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人才培养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首先,要培养宽视野的金融学本科人才。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其发展依托的主体为各个领域的实业,只有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各领域的通用知识,了解各领域的特点才能更好的为其提供有价值的金融服务,这就决定了具有单一金融知识的金融学本科人才的必须要在掌握金融技巧的同时还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为宽阔的视野,才能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下快速发展。其次,要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金融学本科人才。主要指能够运用现代化基本通讯办公工具的能力、快速学习陌生行业知识的能力、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不是单一形成的,必然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为此,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巧是金融学人才的基本技能;同时对于科技进步下产生的网络金融等创新产品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应对竞争的必要技能;具有良好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基本体现。最后,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金融学本科人才。要求不但具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更要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能够遵守金融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在金融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当前各所高校的金融学本科培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理论教学知识结构松散。目前很多大学的金融学本科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均按照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模块进行设置,从理论上对金融学本科进行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各门课程的教学仅仅围绕着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忽略了课程体系间的联系,从而无法让学生感到该课程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实际地位以及和其他课程的内在紧密联系。而实际上金融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其发展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发展起来的,如果不能将理论课程中的内在联系说明,则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搭建以及专业能力的形成。其次,实践教学难以实践。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此,理论教学后的实践是有效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课程设置,有利于高校培养应用型的金融人才。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从形式上,校内实践的硬件环境较差,机房和软件等条件的落后让校内实践流于形式。而在校外实践中学生又往往难以接触到核心业务,随机性较大,从而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宽阔视野的形成。最后,教师队伍存在不足。由于当前高校的管理体制下,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多数为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很多都不具备金融部门的从业经历。为此,在培养应用行的本科金融人才过程中就难以做到理论和应用并重,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建议
根据我国高校在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教育改革建议:
3.1优化理论教学手段,强化理论教学目的。
针对于当前金融技术化发展的趋势,在培养金融人才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采用学生作报告、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这样,更能够通过轻松的环境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内容当中来,培养其课下研究讨论的能力和习惯,乐于置身于假设的情景模拟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所有的金融现象和问题并非由于单一原因产生的,就本质而言金融问题和现象均是各种问题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教学的内容或案例讨论上也要结合金融学的特点,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结合金融学原理进行讲授,利用多学科的内容综合全面的帮助学生分析案例,避免单一课程的分析,从而使课堂内容脱离实际选入乏味。只有不断的启发和引导,才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应用型,提高教学效果。
3.2完善和提高金融学的实践教学效果。
金融是一门经验科学,需要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对金融本科学生的培养中更加注重对课程实践内容的模拟、训练和实践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模拟操作能力,从而提高职业素养。因此,应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比重,增加金融学本科的实践能力;积极建设不同金融行业的实践教学基地,设计更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一步完善金融实验室的功能,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
3.3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旅游产业战略地位的实现十分关键。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此进行一定探讨。国外尤其强调课程设置、组合以及实习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国内,邹统钎等通过对国内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提出了国际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钻石型”模式。赵玲分析了目前中国在邮轮旅游人才教育方面存在的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体系不规范、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材缺乏等问题。陈紫华认为邮轮旅游产品的高端性决定了旅游人才的专业性和国际性,有专业邮轮旅游服务经验的人才是运作邮轮旅游产品的基本条件,但这也是目前国内发展海洋旅游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在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背景下,探究海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缓解人才匮乏局面,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都有重要贡献。据悉在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中,滨海旅游业占25.6%,位居第一。十八大以后,我国把发展海洋产业提升到国家重点战略的高度,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引擎。海洋旅游日渐朝着综合化、精细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对相关人才“质”和“量”的需求已迫在眉睫。目前相关经营与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匮乏。具体而言,一是数量少,既懂旅游又懂海运,又擅长项目策划、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少,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专业化程度低,部分经营管理人员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旅游产业、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不擅长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三是结构不合理,包括从业人员的行业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滨海旅游、邮轮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旅游产品研发、健康运行的重大障碍。因此,从属于旅游管理的邮轮旅游专业,与邮轮运营相似度高的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应当审时度势,建立适合我国的海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是我国海洋旅游产业能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海洋旅游产业人才架构及素质要求
现代海洋旅游产业涵盖了发生在海滨地区、近海、深海、大洋的各种旅游休闲现象,包括海洋旅游建设、滨海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活动,涉及酒店、餐饮、滨海别墅、旅游码头、零售业、休闲游船、海岸生态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潜水、休闲垂钓等许多业态。由于其涉及的产业和领域广泛,对人才也有广度和深度上的需求。
(一)海洋旅游产业人才结构组成
海洋旅游从业人才整体上呈同心状扩散层次结构,包括以下四层:
1.基层服务人员。
处于同心层结构起点的是基层服务人员,他们是对客的窗口,对邮轮旅游活动的牵制作用最为直接,是邮轮旅游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包括导游、翻译、旅游接待、客房服务、餐饮接待、娱乐组织等为游客提供具体服务人才。海洋旅游对该类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也最直接,但此类人员又是流动性最大的一类,故此对该类人才的培养任务最重。
2.高层管理人员。
同心层结构第二层是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为企业制定总目标、总战略,又负责组织策划、经营开发和海运运作等重大决策,兼有参谋和主管双重身份。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往往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行业运作经验、准确的市场预测能力,其对海洋旅游活动起着整体的指导作用。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是最高,但其作用最大,掌控着整个海洋旅游业有效运作的大局,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应注重长期性和专业性并举。
