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学素养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逐步推进,在中职教育阶段,教师同样要将素质教育和传统的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核心素养,获得品德塑造,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一、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这些是普通高中对于语文核心素养训练过程中的几项要求。对于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虽然目前没有对语文核心素养作出明确的界定以及表述,但是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时,语文教师可以参考普通高中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突出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能力,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正确、熟练、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这也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点。语言建构与运用,实际上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教学,教师仍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形成能力。语文学习的价值也在于应用,教师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运用环境,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和进行价值观的塑造。在理清了中职教育核心素养的构成之后,教师也要认清中职语文教育的立足点所在,应该将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和职业能力挂钩,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塑造。为了凸显中职教育的特色,语文教育也要融入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向学生展示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将人品和技艺进行融合。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有专任教师负责,而在人品的塑造和教育上,语文教育要担当大任,发挥出人文教育的优越性。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转变为创造力,将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基础。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
1.编写新形态教材
所谓编写新形态教材,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都要自己重新编写新教材,而是指在现有的文本教材基础上,通过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注重和学生的专业内容相结合,进行立体化教材的构建。重要的文本资源仍以现有的语文课本为基础,挖掘其中对于核心素养塑造有用的部分,然后进行合理的突出,将语文课本作为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能力的依托。
2.展示特点,提高学生兴趣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展示出来,发挥出语文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文熏陶作用,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知识与职业教育进行整合,需要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做到对文本教学内容的足够理解,并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以及情感体验的培养,加强语文教育内容互动性的设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材的知识点展现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数字化资源,以弥补传统的平面静态教材的不足。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以及当下的热点问题普遍有较高的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展示,采用视频以及互动性内容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融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例如,针对当下网络对于各行各业的冲击,学生可以站在自己专业的基础上畅所欲言,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陈述,在观点的展示上如何让论据更好地辅助论点以打动他人,这些正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对于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这种议题由于和学生息息相关,学生也愿意展现自己,从而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教师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播放一段小短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并形成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融合学生的专业化特征,以科学系统性的备课,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进行核心素养教学时也要有整体的教学设计以及统筹安排,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语文能力塑造的切入点。
3.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很多中职教师都忽略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实际上,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能力的塑造以及知识教育的盲区,缺乏教学评价的话,语文教学则会变得盲目而随意。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根据学生考试中的表现判断教学中的问题,这种评价的模式也会导致在教学时出现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这对于学生的能力塑造来说较为被动。以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认识到考试的命题必须以能力塑造作为重要的方向,而不是仅仅进行基础知识的反复考核,这样会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不能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同时,在命题的方法上也要通过创新式的多种题型整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要丰富评价的模式,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讨论中,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加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学习切入点,扬长避短。教师同样要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渠道,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即时性更强的微课和随时观看教学重点的翻转课堂,这些新教学模式的融入既能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维度,又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综上所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将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突出核心素养教育对于个体的积极影响。核心素养教育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做整体的课程安排以及规划,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到立体化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和职业能力相融合,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甘丽卿.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J].职业,2019(35).
