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管理办法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实验教学管理办法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目的探讨机能学实验室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适应新的实验教学的需要。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就机能学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简单的探讨。结果学生进行实验室开放,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科研探索能力。结论以实际为出发点,不断地探索与解决问题,做到服务创新。才能让机能学教学实验室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室;教学管理;教学改革
0引言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高等医药院校开始尝试进行机能实验改革,通过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机能三学科实验课的整合、重组,形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系统性的综合性学科机能实验学。在2000年前后,很多高校都陆续建立了机能学实验室(中心)。从1986年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赵树仲、杜克莘老师在《医学教育》杂志发表全国首篇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文章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年[1]。机能学实验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实现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这三门学科实验课程的有机融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整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2]。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就机能学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1机能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1.1具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为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按秩序进行,我们根据机能实验室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包括《机能实验室管理守则》、《学生实验守则》、《机能实验学教师备课制度》、《实验药品管理规则》、《机能实验室使用交接制度》等若干常规制度,保证了实验室在正规、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为后续的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1.2管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机能实验室实行二级管理,实验室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对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实验课程进行统一管理。专职实验员专门负责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的维护、保管及实验药品的管理。在仪器设备、课程整合过程中都实行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保证各环节都处于高效的运转中。
1.3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信息化的实现,高校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3]。这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动力。
1.4具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和软件系统
自我校开展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重视,先后投资数百万元,修建了独立的机能学实验楼,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现学校机能学实验室共有10间学生实验室,3间准备室,2间库房。其中8间实验室具备多媒体设备和实验操作同步演示系统。采用了Bl-420n生物信号采集系统、Webchart-400人体生理信号实验系统、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等先进的机能学设备和系统,保证满足各类机能学实验的开展。
1.5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因虚拟仿真实验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无实验危险性、无实验动物及耗材消耗等优势,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
2机能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管理模式和实验内容的改变,导致在教学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整合以后出现的问题,各高校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有一些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
2.1协调好机能实验室与相关教研室的关系
机能实验室与教研室的关系由原来从属变为并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教研室的协调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校明确教学责任,将机能实验室明确为《机能学实验》课程负责单位,实验室主任为课程负责人,由实验室给教研室下达《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由实验室负责、教研室配合进行课程各环节的管理。
2.2机能实验教学师资的培养
机能学实验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授课的难度较以前增大,个别教师有畏难心理,承担机能实验教学具有一定困难。同时,从绩效考核等制度上鼓励与支持相关教研室的教师作为兼职实验教师,以保证实验教学的稳定和顺利开展。
2.3积极有效合理地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在有限的机能学实验学时中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课下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来进行。具体的手段为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时列入教学计划当中,另外还设置了《虚拟仿真机能学实验》选修课程,供感兴趣的同学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及操作。
2.4探索进行机能实验室的开放
机能实验室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的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实验室几乎是全负荷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开放对于实验室和代课教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校尝试针对一些小专业,如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室开放,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科研探索能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管理革新在实验教学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在实验教学中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实验教学管理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不断地发现问题,以实际为出发点,不断地探索与解决问题,做到服务创新。才能让机能学教学实验室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树仲,杜克莘.高等医学院校机能实验课改革的新设想[J].医学教育,1986,6(7):9-11.
[2]赵伟红,赵卫平.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9(6):45-46.