3.外围支撑人才。
外围支撑人才主要指对海洋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的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实地的技术辅导如水产品培育、航运授课、技术指导、生态修复人员等;科技研发人才,他们研发新技术如生态养殖新技术,然后将其运用到具体产品的开发中如培育珍珠贝类新品种、河蚌育珠、鱼蛋白发泡剂的研究等,丰富海洋旅游的产品体系,使相关活动多样化。这类人才在整个海洋旅游链中起支撑保障作用,虽然其获取和再教育成本都很高,但其带来的价值同样也是无法比拟的。
4.产业拓展人才。
这类人才处于同心层结构的最外层,对海洋旅游业其辐射作用。包括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建筑、通讯、交通、海监、海洋信息服务等人才,这类人才对于海洋旅游的顺利进行同样不可或缺。这类人才涉及面最广,不一定直接或全部为海洋旅游服务,但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或做得不好,整个海洋旅游行业也将难以顺利进行。
(二)海洋旅游产业人才素质要求
海洋旅游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高。究其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理论素养。
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力是对现代服务型复合人才的基本需求。首先需要掌握特定的海洋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海洋文化,了解相关管理和服务的一般程序和相关事项,具有海上活动策划、游客组织与带动、市场营销、广告宣传、文化营建等相关理论和知识素养。其次要具备旅游专业知识,海洋旅游具有国际化特点,常常要往来于不同的国家,要求经济与管理人员应掌握地理、休闲度假、时尚前沿知识、现代奢侈品消费等各个方面的广博知识。最后相关人员较强的外语听说能力,能实现跨文化无障碍交流。
2.综合心理素质。
首先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能耐得住基层工作的考验、长期繁重的服务工作环境以及狭窄或不确定的晋升通道限制。其次,能有效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要有一定的应变创造能力和承受能力。比如对于邮轮旅游这种主题旅游形式,其游客往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且每艘邮轮都须配备上千名员工,他们也均来自世界各地,这种复杂的人际环境,要求相关人员要有灵活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另外由于工作人员要长期颠簸于海上,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又远离亲人,感情无法寄托,没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将很难承受。
3.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与人之间合作共赢的需要。海洋旅游通常穿梭于世界各国和旅游城市之间,需要经济与管理人才有很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尤其是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把自己的美好心愿和热情服务变成别人能理解能接受的愉快体验,成功创建“满意之旅”;在组织内部要注意协调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
4.高质服务意识。
相关人员要立足于打好“服务牌”、“中华牌”,进一步增强海洋旅游的综合功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海洋旅游发展中,培养自己提供高质服务的意识。其中海洋邮轮旅游是一个高端的旅游体验,比其他形式的旅游更关注服务,它不仅包括航线的设计、邮轮活动内容的设计,更多地包括了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会议服务等直接对客服务,这就要求邮轮旅游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服务能力,而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来源于教育培训中对于服务理念和技能的传授。
三、海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流人才才能创造一流的产业,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靠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来实现。探索符合我国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条件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之道,是迫切、必要之事。将政府的控制力、企业的吸引力、高等学校的推动力和社会办学的辅助力结合在一起,形成以高校教育为基础、以产业实践为核心、以社会培训为辅助的办学模式,将高校、社会和企业人才培养力量结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立“三元对接”教学体系
构建“三元对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的教学体系。针对海洋旅游、邮轮旅游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在课堂上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综合利用师生社会服务、产业实践和创新研究中的经验和成果,建立模块化的教学案例库;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实现了课堂教学、行业实践与社会应用的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社团、专业知识竞赛、校园文化节庆等,开展如海洋与旅游文化展示、导游模拟大赛、旅游策划大赛、美食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二)构建“平面+立体”的实践环节
构建“平面+立体”的教学实践基地,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要求大学一年级组织多次参观(认知实习),二年级开展短期小见习(专业调查+专业课程实习),三年级开展3至6个月的邮轮跟班生产实习,四年级进行与就业挂钩的毕业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搭建“学生+教师”双主体教学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地位,实行“智商+情商”双轨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探索“四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1.政府控制力。
政府控制力,是指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利用政策、税收杠杆对海洋旅游人才的培养予以引导、指导和监督,通过制度管理和政策约束保证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海洋服务人员上岗资格证,服务职业资格证,管理经理资格证、旅游资格证等,发挥政府在海洋旅游人才培养上的主导作用。具体包括:首先,鼓励高校进行海洋旅游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对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第二对海洋相关行业进行法律保障和资格认证;第三加强国际的联系,在培养相关人才上可以政府为主出面与海洋强国和相关机构联系合作,学习其在邮轮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派人员前往学习等,以提高我国邮轮管理人才的培养水平,形成海洋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2.产业吸引力。
产业吸引力是指海洋旅游相关行业通过内部进行人才的再培训、由其出面对人员进行实践的教育或与有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升相应人才的实际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各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迅速成为企业的专门人才。同时在培养人才时应注意将内外部培养相结合。包括:(1)内部培养:世界著名的邮轮企业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系统,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和教育,构建邮轮企业内部高素质人才的提升机制,适应海洋旅游的高端服务对象。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内部培养和引导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队伍。(2)校企培养:海洋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企业与高校结合进行教育可以很好地发挥高校在理论和文化熏陶功能以及企业的实践功能,使高校学生更好地就业,同时减少产业内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3.高校推动力。
高校推动力是指高校对学生进行体系化、学历化的教育,是海洋旅游人才培养的基础。通过高校教育可以使学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具备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迅速发展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背景、符合海洋企业要求的人才。高校教育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理论教育。注意课程纵横向的交叉渗透,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借鉴国内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重构课程体系,确定旅行社、导游、酒店、邮轮、乘务等职业方向的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院校的优势,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实践教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高等院校可通过与相关海洋旅游企业建立密切的产学研联系,双方签订合约,将企业作为实践基地,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运用在企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了解更多实际操办过程,培养锻炼其策划、创新、组织协调能力。
4.社会辅助力。
社会辅助力是指社会上的职业培训机构。他们通过对人员进行专业的职业培训,让其在短期的针对性学习中提供能力和素质,起到缓解当前海洋旅游专业人才紧缺的作用。首先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层次定位准确,培训内容符合实际。培训机构大多根据自身实力和学员的自身特点、要求对其培训进行定位,据此划分为不同的培训方向和层次,是快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好方式。其次培训方式灵活,培训目标明确,能根据现实即时提供教育内容。
四、结语
1.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专注于传统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践的指导。
所以,及时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但是,在其就业时也会显现出实践能力差,学习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能与时代接轨,就业压力增大。
