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摘要:欧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大市场,其商品、科技、劳务、服务和旅游都非常发达。整体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贸易集团。因此加强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最大经贸集团,中国和欧洲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潜力仍然很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这不仅表现为中欧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日益提高,而且还得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两国间贸易关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不断升级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必然哲理。因此,发展中欧贸易关系有利于推动双边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 论文关键词:欧盟;经济互补性;直接投资;技术壁垒;贸易逆差 一、前言 我国与欧盟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3年,中欧贸易额为1252.2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再创新高,达到1772.8亿美元;2005年双边贸易突破两千亿美元大关,达到2173.1亿美元;2006年,在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放慢的形势下,双方贸易仍呈较快增长势头,贸易额增加到2723.1亿美元,直至2007年全年我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达到356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 中国与欧盟均既是贸易大国。2006年中国从欧盟进口总值达90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中国向欧盟出口额为1819.8亿美元,比上年增26.6%。2007年我国对欧盟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自欧盟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2008年自欧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19.6%;对欧盟出口29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 中欧贸易逆差不断增长,由2004、2005年的7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600多亿美元,贸易逆差的直接原因同中国充分利用了欧洲人提供的普惠制有关,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三个原因多是来自持续的结构因素,即中国在加工工业中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欧之间的贸易逆差的结果导致了中国的出口能力提高,扩大欧盟未来的进口。基于这种判断和经验表明,贸易纠纷今后可能还会不时损害中欧关系,特别是在触及失业率很高的欧洲地区。因此我们要解决贸易逆差所导致的贸易摩擦问题,使中欧经贸关系平稳健康地发展,这是中欧经济互利共赢的关键。 二、中欧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1.欧盟成为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主要来源 中欧经贸关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分歧摩擦大多是相互关联的。目前,欧盟紧盯着中国“入世”后的履约行为表现,实质是看中国是否真正如约按市场经济原则要求办事,这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而正因为至今中国尚未取得这种地位,给欧盟增添了一个“方便”,屡屡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加紧对中国实行普惠制“毕业”制度和欧盟对华的贸易逆差,则又给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新的动机。一旦出现个别政治问题,还会加剧上述某些分歧和摩擦。 2008年,中国依然是欧盟的反倾销重点。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欧盟新发起14项反倾销调查,其中6项针对中国,分别涉及蜡烛、铝箔和多类钢铁产品。同期,欧盟采取的3项临时反倾销措施,均是针对中国的,在6项正式反倾销措施中,也有一半是针对中国的。2009年伊始,随着欧洲经济形势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急转直下,欧盟内部日益躁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值得警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狭隘的思维已经无法维护欧盟的整体利益,甚至经常是背道而驰。这主要是因为欧盟企业的利益也在“全球化”,而不再局限于欧盟范围之内。目前欧盟的主要担心是金融危机的日益严峻,中国出口进一步加快增长,而且出口商品将从传统部类日益提升到高科技领域,包括机械、汽车、家具、有机化学制品等;欧洲生产基地可能会倒闭,从而影响欧洲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2.关于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 作为正在深入转轨中的发展 中国家,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欧盟提出的中国企业有的尚不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待遇的标准,也并为全然无理。但不合理的是,欧盟在拒绝给与中国以“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同时,却给市场经济发育并不比中国完善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以这种地位,在同一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这应该说是一种歧视。 欧盟不仅迄今尚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且制造许多贸易摩擦,以种种理由限制中国商品进口。 3.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 欧盟的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和企业的危害并不比反倾销小。这些壁垒主要来自几个方面:技术法规、标准繁多,要求高,修订频繁;对包装、标签以及劳工保护要求严格:“绿色壁垒”;竭力控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欧盟的技术壁垒并不是刻意针对中国的,它们反映了欧盟追求成为国际规则制定者的权力欲望,与美国争夺国际影响的利益需求;体现了欧盟所达到的生产与生活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某些要求;同时,也确实隐含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少因子。对此,我们首先要致力于保护包括自己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权益,同时,更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标准。我们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努力创建自己的技术标准。中国通过创建本国的技术标准,可增加中国的创新技术在世界范围的使用。我们应当利用自己庞大的国内市场来加速本国技术的采用。 三、促进中欧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1.充分重视双边经贸关系 中欧双方对对方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欧洲市场在我国对外经贸工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美国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和欧元启动的情况下,努力开拓欧洲市场,对我国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温家宝强调,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整体外交的战略重点,这一大方向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面对金融危机,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应该成为当前中欧关系的中心任务。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特别是彼此照顾重大关切,不提出、不挑起争端和矛盾,避免中欧关系大局受到损害。中欧社会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和谐相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2.建立有效的双边对话机制 (1)用磋商办法解决经贸问题。中欧双方应秉承友好磋商的精神,通过沟通和对话解决双边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与欧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历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处理中欧双边关系。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和双边经贸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与欧盟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合作领域广阔,中国与欧盟同在一条船上,需要同舟共济。然而中国与欧盟又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还存在一些分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只要通过加强平等对话和沟通,双方就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实现多样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中国与欧盟正在同过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平等对话,它通向相互理解,通向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 (2)多层次全方位进行相互对话。