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课程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性功能。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织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把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和结构,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规律,以期对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1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指由谁来承担体育课程开发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当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全是由体育教师承担的,同时要有参与教育政策制定、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评价活动的体育工作者和关心体育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来完成。国家和政府、社会、学校、学科专家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国家和政府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起导向作用,社会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学校是体育课程资源最直接的开发者,是开发的主体,学科专家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主体。 学校是课程活动最重要的场所,是课程资源转化为课程要素和条件的枢纽。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层面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对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出全面的规划,并会付诸具体的实施,如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获取,对学校人、财、物、时间的调配等。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这是体育课程活动的重要素材,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第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需要体育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体育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体育教学服务。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拓宽体育教师的视野,为体育教学准备更丰富的内容,帮助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促进师生、同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交流。 学生是体育课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的思想、情感、经验、知识、身体状况、体能情况等都是体育课程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资源;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创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体育教师研究的资源对象。因此,学生也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2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环节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过程概括起来包括五个环节,即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普查和分析、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 2.1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指开发者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体育课程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体育课程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体育课程中的素材性资源,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开发目的是开发者教育价值取向的直接反映,诸如对不同教育价值的取舍、对学生发展的认识、对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等。 2.2体育课程资源的普查和分析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普查和分析就是对现有各种体育课程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存在形式等进行普查,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并可以开发的资源,这些就是最原始的有待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原始的体育课程资源有一部分可以直接被体育课程所利用,不必进行加工,而绝大多数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情况,做不同程度的加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进行体育课程设计的依据,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无法进行再加工。而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资源则十分丰富,有健身的素材、竞技运动的素材,还有新兴体育运动、户外体育运动、野外生存等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但都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处理,才能使这种体育课程资源的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 2.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原始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如体育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改造、整合、创生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将各种繁杂的原始的体育课程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体育课程资源。 2.4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是体育课程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地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等。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的领域包括体育课程的设计、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评价、体育课程的管理,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的效率和体育课程资源利用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5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 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评价就是对体育课程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体育课程服务的。通过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否能有效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思政视域;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
自从改革改开放以来,我国走过了以前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我国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真正的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即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而是一个漫长且前面充满了荆棘的道路,当代的大学生成长于科技与社会大变革时代,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有足够的信念勇往直前。未来的社会是多元化的,也需要综合性的全面人才,当代大学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不仅要有健康强健的体魄,还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使得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前列。
1、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重要性
1.1、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先进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就有“教书先育人”的思想理念,这样的理念也适用于当代社会,思想教育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阶段育人。同志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备的教学设备、优化的科研手段,还要坚持“树德立人”的德育思想。传统的思想教育课程是以单独的教育课时存在,与其他课程相互分开,但是当前的“思政课程”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也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模式,要以创新求实的精神将体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确保大学生身体素质与思想素养协同发展的教学目的。
1.2、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时代性
为贯彻我党会议精神和指示,国务院针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高校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在2017年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在里面陈述了当前高校的德育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引导,在教书育人方面要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健全的行为表率以及规范的工作质量体系,既要为伟大民族复兴培养全方面的人才,也要根据时展趋势创新德育的新篇章,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意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3、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前瞻性
