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局限性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欧姆定律的局限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键词]安全港协议;无效裁决;网络安全;合作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055 ― 02
一、案件源起
本案第一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在2014年,一位奥地利隐私保护人士马克斯?施雷姆斯(Max Schrems)发起了一项针对Facebook欧洲子公司的大范围集体诉讼,他指控Facebook违背了欧洲数据保护法律。施雷姆斯在维也纳商业法院向Facebook也提起了这项诉讼。这些行动已经促使Facebook删除了脸部识别和过多的用户数据。不过作为欧洲唯一有权处罚Facebook的机构,爱尔兰监管机构并没有按照施雷姆斯的要求推动Facebook其他改革。当时,施雷姆斯表示:“这起案件已经持续了三年,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做出判决。他们总是承诺“下个月”或“很快”做出决定,但三年来这些投诉始终没有带来具有约束力的成果。”去年,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任何Facebook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站加入这位名叫马克斯?施雷姆斯(Max Schrems)的法律专业学生发起的集体诉讼。
虽然施雷姆斯之前的诉讼已对社交网络公司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迫使Facebook放弃面部识别程序,相关用户也可以要求Facebook公布数据。但是,施雷姆斯和其他Facebook用户认为,Facebook在其他许多方面都不尊重欧盟隐私法,其中包括参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项目,即Facebook通过使用有“点赞”按钮的页面跟踪任何访问这一页面的用户,帮助其收集公共互联网使用的个人数据。另外,Facebook也未经用户同意,私下使用多种用户数据。迫于爱尔兰当局对官司施加的政治压力,施雷姆斯选择在奥地利对Facebook提起新一轮。由于欧盟的运作方式,奥地利的判决仍适用于Facebook在爱尔兰的业务。安全港协议法律问题由此产生。
二、欧盟法院的裁决要点
欧盟法院于十月六号做出了对此案件裁决,并在判决书中列明了一百多条判决理由。主要的判决依据总结如下:国家监管当局的独立担保旨在确保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监控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安全港协议不能保护个人资料已经或可能被转移到第三国的人员免于接受国家监管当局提出的要求;安全港计划没有规定会保护欧盟公民关于美国当局访问他们的个人资料转移到美国,只涉及商业争端解决条款;安全港计划不符合欧盟数据保护指令在保护个人数据方面的标准所需的要求,所以相应的“无效”。
《欧盟数据保护指令》规定,原则上仅在第三国确保适当程度的数据保护的情况下,才可向第三国进行个人数据传输。欧盟法院裁决认定,即便欧委会认为第三国可确保适当程度的保护,国内监管机构在处理主张时,还必须能完全独立地审查向第三国进行个人数据传输是否符合《数据保护指令》。因此,国家数据保护机构不受欧盟委员会2000年7月安全港决议的约束。法官还认为,欧盟委员会理应查明美国依照其国内法或其国际承诺在事实上确保其对基本权利的保护程度,在本质上等同于欧盟数据保护指令项下欧盟地区对基本权利的保护。但欧委会仅仅对安全港计划进行了审查,并未将美国政府机构不受协议约束这一情况考虑在内。美国的国家安全法律允许美国政府机构可以获取存储于美国服务器中的个人数据。该判决当前产生的结果是,涉及本案的爱尔兰监管机构需依照欧盟数据保护指令,决定是否应基于美国无法提供适当程度的个人数据保护这一理由,暂停向美国传输脸谱公司欧洲用户的数据。也就意味着,安全港协议被欧洲法院的判决之后,虽然该裁定不会自动终止数据传输到境外,但如果公司没有充分保护用户数据,它允许各国监管机构暂停数据传输。
三、案件影响及各方态度
“我非常认同该法院的裁决”施雷姆斯则表示这是对美国监控的重大打击,并称这清楚地表明,该裁决绘制了一条明确的界限,它明确对人民的监控违反了我们的基本权力,美国企业不能帮助美国间谍活动违反欧盟基本权利。同时,施雷姆斯补充说道,“这个判例法将是一个里程碑,这将对执行类似监控的欧盟成员国带来宪法挑战。”
尽管安全港协议失效被认为是隐私和监控的胜利,但给企业带来的是一系列复杂问题。分析人士认为,欧洲法院的判决将使依赖于《安全港协议》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制定数据存储方案,因此一部分美国企业如果要执行新规定,将欧洲用户的数据存储在欧洲,需要在技术上做出大幅调整,从而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美国企业因为在欧洲的运营受限可能正式撤离欧洲,让欧洲用户在登录时签署个人授权,从而登录美国网页,那么它的运营方式也将会不得不采取一些新的改变。
从欧盟的立场来看,《安全港协议》的废除无疑树立了其坚决的姿态。但是后续影响的可不只是美国。一方面是欧盟贸易的受损,另一方面,欧盟各国还要面临国内众多美国科技公司用户的不满和指责。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默曼斯在宣布裁定当天表示,尽管欧洲法院作出了判决,但欧美双方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并不会就此停止,欧盟会加快与美国制订新的数据传输协议,代替被法院裁定无效的《安全港协议》。2016年2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和美国已经就两地公司之间传输个人数据涉及的隐私保护问题达成新的框架协议,即欧美隐私保护(EU-US Privacy Shield)协议。该协定还需经过一些机构的批准才能生效。新协议将要求美国公司履行更加严格的义务来保护欧洲的个人数据。希望从欧洲得到个人数据的美国公司需要承诺关于个人数据如何处理和个人权利得到保障的“稳健义务”。美国商务部将监控企业自行并接受联邦贸易委员会依照美国法律执行的承诺书。另外,任何处理来自欧洲人力资源数据的公司必须承诺遵守欧洲数据保护相关机构的决定。欧盟委员会也表示,新协定满足了欧洲法院裁定中的要求。
四、互联网时代与数据信息安全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大大加速了大数据的生产,由于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汇集了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经济信息、信用信息、政务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因此,这些大数据无疑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互联网时代,用
户个人数据时刻面临被非法获取或滥用的风险,任何人都有成为网络“透明人”的可能。
很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这个严峻的问题,欧盟则在这方面有独特的经验。欧盟在 1995 年10 月就通过了《欧盟议会和欧洲委员会就有关处理和自由转移私人数据问题保护个人的指南》,明确禁止将成员国私人数据传输到对隐私权保护不力的国家。1998 年 10月,欧盟正式批准生效了具有法律性质的《个人数据采集和传输行为保护指令》。2012年,欧盟通过修改“数据保护指令”,又把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向前推动了一步。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在数据信息安全领域的立法起步不晚,但是发展情况与发达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我国1994年通过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保护安全条例》,该条例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基础。但我国现行的信息安全立法的现状仍不乐观:信息安全基本法缺位,相关的法律规定大部分仍然散见于各个部门法当中、缺乏统一的立法理念、立法层级较低、立法结构不合理。并且对于目前云计算和进一步全球化趋势将会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的保障作用都十分有限。
因此,在目前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安全问题不仅是欧美两方面临的争议问题,更何况在我国立法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对于我国的网络安全更是一个严峻挑战。以我国用户量最多的阿里巴巴公司为例,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石东伟表示:“大数据就像我们的生命线一样。”的确,经过十六年的运营,阿里巴巴平台沉淀了大量的商业数据资源。一方面,阿里巴巴的消费数据覆盖之广、累积之深,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机构能出其右;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技术位居业界翘楚,其数据挖掘能力几乎独步江湖。这两项结合起来,使阿里巴巴能够轻而易举地为其用户建立一个细致的个人档案和并进行精准的行为预测。然而,需要补充的是,大数据不仅是阿里的生命线,更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因此,换一个角度来说:从国家的信息安全的出发,阿里的大数据有多可怕。
五、安全港协议案对中美未来网络协议的启示
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近年来也逐步加强对网络安全这一领域的重视,国家主席在乌镇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演讲中更是明确提出了“网络”的新概念。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
网络安全也一直是当前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早在2010年,中美围绕谷歌事件的交锋就涉及到网络自由的问题;接任国家主席后,奥巴马就在致电表示祝贺时专门提及网络安全问题;在13年6月初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的习奥会上,网络安全成为中美两国首脑会晤的一个重点议题。此次,欧美安全港协议被判失效,再次让网络安全成为中美之间的热点话题。截至目前为止,美国主要在网络安全的两个层面上指责中方:一是所谓互联网自由问题,指责中方对于互联网的管制;二是所谓中方尤其是中国政府支持的针对美国企业服务器的黑客行为。
目前,对于中美两方订立网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首先,因为中美的信息化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也必然远超欧美。其次,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等方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国际社会上,中国“网络”的概念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同。但美国则认为,互联网空间应该是一个国际公域,应该保持无限制的开放和自由,并鼓吹互联网世界所谓的公开、透明和人权。最后,思维僵化严重阻碍中美客观全面理解对方。只有双方相互理解对方,才能通过寻求共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和满意的合作框架。这些即是双方在未来需要作出调整和改变的。中美两国签订网络的协议内容,很可能是把目前各个大国已经有共识的内容确定下来,而这个协议将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在今后很可能成为全球网络空间共同准则的范本,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王倩,朱宏峰,刘天华.大数据安全的现状与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13,(06).
