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等教育;融合生长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的缺失。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所占内容比例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也比较随机、零散,学生从课程和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困难。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兼任。因缺乏系统的专业生态知识、深刻的生态认知和必备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使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成果收效颇微。教育是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开展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对整个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再次,受教育主体生态文明实践的脱节。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抽象说教远多于情感体验,无法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生态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性缺乏,为数不多的生态实践活动仍有流于形式的状况存在,无法调动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二)高等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对“人”的培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四个层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四个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人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尊重大自然,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的物质交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这里的实践与改造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的本性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其次是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营造,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塑造。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其高校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地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民众,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乃至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焕然一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与共生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理论分离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2]。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作为指导,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主线,汲取生态保护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等教育”一词出现于产业革命之后,是在近代学制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正如杜威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接受的教育,它的高等并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所决定”[3]。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共生

首先是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无论生态文明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它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理性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建构和运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自身整体的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再者是两者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一方面,高等教育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具立足点。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其最基本的条件是需要一个可实施性的空间。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雄厚的师资条件、完善的管理体系、优良的学生素质、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计划、有系统、有实践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能使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全面与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挖掘问题所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索符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机制

(一)教学体系的融合

首先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二是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与理念创新,理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相互补充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既有通识普适性,又有专业针对性的优质生态文明课程集群[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领悟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自然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促成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生成。其次是教师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塞萨洛尼基宣言》明确指出,“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都需要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性要求一种整体的、跨学科的方法,在保持各自基本性质的同时,把不同的学科、机构结合起来”[6]。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具备跨学科的整体思维,掌握环境问题相关的最前沿知识和处理最新环境问题的教育技能。此外,教师通过科研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以此,生态教育者的生态思想观念符合认知与实践规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将新的认知重新带入实践,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二)管理体系的融合

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度。教育主管部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国民教育计划制定部门和教育评估的考核部门。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其次要提高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度。目前,我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要实施和开展一项全新的教育,决策权在高校的主要领导和校长办公会议,提高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从管理体系上看,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制度,明确和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教育主体的责任,形成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所要求的、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协调统一的、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实现学校内部各教育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高效实施。

(三)科研体系的融合

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体验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能够从行动中切实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将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科研活动中,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适时转变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积极调整相关的科研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两者相得益彰,切实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社会服务体系的融合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性。在此过程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确保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实成效。通过强化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避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和实践脱节。目前,开展社会实践集中活动和社会化服务分散活动己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校园系列活动中,将主题教育引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以生态文明为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生活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践行生态环保行为。同时,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绿色校园。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生态调研,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面向社会服务的生态实践活动。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正确的思想支撑。只有当行动和思想高度一致时,才能形成坚定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指令。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原则,既生动了理论认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并深化了教学成果,同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一927.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8.

[3]马红,赵婷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2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撑,而青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充分重视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姜恩来的这一观点,在不久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生态教育论坛上引起了共鸣。日前,笔者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对姜恩来副校长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他反复强调,生态文明教育在构建生态文明过程中具有基础地位。青年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要的推动者。

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个“有利于”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推动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化动员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内涵提升。”姜恩来说,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引导人们逐步将生态价值观念凝练为一切行为活动的主要价值目标,从意识、知识、态度与价值观、行为等层面,形成符合生态价值取向的正确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形成以生态价值为重要价值尺度和准则的行为模式,使生态价值观念成为人们判断生产、生活中各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重要评价标准。他说,通过努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能够有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化与立体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社会化动员的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中青年的角色定位

“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有双重定位,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姜恩来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受益者。青年的生态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同时强调,青年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的思维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全新的变化,而最易接受这些变化的正是青年人。青年本身所具有的开风气之先的特征,恰恰能够适应生态文明教育在社会各领域所倡导的新方式、新变革。青年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较强,在社会化、立体化、全程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青年能够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应重视青年的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应该特别重视发挥青年的作用。一要努力调动广大青年的参与热情,二要重视发挥青年团体的作用,三要适应新媒体时代青年的特点。”姜恩来说。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推广中要发挥青年的作用。要引导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利用自身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组织沟通能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要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实践,在科研、社会管理、文化领域以生态、绿色为主线,创新开展实践活动;要利用青年对新理念、新知识的探索热情,推广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利用青年对社会问题的参与热情,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践。