2.实习困难重重,逐渐趋于形式。
由于学生的假期时间短和社会资源稀少,难以接受大批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因此,毕业实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这一缺点。
3.毕业生的就业面积广,但是专业对口不多。
从毕业生的去向调查报告显示,只有少数部分的学生从事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与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对口,大部分的学生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这就是工伤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积广,而专业对口的少。
4.对师资的要求高,符合要求的教师少。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知识没有实践,或者只有实践没有知识都是不行的,二者缺一不可。这对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只是素养的要求都非常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符合这一要求的老师并不对。无法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目标的定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能够使工商管理人才在各种环境中应变自如。全国各地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水平,圣元水平,教学水平,以及各种综合性素质和资源配置,设定出,符合本身学院水平的工商管理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是一个培养方案制定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是核心。课程设置是关键,培养规格是要求。我们的办学宗旨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我们要通过追踪调查,深入用人单位,调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并由此来设定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规格。为了避免规格学校盲目的太高人才培养的标准,要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在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培养人才的定位应该是:高等。人才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懂得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方面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能够与时俱进,以科技发展同步。为了确保综合性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很好的适应,应该对贡山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层次培养和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三、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主要是培养全方位的专业综合性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要采用“一体双翼”的方法。一体双翼就是有广泛额基础知识素养和较强的基本技能素养。二者为双翼。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一下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是综合型应用人才的总体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发展能力、交流、协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这三种能力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专业技术能力是基础,只有学好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获得提升。学会了专业技术,下一方面就是应用的能力,在实践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更要学会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能力得到升华。
2.建立“两平台、多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的两平台、多方面就是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期按照大类招生共同培养。让学生共同举杯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构建学科课程和公共课程两个平台。后期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进行分专业培养,将大专业根据专业属性,分为各个小专业。专业性增强。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而缺乏实践素质的问题解决了缴款基础与针对性强的矛盾,学制短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学生的素质与就业的需求脱节的矛盾。这样学生就有了多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更过的专业型人才。
3.实现经济管理基层应用人才的目标。
这就要求各个高校放弃运用传统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知识的专业性。所教授的理论应该与时代接轨。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降低学生出校园的就业压力。在学习内容方面应该给予学生自由,让他们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一大助力,要把专业知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忘专业技能额培养,在实践中不断融合和进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4.加强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并,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核心是必然途径。
在这方面,各个高校还相对薄弱,却方相关方面的指导。因此校企结合的优势就在于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而在企业方面,可以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让学生在真正地学习实践环境中成长,从而满足新形势下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
5.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当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积极的督促学生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劳工协议,为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者是采用“用人实验试点”的方法,让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员友根果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几率。需求决定市场,如果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需求就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个岗位,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6.学校应当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素质,专业知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根本。
首先应当牢固掌握。其次,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在人际交流,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方面应当着重培养,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进而更快的适应岗位。全方面培养学生素质,有利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额适应社会,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不断创新,提升自己。
四、结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分类标准,人才可以被大致区分为两大类:基础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基础型人才是指致力于探索自然奥秘、认识未知事物、开展科学研究的专门性人才。通过深入、持续的研究,基础性人才能够挖掘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进而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应用型人才则是以基础型人才从事的工作为铺垫,进一步将挖掘出来的一般性自然规律进行转化和应用的桥梁性人才。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应该着重向学生传授如何开展理论应用,在掌握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地方院校培养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有别于职业技术类的专门人才,作为本科应用型人才仅仅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既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进行初步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也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技术知识,能够快速融入到实际工作场景之中。换言之,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做到实践能力与理论素质的培养并重。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备一定水平的实践能力,还应拥有自我学习的潜力。因此,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应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技能的学习,还应该汲取广泛的知识,夯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要从以“够用”和“实用”为限度的基本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从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逐步向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方面逐步转变。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具备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的良好潜力。