[2]彭召军.中职语文落实核心素养的两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9(02).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职前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思想引领、道德养成、情感陶冶和心灵抚慰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素质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高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语文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专业承担,古代文学是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涉及到的古诗文篇目的增多,古代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上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古代文学能够直接培养和提升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师范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第一个维度“专业理念和师德”明确地提出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这些要求是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2011)基础和前提,古代文学课程与此密切相关,不仅古代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水平、情感抒写、心理抚慰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品行修养、灵魂塑造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引领:提升师范生的精神境界
我国文史哲不分家,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元素,如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走进了古代文学,就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荣辱富贵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观,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起早,忧国愿丰年”的忧患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观……这些思想观念浸透在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学生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就是要发掘这样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引领学生的思想高度。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作为师范生,更要很好地继承和吸收。例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教育智慧的精华,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学习要“自求自得”、“循序渐进”、“专心有恒”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也不无启发,荀子的“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隆师亲友”理念在今天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修练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观,《学记》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的教育教学观念仍广为传颂、借鉴和使用。这些都应该成为师范生接受教育或者将来实施教育的思想的基础。“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曾子杀彘”、“鹬蚌相争”等文言故事无不令我们感到激动、振奋。这种人文文化给我们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与人生哲理,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二、道德养成:铺就师范生的精神底子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也是社会的灵魂,是人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古代文学作品作为道德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体系:忠、孝、仁、义、礼、信、廉、俭、勤等,其精华内容历久弥新,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而道德修养不足的语境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蒋梦麟说:“我们决不可忘记中国旧的道德体系,这个旧体系是经过千百年长期的经验和历代不断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或工具包括四书五经、一般文学、雕刻、音乐、家庭、戏剧、神佛、宇宙、甚至玩具,这个道德体系曾使中国人诚实可靠,使中国社会安定平静,并使中国文化历久不衰。”屈原、杜甫、于谦、岳飞、文天祥的作品让人深刻感受他们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事业拳拳之心;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指引中让人感受到“仁爱”的力量;《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将“诚”提到了重要地位;《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的视死如归,《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孝顺忠贞,《窦娥冤》中窦娥的舍己为人、孝亲敬老等等。在崇德厚道的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这些人物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孝亲敬老、乐于助人、仁义诚信、宽容正直、勤俭廉洁……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为人类道德体系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品格,成为各个行业职业道德的基础内容。学校教育包括整个社会要善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这一载体,教育师范生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因为“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
三、情感陶冶:丰富师范生的精神世界
“诗缘情而绮靡”,阐释了诗歌的美在于所蕴含的“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道尽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和《报任安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名作无不在意境、形式、语言中,浸透着深厚的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时伤事的家国情怀,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情关注;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及陆游“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了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二是孝亲爱友的亲情友情,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白的《赠汪伦》……都是亲情友情的真实流露。三是走近自然的欢欣热爱,诵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感受庐山瀑布的磅礴大气;读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领会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和清新;吟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品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清平乐》)体味人与自然的怡然相得。作为语文课程的执教者,小学语文教师正是小学生初步感悟情感、直观体察世界、模仿学习交往的直接媒介和桥梁,因此,通过古代文学培养师范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理解,就会丰富师范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
四、心灵抚慰:塑造师范生的精神力量
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因为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就业水平,还需要在人文素质方面进行提升,本文重点探究了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
通识教育;高职教育;人文素养
【基金项目】
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教育视域下的中美通识教育课程比较及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3y102)。