要发挥青年团体的动员能力,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支撑力量。重视共青团、青联等青年群众组织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优势,以其健全的组织结构、灵活的实践机制、多途径的资源整合能力,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机制、政策保障。同时,要重视对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扶持,动员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资金、骨干培训方面对其重点支持,通过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社会化组织动员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广泛社会基础。要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化与信息化。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青年人身上体现出了更为开放、主动的行为意识。青年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越发广泛而深入,这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青年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适应,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绿色科技成果的运用。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校园文化;融合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今,生态环境恶化受到了高度关注,土地荒漠化、气候变暖、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频发。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参与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积极展现大国担当与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生态状况有所好转。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教育层面来看,在各个学段的教育中,都提升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人群,在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背景下,需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让生态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相融合,可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切的国际责任,体现出大国担当,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在2016年,我国递交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设置了200亿元的专项资金来扶持“生物多样性”“南南合作”“土地退化”“有机污染物治理”等多个项目,并且预计在发展中国家开设10个低碳示范区,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在长期的实践进程中,我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特有的“中国智慧”,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一直在主动开展生态实践,在“战略设计”“合作理念”“供给能力”等多方面发力,有效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能力[2]。在传统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子系统,需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重任,促进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以发挥出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素质的生态文明复合型人才。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养成现状

(一)生态文化意识不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其文化素养会直接决定学生的行为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已经成人,有了成熟的思维方式,内部的思想意识调节能力逐步增强。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生态文明教育都处于次要地位,多数大学生并未系统化地学习过生态文化内容,生态文明情感认同不深,缺乏情感认同,没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意识。

(二)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薄弱

在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中,高职院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各项教育中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落实到生态文明教育上,高职院校的职责不仅是为学生传授生态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认同感,但在目前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并未充分发挥出“生态文化传承”的育人作用。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也相对薄弱,学生无法在校园中接受熏陶,生态制度文化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出现了知行脱节的问题。

三、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问题及路径

生态文明教育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长期以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失衡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的思想观念刚好从全新的视角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方法,作为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高职院校也是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有的生态特点,用生态理论来指导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另外,生态理念也为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生态文化、生态理念是基于生态学原理产生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是当今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如今,人类的生态意识已经逐步觉醒,涵盖人类、自然、社会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建设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视。同时,指导这个生态系统发展的生态理念、生态文化建设也备受关注。在传统文化朝着生态文化转型的进程中,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新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社会意识、人类精神、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高职院校本身处于社会变革的前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类文化的冲击,以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作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不仅对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有益,而且也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新的生命力。关于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还存在几个突出问题。首先,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不到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要有正确的行动先导,长期以来,落后、陈旧、保守的文化建设理念影响了生态文明理念在高职校园中的贯彻落实;其次,精神文化缺失。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需以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核心,在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过度关注物质文化,忽视了精神文化内容,物质资源的浪费也十分常见,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不高;再次,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并非与生俱来,需借助恒久的宣传教育才能逐步认同,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依然单一,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影响了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最后,未能融入制度文化。在高职院校制度生态链的建设中,“失态”的问题十分普遍,没有建立其科学的生态学术制度与生态评价制度。实践证明,如果高职院校形成绿色、生态的制度“生态链”,那么就会极大方便后续的活动,由于目前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形成了种种制约。鉴于目前的问题,在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上,需选择以下具体路径。