关键词:物理定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词:是对物理规律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归纳而成的结论。反映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物理定律的教学应注意:首先要明确、掌握有关物理概念,再通过实验归纳出结论,或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如牛顿第一定律)。有些物理量的定义式与定律的表式相同,就必须加以区别(如电阻的定义式与欧姆定律的表式可具有同一形式R=U/I),且要弄清相关的物理定律之间的关系,还要明确定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1)牛顿第一定律采用边讲、边讨论、边实验的教法,回顾“运动和力”的历史。消除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理想实验加外推法。教学时应明确: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意义用实验直接加以验证。但大量客观事实证实了它的正确性。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涵义,引入了惯性的概念,是研究整个力学的出发点,不能把它当作第二定律的特例;惯性质量不是状态量,也不是过程量,更不是一种力。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而改变。在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使学生理解和使用常用的措词:“物体因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教师还应该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惯性系才成立。地球不是精确的惯性系,但当我们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研究力学问题时,常常可以把地球看成近似程度相当好的惯性系。
(2)牛顿第二定律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它的加速度跟外力与本身的质量存在什么关系引入课题。然后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归纳出物体在单个力作用下的牛顿第二定律。再用推理分析法把结论推广为一般的表达: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教学时还应请注意: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a随F改变存在着瞬时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与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的关系,以及与运动学、动量、功和能等知识的联系。教师应明确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
(3)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时应注意:①要充分利用牛顿总结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实验,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等物理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②要强调万有引力跟质点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平方反比定律),减少学生在解题中漏平方的错误。③明确是万有引力基本的、简单的表式,只适用于计算质点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之一。但在天文研究上,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4)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一般不用实验总结出来,因为实验误差太大。实验可作为验证。一般是根据功能原理,在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或所作的总功为零的条件下推导出来。高中教材是用实例总结出来再加以推广。若不同形式的机械能之间不发生相互转化,就没有守恒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表式中各项都是状态量,用它来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不涉及状态变化的复杂过程(过程量被消去),使问题大大地简化。要特别注意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系统内部的重力和弹力做功)。这个定律不适用的问题,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原理解决。(5)动量守恒定律历史上,牛顿第二定律是以F=dP/dt的形式提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动量守恒定律不能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来,主张从实验直接总结。但是实验要用到气垫导轨和闪光照相,就目前中学的实验条件来说,多数难以做到。即使做得到,要在课堂里准确完成实验并总结出规律也非易事。故一般教材还是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再安排一节“动量和牛顿运动定律”。这样既符合教学规律,也不违反科学规律。中学阶段有关动量的问题,相互作用的物体的所有动量都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可以用代数式替代矢量式。学生在解题时最容易发生符号的错误,应该使他们明确,在同一个式子中必须规定统一的正方向。动量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物体相互作用过程的状态变化,表式中各项是过程始、末的动量。用它来解决问题可以不过程物理量,使问题大大地简化。若物体不发生相互作用,就没有守恒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质点系内部的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的外力大,就可略去外力的作用而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无论是宏观系统或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系统中有多少物体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形式如何,只要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或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动量守恒定律都是适用的。
欧美文学 女权主义 自我意识
从19世纪末开始,欧美文学就开始从现实主义传统向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过渡,而亨利?詹姆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以个人的理论实践了20世纪的现代小说的元素。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体现了美国自我奋斗文化中的单纯、乐观开朗的价值观,并在与传统欧洲文化的冲突中,美国女性为自己重新定位、寻找自我发展的女权主义意识也体现无疑。在1979年发表的一部轰动一时的中篇小说《黛西?米勒》中,亨利?詹姆斯成功地植入了一个出身于富裕、聪明活泼、天真纯洁、充满活力、喜欢卖弄风情,而又无视传统的欧洲社交礼节的美国女性的形象。表现了女性在道德选择中的仿徨、迷茫与反思,以及个人对抗各种伦理约束的进步行动,渗透出领先于当时的女权意识。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
美国的文化发展历程很短,由于缺少悠久的历史,没有了繁琐的社交礼仪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出美国人单纯率真的性格。而在19末期,正是现实主义作家以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意识来观察社会、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时期,黛西的形象却着力在冷若冰霜的社会原则面前人性的被压抑,以及女性对社会、对人生道德的探索,这也正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最不同的价值观。在现代主义小说中,女权主义本就是其中一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对现代主义小说的诞生起到了强烈的催化作用。
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美国,但他长年旅居欧洲,甚至最后入了英国国籍。但作为第一代美国移民的后裔,他一直以自己是美国人而自豪,无疑的,他也受到了美国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不难发现,这正是美国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拓荒,在获得繁荣和富足的感恩下成长起来的美国精神。正是在这些价值观的驱使下,勤勉自律、艰苦创业的实用主义观念得以代代相传,慢慢融入美国国民性格。这恰恰与欧洲虚伪的旧礼教所相悖,尤其是女性,在几百年文化底蕴的传统压力下,烦琐的社交礼仪、森严的等级关系,让她们在精神世界受到了压制,没有自我。而在亨利?詹姆斯笔下,黛西的一言一行都在体现一个追求个人精神独立的新女性的价值观。她觉得,一个女性有权追求精神独立,而正是欧洲的层层礼教,束缚着女性对于追求爱情上的所作所为,所以当社交圈内具有影响力的沃尔克太太为了挽救黛西的名声,专门乘坐马车来劝她不能同时跟两个男人逛街时,黛西断然拒绝,“如果这样做不合习俗,那么我这个人从头到脚都不合习俗,你就不要再管我了。”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里,中上层阶级的女性必须严守妇道,出入社交场合要在父母的陪同下,结识青年男子要在有身份的长辈的引见下,订婚前不得表露出过多的恋情,必须遵从长辈的教导。黛西这种直白的不领情激怒了上层社会的代表人物——沃尔克太太,甚至在后来的社交聚会上,沃尔克太太给了她一个难堪,拒绝和黛西打招呼。黛西虽然脸倏地白了,却还是面对大家异样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她被整个社交圈子所摒弃,但是她依旧我行我素表明自己所做的一切光明磊落,完全不需要理会别人的非议,她要坚持的不仅是一个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还体现了女性在沉重的旧习俗下,对压抑己久的积怨的释放。
黛西的这种率真和无拘无束不仅冲击了贵族社会的价值观,也使生活在欧洲大陆受到其文化熏陶的美国人感到了困惑。在根深蒂固文化的影响下,这些欧化了的美国人也残酷地拒绝她、疏远她,导致了黛西最终的悲剧结局。詹姆斯对那些被欧洲人腐蚀了的美国人的奸滑隐晦、自私好利、不择手段都持批评谴责态度,对美国人的正直,慷慨、坦诚则备加赞扬。小说中,科斯特罗夫人和沃克夫人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她们虽然是美国人,却因长期住在欧洲而被欧化了,似乎欧洲就是文明的象征,它的传统就是不允许被违背甚至蔑视的,不但忘记了自己的美国习俗,更甚于开始与美国新兴文化完全对立起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与教养。科斯特罗夫人看到黛茜并非名门望族,就认为黛茜轻桃、粗俗,便拒绝与之认识,将黛茜拒绝在社交圈之外;沃克夫人更是把自己当成上层社会的代言人,在她眼里,黛茜的举止就是不正常的,因为黛茜“跟能碰到的任何男人调情、跟神秘的意大利人呆在角落里、整晚跟同一个舞伴跳舞、晚上十一点还接受来访”。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些恰恰反衬了黛西蓬勃朝气、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对生活的渴望与热情以及新女性的思维与处事方式,无论粗俗与否,这种形象和美国民族的象征也一同留在了欧洲大陆。也正是詹姆斯的坚持,让她们可以“理直气壮、神采奕奕地走进了作品”,可以“用自己的脚在走路,用自己的肺在呼吸”。