一、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提出的,这种教育要对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进行推动,保证发展的和谐从而打好基础开展专业学习,目的就是希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相比起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并不是对某一种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强调,而是更注重全面、和谐并且均衡的发展。人文教育是一个具体的教育内容,各种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内容都是包括在内的,尤以文史哲方面的内容为甚。我国在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对理工科的发展教育过于看重,没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作用,所以学生也会养成一种错误的意识,过于重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尤其是在对学生道德、价值观、伦理观方面的培养教育课程设置的极为不足,人文教育真正的目的应该是通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使学生具有更好的人文素养。成立了新中国以后,前苏联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影响,我国也开始出现对专业素质过于重视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情况了,形成了一种非常专业化的“专才教育”模式。如今知识经济不断发展,更加要求人们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专业和人文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必然会进行结合,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必然的发展,才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二、高职进行“通识教育”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一)能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上来
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真正理解高职的培养目标,单纯的认为高职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专业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比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就够了,所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有所偏颇,虽然进行了有效的职业规划却没有人生规划、重点传授知识和技能却忽略了心智和人文方面的教育,重物质而轻精神,总而言之就是过于强调培养专业素质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也是一样,以专业课新课程和技能课程为主,人文素质课程的数量很少。但事实说明企业优先选择的人才往往是那些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能较快适应环境并且在自我表达能力方面优异的人才,这些方面的能力几乎可以说决定了人才的录用情况。但是单一技能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是比较缺乏的,上述能力正是他们的短板。有学者认为,当知识经济占据了主导之后,新兴的服务业会迅速发展起来,改变以往那种“从一而终”的职场模式,谁也不知道在发生了技术革命以后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力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和知识,所以最好不是面对某一种具体岗位进行训练,这样会显得过于狭隘,而是应该提供给学生能与世界变化相适应的教育。所以说单一的技能培养模式不仅会对学生首次就业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不利于其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变化,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二)与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相符合
高职教育同所有的教育一样,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对其人格进行完善,所以国务院早就指出高等教育要重点对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培养,使大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获得更高的科学素质,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不仅要将学生必须的文化知识传授给他们,还要让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并且有能力与职业的变化相适应。这里更加强调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突出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要性。高等教育训练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需求有足够的关注,必须要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的知识的完整性,并且对其人格进行健全,保证学生技术和文化双不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都非常良好,技术方面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人文方面有足够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这样的学生不仅可以去追求并且胜任那些已有的职业和岗位,还可以创造未来的职业和岗位。否则教育只能培养出为技术团体服务的工具,是没有自己的精神的。
(三)提高中华民族素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不管是帮助社会进步还是振兴民族,高素质的公民都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比起普通高校来说高职生的人数更多,所以高职学生的素质可以说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不断发展进步的经济和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在技术方面要娴熟,而且要做到社会和自我的和谐。足够敬业的进行工作,具有热情向上的良好精神并且善于团队合作;在生活中也能做到与人为善,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安静且充实的内心。想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状态,离不开文化的长期熏陶和个人的修炼。人身上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就是通过人文素养所体现出来的,这也是社会教育的结果,所以对高职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必须要加强的,学生要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优秀文化的学习,并且进行精神营养的吸收,从而创造出和谐的自我。
三、同时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正确认识“人文”的内涵
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都不是人文素养的本质,而是人格以及气质等方面,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主要依靠后天的人文教育而形成。所以高职院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这些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然后通过知识传授、行文影响、环境熏陶以及自我感物等方式来内化这些人文科学基本知识,成为人格和气质、修养等,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内在品格。使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是其基本的目的所在,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对人格进行完善,真正成为一个有智慧和修养的人。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时候,教师的素养和意识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一个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心态的教师会更加正确的引导学生,所以学校首先应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然后才能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第一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责任感,足够爱岗敬业,并且能够发挥榜样的作用;要善于使用严谨且科学的态度对学生的创造精神进行培养和锻炼。其二是保证教育思维方式的灵活和机智,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三是知识结构一定要宽泛,不仅要做好专业课教学,还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三)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入专业教育中
普通高等教育中开展的“通识教育”和高职院校中进行的人文教育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职业院校存在一个情况就是学制短,在有效的时间内学生还要花很多时间学习实践能力,没有太多的课时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所以必须要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各种创新活动以及应用技术的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力量,更协调的发展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作者:吴婧 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1.高校学生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处于精神发展状况的特殊阶段,他们独特的心理活动造就了人格素养的养成与一般青年有所不同。通过对高校生人格的调查分析,我们可将高校生人格素养培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特性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其过分注重物质条件。高校生对于物质生活、精神文明的需求强烈且丰富。他们既需要衣食住行、社会的关注、教师的关怀等外在物质条件,又需要友谊爱情、为社会贡献、美德等内在精神需求。从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对社会发展利益的需求,往往忽视社会发展对于自身的需求。由于学生更加注重实惠,使得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只关注自身的发展前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缺少贡献意识。二是由于面对各方面的压力,高校学生内心情绪波动较大。由于高校生自身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验积累的增多,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知世界、观察世界。同亲人、教师、同学之间等各种情感使得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复杂起来。在与社会、外界接触的时候,往往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矛盾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畏惧、逃避的行为。在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时,由于学生情感丰富、经验不足等心理问题,使得情绪波动较大、忽冷忽热,导致情绪与理智自相矛盾。三是高校生责任意识的薄弱。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时,只依靠自身的感知、思想做出判断,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他人,团体意识淡薄。只知道盲目追求利益,忽视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