二、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已有一些地方院校将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理念,并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从总体上看,还未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定误区。
(一)从宏观层面看来,部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政府对公办院校的投入有重点及非重点之分,针对前者,国家财政有专项拨款,并优先配置办学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211”和“985”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被纳入其中的院校在办学资源的汲取上会获得优先支持。而院校是否被纳入上述重点建设工程的重要考核指标主要是围绕科研而非教学展开,这导致部分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重学轻术”的发展思路,将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而忽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应关系,“专科升级本科、本科转型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进而升格为重点建设院校,争取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更多的教授、院士进驻”,已经成为诸多地方院校的发展目标。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院校在自身资源比较有限的前提下确定高目标,盲目将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方向,虽然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有所扩张,但是教育资源、教学水平等却难以达到规范标准,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不被市场认可。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院校办学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在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时不切实际,教育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学生自主意识和实践精神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做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难以有效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人才培养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形成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良好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意识,进而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上。然而,目前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脱节,二者很难达到无缝接轨。用人单位着重强调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希望学生在进入工作后能即时适应岗位需要,而院校培养学生往往着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则需要在岗位能力和超越于岗位技能之上的持续学习能力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状态,这是地方院校还没有切实实现的重要难题之一。虽然地方院校都已经将理论、实践课程放入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然而,二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管理理论知识,高年级修习管理实践课程,二大课程体系之间是脱节的。此外,由于实践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很难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真正提升。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缺乏社会经验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项主要因素。
(三)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缺陷
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上强调学科本位,以学科既有知识体系为标准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科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打下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然而,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对学生传授和教导基本的职业经验,忽视了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之间的脱节。深入而言,过于强调在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过强,学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在公共管理本科课程内容上选择以知识的掌握而非职业技能的提升为首要考量指标,这导致本科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天然衔接被割裂。此外,公共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精细度与专业性很强,缺少对跨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传授,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博程度受到限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为引导,公共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打下知识基础,但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比较匮乏,其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职业技能水平比较低,进入职场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仍以“讲授法”为主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是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开展的秩序化、规律化的活动方式,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包括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小组式,并将若干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一定裨益。然而,一些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作为主要方法,注重知识的掌握与累积,对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可以说,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受限已经成为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五)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打造一支与之相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现有师资队伍的来源情况来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多数教师是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对于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上,强调和鼓励教师进入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而非进入用人单位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业务考核上,多是以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为准,对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硬性要求。这导致很多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很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无法适应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针对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做到应用能力及理论素质的培养并重,在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上,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性视野出发统筹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有意识地将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塑造贯穿至各个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地方院校在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时应该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其承担的人才培养使命也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地方院校而言,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注重和强调以市场为主导,并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等基本情况明确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摸清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自成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确定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标准和高层次,按照研究型高校的发展思路培养学生;也不能将标准定得过低,特别是要把握好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二)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多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都会选择在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向地方输入公共管理专业的优质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决定了地方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计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院校应该及时追踪和关注地方社会、经济、行业、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并适时地转变或调整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做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隙接轨,以产学研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三)明确树立以课程为核心支撑的专业建设观念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这种做法在研究型高校尤为突出。