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感想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临床实习感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护理专业课程,我校自2004年始在该课程结束前进行为期2周的临床见习[1],学习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临床实践。在学习前后,分别收集学生对临床见习的感受,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收获颇多。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护理本科2007级学生,共45人,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2岁。 1.2方法 1.2.1教学实施方法 临床见习2周共80学时。护生下临床前1周内召开临床见习动员会,由课程负责人介绍临床见习的目的、要求等,并邀请临床护士长介绍临床护理工作,如护士的工作职责、如何与病人沟通等。临床见习期间,学生被分组在不同的科室,每组5人或6人;采用以护理系专职教师、临床科室护师共同负责的“双带教”模式;在统一各组临床见习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实行弹性排班。临床见习结束后,召开临床见结交流会,课程授课教师、护士长、临床带教教师、全体护生均参加。学生分组汇报所学、所感、所想,教师进行点评。 1.2.2资料收集方法 考虑到个体自由表达更能直接、真实表达其心里的感受,本课程在临床见习动员后及临床见习结束前,分别组织学生自由撰写对临床见习的感受。内容及字数不限,当场收回。 1.2.3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学生对临床见习的感受。内容分析法是对资料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将非定量的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2]。由2名编码员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先对意义相近的词语(如“抓住机会”与“把握机会”“紧张”与“很紧张”)进行归类,然后将频次≥2的词语选出并进行统计、析出主题,以频数和百分率呈现。 2结果 2.1学习前感受 学生对于临床见习的感受(频次≥2)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临床见习的紧张情绪,80.00%的护生表示对临床见习存在“紧张”的情绪,64.44%的护生表示担心。紧张、担心源于知识与技术的缺乏(如操作失误或差错、回答病人的有关疾病信息的提问)和沟通(包括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与带教教员相处)。面对这些担心,30%的护生表现出不自信,欲于下临床前复习功课。二是对2周临床见习的期待。学生临床见习前的感受与想法见表1。 2.2学习后感受 学生的感受(频次≥2)主要是对临床的感受、收获、坚定职业信念及感恩。学生临床见习后的感受与想法见表2。 3讨论 3.1护生临床见习前的关注点 3.1.1“紧张、担心”占据护生心理主导地位 本课程中,研究对象为二年级护生,还未接触内、外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欠缺疾病诊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可能为其担心病人提问及差错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虽然课程学习中学生在实验室已掌握各种操作技术,但护理对象、情境的不同,易致其产生紧张心理[3]。 3.1.2对临床见习的“期待”突显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4]。本组中,53.33%的护生表示很期待临床见习,20.00%的护生因即将下临床而激动。如有学生表示下临床是她们“成为真正护士的时刻”。通过此次学习,护生希望达成多个目标,66.67%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临床,希望通过临床见习有更多动手的机会。这种积极的态度有利于护生学习的开展、知识的掌握、能力的锻炼[4]。但同时也可看出,护生多从自身角度关注学习所得,较少涉及对外界的关注。 3.2临床见习带来的转变 3.2.1护生从临床见习中收获颇多 通过2周的临床见习,虽然有11.11%的护生提到护士工作的苦与累,但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她们感受更多的是甜———“学到很多东西”,临床见习前后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学习前的紧张、担心逐渐消去,代之以自信、乐趣。护生从担心病人难以沟通转变为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并学会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甚至感谢病人。 3.2.2坚定了从事护士职业的信念 学习结束后,64.44%的护生表示此次临床见习加深了她们对护理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护士的责任,护士应具备“责任心”“爱伤观念”“知识的渊博”“应变能力”“真诚”等。对于护理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她们确立护理职业观的重要一步。对于护理内涵的深入理解更坚定了护生从事护士职业的信念。目前,护理事业面临的难题之一———护士流失严重,其重要原因就是护士的职业价值观不够牢固[5]。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普遍采用1年临床实习模式,最初安排1周~8周的基础护理实习期,这种模式常使得大部分护生在临床基础护理实习期对护理专业所需要的职业态度和价值缺乏较为正确的认知,不能适应临床与学校的差异[6]。本课程在基础护理知识与技术学习结束后即刻安排的2周临床见习避免了这种临床与学校的脱节。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也能获得更多的职业归属感,从而有利于其坚定职业信念。#p#分页标题#e# 3.2.3学会了感恩 感恩意识是人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7]。经过2周的临床见习,护生们感激带教教师的悉心指导、认真负责,感谢病人的鼓励、帮助,也收获了很多感动,表现出很强烈的感恩意识。她们感谢病人“给他们机会做各种操作,感谢病人在穿刺失败时对自己的鼓励,感谢教师一直以来的陪伴和鼓励,感谢教师在一旁的殷殷关切和悉心指导……”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体悟和认同感恩,养成感恩之心,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智慧使人强大,而道德是个体行为的导航灯,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给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做出贡献。 