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1

【关键词】物理学;人才培养;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在我国国力强盛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科功能独特,这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结合高校物理教学,利用并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的命题需要我们高校承担着物理教学责任的教师予以积极的探讨。

曾有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用“开放创新实验室”这种形式,发挥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和能力功能,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可创造一种积极向上、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崇尚真理、求实创新的学术气氛,对于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更好完成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责任,可起到积极作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的研究结果是建立在教师精心指导的基础上的。具体的说就是教师的认真备课和有意指导下,以学生创新意识训练为主要目的,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题、自找实验仪器和材料、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过程和所取得的实验成果训练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要素和内涵的感悟。一般认为:科学精神的要素或内涵可分为6类: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通过每位同学和老师在开放创新实验室的互动实践,不断探索,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训练,创新意识得到启发和加强。

作为有着一定阅历的物理课教师,本人对物理实验对学生床戏意识培养的作用有着深刻的体会。一般情况下,我在物理课包括物理实验课的讲授和组织引导的具体做法是:在讲授专业课时,结合授课内容,多做舌吻和多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随这老师的问题紧张的活动,有时一堂课会设问提问20余个问题,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了很强的刺激性,这些问题又都是消化理解授课内容的知识点和关键点,让学生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在物理实验课中,启发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题,自找资料,自己动手实验、自行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并适时报告进展情况。经过学生小组两到三轮的讨论交流,根据确定的目的,再设计出更佳的实验方案,寻找仪器或自制仪器,反复试验,最后进行实验表演和评比,由相关老师组成评议组,观察分析,研讨讲评。虽然,这样的做法对于教师将比较费心费力。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把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活动中,学生间相互启发,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使得学生的创新激情得到了激发。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物理实验在大学生乃至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呢?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物理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整个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是许多高新技术的重要源泉,是工程科技的重要基石。20世纪革命性的技术发展,大多得益于物理学的基础研究。许多高新技术和相关产品,其核心技术来源于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考察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仅就核技术的物理基础,激光技术的物理基础,以及电子和信息技术的物理基础即可知道,物理学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仍然是技术发展的最主要源泉,是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带头学科。由于物理学的基础性以及它和人类文化的深刻联系,即使对培养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各种学科的高水平人才,以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养,都是重要的基本要素。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物理理论来源于实验,但又高于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所以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物理实验处以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人、培养能力等方面有独特运用和重要影响,故称物理实验具备教育功能

能力功能,在新形势下,怎样理解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科学实验的素养,怎样列出学生基本实验技术的要求,这一切都需要认真具体的探索。当然也必须认识到,这些方面的回答不可能是唯一的,而且又是不断变化的,结合具体情况,研究物理实验的功能,有效的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是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现在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处理好传统教学思想和现代教学思想的关系;深入研究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其在培养方法、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适当安排接口,介绍它对科学、技术及现代生活的影响;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教育功能,坚持和发扬物理实验具有探索性、革命性、追求基本理论的重大突破性;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力争达到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课程的具体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学科,20世纪,由于物理学的基础地位和带头作用,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在中国路人皆知。进入21世纪,物理学将怎样继续发挥这种作用?物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崇高实践、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不懈进取、生动活泼、求实创新的学术传统或学术氛围,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有很强的继承性、发展性、前瞻性和可移动性,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物理学科的这种基础地位,对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影响,或者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职业的需求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既然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具有重要的科学的工具性质的作用,作为高校物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和应该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怎样才能对社会有较大贡献?什么是物理学的真谛?物理学在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方面,为什么是其它科学难以替代的?“总是生机勃勃,不断开辟自己前进道路的物理学”的本来面目,怎样才能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充分体现?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怎样才能够对学生思想方法、行为习惯等,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怎样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训练有素的人才?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在当今社会难免不被物理专业的学生所关注,也难免不会被国人所关注。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陈兴文(1969-),男,辽宁锦州人,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刘燕(1970-),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605)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0106)、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项目编号:GHYB110019)、2012年度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学做研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2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瓶颈。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自主创新型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高等学校在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尽管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载体,但是从根本上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如何通过有效载体和途径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1]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属地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现状调查,探讨高校开展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一、大连属地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现状调查

