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文1

一、低碳经济与企业理财环境

低碳经济的核心为制度创新与能源技术创新,其本质目标在于有效减缓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近年来社会大力提倡的经济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三五是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阶段,低碳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低碳经济与企业理财管理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与调整都有着重要影响。企业理财环境也称财务管理环境,具体指对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类内外部条件。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发展期,经济高碳特征较为明显。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在效益最大化与改善生态环境之间做好衔接,重视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对自身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环境起点论提出:企业理财环境直接决定企业理财模式。

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理财环境产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更为强调对社会与人的价值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更趋强烈;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在于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更重视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将股东、企业员工以及社区等相关者利益融于一体。同时,环境效益与社会责任也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部分,在此目标之下,企业需将自身视为社会构成部分,而不是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注重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自我协调,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此外,企业财务管理也更关注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持续性的,企业要获取综合竞争优势,必须要不断加大低碳产业投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而言之,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压力,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深入认识自身所面临的各类环境,进而采用与其相匹配的企业理财模式。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经济环境在企业理财环境当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财环境也迎来了重大变化。低碳经济带来了政策、金融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与管理目标等,现展开具体分析。

(一)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2016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活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下降超过20%,展现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

如今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限制碳排放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未来数年,我国将不断加大低碳经济转型投资,这也给现代企业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利用财政补贴政策等各类手段引导低碳经济深入发展。如通过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及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落实税收优惠,对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装备及相关服务等,依法实施税收优惠;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与社会参与的体系,支持节能环保型企业融资等。

总体来看,政治环境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财务管理文化产生影响,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以及对企业的投资方向产生影响。低碳经济环境下,政府鼓励引导企业向环保、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企业也将针对性做出投资决策。

(二)金融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攻方向,节能环保与绿色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持续发展,加快金融创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更趋紧迫,当前我国在创建低碳银行、绿色银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政府在引导绿色金融等方面做了许多实质性工作,如构建绿色信贷指引、披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在全国七个城市开展碳交易试点以及开发证券市场绿色环保指数等。十三五期间,也将在绿色PPP项目建设、发展碳金融产品、构建绿色银行体系以及构建IPO程序绿色通道等,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历经5年之久的筹备,2017年我国统一碳市场也即将全面启动,更多区域性碳交易平台将陆续推出。碳市场的启动以及碳交易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商品,从资本层面通过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定价迫使企业转型。未来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出售碳配额而获取额外收益,也能够从碳配额托管、质押等碳金融工具中获得资金。未来碳市场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机遇,这也将为企业与投资者的决策带来实质性影响,也会对企业理财环境带来巨大变化。

总体来看,低碳金融的发展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显而易见,未来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金融市场以及战略投资者青睐,也会享受到更优待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而传统产业项目的筹融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风险也会相应提升;其次,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投资与筹融资方式将更为丰富;第三,企业资产组合以及资本结构等将因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此外,企业利润分配、资金营运等也要通过不断完善来适应低碳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公众低碳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现代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市场,也必须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低碳绿色消费,更愿意选择低碳、环保、可再生的产品。因此企业需针对性调整自身产品服务,结合低碳经济财务理论明确自身产品市场,进而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企业更需承担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重视自身经济效益,也要对环境负责。这也要求企业需创新自身财务管理,落实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均衡。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变化与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理财对策

(一)明确低碳财务管理战略

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面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企业只有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把低碳经济会社会发展作为自身使命,采用科学战略,树立起低碳风险理念、低碳财务预算、纳税筹划等观念,在经营管理与生产过程中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动态。促进企业资源与资产优化配置,提升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需对自身财务管理目标与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社会协调有效结合,既重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更要考虑生态价值,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例如可设置企业财务管理低碳发展目标,利用绿色财务增值率体现出企业低碳化收益,反映出企业具体经营情况。其所应用的主要公式为:

