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花艺特点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欧式花艺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欧式花艺特点范文1

关键词:康乾时代; 欧洲; 建筑艺术; 中国风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Chinese theme and style in European architectural art and sculpt art. It also discusses the cau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lourishing spread of the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al art in the west during the prosperous periods of the two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 in Qing Dynasty.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pictures, it presents the Chinese style in part of architectural art works of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of differences of the“Chinese key”. At last,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t the present time, we should seriously consider a number of historical and current problems.

Key words:the era of the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 Europe; architectural art; Chinese fashion

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081-04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与文字狱、民族歧视、闭关锁国等落后的封建统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承载着中国灿烂文化的传统艺术大踏步地迈向万里之外的欧洲,展现出东方汉唐遗风的中华文明在欧洲引起了中国热潮,显示了那个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进程。

1来自神秘东方的园林建筑艺术

1.118世纪是“中国风尚”在欧洲前所未有流行的时期。英国首任驻华使节在1793年游览了承德的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坦普尔在具体介绍这种园林艺术之后,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推动了英国“不规则园林”运动的兴起,他由此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观念进入英国的先导和推广者,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英、法、德、荷兰、瑞典及俄罗斯等国都出现了中国风格的园林,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基调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

1.2洛可可艺术风格和古代中国文化的契合,给18世纪的欧洲带来启发艺术新风格的灵感。17世纪,欧洲人仿佛对东方和整个中国入了迷。追逐各种与中国有关联的器物在欧洲社会形成了时尚。中国艺术所特有的自由曲线,华美、光泽和明快的色调与巴洛克的修饰手法并不矛盾。于是追逐这种“时尚”最典型的形式体现在仿造中国式园林与建筑方面。到18世纪的70~80年代“中国时尚”达到鼎盛。中国元素不仅是消费时尚,同时也是反映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是对中国古典艺术手法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巴洛克艺术的反叛和否定。艺术史上称其为 “洛可可”(Rococo)风格,这种风格具体表现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情趣,在建筑内外装修上追求曲线变化、色彩繁华的审美观,所描绘图案的主题多为盛开的花木、鸟虫、村庄、猎人及渔民等。中式房间常配以来自中国的绸布,家具、陶瓷等器物,还有中国年画等等。

1.3欧洲诸国帝王仿造及社会追捧,导致“中国热”升温。中国园林艺术在欧洲成为时尚,法国路易十四国王是开山鼻祖。1670年他在凡尔塞建起了富有中国情调的特里亚农宫(Trianon),引来了欧洲各国的关注与效仿。一时间,欧洲出现了许多中国风格的代表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如普鲁士波茨坦“无忧宫”(Schloss Sanssouci)中的中国茶亭。这是腓特列大帝1744年下令在无忧宫的一侧修建的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该建筑被称为“中国楼”(Chinesisches Haus)。在这座亭园式建筑四周设有数座亚洲服饰的人物镀金雕像,整个亭楼外壁也有不少部位用镀金装饰。顶部有根据传说而想象制作的猴王雕像。以突出建筑外形的中国风格,在室内布置上特别注意搜集、仿制各种来自东方的物品,如丝绸、瓷器和绘画等工艺品来营造“中国”氛围,力求体现繁华绚丽,以对应想象中东方神秘的古国印象。虽然茶屋内很少有真正的中国物品,屋顶结构和屋顶上的塑像也不是中国式的,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欧洲现存最好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之一。欧洲时尚中心巴黎,出现许多被称为“中国咖啡厅”、“中国舞场”“中国秋千”、“中国浴室”、“中国戏剧院”的建筑。俄国也在彼得大帝和德裔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实施的全面欧化运动中建造了一系列诸如“中国村”、“中国宫”、“中国剧院”、“中国房间”、中式亭、桥等各种带有中国风味的建筑。室内装饰如叶卡契琳娜宫里的两间“中国房间”,“中国村”及夏宫内数间房屋,分别以中国丝绸及金漆屏风布置而成了“中国房间”。模仿中国建筑,修建佛塔、凉亭,在当时已成为整个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

