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总结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工会组织建设
第一,积极贯彻学校工会的工作精神,开展“二级分工会建家”的工作。继续加强教工之家建设,分会工作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使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自已的家,并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因工受伤的赵建强同志,慰问家中出现其它事情的朱桂华、冯丁武、陈敏琳等同志,将学院对教职工的关心通过工会及时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从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尤其是总结通过工会如何促进教学,增强凝聚力方面的经验,确保了今年的本科评估“良好”目标的实现。
第二,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在本学期内建立本部工会会员参加集体活动管理办法,将这项制度列入到教师考勤管理制度中。确立工会委员和工会小组长例会制度,制定并完善本分工会以及工会委员职责,完善部教代会组织制度,通过二级教代会完善本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发挥工会职能,维护教职工权益
第一,充分发挥工会的参政,议政职能,工会计划结合本部自身特点,对教职工关心的集体以及个人问题进行调研,并把实验室人员普遍关心的实验室人员津贴等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解决。
第二,工会还将积极发挥监督职能,按照学院的“院务公开”制度,切实监督本部的部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本部的所用重大经济、人事问题拥有监督权。
三、配合教学改革,促进全体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为了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传授教学心得,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请获得多媒体教学竞赛二等奖的宋武老师进行示范教学。
第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请有关系部学生代表进行座谈,收集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意见。
第三,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较弱的局面,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已经签订了“一帮一”的协议。
四、关心教职工的生活,为教职工服务
工会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持以往工会的优良传统,如照顾患病以及退休教师。对遭受天灾人祸的教职工及时进行慰问,“红”、“白”喜事,分工会都负责组织,工会会员都将积极前往祝贺和慰问,并安相关的标准慰问,做到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从案例中进行“做中学”和“学中做”,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过程考核,计算机理论知识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模拟考试软件上机测试20%,上机操作分为Word操作30%,Excel操作20%,PowerPoint操作10%,汉字输入10%,平时成绩10%。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采用学生上交作品评定成绩,其中Word作品上交电子稿和打印稿,PowerPoint作品上交电子稿。汉字输入成绩也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模拟软件测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入的文字为打字通过,获总成绩的10%。打字不通过,总成绩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今年5月,我院组织学生参加了首届全国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大赛。通过比赛,老师和学生看到了差距,激发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决心。参赛学生对比赛感受是:第一,知识面广,题量大,软件类型多,所以无论在什么软件中都要使用快捷键,从而在比赛中赢得宝贵的时间;第二,软件的关联性,无论什么软件只要有相应的关联就要去熟悉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环境,如此一来在比赛中就不容易乱分寸;第三,实战操作,加强练习,提高熟练程度。
2.思路
本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证,但现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没有统一认证,学生自愿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针对上述现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IC3)可以在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置换。IC3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计算机标准,是全球第一个计算机综合能力认证。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分别是计算机基础概论(ComputingFundamentals)、计算机关键操作(Keyapplications)和在线应用(Livingonline)。
3.实践与探讨
3.1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总学时为56课时,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常用应用软件;模块二,计算机基本原理;模块三,网络应用与安全。
3.2考核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常用应用软件、计算机基本原理、网络应用与安全,每个模块满分1000分,合计3000分。采用上机考试,边学边考,考上机测试80%,汉字输入10%,平时成绩10%。汉字输入成绩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测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入的文字为打字通过,获总成绩的10%。打字不通过,总成绩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S:总成绩;Scf:计算机基础模块成绩;Ska:常用软件模块成绩;SlO:网络与安全模块成绩P:平时成绩;D:汉字输入成绩。
3.3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上课。学生一人一台电脑供上机操作实践练习。采用中国铁道出版社:天勤在线数字化教育平台,地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在线练习。
1 引言
随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发展,过去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如今的大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而富有趣味性的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计算机教师普遍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论文主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现状,深入探讨基于项目教学模式为主导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以期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新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手段和应用模式及思维方式,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中极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学时设置欠合理。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普遍在32-40学时,而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授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等在内的大量基础知识,很明显对于诸多计算机教师而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挑着章节讲,致使学生前后知识无法连贯,要么就一味赶进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屡见不鲜,学生学习了无兴趣,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使得教学进入恶性循环。2.2 课程教学手段单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求教师要边操作边教学,但是实际情况往往相反,教师为了赶课时进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甚至纯粹是理论教学,引起学生反感;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安排在机房上课,但是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学生利用机房电脑玩游戏或者做其他事情,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强人意。