2.影响学生人格因素的分析。
学生的人格主要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高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人格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往往忽略对学生人格素养的教育,主要表现为: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提升,而忽视人文环境的教育与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注重单向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内在的需求与内心的想法;高校的各科教学把人格素养的教育都推给思政课,致使学生的人格培养模式形成了单一引导的局面,而忽略各科的协同作用;高校只是单方面强调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忽视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教师思想道德水准不高,缺乏对教学的热情。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由于各门课程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使得思政课对培育学生的人格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分为社会人格培养与法制人格培养。
1.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
高校思政课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人格的学生。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要重视思政课教学,积极健康地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明辨是非、勇于承担责任、创新等优秀品德的社会人格,为祖国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生力军。一是思政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会学生诚实为人。正确的是非观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可以为我们的思想、行为提供正确的方向。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要重视对于学生是非观的教育。正确的是非观教育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正确的是非观包括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方面,这正是现在的青年学生所欠缺的地方。他们虽然拥有对生活、事业的热情与激情,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理性的引导,使得他们经常容易冲动,感情用事,行为盲目。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无法代替理性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正确的是非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获得正确的理性。而正确的认知理性可以促进学生诚实品格的形成,科学的价值理性会使学生形成奉献社会的高尚人格。当今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是教育的前提。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人格培养的模式,以正确的真理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挫折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善于探索,克制盲目蛮干的行为。在与人交往中,引导学生诚实待人,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二是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追求的重要目标。乐于助人要求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内心和乐于施善的品质。关爱的力量可以使他人充满希望、体验到自己的力量。所以,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目前,关爱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当务之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宠爱使得他们只懂得享受他人的关爱与付出,而忘记了自身也应该为他人奉献。所以,当前思政课教学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首先,要认知和了解他人。对他人的了解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与人交往。其次,在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关心、同情的情感升华为一种爱国、奉献社会的利他情感,从而形成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信念。第三,将关爱之心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三是思政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感,即责任心或责任意识,是一个人承担责任、完成责任的心理反映。根据责任的对象涉及的社会关系,我们可将一个人的责任划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国家责任和全球责任五类。面对各种责任,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强烈的责任心。目前,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责任感、精神疲软,缺少社会义务感,只知索取、不思回报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要进行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理念,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将教育的重点放到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上。思政课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教育,使得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不到位。责任教育过于理想化,缺乏务实性。
2.思政课教学对学生法制人格的培养。
学生的人格素养不仅包括社会人格,还包括法制人格素养。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社会人格、良好的专业水准,更要具备良好的法制人格,以法律的思维模式考虑、处理问题。稳定的法制人格可以减少事物的纠纷,增加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法制人格的培养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第一,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理性面对社会上的问题,为培养学生法制人格提供理性批判与辩证的思维保证。第二,将我国的历史、国情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历史的发展选择社会主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科学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与辨别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认识到我国法制的进程,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推动法制社会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提供丰厚的历史底蕴。第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灌输给学生,深入讲解建设我国现代法制社会的基础,推进建设法制社会的进程。教学中,强调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与依法治国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法制人格提供坚实的民主素质基础。第四,将法律知识、法律思想传授给学生,深入讲解法律理论、法治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的人生理想,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制观念,确立法律信仰。但是,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偏差,使得其未能很好地发挥思政课对学生法制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思政课与学生法制人格之间关系的探索,改革教学方式,增加社会的实践教学。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培育学生人格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大学生每天在寝室休息活动的时间长达13个小时。寝室文化建设涉及到对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文章主要探究的是寝室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社素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建设寝室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素质培养;影响;途径
寝室不仅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空间,还是各种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大学生每天百分之六十的时间都在宿舍进行活动于学习。良好的寝室文化体现出的是大学的文化软实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素质的大学生也必然会为寝室的文化建设甚至校园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一、寝室文化与大学生素质的基本内涵
