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化案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经济化案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设有1个总院、7个分院(儿童、精神、传染、康复、口腔、肿瘤、急救7个专科医院)、71个护理单元,开放床位3000张;护士总数1655人,其中男89人、女1566人;年龄19~59岁,平均(31.78±9.67)岁;中专140人,大专958人,本科557人;护士829人,护师465人,主管护师280人,副主任护师77人,主任护师4人;身体基本健康。
1.2方法
1.2.1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按照新三级甲等标准,建立由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各职能科室正主任组成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各临床科室设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于护理部,配备3名专职人员(副主任1名)负责全院护理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整改、督查与追踪工作。实施护理部-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和护士自我控制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遵循PD-CA循环程序开展集团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1.2.2完善护理质量标准及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流程应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最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对医院、患者及护士造成的伤害。集团护理部对全院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将差错原因看作质量持续改进要点及护理风险预警项目。护理部针对因护理质量标准及护理流程等方面的缺陷而造成的护理差错事故,按照新三级甲等标准及重庆市规范,结合本院实际修订的集团医院统一的护理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重点环节标准化工作流程。
1.2.3排查安全隐患,制订预警控制方案
护理安全管理委员每月定期进行护理安全评估,按科室、岗位仔细评估护理工作各方面的安全漏洞和隐患,对评估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落实整改,将实施整改后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确定为对护理安全具有警戒或防范意义的预警信号,并针对每一个预警信号制订出预警控制方案下发相关科室。
1.2.4分级实施护理安全巡查与安全信息网络直报及反馈机制
由护理部制订电子版的护理安全信息周报表,该表包括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技术操作规范、设施与设备管理、药品管理、病区环境、投诉与纠纷、医疗费用等项目。按照周报表项目分级实施护理安全巡查、安全信息网络直报及反馈机制。(1)临床一线护士:每班进行岗位隐患巡查,发现隐患立即列出相关护理安全预警内容,及时落实整改,并以书面形式交班,对各班护士进行预警;(2)临床护士长:每天对本科室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将巡查结果每周上报护理部,对本科室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列出预警内容以书面形式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3)总(科)护士长:每周对分管区域进行安全巡查1次,指导并协助临床科室解除安全隐患,并追踪整改效果,每月将本片区巡查结果上报护理部;(4)护理部:每月对全院护理单元进行护理安全巡查1次,并将本月全院上报的安全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按安全隐患的性质、级别启动安全预警机制,进行安全防范部署。
1.2.5实施患者风险预警评估,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按新三级甲等标准对患者实施风险预警评估,患者入院时立即给予入院评估(含生理、心理)、疼痛评估、跌倒/坠床及压疮、管道滑脱危险因子评估等。患者住院期间护士会根据其用药及病情变化对上述危险因子实施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并实施风险预警方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1.2.6完善设施设备,打造安全环境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全方位体现安全理念,病区地面全部安装防滑地板,墙面安装有扶手,配备有多功能双侧床栏的病床,病区厕所、盥洗间铺设防滑垫并安装防护窗,电梯及楼道安排保安人员保护患者行走的安全,医院的各种服务设施均贴有醒目的标识及使用说明,为行动不便的患者配备了手推车、轮椅、徒手电梯等。医院在硬件配备上处处体现了保障患者安全的人文服务理念,力图营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疗养环境。
1.2.7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的弹性调配
人力资源管理缺陷也可构成护理安全隐患,属于安全预警范畴。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制、层级管理制、新老护士搭配制,以减轻超负荷工作状态、减少职业倦怠、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安全系数增加。护理部以新三级甲等标准为依据制订了各病区护士配备原则和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并根据各病区实际床位使用率、患者护理等级比例、工作量进行人力资源弹性调配,做到合理、灵活、高效,以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1.2.8落实安全警示教育,提升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实施科室、片区及护理部三级护理安全警示教育。科室护士长每周五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会,对本周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下一步安全预警内容,布置整改方案;总(科)护士长每月组织分院(片区)安全警示教育会,对分院(片区)存在的安全预警问题进行分析点评,提出管理对策,并部署安全预警控制方案;护理部每季度召开全院护理缺陷总结暨安全警示教育会议,对季度护理缺陷的性质、类别、发生率等进行系统讲评,对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预警方案,下发临床科室落实整改。通过分级安全警示教育,以警醒全体护理人员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提升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1.2.9评价方法
将2011年(实施前)与2012年(实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及上报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缺陷包括警告事件、意外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隐患事件5项内容,每周上报统计1次;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特级和一级护理、优质护理、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7项内容,使用本院统一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每月检查1次;患者满意度包括对服务技能、服务礼仪、人文关怀、生活照护、心理支持、安全保障、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8项内容,使用本院统一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调查1次。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以分值表示,护理缺陷发生率及上报率以百分率表示。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缺陷
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后较实施前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上报率显著提升。
2.2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后较实施前护理质量评分全面提升。
2.3患者满意度
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前后者满意度分别为(91.72±3.27)分、(97.64±2.3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结论
识别护理风险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护理风险始终存在于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作为管理者应不断发现护理安全的薄弱环节,评估风险管理的重点,识别并确定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制订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和护理风险防范等措施。现代护理安全管理强调实施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管理,这对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节约卫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了护理质量管理预防为主的原则。近年来,如何保证患者安全已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会(JCAHO)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有更具体明确的做法。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已将护理安全管理列为独立评审标准。如何在集团化医院中同质化实施新三级甲等安全管理标准,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失,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3.1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保障集团化医院护理安全的关键