1.开放实验教学内容。在开放实验室教学内容的构建方面,按照因材施教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根据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加强科研、工程和企业应用的密切联系,及时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加大模拟仿真与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例如,根据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和石油工程等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与专业特殊性,结合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自主研制了部分设备并依据设备特点开发了相应的系列实验项目,面向学生开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开放实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开放形式,改进了相应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同,尤其是石油工程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开放实验室,对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促使实验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探索合适的、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内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和仿真实际结合,实现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中心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师生互动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目标驱动开放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开放实验教学、渐进式教学等综合教学方法,满足了不同兴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开放实验教学。
3.开放实验教学考核。针对不同的开放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中心采用了实验操作、汇报答辩、实验报告(论文)等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侧重于从学生的创新实验方法和结果、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报、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得到发挥,对实验室开放的兴趣增加。
二、专业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
中心隶属于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主任负责制,中心下设实验分室、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型设备共享中心。中心教师实行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定期评价、分类考核、合理交流的管理机制,由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管理,中心负责考核聘用,确保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正常运行。
1.开放运行模式。中心所有仪器设备面向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开放,大型仪器、高精仪器面向社会开放。同时,实验室实行每周7天和每天8+2小时运行,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系统,然后在中心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实验。周末和节假日,中心安排专人值班,保证开放和运行。中心利用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功能模块承担各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开放分为“基于项目的开放”和“基于场地的开放”两类。“基于项目的开放”流程是:中心开放项目申请→教师或学生申请项目→中心管理员审核→学生实验→过程管理。“基于场地的开放”流程是:中心开放实验室及项目→学生申请→中心管理员审核→学生实验→过程管理。学生在进入开放实验室前应预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好实验实施方案,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注重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实验技能、创新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并做好开放情况的记录和实验室安全工作。指导教师或实验教师根据开放实验和科技创新活动,在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中提交对应开放项目相关的成果。各个实验室负责人于每学期期末提交本实验室的开放总结。
2.开放管理制度。学校在保障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重庆科技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参加开放实验须知》、《重庆科技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保证了实验室开放的规范性。中心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实验室高效开放、规范运行的管理办法与细则,如《实验教学开放管理实施细则》、《大型设备共享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外合作交流实施办法》、《低值易耗品采购与领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促进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开放过程中,实行进入开放实验室登记制度,要求进入实验室人员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并且加强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学生使用前应先接受培训,取得上机资格后方能操作。对于损坏仪器设备的,按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处理。同时,为鼓励师生参与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中心专门设置了实验室开放基金,为实验室开放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费用和学生的奖励费用,从物质方面激励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过程。
3.开放过程质量监控和考核。根据教学改革要求和石油行业发展需求,每学期由中心分批次组织相应学科的实验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审查开放实验教学内容,保证开放实验教学内容的质量。学生实验预习、过程和结果均需老师签字认可,对预习过程不认真和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差大的学生,要求重做或补做。每学期期中召开学生座谈会,期末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和学生对开放实验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改进开放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心实行专职人员考勤制度,实行8小时坐班制,同时加强了考核。对于专职人员,在期末由考评小组根据考核办法对其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设备维护以及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实验室开放工作进行考核;对于兼职人员,要求每人负责1~2个专业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实验项目开发、开放实验指导等工作,在期末主要考核其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实验开放项目的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4.开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环保的理念,制定了中心环境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实行实验室开放安全目标责任制,确定安全总责任人,层次落实责任。实验室规则和安全规程上墙,装有自动灭火系统,配备了消防器材,走廊安装有自动报警装置,实现了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四防”功能。同时,每学期对中心人员和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并进行相应的考核,使所有人员熟知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中心实验室备有废物废液收集桶,废物、废液分类收集并集中处理,降低开放实验过程中实验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人身危害。
三、初步效果
