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发展建议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建设发展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1.1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朝阳市设施农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与高产高效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在开拓市场方面,外贸型龙头企业少,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出口产品品种单一,出口量低。特别是很多农户没有摆脱传统的单独作战,分散经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限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影响了设施农业的收益,同时抗击风险能力不足,一些专业化合作组织缺乏,制约发展。
1.2经营管理粗放
朝阳发展设施农业多以家族传统管理运作,现代高效设施农业要求进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也需要管理经营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生产组织、日常销售、技术更新、资金周转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手段,更加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而当前朝阳在这些方面仍采取传统的粗放形式,不利于设施农业发展。
1.3缺乏专业的人才技术
设施农业对于作物生长的温湿度控制、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田间管理等需要有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指导和帮助。朝阳属于欠发达地区,各类人才缺乏,特别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2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对策建议
2.1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朝阳要结合本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制定长期推进设施农业的整体规划,根据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生态文明规划形成高标准、高起点、多点融合的设施农业规划体系。同时按照规划确定的具体措施,循序渐进落实推动本地设施农业发展。
2.2注重培育特色产业
要依托朝阳丰富的农业资源,坚持高效、错位生产,不断尝试栽植具有新颖、奇特的有机绿色高效品种。培育农业产业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订单,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基地规模,逐渐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品牌,争创在全省、全国闻名的有机、无公害、绿色品种和品牌;依托城镇化和新市镇建设,根据本地不同的发展基础,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村镇,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工厂育苗,实现与蔬菜基地的横向强强联合,不断建设一批特色采摘、观光休闲、体验参与等有特点的产业基地。
2.3积极开拓市场渠道
加大对农产品交易流通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销售,避免渠道不畅,影响农民受益;政府要加强市场监测,及时掌握农产品行情,为设施农业服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保护和认证工作,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拓宽销售平台,让朝阳的设施农产品走出去。
2.4逐步完善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1)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十六大以来,围绕三农问题,每年都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其中都包含着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应该说,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意。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没有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农村社区的发展,反之,没有农村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也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十报告指出,要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十八界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社会公正的选择。城乡之间的差距是社会不公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中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是城乡差距的重要方面。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城乡一体化化发展,农村社区建设是重要举措之一。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推动教育、医疗、环境治理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有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进而实现改革成果全民共享。3)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必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社区是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载体,农村的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治理在农村的探索和尝试。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更好地衔接互动,有利于增强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
1、社区和社区建设
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提出的,在我国有燕京大学的一批学者翻译而来的,一般来讲,社区是指以共同居住的地域为基础,具有共同的社会联系,和价值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市一中地方性社会。国外一般使用社区发展这个概念,在我国一般讲社区建设这一概念。我国有关社区建设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才去过一些社区建设的措施,但都没有用这一称谓。直到2007—2008年,民政部先后通过多次申报审评,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印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15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导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2、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和模式