二、用有限视角映射的女性主义
亨利?詹姆斯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贡献是不同视角的写作手法。视角是指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情节、背景和事件等要素而建立的一种叙事模式,对揭示人物、促进故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视角的选择决定了叙事风格。一般说来,视角分为两种: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在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中,叙述者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交排之中。有限视角又分为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是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述事件的,叙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感彩,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往往采用故事中某一主要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读者是通过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视角来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与全知视角相比,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方式可以让读者感觉到故事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可信。
在《黛西?米勒》这部作品,詹姆斯运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手法,通过客居瑞士的美国年轻人温特伯恩的眼睛、思想给我们描绘了黛西既单纯又让像他那样高踞礼仪顶层的所谓的“绅士”们困惑的言行举止。乍看似乎是在以社会规范的角度批判这样的现象,但从另一个角度却给我们影射了一个坚强女子漠视上流社会虚伪礼仪的态度。在与黛西的初次见面时,黛西就毫不掩饰的告诉温特伯恩自己的交友观点:“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这里的社交界。这里没有什么社交界,就算有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在纽约有很多社会交往”、我一直和许多男人来往着”。这种直白又毫无顾忌的表白让年轻的温特伯恩很“困惑”,因为从教养礼仪上讲,这“很不得体”,但又好像没什么可以指责的。正是这种无可指责,影射了在作者心中对黛西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选择、确立自我的价值的认可。
实际上,从小说中,我们无从知道黛西具体的思想过程是什么,面对传统的上流社会对她的冷漠和指责,她是否也有困惑或思想斗争?在她的心中,是如何坚强的面对令人窒息的压力?但在与黛西简单的几次偶遇和会面的描述中,通过温特伯恩的视角,不难发现在他心中隐隐透出对这种有自己见解的女性的欣赏。当沃克夫人劝解黛西不要在大街上公然与男子散步遭拒绝后,便对温特伯恩请求他陪伴她离开这个让“体面的文明人难堪”的地方。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温特伯恩并不没有完全赞同沃克夫人的看法,他选择了从沃克夫人的马车上下来,尽管没能理直气壮地为黛西辩解,却也认为“我怀疑你我在日内瓦住的时间太久了”。这位深受所谓的欧洲的“文明”影响下的美国人,已经开始怀疑欧洲人的价值观,在他的意识深处,已经在抵触“文明人”的虚伪和内心的龌龊。
尽管黛西有着被上流社会摈弃的坚强,但依然无法改变女性在强势的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前弱势的那一面。在小说最后,黛西冒着感染罗马热病的危险依然执着地夜游月色迷人的古罗马场,也不出意料的感染疾病以悲剧收场。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这是女性面对新文化和旧文化斗争无可奈何的结局,微弱的呼声只带起了一点小小的涟漪,单纯又无拘无束的黛西只能选择走向绝路,连黛西自己都说“染上没染上罗马瘟疫我才不放在心上”,尽管温特伯恩的犹豫和困惑贯穿全文,但我们依然能从温特伯恩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在19世纪末社会变革中女性主义的崛起。而在黛西的葬礼上,他更是直接道出了她最迷人之处:“她是我认识的最单纯天真的女孩。”这句话原谅了所有黛西的不得体之处,也象征着在对新旧两个大陆文化的冲击下,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始冲击着人们旧的、保守的文明。这也正体现了作者使用“一个研究”作为小说副标题的用意。这不仅是对文化和道德冲突的研究,更是对女性自我意识崛起的研究,而这一切意义的实现却是从一个男性的视角和价值观的冲突中构建出来的,不能不佩服作者在发挥人物载体作用方面精湛的技巧。从未有人像他那样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地用人物来揭示同一个主题,正如英国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所说,詹姆斯只有一个真正的主题,那就是“世故的、狡猾的、腐蚀的欧洲对轻信的美国人的影响”。
三、小结
纵观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他一直在塑造众多踏上欧洲文化朝圣之路的美国文化女性形象。而当这些文化机制与勤劳、率真的美国精神相冲突的时候,她们又开始坚强地寻找自我发展的新方向。从创造手法上,詹姆斯通过有限视角的叙事角度,正面侧面地建构了女性主义,这使他的小说有了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也建立了他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Henry James. Daisy Miller[M]. England,Penguin Books, 1986.
[2]陈丽丽,李晓岚.探究影响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视角的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3]王跃洪,周莹莹.亨利?詹姆斯的现代主义叙事手法[J].外国语文,2011,(2).
[4]胡全生.20世纪英美文学选读——现代主义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 2013年中国楼市在磕绊中大涨 在困境中寻找成功的希望 有些磕绊是自找的 磕绊,岁月里的温柔怀念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通关便利化磕绊 余钢:在无望中寻找希望 万达在“实体+互联网”之路磕绊前行 在春天寻找温暖的希望 协调监管能化解久拖未决的“磕绊”吗 “空气保卫战”磕绊起步 磕绊终会沉入岁月河底 瓜子,乐在磕中 寻找南宁的希望 寻找丢失的希望 寻找新的希望 电影1997~2007:在转型中寻找希望 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绝望里寻找希望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在磕绊中寻找合作的希望 在磕绊中寻找合作的希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金焱")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受安然事件影响,美国成立 PCAOB 提升了审计监管的力度,并开始在欧洲推行跨境监管。如今,PCAOB 希望与中国达成跨境监管协议。
在2013年底,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拟第三次提出建议法案——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列出参与审计活动的合作伙伴的名单,以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以及审计报告的质量。
此前,PCAOB两次提议均因抵触而搁浅,审计监管之难由此可见一斑。有趣的是,2011年10月的建议刚刚公布,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就致信PCAOB,对这一建议置评说,在中国,即使是最受人尊敬的审计人员似乎也在争相降低底线,德勤、安永、毕马威、普华永道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也不乏与客户合谋欺诈投资者的。布洛克赞扬PCAOB的举措,称它会最终结束这种逐底竞争。
美国萨班斯法案要求在美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PCAOB注册并接受其检查。作为《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监管架框的一部分,美国国会授权PCAOB同美国以外的海外审计监管机构,就相互监管协议及信息秘密交换协议进行磋商。中美此前已经沟通多年,只是到了2011年,中国公司掀起了登陆华尔街的上市热潮,随后美国金融机构又掀起了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潮流后,中美如何合作解决这一财务丑闻才引发广泛关注。
按照美国的相关法律,所有在美上市公司都必须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审计机构也必须按照要求提供工作文件。这在理论上增加了跨境监管的难度——因为它允许美国国内的审查权力延伸到全球其他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显得尤其棘手,一方面,中国对跨境审计监管中的“”问题很敏感;与此同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又被爆出大量的造假丑闻。
詹姆斯·多蒂(James Doty)自出任PCAOB主席以来,一直努力唤醒大众对审计环节的重新认识——审计不是无关紧要,它对投资非常重要。2013年10月29日,在他办公室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谈及中美监管合作,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无奈与不解。
对于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多蒂说,“我们不想走到这一步,遗憾的是我们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多蒂希望,新一轮中国政府改革方案实行的时机,可以结束这种僵持状况。 审计监管的缺失
出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考虑,或者不对外公开中国企业股权结构,这些都导致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治理情况缺乏信心,这是企业丑闻的核心所在
《财经》:自2002年PCAOB成立之后,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对美国公司和投资者来说,它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还是风险?