3.3护生临床见习前后感受变化的启示 3.3.1学生关注点的转变 从结果中看到,护生在临床见习前后的关注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学习前的关注自我学习到实习后关注别人对她的帮助及对护士职业的思考,一方面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从关注自我到关注他人的转变,而关注他人是人与他人、社会融洽交流的平台。这种转变是一个道德完善过程[8],是走向成熟的过程。另一方面,对护士职业的思考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3.3.2带教老师的作用 下临床时,护生角色由学生转向临床护士,工作负荷重,技术操作比实验室中复杂,突然置身于医、护、患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临床某些护士对于“社会地位低、职业风险高、超负荷工作”的抱怨等会让部分护生产生负性、消极心理,易动摇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与决心[9]。有学者提出,下临床时,第一位带教老师的选择最为关键[10]。本课程中,采用了由护理系专职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组成的双带教模式。带教教师的主要职责为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技术操作,引导职业情感等。鉴于临床见习环境对护生专业表现、自我发展表现的重要影响[11]。本课程在护生下临床前充分考虑各科室的特点、护理特色等甄选科室,另外只有具备稳定专业思想、扎实理论基础、娴熟技术操作、丰富临床经验等条件的护师才能成为学生的临床带教教师。从护生的心理感受中也看到,课程所选临床带教教师确实为护生塑造了优秀的护理人员形象,发挥榜样的作用,感染了护生。 3.3.3临床见习实施中的注意点 3.3.3.1每组学生不宜过多 本组临床见习共分8组,每组5人或6人,6人小组中有学生反映第1周学习时常因教师在指导其他学生而自己无法单独操作、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做而紧张、焦虑,在第2周熟悉临床工作后状况有所改善;而5人小组中少有此类反馈。这是今后在安排临床见习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临床见习过程中,几乎各组学生均表示希望专职教师能一直在该科室会更有安全感,但因受到人数限制,1位专职教师负责1个~3个小组,所以专职教师必须在多个科室间来回巡视,无法一直停留在某一科室,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3.3.3.2加强带教教师间的沟通 为促进学生顺利完成临床见习任务,专职教师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沟通,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如在普外科学习的护生较少有机会接触到吸痰操作,通过协调安排此批护生在科室工作较空闲时前往ICU重点见习吸痰。另外,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及时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并解决,防止教师本身因年资、经验不足等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专职教师与临床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学生下临床前,护理系专职教师会事先赴所负责带教的科室将学习安排交给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并在该科室代职,熟悉各科室环境、业务特点,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学习期间,作为临床带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及时将学生的要求反映给科室带教教师。 3.3.3.3加强学生职业情感的引导 本课程中,护理系专职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临床工作,几乎全部临床带教教师在第1周均为脱产带教,此有利于教师在学生操作、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随时指导、及时跟进,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在其面临困难、困惑时及时正确引导。教师还可就某些情境与学生进行讨论,加强学生对某些特殊情况的应对能力。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取得更多进步,提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加强其职业情感。如某些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最初的害怕与病人交流到临床见习结束时与病人建立非常好的关系,某些病人在学生离开时甚至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质性研究
论文摘要:目的深入了解护理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探讨其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入访谈法,对12名护理专职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并及时进行记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从访谈内容中提炼出两个主题: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认到重要性但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包括对效果的不确定、角色冲突、缺乏归属感、潜在的职业危害及经济顾虑)。结论教师普遍认为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参与临床实践现状并不理想,这主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与自尊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有关。