管理体制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工作,需不断更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只有建立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本院按照新三级甲等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强化了各级安全管理职能,实现了分级护理安全预警的管理体系,切实发挥了个人护理风险预控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与传统方法比较,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
3.2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在集团化医院标准化的实施,可提升护理安全的预警作用
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呈报机制的标准化实施,有利于消除护理人员抵触情绪,体现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和谐一致,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责任心与主动性;使护理人员在缺陷发生时均能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应对,自觉分析护理程序中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并对系统和流程提出改进意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能尽早发现隐患苗头并及时报告与处理。与传统方法比较,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上报率显著上升(P<0.01),表明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呈报机制的标准化实施,可实现集团化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同质化提升,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使安全关口前移,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
3.3护理安全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及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可实现护理风险的前馈性控制
集团化医院护理安全信息网络中心的建立使总院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能及时收到全院各护理单元的安全信息,在第一时间给予归纳、分析与处理,并迅速提出预警项目与控制方案反馈给相关科室实施。同时,对预警控制方案的实施进行追踪评价,在风险可能发生前及时采取前瞻性预警干预,实现了护理风险的前馈性控制,与传统书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方法比较,上报率显著上升。
3.4护理风险预警评估及安全警示教育,可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设有1个总院、7个分院(儿童、精神、传染、康复、口腔、肿瘤、急救7个专科医院)、71个护理单元,开放床位3000张;护士总数1655人,其中男89人、女1566人;年龄19~59岁,平均(31.78±9.67)岁;中专140人,大专958人,本科557人;护士829人,护师465人,主管护师280人,副主任护师77人,主任护师4人;身体基本健康。
1.2方法
1.2.1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按照新三级甲等标准,建立由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各职能科室正主任组成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各临床科室设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于护理部,配备3名专职人员(副主任1名)负责全院护理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整改、督查与追踪工作。实施护理部-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和护士自我控制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遵循PD-CA循环程序开展集团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1.2.2完善护理质量标准及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流程应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最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对医院、患者及护士造成的伤害。集团护理部对全院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将差错原因看作质量持续改进要点及护理风险预警项目。护理部针对因护理质量标准及护理流程等方面的缺陷而造成的护理差错事故,按照新三级甲等标准及重庆市规范,结合本院实际修订的集团医院统一的护理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重点环节标准化工作流程。
1.2.3排查安全隐患,制订预警控制方案
护理安全管理委员每月定期进行护理安全评估,按科室、岗位仔细评估护理工作各方面的安全漏洞和隐患,对评估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落实整改,将实施整改后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确定为对护理安全具有警戒或防范意义的预警信号,并针对每一个预警信号制订出预警控制方案下发相关科室。
1.2.4分级实施护理安全巡查与安全信息网络直报及反馈机制
由护理部制订电子版的护理安全信息周报表,该表包括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技术操作规范、设施与设备管理、药品管理、病区环境、投诉与纠纷、医疗费用等项目。按照周报表项目分级实施护理安全巡查、安全信息网络直报及反馈机制。(1)临床一线护士:每班进行岗位隐患巡查,发现隐患立即列出相关护理安全预警内容,及时落实整改,并以书面形式交班,对各班护士进行预警;(2)临床护士长:每天对本科室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将巡查结果每周上报护理部,对本科室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列出预警内容以书面形式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3)总(科)护士长:每周对分管区域进行安全巡查1次,指导并协助临床科室解除安全隐患,并追踪整改效果,每月将本片区巡查结果上报护理部;(4)护理部:每月对全院护理单元进行护理安全巡查1次,并将本月全院上报的安全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按安全隐患的性质、级别启动安全预警机制,进行安全防范部署。
1.2.5实施患者风险预警评估,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按新三级甲等标准对患者实施风险预警评估,患者入院时立即给予入院评估(含生理、心理)、疼痛评估、跌倒/坠床及压疮、管道滑脱危险因子评估等。患者住院期间护士会根据其用药及病情变化对上述危险因子实施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并实施风险预警方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1.2.6完善设施设备,打造安全环境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全方位体现安全理念,病区地面全部安装防滑地板,墙面安装有扶手,配备有多功能双侧床栏的病床,病区厕所、盥洗间铺设防滑垫并安装防护窗,电梯及楼道安排保安人员保护患者行走的安全,医院的各种服务设施均贴有醒目的标识及使用说明,为行动不便的患者配备了手推车、轮椅、徒手电梯等。医院在硬件配备上处处体现了保障患者安全的人文服务理念,力图营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疗养环境。
1.2.7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的弹性调配
人力资源管理缺陷也可构成护理安全隐患,属于安全预警范畴。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制、层级管理制、新老护士搭配制,以减轻超负荷工作状态、减少职业倦怠、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安全系数增加。护理部以新三级甲等标准为依据制订了各病区护士配备原则和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并根据各病区实际床位使用率、患者护理等级比例、工作量进行人力资源弹性调配,做到合理、灵活、高效,以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1.2.8落实安全警示教育,提升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实施科室、片区及护理部三级护理安全警示教育。科室护士长每周五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会,对本周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下一步安全预警内容,布置整改方案;总(科)护士长每月组织分院(片区)安全警示教育会,对分院(片区)存在的安全预警问题进行分析点评,提出管理对策,并部署安全预警控制方案;护理部每季度召开全院护理缺陷总结暨安全警示教育会议,对季度护理缺陷的性质、类别、发生率等进行系统讲评,对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预警方案,下发临床科室落实整改。通过分级安全警示教育,以警醒全体护理人员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提升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1.2.9评价方法