增加值=(资本收益-绿色收益)绿色投入资本。

其中绿色资本为所有权成本、债务成本以及环境成本之和减去环境与负债资本。

(二)建立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

绿色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筹资系统、投资系统与利润分配系统。具体来讲,筹资系统目标为筹资绿色低碳项目的资金。筹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前提,低碳经济时代,企业需展开低碳筹资活动,以自身特有新技术或专利为目标,吸引投资者目光,并将所筹集资金用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生产;同时应展开多元化金融融资,充分利用低碳经济法律保护与扶持政策,有效争取金融机构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此外,企业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运营方式最终也需要高素质人才,因此也应重视对人才与知识的筹集。投资系统主要工作为以低碳经济为目标,展开合理化绿色投资。绿色投资不可避免在短期内会让企业增加运营管理成本,但同时也产生了机会,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项目。

因此企业在实施投资时,需要对投资方案展开风险评估,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与隐藏成本。利润分配系统则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引,在合理降低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利益分配体系,为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打下根基。如上文所提及,企业在利益分配中既要考虑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也应重视社会责任与生态利益。因此分配中需明确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确保企业具备充足资金用于抵抗低碳项目发展所可能遭遇的风险;股利分配中也可优先支付低碳项目股份,促使投资者更主动地支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

(三)构建低碳财务评价系统

传统企业财务评价过于注重经济指标,低碳环境下,企业需构建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财务评价系统,进而促进企业低碳财务管理发展。首先应明确评价目标,企业应从短期收益评价转化为长期收益评价,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应当重视长期收益,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重要评价指标;将生产节约能源费用、节省的污染环境税费等纳入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当中,展现企业低碳财务改善状况;实施绿色财会核算、制定绿色年报等,具体衡量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次,从评价内容上来看。

应实现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并重。低碳经济模式不只单纯依赖于企业现有资源配置,更趋向于生态资本、知识资本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在进行财务评价时不仅需重视经济指标,也要考虑到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等,设立具体财务数据指标,进而构建起经济效益指标与社会效益指标融合的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地反映企业低碳经济理财情况。此外也应建立起对低碳财务风险的评估系统,低碳环境的不确定性难免会增强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需正确分析低碳环境下可能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认知,并在对企业财务风险实际评估的基础之上,有效回避与控制低碳财务风险。具体需做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巩固与明确自身市场品牌形象;合理评价投资方案与使用资金;有效降低企业现金流风险,针对环境变化及时评估存货减值风险等。

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文2

【文章摘要】

本文在对两型社会与低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研究基础上,针对当前“两型社会”下,顺应低碳趋势的新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设计出在两型社会背景下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构建程序。

【关键词】

两型社会;供应链;低碳绿色供应链

如何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了当今新的课题,“两型社会"建设顺应了当今发展的新要求。长株潭城市群获批首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对于整个湖南乃至中部地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长株潭三市为支持经济一体化进程,拟定了“以物流促进商流,以商流带动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思路,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制定了新的发展方向。物流业被誉为当今社会经济中的“第三利润源”,其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是十分明显的,众多企业都将改善供应链的运营模式上升到企业战略目标上来。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评价仍旧只是在短期经济效益和成本上对其优化,而忽略其长期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必须为物流企业找出一套适合其发展的“低碳绿色绩效”评价体系。

1 两型社会内涵

1.1 两型社会的定义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根据十七大的战略部署于2007年12月批准成立的。“两型社会”中的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采用更优的技术手段和更先进的管理措施,提高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代价满足全社会的物质文化需求。环境友好是指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

1.2 两型社会的特点

1.2.1资源节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人口方面来看,2011年末长株潭三市总人口1550万,占湖南全省年末总人口的21%,由于长株潭三市人口基数大,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受着持续增长的入口压力,主要表现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耕地紧缺、就业、养老及教育压力增大等方面,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从长株潭产业结构来看,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有中国工程机械顶级企业,全球工程机械知名品牌的三一集团、有排名全球前10的中联重科、中国南车旗下的多家子公司等多家资源消耗大、排污量大的企业;因此要进行“两型社会建设”,就势必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若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等将根本将无法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