临床实践可以提高护理教师实践操作的能力和信心,提高其护理理论和实践授课能力。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高校]安排专职教师以短期进修、见习带教等方式参与临床实践工作,以提高护理专职教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防止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脱节。目前国内也有关于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报道[,但多以临床实践的经验介绍等一般性报道和临床实践现状的量性研究为主;在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上也主要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下临床等客观因素出发,没有从教师需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全面反映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曾参与临床实践的高校护理专职教师为访谈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并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影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有目的地选取12名从事护理教学的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进行质性访谈。年龄28~37岁中位年龄295岁;男1人,女11人;其中已获得硕士学位者6人,硕士在读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5人;有临床实际工作经验者(不包括实习经历)人。
1.2方法
本研究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采取深入访谈法,以获取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及体验。访谈以“请您谈谈您对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看法及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为主题展开。访谈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具体时间不限,以受访者认为已经较准确全面地说出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为止。在访谈过程中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及时将访谈录音内容逐字记录。将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取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并进行归类,形成相关主题,并返回受访者处求证。在资料分析处理过程中尽量以受访者原话呈现,对部分表述不明确的内容经核实后予以修正。
2结果
2.1主题一: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态度
2.1.1认识到重要性在访谈中,12名护理专职教师均表示出临床实践是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有帮助。“每次学生听我讲在临床碰到的实际例子的时候学习兴趣会更浓一些,对书本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如果我给学生举的例子是我在临床实际碰到的,会讲得比较生动,会有自己的体会,不会干巴巴的,而且举例的时候更自信一点,如果是虚构的病例总是怕与实际不符,说的时候感觉底气不足。”
2.1.2参与积极性不高
受访教师对参与临床实践的意愿及态度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来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仅有2名教师表示非常愿意并喜欢参与临床实践。“我很喜欢下临床,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长时间不去就发现很多东西跟不上了”“;上次去医院的时候她们正好要体格检查考核,很多护士不会,我在学校正好教这部分内容,我就示教了一次正确的检查方法,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临床老师和学校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挺好的。”8名教师存在愿意但不喜欢参与临床实践的矛盾心理。“我心里是很想去临床的,但在医院又觉得呆着不舒服”“;我是愿意去的,但是现在每次去的时间太短了,匆匆忙忙的。”2名受访者在访谈中表现出不愿意或不喜欢的态度。“如果可以不去临床那我就不想去了”“;我不愿意去,在那里基本学不到什么知识,浪费时间”“;目前这种临床实践的方式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2.2主题二:影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
2.2.1对效果的不确定
是否能学到知识是影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重要因素。“有些科室带教老师比较认真,我觉得学得挺多的,那我还是很愿意去的”“;除了附属医院外,最好还能去一些其他的大医院,这样能学得更多”“;带教老师既带实习生又带我们的话,一般我们就没什么操作机会了”;“我以前在临床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护理操作也很熟练,但是临床实践还是跟着护理带教老师做日常护理工作,这样基本学不到什么,我希望能让我自己去学我想学的东西”“;不同年资教师应有不同的临床实践方式及目标。”
2.2.2角色冲突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师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碰到自己教过的学生也在那里实习,总觉得挺尴尬的,所以有时候尽量避开,不和他们一起工作”“;有一次我和一个学生跟同一个带教老师,当时学生说有个患者的静脉不好打,让我去打,当时我觉得心理压力挺大的,如果我没打进,那觉得太没面子了”;“带教老师一般也不教我们,她们觉得我们也是老师,可能比她们懂得更多,就让我们自己看看,不会和我们主动说一些相关知识”“;我怕万一做错了会被护士笑话”“;当学生的时候自己做得不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做老师了,总觉得如果做得不好会被人嘲笑。”
2.2.3缺乏归属感
是否有归属感也是影响老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因素。“我比较喜欢去我熟悉的科室,那里的护士、医生都认识了,感觉好一点”“;跟在医生后面查房时,医生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如果护士长能先介绍一下我可能会好些”“;刚去科室的时候,谁都不认识,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挺难受的。”
2.2.4潜在的职业危害
部分教师表示对参与临床实践工作的安全问题及职业危害存在顾虑。“万一因为我的操作不当,发生医疗事故该怎么办?”;“我们不是经常在医院,所以很多操作都生疏了,带教老师有时候也不敢放手让我们做,说实话她如果真让我做,我也不一定敢”;“真不想去下临床,医院病毒、细菌这么多”“;被患者使用过的针头扎伤,万一这是个艾滋病患者怎么办?”