1.4透过亲临中国的西方人士对古代东方生活方式与美学思想见证的理解与介绍,推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在欧洲传播。17世纪,英国人已经领略到中国园林模仿自然、以山水构筑主题的特点,开始仿制以牧场风光为主题的“风景园”(Lands capeGarden)。18世纪以后,出现图画式花园(Picturesque Garden)。通过在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致罗马教廷的通讯,中国园林艺术被介绍到欧洲。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曾两度游历中国的为瑞典东印度公司服务的英国建筑园艺师、画家威廉姆・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他设计建造了欧洲第一座中国式花园别墅――逑园(Kew Garden),吸收中国园林的风格元素,仿自然栽种花草树木,叠设荒石假山,在丛林曲径或湖溪间建设桥亭阁塔。这种风格的园林被称为“英――中式园林”(English-Chinese Garden),并成为欧洲诸国模仿的对象。18世纪60年代初还在园中造了一座“宝塔”,塔楼高九层,成为逑园的象征,名扬欧洲,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了欧洲艺术家最喜欢模仿的中国景物。钱伯斯还撰文赞赏中国园林建筑造化自然的优点,在1757年和1772年先后出版了《东方园艺》和《中国建筑、家具、服饰、器物图案》两部著作,成为欧洲“中国风尚”的范本。与钱伯斯同时期的哈夫佩尼1750年出版了《中国庙宇、穹门、庭院设计图》一书,也在推动英国园林的“中国风格”建设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1773年德国温泽写出了《中国庭院论》。玛丽安娜・鲍榭蒂在她所著的《中国园林对欧洲的影响》一文中说:“中国有一句话最为时髦‘他不整理任何东西,但也没有什么被搞乱’……人们是想在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几何形式之后,突然转向一种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形式。这杂乱无章是充满一个梦想的世界,是受‘中国’两个字的诱惑……”。基于这种设计观念的改变,德国的园林,如菠茨坦的无忧宫、慕尼黑的水仙宫、卡尔斯鲁的雉园以及其他许多皇家宫苑和庭园中,都出现了亭、榭、塔、桥等中国式的建筑以及假山。

荷兰第一个“中―英式”园林出现在1760年,园中设置中国式小桥、吊桥、庙宇、凉亭建筑等。179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商务官员斯赫伦堡(R. Scherenbeng)在巴伦(Baarn)建立起“中国园林”,也有有假山、池塘,特别是两座分别命名为“北京阁”和“广州阁”的楼阁颇具中国风范。

“中国风格”真正的瑰宝是位于德罗特宁霍尔摩皇宫(瑞典)18世纪的“中国亭”。这是一座不大的两层的亭子,是供家庭成员休息用的,在建造中采用了不同门派的“中国风格”大师的手法。

以上园林建筑艺术中的“中国”元素,是最值得我们玩味的话题。欧洲人从17世纪起就被“中国形象”所感动,他们渴望把“中国主题”变为现实。从18世纪起,园林开始失去原有的对称特点,流行自由布局。喜欢有龙和铃铛的中国凉亭和小桥。欧洲所有大型园林,如贝德弗德希尔的列斯特花园、斯托乌花园、赫姆普东网球场、基尤花园、尚季花园等,无不显露“中国”基调。

2品评与思考

2.1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在西方的传播繁荣,是中西方长期以来人员交往及贸易活动形成的必然结果。虽然早在公元7世纪以前,欧洲到中国的海路和陆路已经开通。但对西方商人来说,从公元7世纪起,这些通道已被阿拉伯人封锁。由于公元9世纪中国闭关锁国直到元朝,欧洲市场上量少质优的中国商品;来自少数去过中国的旅行者的口述笔记――这一切使欧洲人把中国想象成一个发达奢侈的国家,而充满非凡的吸引力。马可波罗首次为欧洲人提供了有关中国的系统信息。大批传教士纷纷前往中国带回的各种报告则直接引起了欧洲对中国的巨大兴趣,其中利玛窦具有特殊的地位。17~18世纪间,法国耶稣会士成为在华传教的主角,他们在致力于中国的考察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进而引发了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此同时,西方对东方的贸易一直在顽强地发展着,在对东方国家的贸易中,葡萄牙、英国、荷兰、法国、德国等接踵而来。特别是在1600年伊丽莎白一世赐予东印度公司与印度和远东国家贸易的专营权,这也巩固了英国在“中国风格”发展中的地位。约翰・纽霍夫的速写对于中国建筑艺术元素在西方的表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画的中国皇家花园和南京的瓷塔。对于欧洲人来说,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原型范本。他的100多幅表现中国的版画,确定了欧洲建筑和工艺装饰艺术中“中国风格”的基本特征,其影响延续了几个世纪。

2.2两百年前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热潮更多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一种自我神往的想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美学思想并未贯穿其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浸淫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在西方的流行,是欧洲人对中国的幻想和误读。正如伏尔泰、狄德罗等人对中国的清朝时期的赞美,就带着一些雾里看花的美幻。法国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是18世纪著名建筑师勒沃(Louis Le Vau)按欧洲巴洛克风格设计修建的,其造型装饰深受南京瓷塔的影响。有三角墙、壁柱、芒萨尔式屋顶。宫内的陈设是“中式”的――在柱形栏杆上摆着中国花瓶,屋顶上装贴着青花瓷砖,蓝白色家具等,室内物品按照中国产品的手法进行制作。然而,这座宫殿并不像中国建筑,而是欧洲建筑师和业主们向往的伟大古国的基调,借用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元素而已。其结果只是陆续在欧洲修建了许多与中国风格略为相似的建筑。即使这样也并未使业主们感到困惑,只有虚荣心的极大满足。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欧洲人混淆与杂揉东方文化与中华文明。普遍把中国、日本、泰国等东方国家的建筑风格混为一谈,这些无疑也成为了美丽的错误。