2.3 课程考核方式教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因此一般的考核方式都是传统的出勤率+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而在很大程度上,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对于这样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而机械的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太过教条,无法体现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能力,而只是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书本知识死记本文由收集整理硬背的能力,因此,教条的考核方式也成为了让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2.4 教师自身水平有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教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决定了该门课程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并引起学生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一般,那么显然是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的。
3 项目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1 项目教学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①有效提升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而特别的,因此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兴趣浓厚,如果能够适当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②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好。在实际的项目锻炼中,寓教于乐,学生既能够锻炼实际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对于书本上所学习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俗语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这个道理,通过项目引导所取得的效果远比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效果要好。③有助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跟着教师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个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与人相处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等,有助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并不是不上课,跟着老师去做项目,而是通过教师在课堂的引导,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不同的项目开发研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执行步骤上,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去实施:
①设计项目。首先要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章节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小型的项目或者软件作业,这些所设计的项目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进行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项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②理论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引出项目,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从而完成项目的理论研究阶段,使学生具备开展项目所具备的必要知识和理论基础。③开展项目。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答辩,操作演示及互相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开展实际项目,并在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一次讲授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④项目总结评价反馈。项目结束后,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自我总结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是否掌握,如何应用等等。通过总结评价和反馈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别。
3.2 项目教学模式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1)项目设计应当难易适中。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项目在设计时不能设计的过大过难,相反,应该结合实际讲授的章节内容进行设计,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相关的知识点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将项目教学的实际效果落到实处。(2)注重将项目从课堂引到课外。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应当注重项目对学生吸引力的持久性,因此要想方设法将项目从课堂引到课外,保持学生对项目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学生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对项目的反复查找资料及探索实践,也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课堂教学的效果所无法比拟的。(3)注重项目结束之后的评价反馈和总结。项目结束之后必须要重视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和反馈,尤其是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有关项目设计方面或者知识点引导方面的问题要加以总结,在日后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避免,从而将项目教学法日益完善,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28―03
1 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始于1980年为研究生设置的《计算机语言》课程,发展到今天已为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开设了13类课程,先后四次调整计算机教学计划。
1988年国家教委进行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1989年学校第一次对教学计划作了修订,将《计算机语言》列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课,54学时;1993年学校第二次修订教学计划,将课程名称变更为《计算机I》和《计算机Ⅱ》,各72学时,《计算机I》为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开设,讲授内容同1989年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设有后续课程《计算机Ⅱ》和《数据库》;1995年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计划,计算机课程更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学生,开设108学时,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要高于学校其它专业。1998年国家再次调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学校第三次修订了教学计划,在此次教学计划中规定所有专业,统一开设为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96学时,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的讲授上可有所调整。2003年,在99教学计划经过一轮的运行后,根据市场的变化,学校的扩招,部分专业学生来源发生变化等情况,学校第四次调整了教学计划,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数达96学时以上,讲授的内容根据各专业的情况制定,时至今日。