2.2.5经济顾虑
“临床实践与其他工作任务相比较,在各方面都不平衡,下临床也不算工作量,又没有补贴,还不如多上几节课”“;我每个月还要还房贷,如果不上课去下临床或者外出进修,其实经济压力挺大的。”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职教师普遍认为临床实践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实践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临床实例及密切联系实际,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但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人在表示愿意参与临床实践的同时也表现出不喜欢的态度,因此目前参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并不理想。根据访谈的结果,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不主动进行临床实践的现象可能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尚未满足所致。
3.1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与受访的12名教师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的临床实践方式学不到知识,不能达到临床实践的目的及效果是影响其临床实践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护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教授护理操作相关知识,还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这就要求护理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熟悉临床护理工作内容,还应重点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临床新技术新进展等。目前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以直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方式为主,难以学习到护理工作以外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医院缺乏相应的带教制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带教老师对带教方法和内容也存在困惑。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专职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会产生枯燥乏味、学不到知识的感觉,不喜欢参与临床实践。
3.2尊重与自尊的需要
教师在参与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仍以教师的角色要求自己,觉得教师应懂得更多,当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面对自己曾经的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护理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往往不被患者、护士及医生所理解和认同,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在学校上课,来医院能做什么?这些都影响了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3.3爱与归属的需要
护理专职教师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对临床工作环境及医护人员不熟悉。陌生的工作环境、缺乏共同的话题导致教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产生孤独感及缺乏归属感。另一方面,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时间较短,医院也缺乏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院没有提供工作服、储物柜等,而这些更加重了教师的无归属感。归属感缺乏会导致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影响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
3.4安全的需要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中,护理工作的潜在职业危害影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教师对临床实践中护理安全问题的关注开始增加,也导致教师对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存在顾虑。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教师的临床实践工作。
3.5生理的需要
对于少部分青年教师,刚刚成家立业,积蓄较少,有的还需承担房贷等压力,经济因素仍是影响其临床实践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4对策
可见,要提高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应从满足教师各层次需求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教师临床实践现状及提高临床实践效果。
4.1建立个体化的临床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模式主要有短期进修、参与临床见习带教、不定期下临床了解新技术新进展等方式。应根据教师的不同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及个体化需求,建立相应的临床实践目标、方式及内容。
4.2完善相关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制度
包括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管理制度及培训制度。学校应与临床实践基地共同合作,制定相应制度,以加强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管理,提高临床实践效果。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及新同事,以减轻无归属感;在带教方式上,尽量安排高年资带教老师提供一对一带教,以提高带教质量;管理制度中还应包括对进行临床实践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护理安全的保障。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的综合训练是医学院校实习生转化成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桥梁[1]。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本文就如何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高带教质量探讨如下。
1 对当前医学实习生的心态进行剖析,做好动员工作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正在不断改革完善,新的医疗模式日趋成熟,在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下,临床实习面临着考研、就业等问题的困惑和忧虑。部分实习生忽视临床实习,把临床实习当作走过场,认为在将来工作时可以弥补之,有的实习生把考研复习当成临床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有部分实习生为毕业分配而奔波。故此,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可以通过谈心等交流方式,了解他们对临床实习的态度,解除他们的困惑和忧虑,同时强调临床实习对将来工作的重要性,晓之以理并采用多渠道介绍当前名医名家们的成功之路,甚至讲述亲身的成长经历等,以帮助实习生树立起医生的神圣使命感和崇高的职业感,激发他们的实习兴趣。
2 根据培养方案,对临床实习生进行系统的训练
临床实习的教学,在几十年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培训方案和计划。从实习医院到带教老师的职责、从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到动手能力的培训,都有详细的规定[2]。可是目前在很多的实习带教过程中,部分教师工作繁忙、压力大,容易忽视实习带教,例如对实习生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或者把实习生当成勤杂工,认为他们就是来帮忙开化验单、写病历的,要么就对实习生在分析、诊断和处理临床问题时犯的错误嗤之以鼻,甚至嘲笑。其实绝大多数的教学医院,对于临床医师的实习带教都有非常详细及明确的规定,例如什么资格的医师能进行临床带教,在带教过程中应该教会临床实习生做什么等。根据这些规定,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各项技能进行培训,如有错误应该及时指出、耐心讲解,并且应该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实习生动手。同时,带教老师应该注意到,不管学生在校的知识学得如何扎实,但临床实习毕竟是从校园走进了社会,一旦接触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往往都会感到束手无策、手忙脚乱,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急症,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实习生运用医学的知识对自己所遇到的各种临床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和处理,帮助其建立信心,逐步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2]。
3 注重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结合,其高级阶段是临床创造性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所以临床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实习的重点内容。临床工作实际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求实习生积极主动并且刻苦地学习。在进行临床带教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运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勤动手、勤观察、勤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思考,促进其通过事物表面现象对本质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问题,并进行反复推敲,最终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查阅文献、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临床与病理、生理、生化等基础知识进行结合,综合分析,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完成这一过程必然会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丰富其临床经验,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体会到临床实习的真实意义,从中明白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学习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只有通过培养并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医学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 培养实习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再学习
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创新意识是怀疑现状、不满足于现状和精益求精的意识,是对未知事物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索。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遇到问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思考并寻找答案。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病例不断提出疑问、综合分析、主动寻找答案,并通过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等方面的发展和进展,了解曲折的医学发展道路。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对很多问题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学生要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在有限的临床实习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临床科研论文的写作。带教老师引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科研题目,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书写课题报告、进行临床实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加论文答辩,从中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
5 坚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追溯起来源远流长。古时扁鹊、华佗就通过自己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名医榜样。现代的白求恩、柯棣华、林巧稚等为我们树立了共产主义的光辉典范。他们想到并且身体力行地做到了为人民解除疾苦,每一个带教教师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做到言传身教,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想成为一个名医,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时时处处设身处地的想到病人的疾苦,待病人如亲人,以尽可能多地解除病人的疾苦为荣,以对病人疾苦的漠视为耻,不仅要拒收红包,更重要的是要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培养自己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尽快解决病人的疾苦,这才是医德医风的根本[3]。
临床实习是实现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环节,作为带教老师,要重视临床实习带教,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责任,要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教育和引导学生完成实习。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启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探索,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参考文献
[1] 何建猷,夏宗彦,李根武,等.增强教学意识提高内科学实习带教质量[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4,12(4):382-384.