将2011年(实施前)与2012年(实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及上报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缺陷包括警告事件、意外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隐患事件5项内容,每周上报统计1次;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特级和一级护理、优质护理、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7项内容,使用本院统一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每月检查1次;患者满意度包括对服务技能、服务礼仪、人文关怀、生活照护、心理支持、安全保障、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8项内容,使用本院统一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调查1次。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以分值表示,护理缺陷发生率及上报率以百分率表示。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缺陷
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后较实施前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上报率显著提升。
2.2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后较实施前护理质量评分全面提升。
2.3患者满意度
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实施前后者满意度分别为(91.72±3.27)分、(97.64±2.3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结论
识别护理风险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护理风险始终存在于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作为管理者应不断发现护理安全的薄弱环节,评估风险管理的重点,识别并确定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制订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和护理风险防范等措施。现代护理安全管理强调实施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管理,这对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节约卫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了护理质量管理预防为主的原则。近年来,如何保证患者安全已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会(JCAHO)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有更具体明确的做法。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已将护理安全管理列为独立评审标准。如何在集团化医院中同质化实施新三级甲等安全管理标准,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失,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3.1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保障集团化医院护理安全的关键
管理体制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工作,需不断更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只有建立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本院按照新三级甲等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强化了各级安全管理职能,实现了分级护理安全预警的管理体系,切实发挥了个人护理风险预控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与传统方法比较,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
3.2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在集团化医院标准化的实施,可提升护理安全的预警作用
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呈报机制的标准化实施,有利于消除护理人员抵触情绪,体现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和谐一致,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责任心与主动性;使护理人员在缺陷发生时均能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应对,自觉分析护理程序中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并对系统和流程提出改进意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能尽早发现隐患苗头并及时报告与处理。与传统方法比较,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上报率显著上升(P<0.01),表明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呈报机制的标准化实施,可实现集团化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同质化提升,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使安全关口前移,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
3.3护理安全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及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可实现护理风险的前馈性控制
集团化医院护理安全信息网络中心的建立使总院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能及时收到全院各护理单元的安全信息,在第一时间给予归纳、分析与处理,并迅速提出预警项目与控制方案反馈给相关科室实施。同时,对预警控制方案的实施进行追踪评价,在风险可能发生前及时采取前瞻性预警干预,实现了护理风险的前馈性控制,与传统书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方法比较,上报率显著上升。
3.4护理风险预警评估及安全警示教育,可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机关;文书档案;管理
在机关的创新改革进程中,档案管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和机关发展的契合度也在逐步提高。只有做好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工作,才能够最大化发挥文书档案的价值,为机关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的结合程度逐步提高,也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机关单位要革新管理思想,将信息化管理作为文书档案管理创新的路径,完善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机关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亟须突破传统的模式,融入大量信息化的管理技术与方法,从而有效减少人力耗费,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最大化发挥文书档案的应用价值。而为了保证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效,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大力改革,而不是一味将传统管理思想作为指导管理行动的理念。第一,机关单位领导首先需要意识到网络时代和信息化管理背景之下推动文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然选择,只有将信息化管理和档案管理进行努力融合才能够彻底改变过去单一化的管理模式,保证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单位决策优化打下坚实基础。领导在思想上的转变能够为接下来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同时还能够起到一种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工作人员起到引领作用。第二,机关单位要加强对信息化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大力宣传,使得全员都能够了解信息化时代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当中,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保证数字化以及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的最终形成。
二、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背景下,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已经发展和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仍然沿用过去以人力为核心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将限制档案管理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档案利用的质量。所以,有效打造一个信息化的文书档案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策略,而且在平台的支撑之下可以更加规范有序地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一个完整的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平台,必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系统:第一,档案加工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对机关工作当中产生的大量文书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完成档案信息的收集、归类、录入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减少人力耗费,加快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发展水平。第二,档案存储系统。机关文书档案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多样,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存储系统来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为之后的信息查找与应用打好基础。第三,档案保密与查询系统。档案管理的重要目的在于利用,而要想利用好档案,就必须要保证查询便利,所以必须要注意完善查询系统。另外,为了保证档案信息保密,要注意提高档案的保密级别,开发相应的安全保护软件,合理设置查阅权限,确保机关的各项档案管理信息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