2.3模仿与融合:中欧建筑园林艺术交流中的得失功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艺术奇观。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热中,西方人只解读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某些形式特征,同时将西方自己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从根本上说并不具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内涵。但有充分理由认为,正是西方艺术家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学习和模仿,促进了盛极一时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发展。这种曲线形式不仅用在建筑物外部装饰,同时也用在室内空间设计及装饰方面。在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设计中,除了反映自然形式之外,给人印象深刻的最主要特征则是其在装饰手法上大量地应用曲线。而在许多现存遗址中人们所能见到的以墙面装饰塑造来表现中国主题,优雅的小圆弧线形设计是其最大的亮点特色。这已成为体现“中国风尚”的主要表现手法;而另一方面,洛可可时期弯曲的转角,也采取了可以和中国装饰手法几乎联想在一起的表现方式。假如将洛可可式曲线与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线条来比较的话,可以看到并认为两者具有某种形式上的关联,可以相互印证,表现出两种不同文化艺术传达出的异曲同工之情趣。18世纪以后,随着君主集权的没落,自然主义思想扎根在洛可可式的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中,而中国装饰图案和造型,能给其相当丰富的联想。

2.4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园林艺术留在了中西方园林建筑史里,但它却很难反映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精髓。在欧洲旅行者的游记中,中国园林被描述成天生的自然风景和赏心悦目之所在。这些描述加上欧洲哲学理论和文化的提升,在欧洲园林艺术中形成了新的构成方式。乔治・路易・列鲁日在他的《新式园林详述》中写道:“众所周知,英国园林不是别的,正是中国园林的仿制品”。然而,中国园林所特有的哲理涵义、风水观、象征性、布局原则等,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无疑非常玄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中国哲学“本源”认识模糊,另一方面由于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如中国园林更适合观赏,而欧洲风景园林更适合游玩。英国人也强调了这些差异。例如,霍拉斯・沃尔波尔在1771年写道,由法国人提出并由英国人推荐,用于18世纪园林艺术的新方法,在欧洲被称为“英国――中国风格”,对此他根本不赞成。欧洲人在很多方面吸纳和模仿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在园林设计方面还出现了欧洲化理解的“中国趣味”。说明18世纪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西方的传播只是他们间接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结果与结论是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其它国家的“中国风”情形大致相似,加之中式建筑用料与营造法式也不完全适合当地起居习惯和气候条件,因此当时多建造了一些小型庭院建筑,如塔、亭、廊桥、亭桥等园林小品建筑,因制作简单、造价相对低廉而受到业主们关注与资金投入。从今天的视角看,这类小品建筑不但本身是形式化模仿,而且缺乏中国风格的关键要素和工法程序。

2.5历史的光荣与现时的距离,促使我们仍需与时俱进。康乾盛世中国园林建筑虽然对西方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正在此时,中国社会其实已经朝着开始衰落的方向滑落,但中华文明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现出的整体风貌依然让世人仰慕:中国仍然是一个从物质到文化都让人不可轻视的国家。当时有见识的欧洲思想家们努力借鉴中国文化,侧面印证传统中国文化思想弥足珍贵之处。然而正是这个庞大的封建王朝日益僵化,对内拒斥改革,对外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却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此时的西方,正在经历着旷古未有的变革,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西方国家正在向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前进。1840年以后,中国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在今日建设中,我们既要珍爱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更要跟上时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利奇温.朱杰勒译.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 武才娃.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2).

[3] 何谐.法国耶稣会士的中国研究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4).

[4] 许苏民.危机与探寻――“中学西渐”的分期、特点及其规律[J].学习与探索,1992,(6).

[5] 袁宣萍:《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 [C]文物出版社,2006-5-1.

[6] 刘海翔.欧洲大地的中国风.海天出版社 [C]2005、7.