在此同时还需要教会医学生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关键词】临床教学 医学实习生 医学纠纷
中国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12-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阶段, 也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习期间打下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正式成为医生后的医疗水平。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医疗卫生事业法制化逐步趋向成熟。医生和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使医疗与临床教学的矛盾突出(1),目前不断报出与实习生有关的医疗纠纷,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附院医疗纠纷”,给临床实习带教带来很大影响,必须思考新的对策。
1 新型医患关系对临床实习带教的影响
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轨道,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以及部分媒体的不实报道加深了医患矛盾。现有的医疗环境从教师、患者、学生三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实习效果和教学模式。带教医生担心学生操作不当,不敢让学生亲自动手,使实习演变成见习。对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证和尊重使实习医生的临床实践减少。患者对实习生缺乏信任感,因此患者拒绝作为学生活体教学资源。在患者能选择医师的前提下,学生往往失去了“动手”机会。医院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和保证医疗质量,让患者满意,多数情况下不许学生“动手”操作,带教老师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不想成为患者的“被告”,尽量自己动手操
作。这样,使许多学生本应掌握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操作不能在患者身上进行实践,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达不到临床实习的目的。以上因素影响学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学生书写的入院记录不能归入病历档案,没有强制性书写病历的指令,造成实习学生问病史和书写病历能力下降。
2 考研、就业压力的影响
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本科毕业后,一是考研,进一步深造;二是毕业后就业工作,部分从事医疗相关工作,部分改行从事其他行业工作;三是待业。考研的同学进入临床实习的上半年,就开始准备,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复习,参加辅导班,临床实习放在次要位置或是应付,甚至放弃。到下半年,面临就业压力,学生忙于用人单位的考试、面试、找工作岗位,部分缺少上进心的同学,既不想考研,没有“关系”找不到工作,对前途感到“迷惑”,而放弃实习,得过且过,不投入,不认真。各种因素造成实习同学缺乏系统性、目的性的实习,一年的实习其实用不到一半时间真正放在工作上,大大缩短了实习时间,实习效果如何可想而知(2)。
3 对策
1 重视临床实习岗前培训
对临床实习学生进行岗前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临床实习和考研、就业的矛盾关系,明确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组织学习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医疗法规,了解实习计划和考核制度,明确实习医生工作职责;进行医德医风和医学心理学教育;加强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对实习生的支持和配合。岗前教育使实习生对由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的转变做好思想准备(3)。
2 加强纠纷防范意识
加强法律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对患者要有爱心、耐性。要求实习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对待病人要有爱心, 在治疗过程中要关心体贴病人,急病人所及,想病人所想;对病人和家属要有耐心,详细解答家属及病人的提问,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合作。尽量避开对有纠纷苗头或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强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带教老师切实把关,防止并发症带来的纠纷。
3 充分利用好 “模拟人教学”
目前许多大型教学医院已购买用于教学的“医用模拟人”,通过在外形和真人一样的模拟人身上模拟各种病人的生理和病理学特征,对“医生”使用的药物和进行的治疗操作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并在与模拟人连接的监护仪器中显示各种生理数据,加之治疗环境和方式的全面模拟,可以创造出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情景,实现临床真实场景下对病人的治疗处理。模拟人教学具有时间方便性、可调节性、高仿真性、可重复性和允许出错。能够真实再现无数临床环境,使教学双方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模拟教学的特点都是在教学加入于实时情景之中完成的,在目前医疗条件下,提高实习生动手能力的最好选择。
总之,目前的医疗环境迫使我们从教师、患者、学生三方面思考当前形势下搞好临床实习教学的对策,除了要搞好医患关系外,其核心是教学意识和带教模式的改进(4)。教师需要根据新的医疗执业环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社会输送医德高尚、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丽. 医疗改革对临床实习带教的影响[J ] . 重庆医学,2007 ,36(1) :36 -37.
[2]王方芳,陈俊国. 借鉴建构主义理论. 构建新型医学教学模式[J ]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 (4) :9 - 10.