1.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促进。由于开放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自主性得到体现。同时,将开放实验教学纳入学分认定,使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而产生了一批创新成果,如近三年,中心学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55项,申请专利25项,获得授权6项。
2.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生通过中心的开放实验教学环节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如,近三年中心学生参加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8项,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同时,通过学校委托第三方公司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石油企业对我校石油类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好评。3.实验室设备得到较好利用。通过将台套数多的实验设备进行相对集中放置和开放,将精密、大型、贵重设备进行整合集中管理成立大型设备共享中心,对校内外开放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中心的实验设备整体利用率达91%以上,较开放前有很大提高。
四、结语
1.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索非常必要。
2.专业实验室开放对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多的付出,同时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1建设思路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必须具备的两个核心能力。因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4]。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必须符合4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否有利于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否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是否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5]。 1.1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通常是分学科、分专业、分课程进行,各有面向,互不连接,自我封闭,不成体系,从而造成法学实践教学条块分割与执法实践工作综合性之间的矛盾,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而造成法学人才培养与执法实践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必须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根据公安执法实践的特点,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打破法学专业界限和课程分割,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新型法学实验教学体系[6]。 1.2建设一支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因此,在创建实验示范中心过程中,学校必须创新实验室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新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7]。 1.3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1.3.1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有3种模式,即校级管理、系级管理和教研室管理[8]。这3种管理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教研室管理模式比较适合新办专业的以课程为基础的实验室建设;系级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专业实验室建设;校级管理模式比较适合基础大平台或学科大类实验室建设。校级管理模式具有管理机构完善,高度集权,管理单一,结构合理,能举全校之力,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的特点[9]。 1.3.2管理机制 根据以上3种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校级管理模式比较符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要求。它既能促进资源整合的最大化,也能促进资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一般应采用校级管理模式。在校级管理模式下,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实验室运行机制,才能确保实验室高效运行。 1.4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实验教学手法与手段的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放实验室,降低实验室运行、维护、维修成本,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10]。 2主要建设内容 为适应公安法学教育的需要,学校以“深化法学理论教学体系改革,强化公安执法实战训练教学,规范公安工作实践锻炼”为宗旨,按照“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集中为主”的原则,在实体化、规模化、系统化建设思路指导下,整合了法律、治安、侦查、刑事科学技术、犯罪学系和警体战训教研部的有关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于2006年9月,组建了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 2.1构建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体系 学校以培养学生公安执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结合法学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打破法学专业界限和课程分割,致力于构建一个分阶段、分系列、模块化的新型法学实验教学体系。 (1)分阶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综合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阶段。 (2)分系列。依托法学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校内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校外公安工作实践教学基地两大平台,将实践教学内容合成法律素质训练、执法能力培养和公安实践锻炼三个系列。 (3)分模块。法律素质训练分为法律基本素养训练、公安执法素养训练、公安执法职业伦理培养三个模块;执法能力培养以公安行政执法和公安刑事执法两个序列为主线,以执法程序为基本脉络,设置了多个培养模块;公安实践锻炼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建立了学生在校4年学习期间分别进行公安工作认知性见习、综合性见习、业务专项见习和毕业实习的“三学期”制,从而形成“年年有实践、4年不断线”学生公安实践锻炼教学体系[11]。 2.2打造实战型实验教学队伍 公安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出高水平的执法者,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实战型实验教学队伍。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成立后,学校特别重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创新师资培养机制。 ①通过制定“公安大学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暂行规定”,建立教师到公安基层单位参加公安工作实践的工作机制,遴选出具有公安执法实践工作经历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正副教授担任公安执法教学实验中心的首席主讲教师和主讲教师;②通过制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官选聘管理暂行办法”,聘请公安业务实践部门的专家和骨干来校担任教官,参与中心的实验教学任务;③在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指导教官定期聘任制度,由实践教学基地选派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公安执法实战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指导教官,指导学生公安实践锻炼[12]。 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校内法学实验教学主讲教师为主体,校外兼职教官为补充,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官为辅助,适应法学实验教学要求,集教学、科研、办案一体化的实战型实验教学队伍[13]。#p#分页标题#e# 2.3建立高效管理机制 2.3.1运行管理模式 公安执法实验中心独立建制,建设和运行经费计划单列。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教学管理部、公安行政执法训练部、公安刑事执法训练部和警务实战基础训练部,由中心主任和各部主任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中心建设规划与运行机制,监督实施。