然而,在地方本科院校,明确树立以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支撑的专业建设观念会更加适宜于自身需要,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方面,相对于专业更换与调整,课程的变化会更加灵活可控,课程建设可以随时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以求更好地建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学生培养上则更加需要与地方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勾连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如果以学科为中心开展专业建设,其学术性则更加凸显,会导致难以满足这类学生的需求。换言之,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理念上,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核心性地位,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打造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并充实合适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变革教学方式方法
如前所述,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阻碍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之一,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已经迫在眉睫。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兴趣、会接受、易理解、能掌握。除了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外,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座谈、互动答疑、疑难问题探讨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以技能提升为重点的实训课程主要强调操作应用,在授课方式上,要坚持面向实际工作场景,注重实际操作、现场实习;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成果转化理论,同因素理论原理强调学习成果转化的效果取决于“转换力”,即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程度;学习成果能否达到最大限度的转化,取决于学习中所设定的任务、情景以及所使用道具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相似性,该理论对于指导情景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即在公共管理本科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沙盘作业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实践式学习模式应该指派专门的指导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安排专任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式的专门辅导,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师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支高素质的公共管理本科师资队伍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而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注重对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教师进入实际工作场所接受知识更新,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能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聘请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工程师、丰富管理经验的经理人员担任公共管理专业专职实践导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教师提升技能水平。
四、结语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
我国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致表述培养社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基本理、具有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基本技能和较高素养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的量转向质的要求。使得当前我国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的偏高定位所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很多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自视甚高,以高级专门人才自居,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从事相关的工作,面对求贤若渴的中小企业他们不为所动,又不能胜任大企业的工作需要,给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2、人才培养目标共性趋同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大规模,大众化教育不断推进,高校不断扩招,很多院校都增设了经济管理专业。尽管他们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一再强调能够结合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围绕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学生的基础,办出自己的特色教育。而实际上,各个院校所开设的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够真正深入研究学习的基础,实际尤其是不能够研究市场经济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使得全国上下的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明显地存在着共性趋同现象,缺少各个学校的特色个性,更不能够显示出人才培养的层次。
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改进策略
1、校正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市场发展实际
经济管理类专业对人才培养不能够很好的定位,造成了当前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缺乏个性,直接影影响了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修订,更不利于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无法造就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矫正当前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当前现代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对人才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经济管理类专业面向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企业需求的基层工作管理者、决策者。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众化教育已经普及,国民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对人才的定位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过去所表述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层面上来,而一般的经济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更多的是面向基层一线管理决策。因此对人才的定位应该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培养目标应为掌握较为基本的理论素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具备相应的实践应用技能、管理决策能力与较强的发展潜力。针对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实际,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也能够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给自己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更好地从事相关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率,不断挖掘他们的发展潜力。
2、注重人才目标培养层次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性,既需要更高级的管理职业人才,也需要更多的重视基层管理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经济管理专业书培养的人才既要面向国际性大型跨国企业所需要的高级管理者,也应该面向更多的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基层管理者。因此,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体现层次性、多样化。结合学生的基础,围绕学校的办学实力,注重层次化。有的高经济管理专业院校的办学基础较为薄弱,办学时间较短,经验不够丰富,人才培养就应该准确的定位,面向企业基层管理者面向中小企业来培养相关的决策者领导者管理者。对于同属一个院校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的个人基础和发展潜力各不相同,对于他们的人才培养定位也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实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多样化。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类型各不相同,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发展等级也各不相同,对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应该从企业发展实际培养不同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够让更好的就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化也能让每一个经济管理类的人才有更高的发展目标,他们准确把握自身实际,不断学习进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实现经济管理专业的目标多样化,人才结构的多元化。