【摘要】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实习医生正确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带教老师自身以及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学生成功地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型。该文章结合对实习医生的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分析出医患沟通失败原因主要源自于患者本人、临床带教老师、实习医生以及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特殊性等四个方面因素;并提出了培养临床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具体方法,包括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鼓励实习医生多参加临床实践以及注意培养实习医生的沟通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加强医患沟通妇产科临床带教实习医生
一 医患沟通失败对妇产科临床带教的影响
临床实习是医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从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阶段。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培养实习医生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模式,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医院服务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原则之后,医患关系也随之紧张起来,医疗纠纷逐渐增加;妇产科作为一门高风险学科,时常涉及到病人的隐私,作为妇产科医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判断能力以及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而且在临床带教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同时建立医患之间情感交融、心灵互动、诚信亲情的沟通机制〔1〕,这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一条主要途径,使医学理论与医学临床实践完美结合。通过几年来妇产科临床带教老师与实习医生无数次的思想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到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各种导致医患沟通失败的因素,现将各种因素分析如下:
〔一〕来自患者方面的沟通失败因素给临床教学造成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患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患者把手中的一纸挂号单看成是跟医院的"生死合同",把医务人员看作是酒店的服务生,对医务人员的热情服务不屑一顾,对医生的详细询问病史看作是没事找事,有的患者甚至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耐烦和抗议。这类型的患者认为医生给其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应该的,更加认为自己毫无义务为医院的临床教学提供服务,对临床实习医生采取了冷漠和敌对的不配合态度,有些患者强烈拒绝跟实习医生沟通,更有甚者干脆找医院领导提出抗议,认为医院拿其当教学实验严重侵犯了其隐私权和自尊,为此要求医院赔偿其精神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使临床实习医生对实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
〔二〕来自临床医生方面的沟通失败因素给临床教学造成的影响: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生的自保意识也随之加强,造成部分临床医生害怕出现医疗纠纷,除了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之外,对患者存在的种种疑问进行回避或推脱,担心"言多必失"和"做多错多"、让患者抓住把柄,故不愿意给患者过多地提供合理的解释和思想交流,种种问题的存在都会给临床带教造成不良的影响;有些临床医生在问诊或手术前谈话时只管自己的需要,而不能全面估计到患者的需要,比如:术前谈话是病人手术前要经历的重要步骤,交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范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与准备,这似乎已经是常规的模式化了,可是有些病人和家属在谈话之后顾虑重重、迷惑不解,甚至恐惧地拒绝施行手术,其原因是临床医生在谈上述问题时语言过于生硬、简单:麻醉意外、脏器损伤、术中大出血、休克、DIC、伤口感染、裂开,甚至死在手术台上等等,应该交代的确实都已经交代了,但是应该解释的、消除顾虑的、树立信心的以及患者与医生配合的方面却谈得很少,这样的谈话方式,病人与家属又怎么能接受和迎接你将要施行的手术呢?著名的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院士说过:"术前谈话与其说是说服患者接受手术,不如说是请他们审核你的决定是否符合逻辑.",这不仅是谈话的艺术,也是人文观念的使然,假如遇到这种谈话冷漠、不愿意跟患者沟通与交流的临床带教老师,自然会给临床带教带来负面的影响,只有优秀的带教老师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三〕来自临床实习医生方面的沟通失败因素给临床教学造成的影响:临床实习医生对"妇产科医生"这一职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对该职业可能存在的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些实习医生在跟患者沟通时总是显得恐惧和慌乱无序,常常因把患者重要的病史遗漏了而影响临床诊断。通过跟妇产科实习医生的思想交流,我们发现影响实习医生与患者沟通的主要原因有: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足、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压力和动力、缺乏医患沟通技巧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四〕来自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特殊性给临床教学造成的影响:妇产科临床教学在病史的采集上涉及患者较多的隐私,体格检查时无论是妇科还是产科检查,一般都要求患者脱裤子,同时妇科的窥阴器和双合诊检查都会不同程度地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因此患者本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让实习生做检查的,尤其是见到男实习医生,患者更是"望而生畏",临床工作中常常会见到一些患者的丈夫因妻子被男实习医生做检查而在医院大吵大闹,甚至责骂带教老师不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剥夺了患者的隐私权和自尊等,这些情况都会给妇产科临床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 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失败的解决方法
㈠ 培养临床实习医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临床实习是使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实习医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临床实习医生刚进入实习阶段,往往只注重对一些疾病的症状、体征的观察和操作,而对一般普通病和没有手术可做的病人常常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沟通意识,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实习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技巧,将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工作中。目前医患沟通艺术已逐渐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必修课。