欧式花艺特点范文2

【关键词】洛可可时期;欧洲;艺术风格;金属工艺

洛可可源于法文,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后指以岩石和贝壳装饰为其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虽然源于法国宫廷,但由于它吻合了王公贵族们的审美需求,于是很快就在18世纪的欧洲诸国宫廷中盛行起来。它反映出洛可可时期欧洲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术样式。路易十四时代的官方古典主义以庄严、华丽、沉重的外貌、深刻的思想为其特征;而洛可可及其传统以艳丽、轻盈、精致、细腻和表面上的感官刺激为追求。

洛可可艺术特点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分注重装饰性的表现,以工艺美术尤为独特。洛可可是欧洲工艺美术发展中,与巴洛克被一起认为是继古希腊、罗马以后又一个黄金时期。并且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流露着浓郁的中国风情,这也是历史上中国对西方艺术风格一次最具代表性的影响。直今,洛可可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的观念,与装饰美的手法,仍给艺术创造很大的启示。

一、充满女性色彩的洛可可时期

欧洲工艺美术的历史中,我选择了洛可可时期,除了因为洛可可时期的风格特点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由各种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作装饰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充满了女性色彩,如果说巴罗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

例如,电影《绝代艳后》讲述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的故事。电影充分展现了洛可可时期宫廷服饰非常柔和、非常女性化的特色,包括大裙撑,紧身胸衣,低低的领线,还有很多小花边、蝴蝶结,用一种夸张的语言突出了女性的曲线,强调了女性的特点。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特有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艺术正是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发展的。它与工艺美术和绘画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洛可可风格在法国持续了整整一个多世纪,波及整个欧洲大陆。洛可可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的观念与装饰美术手法,至今仍给予艺术创造以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二、洛可可时期金属工艺的特色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站在主角的地位却也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这个时期的许多金属工艺作品都反映出了这个时期很少有纯金属的工艺作品,大多都是金属和其他材料混合搭配,例如,以金属为主,兼搭宝石、陶瓷、玻璃等其他材料制成物品,丰富了作品的装饰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豪华程度。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都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坚硬而冷峻的金属都可以被装饰的柔软而温馨,让人倍感亲切,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更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金属工艺不代表是纯金属的,在我们作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现代社会材料多种多样的时代优势,复古的同时不断创新。在那个时期的金属工艺代表类型就是洛可可式的挂钟,运用对比的方式,使钟摆和钟面形成明暗上的强烈对比,规则和非规则的对比,钟面是明亮的正圆,钟摆则设计成神秘色彩的洞穴,运用各种女性温暖的装饰,像花盘,天使,图案也是采用颜色鲜艳的花朵图案,和一些植物的翻转卷曲,并在枝条梗叶间穿插一些悠闲。

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成就为欧洲工艺美术增添了辉煌的一页,而且也为世界工艺美术史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它在工艺技巧上的突破和制作技艺上的精湛,将工艺美术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阶段。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表现了宫廷艺术共有的特征,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妩媚,呈现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洛可可风格促进了各种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展示了工艺技巧的精湛和完美。尽管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在审美上倾心于对某些古典艺术形式盲目的生搬硬套,并刻意追求繁复的装饰效果,但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技巧是前所未有的,它为以后的工艺美术技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洛可可风格的工艺美术,以艳丽的色彩、细腻的工艺、丰富多变的曲线和不均衡、不对称,甚至带有反秩序、反常规倾向的装饰构成,给人以强烈而充满动感的视觉冲击力和豪华奢丽的印象。洛可时期金属工艺主要体现在宫廷日用品上,此外在镜框及家具的装饰上也广泛采用,比起我们今日的金属工艺,仍是属于精细的作品。

三、洛可可时期金属工艺的实用性

在当今的社会,我们的生活被各种风格的设计充斥着,在这个年代,我们提倡个性张扬,有人喜欢极简主义风格的,有人就是偏爱复古的各种物品,充满了时代的气息,而洛可可这个时代色彩鲜明时期的金属工业作品则是我们设计奢华风格所要学习和研究的最好对象,令坚硬而冷峻的金属变得柔软而精巧,洛可可是巴洛克风格合乎逻辑的自然演化,是巴洛克趋于衰落走向柔媚的结果,注重装饰性的表现,所以我才说洛可可是充满女性色彩的时代。纤巧、华丽、繁琐、精美,追求视觉和舒适实用,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装饰艺术,如果我们把这个理念运用到我们现在的设计中,尤其是珠宝或饰品的设计中,一定会获得复古华丽派的大力支持,在现代的时尚风潮中加入了欧洲古典的宫廷气息。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的另一个实用性,就是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洋溢着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情调。都说如果没有中国式瓷器、漆器、金银器等的流行,从法国兴起,盛行于欧洲各国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可能会难以出现,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中国工艺品中蕴含的美学意味,启发、影响到西方的艺术界和社交界的趣味,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18世纪初经德国迈森等地瓷工的努力,欧洲人终于烧制出属于自己的硬质瓷器,但很多生产者仍从中国大量订购素胎,然后自行描绘烧制而为成品。展览中一件彩绘描金圆盘就是这类作品。它采用清代中期的中国产瓷胎,以欧洲的写实风格绘制城市风光和人物活动的场景。

中国出口的瓷胎很多时候都经过欧洲匠人的再加工,镶嵌上繁复华丽的金属外饰,装上底座或顶钮,兼具了中西艺术的美感。展览中的“仿宋哥窑包铜装饰盖瓶”就是代表开片细密的白瓷瓶肩部被安装了纽纹式黄铜嵌边,加以层层盘绕的圆形握柄,雕花底座和花苞形顶钮相互呼应。两种气质、风格完全不同的材料,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在吸收东方文化的方面更是说明了不管是工艺还是文化,各个国家直接都应该相互吸取相互学习,在学习工艺美术史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我发现原来很多把外国古典元素运用的很好的设计作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元素的介绍和历史的发展,甚至是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和社会背景,可以充分理解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周锐.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探讨[J].大舞台,2012(03).