(一)寝室文化。
寝室文化指的是在以寝室为主要活动范围之内,大学生个体之间在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寝室文化氛围。寝室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寝室的设施、环境卫生、室内陈设等属于寝室的物质文化范畴;而寝室成员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体一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则属于精神文化范围[1]。其中寝室的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精髓。寝室文化使寝室成员个体会有意无意地受到寝室文化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种无形的驱动力,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二)大学生素质。
作为大学生,具体来说要政治思想素质、基本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及能力,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大学生长久的学习和体验才可以获得。
二、寝室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素质所产生的影响
(一)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
一个小小的寝室相当于一个信息集散地,在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对于一些政治敏感问题的认识并不会很完善,一些学生甚至会听信同学之间传播的谗言而走上反政治的道路。因此说,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对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大学生一定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政治素养,才能够在未来的自身发展中不走邪路、歪路,更好的为自身发展、为建设更加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政治素质决定着大学生的基本发展道路,政治素养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也是至关重要的。政治素养的提高可以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他们在遇到选择时不至于迷失自己,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重视寝室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完善。
任何个体的人格都是在不断与人的交流中,在实践经验中不断完善的。作为实践经验欠缺的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道德素质完善过程中,同寝室的同学会起到十分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生活在具备良好寝室文化的寝室中,可以不断完善学生们的个,完善他们的道德素质。在寝室之内,个体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所采取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对于事件的判断。寝室一旦出现不道德的行为,就会影响到其他人的道德素质,对于处在人格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去模仿室友不道德的行为,不利于宿舍和谐。
(三)紧抓寝室文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寝室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大学生在校园内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良好的寝室文化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寝室中,在遇到各种问题时才能够与室友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各种生活上、学习上甚至是工作中的问题[2]。寝室文化不仅仅要求大学生听从学校要求,完成各种校园的寝室文化活动,比如寝室装扮比赛、优秀寝室评比等,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建设寝室文化,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途径
(一)积极开展各项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寝室文化建设并不是一句空口号,应该开展各种具体的寝室文化活动进行落实,通过各种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可以拉近室友实践的距离,为大学生创造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只有室友之间多沟通、多了解才可以保证在未来和谐相处,即便发生不愉快也可以将问题解决。例如学校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之余开展寝室装扮比赛、优秀寝室比赛等,这些比赛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加寝室成员对于寝室的认同感,不仅可以使寝室有一个整洁、宜居的环境,还可以增进寝室成员之间的感情,只有每一个寝室的关系和谐了,大学生的素质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打造寝室先锋、重视榜样力量。
建设寝室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打造寝室文化的先锋。以一部分寝室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模范,重视对于模范寝室的奖励,以带动更多的寝室向模范宿舍学习。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寝室文化的建设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到的,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因此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建设榜样寝室,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它寝室一起进步[3]。比如开展优秀寝室评比就是一个树立典型的好方式,通过对寝室之间进行评比就可以树立典型、模范宿舍,使那些没有得到荣誉的寝室更快进步,同时让一些不知道如何打造优秀寝室的学生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打造模范寝室的最终目的是学生门可以共同进步,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结语
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生活、学习在具备良好文化氛围的寝室中,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兴伟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杨爽.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A].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2012.
关键词:文学素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文学素养是一个人在文学理解、创作、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体现出的语言素质和思想水平,是人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素质。对于每个人来说,其母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学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当语言的运用能够达到一定高度,就步入了文学的层面。所以说文学素养的提升与人的语言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升紧密相连。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文学素养作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其培养已经成为各阶段教学工作中的基本教育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育中给予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以高度重视,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这一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母语学习的基础性阶段。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语言运用技巧,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由于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学素养提升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刻理解文学素养培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有助于语文教学工作更高效地开展,这对于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学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语言文化。文学素养的培养不但包含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认知和运用,更包含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探索和理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其思维意识尚处于不断构建与完善时期,对许多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而语言的学习本身较为抽象,尤其是文字的含义,学生往往无法将之与实际联系起来,所以即使认识了文字,也无法掌握其具体的用法。