课题组针对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现状在大连属地3所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因素有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按照所占总体比例的大小依次为“缺乏主观能动性(39.2%)”、“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足(22.1%)”、“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12.9%)”、“学习目标不明确(13.6%)”、“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11.0%)”、“其他(1.2%)”;而客观因素按照所占总体比例的大小依次为“缺少良好氛围(26.7%)”、“缺少必要实践条件和平台(21.6%)”、“缺少教师指导(21.6%)”、“缺少恰当选题和工作目标(12.3%)”、“缺少政策激励(11.6%)”、“与课内学习冲突(6.2%)”。课题组结合调查数据和长期教学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概括起来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科学精神”、“教学模式单一”、“自主创新实践平台缺乏”、“缺乏激励师生精力投入的长效机制”等方面。

二、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缺失原因的分析

1.大学生普遍缺少科学精神

课题组对一所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训练状况进行调查,有8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从事科研实践,但是其中真正有过科研体验经历的学生不到20%。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目前大多数学生“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究其根源,还是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内涵包括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批判精神、开放精神等诸多方面。

2.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安排上往往过多注重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过多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少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忽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作用和个性化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3.自主创新实践客观条件不具备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参与面,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创新实践过程中有的受实验条件限制,有的缺乏资金支持,有的缺乏优秀教师指导,有的缺乏跨学科交流平台,缺乏企业和社会对接、支持造成成果束之高阁。

4.缺乏自主创新长效激励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一方面生师比例失调,另一方面教师的业绩考核导向偏重与科研业绩挂钩而与人才培养环节脱离,特别在评职、晋级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使得很多教师都不愿花费主要精力去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针对学生的相关激励政策不具体、不完善,造成学生没有体会到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的益处;在成果孵化方面,更是缺乏社会各方面有利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造成取得的成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1.树立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理念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只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不仅应成为传递知识、接受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创造知识的场所。[2]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搭建促进师生间自由交流、激发学生睿智和灵感迸发的平台,才能真正促使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与质疑能力,促进学生逐步从学习者到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的提升。

因此要将创新教育纳入通识教育的环节,应设立多层次的教育目标,对大多数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使得创新思维在未来的工作和实践过程中得以激发和发展。

2.优化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环境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和谐的环境,除构建完备的创新教学体系和开放的课程体系之外,当前还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软环境优化:一是制订灵活的学籍修业管理制度,如弹性学制、学分奖励与替代等;二是推进多样化的重在过程的考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三是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四是从学生的差异性入手实施因材施教,开展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五是构建民主和开放的学术交流环境,为学生创新科研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六是通过学校搭建创新成果孵化基地、学校科技园、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体验项目、技术、孵化、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经历。

3.建立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以创新教育普及与提高结合为宗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启蒙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三个层次,整合课程体系和实践活动,加强创新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特色的优势课程、训练和竞赛项目,如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创造学、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方法基础等启蒙课程;鼓励二级学院开展适合本学院、本学科特点的创新教育实践;加强对学生自主创新研究方法的有效指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倡导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实践,增进学生的跨专业交流,组团式开展实践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知识的相互交流,为思维多元化奠定基础。

4.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训练体系

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研训练体系是有效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将科研训练体系与培养方案有机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以实现师生教、学、研能力的相互提高和相互促进。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应依照“基本训练为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重点、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打造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科研训练体系。

第一层为基础层,教学目的是通过公共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实验平台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实践技能;第二层为综合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系统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层为研究与创新层,教学目的是通过创建学生自主选题独立开展工作的条件或参加教师科研、创新项目、竞赛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相互衔接、前后呼应、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不间断的科研训练。

5.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1)指导教师激励措施。老师指导各级各类训练项目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给予指导教师一定工作量补助。同时将指导工作业绩纳入教师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之中,并在职务晋升、评优时予以考虑;对于指导项目并验收取得优秀等级的指导教师,除计入业绩积分外并进行物质奖励。

(2)学生学分奖励与灵活的学籍管理。学生主持并完成各类训练计划项目可以获得奖励学分,同时获得奖励的学分可以冲抵同类学科相同学分的课程的学分;对在项目研究中表现突出、成果明显的学生,在年度综合测评中按有关规定进行加分;对于特别优秀且成长性较好的创新项目,学校根据团队工作实际情况和团队申请在学籍管理方面将给予更加灵活的管理措施,以保障项目运行的可持续性。

6.构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根据高等教育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为基本原则,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实践等方面作出客观评价与分析。评价体系可分为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技能、创新人格、团队意识、创新实践体验和成果产出等方面。在评价过程中既要体现过程又要体现成果,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过程的体验。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营造高校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而且也有助于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同时,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确立适应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师定位;构建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科研训练体系和培养模式;建立以学生为本、重在过程的能力评价体系等措施,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婧.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7.