大学体育课程要根据其教学特征提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凸显体育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思政课程”为主要目标推动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案、注重教学管理,努力将体育知识与思想德育有效融合,促进同向同行、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往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我国在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领域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教育应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体系,也就是说在思想上要有统一价值作为引导并贯穿在所有课程当中,育人不能将其分割教学,当前的大学教育要注重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也就是从单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向着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的转变,以“润物细无声的”的教学模式将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融入课程当中。
2、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基于思政视域下研究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首先就要对当前的大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现状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规划以及教学管理。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偏重于教学成绩和达标测评,育人与教学内容的衔接还有待完善和优化,下面我们逐条进行分析:
2.1、体育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
体育课程教学缺乏育人本质主要就是当前大学校园中教师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针认识还不够清楚,也没有明确学习方向和教研方向,还不能够达到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高度。高校对于体育课程都是以硬性规定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修两门体育课程,也可以自己加上一些选修的课程,这样的学分可能会高一点,然后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需要按照体育成绩进行达标,达不到标准就要扣分或者“挂科”,这样的教育模式是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常用方法。大学相对于之前的义务教育更加自由,学生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主动支配权,枯燥而缺乏生动性的体育课程“如同嚼蜡”,很多学生并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愿,很多时候是为了学分而被动参加课程,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2.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严重脱节
大学中的德育教育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类教育,所谓的显性教育课程就是当前教材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教学的实体和课时,而隐性教育课程则是其他专业的课程综合性的培养,其中的体育课程就是隐形教学中的一类,在体育课程中要通过教师的“耳濡目染”、“循循善诱”等措施,再结合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到隐性教育的教学目的。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严重脱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没能深入了解教学资源的可开发性,在本质上也就无法实现同步教学和协同发展。老师常认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同步就等于多增加了一个课程,教学负担更重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隐性课程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课程,而是基于当前的教学专业从侧面进行思想贯通与融合,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打通思想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沟通通道”,如果两者脱节,就很难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3、缺乏综合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的“孤岛现象”并不少见,很多教学方式都是常年不变的,体育教师完全按照多年前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技巧完成教学任务,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一直没有创新和变化,体育虽然需要竞技性,但是不能以竞技性为唯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而且以往的很多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学生思维模式,在总体运行上缺乏效率,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当前的大学体育教材更加重视对于体质的改善,也不符合当前先进的教育引导思想,忽略了思想与智力的方面,而在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以教学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实践中凸显技能比赛、裁判能力、团队培训等多个业务方面,但是唯独忽视了育人能力,致使育人能力与教学能力没能达到统一的平衡标准,缺乏统筹性促使全面性的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缺口。
3、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探析
3.1、根据大学体育课程特征完善教学管理
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知,对于事物也有了初步评判能力,所以体育教学不能走“单一来源”的方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灌输科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道德理念。大学老师要深刻的认识到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在了解基础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身体和心灵双重角度塑造“坚强”的人格。大学体育老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示范性,在实践中创新和创造更多的教学方式,尽量拓展体育的教学维度,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进行教育夯实,并要根据课程特点将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进行宣讲和传递,让学生了解体育带给人们的精神支撑,要培养学生果敢、坚毅的办事作风,充分发挥出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
3.2、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优化育人方案
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从长计议,首先是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制定出一整套的教学方案,但是教学方案不会一次成型,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打磨”和“积累”才能完成。优化育人课程要从学生的基本兴趣出发,单独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是要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入手,丰富教学形式,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举办体育趣味知识问答、组织群体户外活动、体育精神知识竞赛等,要注重学生兴趣的趋向性,以引导的姿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并在知识中传递思想。体育课程的开发与优化不同于其它课程,要尊重大学生的思想与身体成长规律,并根据教学目标不断拓展和延伸,体育教学要承担更多“载体”的功能性,教师们要勇于创新和改革。
3.3、突出核心价值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线教师是思政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育人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师要坚持将育人思想贯彻整个大学过程,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教师要对核心价值观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教学中将主要思想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此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我们倡导和建议对体育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老师搭建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平台,注重职业能力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鼓励老师进行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同时建立、健全对老师的评价体系,体系的建立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如其他教师、授课同学、非授课同学都可以作为评价信息收集的对象,并加强对老师的职业思想道德考评,全面监督老师的职业操守和育人措施,以此促进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提升体育课程育人的时效性和前沿性,满足“教学思政”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我教学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教育课程正在与其它课程逐渐的融合,这也是“思政课程”的教育指导发展措施,大学生体育课在传统的观念中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教学目的,只有将思想教育与体育课程相结合,才能锻造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作为教师要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寻找适合“思政课程”的教学路径,优化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教育工作。我们所处的时代思潮涌动、文化交叠,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有正视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因此教师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树立“德育立人”的教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凯,任艺林,罗婧.弘扬体育育人功能,全面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5(15).
[2]李敏,郜富伟,陈长伟.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育人途经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7).
