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文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就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谈些体会.
一、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寓情于教, 关注学生数学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1.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熏陶,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例如,在讲“二次函数图象”时,我引导学生画出光滑圆润的抛物线,还让学生进行比较:谁画的图象更漂亮.并顺势利导告诉他们:隋代的赵州桥的桥拱就是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建造的,很美吧.希望每次都能见到你们画的优美的抛物线,让我有美的享受.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感受数学中图形符号的简洁美、数学化繁为简的概括美、化曲为直的转化美、层层演绎的严谨美和逻辑美、富于变化的神奇美、数形结合的和谐美、图形运动的对称美……如果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美,就会对数学产生情感,进而去欣赏数学、享受数学,并主动学习数学.
2.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并进行挖掘;还把校园内、社会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合理地引入了课堂,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课内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联系.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以测旗杆的高度和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料中裁剪玩具小汽车需要的最大的正方形的零件为例题,赋予数学符号以生活意义.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案,有的说爬上去测量,有的说砍下来测量,教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好奇,就想去探究.最后发现只要构建相似三角形就能建立比例式,从而测量出高度.接着追问:要你测量一座大楼的高度,愿接受挑战吗?学生高呼愿意.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了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师生感情融洽是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教师应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地关怀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爱,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较好时,我就面带笑容地与学生握一握手;当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时,我便以命名的方式加以肯定;当有学生提出比前面的解题方法更简捷的方法时,我会故意说:“哇,你真厉害!这个方法老师都没有想到.”当学生之间为讨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我会对胜方说:“感谢你们为全班同学带来的精彩!”尔后又对败方说:“是你们让大家从错误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你们虽败犹荣!”这样,在数学课上,只要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就会主动提出来,他们可以得到学习、思考的乐趣,体现出“亲其师,信其道”的魅力,增强培养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
2.创设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内化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创设新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新颖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新异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创设受挫情境,让学生从挫折中磨炼意志.在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的题目总是给学生一些陷阱,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全面分析.
论文摘要: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恩主义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必须研究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活动这把双刃剑给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放在首位。坚持以科学的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人,以高尚的精神引领人,以优秀的文化熏陶人,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开创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人们普遍感到,当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同学缺乏理想,追求功名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非常严重;图安逸,少进取,善恶不分,美丑不分。那么如何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作为一所全13制的培养学前幼儿教育师资为己任的高等师范学校,坚持以科学的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人,以高尚的精神引领人,以优秀的文化熏陶人,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开创了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人,在养成教育中收获品质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个会学习的人,首先是一个会生活的人。学会生活的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中:爱护学校一草一木、一架钢琴、一张桌子;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按时作息,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有健康的兴趣爱好……革除不文明、不健康陋习,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从每一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做文明的使者、礼仪的先锋。组织学生围绕日常生活小事,开展“告别校园不文明现象”大讨论,开展“人人都是文明形象、事事都是文明行为”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影响学生的道德习惯。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今天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向的今天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以高尚的精神引领人,在人格发展中树立标杆
有人说,在教育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教师正在悄悄进行一场历史性的角色转换: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发展自己。这其中,“以身立教,树立高洁的师德垂范意识”应成为教师永无止境的目标和追求。
实践证明,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外因。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的形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一身正气,用平时的一言一行去感染熏陶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制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旋律,使之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和的。”教师是直面学生的,是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主动者。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所谓品德孕育品德,人格孕育人格。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净化,使人格得到完善,成为学生最直接、最可信的榜样。
三、以优秀的文化熏陶人,在书香氛围中陶冶性情
1.把握学校文化特征,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一种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和,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追溯校园的历史,从文肇祉别墅、自居易祠堂、李鸿章祠堂……,到今天的幼师校园,一路走来,期间浸染了几多的文墨经儒,那立于土丘之上的照怀亭、那虎丘古塔倒映其中的塔影池以及池边的慈禧谕旨碑,无不让人感受到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景是景,物是物,如何把这种“景”、“物”化为融人师生情怀的“精神”,我们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做到充分利用学校有形的空间,从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精致的布局安排,体现出校园历史的时空感和新时代幼师人奋发进取的气息:修建文化碑廊;设立礼仪教育室、幼教实验室;举办书画笔会;阅览室设置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专柜、自居易图书专柜、李鸿章图书专柜;调整学校用房,重新命名学校有关建筑的名称……这一系列工程无不为了进一步营造健康优雅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更具教育性、人文性,生态性,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在主流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经过广泛的征集、讨论,共同提炼形成了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校训,“追求卓越、为世之范”为校风,“以德立教,以爱树人”为教风,“品学兼修,艺文并茂”为学风的学校文化氛围,为铸造学生优秀品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树立了精神标杆。