詹姆斯·多蒂: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中国企业中已有超过50个审计师辞职。审计师辞职后,这些企业若无法取得审计批准报告,它们就不再符合上市资格,不能再进入资本市场。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于美国、德国或英国的证券发行人。
《财经》: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丑闻呢?这些中国企业决定来美国上市,绝不会是因为这里欺诈比较容易。
詹姆斯·多蒂:为什么会有丑闻?为什么会有企业资金挪用?为什么会有财务误报?为什么中国公司的控股股东会像媒体报道的那样,认定自己可以随意处置公司资产和权益,就像对待自己的资产和权益一样?
中国企业避免这类事件发生的唯一途径就是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并有能让全世界看到的、透明的会计体系,这一直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出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考虑,或者不对外公开中国企业股权结构,这些都导致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治理情况缺乏信心,这是企业丑闻的核心所在。
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美国机构投资者,能进行市场调查、获取深度消息,你自己就可以判断投资一家中国企业是好是坏;或者你是一个自认为有和内幕人士相同消息深度的美国投资者,你可能有把握去投资;否则,对一个只能站在局外、只能从报纸上得到信息的非内幕人士,无法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投资就没有依据,因为这些审计无法被PCAOB监管。
《财经》:中国概念股曾一度获利很高,是否利润和增长这两个目标的压力使他们认为必须要做些什么?
詹姆斯·多蒂:我认为不能找任何借口搞财务欺诈。中国企业试图在市场上表现得比它们的实际运营和盈利要强,这就意味着欺诈。通过向投资者介绍的业绩来吸引投资,这会导致投资者期待更高的回报。这个问题不是靠PCAOB、SEC或者投资者的资金来解决,而是靠中国企业解决自身的问题,它们必须停止为了吸引资本而进行虚假陈述,或提出无法实现的业绩预期。
当然,不是所有中国企业都这样。但由于没有PCAOB监管,投资者对缺少透明度的财报数字就没有信心。
一些美国人现在对中国市场的印象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投机者会滥用消息制造股价波动,在二级市场抛售或买进股票。对中国的这种看法也许有失公允,但它有代表性,这也是为什么有50位审计人员辞职,也是为什么会有中国企业退市。
《财经》:在美国历史上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过吗?如何化解的?
詹姆斯·多蒂:有过,在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的铁路投机时代出现过类似的财务欺诈风潮。
《财经》: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詹姆斯·多蒂:当一个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路上有磕磕碰碰并不令人惊讶,一些商人在推销他们公司股票的方法上可能会犯很严重的错误。但阻止对跨国交易的企业进行跨国审计监察,这无法树立投资者的信心,只会带来更多的猜疑,这不是正确的方向。
《财经》:我们能否反思一下法律体系上是否有漏洞和不够完善之处?
詹姆斯·多蒂:如果人们不想让他们的财务汇报体系有透明度和清晰度的话,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人们就倾向于把矛头指向别处。有很多原因能解释为何欺诈行为发生了而欺诈者却没有被发现。但同样有很多理由可以说明,对审计进行监管,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要求,同时也是让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进而更好地发现欺诈行为的最佳途径之一。审计监管是间接的工作,其效果同样是间接的,但没理由说不需要监管。在法律体系中,可能存在其他漏洞,但这并不能成为不用开展审计监管的理由。
《财经》:部分来自中国的声音认为,2011年针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潮是美国政府默许甚至授意的,你怎么看?
詹姆斯·多蒂:美国的政府机构没有排挤中国证券发行人的阴谋,这毋庸置疑。这一点我对中国高层人士多次重复过,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上就陈述过两次。美国法律很清晰,对全球所有想来美国上市的企业一视同仁,它们和美国公司一样,须遵守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市规则,提供财务审计信息,其审计机构必须在PCAOB注册并接受监管。
我们不关心这种规定对美国企业造成的影响,这也与中国企业提供的是商品还是服务无关,也无关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更廉价或更畅销,而是它们是否遵守美国联邦证券法律。
《财经》:为什么难以说服中国方面呢?
詹姆斯·多蒂:我不知道,如果我们不能达成跨国监管,那不是美国监管机构没做好,而是我们需要中国政府的协助。《纽约时报》提到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制定了“路线图”,还给出了“时间表”。中国政府一直不愿意向PCAOB和其他监管机构提供中国概念股审计报告的审计底稿,现在可以利用新一轮改革这个理想的时机,来结束这种僵持状况。 为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我们无法检查核实其在美上市企业财报的国家之一,只要中国继续以“国家”或是“国家机密”“保护商业机密”为理由,就会一直在这个名单上
《财经》:我理解美国金融市场有做空机制,在某种情况下,做空机构是否能得到SEC的任何暗示?
詹姆斯·多蒂:做空者自行判断选什么样的公司,做他们想发出的评论。和你我一样,美国政府通常是在报纸上读到这些。这些文章可能会促使监管者进一步调查。监管者要从很多途径收集信息,而且不光针对中国。
《财经》:我们谈一下做空者的角色,做空者可以通过破坏性的活动获益,这让人不安。而对企业的做空会发生“误伤”,甚至不排除有非法的现象。
詹姆斯·多蒂:每当空头这么做时,企业管理层都会抱怨说,这是个阴谋,或者,这是错的。美国也常听到这种抱怨。
但在信息无法自由获得的市场,做空者正确的可能性就更高,因为他们会进行调查,有时有内幕信息,当你限制信息时,问题只会变得更糟糕。
美国花了200年才从19世纪的“牛仔市场”(cowboy markets)转变到现在的状态,中国也许感觉还有200年可以等,但经济变化在加快,如果中国希望在全球金融市场有所作为——中国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就应该加入进来,与其他国家使用同样的游戏规则,即财务报告透明化。
PCAOB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审计检查,包括菲律宾、印尼、日本,韩国等。我们甚至可以与瑞士合作解决隐私和机密问题,我们同样应该能在北京进行审计检查。
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很有智慧,他们信息充分,对全球化有敏锐深刻的观察。我相信两国在跨境监管方面、在有些地方总是有共同的重大利益的。我想双方对达成一致意见的分歧并不太大。
《财经》:在美上市的154家中国公司中,有64家过去一年内的交易远远低于发行价,这让中国企业气馁,PCAOB如何能帮助重建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热情?