1)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本公共设施建设,也就是村屯人居环境建设;二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农村社区公益、市场化服务创新发展,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三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是完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畅通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渠道,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2)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一村一社区模式,具体做法是社区设置与建制村合一,建立社区服务大厅或者邻里服务中心,完善两位办公楼、村民议事、文化教育、社会救助、社区警务、文体活动时等基础设施;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与社区服务职能合一,以村两委干部为主,其他社区服务岗位可以通过政府够买公益岗位的方式聘请人员;中心之下设小区,小区主要是实行自治,发展社会互助。多村一社区模式:在中心村或原有的乡村之间的管理片,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有中心村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其他村作为社区里的小区;每个中心村安排7人左右的服务人员,纳入乡镇干部管理体制;组建中心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主要是社区服务中心,不是以及行政机构,与各村也不是隶属管理系,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山东诸城等地实行这一模式。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模式:在镇一级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在中心村或管理片设立农村社区服务站,其工作人员由乡镇派出,或者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在村组设立社区服务室和法务岗。青岛胶州等地实施的是这一模式。
三、进一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发展的建议
(1)建立专机使用和维修档案。设备因型号不同而各有差别,不仅在部件构造和使用上有特别要求,维修和养护也需要单独处理,不能靠经验而一概而论,考虑到施工单位设备的复杂存在状况,建立专机的使用登记、维修养护专门档案是非常必要的。服役期间的机械登记并完成电子化有助于调度系统的合理安排,提高施工现场的运作效率,避免机械的重复使用对寿命的损耗,将机械使用实现最大的合理化。(2)定期巡查和养护。设备使用过程中是问题发现的集中时段,技术操作员按照基础操作规程、借助设备生产说明和专业问题监测设备即能实现施工现场的设备维修工作。而设备存放的后期需要进一步检修维护,在相对静止的待工情况下设备的维修和养护是管理的关键。一方面是出于安全使用考虑,为下一次使用做准备;另一方面是出于成本、寿命的控制。(3)专业设备的特殊管理。建筑施工作业中需要重型机械支持,其中还有特殊性质的工作环节,有些机械需要使用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方式,在运转过程中需要提高安全防护级别,对于特殊设备要建立安全使用预案,使用过程中派巡查员检查设备实际情况,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特殊的设备存放和管理更要由于基本设备,建立更为严格的检查养护巡视机制。(4)技术培训与考核。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构造、使用流程、维修和养护技术、保障工作、安全工作注意事项以及国家机械使用规程和设备管理使用考核标准等。技术人员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技术顾问和管理部门建立科学的培训课程,与现代化的电子教学技术相配合,以生动的实例演示和危险教育视频等多媒体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定制与本单位机械实际相关联的设备使用和管理教程,建议与设备生产部门联合,定制专属本单位的设备的技术培训内容以作为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参考。经过系统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后要形成考核机制,判定参加培训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合格后发放上岗证,并严格岗位审查制度,严惩无证上岗作业的情况。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人员安全是首要问题,培训时要增设安全预案设计和实况分析考察。
二、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对策
(一)改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制将大中型设备集中管理,建立设备租赁公司是深化建筑企业改革、实施项目体成本考核的重要条件。形成设备租赁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和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建筑施工具有流动陛、生产条件多变等特点,只有实行机械设备租赁才能够适应这些特点的要求,才能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①设备实行集中租赁管理后,可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的专业管理,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②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可对设备实行合理的调配与调度,加强宏观控制能力,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可减少重复配置和设备闲置,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能;③可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配件消耗。减少修理费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④可进一步统一各分公司管理队伍,压缩管理层次,减少修理车间和仓库的数量,合理配置资源。鉴于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具有严格、规范、标准等特点,加上较强的技术支持,如果能加强服务意识,将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建筑机械租赁行业在国外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中国也有15年的发展时期了。但是,在国外租赁使用建筑机械占总的机械数量80%以上,而中国目前仅占30%,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熟和成本核算的精细,建筑机械租赁行业必将在中国蓬勃发展,因为它符合“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国家产业导向。事实上,企业内外的租赁市场如不能进一步发展,就很难深化建筑企业的改革和真正推行项目成本管理,因此组建真正意义上的设备租赁公司是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如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在组建自己的设备租赁分公司的同时,以资产为纽带,采取多种经济形式,通过产权划转、托管、租赁、单机承包、融资和人股、职工持股等形式搞活经营管理机制,就能进一步激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推动设备管理的发展,为深化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体制改革。
三、结束语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把企业文化设计出来,展示出来,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强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6、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精神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与选择。
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对企业的背景分析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
2、梳理、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理念强化
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使员工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召开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达一方式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三是