中心教学管理部主任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和技术保障,各训练部主任全面负责相应训练模块实践教学建设。各训练部设首席主讲教师(教官)若干名,负责相关课程、训练科目的建设,由富有公安实战经验的主讲教师和外聘教官担任实验教学任务[14]。 2.3.2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学校建立了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制定了“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岗位职责”、“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运行管理办法”、“模拟法庭教学管理规定”、“物证技术检验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警务实战训练区管理规定”、“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规定”、“心理行为、警务技能障碍训练场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确保了中心各项公安执法实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15]。 2.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中心实行:①倡导精讲多练,师生互动,知识传授与实战训练相结合,鼓励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②充分利用模拟法庭、心理行为训练场、警务技能障碍训练场、影像互动射击系统、战术倒靶系统等专业训练设备和设施,有效地开展公安执法实验教学工作;③完善公安执法实验教学案例库,引进了先进教学手段,通过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等,为公安执法实验教学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和平台,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成效;④针对公安执法实验教学的层次化要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初步形成了以讲授法、专题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想定作业法、还原实战法、多专业合成演练法等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16]。 3建设成效 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以来,大大地提高了学校实验教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我校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级和国家级法学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1实践教学体系层次分明,教学效果优良 中心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分层次设置相应实验教学项目,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以法律基本素养和基础执法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实验教学项目;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以警察执法素养、综合执法能力和法律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实验教学项目;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主要以公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实验教学项目。 由于实验教学项目设计贴近实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 3.2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中心将公安执法理论教学与公安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009年,学校有23项荣获第四届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7项。 3.3实验教学资源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 我校12个专业17个方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课外时间、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预约中心教师、教官和预定中心教学资源设备,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提高了实验室使用效益。 3.4展示学生良好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现场保卫、场馆安检和警戒工作,都出色完成任务。如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安全保卫,2009年参加北京建国60周年安全保卫,2010年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安全保卫,公安大学学生政治可靠,业务扎实,作风优良,无私奉献,展现了公安学子的风采,受到了北京市奥组委、北京市公安局、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4结语 通过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校更新了实验教学理念,完善了法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优化了实验教学队伍,扩大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发挥了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TQM;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实验教学;师资团队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为目的的管理途径。从TQM理论视角对应用型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是强调在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中,通过调查了解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接收企业的满意度情况及了解学生上实验教学课程的收益及效果情况,从学校层面到工商管理系部层面全面对实验教学的质量进行长期的有效管理,从战略角度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规划,从而达到全面提质的效果。而实验教学的师资团队建设就是这一改革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论是从实验软件的采购、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使用及实验课程教学、考核,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师资参与其中。由此,以TQM为视角的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师资团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
1当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师资团队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地每所应用型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实验教学的资源投入情况不一,因此师资团队中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所较为典型的应用型商科类高校,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教师独立科目教学,无团队建设。目前在一些应用型高校中,实验教学的教学任务分派依然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分派一样,基本是由一位或两位老师独立完成,并且少有教学交流与研讨。另外,学校组织的一些教学竞赛活动仍以传统课程为主,因为实验课程的课程连贯性较强,学生需要全程参与,因此,教师无法以教学竞赛的形式参与教学交流。而系部层面也很少组织实验课程任教教师开展交流,外出学习提升等。(2)教学监督缺失,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实验课程相较于传统理论课程的教学,其开展教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即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规则、操作流程指导来引领学生学习,由此,给教学过程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督导走进教室后大多看到的是学生在操作,教师没有太多的教学,而实际上,教师的教学集中在整个课程的前半程以及最后的分析部分。因此,以教学督导进行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督查教学是无法检查出该名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的,那么教学过程监管的缺失会直接致使教学质量无法保证。(3)实验教学仅停留在规则讲解的水平,结合实际较少。工商管理的实验课程大多是借助软件,虚拟企业进行对抗性经营的操作。在学生独立虚拟经营之前,教师需要进行经营规则及流程操作的讲解,但很多教师也仅停留于此,认为只要将经营规则和操步骤讲完了,其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对后续学生经营的好坏以及知识的总结和拓展很少有涉及,致使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操作,而对经营管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知之甚少。(4)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纵观当前工商管理实验教学过程,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一是借助课件讲解经营规则,二是借助实验软件让学生自行操作。学生自行操作的环节是建立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之上,而之前规则的讲解往往枯燥乏味,而且学生第一次接触时往往有陌生感,老师单方的讲解很难使之提起兴趣,由此,学习效果不佳,也会影响到后续的操作。
