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宣传调研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一)走访调研聚智。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广泛调查了解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群众意愿和要求,并及时向上级反映群众意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改进各项工作。
(二)集中办公服务。
全面推行干部集中办公,集中办公时间:乡镇为每周一,村(社区)为每周四,共建县直机关单位每2个月到所在乡镇集中办公1天,县直涉农部门每季度轮流到各乡镇集中办公1天。集中办公队伍:乡镇由党委书记值班,班子成员、乡镇干部参与;村(社区)由驻村(社区)干部值班、村(社区)干部参与;共建县直机关单位到所在乡镇集中办公由联系乡镇县级领导带队,各单位负责人参与;县直涉农部门到乡镇集中办公,由分管县级领导带队,部门相关干部参与。集中办公内容:设立政策咨询台,对群众的各类咨询事项现场答复或解释;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为群众办理民政事务、计生服务、劳动保障、农机补贴、城建国土、财政补贴等相关业务;设立来访接待处,现场集中接访和处理群众问题,调解矛盾纠纷,对矛盾纠纷实行层级受理,逐级处理。集中办公要求:当面交流,阳光操作,规范运作,详细记录,集中考核,倒贴兑现。在集中办公时间,群众找不到机关干部的,由相关机关干部按20元每人次赔偿其误工费,群众找不到村干部的,由相关村干部按10元每人次赔偿其误工费。
(三)参与同建同治。
以生态村寨(社区)为目标,加快水、电、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组建文明礼仪宣传队,推进文明礼仪进社区、进村寨活动;积极组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四)扶贫济困解难。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群众自我发展和自我脱贫能力,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村(社区)群众就业、就学、就医、居住等生产生活问题;加大精细化帮扶力度,做到“算精细账到户、落实资金到户、选择产业到户、建立台账到户”。
(五)夯实基层组织。
按照“班子共管、阵地共建、党员互培、活动互联”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指导和协助村级组织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任务,完善管理制度,凝聚村务管理合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抓好村级联合办公;加大财力支持力度,落实基本待遇保障,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和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争创“五个好”党组织,打造“双强型”党员干部队伍。
二、具体要求
通过县委抓总,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协调服务,促进规模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县级领导牵头,整合力量,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建设;通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和党员志愿服务队,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开展与干部群众谈话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深入调研,着力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三沉五联”的要求,推进党员干部走访调研活动常态化,深化机关与领导干部定点联片工作,完善精细化结对帮扶措施,促进城乡同建同治,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对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人武部部长的要求
每人联系1个乡镇、联系1个村(社区)、联系1家重点企业、联系1项重点项目(产业)、指导1个党建示范点、开展1项专题调研、帮扶至少2户贫困户,每年参加1次居住地社区活动。
1.每月到联系乡镇指导1次工作。就乡镇重点工作进行调度指导,接待群众来访,开展与干部群众谈心活动,掌握基层工作动态和社情民意。
2.每两个月到联系村(社区)开展1次联合办公。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协调化解矛盾纠纷。
3.每两个月到联系乡镇开展1次联合办公。召集共建单位负责人集中述职,督点工作落实情况,协调处理复杂难题。
4.每月对分管和联系单位工作进行1次调研,督查各单位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每季调度审查主要工作预安销号情况。
5.每月到联系重点企业进行1次调研,为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与企业员工交流谈心,帮助企业化解难题。
6.每半年到帮扶贫困户走访慰问1次。指导贫困户搞好生产经营,为其办1件实事。
7.每年撰写1篇调研报告。结合各自分工或联系单位实际,撰写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
8.每年参加联系乡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1次。
9.每年走访基层群众20户以上,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二)对其他县级领导干部的要求
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联系1家规模企业、联系1项重点项目(产业)、指导1个示范点(党建、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示范点)、开展1项专题调研、帮扶至少2户贫困户,每年参加1次居住地社区活动。
1.每月到联系村(社区)工作1天。与两委联合办公1次,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问题,接待群众来访,开展谈心活动,化解矛盾纠纷。
2.每年参加村(社区)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2次,为联系村(社区)办1件以上实事。
3.每季度对分管和联系单位工作集中调度1次,督查各单位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审查主要工作预安销号情况。
4.每个月到联系重点企业开展1次调研。为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与企业员工交流谈心,帮助企业化解难题。
5.每半年到帮扶贫困户走访慰问1次。指导贫困户搞好生产经营,为其办1件实事。
6.每年撰写1篇调研报告。结合各自分工或联系单位实际,撰写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
7.每年走访基层群众20户以上,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三)对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开展1项专题调研、参加2次以上居住地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帮扶至少1户贫困户。
1.每月到联系村(社区)工作1天。与两委联合办公1次,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问题,参与同建同治,接待群众来访,化解矛盾纠纷。
2.每两个月到联系村(社区)集中组织1次规劝教化与干部党员谈话活动。与两委一起入户宣讲党和国家政策、精神、洁净行动、文明礼仪,弘扬文明新风尚。
3.每半年到帮扶贫困户走访慰问1次。指导贫困户搞好生产经营,为其办1件实事。
4.每人专备1本社情民意记录本。将走访排查、接访处访以及日常工作中收集的社情民意及时记录在册,每月会同村(社区)进行1次汇总。
5.每年撰写1篇调研报告。结合各自分工或联系单位实际,撰写1篇调研报告,并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
6.每年为联系村(社区)办2件实事。根据实际,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村(社区)提供信息、技术、人力等支持,搞好工作督促指导和协调服务。