在2008年、2009年,中国和欧盟开展了商业领域的多次相互对话,大大加强了中国和欧盟企业之间的相互谅解、相互合作、以及实施优惠政策。中国与欧盟进一步开展双边经贸合作,还需要全方位的相互对话。除了企业之间的定期对话和交流之外,可以开展政府之间的经贸政策的对话和交流,可以开展中国政府和欧盟企业、欧盟政府和中国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发挥中国欧盟协会、商会的积极作用。除经贸领域以外,其他方面如政治、社会、司法、文化等也要进行对话和交流。中国与欧盟签订司法、海关、税收等双边协议,逐步消除双重征税和减少规避税收等。邀请欧盟领导人与议员、以及国际组织官员与专家等,来华进行访问交流,了解中国,消除对中国人权等方面的误解和隔阂,形成政治、社会、司法、文化、经贸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2009年1月30日举行的第一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欧双方就加强务实合作达成6点共识,双方应密切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3)提高谈判能力,善于驾驭国际规则。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后,中国需要尽快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各级政府和企业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在处理与欧盟发生的经贸问题中提高谈判能力,善于驾驭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反倾销与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 等规则,尤其是建立预警机制,作好预案工作。 加强我国相关规则的国际协调,尤其是要尽快实现会计、贸易统计、国民经济核算等渠道、口径、方法、手段上的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与修改,提高我们在国际规则上的利益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加大我国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力度,形成有效的专家咨询机制,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它们在争端中起到与沟通、协调、指导的作用。 综上所述,欧洲在未来的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中地位会进一步提高则是确定无疑的。与此相应地,欧洲将致力于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存在,包括亚洲与中国。欧洲必定会这样做。因为未来的欧洲将只是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未来的世界经济将不再会只是昔日欧洲经济世界的延伸。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继续在迅速发展,开发其西部地区为此提供了新的动力,它的国际地位也将进一步上升,中国致力于在国际上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其中欧盟是中国的最重要的伙伴之一。中国和欧洲联盟都是维护和平稳定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双方力量的增长,彼此需要的现实,各自政策的调整和合作意愿的加强,为中欧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欧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都值得我们中国人关注。特别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等新形势下,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双重的应对战略:即对外寻找国际联盟,在欧洲首先是欧洲联盟;对内则强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盟。说到底,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核心是企业竞争,企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的表现如何,将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而中国目前正缺乏一大批优秀的、国际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我想,中国的有识之士已经懂得了这一点。在这方面,我们要加紧向全世界学习,包括欧洲。加强同欧洲各国的经贸联系,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参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交流,对我国未来经贸发展必将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条件与基础国际经验表明,从中长期看,一种货币是否能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取决于该货币所赖以支持的经济体的相对规模,以及该经济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大小,而该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是最后的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分析,欧元的优势相当明显。巨大的市场需求再加上欧盟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为欧元成为国际货币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欧元成为国际货币,其需求部分取决于欧元地区内部商品、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大小。如果内部商品、劳动力市场规模大,则欧元的替代性、相应地其对潜在的非居民持有者的吸引力以及为潜在的非居民持有者普遍接受的程度就会提高,反之则反是。由于本文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考虑,因此基本上可以将目前欧盟的15个成员国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这是基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首批欧元国只占欧盟15个成员国的大多数,欧盟的其余成员国英国、丹麦、瑞典和希腊因暂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或未能达标而没有成为首批欧元国家,但从中长期来看,欧盟各成员国最终极可能全部加入单一货币联盟,因为货币经济联盟毕竟是大势所趋,也是多数政治家、经济家极力赞成的,而且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此外,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取得、巩固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欧元产生时便可一蹴而就的。
首先,从经济总量方面来看(见表1),如以1991年购买力平价为基准,单一货币区(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大致相当,美国为75760亿美元,欧盟为74380亿美元;如以1996年12月的汇率为基准计算,则其规模比美国大12%,美国为75750亿美元,欧盟则是85040亿美元。该地区如此大的经济规模与实力,足以支持未来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获得和巩固。
首先,从经济总量方面来看(见表1),如以1991年购买力平价为基准,单一货币区(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大致相当,美国为75760亿美元,欧盟为74380亿美元;如以1996年12月的汇率为基准计算,则其规模比美国大12%,美国为75750亿美元,欧盟则是85040亿美元。该地区如此大的经济规模与实力,足以支持未来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获得和巩固。
表1美国、日本、欧盟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国以1991年购以1996年12月1990-1996年1990-1996年1990-1996年1990-1994年别买力平价(PPP)汇率为基准的平均实际国内平均平均贸易余额占为基准的国内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通胀率失业率国内生产总生产总值(10亿美元)增长率(%)(%)(%)值的比重(%)(10亿美元)美国757675752.02.76.3-1.6日本258343771.70.82.62.5欧盟743885041.83.610.2-0.9①
注:①不包括欧盟内部贸易。资料来源: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经济指标》1990—1996年数据整理。
其次,该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与多元化程度有助于未来欧元获得和稳固其国际货币地位。这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第一,从对外贸易规模来看,即使扣除欧盟内部之间发生的贸易额,欧盟的出口也高于美国的出口额,仅奥地利、法国、德国等成员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总和就高于美国所占的份额。据统计,如将所有成员国统计在内,1995年欧盟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占20%多,而美国则远远低于20%。第二,由于欧元有利于国际贸易节省费用和快捷便利,它将为人们节省今天还要兑换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时数以百亿美元的费用,因此,在欧元地区开展贸易也更为方便。第三,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欧盟地区的对外贸易关系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见表2),而且多元化的程度有望得以保持甚至进一步发展。
表2欧盟成员国1995年商品贸易流动状况。单位:%国家进口来源出口去向美国19.718.5日本10.55.9中、东欧地区12.813.3远东地区17.316.4拉美地区5.55.8其它34.240.1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外贸易统计报告(1995)。
