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脑膜炎5例、脑出血16例、脑梗阻28例、帕金森10例、重症肌无力4例和癫痫3例;观察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脑膜炎3例、脑出血17例、脑梗阻29例、帕金森9例、重症肌无力5例和癫痫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如入院指导、病房清洁、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要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身体恢复健康。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包含患者风险管理和护理人员风险管理两个方面。(1)患者风险管理。患者风险管理针对生活护理、用药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风险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生活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活动区域及身边的易碎物品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评价。每天定时检查病房、卫生间或走廊的清洁度与地面湿度,尽量不要有水渍避免患者跌倒,尤其是卫生间最好铺防滑地砖且贴有提示牌。在患者的病床旁加防护栏,避免患者坠落。危险物品如水壶、水果刀、电暖气、电风扇等,远离患者并贴警示牌,避免发生划伤或误伤的情况。定期检查患者的轮椅刹车,及时排除故障。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是否长褥疮,要嘱咐家属定期给患者翻身、按摩,避免患者病情发展。叮嘱家属不要让患者离开视线,避免患者走失或出现意外。用药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用药时,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评价[1]。神经内科的患者身体状态普遍较弱,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输液时要密切关注渗漏情况,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升压药物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一旦外渗可能会引起组织坏死。甘露醇是神经内科的常用药之一,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一旦外渗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疼痛甚至坏死,因此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护,避免意外发生。总之,在输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增加巡视的频率,并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准备相应的解救药物,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急救护理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突发症状时,急救过程中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评估。神经内科的患者中中重度患者的比例比较大,所以病情突然进展的情况发生率比较高。因此,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随时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药物和工具等,尤其是要掌握急救的流程。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准备常规的物品外,最好外加准备吸痰器。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急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熟悉每项急救的方案,并且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排查仪器故障,避免仪器故障或不熟练操作造成患者病情延误的情况发生。(2)护理人员风险管理。风险的发生主要在于护理人员的预评估,因此提高护理技能和水平是降低护理风险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做到以下3个方面,将会大大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降低风险的发生率。①掌握《护士手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医疗事故处理手册》等相关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护理重要性的意识,是成为合格护理人员的必备条件,也是开展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②护理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危险防范的意识与警惕心,从而保证护理人员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作出正确处理。③规范化日常护理文书的填写,交接班记录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文书与记录具有可追溯性[2]。

1.3观察指标

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概率,包括摔伤、意外刺伤、输液反应、急救事故、拒绝治疗等。发生率越高,说明意外事故发生越多,即护理效果越差[3]。

1.4统计方法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4.5%(3/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风险率27.3%(1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比较[n(%)]

3讨论

入住神经内科的患者,普遍存在年龄大、病情严重、自理能力差等特点,尤其是脑部严重受损的患者很容易伴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行动障碍等后遗症。因此,神经内科的患者除了必要的常规护理外,还需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所谓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因素造成患者受伤或死亡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程度越来越重视,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医疗纠纷的事情不断发生,尤其是护理引发的纠纷所占比例越来越高[4]。如何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次研究通过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角度,观察常规护理与护理风险管理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具体结果为观察组的护理风险总发生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风险率27.3%。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会大幅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也就是说,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对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5]。归根结底,通过风险管理,即全面地预测风险的发生,并做好相应防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更有助于提高神经内科的整体护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陈秀萍 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参考文献]

[1]韩雪.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9):149.

[2]李彤.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2016,14(2):278.

[3]蒙春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7):2751.

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文2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安全;护理工作

护理风险管理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医务工作者及探视人员等可能造成危险与伤害的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并对其采取正确处理的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风险的应对与控制;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价[1]。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护理,目的是对潜在存在的危险及时确认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计划来减少和避免日常工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随着公众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及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护理方面所承担的风险逐渐增大。如何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外科患者急症多、抢救频率高、病情变化复杂,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使护理风险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认识到风险护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积极处理风险的意识,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500例,分别为笔者所在医院外科2009年及2010年住院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40.9±11.9)岁;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共16名,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30.9±9.9)岁,学历:本科2名,专科10名,中专4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7名,护士6名,合同护士2名。工作年限2~23年。

