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建设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林下经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下经济建设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林业;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09502

1 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场世界性的能源变革,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必要条件。林业的发展在气候的缓解和保护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虽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不断在推进落实,但是,相关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缺乏针对性的专项政策以及政策执行效果欠佳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接二连三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和任务,低碳林业的建设发展势在必行。

2 思南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现状分析

2.1 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当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如今,思南地区关于当地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体系。甚至整个贵州对于当地低碳经济的财税和金融财政方面的政策还比较欠缺,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的设备以及专业人才都不能足够的引进,政府的投资也非常缺乏,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非常不完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直接影响思南地区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林业的有效建设。

2.2 缺乏针对性的专项政策

近几年来,贵州已经有一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林业的政策出台,但是这些政策的针对性还远远不够,缺乏更有效的专门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而且低碳政策相关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交易市场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科技和人才政策都有待发展和健全。思南地区已经制定了关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还需要建立并健全更具有针对性的低碳林业政策,促进低碳林业的发展建设。

2.3 政策执行效果欠佳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以及思南地区的林业发展现状中,行政解决方式在思南地区低碳经济发展以及低碳林业建设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在很多实践过程中,尤其是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都很难真正落实,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说有一些相关工作人员由于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大打折扣,不能够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从而严重影响了低碳林业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阻碍了低碳林业的有效发展。

2.4 低碳经济下的林业政策

2013年5月,贵州以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为目标,很好地把握住机会并且出台了《贵州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从而为思南地区的低碳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贵州省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两屏五带”的生态安全格局,尽一切努力大力推动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贵州以及以下思南地区的很多政策和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都对当地林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林业的对策

3.1 有效建设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

近些年来,国家与政府对低碳林业的建设发展越来越重视,而且相继建设了各种相关的可行性工程,比如说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清水行动等重点工程。通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努力,不断的进行林业保护和森林经营,实施了很多森林低碳发展建设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森林的碳排放,从而可以更多的发展生物质能源、清洁能源以替代石化能源。思南地区对林业发展的努力,有效地稳定了森林面积的减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促进了思南地区环境的改善和气候的缓解。

3.2 不断增加生态建设的力度

思南地区应该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投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大力推进国家关于林业低碳建设发展的重点工程的建设,并且根据思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有效的适合国情的低碳林业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发展生物能源林业的工程建设,建立完善的森林补偿机制,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林业的有效建设。思南地区林业管理相关部门需要开展好对林业管理的研究工作,并针对思南地区林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促进林业发展的科技支持以及经济投入,同时加强对气候变化情况下的森林、湿地、园林绿化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研究,从而促进低碳林业的有效建设和发展。

3.3 不断增加森林培育的保护力度

林业发展对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思南地区应该顺应国家政策的发展变化,根据思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完善的林业发展规划,加大森林培育的保护力度,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并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以及具体的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明确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责任,从而保证森林管理中出现问题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承担者加以问题解决。当地政府还要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防治的检查力度,坚决抵制和打击违反森林保护规则、破坏森林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减少森林的碳排放量。

3.4 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低碳林业发展的根本措施,思南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当地条件以及森林环境的优势,尽一切努力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森林保护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完善林业低碳建设发展的责任机制和法律机制,从而更好的进行低碳林业的发展建设。无论是在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上,还是在管理、监督制度的建立完善上,思南地区的相关管理部门都应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出发,从而以林业环境的生态利益为主,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制定高效可行、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推进林业的更好的保护措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以及群众对生态效益的认识,思南地区的政府要做到对低碳林业发展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低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林业发展在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认识到低碳经济和低碳林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并认真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说,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缺乏针对性的专项政以及政策执行效果欠佳等,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有效建设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加生态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加森林培育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林业生态体系以及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等,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断建设低碳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经济的重要原则,从而,有效促进了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江泽慧.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10(3).