7.每年走访基层群众30户以上,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四)对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的要求
各单位根据联系村(社区)实际,组织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种养大户或重点对象结成帮扶对子,每名股级以上干部至少结成1个帮扶对子,提倡其他党员干部主动结对,党员干部每年到居住地社区参与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次以上。
1.每季度到结对户走访1次。及时掌握结对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建立走访台账。
2.每年为结对户办1件实事。根据个人岗位特点、专业特长,为结对户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其它扶助,实事项目列为党员年度公开承诺内容。
3.每年走访基层群众10户以上,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4.每人专备1本社情民意记录本。将走访排查、接访处访以及日常工作中收集的社情民意及时记录在册,每月会同村(社区)进行1次汇总。
(五)对乡镇干部、第一书记的要求
1.乡镇干部、第一书记实行驻村(社区)制度。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一般干部驻村(社区),每年乡镇干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社区)不得少于180天,每个月与两委联合办公1次以上,每年参加村(社区)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2次。
2.每人专备1本社情民意记录本。将走访排查、接访处访、与干部群众谈心以及日常工作中收集的社情民意及时记录在册,每月以村(社区)为单位汇总1次,并报乡镇党委备案。
3.乡镇干部每年走访驻点村(社区)居民户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第一书记每年走访驻点村(社区)居民户,每户不得少于1次;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结对联系2户以上基层群众。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六)对村(社区、居委会)五大主干及农村无职党员的要求
1.实行村(社区、居委会)五大主干轮流值班制度。每名主干每周到村级活动中心或群众集中区值班1天以上,接待群众来访,回答群众咨询,力所能及地为居民提供代办、代言、、代诉等便民服务。
2.实行村(社区、居委会)五大主干走访调研制度。每名主干对责任范围内的居民每年每户走访1次以上,每人专备1本社情民意记录本,将走访排查、接访处访以及日常工作中收集的社情民意及时记录在册,每月以村(社区、居委会)为单位汇总1次,报乡镇党委。
3.农村党员要力所能及地走访帮助农户,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
4.村(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书记每年与所属党员至少进行2次谈心谈话,同时开展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谈心活动。
(七)对县党代会代表的要求
县党代会代表除要完成党员干部相应的任务外,还要履行好以下职责:
1.每年开展1次调研活动,走访选区内的党员群众1次以上,撰写1篇调研报告。
2.每年到党代表工作中心(站、室)值班1天以上,接待来访的党员群众,解答选区或社区群众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回复和办理工作。
三、保障措施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坚持“五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
县委成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杨彦芳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余晓泓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汪立东,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向加茂,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樊忠清,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石远配,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程方国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委农村工作部、县民政局、县信访局、县总工会、县同建同治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程方国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龙化成任副主任,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合署办公。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建立相应机构和运行机制。
(二)督导检查到位。
由县委统一印制社情民意记录本,发放给每名党员干部。党员干部每月向单位党组织汇报1次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每两个月由联系乡镇县级领导召集,组织共建单位进行1次述职;每年由乡镇组织1次群众评议,评议结果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收集数据、明察暗访、汇报交流、实地查看、电话测评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督导检查。每季度对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督查指导1次、进行1次情况通报,每半年召开1次推进会,每年考核表彰1次。
(三)考核奖惩到位。
考核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实施。“联合办公”由县委办负责,并按季度审核汇总党员干部到基层联合办公情况交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管理”由县委政法委负责,并按季度统计党员干部接访处访情况交领导小组办公室;“走访调研”由县委宣传部负责,负责抽查党员干部的社情民意记录,并按季度统计党员干部走访调研、开展教化活动与完成调研文章情况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建设”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并按季度将党员干部参与组织建设情况汇总交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由社区统一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并按社区—乡镇—县委组织部—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次汇总上报;“结对帮扶”由县委建扶办负责,并每半年汇总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情况交领导小组办公室;“同建同治”由县同建同治办负责,并按季度汇总党员干部参与同建同治情况交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结果实行三挂钩,与绩酬发放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
(四)纪律约束到位。
严格执行上级各项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和纪律要求,坚持务实简朴作风,提倡坐班车下乡,提倡住宿在乡村,提倡参与群众劳动,不准下乡打牌玩乐,不准午间饮酒,不准做与基层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廉政纪律制度,驻村期间必须交纳伙食费,不得进馆子就餐,不得接受基层土特产或礼品,不准在基层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不得增加基层负担,切实维护干部良好形象。