再次,未来欧元币值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其国际货币地位。欧盟从审慎的原则出发,设计了保证欧元稳定的基本制度,主要表现在:(1)确定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目标,并从制度上给予保证。欧洲中央银行按德国联邦银行模式设计,但其制度设计更具独立性;马约明确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不接受任何国家的指示,也不对任何特定国家负责,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除应兼顾其它宏观经济目标外,应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具有独立决策权;马约还明确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不得向各国政府提供信贷,也不准直接购买各国政府的债券。(2)制订了经济趋同化标准,确立了对财政赤字的非保护原则和赤字超标的处分原则。其中低通胀是币值稳定的基础,而限制财政赤字也堵住了财政赤字间接诱发通货膨胀的途径。(3)明确了欧洲中央银行与各国中央银行的关系,保证其汇率干预能力。根据马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订,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有义务执行欧洲中央银行的指示,并承担金融监控任务。此外,欧洲中央银行还将拥有自己独立的储备体系,从而为欧元稳定提供了现实基础。尽管欧洲货币联盟(EMU)在机制上也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可能会影响到欧元的稳定及其国际地位,如欧洲货币联盟只是试图控制银行信用,还无法控制财政信用,因而使社会总信用状况还是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成员国财政政策的不协调可能会影响到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我们可以相信,在欧元的运行初期,欧洲中央银行为了建立信用,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独立的货币政策、美元储备等来保持欧元坚挺。如上所述,欧洲货币联盟取消了成员国中央银行的调控权力,统一由欧洲中央银行对各成员国进行金融监管和执行货币政策,这一史无前例的创举虽然效果较难预料,但欧洲中央银行为了站稳脚跟、建立威信,势必会努力使欧元保持坚挺,以此证明其实力,并据此而推行其货币政策。从各成员国经济的实际运行趋势来看,到1998年1月,除希腊、英国、丹麦、瑞典以外的所有成员国,通胀率都低于2%,趋同情况良好。由于通胀水平是货币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因而这种低通胀倾向预示着欧元的稳定;尽管实际利率偏高,但名义利率呈走低倾向,平均长期利率下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利率趋同状况良好;欧盟预算赤字已降到2.4%,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状况已大为改善。实际上,一些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已经消除;汇率总体上保持稳定。长期影响欧元稳定的一大难题在于,欧盟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大大高于美国和日本(见表1),要使之下降,还有待于联盟在解决劳动力市场上结构刚性问题方面做出努力。
最后,在规模较大的欧洲金融市场上,随着欧元计价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交易,国内外借款者能以低成本筹措大量资金,从而使欧洲市场作为投资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随着欧元工具或资产交易的逐渐活跃,欧元对投资人和证券发行人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加,这也为欧元的稳定和坚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参与国众多,欧元内部市场在规模上大于日本金融市场(当然,从目前来看,美国国内金融市场的规模比欧元地区市场要大)。欧元区内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金融市场的存在,也势必增强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吸引力。可以相信,以单一货币的大市场为依托,欧元为世界接受的程度将逐步提高,其国际地位也会不断上升。
二、欧元发挥国际货币职能的前景展望一般来说,国际货币的职能包括国际范围内的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以及贮藏手段。在作为国际商品交易的计价货币方面,除了美元以外,德国马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了国际货币的职能。讨论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时,关键问题在于欧元未来的国际地位是否比德国马克目前的地位要高,以及欧元作为国际货币是否能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对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分析来看,未来欧元在国际经济中将扮演比现在德国马克更为重要的角色。
第一,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欧洲一些货币已经承担起这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欧元将可能承袭并提高这一地位。国际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资产货币被私人部门贮藏;二是作为储备货币为政府部门特别是中央银行所持有。下文的讨论将侧重于后者。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有关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国际资产以欧盟成员国货币计价,而美元资产占将近40%的份额,日元资产则不到15%。在国际债券发行中,这些货币所占的份额(见表3)大约与上述比例相当。由于美元在国际银行贷款中占主导地位,美元在国际资本市场筹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超过50%。另一方面,自70年代初开始,各国的官方外汇资产就一直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73年美元在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6%,今天这个比例已降至61%;而同一时期,由英国英镑、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荷兰盾等四种货币构成的欧洲货币已由原来占整个外汇储备的14%增至20%。如果从中长期观点出发把其它欧盟成员国货币包括进去,则该比例还要高。
表3国际债券发行年份197519801985199019951996折合美元的发行总额(10亿美元)19.938.3167.8229.9467.3708.8各种美元51.242.760.934.837.843.6货币日元0.44.87.213.417.710.9所占德国马克16.321.96.88.015.614.1份额英镑0.23.04.29.2.4.67.3(%)法国法郎1.83.00.94.22.76.5欧洲货币单位(ECU)-0.04.37.87.80.7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处,转引自《欧元的国际经济含义》,载《欧洲货币》1997年第10期。
当然,欧元的产生可能导致资产组合效应。实行单一货币后,汇率风险的消除会使联盟各成员国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与收益率高度趋同,从而减少资产多样化的需求,并有可能使欧元的国际需求降到联盟各成员国现有需求加总的水平之下。但这种可能的效应也存在一些抵消因素。首先,欧洲金融市场效率、流动性的提高及市场深度的拓展势必增强欧元资产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其次,在宏观经济环境稳定(这也是欧盟委员会不遗余力之所求)的前提下,金融风险可能下降也势必增加欧元作为“安全持有货币”的吸引力。
在欧元投入使用后,无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对欧盟外部的主要工业国家甚至欧盟内部的非联盟成员国来说,其中央银行出于现实的需要,必然会尝试性地持有一部分欧元金融资产,作为储备的一部分。事实上,如果欧元在运行初期能够保持德国马克等主要欧洲货币的稳健趋势,如果支持欧元的依然是强有力和值得信赖的货币政策,那么,国际经济界就没有理由不支持欧元。仅仅从欧洲地区看,欧元在未来国际金融格局中的影响也就必然会大大超过目前欧盟各国的现有货币,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一旦欧元能够相对坚挺并赢得国际市场的信心,各国对欧元的持有量就会迅速增加。从中长期来看,巨大的市场需求再加上欧盟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这一切均为欧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了基础。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欧元产生以后,至少从中长期来看,欧元会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元、进而与美元分庭抗衡
1998.10新华文摘63经济的最有竞争力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第二,欧元将在国际贸易中充当计价货币。从表4中可以看出,1992年美元在世界出口贸易计价中所占比重为48%,其国际化系数为3.6,这也是国际化系数大大超过1的唯一币种,表明美元的使用远远超出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德国马克所占份额为16%,而其国际化系数为1.4,表明德国马克的使用超出德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例,也表明德国马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国际计价货币的角色;而日元的情况则相差悬殊。欧元作为国际计价单位是否有潜力扮演比德国马克更为重要的角色,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欧元区内的物价相对稳定;(2)欧元区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相对权重;(3)进出口商的偏好。
表4主要货币在国际贸易计价中的份额1992世界出口贸易中计价份额(%)国际化系数*世界出口贸易中计价份额(%)国际化系数①美元德国马克日元561424.51.40.3481653.61.40.61980
注:①国际化系数是指以一种货币计价的世界出口贸易份额与该货币发行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之比。国际化系数大于1表示一种货币的使用超出该货币发行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
资料来源:同表3。