但如果通过文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掌握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同时提升其对中国博大精深语言文化探索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文学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需要理解领会其内涵和具体的应用方法,这些都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去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构建起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对其思维形成了一种长期的训练;另一方面,文学素养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去剖析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精神内涵,这对于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文学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素材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去接受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等内容的熏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意识,这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培养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仍过于生硬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具备基本的学习方法,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亦是如此。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大量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相对枯燥,但教师也必须尽可能丰富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但就目前而言,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仍过于生硬,尤其在字、词的教学方面仍是以单纯说教为主,如此不但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也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文学素养培养就更无从谈起。
(二)文学素养培养与正常教学无法有效融合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对字词和文章的记忆,而忽视对语文内在价值的探索。因此教学目标的偏差使得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将正常教学工作和文学素养培养结合起来。一些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不能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更多时间被用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交给学生自己领会感受文学内涵的时间较少,从而影响到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从教学手段方面入手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大脑思维发展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必须要讲求策略、讲求手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具象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好奇心较强但注意力较弱,所以在文学素养培养中,教师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参与思考的积极性。首先,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小学语文中包含有大量的教育素材,所有素材都可以被加以利用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汉字“你”“我”“他”的教学中,教师选择学生在课堂上用三个字造句并编成故事表演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三个字的理解;在汉字组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分组比赛的形式激发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引入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挖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此既可以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与辩论过程中锻炼语言使用和表达的技巧。其次,注重联系生活。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较为欠缺,但却对客观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文学素养培养中,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强化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并接受文学内容的熏陶。例如在《青蛙写诗》教学中,教师安排时间带领学生走进田间、池塘感受青蛙生活的环境以及文章中所描绘的荷叶、蝌蚪、水泡泡等,如此学生就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文章中“逗号”“句号”等内容所传达出的意境。最后,加强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也可以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涉及背景文化和知识拓展方面的教学任务,手机、多媒体技术等都能够为教学提供极大便利。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营造出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相关文学思想与意境,进而更有效地提升其文学素养。
(二)从语文基础知识入手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需要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基础知识,如此方能为其今后文学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文学素养培养作为基础知识教学的目标之一。一方面,教师在拼音、汉字、词组的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方法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与使用;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知识拓展,使学生掌握更多基础知识的储备,同时在课堂外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并从中巩固所学知识,涉猎其他知识,进而为其文学的学习和领会打好基础。
(三)从古文学习入手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中的古文材料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尤其古文中字词与修辞手法的应用、意境的营造以及思想感情的寄托更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就可以将古文的学习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合理的方法将正常基础知识教学与文学素养培养结合起来。例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来对学生文学素养进行培养:一是为学生介绍有关诗人李白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李白生活经历,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技术,如此既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使学生从中了解到李白性格的豁达、豪迈与放荡不羁,进而更容易理解诗文背后所透露出的李白的情怀;二是带领学生去领会诗文所营造出的有关庐山瀑布恢宏磅礴的意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河山之壮丽、李白胸襟之大气;三是从遣词造句维度让学生深刻领会诗文中每一个字词使用的精妙之处,如其中“挂”字对瀑布景观描绘之生动、“直”与“落”字对瀑布动态描绘之贴切以及“三千尺”夸张手法应用之巧妙等都是中国语言运用的巅峰,通过逐词逐句地分析体会,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这些字词的使用,也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兴趣。
(四)从阅读理解入手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汉语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也需要极大阅读量的支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将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大量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但涉及语言的使用技巧,更涉及大量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教材展开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掌握阅读能力的同时接受文学的熏陶。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分析总结西沙群岛的特点以及其中写景所用的比喻方法,如此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思维成果,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基本阅读技巧。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这样学生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学习既可以锻炼自身阅读能力,也能够积累文学素材,从而为其自主的文学创作做好积累。