1.2.2环境友好——发展循环型经济

由于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产业在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长期占有支配性地位,是长株潭城市群工业的主导力量,但是这些产业普遍存在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高的特点;特别是工业城市株洲由于中盐株化集团的存在,仅重金属污染区面积就达274平方公里。根据湖南省环保局的统计,长株潭城市群在2010年总共向大自然排放了约33000吨二氧化硫、19000吨烟尘和高达16125万吨工业废水,并且这些大气、土壤污染物随着大自然的雨水、阳光等进入了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循环,使长株潭三市遭到严重污染,成为湘江酸雨带的酸雨中心,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着长株潭三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长株潭城市群要进行“两型”社会建设,就必须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放、低污染的国民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稳定、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2.1 低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低碳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整条绿色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之上,对所有的从最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商到最终消费的顾客以及逆向回收的整个供应链运作流程中,引入低碳高效节能技术,对整个供应链的流程进行管理和整合,以达到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一种运营模式。

2.2 低碳绿色供应链的构成

低碳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一样,其中也涵盖了供应链上各节点的所有内容,包括最上游的供应商至最终的客户消费者的全过程。从运营的角度去分析,低碳绿色供应链有五个方面的构成,即:低碳需求(low-carbon Demand)、低碳计划(low-carbon Plan)、低碳物流(low-carbon Logistics)、低碳供应(low-carbon Supply)、低碳回收(low-carbon Return)。

低碳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实现供应链的低碳化起着强有力的催化剂作用。同时,也离不开集成化的生产指导,同步化的运作和控制以及各种节能减排技术的支持,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实现供应链的低碳化以及从总体上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平衡。

低碳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而这正是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3 低碳绿色供应管理管理的绩效评价

3.1 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定义

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PE)一词,也称为“性能评价”或者 “绩效考核”。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就是以有效满足供应链的低碳绿色需求为基础,运用特定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符合低碳绿色供应链自身的指标体系,依据特定的评价准则和流程,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绿色供应链的低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准确、客观的综合判断,充分反映当前的状况并且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活动过程。

3.2 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内容

3.2.1供应链企业内部评价

供应链是一种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其基本点仍是各种企业,清楚的了解各企业自身的特点,考虑节点企业自身的绩效,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评价要立足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强调企业对供应链整体的运营绩效的贡献。内部评价包括的各环节如下: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加工、低碳包装等各个模块的评价,是对低碳绿色供应链最基础最本质的评价,根据内部评价的结果可以反映出企业自身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程度,以及对上下游客户的低碳绿色服务的程度。内部评价是基础,做好内部评价才能进一步做好外部评价。

3.2.2供应链企业外部评价

外部评价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一是客户的评价,可以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调查法、召开会议等形式;二是采用构建符合客观实际的数学优化模型来对低碳绿色供应链进行评价的模拟分析方法,并借用先进的计算机虚拟现实模拟技术,真实客观地对供应链系统进行有效的绩效性能评价。

3.3 低碳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

影响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外部环境包括行业特征、竞争者、技术、客户、社会和经济环境。影响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的内部环境包括流程、合作伙伴、绿色供应链战略、企业在绿色供应链中的位置。而对低碳绿色供应链而言,数据共享度这个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是其绩效评价的关键,应着重强调。数据共享包含绿色材料的选取、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生产、运输和分销、包装、销售和废物的回收等过程中的数据。低碳绿色供应链中供应商、制造商和回收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Internet网来实现的。因此,低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数据流动是双向互动的,而数据共享度的高低就决定了绩效上的差异。

3.4 低碳绿色供应链综合评价体系组成分析

依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分为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3.4.1供应链绩效评价对象,涉及到供应链中所有的成员,是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执行效果。这种效果比较抽象,难以直接衡量,需要对其进行分解后再测量、分析、综合得到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3.4.2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是指怎么依据供应链的绩效战略目标划分而形成能进行度量的供应链指标体系。

3.4.3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通过那些关键指标来反映供应链绩效,它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础。它主要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孤立地评价某一节点企业的运营状况。一个理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顾客、企业和供应链自身的需求是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是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结合;易于理解、应用广泛和使用成本低,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操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快速的反馈,能激励绩效的改善等。