1.2 具体风险事件 总结具体风险事件包括给药失误、皮肤护理不当、抽血问题、患者摔伤、输液反应、患者意外、物品损坏、失窃事件、患者或家属与护理人员的争执、患者或家属投诉、护士违反纪律、工作人员投诉等。

1.3 护理风险管理办法

1.3.1 增强风险意识 (1)提高护理风险意识。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熟悉国家法律法规,掌握医院规章制度,牢记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时通告其他兄弟医院有关风险事件,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警惕;提高护理人员基本业务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护理常规与各项操作规范,减少和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2)实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标识,如防滑、区域划分、三查七对等标识;做好告知工作,及时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生活环境、接受能力、性格情绪、人生阅历等具体情况使用书面、口头、告知牌等形式进行告知,注意沟通[2]。(3)加强护理人员证据意识与责任感。做好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所接受护理过程详细、系统的原始记录,是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时的有力证明资料和重要法律依据。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完全严格遵照护理文书的要求,对于病情变化与特殊操作做好文字记录,记录特殊操作时与医生记录保持一致。记录要求体现真实、及时、客观、准确、严肃。从记录格式的管理、时间及内容上可以体现护士的证据意识与责任感。(4)保护患者隐私,尊重知情权。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3];日常治疗护理过程中,把治疗风险、药物不良反应、具体医疗措施等详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特殊治疗或护理项目时,如遇患者拒绝,应将情况详尽记录,并让患者核实签字,使患者充分知情,实现遇到医疗风险时医患共担。

1.3.2 阻断护理风险相关因素 (1)护理因素。护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护理基本操作技能不熟练、护理经验不足均会对患者造成安全威胁。定期组织外科护士进行业务学习,掌握三基训练内容[4]。在做好对护理技术水平相对低下人员培训的同时,注意团队业务能力的均衡搭配,排班分组时做到高低水平互补,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能力。(2)医源性因素。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礼仪与行为,做到礼貌用语、耐心解释、主动工作、热情服务、微笑待人[5]。(3)医疗设备因素。所有护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外科医疗设备使用方法,特殊设备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急救器械与急救药品情况,使其时刻处于优良备用状态。禁止药物、耗材数量不足、规格不匹配、仪器设备机械性能不良等情况的发生,以免影响治疗护理效果。

1.3.3 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实施高效率的规范化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护理工作中,注重与医疗的配合,改善护理设施与装备条件,提高护生带教能力,定期组织学习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熟知各自的职责,掌握各班次工作内容与流程,使每位护理工作人员都掌握其中重要环节。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定期组织人员统计各方面的护理风险信息,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点评,查找缺陷与风险事件的原因,并通告全科护士以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通过学习,使护士从根本上改变“怕出错”的观念,从意识上转变为主动思考“哪里会有风险”,人人具备护理风险的预防控制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幅下降,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公众的医疗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加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医疗护理所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医疗护理已经成为一种高强度、高难度、高风险、高科技的职业。在临床行为中,一个极简单甚至微不足道的治疗护理过程都有带来一定的风险[6],特别是外科,由于其急症多、抢救频、重症多、病情复杂等特点,护理风险更大。

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提高护理管理的水平,可以有效的保障护理服务的质量。因此,要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以减少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如何保障护理的安全,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任务[7]。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其最终目标[8]。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通过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更新了管理观念,增强了风险的认识,有效地控制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在医疗安全尤为重要的今天,实行护理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 徐秀英.张惠贤,阿部富美子.日本医院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护士进修杂志,2007,22(8):744-745.

[3] 杨巧兰,周波,李从贵.如何在护理工作中正确维护病人的自.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49.

[4] 李文珍,马泽君,黄玉兰.住院患者口服药发送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57-1758.

[5] 王轶娜,徐萍,于晓丽,等.护理告知对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87-890.