(一)物质文化:发挥生态文明载体作用

第一,科学分区。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当有科学、合理的校园功能分区,通过合理分区,可提升师生的学习、工作质量。在功能分区上,需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定位,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科研区、行政办公区和教工生活区,区域划分也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为了为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提供便利,可将行政办公区域单独分离出来,尽可能设置在教学区域中间;在体育活动区的设计上,要把握好距离,设置在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中间位置,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在学生生活区附近,还可设计一些小型的体育活动场地,便于学生的日常锻炼;在科研区的设计上,需要靠近教学区,也要方便企业导师的出入。第二,优化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产生生态文明教育作用。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需巧妙利用森林、植被、水源等,提升校园环境的亲和力,呈现出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共生状态。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面可种植一些绿植,尽可能提高绿化覆盖率,植被的选择要突出多元性,通过高低错落的植物来展现出绿化的立体感,在植物的绿化配置上,尽可能选择本土树种,不仅成活率高,且维护和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校园道路设计上,也要彰显出生态原则,除了要设置专门的步行街道和车行街道之外,还要在道路上增加绿化,在具体设计时,需根据不同道路的功能来配备绿化景观。在教学区,可设计一些层次丰富的“廊道式景观”,在行车区,可搭配一些有层次感的植物造景,以突出道路的绿化景观作用,在停车场设计上,要科学规划,安排好私家车、共享单车、自行车停放区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方便学生生活。第三,配备生态基础设施。在学校内设置生态基础设施,既能够彰显出学校的科研能力,也能够打造出生态、绿色、智慧的现代化高职校园。具体来看,高职院校在选购各类设备和材料时,要选择经久耐用、性能较好的产品,此类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次数也相对较少,能够节约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需使用环保材料。在水源规划上,要根据学校的城市管网来对校内的消防水池、生活水池等进行合理规划,对污水、雨水进行分流,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校园内部的绿化灌溉。在电力资源的设置上,要对宿舍用电进行限制,明确教学区各类设备的使用规范,并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严格实施垃圾分类制度,这不仅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也能够减少垃圾的排放,提高废物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可将视频监控、二维码、视频识别等技术用于校园管理,提高校园管理能力,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二)制度文化:彰显生态文明教育

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包括校园内部的各项规范,制约着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和学习活动。在制度的建设上,也要凸显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以此来规范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其综合素养。一方面,制度文化的建设要做到“以人为本”。高职师生是高素质群体,僵化的制度很难起到理想的制约作用,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督促高校师生自觉来执行。在制度制定完毕后,就要严格将其落到实处,不能频繁改动。在制度制定的全程中,都要在其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利用生态文明来规范高职院校各个成员的日常行为,使之能够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主动践行生态行为习惯[3]。另一方面,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其内容需要涵盖管理、评估、激励、反馈等各个方面,让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能够有章可循。在制度的制定上,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诉求,真正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具有本区域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制度建立完毕后,要及时督促教师将制度落实到教学、管理、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另外,还要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能够充分展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从而规范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制度的制定上,需要将各类理论知识、实践内容纳入其中,评价要求多主体参与,评价指标的建设也要凸显出立体化特征,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评价,以此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重视度,从制度上产生约束作用。

(三)精神文化:让生态文明教育“全渗透”

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代表本校的精神面貌与个性,也凸显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此,在生态文明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进程中,也需要高度关注精神文化的建设。首先,在高职院校管理、教育各个环节中,要彰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好的校风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学生正确的启迪。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身独特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隐性存在的。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重视教风、学风、政风建设。其中,教风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时表现的态度、应用的方法;学风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态度的集合;政风是管理者在从事学校管理时的作风、方法和态度,这均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教风的建设上,需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发挥出科研活动、线上教学等载体作用,对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的思政教育,使之对生态文明有更多的了解,主动肩负起自身的生态责任意识,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在学风建设上,从学生刚刚入学开始,就要引导其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学校管理者、教师、辅导员等群体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够在充满学习氛围的学校中度过珍贵的大学时光;在政风建设上,要求管理者树立服务意识,具备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将管理重心下移,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诉求,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为校风的建设贡献力量。其次,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思政课是主渠道,高职院校需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要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思政课教师需要了解生态文明的精髓,创新教育手法,用深入浅出、趣味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思政课内容,生态文明教育的侧重点也各有差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为学生开展专门的生态法治、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观教育;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中,为学生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与取得的重要成果;在“形式与政策”课教学中,为学生宣传生态价值观内容,让学生意识到自身需要肩负的重要责任,增强学生的生态责任感[4]。再次,挖掘专业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三全育人”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生态文明教育上,也要彰显出“三全育人”的作用。其实,生态文明教育绝不仅仅是思政课内容,其他专业课、选修课也要承担起育人重任。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对此,在专业课、选修课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态文明元素,让学生在各类课堂中都能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熏陶,使之掌握全面而丰富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最后,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校园文化属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实践中,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置于学习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将其落实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人文精神教育能够进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尤其是要打造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全面育人”方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让学生保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力量,让高职院校能够成为弘扬人文精神的重点场所。同时,开设一系列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来抵制恶俗、庸俗文化的侵入,引导学生养成生态文明行为,正确引导学校中出现的“墙壁文化”与“课桌文化”,组织“图书馆文化”“寝室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例如,借助“让座卡”来塑造图书馆文化,让师生都可均等地利用教学资源来获取生态文明知识内容,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四)行为文化:提高学生生态文明践行力