欧式花艺特点范文3

如今,在欧盟国家,欧洲古董家具已经成为种“奢侈极品”,这些百年以上的经典之作,与普通的二手老家具截然不同。经验丰富的藏购者,通常会到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奥地利去寻找这些家具珍宝,它们曾经作为皇室贵族的御用家具,承载了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艺术史上多样的风格特征。更可贵的是,流传至今,这些家具传承有序,几乎每一件上都能看到制作年代、使用者、制作者等身份信息,通过多种语言向你讲述着它们的身世与一个家族的故事。

欧洲的艺术流派多样,艺术装饰在各个时期从未停止。典型的欧洲古董家具,根据时代风格划分,一般有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等。它们艺术特点可谓“从简至繁”,“由朴入奢”。崇尚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朴实自然,贴近生活,以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意大利为例,文艺复兴风格的家具受到建筑的影响,多借鉴古典建筑的比例与装饰,外形厚重端庄。线条简洁严谨,对于现代人来讲,它们更符合男性的审美特征。随后在17世纪欧洲所兴盛的巴洛克风格,则变得柔美起来,家具的线条更加流畅,雕刻典雅精美,以至后来的洛可可风格更是在其的基础上极力推崇纤巧繁琐的样式,展现独具女性魅力的华美。当然,洛可可的盛行也离不开一位绝世女子——法国的蓬帕杜夫人。虽然在当时,这种风格曾度被批评家抨击轻浮,腐朽,但几个世纪以来,还是不断受到人们的追捧。

除了风格样式,欧洲古典家具最让人无法抗拒的,是其珍稀的制作材料与特殊的手工工艺。珍贵的乌木,玫瑰木、桃花心木等木材或经历艰辛的砍伐,或通过漂洋过海,到达目的地。由于所处时期还没有现代工业化烘干技术,这些木材只能依靠自然干燥。新伐的原木经过编号,放置2-3年后,锯解成可用的板材毛料,工匠会在这时记录下时间,编码等信息,再放上5-7年,然后才能够从中挑选制作家具的用料。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面前的这些欧洲古董家具,除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还经历了自然的洗礼。或许正是因为材料获得的珍贵与不易,让工匠在接下来制作家具的过程中倾尽才华。

欧式花艺特点范文4

中国瓷器的外销在唐代已很发达,除了传统的丝绸之路外,阿拉伯人从波斯湾经印度洋把中国瓷器带回近东并转手到南亚及非洲。此外,传统友邦日本和朝鲜也是中国瓷器的主要消费者。元代以专卖的办法垄断海外贸易,当时最大的口岸泉州吞吐的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瓷器,其中新兴的青花瓷器在伊斯兰世界受到热烈欢迎,成为高层人士珍贵的收藏。

瓷器贸易在明代早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郑和七下西洋,声势浩大,足迹遍及亚非“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巨大的利润促使海外各国纷纷来华贸易,但此时的明代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在瓷器巨大市场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沿海的人们纷纷造船出海组织走私,把中国瓷器销往亚非各国。然而民间走私的贸易形式和规模,决定了它的贸易范围,在十五世纪以前的岁月里,中国瓷器始终没有远行到东方以外的世界。

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欧洲殖民者的脚步终于踏上了东方的土地。1514年葡萄牙人到达广东向明政府要求正式通商,遭到拒绝后转而来到福建漳州月港和浙江宁波双屿一带,与当地海寇勾结进行走私贸易。从此中国瓷器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欧洲,成为当时最高档的海外收藏品。1557年葡萄牙人得以入居澳门,终于取得了在中国的立足之地,并将此地变成东方的贸易基地,通过数条国际航线将青花瓷转运至欧亚各地。在整个16世纪,葡萄牙独享着直接向欧洲贩运瓷器的高额利润,当时里斯本的格尔明街成为欧洲专门销售中国瓷器的中心。1580年后,他们更延展出马尼拉至阿卡普尔科的航线,将中国的瓷器通过西班牙人的大帆船穿越太平洋转运至遥远的新大陆。