1引言
全球经济化加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国有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系,但是国有企业政治思想问题在国企改革过程中逐步显露出来。但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普及思想政治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思想政治觉悟,为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有利于企业增强日常生产效力,发挥其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在经济改革中处于领先的位置。在经济化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应该紧跟政治发展的步伐,增强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将二者有机结合,提升软实力。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异同性分析
2.1相同性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有不同的作用,各自有着自身的工作领域,但是二者在工作中实有相同之处。首先,二者在工作方向上的相同之处:二者工作方向中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坚定国有企业的发展理念,成为党的拥护者,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国有企业为了能在文化建设阶段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就要感受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接受其价值观及其政治思想领导[1]。其次,二者的工作对象相同,无论思想政治工作上,还是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出发,将其作为工作对象,将群众作为工作的核心,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以及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其集体意识及道德素养,提升其精神层次及价值观,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2]。最后,二者有相同的目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国企经通过企业文化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增加生产效益,提升经济效益。而国有企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从思想上出发,从理论教育中培养员工精神素养,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二者最终目的都是为国有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继而为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作坚实基础。
2.2差异性
尽管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许多方面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相同性,但是二者仍然具有差异。例如,性质上具有的差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长时间的经营拓展中形成的可以规范群体行为的一种核心价值观,是有企业价值与文化积淀的经营理念[3]。而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包含政治方针,具有思想教育形式与意义。二者一个是先天形成的精神信念,一个是后天添加的思想行为规范。另外,其特征性质也不同,国有企业文化是时展与创新结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个体差异性。思想政治工作是跟随当下时局发展,党和国家制定的为了人民发展的根本政策,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二者目的性存在着差异性,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通过企业整体精神气质提升企业经营成果,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规范和引导。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3.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十分重要,是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的根本,应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和文化基础制定自己的企业文化,坚定员工的精神理念,助力企业经营发展,提升经济效益。但是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有许多的不足,对于企业文化存在着错误认知,虽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热情高涨,但是却仅仅注重文化建设的表面形象,走形式化的文化建设道路,忽视自身的文化内涵,无法发挥其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真实的推动作用,甚至还会制约企业发展,造成生产力低下。另外,企业文化的制定盲目模糊。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借鉴优秀的企业建设案例进行企业发展规划无可厚非,但是每个公司发展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应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能够让内部员工感受到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核心经济价值观等精神层次的熏陶[4]。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模糊理念,以偏概全,仅用一种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解读,将导致企业核心凝聚力降低,国有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减弱,员工感受不到企业文化的号召力,失去企业文化真正的意义。
3.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缺点
对于国有企业,不仅在企业文化制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在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也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般分为两点:第一,缺乏科学性的工作计划与安排,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政治意义和时代性,应紧跟国家政策方针的步伐,依照现今社会国情政策,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推陈出新,但是现有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不够科学,陈词老调,依旧沿用陈旧的政治思想观念进行思想洗涤与管理,无法改变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5]。第二,思想政治普及不全面,缺少普及的方式与方法。国有企业当下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如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普及,将缺少系统化、专业化的工作规划,阻碍生产经营工作。
4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4.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价值观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其都应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而国有企业想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为国有企业,想要引领行业前进,就需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要把握好跟随经济起伏的外部市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有足够的竞争力,还要让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拥有核心凝聚力,让企业文化与员工的精神思想和工作目标一致,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鼎力前行[6]。因此,国有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一个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指引,走向光明的未来,而党的基本路线就是最好的照亮企业前进路线的灯塔。国有企业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将其做细做透,可以运用科技化手段进行,坚定企业核心价值观,促进员工政治思想与企业文化发展统一,推动生产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融合思路
