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SIYB;技工学校;增加就业机会;参与式教学

通过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创业培训(SIYB)课程师资培训班的培训,深感该项目的教学模式好,有科学的教学组织、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结果评估的体系,特别是它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老师上课有激情,学生听课有乐趣,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深入研究,以便进一步深化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

一、SIYB项目介绍

SIYB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简称SIYB)系列创业培训的一部分,是当今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体系最完善、效果最突出的创业培训教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并在84个国家使用。中国政府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及就业环境特色,其SIYB创业培训有以下特点:

1.培训课程

按照“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的办班要求和技术标准,举办“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YB)、“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IYB)、“扩大你的企业”(EYB)四个模块及“创业实训”等相关内容培训。

2.培训教师

SIYB培训教师,由经培训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创业培训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核发的《SIYB教师培训合格证书》资格的教师进行授课活动。

3.培训场地、设施

开展SIYB培训,要求有标准的教室、电脑、投影仪、黑白板、课桌椅等必备的培训场地及教学设备。

4.参与性教学方法

SIYB的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采取“U”字型授课模式,小班授课,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写字板、挂纸、彩色卡片等教具教学,实施互动式教学,采用了讲课法、案例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七种参与性和行为导向性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大量参与讨论、发言,做游戏和演小品等,充分调动学员的参与性,形成了教师与学员之间的真正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潜能与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5.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估

SIYB在教学管理方面有专人跟班管理,聘请有资质的教师听课,监督教学质量。监督的内容包括:学员的到课率、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内容、进度、每日意见反馈的处理情况等。每天课程结束后,都向学员发放《SIYB培训班课程意见反馈表》。

二、开展创业培训课程的好处

1.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创业是就业的一部分,学生经过培训,掌握一些创业知识,可以为今后的就业拓宽渠道。另外,经调研,技工学校的学生对创业培训非常感兴趣。技工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期望值过高、依赖性较强、自卑心理较重等问题,其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

2.参与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不喜欢上理论课。目前,许多理论课教师,还是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一讲到底,教师讲的累,学生听得更累。

3.借鉴SIYB项目的教学管理和评估工具

SIYB的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能对我们的教学管理和评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开展创业培训课程的具体做法

1.组织具有SIYB资质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聘请国家级的SIYB培训专家,给取得SIYB讲师资格的教师进一步培训,指导教师备课和进行试讲,并做好教学过程的研究。

2.在学校内做好SIYB中国项目的宣传

在学校内做好SIYB中国项目的各种宣传,可以通过板报、校园广播、表演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充分知道和认识SIYB创业培训。

3.开设SIYB项目培训班

开设SIYB项目培训班,首先要做好组织学员的报名、面试、筛选等一系列工作;其次要做好开设SIYB项目培训的试点和学员选择工作;再次,经试点总结后再逐步推广。

4.进行培训后续支持工作

后续服务就是给通过创业培训的学员提供专项指导、优惠政策咨询、办理小额贷款、明星现身说法、孵化基地实习等后续服务支持,扶持创业者尽快实现创业成功。

5.出台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技工学校开展SIYB中国项目培训的管理方式及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项目研究报告.

[2]创业教育及其课程开发案例.

[3]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6(5).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模型 精细化 培训体系 构建

一、前言

A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00余项,承担10多项国家“863”和“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公司的快速发展源于技术的创新,源于精益生产及管理的追求,也源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公司始终坚信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多渠道鼓励员工“终其一生,学习一生”,保证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其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A公司在过去的两年持续将精益管理的思想运用于培训体系的建设。2010年到2012年,A公司总共开发了109门内训课程,118名内训讲师,人均培训课时从36小时增加到60小时。在以往的课程及讲师开发中,我们以行政管理、工程技术、营销贸易、技能员工四大职业通道作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大的方向。然而,精细化的管理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效果的达成要求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岗位甚至具体的个人,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精细化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岗位胜任力模型解析

岗位胜任力模型,也叫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简单来说,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特征要素的总和。能力素质也叫胜任力,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里兰提出,他把能力素质模型划分为五个层次: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他认为,不同层次的能力素质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不同。他把人的能力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冰山理论),知识和技能属于海平面以上的浅层次的部分,而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属于潜伏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层次的部分,也称为人的潜能部分。

研究表明,真正能够把优秀人员与一般人员区分开的是深层次的部分,但这部分较难评价和培养。在人员测评工具的帮助下,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凭借潜能来挑选员工,再对其知识、技能等素质施以相应的培训与开发,才能对员工素质的提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对我们培训工作人员来说,要求我们针对每个岗位所要求任职者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亦即岗位工作规范,进行培训与开发。如图1所示,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对该公司营销部门经理一职进行岗位胜任能力分析,得出该岗位所要求任职者具备的能力有应变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市场分析能力、逻辑计算能力、客户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才开发能力、团队建设能力9种。那么首先,针对这个岗位,我们就可以设置和开发这9门课程,并对这个岗位的人员施以相应的培训。其次,针对具体从事该岗位的某个人,比如图中的张三,其市场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建设能力3种能力均未达到岗位所要求的水平。那么对张三来说,需进行的培训项目应该是3种,而不是9种。这就是岗位一般需求与员工个体需求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指导我们根据各个岗位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再针对个人选择岗位培训课程中具体的培训内容。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将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工具。