2TQM理论引导构建应用型高校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的可行性
第一,应用型高校的特点符合实施TQM的要求。学校类似于企业,学生是顾客,实验教学则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一切的实验教学管理活动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产品”。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将这种理论引入到实验教学管理领域,可以指导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严把实验教学质量关,让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实践教学,在实验教学目标确定、内容设计、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师资团队的构建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正如同在企业实行TQM过程中管理团队的打造很关键一样。第二,应用型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存在突出的质量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实验教学管理过程、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问题。实验教学管理集中在末端检测阶段,不重视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实验教学资源无法保障实验教学的实施。教师实践能力、实验和实训室的建设都将影响实验教学质量,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实验教学保障体系,而师资团队是这一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第三,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本科教育需要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尤其是师资质量。学生的应用能力需要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实验教学设计的目的也是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实验教学的质量将无法保证,实验教学的作用也将无法发挥。很多实验教学的内容需要借助教学软件展开,从软件的采购,到配套实验室建设,再到软件使用情况的跟踪反馈,及学生的考核和从课程中的受益情况,这些内容如果没有良好的过程监控及严格的管理办法,没有一个在监管体系中的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将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很可能让学生陷入“做数据”的死板学习中,而让实验教学最终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3TQM视角下构建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的方略
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是全方位地对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监管。教学师资是贯穿于整个TQM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性因素。应用型高校中,工商管理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的构建需要紧密贴合应用型高校的特点,并紧扣实验教学的目标进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校方应予以高度重视,在资源投入上加大向实验教学的倾向。近些年,很多应用型高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实验软件、筹建实验室,但是硬件建设完成后,对教学师资软件的重视度却非常不够,致使实验教学的水平一直不高。因此,在TQM的进程中,首先校方应该将实验教学师资的监管重视起来。从校级层面,由校方组织进行专门针对实验教学的教学竞赛,教学竞赛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以说课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内容教学的形式开展。此外,为了提升实验教学教师自身的应用实践能力,还需要鼓励和组织实验课程教师与企业联姻,多去走访企业,可采取“顶岗实习”的形式,让实验课程教师在企业中积累经验,从而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和案例来源。其次,从系部层面管理,组建固定实验教学的教研团队,制定团队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组织实验教学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编写实验案例、相互听课、挖掘相关课程的学科竞赛等。(2)规范实验教学流程,加大教学过程监督力度。工商实验教学课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验课程的设置及采购相应课程软件,按照实验软件分派教师。实验课程教学流程应该予以规范,从课程的讲授、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到实验资料的填写,以及最终的实验结果的考核,都应该在课程实验手册中说明,并课前告知学生。此外,教学督导依然需要对实验教学的教师授课过程进行监管,察看授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并对其实验总结情况进行考察,以防止个别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放羊式”教学现象的发生。当然,督导对实验教学教师的教学评价标准需要与对理论课程的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价标准加以区分,不应以“教学生动、讲授深刻”等来衡量实验教学教师的教学,而需要从该名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是否用心来进行判别。(3)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丰富教学手段。绝大部分的工商管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规则讲解———学生操作———实验总结三大模块。而前期的规则讲解内容往往比较枯燥,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模块。为了提升学生对于规则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搬到线上,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呈现,并单独进行考核,学生需要考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由此,既能迫使学生积极掌握操作规则,保证后续实验效果,又能避免教师重复讲解浪费精力的情况发生。网络课程的录制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这样既能让教师从大量重复的规则讲解中脱离出来,又能使教师在申报优势专业课程项目时占到一定的团队优势。而实验教学最有难度,也是最考验教师的知识水平的模块就是实验总结。在这个模块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那么,为了能让学生真正从实验中获取经验,而非停留在数据的摆弄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演说,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跳出数据,从真实的商业社会进行思考。由此,线上教学、案例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倍增。
4总结
当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只投入不监管、教学效果无法跟踪考核、教学陷入数据分析忽略现实场景等诸多问题,而将企业中运用的TQM系统引入实验教学中,可以帮助解决实验教学中的诸类问题。而实验教学中师资团队的构建是TQM系统实施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中,对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的要求相较于科研型高校更高,相较于理论课程教学师资团队的迫切性也更大。当然,构建一支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师资团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个过程需要校方的重视、基层系部的组织,还需要实验课程教师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美玲,魏昕怡,赵鑫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探析———以长春财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9.03.
[2]李艳梅.探析TQM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04.