[6]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文3

【关键词】风险因素;风险预防措施;避免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74―02

1 引言

在各种医疗纠纷中,骨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只有客观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实施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对策,才能减少和有效预防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针对常见骨科风险的成因,总结基本对策,并对骨科常见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2 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

2.1 风险因素常见的分析方法

关于骨科医疗事故风险分析的文献目前比较罕见,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时候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总结归纳法、回顾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

总结归纳分析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将风险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类,总结每类风险的普遍特征,从而得出此类风险的形成因素。

回顾分析法是对已经发生的纠纷事件进行搜集、整理、并分析统计出风险的一般特点。

根本分析法是从宏观着眼,分析整个医疗系统的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研究,从而归纳出客观根本的风险因素。

2.2 风险因素一般分类

根据现有资料对常见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出因素的出现频率和基本特征,将风险因素的成因分为三大类:病患因素、院方因素和社会因素。

2.2.1病患因素

骨科病情相对比较复杂,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期望值和实际治疗效果间的差异,是形成风险的主要因素。手术费用比较高,术前术后强烈的心理落差是形成风险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2.2.2院方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是医患双方沟通不充分,院方服务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知识不够、对由骨病产生的并发症没有足够的预见性而引发的风险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院方存在制度不严格,执行不完善,设施设计有缺陷等等引发的风险因素。

2.2.3社会因素是由医疗仪器存在质量问题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而形成的风险因素。医疗仪器比如内置钢钉、支架,一旦产生质量问题,或者会经受很大痛苦,势必会发生纠纷。社会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发展形成一种矛盾,这也是发生风险的一种因素。

3 解决骨科医疗风险的对策

3.1 制度的规范化

3.1.1制定并严格执行规范的制度

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可以避免盲目创新带来的弊端。这就要求医院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每一位工作者要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医疗风险意识。作为医生,规范的病例填写是很重要的工作,规范的记录病情,能够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发生医患纠纷,也可以做到有证可查。

3.1.2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所有风险因素中,人为因素占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措施。在人员培训方式上,要加化骨科专业知识,增强风险意识和培养医德。在医患交流方面,要改善沟通效果并进行一定的科普宣传。

3.1.3 医疗设备的管理

骨科病人长期卧床,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病房环境的要求都很高,改善医疗设备和病房环境可以满足病人多种要求,人性化的设施、环境也是避免发生纠纷的重要手段。;另外对固定器、内置物、手术用具等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也可以减少风险因素的成因。

3.2 分析风险成因

对风险进行确实有效的分析,增加分析工具,可以更全面了解风险因素

目前总结分析法是应用最普遍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却又明显的缺点,很容易将比较重要的因素忽略掉,尤其在骨科,这种弊端显得更加明显。根本原因分析法( RCA)和失效模式分析法( FMEA),这两种国外成功的分析方法。

两种方法都对整个医疗流程进行分析。前一种属于事后分析回顾性质,寻找和事情有关联的成因、时间以及流程,将事情过程进行还原。

后一种是前瞻性的分析方法,在没发生问题之前分析以往工作中失去效能的参数和模式,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两种分析方法有明显优势,适合风险因素比较复杂的骨科,单一的工具容易造成失误,增加有效分析工具可以减少风险因素。

3.3 解决办法

经过分析我们了解到风险的成因,如何避免风险的存在,就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医患间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医患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

3.3.1 医生要有告知义务,要认真履行。告知时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不要对病情过于乐观,不要和患者承诺过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告知的条款要具体,内容要完整,包括费用、治疗效果、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未来会出现的后果,都要详尽告知。这样可以减少患者顾虑,增加双方的信任感。

3.3.2 在护理时要服务诚恳,言辞真诚,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使医患关系变得融洽。

3.3.3 在恰当场合对病人进行科普教育,让病人如实了解病情,增加信任感。

3.3.4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医护素质。增强专业知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树立良好医德,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形象。提高业务水平,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对风险因素的预见能力,及时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都是减少风险因素的必要措施。

开展任何工作都要以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降低医患纠纷、减少风险因素要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每一项制度都要完善,每一项流程都要规范,如术前查体、用药流程等,并随时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形成一份完整的记录和反馈,并对骨科各种风险因素、风险事件经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经验和教训,及时将缺陷环节报告院方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风险因素,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文4

关键词:航标管理 风险评估 风险规避 浮标

航海是一项古老的职业,受职业特殊性影响,在实际航海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航标是助航服务的重要组成,具体包括浮标、灯塔、灯桩等形式,对于航海活动意义重大。随着航海事业不断发展,带动航标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相应提高对于航标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如何强化航标管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减低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航标作业整体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航标行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航标风险因素较为复杂,除常规的海上作业风险外,还包括地上保养风险等管理风险,本文以灯浮标为例,从多个角度入手,就航标管理风险及规避,阐述几点看法。