VI系统执行操作。在建立和完善企业VI系统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业务单位的特点确定不同地点的展示辞条,完成企业理念的展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推出VI导视系统,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消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消化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地”,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企业文化成为“空中楼阁”。认同消化可从以下工作入手:一是典型人物的树立、学习和推广。可开展《我们身边的故事》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作品征集,挖掘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对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对企业贡献最大的人等。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员工在学习、认知企业文化时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消化企业的核心理念。二是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在员工中树立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三是神秘顾客制的启动。通过聘请“神秘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现场暗访,可以从顾客的角度,及时发现、改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可以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压力,引发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促使其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拉近员工与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达到内练功力,外塑形象的目的。四是开展“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讨论,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这次全市食品药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学习贯彻各级纪委全会和区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我局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为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和食品药监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刚才,*同志总结了*年全市食品药监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并对今年的工作作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扎实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下面,我结合全市食品药监系统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前不久,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极端重要性,要求全党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他强调指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伤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我们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过程。党中央每年都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专门研究,并通过中央纪委召开全会向全党作出部署。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总理也强调了要解决好腐败问题。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处案件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解决我局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
从我局成立至今,就一直注重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等9个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每年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与食品药监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实行“一岗双责”,健全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反腐倡廉工作领导体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具体任务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工作任务分解到领导班子成员或责任人的身上。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廉评廉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巡视、考核、奖罚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各级班子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抓头头、头头抓,按照分级负责、层层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延伸到基层。还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责任分解到每个人员的身上,增强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连续几年来,通过开展“如何做称职的药监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团结”、“艰苦奋斗廉洁从政”、“解放思想再讨论”、“学湖南树形象争一流上台阶”等专题教育活动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经过一系列的专题教育,我们的干部队伍总的来说是好的。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廉政勤政。一些不正之风也有所遏制,群众、腐败案件的发生呈下降趋势,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对照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对照食品药监事业发展的要求,我市本系统的党员干部队伍在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反腐倡廉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纪律散漫,工作缺乏热情;推过揽功,不愿承担责任;好大喜功,沽名钓誉;缺乏艰苦奋斗,整个队伍的凝聚力不够强,有闹不团结现象;不依法行政,弄虚作假;甚至有吃、拿、卡、要等行为。如此等等,虽然发生在个别同志或者某个同志的某一方面,但影响了整个队伍的形象,影响了整个局的形象。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解决好机关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提高行政能力和监管水平的重要保证