2 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校的扩招,这几年,学生的来源发生了变化,开设的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全校设有10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属于文科专业,1个属于理科专业。英语、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运动人体科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的是各省市重点分数线以上的学生;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招收的是各省市体育、文化双高分的学生;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单独考试提前招生的学生,表演专业招收的学生需要达到各省市艺术类文化线。
3 以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为参考依据,对不同专业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3.1学生来源不同。文化基础有差异。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1)对来自各专业代表队、运动队和体校的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对通过统招来的各省市体育、文化双高分的教育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另外,要学习至少一门可视化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课程,具备有初步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
3)对通过统招来的各省市重点分数线以上的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专业设定,要学习至少一门可视化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课程,具备有开发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3.2各专业需求差异明显。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有所体现
学校的本科课程设置大致分四类: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全校任意选修课以及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课程等,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的有关计算机课程。按照教育部“基本要求”和本科生4年的总课时所限,各院系根据本院系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讨论,最后确定北京体育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表中右侧是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自左向右“讲课+上机”的总课时依次是96、64和32课时。
在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中,公共基础课有四种组合方式。北京体育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各学院的公共基础课分为四种组合方式。
3.2.1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3所示。
其中: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计算机课时总数为96。两学院学生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2教育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4所示。
其中:教育学院的学生计算机课程总学时数为96,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达到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3管理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5所示。
其中:管理学院在后续课程中增加了“网页设计”课24学时。学生计算机课程总学时数为128。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4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6所示。
其中: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在后续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课32学时,总学时数为96,学生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3文化基础的差异需要因势利导采用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
3.3.1 必修课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文化基础差异明显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教师精讲,学生上机操作,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的活动形式进行,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教师引导式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内容“掰开了、揉碎了”地讲和反复上机操作演示,具体采用3步走的策略。即:
先将每一小单元的重点、难点列出,要求学生记笔记。
在授课时,让学生专心观看教师授课内容(操作步骤)。
每讲完一单元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讲授内容,对照课堂笔记重复教师所进行的操作,即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解答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当堂对讲授内容进行消化。
最后针对此单元内容,让学生做上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所学知识经过课堂讲授,课堂重复练习,综合运用3次重复,就可以掌握。
第二种方式:循序渐进式
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也较差,但思想比较活跃,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得快、可忘的也快,采用循序渐进、反复讲、反复地上机练习的方式。先讲解一部分内容上机
练习,然后再讲解新的内容再上机的方法,学生必须多次自己动手了解操作方法,最后以一个完整的练习作为掌握所学的内容终结。
第三种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
教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主动性好,则以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要方式。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每次上课,教师一般用1/3到1/2的时间,讲授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和要求,并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剩余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若干上机操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课堂所讲授内容,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对于必修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考核:
平时学生的学习、上机操作能力测验3~4次,占总成绩的50%
平时的作业检查(每位学生平均检查4~5次)检查及考勤占总成绩的10%
学期末课程的期终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3.2选修课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 选修课目前开设的主要有“可视化程序设计”和“数据库”两门课,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精讲,学生上机操作,教师辅导”的活动方式进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有A、B两种不同的要求和操作形式。
A.教师命题、开卷或闭卷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及程序的调试,得出最后结果,教师现场和做题学生面对面地评判出学生完成考核题目的成绩。
B.教师提出参考命题,学生也可以自主命题(须经过教师同意)、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调试出程序,得到最后结果,评判成绩的形式同A.。
对于选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考核:
平时成绩(主要由作业、上机操作题及课堂考勤)40%
课程结束(开卷或闭卷)考试60%
3.4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使用
3.4.1主流课程(必修课)的教材,包括习题和上机实习操作等,都是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由教研室自己编写、出版。本科学生先后使用的教材有:
程序设计语言BASIC 1993年出版胶印本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DOS版)1997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版)2000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修订版)2002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二次修订版)2004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上机实验与习题2004年出版