17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成为外销瓷的垄断商。从1602年至1682年,至少有一千六百万件中国瓷器被荷兰商舶运载到了世界各地。荷兰商人真正为中国瓷器在欧洲打开了市场,把订制瓷器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不断完善。他们建立起采购网络,在控制数量、选择种类款式、确定购销价格,以至采购地点、模式,转运分销各殖民地商埠等方面都有成功的操控调配手段。荷兰商人首先把欧洲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做成模型带到广州,请中国的瓷器匠师们仿制然后返销,获得空前成功,使瓷器终于走入了欧洲的普通人家。

随着海上霸权的衰弱,荷兰在十八世纪把对华贸易的头把交椅让给了英国。1684年清代宣布开放海禁,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英国人率先建立了驻粤商馆,迎来了中英瓷器贸易的黄金时代。1774年《伦敦指南》记载,大约有五十二位经营中国瓷器的商店,这些专营商人被称为“瓷器人”,多数是荷兰人或犹太人。此外著名的瑞典哥德堡东印度公司也是十八世纪值得一提的瓷器贸易商。他们在75年间总共对中国进行了129次航行,是当时瑞典最大企业之一,创造了引人注目的财富,为瑞典带来了工业化的起步。

中国瓷器的外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

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之初,是作为一种奢华的艺术品出现的,它们被皇室贵族高价购入,精心陈列,如同名画和雕塑般展示起来,形成一种特别的装饰。到了17世纪末期,荷兰的宫廷和民间瓷器收藏已达到一定规模时,作为一种装饰部件的瓷器橱柜应运而生。而更有爱屋及乌的收藏者在自己的厅室里特制了“中国橱柜”。18世纪,华瓷在英国被视为室内装饰和审美的标准,作家迪福甚至断言:“如果没有中国的花瓶就没有第一流的住宅。”

欧洲人也发现了瓷器本身固有的功能:它清洁、致密、耐热并易于清洗,是一种特别卫生的饮食器具。于是,中国瓷器引发了欧洲人的饮食革命,替代了欧洲人长期使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器皿。法国皇帝路易十五更致力于“日用品革命”,下令将法国所有贵金属银器熔化充作国用,以中国瓷代替,对用瓷风气的社会普及,起着推波助斓的主导性作用。

十六到十八世纪外销的华瓷,还给欧洲人带去了迥异于以往一切经验的艺术感受,追摹中国风情,成为欧洲工艺和艺术的一时之好。

华瓷入欧不久,各国就致力于仿造这种优美的工艺品。晚明时期销量最大的青花瓷器,一直是欧洲各国乐于仿制的样本,荷兰的德尔费特窑在17世纪专门烧制模仿中国青花的白釉蓝彩陶器,装饰欧洲人喜爱的中国图案。18世纪德国人烧成了白色透明的硬质瓷器,于迈森建立起瓷厂,以中国瓷器为模特进行生产。它不但能烧造“司马光砸缸”这样中国题材装饰的瓷器,还受中国彩瓷的影响,用金色描绘中国人物,后来成为它著名产品的象生瓷人,也可以从明代的景德镇瓷器中找到源头。

中国瓷器对欧洲艺术的影响绝不仅止于瓷器的生产,其艺术风格也给西方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元素与灵感。

18世纪初法国路易十五宫廷里形成的“罗可可”艺术,在造型上重视线的运动,喜用弯曲和浑圆的外形,以复杂的波浪纹线条为主势,给人以轻巧和不安之感。色彩上也不喜欢浓重壮丽,而是用银色和不鲜明的金黄色、白色等轻淡的稳静色彩。而这时中国流行的粉彩瓷器纤细轻巧,正与之相吻合,因此瓷器的温雅清脆被认为象征罗可可时代特有的情调。有着“罗可可教母”之称的蓬帕杜夫人就特别喜欢中国瓷器,路易十五的这位情妇曾让人到中国定制一种盖和上部描绘五彩鲜艳的花朵,下部描绘法国式花卉图案或金鱼图案的瓷罐,此种装饰后来便被称为“蓬帕杜装饰”。

无独有偶,洋人对瓷器的疯狂追逐给中国的传统工艺和艺术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随着瓷器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原有的瓷器品种已不能完全满足西洋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订单提出了新的式样和图案需求,“洋器”日渐流行。装饰方面则更是新样迭出,不但大量生产带有外国人徽记名号的纹章瓷,还按照西方的订单烧制各种西洋题材的纹样。这些作品的样本大多来自欧洲人的版画,人物肖像、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城市风景、远洋轮船乃至生活场景一应俱全。而其绘画风格,则是“均以西洋界算(透视)法行之。尤以开光中绘泰西妇孺者为至精之品。”为了保证绘画的质量,清代康熙年间出现了由景德镇烧制瓷坯,运往广州进行彩绘的“广彩”瓷器。