如何让我们的民族艺术回归到学生生活中来,需要一番的思考和借鉴。我们以韩国为例。前不久,某学校领导到韩国学校参观考察,看到的是目前韩国的学校建筑仍然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历史的厚重与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建筑来反映出来。反观我们的学校建筑风格,学校的窗户早已被塑钢窗所替代,漂亮极致,而韩国仍然却仍然保持着古典木质窗格,这让来自中国的客人都倍感亲切,感到一种发自内心地对学校的敬意。其实,这就是一种对文化的亲近感、归属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深入课堂,实现传统文化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底气。2014年9月,我主动承担起山东省研究课题“关于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合作探究教学的研究”课题,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兴趣所向,充分开发校本课程———民族特色美术教学系列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门的研究”和“青花瓷鉴赏”两块内容的教学研究。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点选择研究方向,学期末一份调研报告、一份PPT、一张宣传海报、一份调查问卷、一场汇报展演、一段采访VCR呈献给大家,使得学生始终在探究和兴趣的作用下自主学习、双轮驱动。这样的教与学,让“学”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让“教”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使得学生中热爱民族艺术、探究民族文化的人多了,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全面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二、让我们的民族艺术成为我们不竭的创作源泉
清代纪昀说过:“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2008年奥运会的奖牌设计,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内涵。“金玉良缘”,中国人讲究缘字。中国人欣赏金子和玉石,它吉祥、富贵、辟邪,本身就渗透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应该说这是中国民间美术意义化造型的典范。它的设计成功借鉴传统形和色,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理念融会起来,借鉴民族色彩中的精华,有效地运用到现代构成理念中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的内涵。于是,我引导学生观察传统的色彩和那些过去他们曾熟视无睹的民族艺术,唤起他们对民族的地域特色的感知,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律。中国传统典范(如建筑彩画、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以及中国服饰、京剧脸谱等等)是今天用以当代设计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它给人们以许多的启迪和广泛的内涵。这些典范凝聚着人类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与经验,是我们学习民族风格的极好途径。而民族风格仍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课题,可以提升我国现代色彩设计中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让我们的民族艺术更具有文化自豪感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四四二”战略体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1.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是三个“全覆盖”抓深抓实学习教育,即书籍发放全覆盖、活动参加全覆盖、专题研讨全覆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累计组织集中学习29次、知识测试2次、专题学习研讨4次、参加升旗仪式4次、讲师团专家宣讲4次,并开展了“学三老、守初心、担使命”大讨论等。二是两大课题调研精准把脉破不足,确定社区教育工作和学历教育质量提升两大课题,由领导班子分别牵头,深入社区、乡村、在读学员中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三是三个层面多维度检视问题,将检视问题贯穿始终,认真开展自查找问题、对照巡察反馈理问题、积极寻访学员征问题,经梳理共征集到意见建议38条。12月9日高质量地召开了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暨党员组织生活会。四是两张清单整改落实促成效,形成“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清单”,与“巡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责任清单”一道同落实。截止目前,巡察整改清单已基本整改到位,“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清单”中,12项已整改到位并将长期坚持。
2.全面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19年3月18日至4月4日,县委第三巡察组对学院党总支进行了巡察,7月19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共指出6方面49项问题。学院党总支于反馈当天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党总支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逐条细化反馈意见中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责任清单》。对县委巡察组反馈的6个方面问题,提出54条整改措施,由班子成员牵头分解落实,并已基本完成整改,共通报问责处理2人,提醒谈话6人,清退违规款项24175元,追缴2013年以来毕业生欠费37286元。
3.规范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完善《学院内部管理制度》,包含“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招生、办文办会、资金管理、组织人事、教务管理六大类,涉及30余项小类150余个操作环节。通过周一夜学等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小微权力清单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处室工作流程,做到各项工作阳光透明、规范有序、有理有据。制定出台《代管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放教育学生学费减免的实施办法(修订)》等财务制度,规范学院费用收支行为。制定完善了《电大2019年各处室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对处室工作的督查考核。
4.稳步推进教学教务工作。一是教材征订、发放工作到位,通过提前预订、开学后追订以及库存及时整理等方式,在开学前保证95%以上的教材到位率。二是课程注册双核对确保无差错,全年完成1399位学员共13612人次的课程注册。三是强化论文质量建设,全年安排4次本科论文书写讲座,共有277位本科学员参加毕业论文书写,通过率达98.6%。四是制定出台了《开放教育统设课程的非网上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加强网上作业评阅和班主任管理工作,2019年共安排184门课程,4500人次的网上作业评阅。
5.做细做实学籍管理工作。一是做实学生学籍管理工作,2019年共完成毕业生电子摄像427人次;办理课程免考5人次,网考免考44人次,学籍异动4人,学生成绩更正24人次;完成了531名新生信息核对和学生证办理。二是做细毕业办证工作,2019年毕业学生376人,其中本科212人、专科134人、“一村一”30人。三是做好评优评先工作,共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3人、省电大奖学金11人,省电大优秀毕业生3人、市级优秀毕业生10人。
6.招生工作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家开放教育共招生531人,其中本科231人、专科221人、“一村一”专科78人、“一村一”本科1人,同比增长9.25%,其中招生62名村两委干部(村后备干部),学费全免,为乡村振兴积淀农村实用人才。2019年度奥鹏教育共招生22人。