3、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在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高速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既要为行业输送大批量的专业人才,也要注重培养能够引领行业跨越式前行的精英人才。所谓精英人才,是相对于一般普通人才而言的概念,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标准。从量的维度看,精英人才是人才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少部分人;从质的维度看,精英人才素质高、能力强,应该是各行业各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需要明确的是,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分类教育”,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接受教育的是少数基础好、潜力大的学生;其二,提供给学生的是以心智开发与人格完善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笔者认为,旅游行业的精英人才可以分为技术精英、管理精英和学术精英,这三种类型也分别对应着旅游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不同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即旅游专科教育侧重于培养旅游行业的技术精英,旅游本科教育侧重于培养旅游行业的管理精英,旅游研究生教育则应定位于培养旅游学术精英。此处的管理精英,是指位于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的职业经理人。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队伍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差的现状,也使得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分析旅游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的成功之道可以发现,“认同”与“坚守”是两个最为重要的特质。换句话说,对旅游职业高度的认同感和强烈的旅游职业忠诚度应该成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思想、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其精英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德艺共育”、“学思相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创新理念。
二、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培养机制创新为保障。笔者倾向于采取“英才基地班模式”来培养精英人才,在人才选拔、资源整合、学习自主等方面实现突破。
1.建立科学、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把好“入口关”是精英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统招进来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新生而言,精英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高考成绩结合志愿填报状况作为录取的标准,将高考成绩排名靠前且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首选志愿的学生纳入培养范围,大学伊始就开始分类培养;二是采取延迟策略,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实施统一教学,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学年成绩加上其他方面的综合表现,结合面试情况加以选拔。相比之下,前一种方式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全面客观地选拔优秀人才;后一种方式操作较为烦琐,但有利于保证生源质量。
2.建立高效、务实的资源整合机制。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精英教育必须配置优势资源。从办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尝试探索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两种路径。国际合作主要是寻求与国外知名旅游高等院校的合作办学,实行“2+2”或“3+1”联合培养方式,将学生送到国外深造学习,拓展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沟通素养和国际竞争能力;校企合作主要是寻求与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办学,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1年左右的岗位实践,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运作,使学生积累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从教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采取“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别负责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
3.建立灵活、宽松的学习自主机制。
精英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特性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则表现为强烈的学习自主倾向。因此,必须倡导“学习享受”的理念,在制度设计上为“英才基地班”的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真正享有学习自主权。学习享受的源泉在于相对自由的学习状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按一定的课程比例在校内跨学科、跨院系自由选课,甚至鼓励学生到其他名校选课,考核合格承认其学分;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其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参照,通过有效激励增加学生的学习满足程度。
三、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对策
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旅游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精英化。
千里马得遇伯乐,方可尽其能。提供精英教育的师资也必须是精英。建立一支精英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校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按照规模、结构、质量协调优化发展的要求,精心制定师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学术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校外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校内导师配备而言,应跨学科调动由各级“教学名师”领衔的优秀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同时鼓励缺乏旅游企业工作背景的骨干教师成员走“双师型”道路,积极投身企业进行实践提升;就校外导师配备而言,应聘请旅游企业中管理精英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激发学生奋斗成才。
2.课程体系系统化。
课程体系体现育人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在课程取向、课程模块、课程时序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能提升要求、个性发展需要和个体成长规律,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的课程系统。在课程取向上,应兼有习“德”和习“艺”两个领域,以德为体,以艺为用;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的形式,通识教育模块着重帮助学生奠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专业教育模块主要建立与学生未来职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知识技能框架;特色教育模块为学生搭建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平台;在课程时序安排上,则应考虑学生在学习生涯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心理,做到循序渐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针对不同的课程,只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课堂上司空见惯,教学目的注重“授之以鱼”而忽视“授之以渔”,教师力求将教学内容讲细讲透,却不注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堡垒,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背道而驰。在精英教育中,讲授式教学的比重会降低,而且在讲授方式上更加注重“论而有道”,不仅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相对而言,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甚至辩论式教学的比重则会有所增加,这些方法旨在培养精英必备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
4.质量评估科学化。
1.1数据来源
为掌握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有关教学需求的基本情况,设计了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教师角色、实践教学等内容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3至5月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开展了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问卷有效率93.08%。
1.2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从性别看,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文科专业,因此女生比例较高。从年级看,三、四年级学生均有涉及,其中三年级已学部分专业课程,而四年级已学完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均对专业课教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对调查内容作出真实回答。调查样本在性别、年级方面分布合理,具有较强代表性。
2基于教学需求调查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描述
2.1专业方向不鲜明、授课内容与“三农”结合度低