黑龙江财经学院自成立以来,在治学理念、育人目标等方面都已十分明确。且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教学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资金和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未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1.1加强实践却忽视实践
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中,学院已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作用,并在新修订的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定为6:4,但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加强实践却忽视实践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实践教学课时系数大大低于理论教学。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传统观念认为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更重要、更难,所以体现在课时系数分配上就是理论课为1或高于1,而实践课系数确相对较低一些。事实上,一次合格的实践教学活动在组织工作上是非常复杂的,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到实验报告批改,且大多为一对一的指导,需要实践指导教师倾注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对实践课系数的安排,严重影响了教师选择实践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和实践课程质量掌控的责任感。②实践课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学院鼓励专业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提倡融入新颖的实践教学形式,但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制度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缺少一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从实践课程的提出审批,实践课程的实施控制,到实践课程的评价考核都应该以制度来约束,并应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如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执行。
1.2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现阶段,我院基本参照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开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实践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虽然课堂实践形式多样,比如应用了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等,但尚有不可忽视的问题。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脱离实际,不能反映出实质性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情景模拟往往因不具备客观保障因素而鲜少开展,实践教学缺乏深度,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课程设计一般都随堂进行,所开展的设计内容大都缺乏实践的检验。同时,现有的实训教学项目多为课程单项实训,而进行知识交叉应用、能力全面培养的跨学科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不足。
1.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在实践教学管理中,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校内严重缺乏专职实践教师,大多实践课程都由理论课教师完成,理论课教师不是不愿意上实践课,就是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教学质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实践教师工资待遇与理论教师工资待遇上的差距也阻碍了学院从社会吸引优秀实践人才的发展规划。一些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将实验课和实习内容全部安排在课外进行,所设置的实践教学的内容极为有限。
1.4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薄弱
实践教学依托于教学实践基地而逐步开展。现阶段,我院学生规模逐年扩大,而现有的教学实践基地资源有限。首先是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所需资金不到位,而且在修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方面耗资巨大;其次是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更加困难。一是对方是否愿意,二是对方是否能够提供实践教学的条件,三是对方是否有业界资深人士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这些因素导致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规范不强等问题。
2、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2.1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实验室
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自2005年起,学院为会计系、贸易经济系、工商管理系分别建设了各自的专业实验室,包括会计系的财会综合实验室、ERP实验中心、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财会仿真手工实验室;贸经系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工管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模拟旅行社实验室和模拟酒店实验室。为满足学生实验教学需要,将全院的实践教学资源划分为院级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25个专业实验室,3个专业交叉实验室、1个经管类综合实验中心。
2.2提升实验教学模式,编撰实验教学材料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包括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等主要部分。理论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案例教学侧重于知识的验证和知识的创新,而实验教学是案例教学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摸索,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模式。基于操作应用的实验教学模式-基于理论验证的实验教学模式-基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其中基于能力培养的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侧重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数据处理技术解决专业理论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实验教学的模式是教学型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我院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的改革目标。为了配合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各专业组织编写了一系列的实训教材,包括《成本会计实验教程》、《纳税实训》、《财会软件应用》、《沙盘模拟》、《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等校内自编实训资料,也包括《工商管理专业技能实训教程》、《综合作业实训教程》等公开出版的实训教材。
2.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所以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特别是实践教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更新财会专业知识。为了给实践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在教师、企业与社会之间搭建了很多有效的平台,每年都会拨付经费派教师进入企业、兄弟院校学习,以增强自身业务技能。为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种专业、非专业的技能大赛,为参赛选手提供良好的训练场所,配备优秀的专业指导教师,影响力较大的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等。
2.4建立实验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教学工作
[关键词]工程认证;环境工程;实验教学
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在工程教育国际化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1]。工科专业以目标为导向的培养方式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关键核心,支持条件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教学条件建设涉及支持条件的方方面面,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提供重要支撑[2-5]。近年来,高校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不断提升,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要充分满足培养目标和工程认证所需的具体要求,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顺利认证提供基础保障[6-7]。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已成为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于2016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19年顺利通过第二次认证。该学科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将“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持续改进”等工程教育认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对照工程实验教学条件建设要求,分析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工程认证背景下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做出的探索,力图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为在工程认证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工程认证实验教学条件建设要求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从教学设施、共享资源、教学经费、教师培养、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对工程认证所需要的支持条件进行了具体要求。对照认准标准的具体要求,总结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工程认证提供支撑[8]:(1)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2)实验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3)能够有效地支持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4)实验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2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思路