7.特色发展社区教育工作。在《“喝彩”非遗文化传承》获评社区教育优秀工作品牌基础上,推进喝彩培训项目进学校,在二中开设的喝彩歌谣第一讲堂,被列为2019年度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讲堂学生参加市全民学习活动周开幕式表演。《田园宋诗》获衢州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学习品牌,《孝善文化》等五个项目获衢州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特色课程”建设对象,王阳君等3人获衢州市百姓学习之星,徐世梅等4人书画作品在浙江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中入展。应广大越剧爱好者的需求,在社区学院开设主体班“越剧班”。
8.开展建校四十周年系列活动。2019年是学院建校40周年,组织力量编纂四十周年电大校志,建立荣誉展示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院办学历程。开展“大走访”活动,积极走访优秀校友,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举办首届农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会,搭建创业平台、分享创业故事、浓厚全县创业创新氛围,服务乡村振兴。改善办公环境,投入近30万元对各楼层厕所进行了维修改造,与县教师进修学校共建共享五楼报告厅。
9.突出党建思想统领。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院各项工作全过程。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按月按期有序开展,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课融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课堂教学、网上教学;开设思政讲堂,举办教师思政比武,组织外聘教师、教科研骨干开发具有电大思政特色的专题讲座,弘扬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讲好新时代的“电大故事”。
10.加大宣传力度发出电大声音。关闭学院官方网站,接入政务网,及时更新信息,扩大知晓面。创建“”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信息,宣传电大各项工作,尤其是主题教育期间,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以周报的形式予以推送;及时推送建校四十周年相关报道,集中宣传优秀校友先进事迹,让广大群众了解电大、走近电大,发出电大的声音。
一年来,学院被评为2018-2019年全省电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度全省电大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电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务管理先进单位、社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分别各有1位教师被评为全省电大教材发行管理先进工作者、全省电大2019年度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工作总体思路为“党建强基础、招生稳规模、教务强质量、社教拓新篇”。具体为:
1.党建强基础。结合全县“三年”活动,抓党建促治理,重点突出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一是抓作风治理。深入贯彻执行县委作风治理“1530”行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检视、大整改、大提升,切实抓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八小时之外“两圈”、出入境证件照管理等关键举措。二是抓制度执行。针对县委巡察反馈的意见,持之以恒抓整改,继续修改完善《小微权力清单》《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学习、严格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不折不扣抓好制度执行。三是抓风险防控。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风廉政工作贯彻业务工作始终,找准找实招生、教学、财务等方面的短板漏洞,举一反三、强化整改,以严的作风推动实的举措落地见效。
2.招生稳规模。参照历年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保持相对稳定。一是加强生源调研,摸清全县生源分布情况。进乡村、入企业,进行大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开展问卷调查,拟定接地气的专业,满足学员差异化需求。二是加强行业联手,走合作招生之路。主动加强与县域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挖掘系统资源潜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招生宣传的内容、方式、手段和途径,让“学历提升到电大”的理念得到强化。利用电视广告、LED大屏幕、今日等传统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钉钉、QQ、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最大限度传递招生信息。四是招生考核。通过日常考评与实际招生相结合,加强对招生人数、材料审核、差错率等指标考核,评选招生先进。
关键词:地域视觉形象;实践教学;教学探究;品牌设计
品牌形象是一个地区展现自身文化色彩的重要标志,相关课程的设置能够使地域形象的树立及宣传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切实增强该地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社会整体的经济建设事业也能够因此得到长足进步。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在进行授课时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述,还需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每个学生能够在动手实操之中切实领悟到品牌形象设计工作的重要价值,学生也能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身的潜在能力,并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艺术欣赏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发展前景因此得到有效拓展,拥有更为璀璨的发展前途。
1地域视觉领域品牌形象设计相关课程的起源
1.1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中国在长久的发展中拥有诸多灿烂的文明,每个区域都拥有能够彰显自身特色的独特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工作能够将该地区的风土人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名山大川也能够因此拥有更具影响力的名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充分融合,也为中国文明宣传事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人们更加注重文明的追根溯源,并逐渐意识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才能够给予世界更加强烈的震撼,国家也开始注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想要将民族的璀璨文化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扩大各个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首先要做的便是深度挖掘该地区的文明特征,据此来打造出具有感染力和创新型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关注的焦点再次集中于传统文化之中。
1.2课程设置的深刻含义