[2]刘红霞.浅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推进[J].河南社会科学,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3

关键词 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78-03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eternal debating topic when it comes to social development.As the soul of a nation,innovation provides a never-ending impetus for its thriving and prospering.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primary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organization.As for higher education,we should not only teach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awareness.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humanity and scientific qualities,foster their innovativeness,entrepreneurship and practical ability,Student Research Fund(SRF)has been set up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couraging students to engage in scientific research,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innovation at an earlier tim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measur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ut forward the atten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student research fund(SRF);innovative awareness;cultivation

“创新”一词由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中首次使用。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

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也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是人自觉地确定创新目标,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定论,勇于质疑,敏锐地洞察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同时又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准确地制定行为目标,并以坚定的信念去实现创新目标[1]。

1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对创新提出了要求。同志将创新引入科学技术领域,并提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上更是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而高等教育是建立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培B高级专门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时期,我国需要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虽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国家相比,国内一些企业家和国外专家都普遍认为中国的学生虽然基本功比较扎实,但是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尤为薄弱[2],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国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也逐步重视并开展创新教育,如“质量工程”等,不少学校甚至制定了“创新教育纲要”,建立了“创新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与创新能力[3]。最近,“钱学森之问”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在一次访谈中,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发展中心曹志祥主任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学生的智力、兴趣、爱好及潜力等千差万别,需要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北京市海淀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吕文清主任则认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二是良好的创新人格,如强烈的好奇心、大胆的质疑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高度的自主性;三是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四是社会实践的支撑[4]。

农业是立国之本,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建设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引导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集中已是摆在面前的重大任务。在这转变的关键时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农业院校集中了大量具有丰富农业科学理论与技术的专家,并在学科门类、技术设备及信息搜集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中心骨干,也是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加强大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所必须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很多农业院校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自信心[5]。

2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主要措施

2.1 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问,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更应该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充分利用最新的科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中,提倡学生在正向思考问题的同时使用逆向思维,敢于创新和敢于探索[6]。

2.2 丰富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意识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锻炼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是培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实践,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巩固、加强和发展,并形成创新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型人格才能逐步形成[7]。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诸多实践活动,如安徽农业大学已开展有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研究生论坛、校园文化艺术节、插花比赛、茶艺比赛等。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校园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认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力必备的2个重要条件,而学生能否具备“安全”和“自由”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在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从而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与欧美国家相比,对学生管理过严,学生普遍缺乏创造的良好环境。因此,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当前传统的“以管代教”的做法,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的创新环境[8]。

3 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注意事项

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地参与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社会实践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多农业院校已面向全日制在校各专业学生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Student Research Fund,SRF)。下面以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为例来指导教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3.1 选取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研究课题

我校大学生创新基金主要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资助范围:①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②实践教学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③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④社会调查项目;⑤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生命科学类学生申请的项目大多来源于指导教师相关科研课题的子课题或学生自拟课题,如本课题组的在研大学生创新课题有:“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发育”“不同pH营养液对梨植株生长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缺铁条件下梨砧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分离鉴定”“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锈酥不同时期果皮结构观察”“全国不同类型梨树腐烂病病原菌化学抑制剂筛选”和“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锈酥不同时期果皮结构观察”等,这些均源自本课题组的研究课题。生命科学类研究从性质来说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验证性研究已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设,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它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重点在探究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在生命科学领域,验证性实验一般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如“猕猴桃溃疡病病菌分离鉴定”。探索性实验其结果是未知的,探索的结果有赖于探索的过程。由于结果未知,这就需要学生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去探寻可能的结果,如“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发育”。2种研究看似类似,实则学生的心理活动完全不同,得到的锻炼也不一样,从创新意识培养上看探索性课题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提出大胆的假设和推想。由此可以看出,在设计课题时应该多选取探索性课题,为学生们提供广阔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3.2 创造宽松的课题研究环境,不设置明确的预期结果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动力可分为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9],其中外部动力主要有外界对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社会的创新氛围和高科技的促进作用等外部环境。不同的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积极进取、活跃奋发的研究氛围,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和课题研究结果性任务,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望,最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对于生命科学来说,每个项目的制定都需要有其明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预期结果,然而研究预期结果的确立无疑在项目开始之时就让研究者带上了“有色眼镜”,这不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对于大学生创新活动来说,更应该强调“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由于过程评价难度大,造就了现在高校大多采用以量化为基础的定量评价体系,重视结果,忽视过程[10]。在呼唤高校建立起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评价体制的同时,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也应该多考虑如何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新项目培养人才的本质。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尽可能作为主体去参与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题目的确定、方法的制定、结果的分析等,而不是在开始之时就制定好相应的技术路线、方法和预期结果。