专业课学习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有重要作用,因此农经课程授课内容应穿插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举措。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授课内容比较陈旧,92.3%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中很少或基本没有聚焦“三农”问题。这一方面与教师个人学科背景、科研经历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学生、家长的就业意愿相关。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受传统的“跳出农门”观念影响,很多学生难以确立强烈的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不愿涉农就业;而更多地跨专业选择银行、保险、证券、投资、销售等工作。基于此,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定位于“农”,但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基于自身知识面、学生需求,较少地涉及“三农”内容,出现教师、学生“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现象,造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技能特长与“三农”需求、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不明确的专业方向既影响专业特色凝炼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近3/5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就业有帮助,但在对授课内容与教材关系的调查中,68.1%的学生喜欢教师讲课时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仅有3.3%的学生希望教师围绕教材讲授。
2.2专业课科目、学时设置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农经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表现之一是专业课虽多但与农林经济管理相关的核心课程较少,如无“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二是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或交叉,如《农产品营销》与《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对“农产品的界定”。有69.2%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设置不合理,多数课程为48学时的理论讲授,仅有8学时甚至无实验或实习学时,所学理论知识难以通过实验形成有深刻印象的感性认知。
2.3教学组教学能力居中、师资素质满意度高
无论何种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设置,均要由专业教师去实施。关于教学组教学能力、师资素质的调查发现,73.6%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居中,但同时69.3%的学生对教师素质包括师德、责任感表示满意。反映出教师专业涵养、教学能力亟待提高,但教学中并未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关心。可见对于地处西部的农业院校而言,受师资培养经费、环境相对欠缺影响,教师仅能依靠网络搜寻相关教学辅助材料,难以开展有资金、时间系统支持的脱产进修或短期学习,造成专业教师知识面单一、视野狭窄,难以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传递到课堂教学中,制约教学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
2.4授课方式多采用讲授式,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意愿高
对于授课方式,有91.2%的学生认为当前专业课讲授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案例教学、互动教学采用较少。对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能动性的讨论式、互动式甚至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学生都已有一定认识,并分别表现出63.7%、56%的参与意愿。而对于能够实现形象、直观、生动教学的案例式教学,98.9%的学生认为其能够调动个体主动性,改变教师“独唱”局面,实现师生、同学共同探讨问题,不仅便于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5多媒体教学使用较多,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将声音、图像、文字等集于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今天,能实现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情绪、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创造思维。调查中有71.4%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用得较多,有65.9%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效果一般,有19.8%的学生甚至对其教学效果不满意,原因在于一是认为部分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教学中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忽视师生互动、交流,二是部分课件信息传递量过大,难以及时消化吸收。
2.6校内外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体系尚待健全
受经费、时间、学生管理等因素制约,农业院校普遍存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少、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少的现象。调查中有92.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缺乏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受此影响,尽管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环节,但却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习为实践教学中学分最高、学时最长的环节,但由于设在第八学期,与学生忙于求职、择业相冲突,致使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鲜有实习材料支撑,质量参差不齐。
3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
3.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调整专业方向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若无细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专业名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相比缺乏就业竞争力。目前,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行在第一、第二学年“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中国人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产业经济与贸易、食品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沈阳农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农村发展、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因此,认为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以培养既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实践能力及经管业务技能,又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农经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以现代农业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导向,设立“涉农”的农村发展方向与“非农”的企业管理方向,前者偏重于农业经济理论、政策研究,以学生继续深造为目标;后者偏重于管理实践,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就此问题的调查表明:若设置专业方向,39.6%的学生愿选择农村发展方向,而60.4%的学生选择企业管理方向。这对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激发学习意愿、满足学生个性与职业共同发展的需求有极大帮助。
3.2优化课程体系,加快教材与授课内容更新
在调整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应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应合理安排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比例关系,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或相互脱节。如农业发展方向应以“三农”为导向,课程设置应体现“农林为本、经管相融”,如开设农学概论、农业项目管理、农业政策学等与农村发展关系密切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实现三者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应更新、凝炼课程内容,结合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形势。
3.3加强师资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素质与技能
专业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担任着指导者、协作者、反思者的角色,对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素养有极大帮助。因此,师资培养不仅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硬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软素质的培育。基于此,在经费受限时,应通过内部培养如教研室活动、教学观摩、竞赛等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传帮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尽可能筹集培养经费,通过选送教师到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出国研修培养骨干教师,提升师资团队实力。
3.4改变教师认知,践行案例、自讲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获取的便捷,学生自主意识、知识面、视野日益开阔,在课堂上更希望有更多的双向沟通而非“被灌输”。因此,专业教师应改变传统认知中以师以教为主的“拉式”观念,实施有助于教学相长、将师生个人思考与集体智慧相结合的“参与式”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案例分析、学生自讲等。其中案例式教学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方向,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且案例研究较多的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此外,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也能极大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趣味性,不仅能使学生通过预先的扎实准备真正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增强查询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更能通过模拟、演练锻炼学生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改变自我认知、提升信心。