信息化时代,经济应与网络同步。国有企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避免不了与思想政治相融合,将先进的党政方针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再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发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新思路。提高员工政治思想觉悟,做好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以人为本,尊重员工,通过奖惩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7]。国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创新融合新理念,从多角度发掘企业与员工之间紧密联合的可能性,既能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经济生产效益,实现战略双赢。
5结语
文字的出现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到被称为“都市牛皮癣”的小广告、贴在车窗上的标语,大到现代时尚的品牌标志、公共场合的提示语。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习惯文字的存在,认为文字是有形的媒介,但却常常忽略了文字内容传达的隐性价值。事实上,文字不仅具有书写形式,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借助于字体间的字形特点、间架结构,从而探究笔画与笔画间、字意与字意间所蕴含的信息。中国文字意蕴无限,每个字都有一定的指意性,甚至一字多意,能让人看“字”明其“意”,如看到“林”字就让人联想到树木森林、生态环境,看到“叉”字就能让人联想到视觉中心、焦点。因此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把文字符号的形式与意蕴完美统一起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二、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符号之所以在标志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的三个功能与标志的设计宗旨一致。第一个功能是“定点”功能,它可以更有效精确的增加标志辨认程度,使人们迅速转向重要信息。第二个功能是“强化”功能,起强化功能的文字可以对标志的意义起补充说明的作用。通过对信息进行增加补充,从而使受众对信息了解更为深入。第三个功能是“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形式美原则,为标志设计增添魅力,并引起受众共鸣。具备这样功能的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最为常见,也是无可替代的。标志设计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把形象概念转化为视觉形象,在方寸之间体现深刻内涵。提高文字的可记忆度,传达服务对象想表达的目的,是文字符号运用在标志设计中的重要任务。即要有新颖的创意,表现出标志独特的个性特征,还要用艺术的手法传达出来。下面我们就来解析一下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功能,走进标志的内心世界。
1.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定点”功能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业竞争越加激烈,企业将更加重视品牌文化的发展。如何运用文字符号来增加标志特色,使其独具一格呢?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定的顾客诉求、广泛的品牌认知等这些要素,塑造了企业形象的风格特征,形成了每个企业标志的不同之处。正因为标志设计的风格多样,掌握文字符号的不同寓意,增加标志设计的辨别程度,演绎出更深层面的精神内涵,与受众进行心灵的碰撞与共鸣,是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定点”功能的职责,也是设计师在演绎文字符号过程中,应该赋予标志的生命力。当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大舞台时,运用标志设计来塑造形象,增加标志的辨认度是企业发展的趋势。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集团的文字标志,是由汉字海尔与海尔的汉语拼音组合而成,“Haier”中的“i”上的点设计成圆点,整个文字标志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海尔集团对标志字体的整体优化,获得了很好的视觉平衡,圆点象征着地球,设计师运用文字符号的“定点”功能演绎出的文化内涵,增加了海尔集团标志的辨认度,使受众一目了然。让消费者认识并且记忆企业标志,这是设计标志的目的也是企业的需求。海尔集团标志设计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设计师运用文字符号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该标志展示了海尔集团对全球化品牌的理想,也表现了海尔对网络平台中每个个体的关注。愈是优秀的标志,愈是匠心独运,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定点“功能很好的起到塑造标志风格,营造文化内涵的作用。
2.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强化”功能
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强化”功能是充分考虑到标志设计中不足的部分并加以补充,起到强化标志意义、传递信息的作用。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逛街购物、选择物品时,往往会被一些品牌所吸引,原因是在我们与标志间建立起视觉交流平台时良好的接收到它传递过来的讯息。这些讯息会透露给你产品性能与企业定位,并能间接指引你的消费倾向,但是如果传递出来的信息不完整怎么办呢?这就需要设计师运用文字符号的“强化”功能为标志设计补充不足的信息,从而更有效的传递给消费者,使其更易接受企业形象。提到那些运用文字符号传递信息,强调内涵的成功案例当属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中国银行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代表,设计风格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因此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符号基本形来强调传统文化,给消费者增加信任感。古钱图形是圆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演绎成“中”字符号,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由此可见,中国银行赢得了大众的欢迎与认可,不仅是其文字符号具有艺术形式美感,还因为它意义深刻,可以有效精确的传达信息,达成一个民族与时代的共识。标志设计的创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饱含文化含义、传递信息的艺术过程,这充分考验了设计师的个人素养和审美情趣。优秀的标志设计不仅是文字符号形式的提炼,更是企业风格的确立与文化信息的传播。
3.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审美”功能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著名观点。“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设计最基本的性质,离开审美功能,艺术也就不能作为欣赏对象而存在。文字符号的“审美”功能即形式美感,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形式变幻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价值的实现。受众往往先从对形式审美的解读,进而达到对内容意蕴的把握。通过对形式的欣赏,分析和借鉴文字符号的审美功能,为标志设计增加价值。文字符号的形式是百变、不拘一格的,不同的文字形式,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对文字符号进行提取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来进行艺术变化,并充分发挥创意思维,结合生活实践以及站在自身文化素养的角度,运用加、减、乘、除法的原理,合理排列,上下或左右有计划的组合演变,从而达到符合视觉审美的效果。在标志形式审美上获得成功的案例有可口可乐标志,该标志是世界上最有价值、认知度最高的标志之一。设计者采用斯宾塞体草书“Coca-Cola”,这种拉丁字母字样能衍生出许多文字和设计符号,将字母巧妙地组合成符合审美形式的标志。标志在白字红底的衬托下,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态,草书形式给人以连贯、流线和飘逸之感。由字母的连贯性形成的白色长条波纹,充分体现出了商品液体的特性。红白相间,显得古朴、典雅而不失活力。迄今为止,可口可乐虽历经百年风雨,商标却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译为各种文字,遍布世界各地,成了可口可乐的传统象征,得到各国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这个标志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标志设计中文字符号艺术审美的重要性,文字符号在形式上赋予了标志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并从形式审美到文字内涵的把握与传承,为标志设计增添神韵。
三、结语
1对外贸易会计工作展开的必要性
对外贸易会计工作积极有效的展开,促进了我国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1.1对外贸易会计工作积极有效的展开为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而经济的全球化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对外贸易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一种新的经济形势的形成。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对外贸易企业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模式滞后,致使会计管理工作无法展开。因此,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会计工作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信息化、科技化以及市场化,而且对于管理落后的企业来讲,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这也是财务会计人员所需要的。因此,对外贸易会计工作的展开,加强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积极推动和鼓励了企业的发展。