首先,发挥榜样的力量。在校园内部,宣传生态文明的榜样人物和事迹,这能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重要影响,让这种影响逐步转化为他们主动实践的动力。在榜样的选择上,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避免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全”,可从班级、宿舍、社团等小环境着手,如可通过班级投票的方式来选择“班级生态文明榜样”,学生在选拔时,会主动观察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态文明行为,主动来审视自我。在学校内部,也可定期举行各类型的生态文明校园活动,如“生态知识读书会”“生态文明事迹报告”等,由全体学生在其中选拔出优秀者。通过这类榜样的树立,能够更好地感化学生,让学生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优秀的生态品质。另外,社会实践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实践上,可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切入点,组织社会实践精品活动,在每一次的活动中,由各方公平选拔出表现优异的“生态文明先进个人”,对于此类优秀者,在评优、评先上予以加分奖励,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的积极性,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使之对生态文明行为有更深的理解。其次,开展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当代“零零后”大学生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一些学生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尽管他们知晓绿色消费的重要性,但落实到实践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践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更要从自身的行为着手。对此,在高职院校内部,需要推行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引导学生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多参加精神消费,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基于生态文明教育诉求,可成立环保志愿者社团,定期组织各类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参与者树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提高其生态环保实践能力。当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之后,不仅可主动约束自身行为,而且还能够辐射到周围的同学、亲朋好友中,提高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6]。在社团活动的组织上,高职院校要设置专人进行管理,组织学生开展互助型的社团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在其中筛选一批具备人文情怀的“生态文明代言人”,通过相应的激励来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共同带领其他大学生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成本低、便于随机应变、利于双向互动等特点和优势。首先,传统教育具有教学成本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花费精力小,投入经费少,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随机应变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变化,临时采用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性事件。最后,传统教育手段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谓“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器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QQ群及电子邮箱、手机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动形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和优势。首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相互结合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采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发挥多媒体、黑板板书各自的优势,又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如: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也具有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缺点,而这一不足恰恰能通过黑板板书来弥补,因为黑板板书停留时间长,从而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黑板板书只能对所学知识作静态、平面地展示,这一不足又可通过多媒体来弥补,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再如:现代教学手段虽然具有高效性的优势,但它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1.他律与自律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自律”,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社会道德、法律及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点。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在他律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却成了独立性的主体。通过生态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觉性。学生在生态文明自律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生态文明的自我修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选择与调整,以保证自己在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内活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所谓“他律”,是指他人对自己进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动性、强制性等特点。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点。教育者从外部把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变化。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家长都要发挥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动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的他律过程中,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强制性特点。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家长都应按照法律制度和组织规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