3.5规范多媒体教学,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横向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纵向深度挖掘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展示内容、调动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流程图、色彩、线条、图片、文字、音效等合理搭配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加深学生感性印象,改进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并识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是辅助教学,在应用时不仅应严格考核多媒体课件质量,更应考核专业教师授课能力,严防“教材搬家”、“照屏宣科”。
3.6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我国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及那博冠兼容的儒家文化都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的文化底蕴,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民族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这些都为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旅游收入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程度越来越高,1997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4.16%,2010年将达到8%,但是即使达到8%也与世界旅游业总产出占世界GDP总量的10.7%有着不小的差距。从这点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产业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将来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2006年时,我国接地爱过节游客1.25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才达到了13.9亿人次,出境旅游的人次达到了3400万人次。这说明了我国有着成为旅游大国的潜力。但是要成为一个旅游大国,则必须有相当大的旅游人力资源来进行支撑,特别是懂得管理、精通实际操作的人才。我国旅游业教育的规模扩张速度十分迅速。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同时对于相关的旅游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办学单位不断的出现。截至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2006年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34854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61129人,2006年全国旅游院校共有旅游专业教师33236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16868人。但是旅游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是很高,同时一些主题公园与星级饭店等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却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的现象是教育与实际脱节。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问题
1.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清晰的定位。
从行业来看,国内旅游行业对旅游职高生的认可度高于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这个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出来的学生存在着一种“眼高手低”的情况,再或者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再培训时则会花费相对较多的精力。从教育内容来看,很多学校都因为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技能的训练。当学生出校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都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2.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孩子继续的延续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教学模式。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基于地理、历史、经济、外语、中文、管理这几部分,很多教师都是从这些行业转行过来的,缺乏一定的专业性。而“以教师为中心”则意味着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都会受到授课教师的影响。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以市场为导向”来设计的教学内容相比缺乏了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样的这中教学模式也就不是以专业建设、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特色品牌塑造和学生专业学习为中心。
3.教学与旅游行业脱节,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国内的许多旅游学校基本山都是一种自办自销的办学模式,没有与旅游行业与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目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基本还停留在有关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一些具体的、形式的事项。同时还有一些实习基地的合作也仅仅是存在于纸面上,而没有真正的去实现,这样就让学生的实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由于在墓地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很难让两者形成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
4.师资的发展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
这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在高等教育方面,在在硕士点建设、博士点建设方面一直滞后于其他经济类、管理类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许多旅游方向的硕士点只在近一两年才有较大规模的发展,而旅游学科博士点在国内寥寥无几。旅游专业的教师还没有能脱离以前地理、历史、经济、外语、中文、管理等专业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旅游相关专业的教师基本都缺乏实际的行业操作经验,这点上和我国其他许多专业的教学情况差不多。也正是因为教师缺乏相关的实际操作经验,使得许多的教学活动囿于书本对书本、空对空的境地,难以保证符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规律、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教学质量
5.学生实习问题较多。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的实习面比较单一,大部分的实习都侧重于酒店。(2)学生实习缺乏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实习过于单一所引起的。(3)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4)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固,选择随意性较大。(5)对学生实习缺乏总体上的系统性全面指导。学生的实习如果不能够落到实处,则对学生的就业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旅游行业也有可能因此错过许多的人才。
三、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1.各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明确的定位,让旅游管理学变得更加的有特色。
例如各重点院校可以重点建设对旅游管理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在MBA、EMBA等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创出品牌,进而带动本科教学层次向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培养,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吸引旅游行业和企业的关注,提高就业率。而其他的普通学校则可以通过更加关注市场需求,将专业特色与市场的需求进行结构,然后通过分层教学的模式为旅游行业和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将所有的与旅游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整合为基础类、管理类、营销类等专业基础通用课程。从而使学生奠定广泛的专业基础。然后是对专业课进行细化和深化,并针对专业方向设计,开设能够符合市场需求、有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课。同时鼓励学生多学习各种人文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教师,多鼓励教师不使用固定的教材,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自己选择教材,甚至是自己对讲义进行设计和整编。
3.加强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学校必须与企业加强合作,从而可以使得学生生源、师资、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里的教室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一展所长,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让企业的骨干进入学校对学生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经验。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实习状况,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习,从而避免缺乏实际经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