1.2对外贸易会计工作展开促进了企业发展面向管理国际化
加强对外贸易工作的展开可以将企业的内部经营数据以及企业的相关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会计在对外贸易企业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调动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能动性,促进企业决策水平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对于对外贸易企业来讲,企业内部的生产营销、技术服务以及新产品的研发都将影响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而加强了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管理,可以使得企业相关资料以及档案都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管理,进而为企业的管理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2对外贸易会计存在的问题
2.1对外贸易会计缺乏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一些对外贸易企业的管理方式还比较传统,管理效率不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无法有效地防止作弊,尤其是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背景下的现代化企业,企业的会计信息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公平性、公开性,就更加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它无法将企业的不同部门以及各个部门的管理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控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外人进入系统,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秘密文件的丢失,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
2.2企业对外贸易会计存在严重的市场问题
当前的全球化经济化发展,为企业的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巨大市场。对外贸易企业要想有所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发展的运行成本过高。当前一些对外贸易企业对外的一些业务发展,投入的资金过大,却没有同等的收入;二对外贸易企业的会计结算制度不健全。目前一些对外贸易企业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进而影响到企业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影响到企业的会计结算制度;三是企业的会计软件不规范,不完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上有大量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各种信息,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软件,企业内部的信息还没有进行整合的情况下,更加无法对企业外部的信息进行汇总,而且也没有一定的规范,从而影响到会计管理的使用,制约企业的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对外贸易企业缺乏相应的会计理论
目前对外贸易企业的理论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实践发展。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发展和目标以及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企业完善企业的会计理论,比如:如何规范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和质量。但是企业对于会计理论还没有丰富和完善,所以企业也就难以实现企业会计的实践问题,无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4对外贸易会计缺乏相应的法规政策
对于对外贸易企业会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相关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但是随着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化发展,使得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的政策和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加突显出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问题。
2.5对外贸易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企业的会计人才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同样,对外贸易企业也不例外,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技术,而且还要有灵活性与原则性,做到既熟悉会计理论知识,又在熟练操作会计实务,并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创新性。但是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的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其基础专业知识薄弱,文化素养较低,眼界狭隘,缺乏创新意识,不能适应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对外贸易企业来讲,其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3对外贸易会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对外贸易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3.1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制度
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就要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要从所有员工的立场出发,一方面确认企业各个岗位的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明确每个部门内部责任划分以及权限范围;另一方面企业还要不但还要有效地监督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各项行为,并且纳入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同时,要将作为重点监控对象。企业要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对企业财产的监督效力,保持企业的经营者以及相关人员能够正确地规范使作企业的财产,并且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而依赖会计管理的各项有效的手段强化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做到有效地监督、协调,自发地控制企业的内部需求。
3.2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对企业来讲,企业不仅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有优秀的会计人员。一般来讲,要提高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企业要开设会计实践课程,因为我国高校的教育主要以理论为基础,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他们对企业的会计工作也没有具体的了解,因此,在进行工作时,无法直接从理论快迅走入实践工作中,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实务培训。一方面可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他们的实践经验。(2)高校地进行会计教学时,可以有效地利用会计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不空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树立会计人员的不断学习的正确理念,充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管理,充实自己的大脑,从而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赶上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总之,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就是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以及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工作的积极展开。#p#分页标题#e#
3.3树立正确的会计思维模式
对外贸易企业应从传统的传统狭隘的模式中走出来,实现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会计思维模式以及国际贸易的新观念。企业要统一领导和相关人员的思想,并强化领导工作,提高对会计管理的认识以及重要性,加强其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本单位会计工作依法执行与开展。为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和管理,规范其法制行为,站在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对外贸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使得会计管理走上国际化以及法制化的道路,为企业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功能,从而使得我国企业的外贸质量有效提高。
3.4改善对外贸易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环境