(五)从作文练习入手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也应重视学生的巩固训练,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素材内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在这一方面,作文练习一直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因此,为切实达到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教师就应充分运用作文这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尝试将自己学到的、积累到的优美词句、写作方法等运用到作文中,如此不但能够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接受文学的熏陶。文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给予其足够重视,并不断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文学素养培养与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如此方能使小学语文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扬澜.探究文学素养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通识教育(liberaleducation)在我国又被称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其最早是由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的。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潮的兴起,通识教育的概念也被再次提起,在张正兴所著的《论大学的素质教育》一书中,通识教育被定义为“大学本科课程中具有共通性、内容具有广度的部分,其包含试图为各学科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技能的有关课程学习。”[1]时代和地域不同,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也不相同。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关键元素,其包含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基础教育课程。相比于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知识领域技能的专业教育来讲,通识教育课程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识选修课是指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出发点、以实现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为落脚点而开设的课程,各大高校在此类课程设置上通常具有较大自主权。
二、影视文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内涵
图像时代充斥的今天,影像的功能与魅力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而进入了我们日常的真实生活之中。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阻挡图像时代的发展,电影和电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影视文学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高等院校的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否则将给我们的人才培养留下巨大的遗憾。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标志无声电影的正式诞生,而电视诞生远远落后于电影,于1936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视文学是伴随着影视媒介出现之后而诞生的新的文学样式。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传统文学不同,远远落后于传统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它是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媒介的视觉文学,因此被称为“第五种文学样式”,作为文学脚本既依附于电和影电视剧的创作,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21世纪以后各大高校顺应社会潮流,纷纷开设影视文学课。影视文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在学界并未有确切定义,我们通常所指的影视文学是一门“以探讨影视媒介与文学作品之间关系为重点内容的艺术形态”,其包含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再到影视媒介的全部转化过程以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自身传播属性,具体内容涵盖已完成影视媒介改编的电视剧本、电影剧本、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一切形式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影视文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文学作品,还包括以影视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由此可知,影视文学教学拥有相对独立的属性,将影视文学课程植入到高校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影视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观摩、动手操作等掌握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编导与拍摄、剧本写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实践技能。
三、影视文学专业教育与影视文学通识教育
从总体来看,高校各个院系课程设置分为两部分: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教育”一次引入中国高等教育以前,我国的理工科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课程体系中都没有开设文学课,只有部分高校开设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文学名家名作。而影视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进入大学教育体系仅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呈现汹涌澎湃之势。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各高校积极开设影视文学课程,高等教育中的影视文学课程,分为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与影视文学通识课程。影视文学专业授课对象既包括影视专业本科生,还包括学术层级较高的研究生、博士生。而影视文学通识教育的对象则主要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高职院校学生或本科生。由此可见,影视文学专业课程同影视文学通识课程有着不同的对象和目标。影视文学专业课的主体是文学课程群,其中主干学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学。影视文学专业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中文类基本知识,奠定文学基础,提高文学素养,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从目标角度而言,影视文学通识课“并非要求学生掌握某种专业技能,而是侧重于受教育者相关素养的提升,其同大学生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文学素养、心理素养、思辨素养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相适应”。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影视文学通识课程能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艺术鉴赏力,从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下良好基础。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综合型、能力型人才的关键。
四、影视文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逐渐加快,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大学教育不仅要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知识广博、有创新思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课程设置不应只满足于为学生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应兼顾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以此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目前大学教育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化,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所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设立各学科专业的通识课程来改变以前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和专门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影视文学通选课的设置,不仅让学生获得大量的人文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学术价值观念。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胸怀人类的有修养的优秀人才。大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该让他们懂得社会、哲学、文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常识。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文学通识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大学影视文学通识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紧密时代的前进步伐,从更高的角度和以开阔的眼界去认识世界。21世纪以来,影视文学课程在各个高校开始普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仅限于在重点大学的中文系内部开设,由于政府的推广和重视,九十年代在更多院校的中文系和文科院校开设,全校性的影视文学通识课普及发生于本世纪初。她经历一个从重点院校到一般院校,从中文系到全校,直至近几年尤其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和一些重点高职院校也慢慢开始普及。高校影视文学通识课的开设实行“分层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与影视专业或文学专业相近的教育模式和作为全院公共选修课的影视素质教育模式。为了兼顾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教学目标。根据不同院校影视文学课程开设的调查结果,总结出影视文学通识课的不同教学模式:
(一)文学院影视文学通识教育