林下经济建设范文2

【关键词】北京;林下经济;建设发展

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北京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近年来北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保护首都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领导重视,科学决策

北京地区林下经济取得重大进展,主要是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下经济紧密结合,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发展?林下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1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科学决策

北京地区园林绿化部门组织人员,对全市发展林下经济及主要类型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北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10万公顷,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有关部门采取多干多补、以奖代补和先干后补的政策措施,加大林下经济建设扶持力度,扩大林下经济建设规模。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一是,抓重点、树典型,通过示范引领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二是,抓资金、控投入,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三是,抓特色,各地区结合自身区域特色,培育相应的林下经济产业;四是,抓规模,发挥集约化和规模化示范作用;五是,抓方向,正确引导百姓发展林下经济。

1.2 高度重视,统筹协调,部门联动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担负起发展林下经济的重任。发展林下经济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形成合力,充分协调,认真贯彻执行林产经济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林产经济中的重大问题。园林绿化部门切实做好林下经济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发展改革委、财政和水务部门也要在规划制定、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3 区县各级政府规范管理,制定发展规划

各区县根据上级要求,认真研究适宜本地区的林下经济产业项目,确定发展目标、优先领域和优势项目,制定发展规划。同时,要结合实际配备专人负责林下经济管理和建设工作,确保林下经济顺利开展,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科技示范,创新研究

林下经济是复合高效的林业生产模式,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均比传统林业提出更多要求,抓好示范带动,在林下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尤为重要。为能够利用好现有资源,缓解林农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区县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发展多种模式的林业产业。

2.1 林菌模式

利用郁闭林分的林下生态环境,发展食用菌,探索野生、仿野生的人工和半人工栽培模式。

2.2 林禽模式

利用林地空间,改善禽类生活环境,发展林下鸡、鸭、鹅等无公害蛋禽产品,同时禽类粪便可增加林地肥力。

2.3 林药模式

利用林间空地种植柴胡、黄芩、板蓝根等药材,实现林药互养互惠。

2.4 林花模式

利用空闲的林地资源,根据部分花卉的耐阴性,发展食用花卉和观赏花卉等。

2.5 林草模式

利用林间空地,种植苜蓿、、二月兰、三叶草、紫叶苏、薄荷等绿肥和趋避植物。

2.6 林粮模式

林间种植红薯和大豆等。

2.7 林游模式

结合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森林和生态旅游产业。

北京地区发展林下经济,不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狠抓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推广,积极引进适宜推广的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大胆探索林间种养新模式。

3 强化投入,分步实施

北京地区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民实行定额补贴,重点扶持。针对不同模式,制定相应补贴标准,主要用于花苗、菌棒、种雏和围栏建设等。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建设项目,分步实施。

3.1 桑产业项目建设

推广适应北京地区栽种的果桑和饲养桑品种,标准化规模种植,定量研究不同桑树在不同栽培和经营方式下的各种效益,总结推广模式,深加工各种桑产品,达到生态、富民的“双赢”目标。

3.2 中药材基地建设

进一步完善适宜于不同经济类型区的各种种植模式,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结合北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引进和推广高价值的中草药材新品种。

3.3 特色花卉产业建设

利用部分区县高海波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冷凉气候,开展百合种球的露天越夏种球产业。引进优良食用玫瑰品种,发展玫瑰花深加工,增加产量,提升价值。

4 生态产业,开发富民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产业体系是生态建设成果巩固的重要保证。目前,发展林下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林下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的木材及木材加工业成功转为林菌、林草、林药、林桑间作和林下养殖等新兴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共同开发利用的新兴林业产业。

北京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开发生态产业。一方面,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大量闲置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绿色经济,实行林菌、林草、林药、林牧、林畜和林游等综合立体开发模式,有效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林下经济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鲜活嫩和名特优的绿色无公害森林食品,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物质消费需求,是一种具有生产功能的现代化林业产业。