1.航海浮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分析

灯浮标是一种最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航标类型,针对灯浮标的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是航标养护中心的重点工作内容。灯浮标的制造过程较为复杂,需经多多个环节的配合才能最终形成,具体步骤如下:一,依据设计尺寸相关标准要求对船用钢板进行下料;二,使用卷板机将下料处理后的钢板卷压成圆筒型;三,依照相应的生产要求,利用焊接进行卷边和封头;四,设置隔仓。设置隔仓的目的在于降低因浮标受冲击破损,导致浮标沉底问题发生的概率。设置隔仓的焊接工要求操作人员在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受环境封闭状态影响,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性较大,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格外注意施工安全,做好相应的轮换操作和通风排气操作,以避免出现窒息安全事故;五,气密性测试。该测试主要确保灯浮标具有符合生产要求的气密性;六,灯架制造。在制造灯架的过程中,涉及到冲孔、切割、以及焊接等施工操作,需要利用到全自动焊接机、火焰切割机、三锟卷板机、四柱液压机、以及弯角铁机等工艺设备。以上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为降低灯浮标生产安全风险对于操作人员的影响,提高灯浮标生产操作安全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做到一下几点要求:一,控制人为风险。所有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均应确认自身工作状态以及劳保用品穿戴情况符合相关操作要求,如涉及特种设备操作,操作人员需具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明;二控制设备风险。操作人员在正式操作前,应全面、细致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设备供电情况、连接状态等;三,生产风险管理。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每一项操作均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标准要求,以提高生产操作安全性。灯浮标生产工作应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规范生产操作,从而将生产风险降至最低,保障实际生产安全。

2.灯浮标路上保养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分析

如发展灯浮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或颜色的变化,影响到其实际工作效果,就需将其回收到养护中心进行全面维修保养。除锈涂装是灯浮标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室外人工喷砂以及抛丸除锈两种处理方法。人工喷砂处理法危险系数交稿,要求操作人员手持喷枪进行除锈操作,钢砂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由喷枪口高速喷出,根据物理力学知识可得,钢砂会对操作者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如操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或体力不支的情况,导致喷枪脱手就容易损害自己及周围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进行人工喷砂除锈操作时,操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需全面佩戴安全服等保护设施,依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除高速喷射钢砂风险外,有毒浮尘和有毒气体也是威胁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不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将对操作者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有毒浮尘、气体的规避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积极优化、改进操作工艺,减少有毒浮尘和气体的产生;二,优化抽风机空间布置,以强化抽风机工作效果;三,优先使用自动抛丸除锈方法,减少人为操作;四,优先选用无害或低害的油漆涂料,科学优化油漆配比;五,规范操作人员保护设施穿戴情况,定期更换滤毒片。

3.海上航标维护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规避措施分析

海上航标维护作业要求操作人员实地完成维护操作,由于海面环境复杂且风浪频繁,易出现坠海、挤压等安全事故。因此,维护人员进行实地作业时,首先需要穿戴好海上作业专用设备;其次,操作人员需对维护任务和灯浮标表面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在操作过程中,需始终保持身体与灯浮标间存在可靠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浮标摇摆过程中,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4.航标船海上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规避措施分析

航标船海上作业主要是指调换浮标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人员安全风险、设备安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因此,在正式出航前需指定科学、系统的工作计划和安全规划,明确各个船员的工作职能,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一,航标工及吊放浮标操作人员,需按照规定穿戴工作服和救生衣;二,做好沉块、浮鼓等器材的固定工作,避免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出现滑动、滚动等问题,固定好后还需组织专人定期检查;三,航标工需等待船与航标位置相对稳定后,方可上标作业,在维护过程中,需时刻留意船体与浮标的距离,避免出现碰撞;四,正式操作前,相关人员需仔细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设备作业区域;五,浮标下水后,航标船应尽快航离航标区域,避免出现碰撞、挤压等事故。

5.航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分析

我国关于航标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元朝,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随着时展,航标数量和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相应增加了航标管理工作的安全风险,如何提高航标管理安全性,是当今航标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1)航标管理辖区定义不明风险。在实际航标管理工作中,针对内河航标和沿海航标的定义及辖区归属较为模糊,职责模糊则会导致管理混乱,从而增加了航标管理的风险。