2.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5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目的是认识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形成人们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同志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必须注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应该融合,具有耦合性。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耦合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教育范围和教育内容,它是对子女进行德、智、体、美及劳动教育,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自然灾害频繁,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的安全和人民身体的健康。进入2012年的前两个月时间,中国就发生了两次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一次发生在广西柳州的镉污染事件,一次发生在江苏镇江、南通一带的水污染事件。这两次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饮水危机和恐慌情绪给我们留下许多发人深思的启示和警示。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七大还明确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关键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又是教育的最基础性单位,理所当然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单位。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核算家庭的日常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约使用水、电、气等日常生活小事,帮助孩子树立牢固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以及提高孩子的生态文明素质。   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人类一出生就要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掌握着开启子女心灵大门并促进身心发展的钥匙。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第一位雕塑家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智育轻德育。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孩子成才与否的唯一标准。再加上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呈现出“421”式的家庭结构。在“421”家庭中,独生子女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当中不少人养成了养尊处优、攀比、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空洞说教。因此,家庭教育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德、体、美等发面的培养,才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耦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将从家庭教育的特有优势探讨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庭是人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启蒙时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的话,那么在他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会增加30%,剩下仅仅20%是在8-17岁期间获得的。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儿童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就是儿童出生几年的最初阶段。正是这个时期,儿童的脑和感觉器官才发展的特别急遽,许多偶然的联想—人的心理基础,特别迅速地形成起来,牢固起来”。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长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要求家长鼓励和引导孩子把生态文明知识和行为习惯相融合。水是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日常用水过程中,家长自身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就应当引导、教育孩子发现水的来源,了解水的性质、分类和作用,和孩子一起了解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报道,从而进一步步培养孩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生态意识。通过传授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的相关知识是家长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之一,家长还应鼓励、引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或社会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孩子获得辛勤劳动的愉悦、成就感的同时,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懂得保护和改善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的,这也说明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没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及系统的教育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受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的约束,具有随机性。不管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家长都是以其自身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的影响教育着子女。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当大,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不能企图通过短期的培训教育来完成,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完成。一个人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和确立,要终身接受外在的教育和内在的自我教育才能实现。因为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己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现代社会,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求学或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更多情况下关注的孩子的吃穿住行,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或是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对孩子不文明的生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孩子成年,某些家长就认为没有必要再对孩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观念、做法都是错误的。家长应将对孩子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到底。#p#分页标题#e#   家庭教育权威性。权威是以意志的服从为特征的。父母子女间天然的血缘关系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的,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家庭中长者的社会责任、家庭中的地位及抚养者、教育者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有较强的权威性。孩子一出生就与父母长辈生活在一起,他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亲子情感造成的家庭气氛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极好条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可以充分运用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树立生态文明权威,制定奖罚措施,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观,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习惯。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树立家长权威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者家长来说,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全面地掌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特点、方法及目标,这是其一。其二,家长之间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态度上应该协调一致,要遵循教育规律,相互支持、配合,使受教育者得到的教育信息是一致的,这样,受教育者才容易对施教者实施的教育认同,付诸于行动。如果父母自己言行不一、父母之间达不到一致或者严要求子女,低要求自己,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个矛盾的印象,孩子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时就会矛盾,行动起来有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家庭教育即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相对及时、了解的也相对全面。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孩子言行举止稍有变化,家长就会很快感知。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能够即时掌握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着问题,即时教育,即时纠偏,使错误的观念想法或者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为人父母者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时,应对子女的日常生态行为观察细致,了解充分,能够做到针对子女的生态文明特点,抓住契机、有的放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果家长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的或者正在进行的教育内容错误或者已经过时,应当即时向孩子说明情况,即时修正自己的的观点,可能的情况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不仅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还可以增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这也说明,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也应即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的水平。同时家长还要注意一点,即时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求孩子立刻就接受、认可自己的教育知识,应该充分考虑孩子接受能力和水平,注意在以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孩子。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教育又是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决定着家庭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现途径,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的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真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6

(一)旅游地理的概念

旅游地理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重点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旅游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旅游地理学是一门交叉边缘性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及经济学等内容。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在于实践性与综合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等。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意识,从而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生态内部的和谐关系,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生态状况堪忧

当前,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经过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发展经济的阶段,我国环境承载力逐渐降低,污染物总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旅游地理学发得以发展的前提在于地理环境的优化,而当前我国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旅游地理的发展,如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及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匮乏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环境优化奠定思想基础。