三、培训体系的内涵

培训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系统模型,可以被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

1.培训制度层面

制度是基础。制度层面涉及企业培训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制度及管理办法,包括培训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内训师开发与管理制度、内部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等等。

2.培训资源层面

企业培训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内部讲师及内部课件,其他的包括培训场地、电脑等硬件设备。

3.培训运作层面

是指从培训需求、培训预算、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到培训评估的整个培训开发流程的运作层面,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来阐述培训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

将岗位胜任力模型应用于培训体系构建的各个环节,使得培训课程更加精细化,培训内容更加具体化,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化,培训效果更加定量化,由此得出精细化的培训体系。

四、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

A公司大致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

步骤1:工作分析。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应用需要我们对每个典型岗位进行工作分析,重点分析能胜任岗位的关键因子进行建模,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胜任力特征。确定胜任力特征的方法可以选择研究工作绩效优异的员工。A公司在前期通过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调研,再结合专业小组讨论的结果,初步确定了40个典型岗位族的胜任力特征,并由此建立了40个典型岗位族的岗位发展课程体系。

步骤2: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培训资源开发。包括培训课程开发以及内部讲师开发。

步骤3:培训制度支持。制度是前提也是后期效果的保障。在岗位建模以及体系运作中,需要相关的制度来指引和导向,在效果达成之后,更需要形成管理制度来固化,保障岗位胜任力模型应用的效果。因此制度在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是不断产生和更新的,它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起点,也是一个效果固化的终点。

为了便于系统理解,我们从培训体系的三个层面进一步来阐述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1.培训制度层面

培训制度是培训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原则。为保障岗位胜任力模型应用效果,A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

(1)推行分层级管理机制。分为公司级、事业部级、部门级三个层次开展,将综合型培训与专业型培训相结合。比如新进员工培训,由公司组织企业文化、行为规范、质量意识、人力资源等综合型培训,事业部组织安全意识、员工违规违纪处罚管理办法、产品介绍等具有事业部特点的综合型培训,最后由所在部门组织上岗培训。分层级管理机制的推行保障了岗位胜任力课程的有效培训。

(2)制定《内部讲师管理办法》、《岗位课程开发管理办法》。《内部讲师管理办法》对内训师的选拔以及讲师资格进行了约束,从学员满意度和讲师负荷两个维度进行维持资格的定量化考核。《岗位课程开发管理办法》对内部课程开发指引了方向。

(3)多渠道拓宽培训途径。A公司除内部培训、外出培训、委外培训(外请讲师)途径外,注重传统培训与现代网络媒体的对接,引进了E-Learning技术,它允许学员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与学习课程,有利于学员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于提高个人短板,满足动态的、个性化的培训需求。网络商学院的启动刚好满足了精细化的培训课程体系的载体要求。

2.培训资源层面

(1)建立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导向的培训课程体系。为构建精细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满足员工基于岗位的一般需求以及能力提升的个性需求,A公司根据现有职业发展通道和实际情况,确定了40个典型的岗位族,例如行政管理通道,可以分为招聘、培训、薪酬、行政、党群、资产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销售管理会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管理、项目管理、市场管理、工段长和班组长等14个典型岗位。每个岗位按照能力等级要求,以职业素养类、通用技能类、专业技能类分类设置课程(每一类设置3-5门课程),形成从初级师级/初级技工到高级师级/高级技师的培养方案。具体操作上,首先,我们对目前已经开发的内训课程设置了课程代码(N1-N65)。其次,由指定的工作小组成员组织讨论并确定具体岗位及层级所需培训课程。举例来说,行政管理通道的培训岗位可设置课程如表1。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我们紧密联系岗位所需能力来设计培训内容,参照了公司职业发展等级任职资格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对于内部已开发的课程,我们参照内部课程代码填写,对于内部尚未开发的课程,我们尽量在操作层面上根据工作实际细化课程名称,并将其作为公司后续课程开发的方向。如填写示范中列举的培训岗位,按照公司职业发展体系任职资格结合岗位能力素质模型,预备管理师、初级管理师需要参加的培训课程可以设置为:《入职培训》(N1)、《部门级安全培训》(N2)、《岗前培训(工作内容、业务流程)》(N4)、《公文写作》(N5)、《PPT制作》(N6)、《OFFICE办公软件》、《培训管理》。N1、N2、N4、N5、N6是内部已开发的课程,《OFFICE办公软件》、《培训管理》可以作为新课程开发的方向或培养内容。