欧洲中央银行旨在确保物价稳定以及加强欧盟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相对重要性的机制有利于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而所有影响和决定进出口商偏好程度的因素却难以把握,其偏好程度取决于汇率制度的特点、贸易构成、贸易伙伴的战略决策以及承担或抵补汇率风险的能力和意愿,这方面可以日元为例。日元在国际上使用的广泛性大大逊色于日本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从表4中可看出这点。这说明贸易份额大并不会自发导致该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当然,日元的这种状况有其特定因素:首先,日本政府长期的管制政策和税收制度抑制了日元的国际化。其次,日本进口商品中大部分为初级产品,这类商品通常以美元计价。再次,日本在亚洲的众多贸易伙伴一直以直接或间接将其货币钉住美元,因而他们有可能仍将倾向于以美元计价。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贸易格局已有所变化,日本与亚洲其它国家的贸易关系已得到相当的改善。随着与亚洲国家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如果其它亚洲国家的汇率政策加大与日元的关联程度,则日元作为贸易计价单位、储备货币以及支付手段的地位终将上升。
早在1979年,世界进出口贸易中以欧盟各国货币计价的份额就已经分别达到36%和27%以上。随着欧元的产生和投入使用,世界贸易中有一部分原先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将会逐步转变为以欧元计价。第一,近几年来,中欧和东欧国家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不断增长,预计后者将成为中东欧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目前这些国家的货币有许多已从原来的与美元挂钩改为同德国马克挂钩,一旦欧元成为各成员国的统一货币,它将替代德国马克的地位成为这部分贸易的计价货币。第二,根据欧洲委员会的估计,欧元产生之后,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将很可能迅速以欧元作为它们与欧盟成员国之间贸易的计价单位。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与欧盟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到2010年,欧洲与地中海地区之间还将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欧盟内部贸易约占欧盟成员国全部对外贸易的60%,欧元将首先在这部分贸易中扮演计价货币的角色。欧盟进出口贸易的另外40%,即欧盟成员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在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占有21%左右的比重,大致与美国所占20%的份额相同。同其它货币相比,欧洲的进出口商自然更倾向于使用欧元计价,原因在于他们可以借此消除与外汇风险管理有关的费用。因此,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假定欧盟15个成员国全部成为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这一点前文已讨论过),那么世界出口贸易中有30%的比例将以欧元为计价货币。
第三,欧元作为潜在的支付手段将拥有重要的地位。以1995年4月为例,外汇现货、远期、互换市场上日均实际交易总量达15720亿美元(见表5)。在上述市表5外汇交易量(1995.4)(10亿美元)(%)美元日元欧洲货币体系货币其它总额实际交易量1313.4371.41098.8359.93143.61571.883.623.669.922.9200.0注:①由于每笔交易涉及两种货币,因此单个货币交易量的加总而得出的交易量是实际交易量的2倍。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外汇交易统计(1995)。
场上,美元是最重要的交易货币,并且有研究表明除法兰克福外的其它金融中心,美元交易比各本币交易还要活跃得多。由于外汇交易额是从买卖双方的有关资料数据计算出来的,因此从交易构成来看,交易量是双倍计算的,即表5中的交易量是实际日交易量的2倍。有鉴于此,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外汇交易中有83.6%是以美元为交易货币,以日元为交易货币的外汇交易份额只占23.6%,而欧洲货币体系(EMS)中的货币份额约为外汇买卖的70%,当然这其中包括欧洲货币体系内部各货币之间的交易。随着欧洲货币联盟以及欧元的诞生,这部分外汇交易将不复存在。据初步估计,未来欧元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额中所占份额将比现有欧洲货币所占份额下降大约15%。换言之,按这种机械的算法,欧元仍将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占约55%的份额。假定欧洲货币联盟内部市场规模不变,则从中长期来说美元和欧元将是交易最为频繁的一对货币。
三、欧元在未来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欧洲货币联盟开始运作、欧元诞生之后,不仅对欧盟的深化与扩展及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带来影响,而且将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的作用。欧元将无疑会对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元提出挑战,并逐步与美元大致上势均力敌,从而使国际货币体系由战后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格局演变为两极格局。首先,最近日本由于证券、金融丑闻与金融风暴等原因而提出进行金融部门改革,并期望于2001年完成。日本的金融改革旨在打破银行业与证券业间的壁垒,放松对证券经纪佣金的管制以及取消外汇管理等,而包括加强央行的独立性、实行更先进的清算体系等内容在内的有关中央银行法改革,旨在使日本中央银行与其它发达国家接轨。如果这些改革能够较为顺利地实行,无疑会促进日本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提高。尽管如此,由于长期以来日本实行本币非国际化的政策,日元目前作为国际交易和支付货币的比重较低,其国际货币地位的提高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况且从目前日本经济金融动荡的局面来看,其金融改革的前景还有待观望。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日元还不具备与美元和欧元抗衡的实力,在欧元诞生以后,日元在国际货币新格局中将继续扮演次要货币的角色。
摘要:近年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频繁,中欧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快速增长、稳步发展和日益加深和扩展等重要特征,欧盟作为中国主要的经济贸易伙伴与中国的往来密切,本文就如何在与欧盟经济往来中避开不利因素,大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进行论述。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
一、中欧经贸发展的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
2.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
二、中欧经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
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欧盟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次数持续升高,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依据该组织相关法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同样以反倾销的方式予以积极的反击。
2.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中利用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的力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欧盟是最早认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 重要性的国家,其成员国亦是设置技术壁垒最严重的国家。由于中欧在经济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极易受到技术壁垒的封锁。欧盟的贸易政策有关中国的条文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中国入世后各种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作用的消失或减弱,欧盟更加依赖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标准等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保护欧盟的产业。入世后,因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中国很难一下子完全适应欧盟的各种技术标准,欧盟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法规,这必将成为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三、我国拓展欧盟市场的策略
1.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
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大都属于中低档的商品,不适应欧盟高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向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提高其附加值,其中特别要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
2.建立为外贸企业服务的预警机制
国家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对欧盟的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密切关注欧盟TBT的最新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对欧出口企业提早做好准备,以避免某项标准正式颁布时措手不及。
3.加强与欧盟的磋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地位的转变,加快经济贸易制度与国际的全面接轨,同时进一步抓住入世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论坛,并利用中欧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争取与欧盟的进一步谈判,促使其提早修改现行立法,早日承认中国整体的市场经济地位或者要求其降低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标准。
四、结语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中欧经贸关系有着广泛的互补性,潜力巨大。中欧经贸关系将会在摩擦与妥协、磋商与双赢、谅解与互信的氛围中,更加健康成长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经贸关系能够开辟更广阔的合作领域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岳梅.欧盟贸易壁垒新动态——“绿色”系列指令解析与应对[J].经济研究导刊,2007(09).