当前形势下,形象设计教育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创新性,学生的设计语汇越来越贫瘠,专业性技能及相关的思维能力都没有在崭新的时展背景之下得到很好的培育,长此以往,此项专业的发展进程将受到严重的阻碍。随着学校扩招计划的全面实施,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上涨,但是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导致整个品牌设计领域没有得到各方面的突破。因此,学校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地域视觉理念积极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实际价值的实践课程,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的潜在能量全部激发出来。只有这样,学生在设计语汇的时候才能够拥有更为丰富的思路。不仅如此,学生看待社会现状的眼光也会因此变得更为成熟和全面,从而深刻领悟到地域文明的重要价值,在原有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品牌形象设计能力。
2品牌形象设计领域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
2.1充分进行案头调研
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发掘自身的设计灵感。教师需要将现阶段较为成功的品牌形象设计实例展现给每个学生,比如伦敦市在设计自己专属标志时运用的色彩分配方案。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延伸,将地区的人文特色以及当地的历史典故等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展示如何将自然景观的特征与形象设计之间进行良好融合,并针对的实际需要制订不同风格的设计方案。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语言艺术来点拨学生进行地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深刻钻研大量成功设计案例之中的思想精髓,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品牌形象设计方案,这便是课程设计的第一阶段。在课程进展到第二阶段时,需要组织学生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将其中的宝贵经验融会贯通于自身的品牌形象设计方案里,并制定地域调查的实际方案,针对地方特色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将其中内含的景区特色以及人文特点研究透彻。
2.2重视田野调查环节的进行
所谓的“田野调查”,指的是引导学生充分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对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有更为直观的体验,有需要时可以对当地的居民进行多角度采访。学生需要切实走进地域文化中去,感受其中的风土人情,并对当地较为有名的建筑物或特色村落进行详尽研究。比如,学生在探索徽州文化时,便能够积极采用这种调查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拍摄手段记录,并对徽派建筑色彩运用的特点及途径进行系统采样,设置多种形式的调研项目。学生可以对徽州的雕刻图案进行分析和总结,也可以对建筑彩画的艺术风格及用色技巧进行探究。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学习制作当地的民俗工艺品,从实际的手工活动中体会到其中的文化特色,比如竹器等的制作。学生需要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归纳,提炼出其中有关色彩的信息,并将其制作成一个调查报告,通过运用PS图片处理软件以及先进的AI技术,对图片进行更为精细的加工。在充分整合资料后便可以系统地归纳其中存在的视觉特色,从而形成徽州独有的语汇,建立一个较为详尽的资料库。同时,学生在进行色彩分析时可以运用法国著名的色彩地理学知识,以自然地理的角度,或是以城市景观为侧重点归纳总结徽州文化中的经典色彩运用模式,并编制成为相应的手册。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实际调查的情况写出多项调研报告,作为形象设计的蓝本,为后期学习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从此项学习中获得切身体验,熟悉和掌调查的主要流程,从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2.3形象设计实践工作
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策划,学生在后期进行设计工作时便能够表现得更为得心应手。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进行该项工作时随时进行指导和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做好品牌设计工作。学生最终呈现自己作品的形式也是较为多样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可以从前期的调查和实地研究中挖掘出地域文化中的图形特点,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将其中的图形结构与汉字结构进行联系,设计出新的字体,该字体可以充分体现出该地区的文化特征。学生在设计此种形象产品时可以拥有以下2种思考方向:①可以研究地域的方言特点以及名胜古迹的建筑特征,并对其进行具体化设计;②能够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度探索,将精神层面的东西具象化,并设计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字。学生可以根据地域特征来设计相关的海报。在构图和色彩运用上要经过严格的考究,充分体现当地文化内涵。这种品牌设计产品能够很好地实现宣传作用,可以张贴到各种醒目的地方。学生可以从旅游宣传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地图册。这样,外来的游客在阅读地图时便能够很直观地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并能够据此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进行观赏,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针对这种品牌形象设计的形式,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手绘功底,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及想象力。地图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前期的详尽准备工作将地域中的名山大川以及亭台楼阁的具体位置标在地图上,随后再根据其具体的特征进行视觉形象的加工和整理。根据草图的呈现效果,再对画面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确定整体的地图表现风格。在设计地图之前,学生可以到当地进行实地访问和调查,从当地人的口中详尽了解各个名胜古迹在人们心中的具体形象,根据人们的具体描述再进行创作。学生在制作品牌形象时需要进行思想层面的革新,积极引入信息化的理念,制作相应的地域形象宣传APP。专属APP的设置可以将地域的总体形象展现得更为全面,其中具有的多种操作模块能够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到该地区的特色以及饮食文化等。
3结语
地域视觉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思想层面的革新和技术手段的提升。该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为学生呈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教学环境。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资料汇总能力,还需要将每个学生引领到实践课程之中,让学生在实际的研究和调查中提升各项综合能力。这样,地区文化宣传力度才能够因此得到显著提升,地域的品牌形象才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丽云.基于地域视觉品牌形象设计的实践教学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28(2):153-156.