㈡ 在培养实习生沟通能力的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实习医生在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都有着较强烈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敏感性,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事事充满新鲜感。至于如何把书本知识与临床治病救人联系起来,临床实习阶段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课堂上讲了无数种疾病的发展过程规律,同学们都背得烂熟,然而,当同学们进入临床实习之后,却发现很多疾病的发展并非书本上说的那么典型,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误诊漏诊现象,曾经有一位实习生接诊一名因月经期下腹痛的未婚患者,患者自述平素月经规律,有痛经史,本次月经周期较以往的周期提前了4天,月经量跟以往相同,而且出现下腹坠胀痛及便意感,实习医生刚写上"痛经"的诊断,带教老师随即补充追问了患者的性生活病史,患者诉说有性生活史,前天不明原因在家中晕倒一次,当时不省人事,近两天常有眼花和眩晕感,接着带教老师给患者做了妇科双合诊和腹部叩诊,并让患者做尿妊娠试验检和B超检查,化验结果回报尿妊娠试验(+),B超结果提示异位妊娠腹腔穿刺顺利抽出5ml暗红色不凝血。最后带教老师给满脸疑惑的实习医生讲解:"异位妊娠患者大多数都有明显的停经史,一般在停经6-8周后发生腹痛、少量阴道出血等症状,但也有20%左右患者主诉无停经史,可能是因绒毛组织所产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或因发病较早而引起子宫出血,我们将病理性出血误认为是月经来潮,在追问病史时,该患者曾有不明原因的晕厥一次伴下腹坠胀和便意感,腹部叩诊呈移动性浊音,血压8050mmHg,证明有腹腔内出血的现象,所以,临床上详细询问病史至关重要,尤其是性生活方面,有些病人不认为腹痛与性生活有关,尤其是未婚者常常有意无意地隐瞒了未婚性生活情况,故给诊断带来了困难,有些患者来诊时以不洁饮食、呕吐、腹痛、腹泻等为主诉,往往会让临床医生在诊断上误入歧途,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使患者跟我们说明真相,所以在询问到患者隐私时,必须没有家属和其他病人在场。这一次如同给实习医生上了极其深刻的一课,使实习医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说明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故临床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医患沟通中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更加深入结合理论与实践,初步完成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
㈢ 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人文修养:在临床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从采集重要病史和既往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实际上就是医患沟通的初步建立过程,因此要建立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配合的和谐关系,医患沟通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近几年来,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妇产科临床带教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教学中存在着特有的医疗纠纷隐患,客观存在着临床带教老师带教义务与侵犯患者自的矛盾,为了更好地规范临床实践教育、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发挥临床实践教学在培养医学人才中的重要性,临床带教老师队伍必须树立最基本的教学观念,即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和依法教学观,必须完善医患权利和临床实践教学的法律、法规;临床教师队伍应做到为病人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和治疗方案,尊重患者人身权,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不能犯孤立地对待疾病而不是对病人本身的错误,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让患者真正体会到医生真诚和蔼的服务态度,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同样给实习医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说优秀的带教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工作中举手投足间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沟通的表率,树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典范、高尚医德的榜样,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终生受益。
㈣ 加强医患沟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临床带教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明白只有从患者身上学习,才是唯一的途径。实习医生应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跟患者多交流、多沟通,让患者感到放心、宽心,让患者理解和支持教学,才能自愿让实习医生在身上检查操作,而实习医生也要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体谅患者的痛苦,多为患者着想,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在倾听患者病史时,临床医生要放弃权威式和"家长式"的生硬说教,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和要求,感受患者的情绪,解答患者的疑惑,要重视患者说的每一句话,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其沟通,让患者了解自己目前疾病状况,知情同意,让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疏导、沟通工作,对有疑难危重病人的家属在沟通时要留意家属的情绪变化,避免强求他们即时接受事实,临床医生同样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的语气和语言,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情同意"。
三 总结
临床带教老师、实习学生和患者组成三位一体。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服务性很强的学科,妇产科更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临床带教老师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严格的操作技巧,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艺术和高度临床带教责任心,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还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多参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医学生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的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贯穿于临床教学工作的每一天,使学生在良好的医患沟通中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实习医生逐渐成功地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型。
[关键词] 实习生; 临床带教;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70-01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过程,是踏上工作岗位前最直观、最有效的学习阶段。它不是护理教学的结束,而是护理的教学延续和扩展,是护生从理论走向实际,从课堂走向病房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和实现理论知识转化工作能力必不可缺少的过程,为她们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临床实习对护生尤为重要。而实习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与其实习期间带教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的言谈举止、带教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关系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临床实习的带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做带教老师不容易,做一名好的带教老师更不容易,作为综合性医院临床带教老师,现将几年的带教实践总结出的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1 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素质培养[1] 临床带教既是带业务、带技术,也是带思想、带品德,因此老师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发展水平,也将决定着作为教育结果的未来社会成员的素质。