3.4.4供应链绩效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象绩效优劣的基准,标准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的目的。单独的对一条供应链某时段的绩效做出测量,无法判断评价对象的绩效优劣,所以我们应该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一方面可以与同行业的竞争者进行绩效分析比较;另一方面可以对自身不同时段的绩效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所评价供应链的绩效状况,确定优化和改进的方向。

3.4.5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具体手段,主要是将各指标的评价值经过适当的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再依据评价标准,得出评价结论。没有合适的评价方法,就无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衡量,就无法运用评价标准对供应链绩效做出客观的评价,更无法谈论对绿色供应链运作进行指导和激励,来改善未来绩效。

3.4.6供应链绩效评价组织,是负责构造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包括选择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设定评价标准的组织。由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并没有一个有组织权限的组织来领导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针对低碳绿色供应链总体战略目标,确定自身的绩效评价,然后以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发起者,邀请供应链中的其它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协商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针对绿色供应链之间的绩效评价,可以由行业协会组织发起,邀请本行业中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建立起本行业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4 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程序

4.1 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对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将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整个绩效评价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4.2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结合低碳绿色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分析,可以对各指标采取权重分配的方法。

4.3 制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

对于低碳绿色供应链的指标评价标准,可以遵循往常的原理和准则,以历史标准、国家标准或者相关行业的标杆标准为基础来制定。

4.4 数据收集和处理

按照评价的客观需求收集并整理数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当然,对于数据收集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数据错误、数据偏差较大或者冗余量偏差等问题,也会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并予以纠正。

4.5 计算及评价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

构建合理的模型确定绩效评价各指标的相关具体数据,对收集和待处理的数据进行计算,以此为基准并与算法相结合进行详细的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最后通过分析整理得出各节点企业的总体相对绩效评价结果。

4.6 得出绩效评价报告

评估报告是绩效评价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根据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分析,为低碳绿色供应链提出绩效改进措施的核心依据,因此,评价报告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有效的基础上。

4.7 提出改进方案及措施

这是整个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流程的最后一步,通过将绩效改进方案应用于实际的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进行实践的检验,是对供应链进行低碳绩效评价的最终检验,因为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应用于供应链的实际运作管理过程中,只有在实践中真正得到了改进和提高才说明此次绩效评价是成功与可行的,所以,改进方案的实施是对绩效评价结果最客观的检验和考核。

通过对企业低碳绿色绩效的有效评估,可以促进其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业绩能力,制定出正确符合自身情况的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经营路线,使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提高其综合实力。同时,在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入“低碳绿色度指标”不但能够有效地反映出自身的资源配置状况,更能够提高扩展企业对外的绿色知名度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程度,使企业充分树立良好的发展形象。所以,无论从自身经营,还是对未来可持续能力的探索,建立一套客观有效的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合理制定发展战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褚宏伟.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12)

[2]温宏博.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

[3]黄福华,吴可夫,庞燕等.物流绩效管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4]黄利莹.顺应低碳趋势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

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设计原则;总体框架;施工管理措施;现状下激励机制

一、 设计原则

1、 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师及设计师进行绿色生态建筑全过程设计指导,从建筑布局,景观设计,到建筑护结构,内部格局以及系统设计,都存在建筑节能设计的极大空间,优秀的设计能够在不增加投资甚至减少投资,大大节约建筑的运行成本,提升建筑品质的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损害。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与结果评估 建筑物全年逐时能耗分析 小区热环境,风环境,日照模拟评估,室内环境品质评估;自然通风,照明采光,热舒适性评估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墙体构造,遮阳,门窗幕墙系统节能方案设计 建设项目新能源资源分析、能源利用总体规划节能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热泵应用,滞水层技术,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可行性论证: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风能应用,生物质能应用,其他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光导管应用,节能电梯,智能照明,绿化,雨水与中水利用 。

2、 方案需因地制宜项目调研

(1)应结合当地的发展方向及当地特色来开展新城的低碳生态规划工作,对当地的相关规划及本地特色进行性一定的详细调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开发区域现状调研b)生态城管委会调研C)地区整体现状调研.