(2)全员参与,建立基于岗位发展的内训师开发模式。在以往的内训师开发中我们也是以行政管理、工程技术、营销贸易、技能员工四大职业通道作为大的选拔方向,然而,精细化的管理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课程需要精细化,培训讲师也需要是来自各个岗位上的精英。2011年,A公司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需求分析,建立了第一期岗位发展培训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为内训课程的开发和内训师的开发指明了方向。在后续的内训课程开发和内训师的选拔上,我们将以岗位发展为方向,面向公司所有岗位骨干选拔内训师,开发岗位发展课件,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加强自我学习,有意识地归纳、总结所掌握到的知识和经验并进行分享,促成学习型组织文化氛围的形成。

(3)定量考核,创新内训师管理模式。数据统计,A公司118名内训师,人均授课不到3小时/年。在对今年上半年高级以下等级内训师考核中发现,有40%的内讲师今年内尚未授课。此外,相当一部分内训师能力得到提升后会被提拔到核心业务岗位,因工作繁忙就退出了培训工作,使得队伍长期保持新人较多、有经验和实力的内训师较少的局面,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上述情况,为有效开展公司内部培训,打造高效内部学校运行机制,公司把内训师纳入考核体系,制定了《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从学员满意度和讲师负荷两个维度对内训师进行定量化考核。内部讲师年度授课课时小于2小时、学员平均满意度小于60%为考核不通过,年度积分排名前10%为优秀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制定本办法,在授课质量和数量方面对内训师进行了基本约束以维持讲师资格,提高了内训师授课及提升授课技巧的意识。

3.培训运作层面

(1)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A公司培训需求分析的重大进展在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应用。在年度培训计划制定上,充分考虑到了岗位发展培训课程,并建立“内训学校”,编制内训师年度授课计划表,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最大程度上满足各个岗位的培训需求。

(2)完善培训效果评估。岗位胜任力模型不仅为培训体系提供了培训需求,也提供了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员工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达到岗位能力要求或者达到绩优者的表现,那么这次培训项目就是成功的。目前A公司运用到的评估方法有反应式评估、学习式评估、行为式评估、绩效式评估,前三种评估方式用的较多,绩效式评估方法目前用的较少,主要用在一线员工技能提升,如产品合格率的提升上。

五、应用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培训体系取得的效果

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胜任力模型是对岗位说明书的进一步科学细化。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培训体系是岗位分析应用于员工培训的进一步深化。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员工培训课程开发与设置、内训师开发与管理以及培训效果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启发了内训师管理上的创新。纵观各类文献,在对内训师的管理上,培训和激励是企业目前做得比较好也容易实施的。然而对内训师的评估与考核,目前主要以定性考核为主,难以保证其科学、客观性。A公司推行的内训师积分制考核是对内训师定量考核的一次尝试。

A公司应用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培训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内训师及课程开发方向得到明确,避免了资源浪费,其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有效提升。目前,已开发内训师118名,标准化内训课件109门。

第二,培训满意度得到提高。学员对培训课程及内容的设置满意度提高,同时,新的考核模式下,内训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激发,内部学校-“内训师课堂”运行良好。学员满意度相比上年度提高了1.4%。

第三,培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内部课程及讲师的增加减少了外出培训的需求,外部培训课程(岗位资格认证类除外)逐年减少,OEE、柔性生产计划与排产管理等多门外部课件已成功转换为内训课程,大大减少了培训成本。

不足的是,建立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导向的培训体系不仅要求对岗位工作进行定性分析,还需要定量化地评定岗位素质能力等级。目前A公司还处在定性分析的阶段,定量分析素质能力等级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46

[2]许盛华.培训应该这样做:需求导向的量化培训体系[M/C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李晓彤,杨树权,王健.基于岗位序列的培训体系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2,7:70

[4]王丽静.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培训体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2:18

[5]周飞.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体系[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J].2010,10:75-76

[6]贾波.宝克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1:4

[7]庞辉.依托内训新机制推进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0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3

中国电信集团员工培训体系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

培训内容:

员工培训主要应根据其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为主。

管理人员应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充分了解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市场预测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

专业技术人员如财会人员、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等,应接受各自的专业技术培训,了解政府有关政策,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业务操作方法,提高专业技能。

基层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各自的实际工作能力。

基层工作人员须学习公司及本部门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各自岗位责任制和要求,熟悉宾客心理,学会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公司的其他人员也应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相应的培训。

1.

培训方法:

专业教师讲课,系统地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

本公司业务骨干介绍经验,传帮带。

组织员工到优秀企业参观学习,实地观摩。

2.