(二)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传统中职地理教学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及实践技能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束缚在课堂上,使学生学习旅游地理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中职学校学生有其特殊性,如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足及学习态度较差等,因此,通过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并通过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的应用,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实现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三)中职学校学生生态观念滞后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全面健康的生态观念的树立是非常必要的。而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生态观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尚未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传统教育重视学生分数,而忽视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教育。其次是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薄弱,中职生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需要用强大的责任感作为积淀,而责任感的薄弱则使学生难以从自然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业。再次是学生生态情感道德缺失,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关于生态评判的道德标准,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升华。最后则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生态文明行为,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及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都需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加以规范。

三、生态文明教育与旅游地理的结合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旅游地理教学目标的前提

中职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明确指示,要求学生运用旅游地理的专业知识与所学技能解决与实际相关的问题,并就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进行深入探究,以展开更进一步的地理实践活动与专业研究。通过教学中生态文明观念的渗透,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并在从事旅游相关活动时能够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角度出发,这是符合当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价值观的。除此之外,旅游作为与自然环境联系紧密的产业,在其人才培养理念之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旅游地理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旅游地理教材中涉及的生态文明知识

当前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地理教材中涉及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除旅游相关基础知识、景区景点介绍、旅游地概况及导游知识之外,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探讨。教材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旅游者、旅游资源及旅游业为主线,涉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客观性,人类在从事旅游及相关活动时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而这一切都基于正确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

四、关于旅游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旅游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学生思想的解放。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因此,课堂开放性首先要转变师生的课堂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主动权,这是旅游地理教学的灵活性、兼容性及多样性等的综合体现。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活动式及专题式等方式,切合旅游地理教学的多元化与灵活性。基于开放性课堂,教师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教学,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注重地理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除此之外,开放性课堂更注重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之于生活的重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之中。

(二)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实

落实生态文明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而对于旅游地理教学而言,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达成教育目的。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循序渐进的,首先通过生态文明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其次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实现从知到行的有效转变。旅游地理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如学生可以自发组织课外地理环保小组,对人们旅游出行进行环保宣传,将生态文明理念与地理教育与旅游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传统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甚至严重阻碍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实。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信息丰富的平台,为学生自主探索生态文明知识提供可能性渠道。教师在进行生态文明理念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科书、网上公开课及专业教学论坛等,学生可以有效拓展教师讲授的生态文明知识,同时培养起探索与创新精神。滞后的教学方式必然影响教师的教学,难以培养出现代化专业人才。因此,生态文明理念教学只有借助多媒体技术才能得到深化与拓展,同时实现地理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四)转变教学评价体系

中职学生通常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才会就读于职校,而教师、家长及社会都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评判偏差,使学生产生自卑情绪。在自卑情绪的支配之下,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入手,建立起更科学完善的教学与成绩评价体系。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需要重新衡量。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学生成绩,而要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及生活实践活动的改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还需要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及灵活考察。

五、结语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7

1.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生态道德基础

由于海南省处于热带地区,其生态系统与我国其它地区存在很大不同,这是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生态文化与文明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就取决于人们是否具有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意识。多年以来,海南本岛人民在这个绿色的岛屿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种观念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1999年海南率先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2000年海南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13年6月,累计建成文明生态村13988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0%。多年来海南在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一直居于全国一流水平,空气质量平均水平和森林覆盖为全国之最,地表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受各种环境污染的今天,绿色的海南一枝独秀,与这种传统上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有很大关系。从2010年开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推上日程,更是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国际化旅游岛的建设标准。因此大学生参与海南的发展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接受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国际旅游岛的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一方面由于我国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起步阶段,现在的大学生从整体上讲,由于长期机械接受书本知识,忽略了对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所接受的生态道德教育十分有限,大部分还没有形成生态保护意识,缺乏对生态保护问题的深刻理解,在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另一方面,大学生代表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流行的社会观念,他们作为未来建设海南的栋梁,有的将成为海南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将对海南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大学生更应该在大学时期接受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起到生态保护榜样作用,为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这一切都需要奠定好坚实的生态道德基础,都有赖于在大学阶段弥补中小学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