(2)制定低碳生态指标体系

根据低碳生态规划目标,制定生态规划指标,并对各个指标的量化数值进行一定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3)编制低碳生态指标实施导则

对低碳生态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将各个指标具体分解到落实层面,指导生态城的规划和建设。

(4)低碳生态城经济效益分析

详细分析进行低碳规划涉及到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增量投入及建筑方面的增量投入,并分析进行低碳生态规划带来的各方面的收益,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5)、制定低碳示范技术体系

针对开发区域的规划制定低碳生态指标,充分考虑不同地块的功能性质却别,将指标融入地块的规划及设计中。

二、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图1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项目经理部实施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三、 施工管理措施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各项目部要成立由集团总公司公司、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全面工作。

“绿色施工管理领导小组”应明确专人负责其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并组织实施。集团总公司责任集团总公司是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责任主体单位,应向施工项目部单位提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求施工单位整改或停工。施工项目部单位责任

集团总公司在内部考核文件及内部承包合同中对施工项目部单位的责任应约定如下:

施工项目部单位是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负责具体实施绿色施工的各项工作要求,项目经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项目部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各专业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项目部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负责。总承包项目部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总承包项目部单位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总承包项目部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前,总承包项目部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集团总公司提供的设计资料,总承包项目部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施工合同中应约定施工单位绿色施工的权利、义务,及相关处罚措施,并应便于操作。

四、现状下的激励机制

绿色建筑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组成部分的低碳建筑的发展,必须意识先行。然而,现阶段绿色建筑理念并未普及,人们绿色建筑意识淡薄。往往激励企业注重短期的“低投入”、“高产出”,而这一“低投入”就必然伴随着“高碳排”。因此,旧有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依然存在,并严重阻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行。 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阶段,由于缺乏先进、有效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技术,经济仍停滞在高能耗、高排放发展的落后时期,这势必带来更多温室气体的排放; 另一方面,由于投入所限,至今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绿色低碳监测系统,也是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制约因素。有数据表明,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使用中央空调的能耗为普通建筑能耗的2―3倍,由于缺乏对大型公共建筑的碳排放量的监测数据,不能及时观测与控制这些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情况,因而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建筑能耗大户高碳排的问题。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相关政策的缺位,以及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的限制、技术转让费高昂、产业结构的失调等,都极大地阻碍了低碳建筑的发展。

五、【结束语】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打造国际水平的绿色建筑将对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对于业主、建筑承包商、或物业管理单位而言,绿色建筑评价不但能帮助管理者发现建筑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更能极大的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建筑物出租率和商业回报。目前,我公司将推广绿色建筑作为企业形象建设和社会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1、 《绿色建筑概论》 刘加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文4

一、绿色酒店的概念及其发展意义

绿色酒店(GreenHotel)在国际上也称为eco-efficienthotel,内涵为追求生态效益的酒店。绿色酒店最本质的发展理念是环保、健康、安全,是以资源的合理使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出发点,提倡绿色消费,实施绿色酒店管理的酒店。在低碳环保视角下绿色酒店的创建与经营,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需求充分融合起来,在酒店的经营管理中贯彻低碳环保的原则,从各方面各环节控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酒店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关注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者达到有机统一,从而实现酒店的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酒店更加显现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可以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

发展绿色酒店,用环保低碳的理念经营管理酒店,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酒店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其对环境的敬畏和责任感,绿色酒店管理制度的出台与制定也将推动酒店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升酒店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增强酒店的竞争力。

(二)可以满足顾客环保的消费理念

目前,消费者的低碳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这也使消费者改变了以往的消费习惯,更倾向于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酒店的发展与建设恰恰迎合了这种变化,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的需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提升酒店的公众形象。

(三)可以降低酒店的运营成本

绿色酒店的建立与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强调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各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热能的循环使用,水资源的节约,高能耗设备的减少使用等,将从多方面降低酒店实际经营成本,提高酒店经营效益。