詹姆斯·多蒂:中国可以走的一步是允许PCAOB进行检查。优良企业想要在美国上市,如果我们能检查它们的审计,我们的检查员能进入中国看到需要看的,这对它们在美国上市的信心会有正面效果,对投资者也有正面影响。
在PCAOB网站上,列着我们无法监管审计的企业名单,很多中国企业榜上有名。中国是我们无法检查核实其在美上市企业财报的国家之一,只要中国继续以“国家”或是“国家机密”“保护商业机密”为理由,中国就会一直在这个名单上。
美国企业也有商业机密,但我们可以检查它们的审计。英国、瑞士公司等都有商业机密,我们可以监察它们的审计。中国究竟有什么不同,可以用商业机密的名义来阻止审计监察者的监管?
《财经》:这正是我们的疑惑,美国公司商业机密与信息公开之间的红线如何划定?透明度的限度究竟该怎么把握?
詹姆斯·多蒂:首先,审计检查不是审计。PCAOB进行审计检查,是为了判断审计师是否制定、并合理实施了符合美国审计标准的审计方案,这样审计师才有充分的根据来接受企业管理层对其财务报告的陈述。这才是审计检查要做的事情。
审计师及审计检查并不会披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审计检查会彻底检查审计师是否充分审计了公司财务报表上体现财务状况的因素:收入、估值、账面价值、储备和费用支出。在美国、欧洲或亚洲,几乎每家公司都有商业机密,但无论它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要接受审计,同时接受我们的审计检查,这些企业并没有因为审计检查而中止生意或泄露商业机密。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会因为害怕泄露商业机密而拒绝接受审计呢?
但中方从未就这一问题作出回应。我们与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有足够多的会晤,我们了解美中联合审计检查应如何开展,我相信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财经》:鉴于中美之间有不同的审计监管体系和程序,以及巨大的文化差异,怎样缩窄二者间的差异呢?
詹姆斯·多蒂:国与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我们也知道在审计上同样存在差异。但欺诈不是文化差异,偷窃投资者的资金不是文化差异。有时文化差异甚至成为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和良好的公司管理的挡箭牌。比如,有时个人把公司财产视为己有,有时会用文化差异当借口,说这是个人权利或自视的权利,但在西方,这种公司治理的观点已在法律上被抛弃了超过200年。 无限的合作空间,有限的等待时间
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中方批准而进行检查,终会有一天,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在PCAOB注册,这些事务所也不能对任何在美国上市交易的公司出具审计意见报告,这是最坏的情况
《财经》:2011年3月以来,华尔街对冲基金做空中国概念股似乎成为一种潮流,PCAOB对中国概念股的态度有无变化?
詹姆斯·多蒂:PCAOB的任务不是补救某些陷入管理不善、会计欺诈丑闻的中国上市企业及其审计师。促进企业的发展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是尝试与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合作,采用跨境审计检查的方式提升市场信心。
现在我们与中方就获取工作底稿已达成协议,收到了部分与执行法案例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但这些涉嫌欺诈的案例尚未有定论。请容我礼貌地指出,即便这些只是丑闻,也足以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根据以往案例,审计师辞职可能预告丑闻会发生。当然,过去的案例并不能代表中国企业会重蹈覆辙。
《财经》:在跨境监管领域,美国政府与中国方面的沟通情况如何?谁最初提起的?联络沟通的情况如何?
詹姆斯·多蒂:美中双方就这一问题已沟通长达九年之久。PCAOB一共十年的历史中,我们从2005年开始开展国际会计检查。根据萨班斯法案,任何会计师事务所想披露发行人或在美国交易的证券的财务报表,必须向委员会申请注册。从2005年起至今,已有50多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会计师事务所和50家香港公司在PCAPB注册。
这些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来到这里,披露在美国市场发行证券的发行人的财务报告,但当我们要求进行检查的时候,这些事务所并没有向我们提供工作底稿。而一旦向PCAOB注册,我们就有权限获得他们的审计工作底稿。这是法律规定的,我们无法改变。
《财经》:PCAOB已经与16个国家达成了合作协议,与中国的合作进展如何?
詹姆斯·多蒂:我们在欧洲开展审计检查,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合作协议声明,没有协议声明的越来越少。欧洲之外,有的国家虽然和我们没有协议声明,但我们获得了政府的批准也能进行审计检查。我们检查的国家从南非到法国到新加坡,还有刚才提到的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蒙古和印度。
中国是最难达成合作协议的国家吗?中方提出的隐私和商业机密问题,瑞士也提过,但为了瑞士会计师事务所、公司以及投资者的利益,我们最终达成了协议。
在我们与中方签订的《执法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中方已表态同意帮助我们获得在PCAOB注册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底稿。我们现在已经收到一套文件,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目前我们就执法问题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中方批准而进行检查,终会有一天,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在PCAOB注册,这些事务所也不能对任何在美国上市交易的公司出具审计意见报告,这是最坏的情况,但我们不想走到这一步,遗憾的是我们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
《财经》:PCAOB有一个常用的协议模板,跟中方签订的协议也是在此模板上建立的吗?
詹姆斯·多蒂:我们与中方讨论时用的协议草案与其他国家的没有差别。我们对中国并没有特殊要求,只想获得中方的授权,能够到北京,或者中国发行人所在的城市或其存放工作底稿的城市,能够到会计师事务所去查看工作底稿,或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将工作底稿带到任何他们指定的地点给我们。这就像美方派人到中国考察一些参与美国桥梁项目的钢铁厂一样,没有什么新鲜之处。
同样,中方也将享受同等待遇。如果中国证监会想派人到美国检查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或者检查在中国发行股票的美国企业的工作底稿,我们将积极协助中方。
《财经》:可以解释一下SEC、PCAOB、中国证监会以及财政部如何协作,共同监督上市公司的会计审查吗?
詹姆斯·多蒂:PCAOB的国际事务部、检查部、执法部的员工,已在北京与中国同行进行会晤。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派出了访美代表团,我们也派出了访华代表团,双方关系十分融洽。我们定期交流、交换协议草案、提出时间表,可以说我们的讨论是开放性的。
事实上,美中双方都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联系和沟通,这并不是问题所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告诉我们开展联合会计检查仍有障碍,而障碍是由中国法律造成的。希望新一轮改革可以创造路径来去除这些障碍。
《财经》:你对财政部和证监会印象如何,它们是否展现出了足够的灵活性?
詹姆斯·多蒂:我感觉这两个部委都很灵活,它们都希望能推进跨境监管。它们都明白,这对中国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审计在中国仍是非常新的职能,正处于发展、成型阶段,我们希望中国的审计工作在技能和经验上能够达到美国或者英国的水平。
《财经》: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法案对中美合作有何影响?
詹姆斯·多蒂: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PCAOB由美国国会授权,对证券经纪交易商的审计进行监督,目前正在从事一项关于证券经纪交易商审计监管的试验性项目。这并非美中间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它允许PCAOB同那些已与美国签订保密协议的外国监管机构分享监管信息。这使我们向中国监管机构提供我们了解到的中国上市公司的审计,以及这些审计公司的有用信息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这些监管机构。当我们同全球其他国家打交道的时候,这个法案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有利的。
《财经》:你对中国监管者的期待是什么?监管合作未来的挑战何在?
詹姆斯·多蒂:我们同中方即将达成一项合作协议声明。若该协议声明能用四五个月达成的话,那我们就能开始对中国审计的工作底稿开展监管,这将引起广泛的关注。
挑战在于,中方是否会允许这样做。目前双方离达成一致意见已非常接近,正在就协议文本进行磋商。只要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知道这不违反管理当局颁布的法律,这项协议就应该会被签署执行。
《财经》:欧洲同样有其自身的审计原则,但我们没听到过中欧之间有很多问题。是不是美国的门槛太高了?