3.3 培养对生命科学的旺盛求知欲和积极思考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创新教育中受教育者十分重要的意识和行为,是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1,11]。引导学生对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通过访问、调查等方式进行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项目的开始,应该通过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吸引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发学生去思考,并及时进行师生互动,将思考的问题进一步深入,例如“砀山酥梨及其芽变品系锈酥不同时期果皮结构观察”这个课题,在开始之时应该在颜色突变的感官刺激中引导学生对于果实发生外观变异的原因入手,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果实的颜色会发生如此大的差异。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们自行观察芽变之后果皮结构的差异变化,并对差异变化的原因进行预测或假设,针对该假设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成立。无论这个假设最后成立与否它都给学生们带来了创新思维和实践方面的收获。

3.4 培养大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反思能力

让学生学会质疑,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对科研问题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失败,也及时反思改进[1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困惑或质疑,同时作为指导教师,要学会将学生提出的困惑或质疑灵活地转移给课题的其他研究者,引发学生们对于该课题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问题的解答能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快乐感,这又反过来再次促使学生对于研究产生更强烈的兴趣[13]。

3.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成员间要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性格特点。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较多,个性强烈,加上与同龄人交往机会较少,促使他们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和自私的性格。同时,学生时期是培养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应该把团结协作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过程中,应该通过合理的分工协作,促使他们互相信任,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缺铁条件下梨砧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项目,一方面可以将项目直接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学生去从事缺铁对于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另一部分学生负责缺铁造成逆境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还有一部分学生做激素方面的测定与分析,之后再完成课题的整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分别负责收集一个方向的研究资料,随后一起进行整合并制定相应的方案,再次分头进行方案实施,最后一起反思总结。上述2种方法虽然结果可能类似,但是对于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却相差巨大,显然后者更能促使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14-15]。

4 结语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农业科技人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创新意识人才对于农业科技现代化有着决定性作用。要求教育工作要抓住平时的点点滴滴,创造一切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形成创新意识的环境。

5 参考文献

[1] 钱昊.“两课”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2] 刘美.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130-132.

[3] 张锡侯,汤宝梅.略论高校创业教育[J].民办高校教育研究,2010(7):42-45.

[4] 王友文.青少年创新人才咋培养? 培养仅靠课堂行不行[N].新华教育,2010-07-17.

[5] 孙峤.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3-26.

[6] 王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8):7-10.

[7] 陈珲.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7):138-141.

[8] 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97-198.

[9] 陈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及培养机制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175-178.

[10] 李旦,赵希文,吴.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02-105.

[11] 李长春,杨秀芹.论农林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以某农林院校SRF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83):131-133.

[12] 金美芳.生命科学课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条件[J].现代教学,2010(7):82.