培训形式:

长期脱产培训,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业务骨干,使之成为合格的管理人员;

短期脱产培训,主要适用于上岗培训,或某些专业性强的技术培训;

具体方案:

中国电信集团培训需求分析

1.企业状况分析

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分析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2.工作状况分析

岗位工作职责

集团公司

省公司

地市分公司

3.员工状况分析

员工现状

差距分析

4.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管控支撑岗位:

领导岗位

部门管理岗位

二、培训课程设计

1.课程表

企业通用课程

管理类课程

市场经营类课程

运行维护类课程

2.培训课程体系:

集团公司通用培训课程:集团公司各岗位群培训课程:市场经营管理岗位群

大客户经营岗位群

互联网业务岗位群

业务支撑岗位群

国际运营岗位群

网络运行维护岗位群

网络发展建设岗位群

3.管控支撑岗位群:领导岗位群

综合行政事务管理岗位群

企业发展及法律事务管理岗位群

监管事务管理岗位群

计划财务管理岗位群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

审计岗位群

企业信息化管理岗位群

总工办岗位群

实业管理岗位群

纪检监察管理岗位群

党群工作管理岗位群

工会

4.管理岗位

群省公司:省公司通用培训课程

市场经营管理岗位群

大客户经营岗位群

互联网业务岗位群

业务支撑岗位群

计费帐务岗位群

5.领导岗位群:综合行政事务管理岗位群

企业发展及法律事务管理岗位群

监管事务管理岗位群

计划财务管理岗位群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

审计岗位群

纪律监察管理岗位群

党群工作管理岗位群

工会管理岗位群

离退休人员管理岗位群

管控支撑岗位群

员工培训管理训练制度

1.

职前训练

新进人员于报到后,人事单位应办理以下职前教育:

介绍公司沿革、经营方针、工作环境;

简介各部门组织、职责、作业状况;

出勤规定及注意事项;

介绍各部门办公室及主管。

2.在职训练

人事单位于年度开始,依所需训练目标、对象、课程、教材、预算,拟订训练计划。

人事单位于训练期中,应严予考核。

员工于接受训练后,视需要提出心得报告,成绩优劣列入考核依据。

3.专业训练

专业知识,视必要可办理专案训练。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4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干部培训条例(试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培训管理,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县“选学式”干部培训是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知识需求情况,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集中办班为主导模式,采取组织征集课题或邀请专家讲学与干部自主选择课程参学相结合、“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一把手”上讲台与“流动党校”下基层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探索实行个性化培训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派、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二章调训管理

第四条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省、市、县组织部门调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干部所在单位要服从调训。

第五条按统一规划、经研究确定参加的省市调训,为封闭式脱产培训,参训干部要脱离原单位业务工作,集中精力参加培训。

第三章外出培训

第六条各单位应在每年元月份提出全年培训计划,县委组织部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各类培训班次,下发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统一实行调训。

第七条县委统一组织的外出培训,经报名审核参训对象后,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按照确定的培训方案参加培训,不得随意变更考察培训路线。

第八条执行干部外出培训统一审批制度。凡各部门因工作需要,跨单位、跨系统抽调科级干部及其以下干部外出参加理论培训、业务培训、考察学习等各类培训班次,办班前一星期前要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办理请假手续,填写《**县干部培训审批表》,详细填写考察培训费用情况,未报批的县会计核算中心不得报支学习考察费用。

第九条省、市及上级主管部门抽调干部参加的外出业务培训,要填写《干部培训审批表》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第十条培训班结束后一周内,参加外出考察培训的科级干部,要提交考察培训工作总结。

第四章专家讲座

第十一条围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素质提升,定期聘请专家到**讲学。每次开课前提前与专家预约,主动介绍全县经济发展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授课,开展研发式教学培训,提高科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综合能力。

第十二条科级干部参加专家讲学培训时,要提交《干部培训证书》,参训情况列入选学课程的公共课计算学时学分。

第五章选学式教学

第十三条每年年初,由县委组织部征集培训菜单,确定“一把手”上讲台的课程题目及授课人员。审核授课教案提纲后,列出“菜单”,由全县科级干部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并于第一季度开班培训前一个月将选定的参训科目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合理安排场地及参训人员。

第十四条“选学式”培训每季度集中培训4天,第一天为公共课,后三天为选修课。每名科级干部至少学习4节公共课,选修课则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培训,但年底要计算累计学时学分,并强化培训考核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认真落实“一把手上讲台”培训制度,邀请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一把手”当党校“客座教授”,发挥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熟悉的优势,增强参训干部培训的实效性,提高授课干部参与自学的积极性和理清工作思路,增强谋划发展的能力。