二、我国绿色酒店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绿色酒店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的很多酒店在低碳环保、能源节约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我国的酒店业在这种国际影响下也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逐渐形成低碳环保的责任意识。浙江14家酒店于1999年最早提出“创建绿色饭店,倡导绿色消费”,引起业内的强烈反响,国内酒店纷纷表示支持并付诸行动,在酒店经营管理中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如减少或者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和洗漱用品,使用清洁无污染的燃料,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率,保持酒店空气清新和环境整洁,员工用水使用红外线设备加以控制,将照明设备全部替换为节能灯,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等,这些方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对酒店本身及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2010年,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五年内将我国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的用电量、用水量降低20%,说明我国开始关注酒店这一高消耗行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低碳环保是酒店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建设与发展绿色酒店,是我国酒店企业相应政府低碳环保的号召而理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使酒店企业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发现自身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价值,关注其社会责任,塑造其良好的公众形象,同时降低其经营成本,提升其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但是经过调研发现,绿色酒店的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綠色环保意识尚未真正树立起来

我国很多酒店企业表面上或者口头上宣传绿色环保,但是并未将绿色环保意识和思维方式真正树立起来,导致无法在酒店实际的经营管理体制中体现出低碳环保的行动,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还比较明显。酒店的装修装潢、产品包装比较奢华,资源浪费也比较严重,违背了低碳环保理念要求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原则。

(二)酒店产品尚未真正贯彻绿色理念

国外的消费者对于产品是否环保、安全、健康非常关注,绿色产品颇受消费者欢迎,成为酒店产品的首选。但是国内消费者的这种意识却不是特别强烈,绿色需求不足无法推动绿色产品成为国内酒店的首选产品,国内酒店也往往由于成本较高而推迟绿色环保事务的进程。如酒店餐饮要求使用可以降解的环保材料代替以往的一次性餐具和饭盒,就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交替,进程相当缓慢。

(三)酒店的正确资源观尚未真正的确立

国内很多酒店对于各种资源的利用仍然没有统筹节约,能源的利用率仍然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和标准。低碳环保并没有作为所有酒店贯彻的经营原则与方针,很多酒店的用水量用电量的控制体系还不完善,也没有使用能源的再循环再利用设施,导致各种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低碳环保视角下绿色酒店的发展策略

在低碳环保的背景下,绿色酒店的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关注智能科技对酒店低碳环保经营的推动作用,注重绿色、低碳理念的宣传等。

(一)建立规范的绿色酒店管理制度

规范化绿色酒店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指导酒店绿色经营的基础和依据,在规范化的制度指导下,酒店的绿色经营管理策略才能具体执行与落实。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的大环境,并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酒店绿色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规范化。

(二)通过成本管理与控制降低酒店能源消耗

酒店经营过程中,需要全程把握绿色理念,充分考虑影响能源使用的各类要素,尤其是那些外界条件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的实施节能策略。如利用先进技术促进能源转化,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消耗,避免产生废气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通过能源循环再利用的设备,回收酒店设备运转产生的热能加以再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纸张使用,提倡双面打印和电子化办公;酒店产生的废品如废纸、废塑料等可以通过指定途径进行变卖;加强各种节能设施设备的使用,如对酒店照明系统的整体改造,红外线节能控制仪器的使用、节能变频电梯、空调组的使用等。

(三)绿色酒店设计与建材的选择秉承低碳环保的理念

酒店建筑类型与风格多样,一些大型酒店的水、电、热能、办公用品等能源的消耗非常大,需要从酒店设计和环保建材的选择等根本方面加以控制。如何提高被动式的能源节约设计方式,对酒店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科学的管理,最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酒店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有系统性,根据材料特性及其排放量数据,选择低碳环保材料,摒弃那些污染严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明确建筑材料结构常识,测量建筑材料物质排放量,减少建筑维护材料的碳排放量等。