2.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生态科学推动

海南目前主要开发利用的是自然景观资源和有限的文化旅游资源,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与重新进行科学部署的必要。一方面,国内生态旅游近年来已经形成一个发展趋势,但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没有经过科学合理规划的旅游开发还破坏了海南省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也给海南的生态和谐发展带来了压力,需要合理的规划来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合理的平衡。这种规划的设计与平衡的掌控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之后,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文明理论中最重要、起到最直接作用的是生态科学,生态科学贯穿于生物学、环境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等专业之中,所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基于生态文化与文明基础之上建设的,目前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发展“生态经济”,视维护生态平衡为一种崇高的行为,并且以此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这也是衡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败的最基本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要求我们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规,从而形成规划到实践的一整套制度保障,制度的建设既需要尊重生态价值,也需要了解生态规律,在追求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是制度设计的主体,也是构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设计、建设、管理主体,存在普遍接受生态科学教育的必要。

3.国际旅游岛的繁荣需要生态文明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在根本上来讲就是人才的竞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未来的繁荣也取决于人才。目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着人才不足问题,既缺乏具备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型人才,也缺乏生态科学研究的专业型人才。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运用生态技能来解决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具有全方位、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全面型人才,对生态科学的掌握程度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判依据,也是全面人才的衡量标志,可是目前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的体制原因,对生态科学知识掌握非生态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中还很模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发展的追求目标是生态综合效益,不仅生态环境科学的研究属于高端科技,而且许多生态化的产品和服务具备高科技含量,这又决定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生态环境科学领域的专业型人才,从而形成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高度生态文明意识的人才队伍,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繁荣的基础。但是现阶段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表现在对大学生普及生态教育的不重视,一般开展生态教育多是捎带而过的传统说教式教育,即使一些生态科学的专业的教学也多是理论教学多,社会实践少,这就要求海南的高等教育要从国际旅游岛的发展需要出发,在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的同时,侧重发展生态环境科学专业,以此来加强生态人才的储备,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繁荣的奠定下坚实基础。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选择

1.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学活动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基础,系统化掌握生态科学知识,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投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去。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拓展到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之中,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类与其它生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使他们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尚情操,形成对自然界的责任感,抵制一些以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其它生物生存权的不道德行为。其次,在海南省的高校中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的选修课。我国部分高校早已经开设了类似的专业,专门培养生态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但是与这些专业无关的学生一般是不会学到的这样的课程的。海南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示范省,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一直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所以有必要使省内高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选择接受生态环境科学教育,以此来调动大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科学的积极性,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素质,培养生态人才。再次,应该将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国际旅游岛建设等相关内容纳入到海南省高校教学范畴之内,目前省内高校的大学生对海南的生态环境、国际旅游岛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在这种基础上很难谈得上在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海南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本土教育”,增进大学生对海南生态环境和国际旅游岛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范文8

李静、路琳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它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及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新兴文化素质教育。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李静、路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强调是一个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并具有全面性、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界定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将重点放在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上面。曹迎在《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从狭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具有生态文明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以“化零为整”方式整理成一门新的课程。从广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目标与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都认可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教育,并加强“实践体验”。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凯军在《论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中指出:现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存在低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认识观念偏差、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零散、教育实践存在误区。谢东娣、岳君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全社会的生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生态教育没有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在环境保护事业队伍中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

四、对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一些学者着重从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实践、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环境熏陶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的路径。路琳、李静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中介绍了四条路径: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熏陶与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彭秀兰在《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丰硕在《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实施开放性教育方式、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与家庭教育的耦合”、“网上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对话’德育教学方式”等等途径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五、评述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

第二,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缺乏从制度的角度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一些相关的思想散见于一些论文的章节中,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述。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导致我们现在进行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活动不规范,教育内容不系统”的情况。如何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体系,对遵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观念的引导,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中的不同主体所承担的任务,厘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对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相应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我国的研究重点多在学校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上,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