[2]叶明非.如何应对欧盟贸易保护主义[J].时事报告,2006(07).
[3]韦桂华.森达从战略上应对欧盟贸易壁垒[J].西部皮革,2007(03).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因此欧洲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损害世界经济复苏的力度,并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出现所谓“二次探底”;削弱了欧洲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其他国家对欧洲的出口;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领域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中国经济。因此,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其发展态势。换言之,欧洲债务危机的早日消停,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所以,国际社会对中国如何应对欧洲债务危机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有关中国救欧洲的各种各样的论调中,以下几种观点尤为引人注目。
一是“救世主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拥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因此,中国有能力使欧洲国家早日摆脱债务危机。
二是“滥好人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欧洲的债务国没有实施改革的意愿,也没有推出改革的方案,因此,中国如要为其提供帮助,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滥好人”。
三是“友好的勒索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中国在向欧洲债务国提供帮助时,希望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的这种有条件的援助是一种“友好的勒索”。
而实际情况是,向欧洲债务国提供帮助与欧盟给予中国以市场经济地位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中国人不会趁火打劫,也不会见死不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奉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欧盟无视中国的成就,以狭隘的眼光观察中国,拒不给予市场经济地位,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就我而言,上述三种论点是不正确的,至少是较为片面的。中国既不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救世主”,也不应该袖手旁观。而批评中国向欧盟提出“友好的勒索”则更是荒谬的。
其实,当我们在谈论中国是否或能否救欧洲这个问题时,必须为“救”这个字给出明确的定义。汉语中的“救”以及英语中的save,其基本含义都是帮助他人,使之脱离困境或避免进一步恶化的状态。由此可见,中国“救”欧洲有两种不同的“救”法:一是把希腊等国彻底拉出债务危机的“泥潭”,使其恢复经济的增长;二是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不至于陷入更深的“泥潭”。
如前所述,第一种“救”法显然是乌托邦式的想法,而第二种“救”法则是合情合理的。
其实,除了购买欧洲国家的国债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救”或帮助欧洲。例如,可以适当地多进口欧洲的商品和服务,以便使其获得更多的出口收入。又如,中国可以扩大对欧洲的直接投资。
1989年之后的几年,欧共体单方面中断与中国的高层往来、军事合作、政府贷款和合作项目,使得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但自1992年起,由于中欧政治关系大体恢复,中欧经贸关系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1995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中欧关系长期政策》,强调要同中国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明确表示欧盟与中国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自实现双方共同的目标。这是欧盟有史以来制定的第一个对华关系长期发展战略,它不仅是对1985年协定的深化,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欧盟对华战略性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96年11月,欧盟委员会又公布了《欧盟对华合作新战略》,将欧盟对华长期政策进一步具体化,再次强调欧盟对华政策的全面性、独立性和长期性,表示要进一步促进双方在经贸、科技、发展援助等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1998年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要求把中欧双边政治经济关系提高到欧美、欧日的同等水平上;支持中国尽早加入世贸组织等,并于2000年9月发表了关于执行1998年文件的报告。
为了使欧盟更加卓有成效地执行1998年确定的对华政策和追求欧盟与中国关系长远目标的实现,欧盟委员会在2000年报告的基础上又于2001年5月提交了《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和促进欧盟政策更为有效的未来步骤》文件,制订了具体务实的中短期目标:在国际社会中与中国进一步接触,其中关于政治和全球性问题的对话格外重要;支持中国在法治和尊重人权的基础上转变为开放的社会,这是欧盟与中国关系的核心;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这对中国继续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全面深化欧盟与中国的关系的关键;更好地利用欧洲现有资源支持与中国的交往;正确利用现代技术,扩大欧盟在中国的影响力。2002年3月,欧盟发表《国家战略报告:中国》,继续强调1998年和2001年欧盟对华文件所确定的对华政策目标,并进一步明确了对华合作的三个重点领域。第一,通过机构强化与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与构建稳健的商业法规框架以及促进私人部门的知识诀窍与技术的转移来确保中国经济与社会改革进程的可持续性;第二,通过提供知识和专业技能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助中国谋求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更好的平衡;第三,鼓励良好治理,促进法治、民主与经济、社会、政治与公民权利的履行以及强化构成市民社会网络的结构与进程。
一、利益诉求
与任何国家的对外经贸政策一样,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变迁也反映了欧盟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利益诉求以及这种利益诉求的动态变化,此外,欧盟1995年后的对华经贸政策中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欧盟试图促进中国与欧盟的制度趋同,这在发展政策中体现得极为明显;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欧盟对华总体政策越来越积极,而指导经贸实践的具体政策措施则越来越苛刻。
(1)出于欧盟经济利益需求
从既得的经贸利益来看,欧盟对华经贸政策与经贸关系实绩形成了相互促动的良性循环。1985年中欧贸易协定之后,欧盟与中国的贸易突飞猛进,1984年-2000年间,中欧贸易额增长了近12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中欧贸易额达76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其中欧盟进口4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欧盟对华出口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按照中方统计,2001年,中欧占我外贸总值15%,欧盟是居日本、美国之后的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自1985年以来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特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对象,欧盟企业对华投资稳步增长。2001年,欧盟来华直接投资项目数为1217个,实际投入40亿美元。到2001年底,欧盟来华投资项目数达12583个,实际投入303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的增长快于我国全部直接投资的平均水平。1986年-2000年期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投资金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9.0%、25.9%和25.9%,均高于我国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水平;欧盟对华投资的资金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对华投资,2000年欧盟投资合同的项目平均规模超过800万美元,远远高于全部外商直接投资28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在技术出口方面,欧盟国家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最大供应者。2000年-2001年,欧盟成员国向中国出口技术分别为2317项与1050项,合同总金额为130亿美元。截至2001年底,中国从欧盟成员国引进技术共13495项,合同总金额约672亿美元,占我国引进技术总额的一半左右。良好的中欧经贸关系实绩为欧盟对外经贸关系的促进与平衡提供了坚实基础,完全符合欧盟的经济利益需求,这促使欧盟在总体政策上重视中国,加强中欧经贸关系。