[13] 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93-95.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4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50-010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学位等于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形成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也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一描述说明高等教育的功能,不再只是要大学生掌握某种具体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其具备迎接现代社会挑战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高等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承担了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使命感、胸怀坦荡、品德高尚以及坚持不懈、尊重规律、认识自我等精神的使命,这些精神是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必备要素。

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1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新意识主要解决“愿不愿”创新的问题,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2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

2.1 大学生缺乏创新欲望许多大学生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多考几个“证”而忙碌,只希望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相当淡薄。

2.2 大学生缺乏创新的兴趣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热心于接触、观察某件事物,积极从事某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

但是由于学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重考试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每一点创新思想或行为,都不能及时给予激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不到自己创新的价值,这使得学生丧失了对创新的兴趣。

2.3 大学生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

大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大学生只注重本专业课本的学习,知识面过于狭窄,所以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无法由单一性、直线性转化为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1 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创新者自觉确定活动目的,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品质,如目标明确、探索未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尊重规律,勇于冒险、果断自信,坚毅不屈、积极进取等。①创新不是轻松随意的活动,它需要耗费大量心血汗水,需要坚强的意志力,经历种种失败和挫折后,才有可能得到成功。因此,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崇高的思想品质、优良的道德素质对当事人的影响,是不可能创新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3.2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宽松的环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课“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的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向学生传授正确观念并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体系也应该进行改革。邓小平说过“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 “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做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改变那种一次考试定乾坤,一锤定音的做法,评价体系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方面。

3.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参观、走访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可以印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并激发他们在已有理论的基础探索新理论的兴趣。

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注释:

①李东升,陈黎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2):137.

参考文献:

[1]孙章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

[2]李东升,陈黎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106―03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和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展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身素养的反思总结和提高。通过实践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基本的实践能力是学生从业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应用,就必须侧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阶段,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以及在技术应用性层面上有一定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职业发展中基本的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和求职能力,以发展的视角、过程的眼界来审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实践是创造性的来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都要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产生创新想法,并不断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创新想法最终形成创新成果。一方面,实践活动中林林总总不断变化的情景,有助于激发创新的欲望,是创新意识产生的来源;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检验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唯一途径。

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包含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从创新意识到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实践能力作为桥梁来转化;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于,创新意识有助于避免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模拟性和重复性实践活动,有助于运用新方法高效能地完成具体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发现探索新知的过程;既是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知识结构改造的过程。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应当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素质发展的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创新实践型人才,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也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

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把握规律性

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类大学生人才培养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的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和形成是在自身需要的激励和驱动下进行的,就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构成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得以进行,首先要有内在的需求,然后才能推动培养过程的进行。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了解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开始,从把握规律着手,从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实际状况出发,寻找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深入了解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大学生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客观地对待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多样性和过程性。

(二)增强协调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取得实效,是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注重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调整、整合,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无缝连接,实现课堂与车间、校园与企业有机结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实现,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配合,产生的是一种综合效应。因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确保持续性和有效性,就需要研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消除对立及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地优化配置各方面的资源:一方面,需要保持学校内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树立教育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与社会和企业等外部环境相适应,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等方面资源的优化组合。

(三)激发主体性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内因决定外因,这种外在的形式是否具有有效性,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接受教育程度。大学生自愿地参与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和实践锻炼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思想。因此,只有将让我培养转化为我想培养,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识和推行的思想才能由内而外转变为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职业技能,不断地建构学生的自身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建设水平。通过实际的实践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自身被动接受信息的教育缺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帮助下自主发展。

(四)坚持开放性

学生在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需要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升华为理性知识。自由辩论和科学的引导,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在教师指导点拨下探索、交流,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学习和实践。人才培养要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自我理解、解读、质疑,尊重学生感受与个人见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充分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

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反思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创新,创新和实践是人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实践和创新活动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实践能力作为一种素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影响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最终的结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发展的动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然而,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组合,是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能力,能力通过实践推动创新。知识、能力和创新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学习的目的既是积累知识,也是探索新知、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质疑,这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问题,也是个人素养和责任感的问题,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毅力、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既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动态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首先,体现学习的多样性,这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也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其次,体现学习的反思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问质疑是反思学习的主要表现,探究是反思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质疑探究都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在学习中敢于把外在的知识和事件与自己切身经验结合起来进行认真思考,既用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知识与事件,又用知识与事件来思考自己的经验,不断地交换位置和方向,达到理解和重新理解知识、事件和经验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回顾、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最终实现自我发展与提高。最后,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不仅是个体差异性的要求,也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需要,学生个体在感知、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符合自身兴趣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在的财富》说:“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根本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深化和实践。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思想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即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是学生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学生去吸收,而是使学生的本能得以生长。这种教育思想包含着以追求生活适应、强调教育切合需要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以追求学业优异、强调学术教育质量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思想。两者互相结合,齐头共进。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其人才观是“承认个性差异,鼓励最大限度完善自我”;教师观是“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引导学生就业的教练”;学校观是“立足于职业,着眼于发展,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前途和职业”;教育观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改造生活”;目标观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归根结底,学校与教师奉行的是一种教育的实践主义,主张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这其中充分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在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深入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内心深处,更深入到社会教育发展理念、社会发展理念的深处。不仅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学生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更要把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看作民族腾飞和兴旺发达的基础,看作提高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看作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和动力,看作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核心,把树立创新与实践贯彻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教育创新的角度,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看作学生个人素养的最高体现,看作学生反思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体现,不仅认识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智力因素的体现,更是学生精神和人格的体现。作为教师,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己任的教育信念,充分认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创新教育观念,拓展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责任。