第十六条“一把手”授课人员在课程确定后,应统筹安排,按时授课,不得由单位副职领导代为授课。

第六章学时学分管理

第十七条实行学时学分制管理。科级干部全年培训累计学时达到60学时、学分达到80分以上为合格。学时学分达不到要求的,将与干部年终考核挂钩,扣减相应分值。

第十八条县委党校具体负责全县科级干部的学分备案管理工作,对学员学习期间的到课、考试成绩等情况作出详实的记录,按照学时学分计算办法记入干部本人的学分登记表和《干部培训证书》。

第十九条专家讲学、“选学式”培训公共课每节2学时、4学分;选修课每节2学时、3学分;参加列入年初干部培训计划的外出考察学习,每天按4学时、2学分计算;参加省、市调训每天按4学时、4学分计算;参加省、市调训20天以上的科级干部年度计60学时、80学分。

第二十条凡参加“一把手上讲台”授课的科级干部,每讲授一堂课,按24学时24学分计入个人培训成绩。

第二十一条每名科级干部的培训成绩定期通过“**党建网”予以公布,年终计算累计学时、学分。

第七章培训档案管理

第二十二条全县统一设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科级干部及副科级后备干部建立《领导干部培训证书》登记制度,《领导干部培训证书》平时由个人保管,参加各类培训时交培训单位登记确认,年终交县委组织部审核。

第八章附则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5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有六:一是开展创业教育,培植创业理念;二是开设创业课程,开启创业心智;三是拓宽创业背景,拓展创业积累;四是集聚创业培训,增强创业动力;五是加强创业实训,培养创业技能;六是调控创业心态,积聚创业能量。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方法有八:一是课堂培训法;二是活动培训法;三是拓展培训法;四是职业培训法;五是职场培训法;六是自我培训法;七是实习培训法;八是实践培训法。

关键词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基本途径;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92-05

作者简介:邹欣欣(1971—),女,湖南平江人,岳阳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科研与项目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电大2013—2014年度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DK2013-C-22,主持人:黄湖滨)

青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在长期传统教育下,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以及基本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也较为低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缺乏、效率不高是导致这一状态的重要因素。探讨和把握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方法,有助于务实创新地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培训。笔者拟就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方法作粗浅探讨,以就正于大家。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

综观许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职业院校和有关培训机构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大致有以下六种。

(一)开展创业教育,培植创业理念

实施和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植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理念,是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高校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选择之一。

加强创业思想教育,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植创业理念 高校对职业院校学生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培植创业理念,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加强。为此,可以精心策划与组织入学教育,在入学教育中及早渗透创业教育;可以悉心组织和开展院系教育,在院系教育中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可以热心开展和实施班级教育,在班级教育中积极贯彻创业教育;可以真心开展和加强个别教育,在个别教育中密切注意创业教育。总之,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要高度重视、始终关注和切实加强创业思想教育,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培植创业理念、培育创业精神。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植创业理念 职业院校引导和帮助学生培植创业理念,应当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为此,可以在五个环节上着力:一是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机制,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刊、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学生积极创业的典型事迹;三是积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演讲、创业计划竞赛、模拟企业管理和创业等活动;四是创办学生创业社团,并通过创业社团推广促进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充实学生的创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五是建立职业院校创业中心和创业教育研究会等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使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开展创业主题活动,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植创业理念 职业院校引导和帮助学生培植创业理念,还应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主题活动。可以结合专业特点,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教育专家,面向学生举办创业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到相关创业型企业进行专题考察学习或调查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大赛”和“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和科技活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大胆创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等。

(二)开设创业课程,开启创业心智

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创业教育教学,开启和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智,是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基本途径,也是我国职业院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育教学机制的一种必然选择。

职业院校应当将学生创业培训课程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工程之中,构建与创业培训相适应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切实做好创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工作,探索和推行“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创业培训新模式。为此,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力。

构建与创业培训价值取向相一致的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更合理地分配必修课、必选课和任选课的比重,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在课程内容上,既突出专业教育,又兼顾文理渗透,加强文科学生的理科素质教育和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要求文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理科课程,理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科课程。同时,注重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可以对所有学生开设创业法律类课程以及“公司创建”、“企业家成长”之类的课程。

设置各年级的全程化创业培训课程 面向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面向二年级学生,可开设结合科技创新和创业计划大赛举办的专题讲座和创业体验,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面向三年级学生,可开设创业项目团队系列培训课程,如SYB培训和GYB培训等课程,详细介绍创业过程中各环节的方法和知识,更明确地引导、更有力地帮助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

(三)拓宽创业背景,拓展创业积累

锐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拓宽创业知识背景,拓展创业知识积累,是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机制的一种重要选择。