一、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并完成党组年度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及任务,全面推动从严治党落实落地见效;深化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定期分析党员思想状况。
提高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规范性和示范性,制定年度党组理论学习计划,年内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21次;严格落实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制度,年内开展集中学习近30次,党课5次,开展谈心谈话25人次,严格按照程序完成支部换届工作;充分运用“学习强国”APP等网络载体,督促党员跟进学习,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剖析查找问题。
充分发挥党组作用,制定《中共气象局党组关于中共气象局党组工作规则(2019年修订)的通知》,年内召开党组会议14次,党组谈心谈话6次,完成调研报告3篇;深入开展“三服务”,服务企业6次,积极参与卫生县城复评工作,参与责任路段清扫和文明劝导等活动;积极参加党建品牌创建,开展“两抓年”先锋案例评选、党员微故事评选等活动,党建设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
根据省市局有关根据清廉气象建设要求,制定清廉气象建设工作要点并落实好建设任务;配合上级开展纪检监督体制改革工作;党组书记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落实好“一岗双责”;加大执纪监督的力度,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做好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年内积极配合上级气象部门完成审计工作,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个人有关事项。
二、完成重点工作情况
(一)抓基础业务,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1、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做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工作,重点抓好春运、两会、高考等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为“杨梅采摘期”、“中国县域绿色发展论坛”、“2019绿道马拉松”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二是做好台风、强对流等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梅汛降水集中期,主要领导亲临业务一线靠前指挥,业务人员加强应急值守,严密监视,气象服务工作多次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9号台风“利奇马”期间,加强监测预报,逐小时向防汛办及相关单位通报台风动态、影响实况和后续预报。首次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信息;
三是加强部门合作,提升突发事件预警能力,开展防汛气象、农业气象、地质灾害、森林火险预报及环境气象指数预报,开展基于乡镇预警平台的日常天气预报制作和预警信号,与水利、国土部门实行了重大天气的资料共享,与国土局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警)工作;深化部门合作,与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签订合作协议;9月29日,召开多部门联合会商。
今年共3期内参、25期重要天气报告、37期天气专报、87次预警信号和254条预警服务短信,共572516人次。作为全市首批实现观测预报一体化的台站,在保证预报准确率及服务质量的同时,确保了全年地面观测质量、自动站资料及时率和业务可用性达100%。
2、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一是构建新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认真参与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六个提升”行动年度任务,按照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行动2019年重点任务清单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是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村创建工作,完成24个标准化村建设,新建田市镇上溪村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深化白塔镇圳口村已建农村气象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配合上级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村(社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按要求完成信息录入并实现动态化管理;
三是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今年组织开展1次人工增雨作业,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完成人影作业装备物联网监控全覆盖工作。加强人影作业装备、火箭弹安全管理工作。制订本地安全工作周年计划,履行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无责任事故发生。完成谷坦人影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3、农业气象服务不断加强
一是严格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执行农业气象业务相关规定,开展常规观测业务:赴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田市镇水阁村)作物观测田块,开展单季晚稻作物观测;在本站开展观测特色作物杨梅观测;在城区不同物候观测点,开展本年度物候观测(垂杨、悬铃木、桃、银杏等);在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布设便携式辐射仪,开展辐射对比观测;在杨梅发白期至成熟采摘期,针对本县特色作物生态防治需求,开展果蝇诱捕试验,积累观测数据;对本站土壤水分观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并逐月质控、制作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月报;上述观测数据、报表均及时上传,无错情。
二是加强调研走访,年内赴农民创业园,调研食用菌(羊肚菌、松茸)基地,了解设施农业服务需求;联合老干部局、林业局赴上张,走访油用牡丹园,现场研究、论证验引种试验效果;陪同县科技局赴上张,考察油用牡丹引种试验项目,布设肥效对比观测点;赴步路乡参加聚仙庄杨梅学院揭牌仪式,并在西炉村杨梅基地开展农业气象实景观测自动站勘址工作;赴农民创业园火龙果种植基地,调查“利奇马”台风对设施农业影响情况。
三是积极推进科研立项。申报气象局的课题“引种油用牡丹的气候适应性试验”,准备项目验收;申报科技局的课题“旅游气象服务方法研究”,已申请县科技局验收;申请县科技局2019年项目“杨梅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已通过形式审核,进入专家审核流程。
(二)抓基础建设,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深化气象现代化建设,目前全县共有41个自动站,站点平均密度6.9公里;大气成分站1个、负氧离子观测站1个、臭氧观测站1个;实施乡镇和重点单位气象信息终端升级改造,已安装21个多媒体预警终端。年内维修区域自动站85次,确保观测数据准时上传。10月8日制定《2019年度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方案》上报县政府,10月14日县长作出批示,我局立即与财政进行了协调。2019年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已列入2020年提升全县防洪排涝能力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的行动方案,目前新建的6个区域自动站只有3个在建设中。
(三)抓气象改革,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一是制定防雷安全检查年度计划,对易燃易爆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实施全覆盖检查,总共检查防雷安全重点单位45家(其中通过浙江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双随机”抽查19家),并督促存在问题的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到位;二是完成神景区防雷安全标准化建设深化工作,通过与景区的深度合作,探索形成一套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景区雷电预警、防护、救援运行机制;三是全面推进“标准地”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全面完成了“经济开发区”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四)抓好气象文化建设
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结合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做好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科普知识培训。另外,在朱溪镇杨丰山村开展农耕主题文化建设,将二十四节气及气象科普知识的内容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三、存在问题
(一)学习深度和系统性不够,存在应付思想;
(二)重点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
第一专题:深入学习《在厦门》《在宁德》《在》采访实录