詹姆斯·多蒂:不是。我们为在欧洲推行跨境监管也做了很多工作。欧盟成员国首先得建立其自身的审计规则,这些都是2002年以后的事情,也是安然丑闻事件的结果。同样的事件,不仅影响美国,也影响了欧洲。倒闭的这些公司中,有的公司股票全球发行。
《财经》:如何定性中美在监管合作方面出现的磕绊?说到底,这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是意识形态问题?或者是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詹姆斯·多蒂:这是个全球化现象,各国市场相互交叉,中国不能指望仅仅依据自己的规则运作。想对审计进行监管的并非只有美国,所有主要的经济体都希望能对审计进行监管,他们希望能参与其中。全球化的进程会带来让人无法忽视的变革和外部延展力。
在美国,由于审计在保护投资者以及确认财务汇报数据方面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美国的法律要求审计公司注册登记并接受监管。公司管理层编撰数据,审计只是简单地接受这些数据,与此同时却假装在审核,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体制。这也正是为何美国成立了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英国在近来欧盟的改革中成立了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的原因。这种联合监管机制并非逆流而上,违背全球趋势。
2011年7月5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就中国对原材料出口的限制措施案(DS394一美国,DS395一欧盟,DS398一墨西哥)专家组报告,专家组认为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的出口措施不符合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专家表示,这份裁定无疑对中国原材料出口政策是个巨大的挑战。虽然这次的案件中不涉及稀土产品,但此次美国和欧盟“投石问路”的举动得到世贸组织支持后,很有可能将下一个目标锁定稀土。
专家组认为,中国的出口关税与入世时的承诺不相符,原材料出口限额的设定也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报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的措辞,中国并不被允许援引《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条款来使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出口关税得以正当化。专家组认为,即使中国可以参照世贸组织规则中的某些例外条款,也未能满足这些例外条款的前提条件。”
美国五巨头联手保护知识产权
美国5家互联网巨头公司近日宣布,如果互联网用户非法下载受版权保护的电影、音乐和电视节目,供应商有权降低他们的网速或限制他们的访问。这5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分别是Verizon通信公司、康卡斯特公司、时代华纳有线公司、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和ATT公司。它们最新达成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消费者的上网账号被用于非法下载,他们将收到通过电子邮件或弹出式窗口发出的警告。如果警告过6次后依然有非法下载行为,供应商虽然不会终止其互联网接入服务,但可能会暂时降低这些用户的网速或者限制他们的页面浏览,直到这些用户同供应商取得联系。
109项船舶行业标准10月实施
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109项船舶工业行业标准中,44项标准将代替原有标准,65项标准为新制定标准,103项为推荐标准,6项为指导性技术文件。
即将实施的这批船舶标准覆盖面广有与船舶设计相关的《船舶产品专用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号》、《合同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相关衔接的基本要求》,与船舶焊接工艺相关的《船舶碳素钢管TIG焊接技术要求》、《FCB法多丝埋弧自动单面焊焊接工艺》,与船舶涂装工艺相关的《船舶压载舱涂层技术要求》,与船舶下水相关的《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要求》,以及与船配产品相关的《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船用中速柴油机齿轮箱技术条件》、《船用阀门设计指南》、《钢质小型舱口盖》等标准。多家国内外制造商召回梅赛德斯-奔驰
乌尼莫克越野货车及改装车
近日,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保定北奥石油物探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宏业石油物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及戴姆勒股份公司、Zweiweg Interna[‘ionaIGmbH&CO.KG、AssaIOni com S.P.A、ZAGRO Bahn-und Baumaschinen GmbH等多家国内外制造商委托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11年7月15日起,召回部分2007~2011年款进口乌尼莫克(UNIMOG)越野货车和改装车。据该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2辆整车和78辆改装车,所使用的底盘型号为乌尼莫克U400、U3000、U4000、U5000,底盘生产日期为2007年11月9日~2011年4月26日。
欧洲专利局接中国专利申请1.3万份
欧洲专利局副局长瑞蒙德-鲁兹近日在北京表示,2010年欧洲专利局收到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达到1.3万份,比2008年增长了96%,表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瑞蒙德-鲁兹是在中国一欧盟知识产权项目(二期)(IPR2)的结束仪式上作此表示的。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共同出资1627.5万欧元开展IPR2项目,其中欧盟出资1085万欧元,中国出资542.5万欧元,项目为期4年(至2011年)。中国商务部是该项目的中方执行机构,欧洲专利局是该项目的欧方执行机构。
质检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七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加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提出指导要求。
根据我国实际,《意见》明确加强品牌建设的重点领域将分别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四个方面,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新闻出版总署与美国三大出版传媒集团签合作备忘录
当地时间7月6日和8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代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分别在纽约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新闻出版总署支持三集团在中国法律规定范围内在中国开展版权合作。三集团将积极探索与中国期刊业的合作机会,帮助中国期刊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使更多的中国内容为三集团全球性期刊所采用。
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康泰纳仕集团在与中国期刊社合作中,利用其全球发行渠道,促进中国期刊在海外的推介和发行;支持中国出版企业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国际数据集团在产品、项目、投资、机构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中国出版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著怍权法》第三次修订工怍正式启动
7月13日从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获悉,《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据介绍,《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颁布并自199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分别于2001年10月和2010年2月进行过两次修订。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著作权法律制度遇到严峻挑战,进一步加快推进《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强调,《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首先必须立足于国情,致力于解决我国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其次掌握好著作权法利益平衡原则,妥善处理好创作者、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本平衡,妥善处理好保护著作权与保障信息传播的关系;此外,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海南口岸进口免税品增长近20倍