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上机实验与习题》均为校级精品教材。
3.4.2选修课教材一般选国内大文科类院校使用的教材,主要着眼于当前应用软件的流行版本的最新内容,要及时地注入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所以计算机教材的内容不得不做频繁的修订和更新换代式的编写工作。计算机教材基本上是平均两年进行一次大的教材修订工作的。
4 结论与建议
1)2005年3月1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派员调研和检查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情况,对于上述计算机课程分专业教学活动方式,检查组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北京体育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活动规范、很有特色。
2)分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的自信心。
3)建议通过有关权威部门就分专业教学活动给出更规范的考试(核)标准,为体育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高校工科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科学使用装备、科学管理装备、科学研究装备的技术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旨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基本工作原理的认识、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机电设备计算机控制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开设是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的。在九十年代中期,其逐渐成为各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国内几乎所有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硬件基础或相关的课。《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也是我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以应用计算机硬件为主要技术思考、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需要让学生更多地掌握计算机接口及其应用知识,以期能应用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实际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解决实际问题,尽快适应岗位,胜任岗位。
现行的课程标准基本按照“微计算机原理、微计算机接口、微计算机应用”三个层次进行讲述。其中,微计算机原理部分安排24学时,包含4个实验学时,接口和应用部分共安排16学时,包含2个实验学时。从课时分布上看,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都过于偏重于微计算机原理部分,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微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的理解,但是由于接口和应用部分的课时偏少,又不利于学生掌握微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而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才是这些学生在第一任职岗位上所更需要的。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学生需要学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不仅是设置培养计划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也应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标准进行调整,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加适应学生第一任职需要。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课程标准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学生培养方案,在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微计算机原理部分的课时,增加接口和应用部分的课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并且实验更偏重于接口和应用部分。
1、课堂教学
工科专业学生的第一任职一般都是技术管理岗位,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主要涉及的是微机和接口芯片的外部特性,以及如何通过总线实现微机与各种接口电路及外设连接、组成微机应用控制系统等,而一般不需要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底层开发,所以在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围绕计算机系统及其各大组成部分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这样一条主线展开,强调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并适当淡化微机内部和芯片内部原理,而强化基于总线连接的外部接口与应用。
但是,在现行课程标准中,微计算机原理部分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两节内容共占用16个课时。汇编语言是一门与机器语言最为接近的编程语言,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确能更加深入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但是汇编语言不同于高级语言,其指令多且难记。虽然学生已经学习并初步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有一定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汇编语言程序对其而言也是晦涩难懂,编写汇编程序更是困难。所以要想掌握汇编语言,学生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计算机接口及其应用的知识,花过多的精力学习汇编语言不仅不能突出重点,而且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再用到汇编语言知识,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因此,应降低学生对本门课程中“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求,并相应减少其所占的课时数。
另外,现行课程标准中“微计算机接口和应用”部分因课时较少,讲述的内容更多还是在接口芯片的原理和性能上,对接口的实际应用仅详细讲述了“8255A并行接口芯片”,而8251A串行接口芯片也仅仅是简单介绍其主要结构、性能和用途,并没有着重讲述其具体应用。而“数/模转换”、“模/数转换”、“计数器”、“单片机”等常见的典型接口及应用都只作为自学内容,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实验学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接口知识,所以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在实际中应用了解得还不够。因此,很有必要将这些比较典型的接口芯片及其应用列入课堂教学,以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在实际中应用的形式和方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要多结合舰艇动力装置和机械控制类的接口等在舰艇上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熟悉接口控制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并要及时跟踪最新装备,将其与本门课程相关的技术应用引入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
现行课程标准中安排了3个实验,共6个学时,其中有两个实验是为学生深入理解微计算机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而设置的,另外一个实验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具体硬件,熟悉计算机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
根据课程改革思路,在课堂教学内容偏重于接口和应用部分的同时,不仅要增加实验课时,还要让实验教学也应偏重于接口和应用。因此,可将本门课程的实验数量调整为4个,共6个学时,微计算机原理部分占用1个实验,而接口和应用部分占用3个实验,在保留原有的8255A并行接口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增加8251A串口接口通信控制、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等多种接口应用型实验。
3、考试评价