(三)做好职业规划,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

职业规划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责任素质和能力实践效果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做好职业规划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在职业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正人才观、质量观、知识观和教育观,进一步地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探索自身的发展潜能,从职业发展角度,了解自身的需求,促进自我认识,建立和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评价标准。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客观认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创新实践欲望,端正自身的学习习惯,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注重创新实践品质的培养,注重对自身特殊才能和兴趣的重点培养。同时,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仅是期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提高,更希望学生在学习观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桂丽.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张敬.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0(2):25-26.

[4]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6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现代人才;问题意识

一、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

1.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日益加速、知识剧增、技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形势下,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人才必须具备学习、适应、创新和竞争的生存能力。因此,在这个竞争和发展的年代,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其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前提。所以,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根本需要。

2.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早在1999年,我国就提出要“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由此可见,在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完善。总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只有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其将来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当代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3.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人类的最高本性。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种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由此可见,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善于通过生产、活动、实践等获取经验与知识,从而发展自己、改造世界、不断进行创新。人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以求得新的生存与发展。当代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成了时代对人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与创新意识相适应的现代人才意识。①在现代教育中,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43年就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性教育观点。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这处处充满创造之力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创新、获实践,使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从社会角度来看,创新与实践的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发展的体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从教育者角度来看,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创新素质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教师只有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各个不同方面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途径,探索其有效的培养方法,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根本任务,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②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教育功能观念的重要体现。当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教师的根本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只有通过教学实践,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在现代教育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改变不适合时宜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思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效构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③树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在新时期的人才标准下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人们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认知与评价观念也实现了新的超越。尤其在创新教育模式上,注意保护和支持那些在学习上“爱钻牛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鼓励他们要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努力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教师要先行,客观上要求教师对教学要标新立异,采用目标教学、民主讨论、问题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一起实践、创新,实现教学相长。学校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的,不仅教学要创新,教学管理、决策也要创新,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2.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类:一是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学生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前者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后者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由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当前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任务之一。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教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当代教育者深入研究、实现创新课堂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②改变教学方法,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的指导者,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形成与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影响,由此,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素质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改变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的培养。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在教学模式上,请有科研经验的导师、教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讲授创造思想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激情,逐步形成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的原则,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内容,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智力开发,进而创造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使其智力活动呈现多样化、丰富化的要求,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积极进取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

3.要努力营造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环境。①必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则首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抛弃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拘泥于陈旧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学观念。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已任,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角色的新定位。②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主导者的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要为学生禀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学生只有具备热情奔放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③营造学校的创新环境。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机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培育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学校体现时代要求的品位和格调,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营造一种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在教学中,就应不断更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造空间、引导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④营造有利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环境。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4.要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建设。①建立健全创新与实践的规章体制。合理的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除了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进一步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机制,这样有利于实现教的创新与学的创新的有机统一,学科创新与活动创新的有机统一,校内创新与校外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②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要创立有效的奖励机制,逐渐形成鼓励创新、参与创新、发扬创新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给予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及导师专业辅导提供经费保障,以使创新融于教育教学当中,使二者有效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和实习环节。校企合作能产生共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由此,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从制度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制订出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采取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企业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为教师真正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④建立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教学运行机制是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创新,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效能的保障、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其实现以人为本,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目标,为教学管理服务。由此,建立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营造良好的、宽松的育人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创新、实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总会有一种适合于学校、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2]张飞.“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Z].2009.

[3]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3,(3).

[4]吕卫.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

[5]王义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