[3]苏锐,王海涛,李栋.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2).
[4]张镜宇,王韵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块化实训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5).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前景展望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高校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展教育管理活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同样也不例外。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应该积极结合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和改进,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教育管理特点,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方法的缺陷和问题,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新时期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来说,在新的教育发展时期,尽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缺乏对于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视,也很少会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给予较多的精力,创新意识缺乏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讨新时期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是解决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困境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有着非凡意义,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有效转变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管理观念
一直以来,教学实践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非常大,不管采用哪种新型教学管理方法,如果教学理念不改变,教学和管理实践就不会有大的转变,很多情况下,还会导致全新的教学管理方法流于形式,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教育作用,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原有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改革和发展形势,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当前的教学管理现状,教育观念的转变已经势在必行,如果观念不转变,其他都是徒劳的。研究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与前景,有助于解决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质量提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陈旧教育管理观念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这样的教学管理形势下,教师教学管理效率逐渐提升,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二)有利于掌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教学管理针对性
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所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最终影响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实际开展学科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应该将教学趣味性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而对于像公共体育课程这种平时受到关注比较少的学科来说,提升教学趣味性也应该是解决当前教学问题,推动学生不断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路径。但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和管理之中,尽管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仍然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比如教学素质、学科教育内容或者教学评价指标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对于教学趣味性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深入分析新时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可以让枯燥的公共体育课程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会被有趣的体育内容所吸引,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这对于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和管理的顺利开展以及夯实学生的体育基础,都将起到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管是解决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问题,还是结合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措施,首先都需要明确新时期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采取教学管理措施,制定教学管理计划的时候,才能够起到最大化的效果,保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公共体育课程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教学管理理念对于教学实践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在之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实践中,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实际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评价效果,就会将主要的教学管理精力集中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成绩之上,潜心研究考试技巧和考试规律,平时的教学过程也都是围绕着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进行。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被评价为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素质达不到要求。尽管有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改革与创新,也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尝试,将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没有改变,如果教师的教学创新尝试没有帮助高校学生在公共体育课程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仍然会被评价为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教学管理难度较大
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之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教师教学管理方式也都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都养成了一定的被动性学习习惯,缺少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所以在整个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加之新时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创新,本身就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尝试和创新,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促进高校学生的公共体育课程学习,显然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同时,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是过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这对于高校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利的教学局面,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尝试和改进,结合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策略。
三、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在新时期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已经意识到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除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之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是教学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想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水平,还是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的,短期之内不可能实现。尽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许多其他教学管理方法不具备的优势,但是要想在短期之内就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还是存在诸多方面困难的。尽管如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个较为清晰和明确的认识,能够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管理方式的优势,然后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特点,将这两方面的突出特点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同时又不至于影响传统方法的效果。所以在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发展趋势下,应该遵循有效性原则,让学生在掌握和提升体育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采取教学管理措施的时候,还需要将学生的整体情况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加强和高校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的诉求,以便及时对教学管理进行针对性调整,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采取教学管理措施的时候,应该将教学管理整体趋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和调整,有效提高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志伟,袁田.论体育移动应用与大学体育的融合发展———基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运动世界APP”的教学改革[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2)