受我国首次试点实施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口岸进口免税品3659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0倍。
【关键词】康德哲学/非欧几何/狭义相对论/批判精神
【正文】
20世纪早期可谓科学史上罕有的黄金时代。其间,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继创立,由此不仅为物理学提供了新的范式,而且为人类的整个自然观带来了重大变革。赞叹之余,我们更应细察这些科学思想的源流,从而发现通向未来的重要启迪。这就必然把我们带到19世纪后半叶这一令德国人为之骄傲的时代,尤其是在被誉为“德国科学的帝国首相”的亥姆霍兹身上,我们将会发现导向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一追踪“先天”空间形式的世俗血统
在人类文明史上,数学因其在我们的整个知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而与哲学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对数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不仅是推动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也使数学的内容不断深化和发展。从柏拉图到康德的哲学唯理论流派就把数学当作自己重要的理论基石,欧氏几何学曾被康德看作是存在先天综合判断的根本依据之一。“经验论哲学家们则反对这一论证,结果都失败了;唯理论者有数学家站在他的一边,要反对他的逻辑,似乎是没有希望的。非欧几何发现之后,情况为之逆转。”[1]经验主义思潮随开始盛行。对于认识论的这次重大革命,亥姆霍兹功不可没。
从其科学生涯的早期,亥姆霍兹就致力于对数学、物理学基本概念的哲学分析和批判考察。在他看来,自然科学与逻辑学在思维方式上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在作为“哲学的一部分的逻辑学中,关于大前提及小前提的起源问题一般是没有说明的,……传统逻辑把自己限于那种方式、方法,由这种方式、方法你就能从已知的和给定的命题推出新命题,即一个人如何从三段论中推出命题。它并没有给出我们如何达到最初命题的大前提和小前提的任何信息。一般说来,这正是由一位未知的权威所给的命题。”[2]而自然科学的程序则恰恰相反,它的目的在于获得先前未知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不能由任何权威给出的。正是那些先前不知道的命题,形成了自然科学的主要部分及最重要的部分。按照这种精神,对于一个理论来说,亥姆霍兹最为关注的必然是对其前提及基本原理的批判性审查,并进而揭示出它们的“世俗血统”,这正是他科学与哲学研究的突出特色,也是一切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科学家及哲学家所共有的优秀品格。因此,从其对生理光学的研究到对一般空间知觉的起源和本性的沉思,再到对几何学及算术公理之基础的批判性考察就成了亥姆霍兹科学与哲学探索的必然发展趋势。
早在1857年给其父亲的信中,亥姆霍兹就明确谈到:“我正感到某些问题急需特别处理的必要性。就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一位现代哲学家着手处理这些问题,它们全部属于康德所探讨的先验概念的范围。例如几何学原理和力学原理的起源问题,以及我们必须逻辑地把实在归诸于物质和力这两个抽象概念的理由。其次是来自类比的无意识推理的规律,由此规律我们才从感觉进到知觉。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只有通过哲学探讨才能被解决,也才是可能解决的,以致我感到对更深奥的哲学知识的迫切需要。”[3]但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决不能像前人那样单靠纯思辨的方法,否则就会重蹈覆辙。随之,亥姆霍兹对感官生理学、特别是生理光学及知觉的起源与本性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研究,直到1866年才真正转向几何学公理及算术公理之基础的研究。
在亥姆霍兹看来,像几何学这样的科学可以存在,而且按它的方式被建构起来这一事实,已经必然地引起每个对认识论问题感兴趣的人的关注。我们的知识中没有别的学科像几何学那样似乎是现成地出现的。在这方面,它完全避开了其它的自然科学学科必须做的那种收集经验材料的繁琐任务,以致它的程序的形式是唯一地演绎的,结论来自结论,并且谁都不最终地怀疑这些几何定理对现实世界的有效性,从而使得几何学总是被当作令人叹服的例子去证明,不必借助经验我们也能获得关于实在内容的命题的知识,特别是被康德当成了存在先天综合判断的根据,这是不符合批判精神的。亥姆霍兹要进一步对这些所谓的“自明公理”进行批判考察,其目标在于“给出有关几何公理,它们与经验的关系以及用其他公理代替原有公理的逻辑可能性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一种解释。”[4]
那么,欧氏几何所隐含的基本事实是什么呢?亥姆霍兹的分析表明,欧氏几何的所有证明的基础都在于确立相关的线、角、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叠合。只有当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时,它们才是相等的。对之作进一步的分析将会发现,为了使两个图形相等,必须把一个图形移向另一个图形。但是如何移动呢?答案无疑是要保证移动过程中图形保持不变,这相当于移动一个不变的刚体。显然,这里隐含的公设是不变刚体的存在,而这个概念是来自对自然物体所显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特性的抽象。如果刚体或质点系统不能形状不变地相互移动,如果几何图形的叠合不是一个独立于一切运动的事实,我们就不能谈论全等,也不会有空间测量的可能性。因而,对欧氏几何来说,首要的是全等概念,而不是两点间的最短线,这就是亥姆霍兹基于事实的分析而非解析的准则所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正如他在谈到这一点时所说:“我的出发点是一切最初的空间测量都是基于对全等的观察。显然,光作为直线的性质是一个物理事实,它受到其它领域的特定实验的支持,对于可以获得对几何公理的精确性充分确信的盲人来说,光的这一特性是绝对不重要的。”[5]因为盲人不借助光的直线性也能理解欧氏几何学,但盲人并非通过触觉没有领悟全等。
亥姆霍兹认为,Riemann的解析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反映出我们的空间概念所必须的经验部分。而他自己的目标则在于以确立重合为起点,去假定空间测量的可能性并进而探求多维空间的一般解析表达式,这就意味着经验地得到了几何公理。在谈到与Riemann的研究思路的重大区别时,亥姆霍兹指出:“我自己达到同样的考虑部分地来自对于颜色的空间描述的研究,部分地通过对以视野中的测量为目的的视觉估计之起源的研究。Riemann从描述空间中无限接近的两点间距离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开始,由此导出了关于不变的空间结构的自由运动定理,而我则从观察事实出发,这一事实即不变的空间构形在我们空间中运动的自由性是可能的,并且我由这一事实导出了较Riemann当作公理的解析表达式的必然性。以下就是我的计算所基于的假定:(a)关于空间的连续性和维数;(b)可动刚体的存在,它是通过叠合而进行空间测量的比较时所必需的;(c)这种刚体的可自由运动特性,由(b)(c)两点可保证两个空间图形的叠合与其所在的空间位置无关;(d)刚体的旋转不变性。”[6]亥姆霍兹认为,这四个假定都是普通几何所具有的,“尽管以上假定没有关于直线和平面的存在的公理及平行线公理,它也是完备的和自足的,并且从理论上看,它具有完备性和易于检验的优点。”[7]
从以上四个假设出发,亥姆霍兹达到了Riemann的研究起点,即N维空间中扩展了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如令维数为三,并假定空间是无限扩展的,就只有欧氏空间是可能的。也就是说,欧氏空间只是满足叠合条件的不同类型的空间中的一种。这些空间包括球面空间和伪球面空间,它们也是可设想的无矛盾的几何学。
那么,为什么我们接受了欧氏几何,而没有接受其它可能形式的非欧几何呢?为此,亥姆霍兹认为必须首先研究可想象的和可知觉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从中发现新的准则,以便用于有关几何学的特殊考虑,从而区别出空间知觉中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他先后研究了假想的二维生物在平面、球面及椭球面上所产生的几何学。从而得出结论:欧氏几何学之所以是我们周围实在世界的几何学,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我们的视觉观念已经变得与这一环境相适应,因而也服从欧氏几何定律。如果生活在另一种几何结构不同的环境中,我们就会与新的环境相适应,学会看非欧几里德式的三角形,会觉得三角形的内角和不等于180度是正常的,我们也将学会用被那个世界的刚体所定义的一致性来测量距离。也就是说,欧氏几何的优先权是古老习惯的产物,它的基础在于我们的物质环境的欧几里德特性,我们由之认识几何关系的物理实体——刚体和光线在结构上是与欧氏几何定律相一致的,这种经验事实正是这类习惯的源泉。因而,康德意义上的终极范畴是不存在的,它所被赋予的确定性和固有的必然性也是虚幻的。由此,空间直观的“世俗血统”显然无疑其基础受到了根本性的动摇。一场新的认识论革命即将到来,它的目标正是对那些被赋予先天性的基本概念进行彻底地批判和清洗。马赫及赫兹的力学批判正是这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论的创立则是这一认识论革命的重大成果。在爱因斯坦看来,如果没有亥姆霍兹的非欧几何思想,就不可能通向相对论。
二爱因斯坦:“时间是可疑的”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完成人类时空观根本变革的伟大哲人——科学家。他的青年时期正值追寻科学原理之基础的英雄时代,而善于从思想起源对基本概念进行批判性考察恰是爱因斯坦成功的关键,这与亥姆霍兹不无重大关系。