2.浓郁校园书香氛围.创建学校育人特色
青年学生的精神需要是丰富多彩的。如何使青年学生在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上由一味地追求时尚、追求物质享受转而为追求精神享受、丰富精神世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为学生创造足以充实学生心灵世界的学习环境。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在注重传承历史、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教育因素,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我们一方面加大图书馆的经费投入,着力做好图书馆的装备扩建工作,增加图书数量,提高图书质量,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着力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学校在每个班级中设立一个小书柜,里面放着学生自己捐献出来的心爱的图书。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力的补充。为了进一步加强学前专业的大专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每届学生都由教师在学期初开列专业方面的书籍目录及文学作品的阅读书目。
书籍,传承着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打造书香校园”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需要,是学校升格之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常说:“生活当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社会发展没有书籍,就好像失去阶梯”。同样,我们认为我们的青年学生若能以书为友,以读书为乐,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必能从根本上使学生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矫正人生航向,找回自己。
四、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在自我发展中升华情感
1.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诸多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结构里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力、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自我期望的人物。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精神的唤醒与潜能的释放;从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来说,素质教育更注重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发展。社团活动是我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提升学生多方面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力载体。近年来,我校陆续组织了30多个社团。各社团活动精彩、成果不断。社团活动中,同学们热情洋溢,积极投入,充满活力,增强了主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心理学家阿德勒强调,人都有追求卓越的本能。学生们在活动中被激发起了寻求发展、追求卓越的内在需求,形成了促发成长的强大内驱力,体验着内在素质和科学价值观生成的快乐和满足。实践表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加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热爱生活,更加朝气蓬勃、坚韧有力。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是极为丰富而深远的。
2.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感召学生精神世界
中国梦的提出并不是随意的,有它一定的必然性,有悠远的传统文化,深远的理论基础做支撑。有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要弄清中国梦思想的精髓,必须首先弄明白他的由来,正确理解并为之奋斗,才能转化为无形的精神力量。
1.文化基础分析。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都会折射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人们思想和生活中去。中国梦是一种纯包含中国文化的元素。隐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要说梦这个简单词,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周公解梦》之说。从儒家思想的大同梦,到道家思想的无为梦。以及近代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理论思想梦,到当代的改革开放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梦想。凝集着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而现实的中国梦的提出,不仅承载着前人梦寐以求的思想追求,也为后人指明了奋斗目标方向。
2.理论基础分析。中国梦的提出也有厚深的理论基础做支撑:中国梦的宗旨是富国富民,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古有民富则国安,以民为先,以民为本之说。中国梦本身包含这些内涵。中国梦的实现是靠人去实现的,也是为人民谋福谋利。这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毛泽东思想群众路线思想理论一致。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只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积累财富,创造财富,才能做到富国富民,振兴中华,迈向民族复兴大道。
3.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梦的提出符合历史发展变革的规律:中国梦的提出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为依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早在汉唐时代,中国曾经是世界东方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东方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曾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领袖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中国就强大昌盛,就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核心。虽然中国经历多次分崩离析,到 18 世纪初,中华文明依然处于世界文明的前列。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掉进了黑暗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内有封建军阀割据,各自为战,各占山头,有志之士难抒胸臆,一展才华。无德之人霸拥江山,欺世盗名。导致外有列强入侵,中华民众饱受战乱之苦。后来经历经无数仁人志世前赴后继,追寻中国独立强大的梦想,牺牲了无数先烈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重新建立新中国。依靠人民,团结人民,人民当家做主,中国才重新站起来。立国之初,中国经济就快速发展,十年浩劫,经济又停止不前。到上世纪 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现在几乎能够与美比肩。中国重新回归复兴之路的正轨。因此中国人有理由有必要,是时候该做做中国梦之梦想。什么是真正的民族复兴?只有祖国统一,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国力超美,主导世界文明的发展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民族复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现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兴旺,只要中国人怀中国梦思想的理念,同心同德,不为之奋斗,实现这一目标为期不远。
二、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精神思想的寄托。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终将被历史淘汰。同样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是可悲的人,终将被时代遗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滋生许多不良问题。多少人因追求权利而腐朽,多少人因追求金钱而贪污,多少人因贪图名誉而堕落。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行为随意,许多人缺少正确价值观念。中国梦的提出,无异于成为当代大学生精神思想的着落点。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把他们的随意思想凝集成一个方向,成为新时期他们的精神支柱。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梦想。而当代大学生将马上走向社会,只要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为社会释放相应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汇成一股洪流,中国梦就能够自然实现。