15世纪海通以来,很多传教士来到中国。其中有些人把中国瓷器生产的情况报告到欧洲,促进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而另一些则从欧洲带来了珐琅器和珐琅彩料,为中国粉彩的形成提供了原料。还有部分传教士进入宫廷供职,把西洋的绘画技巧融入到传统的中国画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奇特画风,为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康熙景德镇青花镂空仕女图果篮托盘

十八世纪景德镇青花帆船图花口盘

清康熙景德镇青花镂空仕女图托盘

欧式花艺特点范文5

[关键词]平地花式 自由式轮滑 平花 花式绕桩

[中图分类号]G8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21-02

一、自由式轮滑的发展过程

自由式轮滑(Freestyle slalom Skating)是轮滑运动中的一个项目,早期被称为“平地花式”,后经中国轮滑协会统一名称,称为自由式轮滑。它不但能提高人体的一般身体素质,还能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培养人们正确的身体形态。自由式轮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4):是自由式轮滑雏形阶段。单排轮滑运动起源于1984年的美国,在欧美发展若干年后才逐步引入亚洲,自由式轮滑的发展也与其相似,它是来自欧洲双排花样轮滑的一项运动,最先使用的器材是双排轮滑鞋,伴随着桩的引入与创新精神的融入,才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自由式轮滑。

第二阶段(1994-1998):是自由式轮滑的形成阶段。1994年法国La Défense Club在Michel Fize花样轮滑启发下开始了在“桩”之间的滑行,从而使双排轮滑运动和单排轮滑运动彻底区分开来。1996-1998年间,自由式轮滑从发源地法国向欧洲各国传播开来,其中1996年瑞士洛桑比赛成为欧洲自由式轮滑发展的转折点,随后Sebastien Laffargue作为自由式轮滑理念传播第一人,率先将只有80cm桩距重新诠释为多桩距(50cm、80cm、120cm)的艺术运动。Seba曾到韩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摩洛哥、伊拉克、瑞士、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参与并从事世界自由式轮滑推广。历经十五载的圣巴斯蒂安在轮滑上已硕果累累,曾在瑞士、法国等国际赛事上获得40多个头衔。

第三阶段(1999-2005):是自由式轮滑的快速传播阶段。自由式轮滑运动形成以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各个国家也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国内自由式轮滑比赛,中国于2004年举办了全国首届西城杯平地花式绕桩赛,这个时期各种国际形式的自由式轮滑组织也逐渐发展起来,准备筹划国际级别的自由式轮滑赛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是2001年组建的IFSA(International Freestyle Skaters Association)和2003年成立的WSSA(World Slalom Skaters Association),现在国际赛事主要是IFSA规则赛事以及由WSSA制定的赛事,在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通行WSSA规则。

第四阶段(2005-至今):是自由式轮滑的提高和规范阶段。在这个阶段国际自由式轮滑轮滑比赛逐渐增多,国际选手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2005年8月,在中国上海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自由式轮滑公开赛,是自由式轮滑项目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比赛,2009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自由式轮滑世锦赛,共25个国家参赛,是有史以来最大、最成功的一次。

二、自由式轮滑在世界各国发展特点

自由式轮滑又分为花式绕桩(Freestyle Slalom)、双人花式绕桩(JAM)、速度过桩(Speed Slalom)和花式刹停(Freestyle Slide)。随着自由式轮滑运动的发展,最吸引人的比赛可以说是花式绕桩的比赛,无论从难度动作方面还是艺术表现方面都有较高的观赏性。他不仅要求滑行者换脚、翻刃、跳跃或者旋转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在桩之间无碰桩的情况下伴随着音乐节奏做出这些动作。

在欧洲,自由式轮滑要以法国为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技术的领先水平。在各个地区也充斥着各种比赛和交流活动,其中,每年在巴黎举行的Pairs slalom world cup(PSWC)是世界最高级别的自由式轮滑赛事。欧洲选手的动作比较强硬,动作夸张,难度大,他们非常注重过桩技术、脚和刃的变化,欧洲的裁判也大多根据滑行轨迹和脚、刃的变化等脚下动作来评判整套动作的质量,因此,他们很少考虑到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也就导致了他们极度夸张动作的产生,使得欣赏性大打折扣,欧洲选手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在完成动作而不是对音乐的表达。

中国更加重视技术水平,因为技术是展现艺术的基础。相较欧洲裁判员而言,中国的裁判员则偏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比赛中技术和艺术同样重要,选手通常将技术性很强的动作隐藏在看似简单的动作中表现出来,这就使得比赛更加精彩。2011年德国世锦赛,中国选手蒲浩洋将自由式轮滑的技术难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整套动作节奏紧凑自然。但是,在动作连接方面表现不是很好,对主题的表达不够充分,这也是目前中国选手普遍存在的问题。