要想改善对外贸易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环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数据的输入阶段,会计人员在录入时,必须要考虑到相关信息点的正确性以及设定,同时还要采集有效的基础数据;第二就是会计数据的加工,对于企业的所有会计数据包括其方法、原理,必须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并且完整地体现出来,保证会计数据库模型质量和方法科学性;第三就是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工作的解决创造了有效的条件,这样,企业就可以构造一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强化会计工作的公开性、公平性以及透明度。
关键词:南湾湖;生态旅游;绿色营销;融合策略
一、引言
生态旅游概念自1983年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领域或产品,注重以可持续性为发展理念,强调旅游开发者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近年来,生态旅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得旅游开发者极为推崇,但由于旅游开发者不合理的营销理念,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造成了生态区“商业化、经济化”现象严重,使生态旅游不“生态”的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南湾湖生态旅游区案例,引入了绿色营销理念。绿色营销是一种既满足社会群体需求,又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同时可带来经济效益的营销模式。以往绿色营销多应用于农业产品的销售中,在服务行业中应用较少,但生态旅游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生态旅游与绿色营销二者理念高度契合,具有融合优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相关案例,展开研究,旨在为当前南湾湖生态旅游区发展中的困境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同时又可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生态旅游与绿色营销内涵
(一)生态旅游概念内涵。生态旅游最早是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这一概念在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中有了丰富的含义。现有研究中对生态旅游的含义基本认为:生态旅游强调通过在自然情境中开展旅游活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能在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时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基础核心是环境保护和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其内涵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生态旅游注重回归大自然。提倡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游憩、观赏、休闲、探索等,开展自然性、和谐性的旅游活动。二是注重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系统的平衡。生态旅游涉及的旅游者、经营者、开发者以及当地居民,须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这方面的内涵是生态旅游的主要方面。
(二)绿色营销内涵。营销是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引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营销的概念是指企业为发现和挖掘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了解企业产品,并进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绿色营销理念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产生发展的,在学者们的研究中对绿色营销的概念并不统一。绿色营销作为企业营销模式的分支,强调通过绿色营销服务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消费者等主体的共同努力,既满足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要求,又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环境效益、社会群体利益的三者平衡。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流程为企业生产的绿色产品或服务,经过绿色营销渠道销售,从而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在这过程中,绿色营销对资源优化与配置起到关键作用。在绿色营销中,企业是营销的主体,面对的是消费者,而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南湾湖生态旅游区现状分析
(一)南湾湖生态旅游区发展现状。南湾湖生态旅游区位于信阳市区西南处,景区内山、水、林、鱼、岛、茶等旅游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辽阔,岛屿众多,植被丰茂,生物种类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6%,借助茶文化资源打造了以“梦幻山水,林海茶乡”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为发展大旅游产业,开拓大旅游市场,整合了旅游开发资源,成立南湾管理区管辖6个相关开发单位,南湾湖购置了多艘豪华游轮。目前南湾湖风景区规划面积为724平方公里,形成以生态旅游为主,集休闲度假、水上游乐、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二)南湾湖生态旅游区营销现状分析。当前南湖湾生态旅游区为提升景区知名度,大力举办旅游节活动,借助当地媒体资源,开展“魅力信阳”摄影大赛,举办了多届采茶节活动,同时为迎合旅游热潮增设了多种商业化的网红打卡项目。通过在媒体上多方宣传,相继举办赏茶节、中国最“爽”工作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品牌影响力。在一系列的活动举办和媒体宣传下,当地景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近些年该生态景区共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8亿元。
四、南湾湖生态旅游区融合绿色营销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一)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品牌形象不突出。品牌形象是生态旅游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南湾湖生态旅游区为扩大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多种活动,相继引入或开发多种旅游体验项目,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偏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同时多种项目的开展削弱了地域特色,也淡化了绿色生态的理念。当前南湖湾生态旅游景区项目的开展商业化、同质化问题显现。由于缺乏绿色品牌理念,导致推出的旅游产品未有效突出景区资源特色,缺乏生态化、绿色化内涵,进一步影响了景区的生态和谐的经营环境。营销活动注重品牌效应,但当前南湾湖生态旅游区绿色品牌形象不突出,尚未形成以绿色生态为依托的绿色品牌发展模式,使得当前南湾湖景区发展陷入了瓶颈。
(二)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模式滞后。生态旅游营销应体现自然性和环保性理念,传统的营销模式以旅行社宣传和景区网站宣传为主,通过促销策略吸引扩大潜在旅游者群体。南湾湖生态区在产品营销中多借助新闻媒体、电视媒体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这种“粗放式”营销在营销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宣传,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影响范围受限,旅游者接受信息不充足,生态理念不突出。在旅游行业中,旅游者选择旅游产品注重身心的感受和体验,而传统的营销模式难以满足受众群体的感受需求。
(三)绿色服务意识缺乏。生态旅游区发展的质量与景区规划者和服务提供者的环保意识息息相关,景区提供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应的环保意识,会严重影响生态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南湖湾景区主体定位是生态旅游区,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与自然保护不和谐的景象。在项目规划上旅游开发者,未深入了解该地域的生态资源特点和本质,盲目求新,过于重视经济利益,而导致出现多种商业化、影响环境和谐的项目和产品。如在湖中的大型豪华游轮,一味追求网红等商业化项目的开展等,影响了整体生态区的绿色形象。同时部分游览区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未有效考虑环保要求和承载力,未合理对游客进行分流引导,使得旅游者群聚现象突出,从而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
五、南湾湖生态旅游区融合绿色营销理念的策略
(一)打造生态旅游绿色品牌形象。品牌是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核心,是生态旅游景区的核心定位。南湖湾生态区打造绿色品牌形象时,要注重考虑旅游产品的生态性和形象设计的特色性。生态旅游景区的核心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环境保护,这一核心定位凸显了南湖湾生态旅游景区的价值所在。南湖湾生态旅游区品牌形象的打造应突出景区资源的特色,融合旅游地的周边资源和当地文化,在借助绿色营销活动中扩大品牌宣传力度,从而打造出具有独特性、生态性、文化性的特色品牌形象。首先要突出旅游地的地域性特征,把该生态旅游景区的绿色环保理念及绿色文化理念融入其中。同时绿色品牌形象的打造,要注重绿色形象的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建立旅游者的环保印象。树立绿色品牌形象,能使生态旅游地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快速地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在头脑中形成强烈鲜明的感知印象,激发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