2.中国梦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所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高涨。而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多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比将影响和威胁西方国家以往具有的利益。因此他们是不甘于看见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愿意看见中国的强大,也必将千方百计阻止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不断地制造事端。国际上东海问题,南海问题风声鹤唳,国内东突分子异常活跃。这些时刻提醒国人要认清形势,找好对策去一一解决。尤其要教育好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追求多样,向往自由,培养他们正确价值观念,使他们有历史使命感,正确对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联系。把个人梦想和整个中国大梦思想紧密联系一起。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只有自身民族强大,才能使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同时影响世界,主导世界新秩序,使中华民族成为主导世界和平的正能量。因此中国梦也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责任和义务。
三、中国梦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课堂教育。适当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分析中国梦主要包含的内涵,加强中国梦思想教育。首先,在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详细讲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结合专业课程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和实现方法,让大学生不由自主地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为投入中国梦的实践丰富知识,学好本领,使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无处不在。其次,结合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思维开阔的特点,采取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参与探讨,调动学生对中国梦内涵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宣传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宣传教育辅助工具形式多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媒体技术,小版小报等等舆论工具积极宣传中国梦内涵。还可以用形象生活的具体画面,展示中国各领域取得成就,加强中国梦思想正能量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而骄傲,并从思想上领会自己的历史使命感。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
大力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军校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必须抓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时代课题。
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还是一项紧迫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军队院校要重视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正确掌握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内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实践,不断探索对于培育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当代军校大学生认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自身理论知识层次不够高,在更深入的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实现时,有一定难度,对于加强当代军校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军校大学生也有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因部分社会资源的匮乏,分配不均,使得当代大学生过于注重现实主义,没有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于的关系正确处理,功利化现象过普遍,还有诸如缺少诚信现象以及人性多面性现象较重等情况的普遍存在,这不但对于当代军校大学生的自身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使得心理压力较大,无法轻松的完成正常学习,还阻碍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常学习认知,不利于当代军校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力加强对于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军队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是加强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的正确形成以及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实现的有效途径。要不断提高对当代军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快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对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军队院校教育水平。军队院校的教育在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军队院校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加强师德建设作为核心,居于军队院校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工作重点。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培育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服务人民、为军队贡献自己力量等高度敬业精神和远大理想的教师队伍,在教书的基础上,将育人放在重要地位,把自身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用自己的日常言行来为当代军校大学生做示范和表率,以榜样的力量,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理论方向,不断加强军队院校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度,加深当代军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水平,更好的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方面,要始终保持先进思想文化的竞争力和主导地位,军队院校教育要明确“三个代表”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当代军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断奋斗。军队院校要善于把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特点,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问题,借鉴国外军队对于价值观树立和体系建设中的先进措施,将传统文化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益之处,与军队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更好的加强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提高当代军校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例认知,促进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和个人品质的提升。在校园文化构建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定期播放优秀军旅文化影视作品。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优秀的军旅影视作品,反映了当代军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认知,通过实际行动实现自我价值,优秀军旅影视作品对于当代军校大学生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更容易形成榜样的力量,促进当代军校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现。
利用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力量。善于发挥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网络等传媒方式的宣传功能,大力宣传在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号召当代军校大学生对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举办竞赛等方式,在分享与创造,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加深当代军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方法,吸引当代军校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多种途径的交流渠道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军校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分享,在共同进步的同时,加强了对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三、结语
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实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军队院校教育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不断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认知水平,努力建设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更好的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军校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益昌.大力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J].求是,2008,(20).