1.1 高尚的护理道德是灵魂 临床带教老师既是临床护士,又是临床教师;既是医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授者。老师要教育学生具备高尚的护理道德,自己首先必须道德高尚。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明人格感化是教育的重要因素。老师只有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才能达到“传道授业”的理想效果。
1.2 高度的责任感是动力 有些临床护士认为带教是负担,不如自己干活干净利落,如果出差错还要负责;因此学生操作稍微不顺利,便不再放手,使其学习起来小心翼翼,效果不理想。作为老师,绝不能有轻教学、嫌麻烦的思想;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既是教书育人的必要前提,也是顺利完成临床工作的基本保证。要把教学当作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认真真带教,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临床学习中,学到真正本领,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1.3 过硬的业务能力是资本 只有自身业务素质过硬,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才能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向实习生讲解和教授,从而使他们更快的理解和掌握。
2 言传身教,注意临床带教技巧[2] 传统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填压式教学,单纯教师讲授,学生听,满堂灌,导致“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比比皆是。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单一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缺陷。因此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式”、“研讨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针对不同年制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外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将外科疾病疾病分为熟练掌握和一般掌握两类,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等方面指导实习生。其次,将临床操作技术分为掌握和熟练两类,从适应证、操作要点和技巧以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训练实习生。第三,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医生完成临床诊疗,教会她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培养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组织教学小查房,在入科时交给同学具体负责1~2个病人。在第二或第三周时,采用危重病人查房的形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教学查房,全面了解同学对护理程序的把握程度,同时也可间接了解同学的实习态度。第五,组织业务小讲课,结合临床病例组织实习生进行小讲课,让她们去寻找素材,学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总结临床的知识。
2.2 强化基本理论,规范基本技能
2.2.1 强化基本理论 在外科临床带教中要改变实习生只忙于书写护理病历和只看理论书的方式,鼓励其多深入病房,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强化基本理论知识。
采用床边“研讨式”教学法,查房时结合具体患者,强化理论知识。比如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询问学生该病有哪些常见临床表现和体征,它的发病原因是什么,针对该患者采用什么具体护理方案,预后怎样;让实习生提出自己的护理方案,启发实习生大胆思考和探索,然后予以讲评,让她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由浅入深,从个别到一般,反复强化训练,不仅唤醒了学生对过去所学课堂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且很好地弥补了理论临床教学的不足。在保证护理安全和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对实习生放手不放眼,让其大胆管床,把所学护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
2.2.2 规范基本技能 临床技能操作是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本科实习期间鼓励他们多参加临床护理操作。
采取“一看二练三放手”的临床带教法。首先边示教边讲解操作的适应证、操作要领、手法、注意事项等,以及操作前的准备,操作后观察病情要点、如何处理等。实习中期,给学生提供机会多练习,因护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经验缺乏,容易粗心大意或过度紧张,操作失误再所难免,所以老师及时指导并纠正。实习后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视情况大胆放手让其操作。
2.3 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手段 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平时积累资料,将临床患者典型体征、急诊重危患者的急救处置、常规护理操作方法,制作成生动、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真实客观,避免简单、枯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2.4 因材施教,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制、不同层次的学生拓宽知识面。初步拟定带教方案,在带教过程中,还要结合护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不断作出适当调整。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余,鼓励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临床疑难病历讨论和科内学术交流,同时还要注重人际交往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3 亦师亦友,尊重爱护实习学生 临床带教过程中,不仅要“导学”,还要“导心、导向”。实习学生初到科室一切都很陌生,老师应从各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实现从学习生到实习生角色的转换。首先,带领学生熟悉环境,介绍病区情况、医护工作情况等;其次,因为实习学生都年龄很小,大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大,所以了解学生吃饭、住宿等生活方面的情况,告诉他们有什么困难可直接找老师。这样,实习生有了依靠感,消除了胆怯感,对今后的工作树立了信心,将压力转变成了动力,能很快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再次要尊重实习生,不要把他们当成劳动的工具只干些日常琐事,不要在他人面前谈论实习生的优劣,更不要在患者面前责怪实习生,以免使他们自卑而缺乏学习信心;应主动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给实习生创造机会,并适当给予鼓励,使其充满信心,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总之,临床实习阶段是一名实习护生过渡到一名合格护士的转轨阶段,如何保证实习效率,需要带教老师认真解说,耐心指导,既要强化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技能,又要注重道德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3]。
4 体会 几年的临床带教实践,我坚持了以上做法,与传统带教相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生反映在普外科虽然严、累、脏,但是培养了以病人为中心,尽量满足病人需求的观念,能独立解决病人问题,感到非常高兴。操作多、护理多、练习机会多,护生能珍惜实习机会,带教老师严格要求培养的护生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宣教、护理,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适应将来的工作满足临床要求,真正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合格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怡华.影响护理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