(2)对于专用航标的监管力度不足。专用航标在监管工作方面上仍有较大的缺失,部分专用航标出现问题,却很难得到有效的维护管理,不仅无法发挥其航标的工作效用,还会影响航海活动的顺利进行,增加航标管理风险。

综上所述,航标管理风险设计航标的制造、投放、维护等各个方面,干扰因素较为复杂,为降低航标管理风险影响,提高航标相关工作的安全,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航标风险管理的重要地位,通过规范自身操作行为、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优化操作工艺技术等措施,全面提高航标管理工作安全性,从而促进航标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辉.浅谈航标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和规避[J].珠江水运,2015(03).

[2]余平.航标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规避分析[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06).

[3]王朝东,陈义涛.浅析沿海航标的风险管理与服务质量保证[J].科技创新导报,2014(28).

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文5

1.1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86例、女314例,年龄13~68(48.6±6.75)岁;肺部疾患225例,心脑血管疾患205例,消化系统疾患182例,泌尿系疾患86例,口腔疾患40例,皮肤疾患62例;初诊536例,复诊264例。

1.2方法

1.2.1门诊护理风险评估

评估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①护士自身问题:技术操作往往是纠纷的主要原因,以及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等。②医院环境问题:医院门诊是患者流动量最大的地方,但存在护理人员分配少、病种繁杂等问题。门诊噪音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人体长期处在90dB的环境中,会导致交感神经亢奋,容易造成烦躁、血压升高等现象。③管理制度问题:门诊管理流程不完善,对管理制度的落实难于到位等,均导致护理工作的滞后性。

1.2.2结合评估采用相应风险防范

①门诊制度改革与完善:a.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责任明确,其中风险管理组长由门诊护士长担任,门诊护士为成员。门诊护士需负责收集日常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时做好记录和上报组长,组长再制定出相应的避免措施。在门诊护理中,各类护理人员应明确相应责任,做好本职工作。b.通过定期医疗法律知识授课,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警觉性。c.门诊护理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培训,按不同学历及资历选择相应的授课内容,通过提升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及技能水平,才能更好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②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以人性化服务为理念,强化全方面服务。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次数最多的工作人员,其服务态度往往决定患者对医疗工作的认可度。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应耐心、细心地与患者沟通,接受患者反映的意见。应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以便能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可避免患者产生畸形心理,发生不良事件;让其能正确面对疾病和积极接受治疗,护患关系的融洽能大幅度地减少医疗风险。③改善门诊环境及服务:a.在门诊工作中,需增加足够的护理人员,对初诊患者尽可能做到全程导诊服务,及时解决患者就医疑问。b.开设门诊保健知识课堂,每周六11:00由各科室医生或护士长轮流讲授常见病的治疗及护理;在门诊大厅备齐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健康宣教资料供候诊者参阅。c.保证门诊环境舒适,在醒目位置放置相关指示牌及门诊看病流程牌,避免就诊者秩序混乱。d.对急、危、重患者需进行全程跟踪护理,在紧急情况下立即送急诊科进行治疗。e.成立专门的肠道及发热门诊,对高度怀疑传染病患者提供特殊通道,避免传染源院内传播。f.添加便民服务台,在门诊大厅提供患者行李储存点、免费开水及一次性杯子等;提供有需要患者免费轮椅和平车等,通过完善各种人性化服务,让患者感受门诊温馨的服务。

1.3观察指标

与2012年6~12月未实施风险管理时的800例门诊患者进行比较。登记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在患者就诊结束后,请患者填写满意调查单,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风险管理能对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流程,从根源出发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随着医疗事故的增多,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医疗行业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减少医疗纠纷成为当前医疗体系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医疗风险的提前预知及有效干预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及强化护理风险督查力度,确保门诊护理工作得到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地开展。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风险管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50%,实施后为3.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满意度实施前后分别为81.25%与95.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施风险管理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3结语

如何规避护理风险范文6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2.当前国际贸易投资风险分析

当前,影响国际贸易投资的因素有很多,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贸易投资风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1有些国家会增加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等手段,以减少进口,同时增加出口退税、贸易鼓励等手段,以增加出口。。

2.2部分国家失业率下降,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地区甚至会发生政府跨台、军事暴动等极端社会问题。