[2]韩笑.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分析――从校园文化构建方面分析[J].科技信息,2013,(03).
关键词: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
1引言
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传道所处的位置在授业与解惑之前,可见,传授道理是作为指导授业与解惑的基础,现代教学也应该学习传统教育的这一原则,在教导学生学习之前,先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保证教育的最高目的的有效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怀自然的良好品德。有效推进学生个人人格的建立。丰富与健全学生全面化价值体系的建立。同时,笔者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有效的知道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完善自我愿望的实施。所以,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的成文可以有效促进初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
2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可行性
价值观实际上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那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是否具有的可行性呢?本文将从理论上、实践上、性质上等三个方面探索其可行性:首先,理论上,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是各个学科都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高度发展时期,物质至上观念的出现,拜金主义价值观的盛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初中生刚刚建立的价值观,往往会受到社会上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动摇自己的思想观念。所以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正错误的价值观,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是初中教学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实践上,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可以有效保证培养任务的实现。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理科教学,主要讲授的内容是语文知识,而所谓的语文知识,实际上就是中国从古到今的优秀文明,这些文明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生态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从实践上来说,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培养生态价值观具有可行性。再次,性质上,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符合语文知识的基本性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在文道统一的原则下,指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从而帮助其他学科完成共性的任务。显然对于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符合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与政治、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形成教学合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方面具有可行性。笔者将以前文的研究与总计为基础,探索在语文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生态价值观培养。其主要的因素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师的角度促进语文生态价值观的建设。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考试课程与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应该在课堂教学之中肩负起生态价值观培养的责任。笔者认为从教师的角度应该结合教材材料,整合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手段与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价值观的教导上,教师不宜照本宣科,应该才普通的日常教学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建立学生正确的、丰富的兼简直体系。其次,从学生的角度促进语文生态价值观的建设。初中时期的学生具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望比较强烈,乐于对于世界进行探索,所以在活跃的思想与丰富的感情的指导下,把握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具有有效性。再次,从教学合力的角度促进语文生态价值观的建设。根据初中阶段新课程标准所进行编制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之中,有很多传统教材内容进行了转变,从而增加了很多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的教材内容。同时网络上,与生态价值观有关的视频资料与文本资料也越来越多。思想政治课程、生物课程与化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生态的重要性。这些教学内容与资料,都为初中语文展开生态价值观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要形成全面发展的教学合力便可以有效促进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关丽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02)
[2]郑士鹏,王永明.低碳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考量[J].黑河学刊.2011(01)
[3]张小莉.当代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建构[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
[4]韦美日.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关键词:价值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每年经过高考的洗礼,千千万万的考生步入了大学殿堂,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进了象牙塔。然而近些年大学生犯罪率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令人万分痛心的。究其大学生犯罪的根源在于缺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拥有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更关系到我们的社会和国家。
一、培养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所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老师是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韩愈所谓之“道”,指的是伦理道德,即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韩愈将传道置于首位,足以可见培养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多么的重要。但是我们现在的一些中小学学校仍然单一地追求升学率,采用精英教育、选拔式教育的管理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略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学校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误导。因而,学校要培养青少年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教育者务必将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而且我们的各级教育监管部门更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应该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过程,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石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1)要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务必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与那些备受父母呵护、拥有幸福童年的孩子相比较,父母离异的孩子由于幼小心灵所遭受的伤害,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扭曲,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如何疼爱他们,这种爱仍然是不完整的,极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向畸形发展,进而形成极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父母与孩子朝夕接触,父母的言行是孩子通往社会的第一座桥梁,时时刻刻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父母必须在生活中为孩子树立典范。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写道:“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3)孩子在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强化和巩固,而这种强化和巩固是通过父母的欣赏和认可才得以实现的。父母要懂得欣赏孩子,和孩子平等地相处,不断赞扬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三、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
人的属性是社会的,人的成长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应该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近年来令人们倍感欣喜的是有很多网友将他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视频上传至网络,并很快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点击率一路飙升,进而引起新闻媒体关注,成为当日的热点新闻。这些视频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正是由于它们让每个人的心里都能感觉到一股暖流。这股暖流必然会给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公益广告现在已经成为众多电视节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句简短的广告词、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都会给每一位观众带来视觉及听觉上的冲击,进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培养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发展。要想使青少年全面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思想,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