(四)重视酒店住客绿色消费的引导

酒店需要加大绿色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力度,鼓励酒店住客低碳节能环保的行为。绿色产品包括低毒无害、节约能源、无污染、可以回收或者再生的产品,低碳环保背景下的绿色酒店经营应以绿色产品的生产作为获利的主要途径,通过宣传与营销手段,引导住客低碳环保理念的形成。如提示住客合理设定酒店空调的温度,睡觉时将所有光源关閉,及时拔除所使用的电源插头,鼓励低楼层的住客尽量减少电梯使用,不提供或者只在住客有要求时才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等。当然,这些引导是需要技巧和鼓励的,对于积极进行低碳环保、绿色消费的住客,酒店可以提供小礼物或者价格优惠进行鼓励。

(五)重视智能科技在绿色酒店低碳环保经营中的作用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绿色酒店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智能化技术可以在绿色、低碳、环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酒店住客对于舒适、健康、安全的酒店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通过智能科技提高酒店能源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水平,在酒店大堂、酒店客房、酒店楼梯间以及酒店配套区域大幅度提升低碳环保和能源节约效率,实现绿色酒店低碳经营的目标。

(六)建立绿色酒店低碳环保的文化

绿色酒店管理层应树立低碳、环保、生态化的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酒店氛围与文化,向酒店员工灌输低碳环保的理念,奖励酒店员工低碳环保的行为,将低碳环保的文化渗透在酒店一系列的活动之中,使酒店全员主动实施绿色低碳的管理,这将是绿色酒店不断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四、结语

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管理机制;人才管理;决策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30―02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UKGovernment,2003),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探索等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相关的话题开始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走进我们的企业管理中。企业该如何把握低碳经济的脉搏,逐步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障碍。

1、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绿色理念

决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可以认为,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组织和实施而展开的。实施企业决策机制改革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当前,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市场新环境,我国企业必须顺应形势,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企业在创新的基础上制定积极的管理决策,进一步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可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理念,从总体上看是为了追求三大目标:①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得到最大化和最优化利用;②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通过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以及全过程跟踪监控的环境管理,使企业在生经营过程中生的各种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③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绿色化。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绿色管理应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强调低碳经济和绿色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对企业管理中的各个子体系和流程进行升华。首先,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定位绿色市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首要方针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长久发展。其次,建立绿色机构,弘扬企业绿色文化。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创建和谐绿色的企业环境和工作氛围。与此同时在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标准化的绿色管理体系,以实现环境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再次,研发绿色技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它主要是建立在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涉及供应商、生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其目的是使品从最初的原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为一线的整体集约型管理。最后,通过绿色认证,获得绿色签证。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规范企业行为,达到资源节约、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顺应市场环保的发展要求,企业应建立品生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参照“绿色化”需求,对品进行生技术、工艺及设计、包装等环节的改进。如海尔集团,是首家在中国获得绿色认证的企业,其品海尔无氟绿色冰箱,在欧洲市场销量一路飙升,成为我国对外的特色企业之一。

2、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机制――管理创新

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企业发展中不断探寻的话题。完善的企业组织管理机制,是确保企业政令畅通的“神经网络”。第一,正确处理好企业组织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进行科学的组织设计。第二,正确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使企业内部职责分明,充分授权。第三,完善企业用人制度,实现人事的最佳组合。在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中管理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打破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使传统模式和现代新思想、新科技相结合,使基层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带动市场需求、消费、流通一体化,符合企业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具体做到:①“走动式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打造低碳经济的前提条件。如美国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走动式管理”上,经常到所属的各公司走走、看看,和员工座谈、吃饭,在“走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不仅使公司转亏为盈,而且发展日益加快。②“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保证,是企业打造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精细化”而言,首先是要有计划性;其次是要有超前性;最后是要有周密性。目前,有不少企业在管理考核中,存在着很多的致命误区,如“管而不理”,即不考虑员工的立场,只要求他们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另外,“重管轻理”,管理者强权专断,无法真正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不到管理的效果。