引导全乡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在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及其15次莅梅调研指导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感悟的战略思维、广阔胸襟、历史担当、为民情怀、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增进对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第二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实践成果和显著优势,推动全乡领导干部不断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制度自觉,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专题:深入学习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专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历史机遇,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商用等新技术、新应用,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持续打造数字政府,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优化营商环境、便民服务等领域的运用、推广,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五专题:深入学习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全乡领导干部深刻认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和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
第六专题:深入学习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全乡领导干部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清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坚决筑牢国家安全防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第七专题:深入学习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全乡领导干部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第八专题:深入学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乡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第九专题:深入学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全乡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规则意识,带头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强化运用党内法规指导实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身作则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第十专题:深入学习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领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着力构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十一专题:加强城乡治理,持续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城市和农村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和城乡治理突出问题,统筹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着力提升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方式、创新治理手段,增强城乡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城乡功能品质提升。
第十二专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目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规划引领,面上全域推进、点上示范带动,抓好村庄规划、环境治理、设施建设、便民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第十三专题:深入学习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特殊重要性,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第十四专题:深入学习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筑牢安全防线,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大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着力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第十五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在党的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通过的有关决议文件,全面准确把握全会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主要任务与目标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第十六专题:中心组成员赴基层开展调研活动
其一,开展教育型社会实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教育型社会实践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充分、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例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和革命历史纪念馆等,让大学生从中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观看和倾听革命阶段的历史故事,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组织大学生开展“续家谱、写家史、传家训”活动,让大学生在家庭故事中诠释幸福内涵,感受、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其二,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意识,渴望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做出贡献。通过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弘扬,就必须熟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大学生巩固知识、理解创新奠定基础。例如,组织大学生宣讲团,利用假期或节假日深入基层、社区、农村、民族地区,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基础上,结合地区、民族特点,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宣讲路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其三,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辨别主流和支流,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例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开展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等。
2.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
其一,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要求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实际,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信仰。例如,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停等实践活动,培育公正、法治等精神;环境保护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参与环境监测与评估、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等实践活动,培育文明、和谐等精神,既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又在检验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二,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实践活动必须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突破口,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组织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针对区域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实践,切实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动中。其三,与新媒体相结合。当前,新媒体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等产生深刻影响。有效利用新媒体,可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发微信、转微博等方式,沟通实践动态,交流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及时处理各种难题,可以分享知识、引发思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现互动性和即时性。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记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3.完善社会实践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范化。