职业院校及其广大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培养创业能力、谋求创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锐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需要的六种意识,即风险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获得创业需要的三类知识,即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业人格教育。主要包括对职业院校学生创业信念、敬业精神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及积极进取和敢为人先情怀的培育,这是创业成功的首要保证。因为“厚德”方能“载物”,只有将以“诚信”为核心的创业道德内化为自觉行为,才能成功创业。二是与创办企业或公司有关的法律、财政和金融知识,如宪法的有关内容、合同法、专利技术、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税法等。三是与企业或公司运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创业策划、筹资融资、资金运作、资产管理、成本核算与控制、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产品售后服务等。四是管理学知识,如企业或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领导、组织、控制以及质量检测与保障体系等。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应当坚持“系统性创业教育培训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通过创业选修课和创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系统性创业教育培训,可以通过意向引导、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等等。

(四)集聚创业培训,增强创业动力

选择和利用特定的创业培训基地,对职业院校学生集中性组织、集聚性实施创业培训,增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动力,是当前职业院校、有关培训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常见途径。

近年来,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创业培训基地,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分别组织开展的SYB培训和GYB培训,就是对“集聚创业培训,增强创业动力”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基本途径的积极运用。所谓SYB培训,是以讲授、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网上沙盘等形式完整呈现创业过程,通过集聚培训,使职业院校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化市场开拓意识和基本的经营管理能力的一种创业培训途径。所谓GYB培训,则是侧重帮助职业院校学生确定是否具备创办企业的素质和能力,使之产生创办企业的想法,选择最适合个人情况的企业,进而训练创业素质,激发创业热情,增强创业动力的一种创业培训途径。

岳阳电大作为岳阳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为岳阳市高校学生和毕业生,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举办的创业集聚培训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一批学生在参加SYB培训和GYB培训后开始自主创业,其中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获得了较大成功。

(五)加强创业实训,培养创业技能

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创业培训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项目实训等进行实践锻炼,才能使学生的创业技能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实训,培养和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技能,是高校与有关培训机构搞好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工作的一种基本途径。为此,职业院校与有关培训机构应当从两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创业培训机构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和毕业生参与职业化、创业性的项目实训。这种项目实训可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或即将毕业前对运作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增强职业院校学生自主的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以创业带动就业;也可使职业院校学生明白创业的艰辛,促使他们更好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岳阳市创立的汴河街大学生创业实训项目组织大学生主要从事商贸经营和公司化模拟实训,实训期一年。所有具有创业愿望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受户口限制)都可报名参加。创业的学员可享受多重优惠政策:凡入驻创业基地的实训学员均由创业基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免费进行创业指导,并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和工作室(模拟公司),办理独立工商执照,减免相关税费。同时,实训学员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享受3年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可免收2年保存人事关系档案的费用和各项服务费用。这一项目实训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从2010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先后有五百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地创业,参加项目实训,其中相当部分是职业院校学生,有不少学生在一年的项目实训结束后,成功迈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当建设好利用好学生自主创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做到教与学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稳步提高创业教育培训的质量。一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尽可能增加学生在校内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的空间;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拓展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如可通过校企共建的形式,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基地园区,开辟校园创业实训基地,组织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鲜活的创业实践等;三要增加学生实验和实践的时间,真正使创业培训做到教与学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有效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调控创业心态,积聚创业能量

创业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创业是富有挑战性的事业。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熟练的创业技能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说,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功创业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辅导,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调控创业心态,积聚创业能量,也是职业院校与有关培训机构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基本途径。

为此,高校与有关培训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举办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讲座,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对创业项目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立足自身条件,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而不能仅凭感性认识,就盲目投身创业大军,更不可眼高手低,期望一蹴而就,要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不要一旦创业失败就心灰意冷,而要有战胜困难的积极心理准备。二是随时关注参与创业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切实掌握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状态的有关信息。三是设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咨询室,及时加强对尝试创业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维护和保障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方法

总结许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有关培训机构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方法大致有如下八种。

(一)课堂培训法

课堂培训法是指职业院校及其教师整合和利用校本资源和社会资源,或开设专门课程,或举办专题讲座,或开设相关课程,或进行渗透教学等,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的方法。

运用课堂培训法要注意四点:一要精心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开设好专门课程,进行比较系统的创业知识传授,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植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素质;二要精心策划协调,邀请或安排创业成功人士以及创业学、创新学、创造学、成功学等领域的专家,举办专题报告或专题学术讲座,进行“现身说法”和“饱和灌输”,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专题性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效仿创业典型、学习创业理论、增强创业意识;三要引导和鼓励相关教师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创业培训,开设好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际沟通等相关课程,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相关性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掌握创业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四要倡导和推动广大教师增强参与、支持创业培训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其他公共课、通识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中,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渗透性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植创业理念、开发创业思维。

(二)活动培训法

活动培训法是指职业院校及其管理者、教育者和教师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组织、鼓励、支持学生开展或参与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间接性创业培训的方法。