[2]姜玉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高校公共体育在线教学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6)
[3]仲人中,张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研究———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4]陈林,杨明.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合肥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20)
[5]吴东.基于改革视角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改革与模式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20(1)
[6]包海丽.加强防护意识提升体育教学安全管理水平———评《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1)
[7]范丹丹,袁秋宝.基于社会需求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喀什大学为例[J].内江科技,2020(6)
[8]刘江波,柴广新.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教学研究———评《当代体育教育学与管理研究》[J].高教探索,2019(10)
1.1专业必修课程开设情况
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是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大学生必须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各院校开设课程包括了教育部规定的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此外,还开设了总共60门相关学科(见表1)。从表1可知,体育学、管理学的课程最多,分别为25门和14门,相对来说营销类的课程稍微不足。体育理论课程包括了运动理论基础课程、体育康复养生课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等等,课程开设较为全面。运动技术课程既包括了传统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也包括了现代新兴的健身项目,如健身健美、瑜伽、高尔夫等。在这些必修学科里,有的学院采取限选几项的方式,以加强学生的专项掌握能力。
1.2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各学院的专业选修课主要为理论类和技能类,是对专业课的补充和扩展,知识面较广,理论类有23门课程,对专业课有一定的拓展,如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老年人课程、针灸学等。对于技能类专业选修课程有的学院分主项选修和副项选修,有的学院没有选修课而只有方向选修课。
1.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专业方向课程是对接专业就业方向的一组课程,是针对学生未来职业或就业岗位而设置的具有职业化特征的课程,是实现专业分方向培养的保证。各院校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课程数量、所占学分、开设学期。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定位宽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编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是规定了一个大方向,9所院校对此专业的培养领域和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如三明学院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够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组织管理、表演与活动的策划以及技术指导的应用型人才”。新余学院为“能够胜任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社区社体指导、体育产业经营、中小学体育教学等工作,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不同院校的培养方案彰显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
2.2专业方向设置职业教育不明显
9所院校中有2所学院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晰的方向划分;在有明晰方向选修的7所学院中,其中有的方向设定也并没有和社会体育职业教育紧密联系,比如社会人文方向、运动科学方向,甚至还有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方向,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相混淆。专业方向构成中单门课程学时基本为32学时或16学时,由于体育技能掌握的专项性较强,笔者认为学时及学分不足。例如某一学院的体育表演方向,拉丁舞、肚皮舞、瑜伽的学时均为32学时,只能是初步的入门,难以做到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的人才。7所院校中总方向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为6.2%~9.69%,学分比例偏低,不能满足其专业就业需具备的专项职业能力。此外,方向课程模块化、体系化不明显。在方向选修课程开始学期的调查中,从大一开始的课程只有1所,从大二和大三开始的各3所,方向选修课开设的时间普遍偏后,不符合“先会后懂”的初学者的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本文来自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建议
3.1专业方向培养应定位于社会体育产业
在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首都体育学院赵立教授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和其就业紧密联系,考察其就业渠道可知社会体育产业是其主要就业方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我国的体育产业中,社会体育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较为明确,包括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培训市场等在内的体育本体市场已逐步发展成为层次结构较为清晰的产业。其次,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位”虽然是属于社会体育范畴,但是它属于公益性的“职位”,只有进入体育局或街道才对就业有意义,其就业前景不大。为此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定位应该优先关注的是商业体育的人才市场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这里的技能不仅包括指导健身的技能,还应该包括销售技能和基本的管理技能,总之是应用型人才。因而说,社会人文方向、运动科学方向、体育教育方向等因其不属于社会体育产业范畴而不适于成为本专业的方向设置内容。
3.2深化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满足职业能力需求
专业方向课程应该符合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求,应将“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能力、与人交际沟通能力、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经营管理能力”定位为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能力。在课程设置观念上强调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成为一种主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笔者认为,“指导与管理”对“社会体育”的修饰使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具体明确,更吻合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的学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考虑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力,又要高度重视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深度的要求,将职业教育的思想融入本科教育。以“厚基础、宽口径和深专项”的理念构建“通才+专才”的课程体系。所谓专才的培养体现在专业方向的设计上。专业方向课程应该模块化、体系化,并加大专业方向课程所占的比例。此外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的时间,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根据职业技能形成规律及体育技能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方向课可以从大一开始,并贯穿三年的6个学期,体现“做中学”,先会后懂的职业成长规律,使课程体系的切入口由原来的宽泛、抽象变得狭小、具体,切入点小而具体,贴近学生的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以专业方向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目标导向的方法,根据培养目标所对应的岗位群及其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清单,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几个方向共同需要的课程,搭建较宽厚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并通过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综合实践与素质拓展教育平台培养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详见表5。
3.4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关键词】《项目管理》课程;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项目管理逐渐发展成为经济管理领域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各个领域的高度关注。如今,各大高校开始相继开通了《项目管理》课程,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从而使学生对《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把所学知识与《项目管理》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项目管理》课程概述
《项目管理》属于我国大专院校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工业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既属于基础性课程,又属于应用性课程。《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项目进度控制、工程项目策划、项目施工管理、项目成本预算和控制等相关的基本理论、技能和知识。通过实际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体系,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管理》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
《项目管理》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而且跨多门学科,其不仅包括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理论和知识,而且还包括了管理科学、材料科学、基础数学、技术科学、建设法规、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对这些学科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二)具有较强的发展性