正如爱因斯坦多次谈到的那样:还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时,他就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了亥姆霍兹、玻耳兹曼、赫兹等人的论著,特别是亥姆霍兹的五卷本《理论物理学讲义》使他受益匪浅。其中的第一卷有一半讲的都是哲学和认识论,具体实验却很少提及,甚至连那个在他的赞同下首次完成的迈克尔逊实验都未提及。正是这套讲义加强了爱因斯坦的批判意识及研究认识论的自觉性。当谈及这段经历时,爱因斯坦不无感慨地说:“在那里我有几位卓越的老师(比如胡尔维兹(A.Hurwitz)、明可夫斯基(H.Minkowski)),所以照理说,我应在数学方面得到深造。可是我大部分时间却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其余时间,则主要用于在家里阅读基尔霍夫(G.R.Kirchhoff)、亥姆霍兹(H.L.F.vonHelmholtz)、赫兹(H.R.Hertz)等人的著作。”[8]大学毕业后,在伯尔尼专利局做试用检验员的爱因斯坦与C·哈比希特、M·索洛文三人组成了奥林比亚科学院,其中研读和讨论包括亥姆霍兹在内的大师们的著作是科学院的主要活动之一。因而,亥姆霍兹对于几何学、数学及力学基本概念的批判对爱因斯坦的认识论及其对康德哲学的看法有着直接影响。
在爱因斯坦看来,康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他所说的构成科学的先验概念,而承认先验综合判断的存在则是他设下的圈套。[9]事实上,康德在那些作为任何思维的必要前提的基本概念与来自经验的概念间所作的根本性区分是不正确的,其原因在于康德只强调了那些基本概念的有效性而忘记了它们的世俗来源,从而它们就会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既定的东西,并打上“思维的必然性”、“先验地给予”等等烙印。康德正是这样去看欧氏几何的。正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与实在”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欧几里德几何的纯逻辑的(公理学的)表示,固然有较大的简单性和明确性这个优点,可是它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放弃概念构造同感觉经验之间的联系,而几何学对于物理学的意义仅仅是建筑在这种联系之上的。致命的错误在于:认为先于一切经验的逻辑必然性是欧几里德几何的基础,而空间概念是从属于它的。这个致命错误是由这样的事实所引起的:欧几里德几何的公理构造所依据的经验基础已被遗忘了。”[10]既然“先天”空间形式已不可能,“先天的”时间形式还成立吗?这便是相对论的诞生必须突破的一道难关。在放弃了许多无效的尝试之后,爱因斯坦终于醒悟到:“时间是可疑的。”谈到这一点时,爱因斯坦特别强调了休谟和马赫的影响,在他看来:“只要时间的绝对性或同时性的绝对性这条公理不知不觉地留在潜意识里。那么任何想令人满意地澄清这个悖论的尝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清楚地认识这条公理以及它的任意性,实际上就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11]这里并未提到亥姆霍兹的作用。的确,亥姆霍兹由于认识到“时间”观念的复杂性而更关注于空间观念的批判性考察。但这种批判对相对论的创立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并不亚于马赫那“坚不可摧的怀疑论”。[12]在谈到非欧几何与物理学时爱因斯坦也指出:“物理世界的几何究竟是怎样的?它究竟是欧几里德式的还是任何别种的?许多人都争论过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为了说明这种争论,必须在下面两种观点中彻底坚持一种。第一种观点,同意几何‘体’实际上体现着物理固体,当然,这只要固体遵守那些关于温度、机械应力等等已知的规定就行了。这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实验物理学家的观点。如果几何的‘截段’,同自然界的一定客体相对应,那么几何的一切命题也都具有说明现实物体的性质。这种观点亥姆霍兹说得最明白,可以补充一句:要是没有这种观点,实际上就不可能通向相对论”。[13]对此应怎样理解呢?如果我们深入考察亥姆霍兹的非欧几何思想,我们将发现,其中不仅仅有对先天空间形式的批判,而且包含着关于“空间”相等的一种操作定义,从而为建立新的时空观指明了方向。
在有关空间知觉的早期研究中,亥姆霍兹就指出,我们对各种空间形状、距离及空间关系的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我们的身体或简单仪器的操作及实验而达到的。他关于非欧几何的探讨是通过空间中刚体的运动而进行的,而其中的相等关系正是由刚体向它的比较对象发生的真实运动来作出操作定义的。关于空间间隔的测量,必须首先对作为测量标准的刚体的某些特性给出明确规定,此后测量的意义就由这个作为标准的刚体的重复操作而确定。也就是说,康德意义上的那种绝对普遍而必然的几何学并不存在,只有与关于等同性的操作定义相关的几何学。按着这一观点,爱因斯坦在长时间的沉思之后,对时间概念提出了类似思考:同时性也没有任何绝对意义,它只能在一个确定的操作定义之上讨论,即同时性的爱因斯坦定义。
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一划时代论文中,爱因斯坦基于对电动力学所导致的不对称现象的深刻分析和长达十年之久的追光悖论的沉思,首先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个公设。在随后的运动学部分,爱因斯坦首先给出了同时性的操作定义,从而使得“同时性”概念不仅摆脱先验色彩和直觉性,而且使它与经验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结论是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个突破之后,先前的极大困难就迎刃而解了,时间的相对性和空间的相对性以及新的时空变换都不过是同时性的相对性的必然结果。这便是该文的运动学部分所提供的狭义相对论的完整的基本原理。
三从亥姆霍兹到爱因斯坦:富有批判精神的优良传统
科学哲学家赖欣巴哈在谈到相对论的哲学意义时曾指出:“我们把几何学问题的哲学说明归功于亥姆霍兹。他看出物理几何依赖于刚体全等的定义,并因此推得,物理几何本质的清楚说明在逻辑上比几十年之后发展起来的彭加勒的约定论更优越。又是亥姆霍兹,借助于形象化是有关固体和光线的经验结果这一发现,澄清了非欧几何的直观说明。……亥姆霍兹不能成功地劝服他的同代人脱离康德的时空先验论并不是他的错误。只有很少的专家知道他的哲学观点。当由于爱因斯坦的理论使公众的兴趣转向这些问题时,哲学家便开始让步并脱离了康德的先验论”。[14]我们认为,其中的“哲学说明”是指亥姆霍兹的思维和方法在本质上是哲学的,即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前提进行彻底的批判考察,这正是康德哲学所富有的批判精神。正如海涅谈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德国引起的哲学热潮时所说:“康德引起这次巨大的精神运动,与其说是通过他的著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是通过在他著作中的那种批判精神,那种现在已经渗入于一切科学之中的批判精神。所有学科都受到了它的侵袭。……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大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15]的确,在康德之后,出现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们沿着唯心主义道路进一步发展了康德哲学。与之不同的是,稍后的一大批德国杰出的科学家走的是另外一条以实证科学去解释和发展康德哲学的道路,其结果是康德哲学的许多结论得到了改造,但就其精神本质而论,则是对康德哲学的精神——批判精神的真正继承与发扬,这也正是德国科学的优秀传统的突出特点。这后一条道路的开拓者正是亥姆霍兹,他也因而被看作新康德主义的领导者和科学哲学的先驱者。赫兹、普朗克、爱因斯坦则是他的直接传人。他们的思维在本质上是哲学的思维,他们既是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在此,富有批判精神的文化传统发挥着重要的助长剂和催化剂的作用。爱因斯坦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16]
以上探讨不免使我们联想到中国教育的现状。我们的课堂、教材灌入给青少年的都是无血无肉的死的东西,知识技能化的倾向愈演愈烈,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丧失殆尽。由此,怎么能培育出世界级的科学大师呢?这或许可算作我们从本文得到的一个重要启示吧!
【参考文献】
[1]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2.
[2]Helmholtz:VorlesungenuberTheorerischePhydsik,Bd.I,Leipzig,1897.S.5-6.
[3]L.Koenigsberger:HermannvonHelmholtz,Oxford,1906.P.160.
[4][5]Helmholtz:EpistemologicalWritings,Boston,1997,P.2;P.39.
[6][7]Helmholtz:WissenschaftlicheAbhandlungen,Leigzig,1868,S.621.S.616.
[8][9][10][11][13]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104、349、24、207.
[12]A·I·米勒.科学思维中的意象[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04.
[14]AlbertEinstein:Philosopher--Scientist,EditedbyP.A.Schilpp,NewYork,1949,P.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