2.1加大实验教学经费投入。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校级本科教学经费、教学实验费、设备维修费、社会奖/助学金、专项建设经费(包括中央专项计划、省重点专业经费等)。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经费主要用于实验教学、实验设备购置、仪器设备维护、实验室基础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在专业建设及各项教学方面,学院近年来投入大量经费。2016年至2018年投入分别为420万元、220万元和889万元。每年可以从教育部“中央专项计划”、专项教学设备维护费等中筹集经费,用于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从近三年的教学经费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投入的经费充足且稳定,教学经费能够保证本专业教学的需要。
2.2扩充实验教学硬件设施。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中央改善专项资金和学校条件建设费等资金,按照分期分批重点投入的原则,逐年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实验条件。投入专项实验建设经费,新建或改建了一批高质量教学实验室,同时,改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购置和维护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与实验设备充分满足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等9门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配备充足的专职实验室人员。本科实验室总面积达1421.4m2,四届在校生生均使用面积为5.92m2。实验室拥有常规实验仪器、精密实验仪器以及制备型的下游工程实验装置2100台套,总价值2300万元。
2.3支持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师资依托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建设,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2018年10月,学院正式成立教师卓越分中心,以指导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系列工作。针对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更加重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和实验实践能力的提升,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与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社会服务等相结合,努力为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采用到企业指导实习、承担企业“科技副总”、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等形式培养教师的工程背景,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2.4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2.4.1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实行校院两级实验教学管理,各级职能划分明确,组织机构健全。在学校层面,设有教务处,承担培养方案的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的调整、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和质量的监控、教学条件的保障、教学效果的考核等多项改革工作。在学院层面,以院领导组成的管理队伍,协调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落实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进行质量评价和反馈[9]。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实验教学仪器的购置、建账;实验室的条件建设及设备维修经费、教学实验经费的管理和分配,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卓越资源网”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建设提供全程服务和技术支持。2.4.2实验室管理方面。环境工程专业非常重视实验教学设施的建设,对仪器和设备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公共教学平台实验室规章制度》等。管理办法对于为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以及保障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制度保证。为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学院釆取了多种管理措施,实行实验室房间挂牌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设备完好率,使用和管理结合起来,使用与维护结合起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做到专人负责。
3结语
(一)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林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科学实验能力、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掌握适合林业学科所需的专业技术和基本技能;高新技术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以下特征:教学目标设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设计的拓展性;教学目标设计的灵活性。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现自主探索、自主创新、个性化学习的实践课教学模式体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林业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
(二)变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课程设置上针对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具有林业特色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其设备、条件、方法、程序和手段应该有多种选择,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步骤,了解实验设备的使用和调试、实验数据的测试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使相关的知识点涵盖到林业特点的领域,形成独立的林业特色。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实践教学体系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完善实验室现有学生安全教育、实验室档案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实训耗材管理办法、实验卡管理制度、课前预习制度、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教材建设、教学资料管理、网站建设、实验室开放,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改变教育思想、确立现代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为先导。保证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健全教学评价方式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明确学科评价特点,从课程标准、教材及相关要求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核心内容针对基础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个性化研究型实验四个层次的实验。电子技术实践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森林工程、电子信息等重要课程的基础性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调整了实践课的比重,提高实践课的学时,平均占理论课程总学时的30%以上(不包括课程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在改革过程中淘汰了一些过时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个性化的实践内容,这些实践占实验学时70%以上。重点增设综合设计性和个性化实验。同时,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打通,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要建立不同的管理考核办法,对学生的出勤、实验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计入实验成绩。评估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有效调控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实验教师工作的水平。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了解电子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并在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知识。教师则对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的要求,结合林业方向,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践、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例如:建环2012级电工电子学B-实践能力考查,共有67位学生自愿参加了考查,占在籍人数的94%。主讲理论教师提前向学生下达了三个方向的研究要求,要求针对实际问题,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考查活动采取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题签上的题目都是电工学理论在工程实践具体应用的典型案例,具有结构完整、自成系统、难度适中的特点,考查的分数计入平时成绩。学生们说,参加这个考查活动,分数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得到了一次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的意识增强了,知道了今后如何去学习和怎么样去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把知识的传授课变成研究课、探究课,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相关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组织不同程度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讲解基本元件或较为复杂的元器件时,教师可根据情况现场拆装,向学生展示其内部结构,这样学生能够了解其性能、主要参数、使用环境、注意事项及其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异同。对常用的集成元件、电容、电感、交流接触器、电动机等,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让学生对元器件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然后再作讲解,使学生有可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思考,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搜集资料,对案例中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案例分析主要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集思广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因此,所选案例必须是针对课程内容的。