对于《项目管理》课程来说,发展性是其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其与工程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项目管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和理论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学校教育和各种技术创新、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门学科,因此,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项目管理》课程的发展。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实际上,《项目管理》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学习,其最为关键的还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实践。通过开展《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如今,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教师主要以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并以相关专业书籍资料为辅,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只是借助板书及PPT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虽然与一些实际的典型案例相结合,但是该教学模式过于抽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无法从案例中对《项目管理》课程相关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致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能确保《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由于《项目管理》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中的《项目管理》教师,有一部分来自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往往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无法准确地把握《项目管理》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实践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非常强的渐进性和实践性,如果教师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教学,将无法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的讲解,无法将其真正还原到《项目管理》实践之中,从而导致教学实践活动空洞与杂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课程具备非常强的时效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我国各大高校中担任《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师,教学观念普遍比较落后,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过程中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无法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项目管理》属于新兴的课程,要想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一般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以更好地推动教学手段的创新,为《项目管理》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时,侧重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打折扣,致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而且还会使学生无法把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应用到实践操作之中,无法更好地发挥理论知识的使用价值。
四、《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由于受到全新教学观念的影响,《项目管理》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得到了改革与创新,此时也需要对《项目管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项目管理》课程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考核学生对《项目管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其一般占总成绩的20%;二是对学生平时课堂发言及到课情况进行考核,其占总成绩的20%;三是对学生操作《项目管理》相关软件的能力进行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其一般占总成绩的20%;四是对《项目管理》团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按照团队各个阶段所上交的资料及成果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40%。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对《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构建项目团队,更好地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演练
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有6~8人即可,然后按照自身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关项目,并确定项目的具体责任人。在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演练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紧扣项目本身,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第二,每一个项目团队中的成员都要按照要求来开展各自的模块,同时还需要做好与其他学生模块的联系,以确保项目团队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从而有效避免发生项目内容和流程混淆的问题。第三,项目相关负责人要发挥协调与引导作用,做好相关信息的传达工作,及时告知负责各个模块的同学进行项目汇报PPT的准备工作。通过对《项目管理》实践演练的开展,不仅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项目管理》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当引入项目管理软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现状来适当引入一些与《项目管理》课程相关的软件,这样一来,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与《项目管理》相符的教学环境,而且还能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控制,有效提高《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同时,在对《项目管理》课程进行具体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对项目管理软件的恰当引入,不仅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来确保《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在进行项目管理软件选择过程中,教师最好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确保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与软件实际操作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对《项目管理》课程的全真模拟,同时,还能够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的全面控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进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着密切关系。而《项目管理》课程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为了确保《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与培训,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培训和理论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项目管理》课程知识的掌握。其次,需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评价与考核,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结语
《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体系,一般是以项目为中心来进行项目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各大高校对《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取有效的对策给予解决,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实践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振.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4(5):38-39.
[2]何焱.CDIO理念下《会展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4):165-166.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健身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健身行列之中,体育消费水平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相关体育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了满足这一发展需求,1998年社会体育专业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中,并于2012年将该专业调整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区培养适应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包括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型、体育健身咨询指导型、社会体育产业开发经济型和社会体育教学等多种类型的社会体育人才.这正与社会需求相符合,从理论上来讲,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大好,但实际情况则是其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在择业时,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譬如学校;第二,学生自身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第三,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使学生所学难以满足工作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众多的工作中,调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该专业课程设置则是很重要的方面.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需求提出了优化措施,旨在为促进教学改革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扩大就业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
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中文检索词,利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15-12期间的相关文章,并查阅了国内10所高等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专家访谈法
对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改进措施.