运用活动培训法要注意四点:一要精心选择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或定期组织“创业沙龙”,或举办“企业家论坛”、“创业论坛”,或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考察学习,或组织学生参加“设计大赛”和“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二要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与活动环节,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活动载体或活动形式,都要紧扣“创业培训”、“创新培训”这样的主题,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与活动环节;三要认真做好活动开展与创业培训结合的文章,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结合实施创业培训,寓创业培训于活动开展过程中;四要充分调动职业院校学生参与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活动培训的成效,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素质逐步提高。

(三)拓展培训法

拓展培训法是指职业院校和有关培训机构着眼于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创业的需要,整合和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开展或参加诸如“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培训”、“人生成功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实用写作培训”、“意志力培训”、“领导力培训”之类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培训,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拓展性创业培训的方法。

运用拓展培训法要注意三点:一要切合特定地方、特定职业院校、特定专业、特定群体的学生的客观实际,精心策划拓展培训的具体项目,或单个拓展培训项目,或多个拓展培训项目;二要根据特定地方、特定高校、特定专业、特定群体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需求,扎实开展特定的拓展培训,或“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培训”,或“人生成功管理培训”,或“企业管理培训”,或“实用写作培训”,或“意志力培训”,或“领导力培训”;三要满足特定地方、特定职业院校、特定专业、特定群体的学生的创业需要,圆满完成特定的拓展培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培训”、“人生成功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实用写作培训”、“意志力培训”、“领导力培训”等的有效开展,着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四)职业培训法

职业培训法是指特定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包括依托某所高校建立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依托于其他部门设置或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面向一校或多校职业院校学生,策划、举办、实施职业化的集成性的创业培训,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获得相关证书的培训方法。

运用职业培训法要注意三点:一是培训主体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无论是依托某所高校建立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还是依托于其他部门设置或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都要认真履行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实施职业化创业培训的职能职责;二是培训师资要无愧委托、倾心投入、切实负责,对特定的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务实、创新、有效的职业化创业培训;三是受训学员要积极参训、密切配合、刻苦用功,确保个人在职业化创业培训中取得实效,获得长进。

(五)职场培训法

职场培训法是指特定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组织、指导和帮助特定的职业院校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进入特定的企业、事业、中介组织等职业场所,进行职业实践锻炼,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培训方法。

职场培训法是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方法中直接接触创业实践的培训方法,对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产生直接的积极的作用。

(六)自我培训法

自我培训法是指有志于自主创业的职业院校学生通过有目标、有安排、有步骤、有力度的具体规划,加强对创业理论、创业政策、创业方法、创业经验、创业案例等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培训,以强化创业意识、扩展创业知识、开发创业思维、培养创业素质、明确创业方向、做好创业准备的培训方法。

自我培训法是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方法中最能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个性发展的培训方法,对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往往能够产生内驱力和长效作用。

(七)实习培训法

实习培训法是指特定的高校和培训机构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创业实习活动,或者通过运行网络仿真的创业软件,营造真实的商业竞争环境,让职业院校学生了解、感受和体验企业的运作模式,从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培训方法。

运用实习培训法,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在学做结合、产学结合、虚实结合的环境中参加创业培训、接受创业指导,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激发创业兴趣、培养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八)实践培训法

实践培训法是指特定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对职业院校学生寓创业培训于创业实践中,让职业院校学生在初步的创业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本领、品尝创业果实、走上创业道路的培训方法。

运用实践培训法,常常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四试”(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申请)活动,以组织学生举办创意项目活动、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谋划书刊出版、进行校园代理等形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永泰.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路径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郭志文,李斌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建佳.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

[4]王祚桥,周培松,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5]曹殊.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学生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

[6]周六春.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8).

[7]龚秀敏.谈谈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0).

[8]黄燕.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J].科技创业,2010(10):57.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6

一、主要动因

通过几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我市在培训机制、制度建设、组织管理、网络建设、教学手段及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使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深度和力度上进一步加强,逐步趋于科学规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干部越来越感到自己知识欠缺、能力不够,产生本领恐慌,意识到自己不仅要“拥有学历”,而且更重要的要“拥有能力”。因此,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干部的需求,我们认为重点在于教学上和组织管理上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

教学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系统性、针对性不够,往往浅表的多,深层的少;普遍性的内容多,针对我市实际的少;内容陈旧,信息量不大,教学内容过于狭窄,往往是“碰到什么,就学什么”。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相差无几,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些干部感到不对“口味”。教学与实际脱节,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组织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表现为人员调训难,培训管理难,考核运用难,尤为突出的是市管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调训困难。各部门因为工作性质原因相互协调不及时,安排不合理,其它工作与培训工作出现交叉,有时还有撞车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教育培训多元化的需求,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我市在实施计划调训的同时,积极尝试“菜单式”教学新方式,全面实行学分制管理新措施,坚持分类办班、按需所取,突出教育培训的个性化、差别化、特色化、专业化,从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因需施教”的新路子,大大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体做法是:

1、全面实施“菜单式”教学。一是结合实际设置菜单。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深入调研、问卷调查、征求意见、教学反馈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教育培训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教育培训的普遍要求及干部的具体需求、形势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干群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确定培训菜单,下发各单位、各部门任干部根据自己需求自主选择后,报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根据报名情况开设课程。菜单内容涉及政治理论、领导能力、行政管理、经济知识、法律法规、计算机与电子政务、国内外形势、现实问题研究等八个门类和专题。二是整合师资提高质量。教师是保证教育培训质量的重中之重要素,因此,我们切实加强以党校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在充分发挥党校教师作用的同时,先后聘请了省内外党校、高等院校专家、教授授课,邀请市级领导、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聘请乡镇领导及优秀村干部现身说法,介绍具体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三是把握环节注重实效。市委将“菜单式”教学纳入《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范围,并要求把握关键环节,狠抓落实,增强实效。把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党性党风教育与培训主体个性化需求紧密结合,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防止政治理论的弱化;进一步完善考评措施。干部每学完一门课程后进行闭卷考试,用笔试成绩、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来检验教育培训效果,对完成相应选学内容并通过考核者,将选学培训时间计入干部累计培训学分,以此来促进“菜单式”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2、严格制定学分制管理办法。为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力度,提高广大干部参训的自觉性,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量化管理,推进干部的教育培训与使用的有机结合,我们借鉴高校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实施以学分制为主要载体的管理手段,制定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对全市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行了学分制管理。一是确定记入学分的认可项目。主要包括:办公室组织的各类培训班、知识讲座和“菜单式”培训;各系统、各部门开办的经办公室认可的培训(包括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调训;参加国家职级资格证书培训、各类学历函授或课程进修班(获得相应证书)等。二是明确考核标准。把党政干部的培训学分作为了解、评价和使用干部的一项基本内容,规定市管领导干部到*年必须修满240学分,科(股)级及以下干部必须修满120学分。到*年未修满规定学分的干部,*年度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提拔任用或晋升职务的干部,必须达到规定的培训学时学分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或晋升前未达到的,应在提任或晋升后一年内补足相应的学时学分。对上级统一安排的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进修考核或考试不合格的,按《领导干部辞职(降职)记分卡制度》酌情扣分(其他干部参照执行)。三是细分记分标准。列入上级部门计划调训、市年度培训计划的培训班,按1天为6学分的标准确认;本单位、部门的培训,经办公室审核可得每天3—6学分,本单位、部门培训年学分最高为36学分;对干部参加的在职培训学习、学历教育等各种培训、进修,按其参训的学时、考试的成绩来确定不同的学分;对干部撰写的科研(调研)成果按获得证书的级别、层次确定不同的学分。

3、加强监督管理。我们对全市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统一的协调、指导。一是建立培训申报制度。年初各单位需将本年度培训计划报市委组织部,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需提前3天将培训通知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二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建立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各镇、街道组织委员或市直属单位根据培训内容、课时数、出勤、考试成绩,按记分办法核算成培训学分,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市委党校、奉化电大等各办学单位年终要将在本校参加大专、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干部学习情况,核算成学分,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三是不定期对培训单位和培训干部的出勤、考试情况进行抽查。若抽考未通过的干部,当年度所得学分无效。被抽考单位如抽考合格率在50%以下的,所有干部须作集体补考。

三、主要成效

1、“菜单式”教学,学分制管理,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这项尝试尊重了干部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目前提供的25门课程菜单,实际就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25把金钥匙,干部可以根据自己履行岗位职责和个人发展预期按需就学,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如像“领导能力”培训专题,是专门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思想僵化、缺乏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弊病开设的,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干部进行体验式教学和创新思维训练,引入了“头脑风暴”这一最新的教育模式。使干部能够有针对性地拾遗补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想学什么,就可学什么”的问题,实现了学为所需、学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成,对提高机关和干部工作水平,增强机关和干部工作绩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力地增强了党和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工作绩效。

2、“菜单式”教学,学分制管理,激发了干部求学内动力。按照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我们的改革尝试体现了时展要求,并本着“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原则,充分尊重干部个人的培训需求,扩大了干部参训自,把选择权还给了干部,使干部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调动了广大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各单位、各系统组织干部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四、几点思考

1、搞好“菜单式”教学,首先要了解干部的需求,尽可能找准干部的渴求点。通过多年来掌握的干部学习情况、学习要求,深入分析干部的实际,结合当今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和干部的需求点,拟定合理的“课程菜单”。其次要配备业务能力强的师资。在专题确定后,要精心选择授课教师,在选择中既要注重理论层次高的教师,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务实教师,既要立足本地教师,又要外请高校等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