5 循环利用,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建设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涵;现状分析;如何进行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转变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也是发展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发展低碳城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探寻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的内涵: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则指的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活与生产中,尽量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的具体化。所谓低碳经济, 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变,要求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由此看来,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建设低碳高效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设计者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一块不大的公共绿地,常运用过繁过多的手法,变成了设计人倾吐张力的实验场。节奏过于紧张,韵律缺乏统一,多个主题,失去章法。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常常变得复杂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兴起。城市内大兴土木,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如灰尘对大气的污染,建筑废料造成的垃圾污染及噪声污染等。这些建筑的修建,也制约着城市向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

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及对能源的过度消耗。目前,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成为一种普通的家庭交通运输工具。其中,大多数汽车使用的还是汽油、柴油等传统的能源。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不利于低碳高效城市的绿化建设工作。

城郊的部分企业、工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意排放污水,丢弃废料,造成严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和大气污染。

白色污染严重。虽然我国在近两年采取了塑料袋有偿使用的相关规定,城市居民对塑料袋的使用情况也有所改善,但是该问题依旧严重制约着低碳城市的建设。

城市绿化面积较少,还存在许多为图利益,破坏树木及草地的现象。部分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毫无意识。

有关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1)对园林绿地的营造,注重固碳能力的优势互补。要注重不同植物的固炭能力,做到优势互补。如将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和固碳释氧能力较强的常绿灌木搭配在一起(固碳释氧能力的大小对比如下:落叶乔木

(2)注重应用固碳能力强的植物种类,如垂柳、乌桕、醉鱼草、木芙蓉、锦带花、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等。注重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互搭配,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树木、植被,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有利于丰富园林的植物种类,营造出拥有本城市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此外,还不应忽视对老龄树木的保护和幼龄树木对园林树木的总量的补充。

(3)将生长速度不同的树种搭配起来,形成优良持久的园林景观和生态效益。同时,还要注意对植物生长季节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一年四季都有一定量的植被,从而优化固碳效益。

(4)园林建设之余,还不能忽视对城市内的草地植被数量的扩增,达到有效减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除此之外,政府应对排污不达标的工厂进行罚款,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其对城市环境的威胁。

(5)宣传环保方面的知识,将经济效益和低碳效益相结合。让游客在免费观赏城市园林尽管的同时,亲身体验种植树木及植被的乐趣。同时,召集志愿者队园林植被的基本情况介绍给游人,从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一步完善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尽量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布袋。这样不仅能保护树木植被,还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

(6)园林设计者在注重园林景观和谐美观的同时,需要结合园林所在城市的实地情况,避免所种植的植物带入外来侵略者,对整个园林的生态平衡构成威胁。除此之外,园林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园林的树木进行检查,对出现生虫现象的植被和树木进行诊治,以防树木疾病蔓延,毁坏园林。

(7)增加与其他地区园林工作者的交流,相互学习优秀的技术;积极参加国家或其他地区举办的园林设计与管理的相关讲座或是培训班。科学配置园林植物,增强园林的固碳能力,达到建设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的目的。

(8)注重常绿、落叶植物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由于色素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能力。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

(9)尽可能利用每一寸可利用土地,采用科学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园林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保证城市园林的低碳高效的绿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完成。

结束语:

就长远效益来看,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更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城市园林的建设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来看是必不可少的。园林工作者,尤其是园林设计者,要做好最科学的配置方式,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绿化面积。园林建设及其他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刘常富、赵爽、李玲等。沈阳城市森林固碳和污染物净化效益差异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 23 (4) : 56~61

谢军飞;李玉娥;李延明;高清竹;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贮量与固碳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3期

黄娟;胡永红;张万里;杨春辉;上海地区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与群落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赵彩君;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2010年06期

李想;李海梅;马颖;刘培利。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8年08期

王丽勉、胡永红、秦俊等。上海地区151种绿化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3):309~401

林下经济建设范文4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本文由收集整理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