2.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和10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各类课程的学时安排、学分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查阅10所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各高校对该专业的目标定位基本一致,均指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同时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最终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这与教育部对此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相符合,但对于人才培养单位来讲,这一定位过于宽泛,并未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社会需求、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制定出体现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
3.2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大部分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白城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在说法上略有不同,其将课程类别分为公共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三类.(1)通识课程的设置.调查显示,10所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通识课程平均为45学分,797学时,其中必修课程约占36学分,595学时,选修课程约占9学分,202学时.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每一所高校都应该重视通识教育.有资料[2]显示,国内高等院校通识课程平均学分为50,学时为950.调查结果与这一数据相接近,基本符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通识课程设置的要求.(2)专业课程的设置.调研数据表明,10所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平均为94学分,1730学时.其中,必修课程占57学分,1117学时,选修课程占37学分,613学时.必修课程由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构成,基础课程的学分平均为15,学时平均为252,核心课程的学分平均为42,学时平均为865.相关资料[2]显示,国内其他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平均学分为16,学时为288,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基础课程)的平均学分为52,学时为950.将研究结果与这一数据对比可知,10所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情况与国内高校相持平,安排较为合理,而核心课程的学时略低于平均水平,但差距不大.对于选修课程,各高校的安排则略有不同,譬如,通化师范学院的选修课包括专业理论与实践主修方向、专业理论与实践辅修方向、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学科方向和专业技能方向五个方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选修课分为学科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虽然各高校对选修课的分类有所差异,但其所包含的课程基本一致.选修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利于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与发展.然而,从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来看,其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差异并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突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特色.再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该专业学生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要更为丰富一些,但从课程设置中不难发现,各高校更侧重于术科课程的教学.其原因是:①师资力量有限,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的术科教师均多于理论课教师,并不能满足较多理论课的开设要求;②为了扩大就业面,使学生能够在毕业时有更多的选择.(3)实践课程的设置.实践课程是任何专业课程设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应用自身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知道自身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进而有针对地开展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更应是重中之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基本课程(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等)、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课程等,平均学分为39,占总学分的22.08%.调查显示,各高校的实践课程在每一个学年都有安排,但第四学年的实践课程相对较多.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该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实习有两次,分别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八学期,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学生通过第五学期的实习可以熟悉本专业的社会需求以及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作出适当的职业规划.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习单位多为健身场馆和中小学学校,实习单位的性质过于单一,通过调查了解到,健身场馆有时鉴于商业利益,学生在实习期间并不能真正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相关的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而在中小学学校实习更适用于体育教育专业,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设置有些过于牵强.另外,经调查,虽然各高校十分重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安排,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实践过程中缺乏相关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监督,实习后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仍以实结为主,等等.
4优化措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宽泛,专业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差距不大,专业特点不突出,相关理论课程学时过少,实践课程的监督力度不够,实践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优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
4.1明确培养目标,突出特色
葛艳荣、朱志武[3]等人调查分析了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对该专业的满意度,其指出培养目标应与体育产业相联系,经常性开展调研,突出专业特色,在学生入学时即进行专业教育,使其明确专业目标,确立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梁旭鹏[4]的研究认为过于宽泛的培养目标会使学生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以上研究均凸显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各大院校可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自身优势、教学资源、所处地区经济情况和人才需求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力的专业培养目标,譬如,通化师范学院可根据地域特色,借助师范类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培训指导、科研能力,并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健身场馆等从事体育指导与管理、调查与分析、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冰雪运动教练员、社区体育指导员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更加细化,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4.2适度增加专业相关理论课学时,合理配置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比例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组织和管理体育活动,指导人们如何健身等能力的人才,相比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专业而言,该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完全精通每一个运动项目,但应具有较为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譬如,如何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开具健身运动处方,等等.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首先应适度增加相关理论课课时,减少术科课时,或者在保证术科课时的基础上,改变术科教学内容,使术科课不再仅仅以传授学生技术动作为主,更要使学生知道如何指导健身者从事某项技术动作,这项技术动作对健身者有哪些作用.其次,要经常性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所在区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增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选修课内容,剔除已经过时的课程,如果在职教师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可以外聘体育产业、企业、健身场馆等相关管理人员开设选修课程或讲座,以使学生对当前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有一个较好地理解.