(三)开放式教学法
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这是教学的关键步骤。教师要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个性化的研究型实验内容。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以最大的自由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提前预约报名,实验室根据预约学生数量安排时间,使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内容,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必要的元器件。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动手去完成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可以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分组来完成。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不同的学生或者团队可以对同样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释。他们需要把自己的结论清晰地表达出来,共同探讨,完成开放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体系。由于学生的努力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奖两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学生爱创新、想创新、学创新,在创新能力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和集成性
1.1实验教学体系的特征
(1)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实验环节中,应用手工、场景、电子、仿真、体验等诸多手段,围绕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要求,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从简单、被动、模拟操作到主动设计、创新性综合运用,逐渐提高实验内容的难度,构成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2)教学管理自主化。
在实验环节中,凸显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团队的作用,从以教师管理为主转为以学生管理为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这种把学生“小老师”与专任或兼任实验教师等同的做法,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感和存在感,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3)教学组织探究化。
在实验环节中,采取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式,教师变身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教学安排先体验后专业操作,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问题的探究者,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积极开拓的创新意识。
1.2实验教学体系的模块
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构建“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全方位、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我们将实验教学根据技能掌握程度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技能型”、“综合技能型”和“创新技能型”。
(1)基础技能型实验属于初级层次,侧重单一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演示性实验。该模块的实验一般为一门课程的辅助实验或者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重在基础,面向综合。例如外贸单证实验课程,紧扣单证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设计了商业发票、装箱单、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报检单据、报关单据、结汇等各种单据的制作背景,从签订进出口合同、审核信用证、办理运输、投保、报检、报关、结汇等环节整合教学内容。
(2)综合技能型实验属于中级层次,侧重综合技能的训练,主要是设计性实验。该模块的实验一般指的是仿真实验,即在一个模拟的外贸环境中,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进出口商、银行、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等),并对进出口业务进行处理,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群知识的能力。
(3)创新技能型模块属于高级层次,侧重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与科研、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该模块的实验内容可来自教学与生产实际、科研相结合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拟题目,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最终以论文形式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也可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竞赛,比如“挑战杯”商业策划书的撰写,或者模拟产品会布置展台及对产品的推介,等等。旨在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将三个层次的实验按照能力要求分成不同实验模块。每个实验模块体现了不同的实验培养目标和实验技能的训练。由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交叉与渗透,将专业课程群的实验分成若干模块使得教师能清楚认识不同实验课程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有的放矢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生为本的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这一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提炼素质全方位发展,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最后,设置合理的考评机制。基础型实验以实验操作、实验规范、实验能力及实验结果综合统一折算为30%计入总成绩;综合型实验,以实时评估具体实验环节操作质量(60%)加上整体测评考试(40%);创新型实验以发掘优势为主,5级评分制。
1.3实验教学体系的运作
基于校园网络技术和网络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采取开放性的运作模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应包括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对象开放、实验场地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四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IP地址,登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小组成员可以在宿舍进行讨论和互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报告。为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应制定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以保证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另外,要加强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专任教师应该提供到外贸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教学工作量计算向实验教师倾斜,稳定实验教学队伍。
2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路径
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体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在现有条件下按以下步骤来具体实施。
2.1了解当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
通过这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明确本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行业和企业,合理确定调研的样本,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中心,对比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近专业,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分阶段的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对外贸人才的技能要求,从而确定实验模块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2.2修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编制实验教学大纲
针对区域经济特征,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及差异化培养目标为基础,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从设计理念、教学定位、改革思路、计划方案及体系特色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国际贸易实验教学大纲和指导手册。
2.3实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