从潜在的经贸利益看,欧盟将继续在政策上支持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2001年,中国GDP位列世界第6位,而欧盟2001年文件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国的经济实力总体上已经与日本持平,仅次于美国。而且,中国已成为电信、运输、能源和环保等行业的全球生力军和重要市场;据估计,到2005年,中国还将拥有3亿互联网用户,而同期美国的用户数量为2亿。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为世界上第七大贸易国;中国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迅速上升,仅低于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二,已连续9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欧洲由于正在建构一个全新的市场结构与政策结构使企业与消费者预期谨慎,从而对欧盟经济增长产生了暂时的不利影响,经济活动难具活力。欧盟1961年-197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4.9%,1971年–1980年降为3.0%,1981年-1990年再降为2.4%,1991年-2000年更降至2.0%,同期美国则分别为4.2%、3.2%、3.2%和3.4%;而且,与美国和日本不同的是,欧洲的外贸依存度更高。与此同时,我国对欧盟出口仅占其自盟外进口总额的5%左右,欧盟对华投资占其对盟外投资的比重还不到2%,双方合作潜力依然巨大。加速发展中欧经贸关系将为欧盟获得廉价优质的资源与商品(服务)、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出口市场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有利于促进欧盟的经济增长。因此,为中欧经贸关系提供政策保障显然符合欧盟的经济利益需求。
(2)出于欧盟国际政治利益需求
2000年欧盟葡萄牙首脑会议所确定的未来五年战略性目标明示了欧盟不仅要在欧洲成为领袖,而且要在世界上树立领袖风范。这种愿望是由欧盟的经济实力所激发,也将由经济实力来保证。按人口、GDP、资本输出以及对外贸易等指标(根据OECD统计)来衡量,欧盟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而随着欧盟的扩大,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商品与服务出口国,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欧盟是经济“巨人”,但欧盟并不甘心仅仅如此,因而,欧盟正在谋求并且正在逐步成为与美国模式大不相同的重要政治力量。欧洲的目标不仅是要制定世界贸易规则,为了保证外部经济对欧洲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欧洲也将要求参与乃至直接制定国际货币规则,欧元是谋求这个权力的起点。欧洲将会凭借强大的统一货币来参与国际货币体系规则的制定,遏制美元霸权,伸张欧洲货币利益。由于经济实力的支持和欧洲各国货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决定了欧元的崛起和强大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欧盟的国际权力需求采取了完全不同于美国单边主义的“温和模式”——欧盟尤其重视在国与国之间通过接触、对话与合作来扩大共识和解决分歧,不搞硬性对抗;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十分重视并寄希望于“多边主义”,强调共同利益、权力分享和遵守有约束力的共同游戏规则等。这必将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同时也将为诸多的国际组织所欢迎。“9.11”事件不仅更加强化了欧盟的信念,而且也更加强化了国际社会对欧盟模式的认同。在欧盟看来,“9.11”事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它使得在国际社会中一些早已存在的问题凸现出来,在全球化的时代,局部的不稳定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后果,为此,欧盟强调在多边体系之中、通过有效的国际性的法律手段来对抗恐怖主义;欧盟希望“9.11”事件之后的国际秩序会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加强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第三世界的关系,通过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对话,通过更大程度地向这些国家开放市场来促进它们的发展,促进它们与欧洲各国的联系,进而稳定这些国家内脆弱的政治制度。在对外贸易方面,欧盟委员会主管贸易的委员巴斯卡尔·拉米9月17日在欧洲议会演讲时表示,未来贸易政策的首要目标是谋求稳定与安全,向第三世界国家更多地开放市场,通过WTO等多边贸易体系,在共同的法律框架之下,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这符合欧洲的利益。因此,考虑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不难理解,发展中欧经贸关系自然就成为欧盟谋求国际政治利益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欧盟对华政策的内在涵义。对外政策大体可以分为五类:信号性政策、试探性政策、条件性政策、分离性政策与实施性政策。信号性政策只是一种外交辞令、姿态与信号,既不存在责任问题,也不存在执行问题;试探性政策是谋求一种回应与反馈,可能成为下一步政策决策的基础;条件性政策是取决于一定条件才得以执行的政策;分离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话语与行动存在背离现象,或至少利用话语的不完整性,最典型的例子是欧盟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上删除,但在实践中,主要还是按照非市场国家的标准来处理的;实施性政策一般都是技术性很强的政策,如关税政策、技术标准等。可以说,欧盟对华政策文件中这些涵义都得到了体现。对外政策含义的多重性为欧盟在处理中欧关系以及谋求中国对欧盟的支持方面准备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3)欧盟对华经贸政策更为关注制度趋同
中欧双方在很多政治领域还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如人权、、台湾等,中欧关系已经因此而遭遇过挫折。正如欧盟2001年的《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和促进欧盟政策更为有效的未来步骤》文件所表明的,“跟中国建立伙伴关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于欧盟与之保持密切联系的其他大多数主要国家,欧盟对人权等问题的关注间或导致双方关系紧张”。2001年文件是欧盟对华政策的最新立场和行动要点,它既表明了欧盟通过长期政策的制定希望保持良好的可持续的中欧经贸关系,也同时表明了欧盟的担忧,这种担忧既来自理解中国问题的困难,也来自中国对欧长期政策的不明朗与非法律化,还来自欧洲人认为的中国政治的不确定性。在2002年《国家战略报告:中国》对中国的形势分析中,欧盟的担忧再次得到体现。实际上,1995年之后,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欧盟不仅强调经贸关系的发展,而且更为关注经贸关系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来谋求融入国际社会,谋求中国与欧盟的制度趋同,这在欧盟的“发展合作”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解析来自:PPT中国·PPT资源网
欧盟的对华发展合作已开始转向“外部性”很强的领域,如经济与社会改革、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治理与法治等,这与欧盟试图将中国完全纳入国际社会的政治意愿是一致的,同时也是为了降低欧中交往的政治成本。特别重要的是,由于政治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巨大差异,政治关系的变化往往会给中欧经贸关系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从欧盟来看,制度趋同会使发展政治关系拥有共同基础,从而有利于降低中欧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促进中欧关系的良性发展。
(4)对华总体政策与具体政策措施相分离
虽然欧盟对华总体政策越来越积极,但是,在指导对华经贸实践的具体政策措施上,欧盟却日趋苛刻,最为典型的领域是安全技术标准、欧盟对华反倾销与WTO的特保机制等。欧盟的安全技术标准尽管绝大多数并不是可以针对中国的,但对中国也是极为不利的。欧盟的安全技术标准主要涉及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业产品的安全标准、劳保标准、环保标准和无线电干扰技术标准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加强,欧盟安全技术标准日益严格,所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这些技术法规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尤其是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技术壁垒。尽管欧盟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公开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但客观上形成了体系越来越完善、效果越来越明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经济发展水平高,其质量技术和检验检疫标准高于我国相关标准,甚至高于国际标准,这使得我国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欧盟2002年将成立“欧洲食品权力机构”,统一管理欧盟内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事务。目前,欧方坚持对我输欧禽肉产品实行逐批检验;我国酱油、花生、茶叶等产品多次遭到欧盟快速预警通报机制的通报。此外,欧盟还敦促中国尊重国际劳工组织在有关大会上提出并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劳工标准以及强化产品的环境标准。欧盟的技术标准具有普适性与刚性特点,即根据欧盟自身利益的需要适用于所有输欧产品与服务,而不是针对具体国家;欧盟技术标准只会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不会降低。当然,由于中国某些商品在欧盟市场占有率很高而引起的该类商品标准的制定,实际上是欧盟充分应用技术标准普适性的名义来遏制中国商品的大量出口,保护了欧盟的同类商品制造商,是实际上的贸易歧视,打火机的CR标准便是典型的例子。
