行有效的压力宣泄。树立护士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神圣性,并指导护士学会自我调节的技巧,减少压力因素造成的干扰。

1.2.2.2定期举办培训活动及外出研修学习,定期举办业务技能培训及仪器操作学习,支持并鼓励ICU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等活动,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应急能力及专业自信心。对新毕业或新调入的护士应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抢救技术及各种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水平;新入职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执证上岗,以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

1.2.2.3加强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患者入院后即建立电子档案,并采用电子录入的形式,做到电子信息化管理,减少护士文本书写的压力,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将更多时间还给患者。

1.2.2.4规范流程,加强人性化管理 规范ICU科室管理流程,做到职责分明,提高工作效率;实行人性化工作管理,做好合理排班,适当给予人力资源倾斜,增加ICU护士编制,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尽量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遇到特殊情况,护士可自行调班,做好人性化管理工作。积极促进良好的人际环境,ICU监护病房可使用隔音材料,配合双层窗帘,仪器的报警声音以护士能够察觉,并不影响他人为宜,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噪音;与同事、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多与医生进行沟通,有事多请教,正确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多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3]。

1.2.2.5激励制度 运用激励机制,善于发现护士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及鼓励,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护士,应给予及时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改善护士福利待遇,对ICU护士进行适当的政策性倾斜,提高工作积极性。

2讨论

ICU工作的特点及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业务素养,承受着来自患者、医院内部、自身要求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使得ICU护士成为医院工作压力最高的科室之一。ICU护士应学会调节与自我调节,同时医院应提高对ICU护士的重视程度,采用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亚杰,房民.ICU护士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19):72-73.

[2]于晶.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及调适[J].中国社区医师.2012,6(14):367.

[3]陈红美,孙雪梅,赵秋.ICU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和解压方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2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