食品药监系统是政府的职能机构,是党领导下的行政机关,其行政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政府行政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行政能力和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是我们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政治任务。要完成这一重任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行政能力同时也包括政府自身的反腐倡廉能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到,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反腐倡廉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内在联系。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行政能力的强弱是要人民群众来评判的。如果我们履行职责中的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惩治,就会使人民群众对我们失去信心,就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反之,还会消磨队伍的意志,丧失战斗力,我们的行政能力和监管水平不仅不能提高,还会被削弱。因此,必须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提高行政能力和监管水平的大事,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系统由于组建时间不长,队伍素质、能力与新形势、新的要求不相适应,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与履行新的职能不相衔接,手中掌握着执法权力和审批权力,诱发违法违纪的各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力运行过程中违法违纪的案件随时会有发生。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行政能力及监管水平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坚持不懈地把反腐倡廉工作抓好抓出成效。只有把反腐倡廉工作抓好了,才能保障我们有效地履行职能,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健康地发展,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二、教育、制度、监督并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科学判断新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抓紧治标,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才能为治本创造条件。只有抓好治本,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一)继续狠抓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教育搞好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端正了,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自觉拒腐防变。实践证明,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是从思想防线崩溃开始的,都是逐步放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从而导致私欲膨胀、利令智昏,最终从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蜕变为人民的罪人。因此,我们要多花点时间精力来认认真真地抓好教育。一是要建立健全教育的制度,用制度来管教育,使教育制度化,形成人人爱学习、人人爱德育的氛围;二是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头教育,在部署教育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三是抓住教育的重点把党员领导干部和掌管人、财、物及执法许可审批权的科室作为教育的重点。当前,反腐倡廉教育要与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从思想深处筑起一道坚固的道德防线。
(二)抓好制度的落实
制定制度,重在落实。目前,我局的反腐倡廉制度已经不少,现在的关键是抓制度的落实。要养成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习惯。只有落实制度才能管住人、办好事,任何长官意志,或凭老经验是办不好事的,甚至最终要犯错误。近年来,局在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方面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也应该看到还存在不少漏洞,在一些环节上还有断层。从杨雄钦违法违纪案件及出现一些违规问题上来分析,制度的漏洞还不少,问题的原因主要出在落实制度上。工作中随意性较大,不按制度办事、不按程序办事。尤其在基层,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虽然出在局部和少数人身上,可严重损害了我们局的形象,挫伤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影响了内部的团结。这些问题的解决,很重要的方面还是要靠落实制度,只有真正把制度落实到实处,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违法违纪问题的产生。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制度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落实制度的制度,保证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加强监督,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力度
腐败的核心是权力滥用。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把科学配置权力与干部的有效监督、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建立有系统特色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内监督条例》明确了两个监督重点:一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二是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除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监督外,还要加强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及权力相对集中的重要岗位的监督,依照权力与义务相衡原则,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追究,确保权力依法依纪运行。实行签订干部职工廉洁自律风险抵押金责任书,实行分局、科室“一把手”述廉评廉,公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廉洁承诺书,深化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行政”。
(四)加大惩处腐败分子力度
加强预防是治本,严格办事是治标。在加大治本力度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查处腐败案件。通过严惩腐败分子,严肃党的纪律,使广大党员、干部受教育,发挥办案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当前,在办案中要把握好两个重点:一是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和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二是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严肃查处发生在基层的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在*年全区食品药监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局长特别强调要解决好审批和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说:“去年自治区开展的政务环境评议评价作了一个问卷调查,关于我们系统的结果不容乐观。除了群众对我们职能不了解所产生误解外,也确实反映出发生在少数基层存在的利用手中的审批权和执法权谋取私利和存在‘四难’现象,群众反映很大。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损害政府形象,降低行政能力。今年要继续抓好对这一问题的整治。”
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我们要对执法情况和一些审批事项进行抽查,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进行了解,把蓝局长的讲话精神好好地落实好、贯彻好。
三、加强领导,提高反腐倡廉能力,确保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志指出:“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抓好这项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它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严格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制》负起各自的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信件亲自批阅,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班子成员要实行“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在工作安排上,把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总结。做到业务工作进行到哪里,廉政建设就抓到哪里,真正把自己的门看好、把自己的事办好、把自己的人管好。