(二)拓展生态旅游绿色营销渠道。新媒体时代为企业产品的营销,提供了创新性的模式,为此南湾湖生态旅游区在进行产品和品牌宣传时,应创新宣传思维。首先,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和技术开展绿色营销。在绿色营销中突出生态宣传,以增强旅游者向往的感受印象,激发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为此可以借助如VR全景展现、生态体验活动、环保互动等方式,提升旅游者对该地的生态体验和感受。其次,拓展营销渠道要注重生态旅游区的整合营销,以南湾湖核心景区的生态宣传为主体扩大宣传群体,把景区特色化生态产品作为宣传主阵地,融合生态环保理念、探索茶文化资源、整合周边区域旅游资源拓展线上,线下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的宣传渠道。最后,以绿色理念为基础结合绿色节庆活动,网络环保互动、传统新闻媒体宣传等方式,扩大南湖湾生态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传播力。
一、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及特点
1.沉迷网络容易危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大学生一旦沉迷上网,很容易上网不分时段,时间过长,导致休息时间严重不足。网络媒体经常报道有学生连续上网而导致猝死现象发生。同时,由于上网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特别是在网络游戏过程中,神经高度兴奋,对血压、肠胃以及大脑造成很大的伤害。
2.西方思潮在网络上冲击大学生价值观。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没有国界与民族之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与观点,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资讯,并达到资源共享,但也为西方国家提供了影响我国稳定的言论和信息的便利。大量的西方文化在网上不断地排斥、挤压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否定我国的千年的文化历史,宣传西方文化从而淡化我们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现实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在现实的社会中,青年们受到社会、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与监督,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就相对强烈严谨。然而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90后”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认识网络,一旦陷入网络中,在这种缺乏监督与教育的虚拟世界中,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例如,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和网络诈骗、偷看他人私人邮件、查阅黄色图片和文字、不健康信息等不道德行为等,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网上犯罪趋势上升的因素。
3.沉迷网络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互联网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交流过程中双方不论社会地位、贫富差距、男女、年龄大小,大家都可以进行交流,由于大家都是陌生人,都可以敞开心扉、无话不说,是一种理想化的交往方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归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由于缺乏沟通,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常常会感到孤立无援,来自社会、家庭、同学、学业及就业等方面的烦恼和无形的压力,感到无从排除,学生就容易借助网络,寻找帮助。并且网络上的人都不认识,不是面对面,所以学生很容易放松,获得快乐,很容易形成虚拟网络依赖症。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教育,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90后”大学生处在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网络文化具有双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甚至有颠覆我国价值观,反动的一面。网上不好的文化及消息传播速度快,学生辨别能力较差,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上造成冲击。因此要对学生在网络上加强监管,积极引导,对他们进行网络引导和教育。学校应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知识讲座、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征文、网络探讨等,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网络在学习方面的真正作用,教会他们如何快捷有效地检索学习信息和专业动态等,营造网络学习气氛;鼓励教师以电子作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特色的学习网页、网址,并以校园网为中心,创建与国内各高校及学习网站的联接;更多的网络课程;建立以交流学习为目的的各种留言版、讨论区。另外,“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不足,非常在意其他人对自身评价。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不要对学生进行歧视,要充分利用他们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精通优势,让他们担任网站的维护、设计、更新人员,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支持、鼓励及奖励。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健康的个人兴趣,克服自己的不良上网习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及辅导员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他们的情况,正确的教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自己健康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2.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90后”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特有的个性,往往会借助网络平台对个性进行表达。在全球化经济形势下,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情况下,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贴近他们的思想,把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学生的个性紧密结合。教育方法和方式要多样化。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学生工作组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学生党团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通过多种校园活动,让“90后”大学生参与到社团、党组织以及校园活动中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勤工俭学、社会调查、下基层、去工厂、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让学生体验生活。通过两方面的结合,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净化学校环境,提高学生吃苦耐劳、抵御外界不良思想能力。建立思想教育网站,建立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主页,利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讲话占领网络阵地。同时,学校的网络管理者需要加强网络监管,需要把互联网上先进的思想教育题材、科学文化及知识,先进的理念、事迹及个人榜样链接在校园网上。坚决抵制一些负面的、不文明的消息及信息传入学校,净化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网上、个人博客、校园主页等网页中,充分利用案例及先进的个人等设立相关的内容,实现思想教育网络化。
3.正确对待和处理上网成瘾的学生,及时引导教育。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程度降低。“90后”大学生容易在学习、恋爱、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及就业方面产生焦虑。由于“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比较弱,如果焦虑得不到缓解,严重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容易通过网络游戏等娱乐方式,缓解焦虑,在网络中寻找精神寄托。青少年非常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心理辅导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考虑,坚持正面鼓励为主,不要随便给学生冠上“网络成瘾综合症”,更不能对这些学生歧视。应借助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传播缓解焦虑的方式,注重学生在心理疾病方面的处理,避免“90后”学生因为心理疾病出现重大问题。通过教育和沟通,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处理事件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增强抗压和抗外界打击的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