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下经济建设范文5

关键词 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88-02

为进一步促进西吉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巩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好森林资源和林下自然条件,科学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拓宽农村发展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林下经济是西吉县林业今后面临的必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和现代科学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林下经济是一项新生产业,就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荫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合理开展种植、养殖、采集、森林旅游和林产品加工,将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林下经济包括林下产业、林中产业、林上产业。利用林下空间,有利于大力发展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种养业和旅游业。

1 立足现状,积极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现有林地5 620 hm2,疏林地833.33 hm2,灌木林地7 900 hm2,中幼林地8.45万hm2,林地、林下和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在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发展林下经济有一定的基础和潜力。西吉县依托山坡林地优势,发展“生态鸡”养殖,注册“震湖乌鸡”品牌,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辟了6处饲养场,散养生态鸡近6万只,实现产值近80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要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绿色增长的战略高度,真正搞活林下经济,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 要分区域确定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坚持走多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的路子

为了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更好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把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林下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搭建发展平台,不断提升林下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一是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探索林果、林草、林菜、林药等模式。二是发展林下养殖。利用林下空间、林源区域发展林下养殖和舍饲圈养产业,探索林下鸡禽类养殖。舍饲养牛、养羊,特色养殖,林下养蜂等模式。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林区和林源地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四是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1-2]。

3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发展林下经营模式

西吉县近年来经过实施退耕还林,森林面积大幅提高,林下空间充分,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实行复合经营具有较大的优势。依据林分特点重点采取以下7种经营模式:一是“林禽”模式,以自然的昆虫、草籽、青草和山野菜作为食物,辅以少量的人工饲料喂养,生产绿色无污染的品牌禽蛋食品。二是“林畜”模式。充分利用灌木林中的柠条、退耕还林地林间带的紫花苜蓿为饲料,发展肉牛、肉羊养殖,还可以发展野兔、梅花鹿等特色养殖。三是“林药”模式,在黄土丘陵区林地下种植党参、黄芪、大黄等中药材。四是“林菜”模式。在县城周边林下发展黄花菜及各种野菜种植,以及土石山区林下的蕨菜采摘。五是“林蜂”模式。利用森林植物花期长、蜜源丰富的特点,发展林下养蜂。六是“林果”模式。对退耕还林地的山毛桃林和杏树林嫁接杏梅和大接杏及仁用杏,扩大经济林规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七是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林区及火石寨森林景观、生态良好的优势,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等。

4 发展林下经济要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将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提高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相结合。加强县、乡林业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效能。林权管理、资源评估、产权交易、林权抵押贷款、法律咨询、科技信息等大量工作迫在眉睫,林业部门的各项服务必须紧紧跟上。建立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要逐步建立健全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和林权管理服务站,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及办法,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集体林权流转服务、森林保险等工作。设立林下经济发展项目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开发等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创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3]。二是要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发改、财政、林业、农业、畜牧、扶贫、科技等部门的相关项目、资金和技术,联手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市场需求情况等,科学制订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基层,摸清林情,了解民意,切实抓好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落实。三是将抓好典型示范与以点带面相结合。每个乡安排3~4个帮扶项目,实行对口帮扶,示范带动,为推动保障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各乡镇要科学确定具体项目,编制帮扶计划,制订帮扶措施。通过项目、资金、技术帮扶和工作指导,帮助农户建果园、种药材、种野菜,指导农户办好林下养殖场,培育一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精深加工销售等突出典型,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 要正确处理林下经济发展的几个关系

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这项工作,必须处理好4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利用,确保生态资源得到保护。二是正确处理好家庭承包与规模经营的关系,坚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确保农民得到实惠。三是正确处理好农民自愿与政府推动的关系,坚持政府引导,示范推广,确保农民的意愿得到尊重。四是正确处理好传统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坚持科技支撑,效益为本,确保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从而达到既能保持生态环境稳定又能让农民增收的双重效果。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导作用,加快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生态文化等产业,强化政策保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4]。

6 参考文献

[1] 余劲松.宿松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162,164.

[2] 农忠献.浅谈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5):151-152.

林下经济建设范文6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