3、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机制――监督机制

企业监督机制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免疫抗体”。监督机制完备与否,对确保企业坚持经济核算原则、降低生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做到:①强化预算监督;②强化审计监督;③强化成本控制。对于企业而言,发展低碳经济究竟是福是祸,是锁定效应还是溢出效应,是成本优势还是成本劣势,这三个难题始终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考虑的。其中,成本问题是企业参与低碳发展绕也绕不过的一个难关,尤其是在当前前景不是很清晰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参与低碳经济很犹豫。但是对于企业监督机制而言,低碳经济下企业参与低碳经济投入的资金成本是否有利可图,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划和决定,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4、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机制――人才管理机制

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低碳;财务管理;企业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际国内的种种“低碳化”政策法规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因此,低碳经济的终端会落在企业身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将受到低碳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低碳经济将使企业财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低碳经济将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企业价值最大化更快地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转化,低碳经济将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活动的组织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发生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个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基本方向。从财务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经历了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几个阶段,当前,理论界比较认同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而该目标主要是站在企业投资者(股东)的角度评价企业的总体价值,并没有或很少考虑如政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利益群体的利益。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企业承担的责任更多的是经济责任而非社会责任,真正需要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做出理性决策的是投资者。

而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披露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信息,还包括大量的有关企业资源利用与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即环境信息。这将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由企业价值最大化更快地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转化。

1984年,Freeman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他认为,企业是相关利益者的集合体,它为了这一集合体各方的利益而进行经营运动,这一集合体的各方都被认为是企业利益的贡献者和分享者,剩余索取权和把持权不再唯一地属于出资者,企业不再只为出资者的利益而从事经营运动,企业必须考虑到经营运动对各个相关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影响,因而,企业财务活动的目标就应为这些相关利益者服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兴起,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开始重视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强制性的责任。

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企业是生态和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和污染源,为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中,企业的生态责任就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企业生态责任主要是指企业除了谋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还负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具体化到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程度。

财务管理目标由财务管理内容来实现,后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财务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二是对财务关系的管理,主要指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和财务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风险。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对财务活动的管理过程中仅考虑财务活动的经济效益,如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考虑的是资金成本的大小、财务风险的大小;在项目的投资决策中考虑的是项目的净现值大小与投资风险的大小;在确定营运资本政策时权衡的是持有收益与持有成本的大小;在进行利润分配政策的决策时考虑的是投资机会、股东的利益等。

而在低碳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在组织财务活动时必须有效控制和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总体目标。具体而言,在投资领域,企业应做好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投资规划,包括生产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进行低碳项目投资等,并建立起低碳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在筹资领域,企业应力争获得相关的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支持,并且将这些资源用于低碳投资;在营运领域,企业应通过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措施,实现营运过程中的低碳要求;在利润分配领域,企业要按低碳收益并考虑后续低碳经营所需资金等因素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可见,低碳经济将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顺应低碳经济的财务举措———全面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1.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绿色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财务管理制度及行业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相应规定,具体制定出本企业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防范、治理措施。

2.转变财务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逐步创建绿色企业文化。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使其在管理及决策时有远见,为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为与此相适应,企业应建立激励机制,使管理人员与企业的利益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及处理财务关系时关注生态环境因素。同时,建立绿色企业文化,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均应增强资源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环境风险的风险价值观念。

3.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在筹资方面,企业应制定绿色筹资计划,全面预测好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避免资金的短缺或闲置带来的风险。低碳经济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但低碳经济也会给企业带来新的低碳投资机会和项目,因此,在投资方面,企业投资方案生产的产品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进行投资方案的实施给资源环境是否带来破坏的绿色风险的分析,要改变传统投资评估方法,既要考虑投资绿色项目而不能投资其他项目的机会成本,也要考虑潜在隐藏成本(如废弃物管理、环境保险等)、或有成本(如罚款、法律费用等)以及形象和关系成本(如公司形象、与监管的关系等)。在利润分配方面,企业在支付股利前要按一定比率提取用于应对绿色资金不足的绿色公益金以及要支付的绿色股利,绿色股的股利发放与优先股股利同时发放,鼓励投资者关注绿色投资,增强投资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投资者在绿色投资方面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鲁务顺.绿色财务管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性选择[J].会计之友,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