欧盟对华反倾销也是顺利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技术。欧盟最早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立案也为最多,立案高达93起。尽管欧盟已经从1998年起不再把中国列入其反倾销政策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但是附加了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五条标准和分别税率的八项条件(现简化为四项条件)。
目前,中国仅有7家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仍具有较大的歧视性,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仍面临极大的困难,这无疑会增加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
中国加入WTO后,欧盟在对华反倾销、反补贴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领域并不会因为中国的入世而变得宽松或至少“一视同仁”,相反,由于过去针对中国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因为中国的入世而日渐消失或减弱,欧盟将会更加强化对这些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合法贸易政策工具的运用,以保护欧盟的产业。就中国方面来说,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我国出口商品因为劳动力成本因素或企业价格竞争而价格低廉,我国出口商品由于我国总体的经济技术水平不高而在技术标准、环境标准乃至劳工标准上与欧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我国企业对欧盟的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了解甚少,因此,欧盟的保护行动不断成功,这也更进一步强化了欧盟的“反中国出口商品偏好”。此外,随着中国入世议定书的签署,欧盟又获得一个新的直接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工具——“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6条,而且期限长达12年。2002年6月,欧盟已就中国的特保条款立法,要求根据特保机制对中国产品实施数量监督。
二、未来走向
可以肯定的是,欧盟对华政策主流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是积极的,这不仅是由于欧洲的经济增长需要中国的贡献,也由于欧盟谋求国际权力需要中国的支持,还由于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的合作与参与。欧盟经济的低速增长速度与中国稳定的高经济增长使欧盟支持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利益所得;欧盟作为一个独立的国际政治实体正在极力谋求获得国际规则能力与国际行动能力,这包括多边体系、欧元与欧洲货币权力、世界贸易规则以及欧美日冲突制衡机制等。欧盟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需求要求有实力强大的国家支持,这就使欧盟不能忽视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发展良好持续的经济关系,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正如欧盟2001年文件所表明的,“从全球化角度来看,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既是一切国际性和区域性重大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谓接触,就是要建立全面的联系,以便在一切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协助世界各国共同解决国际性和区域性问题”。但是,欧盟始终是“自我利益导向”的,这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程度上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这种不同影响的分析和预测有助于我国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发展对欧经贸关系,支持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安全。当前的核心任务是强化对欧洲以及中欧经贸关系的研究,制定我国对欧经贸关系长期政策。
在发展对欧长期经贸关系中要实现四个层次的平衡,即对外与对内的平衡、对欧盟与对其他地区的平衡、对欧盟的政治与经济的平衡、对欧盟与对其成员国的平衡。
首先,要做到对外与对内的平衡。考虑到全球化、中国与国际经济的密切关系以及我国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需要的外部支持,大力发展与包括欧盟在内的一切国家的经贸关系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但考虑到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外交政策与巨大资源规模,我国在大力发展对欧经济关系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国内经济的发展,从而既保证获得对外经济交往的收益,也能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日益改进,市场结构也在逐步成熟,而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在逐渐现代化,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眼睛向内”的发展模式已经具备条件。
其次,要做到对欧盟与对其他地区的平衡。大力推进各种形式、渠道的东亚合作,积极促进东亚真正形成一支区域性力量,我国过去重美日而轻欧洲的对外经济政策必须适时调整,建立起相对平衡的中美、中日与中欧经贸关系政策框架,既有利于我国继续与世界三大经济力量的经济交往,同时也避免受制于美日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贸易壁垒;贸易顺差;反倾销;配额;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中欧经贸往来历史悠久。1978年中国和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了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进入2004年,中国与欧盟双边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得到了确立,中国与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欧盟于2004年5月扩大至25国后,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也自2003年开始,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特点。近年来,在中欧双边经贸往来中,其经贸关系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边的经贸合作规模与双方的地位不相称。欧盟已经在战略上认识到亚洲以及我国是世界未来的重要市场,亚欧会议机制充分显示出欧盟各国政府观点的转变。但是,从双边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相互在经贸方面的依赖程度并不高,没有上升到主导的地位。
2、欧洲对华投资数量有所下降,但项目平均引资金额提高。截至目前,欧洲累计对华投资项目接近3万个,合同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实际投入超过500亿美元。
3、自欧洲引进技术数量、金额均占较大比重。2006年1~11月,与欧洲新签技术引进合同2,606个,合同金额85.8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技术引进项目数和总金额的27.3%和42.2%。项目平均金额330万美元(全国平均为213万美元)。其中,欧盟是我国最大技术供应方。截至目前,我自欧盟累计引进技术23,000多项,合同金额近千亿美元。
(二)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趋势。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中欧经贸关系有着广泛的互补性,潜力巨大。我国与欧盟贸易将在一个稳定的体制框架内获得积极的发展。我国已经明确把欧盟作为出口的三个主要市场之一,国内的相关政策及运行体制也纳入了这一基本判断的轨道。欧盟推出了亚洲新战略,对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双边的贸易磋商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了十多年的运行,证明是有效的。
二、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中欧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对欧盟存在大量顺差,贸易平衡问题出现。近年来,中欧之间贸易存在较大规模的中方顺差。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按照欧盟的统计,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200亿美元(1,000亿欧元)。
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主要为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此外,双边统计上产生的巨大差额,源于各自对原产地规则的不同理解和统计方法的不同,欧方通常将经第三方转口的产品也视为来自中国的进口。