其次,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增强反腐倡廉能力。每一位中层以上的领导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头深入基层和群众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要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下级做好的,领导机关必须首先做好;凡是要求部属做好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四个“一定要”: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崇高品德和浩然正气;一定要审慎对待和运用权力,真正为人民掌握好权、用好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做造福群众的好事、实事;一定要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独、慎始、慎终、警钟长鸣,严防失足;一定要过好“亲情关”,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严禁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谋取非法利益。在这里,我本人并代表局党组成员郑重表示:坚决服从中央和区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令,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为全市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做出榜样。诚心诚意地接受全系统党员的监督,自觉接受上级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加快“城中村”发展工作会议,一个基本动意就是,在“城中村”面临城市不断扩展,项目不断增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探讨“城中村”如何发展的问题,打破目前这样一个盲目、被动、低速发展的格局,增加一个抢抓机遇的意识,树立大气魄,提升大境界,统一思想认识,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工作机制,找准发展路径,充分发掘发展空间,推动“城中村”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城中村”从农村向融入城市转变,从农民向居民转变,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这样一个历史性跨越。下面,结合前几天调研的情况,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城中村”现状分析
围绕深刻总结“城中村”发展的经验教训,破解“城中村”跨越发展的途径。前几天,我和党委、部门的几个同志先后两次到*村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专门就*村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认真解剖分析,大体可分四个方面:(1)从集体经济总收入来看,20*年*村完成经济总收入2.05亿元,其中三产收入12400万元,占总收入的60.5%,工业收入8000万元,占总收入的39%,农业总收入300万元,占0.5%。(2)从集体经济纯收入来看,20*年全村完成集体经济纯收入400万元,三产369万元,占92.2%;工业15万元;占3.8%,农业为零。仅从以上两个方面的解剖分析,我们就十分清楚,现在二、三产业已经成为*村整个经济的支柱。(3)从农户从业构成来看,*全村570户,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有287户,占50.4%,以工资、劳务性收入为主的户263户,占46.1%。不难看出,目前,*村96.5%的群众从事工商业,所以说,传统农民这个概念已没有实际意义。(4)从土地资源构成来看,*全村总面积1740亩,其中村庄占地600亩,占34.5%;耕地580亩,占33.3%,企业、园区和商业总占地共计544亩,占31.26%。不难发现,全村31.26%的工商业占地创造了全村99.5%集体经济总收入和96%的集体经济纯收入。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解剖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村只所以在办事处内相比发展快、实力强,关键是快在工业上,强在三产上。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才是我们“城中村”的明智选择。当然,这些年我们城区各个村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整体实力都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村已经走在了全处乃至全市的前列。但是,如果我们跳出新城、跳出肥城看*,我们就会发现,就是这样一个好村,与外地的先进村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我们的一个好村顶不上人家一个好企业,一个镇顶不上人家的一个好村。现在,从我们进入城区的18个村来看,尽管这些都有较快的发展,但发展也不平衡,而且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二是工业项目少,而且缺少拳头项目,三是三产发展潜力还很大。总而言之,我们目前的发展实际是处于一个盲目、被动、低速发展的态势。说盲目,就是指我们现在对发展城市经济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论证,缺乏科学的计划和规划,漫无边际的盲目去抓,以致于抓而不准,走了不少弯路。说被动,就是指我们抓工作、抓发展缺乏责任感、危机感,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问题、破解难题,总是怕担风险,苦于没法无门。特别是面对机遇,不是抢抓、快抓,而是等靠观望,贻误了时机,丧失了机遇,造成了工作上、发展上的极大被动。
说到低速,就是说我们现在发展是小步慢行,而不是大步跨越,纵比我们确实年年有进步,但是横比,差距仍然是非常大的,就是把我们城区18个村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人家沈泉庄、南山村的一个好企业。因此,我们各个村,对自己村的经济发展,都要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客观的评价,即要看到成绩,更好看到差距,自我加压鼓劲。尤其是我们城区村的主要干部都要学会经济分析,通过分析,搞清村里的家底和经济结构,看一看哪些是我们的主导产业,我们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在哪里,下步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在这里,今天我也给大家出个题目,就是要求我们城区各个村,都要在搞好本村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广大的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一场大讨论,总的就是紧紧围绕以下四个问题来进行。(1)我们的差距和危机在哪里?(2)我们优势和潜力在哪里?(3)如何选
准主攻目标和发展路子?(4)如何靠好的机制、好的制度去保证?通过广泛讨论,集思广益,进一步深化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激发发展的热情和干劲,为推进我们城中村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村以建立村党委为契机,首先开展了讨论,给各村带了好头。
二、下步发展路子探讨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快慢、质量好坏,关键是看这个地方发展路子对头不对头,方向选的准不准。应当说,这些年来,我们城区各个村在经济发展上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但现在看来,我们研究探索的还不够,路子还不够清,发展还不快。就象我前面讲的,仍然是一个盲目、被动、低速发展的态势。江浙地区的同志讲,现在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面对目前这样一种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发展慢了,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因此,我们要以登高望远的境界运筹经济、谋划发展。今天,我们开这个会,一个中心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破解“城中村”发展的问题,确保各村总资产保值增值,迅速膨胀。我们研究“城中村”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脱离城区这个实际,也就是说,要按照党委确定的用城市经济定位,突出“六个大抓”。具体到我们“城中村”,总的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也就是要走好四条路子。这也是由我们所处的区位所决定的。