近年来由于影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剧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影视艺术对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管是先锋作家,还是当红网络作家,他们的创作都收到影视艺术这一视觉文化的强大冲击和影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因此,在文学院开设影视文学通识课非常必要,文学院的影视文学通识课可以作为文史课程的一个补充,可以拓宽文学院学生的视野。因为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形式,其文学性乃影视艺术之根基,在文学院开设影视文学课,当然得充分重视文学性,着眼于中外文学名著改编影片的观摩与讲解等等,以不同的视角来开拓文学院学生的文学知识,对专业学习也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艺术学院影视文学通识教育
在影视文学的教授中简化影视艺术理论课的说教,重视镜头语言的运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用DV拍摄作品,这样通识课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既完成了影视文学作为素质教育课对通识教育的普及,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学以致用,多方面受益。
(三)工商管理学院影视文学通识教育
教授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手段,结合专业特点,侧重讲解一些电影和电视营销宣传手段,影视艺术与商业的紧密联系,讲解一些商品如何在影视作品中推销,此外,影视作品中启用一线演员的名人效应,不同的商业产品在影视艺术中的特写镜头,用经典电影作品中易于唤起大众记忆的某些镜头来做宣传,影视作品的成功本身附带丰厚的商业附加值,比如《泰囧》、《港囧》的高票房,引起了泰国和香港旅游的热潮,增加了泰国政府和香港政府的经济收入。同时还适当涉及影视片中植入性广告的运用,电影经典台词对影视广告等等。影视艺术作为大众文化产业,其巨大的商业投资当然希望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这也是商业电影备受商家关注的原因。
(四)全院性质的公选课影视文学通识教育
全院性质的公选课教授对象的学生,来自全校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学生呈现多且分散的特点,教学方式上采用大众化的素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上以名篇赏析为主,作品选择以经典影片与当前大众化的热点影片相结合,艺术片与商业类型片相结合,重视热点作品的观摩与现象的讨论,比如学生感兴趣、网上点击率非常高的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何以笙箫默》、《甄嬛传》、《步步惊心》、《小时代》系列、《杉杉来吃》等等,针对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心理特点,80后、90后的演员或网络红人纷纷“触电“当导演,而且非常成功。
五、结语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呢?这是当前也是今后语文学科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语文知识: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语文知识这一重要的载体。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选择有利于核心素养形成的语文知识。知识一般是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学习中我们只有掌握了符号、逻辑形式、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基于对知识和学科知识的认识,我们认为形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知识包括听说读写的概念与命题、本质与规律、思想与方法、产生与来源、关系与结构、价值与精神等。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内容要求,语文知识的获得须立足于18个“学习任务群”,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进而为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打好地基,提供源头活水。
二、语文活动: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要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要转变语文教学的模式。新模式应该是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一种活动方式,应该立足“学习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来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活动中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倾听、学习说活。通过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位、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力求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技能逐项训练的模式。比如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古代记叙散文,过去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讲解“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艺术手法”等知识,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新的课堂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原有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课本剧表演、辩论赛、观影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从聆听中学习聆听、从说话中学习说话、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习作中学习习作,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真实的情境和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语文教师: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纽带
学科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纽带,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是导演,做好一堂课的设计,将教学内容问题化、活动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二是主持人,要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适度进行宏观调控,通过诱导、启发和点拨,唤醒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促使其自我展示;三是观众,“要善于赏识、期待和激励学生,要懂得给学生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使其体验到被认可和被尊重,进而增强学习动力。”要从知识教学迈向素养教学,学科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这是因为学科知识传授要靠学科教师来完成,学科活动的实施要借学科教师来推进。作为语文教师,要想通过语文活动将语文知识内化为学生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就需树立“教育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专业思想,在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上不断拓展和完善,尤其是要具备全面的语文学科和跨学科领域教学的知识,要重点提升自我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交往能力以及教学评价能力等。具体来说,教师要能在课程的理念中融入核心素养、在课程的开发中满足个性需要、在课程实施中突出自主发展;在教学中要能创设情境、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启发式学习、开展基于项目的教学;在学生评价中要能坚持多元评价方式、突出育人评价。当然,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素养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媒体素养”“社会参与素养”“自我管理素养”等。
四、语文评价: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保障
考试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南针,它直接决定教师学科教学的方向和内容。考什么就教什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泛流行,要想转变这种局面,就要改变考试的评价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业质量”这一全新的表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考评作了明确的界定和描述,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总体刻画”。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的关键特征,语文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每个水平内部又有四个具体要求。水平1和水平2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3和水平4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5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其中水平2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4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5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修习情况仅供参考。可以说,语文学业质量标准既是语文学科考评的标准和依据,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标准和依据,为语文教学的转型和发展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春风。语文学业质量标准能否推广、能否落地生根,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效果。考试评价改革是形成核心素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和机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