现行课程标准采用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考试一般采用开卷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但是目前,在广大学生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实验的现象。为督促学生重视实验教学,应要求学生重视实验报告,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认真总结实验经验,杜绝抄袭他人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等现象,并应在适当增加实验课时的同时也要增加实验在最终成绩重的比重,与此同时,需要完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评定,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达到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合理比例。所以,将课程总评成绩分为卷面成绩7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三部分。
三、设立不同的课程标准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是我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全校各专业,无论是电类专业还是非电类专业,课程名称统一称为“计算机硬件基础”,但是实际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学历层次和专业情况不同,执行的课程标准并不相同。于是出现了同一门课程,执行的课程标准却不同,严格来讲,课程标准不同的课程不是同一门课程。因此,很有必要将该课程根据所执行课程标准不同将课程名称加以区分,让课程名称更加规范。
就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各工科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有部分专业是非电类专业,其课程标准与其它电类专业的课程标准差异较大。因此可以将电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名称改为“计算机硬件基础I”,将非电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名称改为“计算机硬件基础II”。这样可以明确不同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不同,而不再出现同一门课,课程标准确不同的现象,从学校层面上规范了课程名称。
四、结束语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各个领域,但是应用层面和方式差别很大,所以在“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确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其与本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相适应,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教员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以教学原则为指导,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先进的理论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以往“要学生学”改变成“学生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和能动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立刚等.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 31(9):109-112
[2]吕海燕等.《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5):238-245
一、大学计算机课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国家推动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计算机文化课程(后被各学校称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近20年,期间经历了若干次的演变和发展,到今天已经明确了用计算思维改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方针和原则,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讲授计算思维也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以计算思维培养为主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和数学、物理、外语一样的通识类基础课程。然而限于“基础-学时-内容”的矛盾,人们对面向计算思维的课程内容体系仍旧存在一些困惑,致使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仍旧停留在所谓“狭义工具论”的层面,或者是停留在汇集计算机各门课程前言、绪论知识的层面,仍没有形成有特色的自成体系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课程面向计算思维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所谓“基础-学时-内容”矛盾是指:大学一年级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计算机基础很好,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弱,讲授哪些内容学生才能受益并能接受难以确定;计算机学科是过去60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知识与内容膨胀之快速令人难以想象,如此众多内容怎样进行教学选择成为难题;为保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可能拿出太多学时来学习“大学计算机”课程,而且还面临不断压缩课堂学时的压力。
二、计算思维教学方案和实施
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计算思维的培养不是摒弃以前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而是将新的计算思维的方法融入进去,达到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达到内化计算思维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性和普适性
计算思维的定义虽然是2006年周以真教授提出?淼模?但计算思维从远古开始由来以久,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为指导,重新整理出教学单元中所涉及的计算思维基础性内容,改变传统单纯知识的教学方法,着重体现计算思维的基础性"可见性,突出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引导。以讲述“计算机发展阶段”为例,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专题讲座“计算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结绳计事讲起,到计算机的四个阶段和未来的计算机,提炼出计算和计算思维的普适性与基础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思维。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别于其他公共课,学生的起点层次不齐,常规的依赖于课本的教学方法,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理论课部分,需要很好的教学设计,才能体现计算思维在理论课中的普遍性与趣味性。比如说“二进制”的部分,便可以设置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二进制的原理以及进制之间的转换规则,通过使用二进制表示二值图像、计算人的生日、计算ISBN等,来体会二进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同学们感受计算的无处不在,计算思维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内容设计的综合性与实用性
课堂是一种生活,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让同学们理解和建立“信息、计算、智能”三大核心概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或无意识的思维教学中转变过来,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思维的核心是算法的思维,就是抽象的思维,但是同时它也拥有着很多的时代特性。从现实生活的案例入手,通过感悟数字化生存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思维的由来、原理、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把知识的教学升华为思想的教学。以程序设计内容为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程序设计一直是难学的内容,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算法和抽象思维,我们加入了可视化的编程语言―――RAPTOR。从计算思维培养的角度进行案例的重组,将问题求解提升至计算思维的培养。以程序设计中经典案例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例,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对问题进行求解:问题求解(寻找一条经过各城市有且仅有一次,再回到起点的路径)―――寻找解决方案(一笔画算法)―――算法优化(使用编程语言实现一笔画算法,并在实现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总结归纳为现实问题的延伸(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通过从算法构造世界的角度,来讲述算法之美,计算思维之普遍与美。
三、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