2.3对国际法律法规了解不充分。

2.4金融危机的发生会使得一些国家发生信任危机,各国政府都会加大金融监管,这也不利于金融资本的流动。

2.5国际洗钱活动会日益猖獗,国际资本将更加趋利,不利于国家金融稳定。

2.6部分金融机构陷入危机,引发金融的无序性。

3.从国际法角度分析国际贸易风险的功能、特性及规避

国际法是调整各国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活动也有重大的规范性作用。对国际贸易风险的影响可以从其功能、特性来分析。如何运用国际法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3.1国际贸易风险的功能

3.1.1诱惑功能

任何经济活动的最终命脉就是追逐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诱惑国际贸易投资的根本力量源泉。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之初,资本的扩展和发展都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利益也是现代企业在国际投资中的力量源泉。可以说是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才有今天的国际贸易投资。在国际投资的过程中利益诱惑越大,风险越高。但是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允许的范围内运作,做为调节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是公平、互利互惠为基本原则,防止一切垄断或者不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的现象存在。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制止了在不合法利益的驱动下的国际贸易投资。所以说国际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降低国际贸易投资风险因素。

3.1.2约束功能

在国际贸易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都可以带来一些费用、损失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在国际贸易投资之初就可以预测的到风险的大小和种类。虽然国际贸易投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的行动,并且风险本身也是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这种不确定性无形之中也给国际贸易投资一定的约束。这种约束和国际法的约束有相同的作用,但不是根本性的约束作用。因为马克思说过资本家在百分百利润的驱动下他敢于践踏一切法律,包括冒着杀头的风险。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在根本上约束国际投资行为风险,不是依靠风险自身的约束力,而是依靠国际法的强力规定和执行力,并且给与一定的处罚威慑不法之徒。

3.2国际贸易风险的特性

在国际贸易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中,既有自然界的各种风险因素包括:台风、洪水、地震等,也有人类社会的各种客观存在的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发生变化的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国际法对国际贸易风险因素的特性进行分析。

3.2.1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国际贸易风险是各国经济交往的产物,他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它是客观必然的存在。产生国际贸易投资风险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活动规律的复杂性和国际市场企业参与主体的不确定决定的。其中企业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就是企业本身的行为,如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企业是否依据国际法来经营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多国家政府为维护本国企业的经济利益不惜损害他国企业的合法利益。所以在这种风险因素影响下,需加强企业自身对国际法的了解程度,如果发生相关违法国际法律法律的行为,企业可以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

3.2.2国际贸易风险的无意识性。国际经济运行的大环境里面,国际贸易风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及自然情况有很大的关联,但是与企业本身的正确运作也有一定的关系。很多风险都是企业在错误的决策下而产生的。包括对投资国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清楚,对国际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等等。所以这种无意识性的风险是可以预防和降低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国际贸易投资过程中,对国际法进行详细的了解,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公平合理的

国际经济运行环境。降低国际投资中由于企业自身的失误而产生的风险。

4.如何运用国际法规避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

4.1充分了解国际法律法规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有很多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贸易中的投资风险依然很大。但是绝大部的风险都是人类经济主观活动所造成的。比如说垄断经济、不正当竞争、经济制裁等等。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后,很多企业都是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这种企业行为统分的说明企业本身对国际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可以说是没有了解。所以在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我们要熟读国际法,了解什么行为是企业可以做的,什么行为是企业不能做的。

4.2运用国际法律法规转移风险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将企业应该承担的风险转移到其它主体承担,比如在企业相关运行活动中购买保险。购买保险只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一小部分降低风险,它是一种被动的风险转移。正确的风险转移方法是运用国际法律法规,提前分析、预测风险原因,做出应有的措施,转移风险。企业在国企投资过程开始时,就应该客观细致的分析企业跨国投资后所产生的风险因素,比如说某国的政局动荡较大,就应该根据国际法律法规了解由于政治风险而引发的投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该如何处理。怎样寻求相关政治庇护,尽可能的降低投资风险。

4.3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在国际贸易投资过程中,当风险发生以后,很多企业都是不了了之。他们觉得这是无法逆转的。不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这种行为如果长期下去,风险因素不会因为你不去采取措施而消除、降低。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当风险产生以后,各企业投资者要仔细分析风险的原因。正确的运用国际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降低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