第二,技术贸易壁垒问题。欧盟是世界上运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和严格的地区之一,目前形成了包括约300多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欧盟指令和10万多个技术标准的双重结构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体系,内容涉及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及认证制度,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欧盟形形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隐蔽性。
第三,欧盟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中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增长,双方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争端日益增多。2004年7月1日《欧盟关于海关打击涉嫌侵权产品及其措施的法令》(EGl383/2003号)正式生效。该法令的目的是加大打击侵权产品的力度,简化海关处理涉嫌侵权产品的程序,严禁来自欧盟外第三国的侵权产品进出欧盟。
第四,纺织品出口面临考验。欧盟扩大前,中国与加入欧盟的中东欧10国有较大的纺织品贸易额。欧盟东扩后,虽然欧盟已经考虑到10个新成员国与中国原有的纺织品贸易关系,不希望欧盟的扩大成为欧盟与中国贸易的障碍。
第五,吸引外资对手竞争力增强。欧盟东扩必然带动投资东移。新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成本与中国接近,又具备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内部优势,贸易和生产成本较低,拥有一大批高技能、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等自身优势,将在全球(包括欧盟15国)范围内与中国引进外资形成竞争。据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报告,2004年5月欧盟东扩后,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将成为中国吸引德国企业直接投资的主要竞争伙伴。
(二)影响中国对欧盟经贸关系的因素
第一,中欧经贸关系始终深受官方政策影响。欧盟官方政策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好坏影响很大,而欧盟的政策常在经济要求和政治企图之间摆动。欧盟在意识形态上坚持“冷战思维”定式,把西方的价值观念作为全球战略的指导,在一些具体问题,如“人权问题”、“”、“问题”等方面制造障碍,是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欧盟东扩的负面影响。欧盟东扩无疑对欧盟经济及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经贸和资本市场这一角度来看,欧盟东扩对中欧经贸关系的消极负面影响是明显不能低估的。中东欧和东南欧地区是有1亿多人口的广大而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总体上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大致相同,在同欧盟发展地区开展进出口贸易和吸引投资等方面,我国与中东欧和东南欧国家无疑存在竞争关系,这些国家无疑在发展经贸关系上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方面的优势。
第三,中国在中欧市场依赖程度重要性中处于劣势地位。据统计,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依存度相差很大,表现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存度高,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则要小很多。同时,欧美之间的贸易是欧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及欧盟成员国原先殖民地国家间的贸易仍然在欧盟贸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国的重要性则要次之,投资方面也是如此。
第四,欧盟一体化程度提高和内部双层结构对中欧经贸交往增加了新的复杂性。欧盟一直致力于其内部的一体化进程,2002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流通标志其一体化进程到了一个新阶段,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成员国和欧盟两个层次的组织结构。这一事实为中欧经贸交往既带来了便利又增加了新的复杂性。随着一体化程度提高和共同进口制度等的实施,特别是欧元启动后,其国际地位、可信度和稳定性将有很大提高。
三、中国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战略措施选择
展望未来,应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指导,政经结合,开展对欧经济外交,巩固、扩大和深化与欧盟各个层面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提升欧盟在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中的地位,落实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全面提升中欧双边(包括欧盟及其成员国两个层面)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的质量与水平,使双方向更为成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步迈进,进而巩固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全球格局。
第一,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应当制定一项具有前瞻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可操作性的中欧关系发展战略,加大与欧盟政治对话的力度,以政治关系推动经贸关系,以经贸关系带动和促进中欧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分重视欧洲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日益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欧盟市场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是开拓欧盟市场战略的关键。国家间关系的基础是战略与经济利益,外交行动往往是由市场和经济驱动的。一体化是时展的潮流,欧洲一体化进程既包括融合深化也包括联盟扩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支持欧盟扩大和一体化进程”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为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广阔空间,双方资源配置选择的空间也进一步增大。
第二,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标准的提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牢牢树立“以质取胜”,创立名牌意识,严格执行欧盟卫生安全标准,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采取灵活的贸易方式,充分利用欧盟给予新成员和我国的优惠政策。加强中欧制度性经济合作,规避欧盟扩大带来投资贸易转移效应的负面影响。
第三,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积极与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开展互动合作,多层次地开展人员和文化方面的广泛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只要双方本着互信互尊、平等互利的原则,排除非贸易因素的干扰,不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集思广益,挖掘潜力,努力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中欧经济关系就能不断扩大。
第四,整合国内外的人力和信息资源,加强对欧洲政治、军事、安全、经济、金融、市场、文化、环保、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应把这些研究与我国改革开放相结合,与我国行业、部门、企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平台或中介机构,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和提供信息。要特别关注欧洲行业整合和结构调整趋势以及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变化。对于欧方不按WTO规则“出牌”,要据理力争,维护我国经济和出口利益。
第五,中国与欧盟关系呈“双轨制”形态。要双管齐下,积极发展与欧盟总部和成员国的经贸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两种关系的互动性,用平常的心态看待中欧之间的分歧和摩擦。和平解决双方在经贸往来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冲突。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纲.新世纪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前景[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
[2]薛荣久.欧盟与中国大经贸发展[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周弘.共性与差异――中欧伙伴关系评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张业遂.继往开来,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J].《求是》,2005,(9).
[5]宋新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欧洲[J].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戴冰然.中国欧盟关系的历史、现状与前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