4.3重视实践教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既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该专业课程设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首先,体育院校可以同体育场馆、培训机构加强联系,大力开展各类运动项目,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运动项目指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其次,在社会体育机构、学校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实行分阶段实习,将实践与理论结合,使学生明确应用何种理论知识去解释所遇到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4加强实践教学监督,注重多样化的实践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使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何纠正,才具有实践意义.因此,实践教学的监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院可以成立实践教学督察组,由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实践基地人员构成,定期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实践考核方式不应仅局限于实结,要具有多样化,例如,制定一个体育活动方案、一个减肥运动处方、某种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等,使实践教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今后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林勇.对通化师范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89-91.
[3]葛艳荣,朱志武,霍鹏峰.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3):85-8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小学教学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当前的小学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与落后,其前进的脚步不能紧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脚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要想成功解决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实现对教学管理的改革,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方面存在的问题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堂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即课堂纪律与教师调课两方面。首先,课堂纪律问题。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有些教师只知道讲课,却忽略了课堂教学纪律的重要性。当面对学生纪律较差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批评与指正,甚至在遇到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搞小动作的时候,教师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没有影响上课就无需管理,导致课堂管理不及时,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调课问题。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但也存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情况而需要调课的,但是一些教师却因个人原因进行多次调课,却不能及时同教学管理人员沟通,导致教学进度与质量受到消极影响。
(二)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阶段来看,作业是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但是纵观小学作业来看,正是内容上针对性不强,使得作业与当天所学的内容存在分离的现象,每天的作业内容也近乎相同,这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不想主动做作业,导致所学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举例来说,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一般是将生字写多少遍,背诵或朗读课文,而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一般是布置计算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通常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没有意识到作业的重要。
(三)考试方面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法,长时间以来不管是老师或者家长,都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学生考试成绩上,这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学校安排过多的考试,不但不能有效考核学习成果,还会起反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校应逐渐实现对教育的改革,建立起不再为考试而学习,而是更好提高教学素质的机制。
(四)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虽然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仍然需要素质较高的教师进行培训与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紧随时代进步的步伐。在当前阶段中,教师自身的危机意识并不强,使得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如果备课不充分,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效果。
三、优化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课堂问题的方法
在对课堂纪律进行规范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加强并提高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不是简单地将授课当作一个任务,置学生的学习效果于不顾。因此教师要严抓纪律,增强课堂管理意识,改善课堂纪律虽然属于强制性措施,但却能为学习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对课堂中教师调课的问题进行优化的时候,可以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且依据教师调课的各项要求,认真填写调课表,并且要在指定位置写清楚调课的时间与原因,以此避免影响教学进度现象的发生。
(二)解决作业问题的方法
纵观小学教学中的作业,不难发现的是其千篇一律,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学校方面可以对作业的形式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务必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将作业与自身所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向学校提供与布置作业相关的依据与内容等,从而有效地增强教师对课后作业的重视程度,另外一方面来说还有利于挖掘教师思维的潜在能力,让学生通过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上交的作业,更应当严肃处理与批阅,在学生作业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正与修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作用。
(三)解决考试问题的方法
随着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当将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所以说,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应当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减少考试的次数,减轻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与精神压力。这主要是因为适当的考试安排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有利于解决教学问题。
(四)解决教师问题的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也需要通过教师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因而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要提高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品德素养。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自身发挥的榜样作用在小学教育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创造更多的教学资源,发展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举例来说,可以为教师安排一些提高教师素养的专题讲座,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实现对教师备课与效果方面的提高与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新的教学理念合理应用到实际学习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地创新,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教学理念的问题上,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对教学评价这一内容来说,不但要重视教学过程,还要重视教学效果。只有教师不断地实现自身能力的培养与进步,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与进步。
四、小结
在整体教育体系中来说,小学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加之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课改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求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与贡献,以此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提供更多的保障与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2]孙晓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