(一)初级班
根据“早启发、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的原则,在开学初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将初级班党课教育纳入入学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宣传党的历史和党的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入党的愿望和热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引导更多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培训每个专业班级就是一个党校初级班,全体大一新生必须参加,新生辅导员即为党校初级班的政治辅导员。任课老师为各系政治辅导员、学生处教师、团委教师、思政课教师。初级班的教学内容为党团基础知识教育,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入党动机教育和入党的基本程序以及共青团的基本历史、学院共青团工作的简要介绍。
(二)中级班
为了让经过初级班培训后,对党有初步认识和认同,并提交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早日入党,由党校教研室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分发到各系,由各系党总支组织积极分子进行学习。培训内容主要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通过开展读报讨论活动、观看红色电影、参加公益活动等形式进行,任课教师主要是党总支书记、党校办公室、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党校教研室负责人等。
(三)高级班
经过中级班学习,表现优秀,确定为发展对象或者预备党员的学生可参与学校校园管理和学风建设,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素养要求比较高。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要更加注重能力教育、素质提升和核心价值观养成,要把他们培养成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在实际行动上自觉践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全面提升学风校风。高级班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员素质教育,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教育;现代领导力、现代执行力、演讲与口才、公共社交礼仪、创新能力培养;参与党校管理和建设,参与校园管理和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等。任课教师主要是专家、教授。
(四)高级研修班
为了扩大优秀党员的影响力,每年从高级班中挑选10—20名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正式党员,开展省外调研、实地考察,例如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韶山等地开展调研活动。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调研报告和答辩的形式。
二、业余党校多层级班级管理模式的班级日常管理体系
业余党校作为校中之校,要参考教学班级的管理建制,从干部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组织生活建设三方面抓起,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人翁作用。
(一)业余党校班级日常管理架构
在初级、中级、高级、高级研修班中,民主推选班长和组织员,实施由高年级带低年级的管理制度,具体架构如下:初级班面向全体新生,属于短期集中培训,在党校教研室和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的统筹下,由各系党支部、辅导员组织和管理。中级班主要面向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众多,长期培训要和日常管理结合。在管理干部队伍上,中级班学员分属各系。每个中级班设立一名组织员,由高级班学员担任,他们协助各系党支部书记组织培训和管理。
高级班学员主要是全校范围内的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高级班主要由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进行管理。在高级班设立一到两名组织员,由正式党员担任,协助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组织培训,进行日常事务管理。高级研修班属于短期考察学习,成员从高级班中表现优秀,转为正式党员的学员中挑选,由党校办公室、党校教研室和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联合组织,具体由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负责实施。高级研修班设立一名班长,协助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处理研修班的事务和组织考察。
(二)业余党校班级干部队伍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因此在各层级党员干部的管理和培养上要遵循此要求,“能进能出,选贤举能”。首先,在选拔上,党员干部竞争上岗,采用演说竞选、民主测评、群众投票形式,根据竞选者的日常表现、综合素质、服务意识来进行综合测量和选拔。第二,在考核培养上,实施绩效考核,把政治品德、群众基础、服务态度、工作能力作为考核指标。在高级班表现优秀的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可以优先推荐作为中级班的组织员候选人。为担任满一年的班级管理干部发给聘书,同时优先推荐为高级研修班的成员。高级研修班的成员作为最优秀的分子,将被学校授予“最高荣誉毕业生”奖项,并且将作为学校选拔留校的后备人才。
(三)业余党校班级管理制度建设
1.班级考勤和考核制度。
业余党校要制订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考勤办法包括上课出勤制度、参加组织生活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包括对不同层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考核,对班级管理干部的考核等。两方面的考核和考勤结果都将作为其是否发展、是否转正、是否继续担任班级管理干部的评价标准。
2.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制度。
建立经常性的理论学习制度。运用网络建立理论学习的渠道,建立班级理论学习小组和宿舍学习小组,通过定期和不定期、集中性和分散性的理论学习和交流,广泛收集学习心得,传达学习文件和政策精神。落实汇编每月一期的学习简报,供大家学习。立足学习探索性和志愿服务性宗旨,建立社会实践制度,包括日常实践活动和暑期实践活动。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各个班级根据人数和层次,分成若干小组,由高级班学员作为实践小组组长。党校班级管理办公室制定活动选题,各小组根据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题目。每位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参加社会实践后,要提交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者,采取适当的形式予以表彰。
(四)组织生活建设
与学风校风建设相结合,实现“组织生活常态化”,形成学生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学风建设的氛围。根据当代青年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与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团组织活动等相结合,保持党组织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实现组织生活常态化。组织生活的目的在于形成氛围,让学生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学风建设,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学生党员,让普通学生通过行动争取入党。加强社会调查,从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组织生活的多样化。内容上可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内容、身边感人事迹,形式上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要加强调查研究式的组织生活。调查研究内容应该关注民生热点和基层群众的社会现状。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党员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此外,还可以采用义务劳动式、评比竞赛式、联谊活动式开展组织生活。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