一是走好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路子。应当说,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展膨胀,我们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依靠农业增收富民已不现实。事实上,我们熟悉的华西、沈泉庄、南山等村没有哪一个是靠农业发展起来,就是有一些靠农业发展起来,也只能说好而不强。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必须调整工作思路,不能以占有耕地的多少作为指标。特别要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群众再也不能两眼盯着土地,否则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所以说,对下一步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我看,总的就是要以二、三产业和发展空间是否充分利用作为指标和推进发展的方向,深入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盘清土地资源存量,搞好科学规划,变被动挨挤为主动出击,加快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关于规划问题,在这里我要多强调一句。从了解掌握的情况看,目前,我们进入城区的18个村,有的已经制定了新的村庄规划,也有的是旧规划,需要重新修订完善,还有的至今没有一个象样的规划。大家知道,规划是龙头,规划出不来,我们无论发展什么都会受到限制,就是招来项目也没地方落。特别是随着城区充填速度的加快,我们已经面临生存空间萎缩,发展的空间受挤的危险。
所以说,我们城区各个村,都要高度规划的制定。没有的要抓紧制定,有了的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快组织实施。同时,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快城市化拆迁开发。应当说,新一届党委组成后,坚持把城市化拆迁开发作为“六大抓”之一,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顺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最近市里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城中村”拆迁开发的问题,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就看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来应对。我想,首先要统一好思想。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减少占地,尽可能的增加商业设施,是大势所趋,不仅符合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也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搞好配合,抓好组织实施。(2)策划包装好项目。现在土地政策毅然很紧,而且只有省和中央有批准土地的权利。而且所批的项目也都是投资过亿的大项目。可以说,没有项目,没有完备的手续,是很难争取到土地使用权的。所以我们有条件的村要在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土地使用上多动些脑子、想些办法,尽可能的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3)盘活现有的地盘,用好发展载体。应当说,通过积极的努力,我们已经争取到了相当的已办手续但尚未利用的土地,如果这些土地不抓紧开发利用,实际上这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要降低门槛,放活政策,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使征用的土地尽快发挥效益,切实用足用好土地这个最现实的发展载体。
二是走好规模发展、骨干支撑的路子。目前,我们的经济只所以不发达,实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规模骨干项目的有力支撑。像我们参观过的外地的好村、强村,大多也都是靠骨干项目的加速发展,带
动了第三产业和村庄建设,实现了整体经济的大幅攀升。因此,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按照“六个大抓”的要求,加快骨干项目的培植发展力度,特别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力争更多的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同时,也希望我们各个村对引进落户我们地盘上的重点项目、骨干企业要积极搞好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真正通过培强骨干项目、重点企业,不断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实力,充分提高就业率,带动整个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三是走好对外招商联合的路子。招商引资、对外联合不仅是运作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加快发展的一条好路子。应当说,经过这几年的运作实践,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现在看来,抓法还不够灵活,借力借势发展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在抓的过程中,往往仅仅局限于招得进、引得来,缺乏对外联合的愿望和行动。我们说抓招商引资是为了发展,寻求对外联合也是为了发展,而且是一种更好更有效的借力发展方式。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要学会对外联合。尤其是把招商引资与对外联合有机的结合起来,走对外招商联合的路子。这样我们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宽,成效会越来越好。党委要求,我们城区各个村,在今后的发展中,都要千方百计的在招商中寻找合作对象,在对外联合中加快发展我们自己,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集体经济投入主体单一、活力不强、后劲不足的问题。
四是走机制创新的路子。调动一切因素,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必须有一个好的机制,否则发展就会缺乏活力。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机制创新,真正靠好的机制、好的制度激发干劲,推进发展。就目前来看,我们在机制创新方面研究探索的还不够,而且思想也比较保守。就拿我们的村办企业来讲,大部分村是轻车熟路,仍然采取的是租赁承包的形式。这种形式如果用人、管理、监督不善,就会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尽管我们有些村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但由于这种形式,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要想把企业做大,几乎不可能,像这样的企业,可以说既长不大,也烂不掉。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搞好现有村办企业的股分制嫁接改造。希望我们一些有条件的村,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大力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互利双赢。在这方面,*、东付要带好头,力争有大的突破,为推进全处村办企业的改革改制趟出路子,创出经验。同时,下一步我们在对“城中村”评估考核方面,也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逐步建立起适应“城中村”发展要求的新的评估考核机制。总的就是要把二、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发展空间的利用作为重要指标。通过建立这样一种新的评估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城区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委要求我们城区各个村要积极适应这种新要求,切实研究制定好推进二、三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具体的推进措施,力争在3-5年内实现一个大的发展,进入一个迅速膨胀期,尽而有力的带动城外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