韩国因为引入自由式轮滑的时间较早并且具有很高的热情,因此,他们的技术已臻成熟,他们在此基础上将艺术表现力带到了自由式之中,这一点比欧洲选手和中国选手都要做得好。韩国选手会寻一些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技术的音乐,在编排动作时,他们会在展现自己实力的情况下让整套动作最大限度地表达音乐的主题。他们的单个动作质量都完成得非常高,难度技术动作也很高,动作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优美,不论是桩上还是桩外的表现都很到位。Kim Sung Jin(KSJ)代表了韩国技术水平,更代表了世界自由式轮滑的最高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KSJ风格。

三、自由式轮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技术流派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对自由式轮滑的理解的差异,使得自由式轮滑出现了一种以难度和桩上的流畅性为主的欧美技术流派和一种以动作来表达音乐主题的亚洲技术流派。

(一)欧洲技术流派

欧美技术流派主要以法国的Igor Cheremetieff为代表,技术动作难度大,主要以力量控制技术动作的完成。缺点是较少考虑了身体姿势的重要性,与音乐配合不和谐,更多地感觉像是在完成动作。但是也有一些像Sebastien、Olivier、Vincent等欧洲选手,因为接触的时间较早、与亚洲选手交流较多、善于吸收别人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这种风格介于亚洲与欧洲选手之间,已经大大克服了身体的不协调,但是对于音乐和主题的表达仍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现在大部分的欧洲选手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开始朝着亚洲技术改进。

(二)亚洲技术流派

亚洲技术流派主要以韩国和中国风格为代表。KSJ是继“圣巴”之后的又一个自由式轮滑的里程碑人物。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中,KSJ用飘逸感十足的场上表现,赢得了7座冠军奖杯,在2005年至2007年这三年中,连续垄断了“米高杯”中国轮滑公开赛的全部冠军。此外,他还独创了很多平花动作,“单轮转”是其中最为经典的动作之一。2005年上海公开赛,KSJ以在当时的难度动作表上没有的后单轮4圈结束了整套动作,引起全场一片哗然,这次比赛后动作的难度等级提高了,单轮转成为了当时最高难度动作。此技术流派的灵感来源于花样滑冰,它充分将平花技术与艺术性融合。技术风格一向以动作的优美性、流畅性著称,动作简单流畅又不乏难度动作的展现,整套动作在音乐的伴随下一气呵成,这种技术风格也是目前模仿和使用最为广泛的,受到大家广泛喜爱。

四、自由式轮滑运动的发展变化

(一)竞赛规则的修改变化

2012年最新的竞赛规则将原先的120cm的20个桩调整为14个,时间由原先的90秒±10秒修改为2分钟±5秒,双人时间由原先的100秒±15秒修改为180秒±10秒,新规则将原来的选手进第一个桩开始计时修改为音乐起即开始计时。新规则不再允许以表演道具辅助的表演,首次将表演的完整性加入到艺术表现的计分中。

(二)技术动作难度越来越高

这是自由式轮滑运动发展过程中变化最快和最大的,从 2003 年的“Crazy”到 2005 年的“单轮旋转”,再到现在的“单轮单桩旋转”“单轮天国”,技术动作难度正快速提升。这些难度动作的出现对选手们的体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不难看出选手们对鞋子和身体的控制力也大大增强了。目前,该项目的难度动作已基本上接近顶端,留给选手们的是怎样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将动作表达出来。选手们开始注重难度动作与难度动作的连接,现在选手都是 A 级动作接 A 级的动作,甚至选择一些难度动作作为链接的动作。

(三)艺术表现力越来越强

自由式轮滑运动起初是没有音乐的,后来爱好者才将音乐的元素引进来,并和自己的滑行动作相呼应,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纵观这些年的国际大赛视频我们不难看出,选手们的动作愈发多样化,从最初的桩上四套、五套三排桩的固定套路到现在的桩外和桩上表演的一整套完整动作,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美感和享受,而不是看选手们每套动作之间的等待。现在的自由式轮滑不仅仅是桩上的动作,桩与桩之间、三排桩之间都是表演的舞台,怎样让三排桩的动作编排成中间没有断点的连续的一整套动作是今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其次,音乐与动作的紧密配合是自由式轮滑运动长足发展的一个基础,新规则也体现出了这点。自由式轮滑发展到今天,很多选手相互之间的水平已经很接近了,这时候单单比拼技术已经有些难度了,那就看看以同样的技术,谁能用它表现出更好的艺术内容。上下肢配合技术,技术动作的衔接,桩间的艺术表现和动作的节奏性以及双人绕桩的动作一致性,将是未来自由式轮滑发展的重心,总之艺术表现力将成为今后自由式轮滑运动发展的侧重点。

欧式花艺特点范文6

关 键 词:哥特式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女装风格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 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 1790年到1820年, 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 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 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发布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

结语

欧洲艺术风格不仅仅有这四类。多样的文化必然会造就社会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而服饰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