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1

研究员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工作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长期从事信息化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关注信息理论、信息经济、信息政策、信息哲学以及

复杂系统、跨学科方法论。在应用研究方面关注信息资源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规划等。

编者按:我国信息化历经20多年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来自诸多重大信息化的实践表明,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尚需加强,也日益被政府、学术界所关注,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讨。

为此,在国内信息化研究领域有关专家的支持合作下,《计算机世界》报开辟专版聚焦信息化顶层研究,剖析信息化新战略、新政策和新动态,为政府、学术、应用和产业界的读者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

本期为第一期,着重从产业革命的高度来剖析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致的经济社会变化,提出了信息化正在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飞跃的观点,并对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进一步明晰,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class=a14>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相互促进,构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信息化有着深刻的背景。信息科学的巨大进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以及对信息的普遍需求,构成了当代信息化的认识基础、技术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是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其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能超过以蒸汽机、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革命。

信息化不仅会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信息化本身就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正在使生产力的构成和生产的组织形态发生巨大的变革,形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新飞跃。

前两次的产业革命

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已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两次飞跃。

(一)农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农业社会

远古时期,人类生活还停留在原始阶段。经过数以万年计的缓慢发展,人类通过自身的进化和经验的积累,终于迎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革命。

农业社会生产力虽然较原始社会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历经数以千年计的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正在孕育着第二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

(二)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

18世纪,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工业技术,包括蒸汽动力技术和后来的电力技术以及机械加工技术、材料技术等等,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工业革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正在来临

上个世纪中叶,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新一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既非物质又非能量的信息,成为越来越多劳动者的劳动对象。人类社会劳动的成果也不仅仅是农产品和传统工业品,而是大量涌现的信息内容产品以及信息技术产品,包括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围绕这些产品,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也应运而生。所有这些经济活动已经形成了新的、庞大的产业群体,构成了新兴的信息业。

伴随信息业的发展,信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大幅度增加,现代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在国民经济的主体结构中,除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外出现了信息业这一新的产业部门。一些发达国家的数据表明,信息业这一新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大量的劳动者已经并且继续转入信息业。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现代经济体系――信息经济正在开始形成。与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相对应,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社会管理的手段也出现了新的形式,信息社会已经初见端倪。

信息革命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它正在引发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历史发展的浓缩

我们把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相应的生产力发展、经济形态、所依赖的资源等情况浓缩为附图。

图中上半部的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纵轴表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图中下半部的横轴表示由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等各经济发展阶段相应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并且表示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资源的构成。

另外,图中还显示了经济形态发生变化时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依赖的资源是不尽相同的。

在农业社会中的资源主要是以土地和牲畜为代表的物质资源。经过工业革命,各种能量资源与物质资源一起构成了支撑工业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物质、能量等资源,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一起支撑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看到,支撑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的特征资源是能量资源。没有能量资源,没有能量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可能有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同样,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支撑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征资源是信息资源,没有信息资源,没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可能有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成为信息化建设乃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们正处在历史飞跃期

在附图中,圆圈标出的是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正在发生一场信息革命,社会生产力正在出现跨越式发展,人类经济社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飞跃。

在这个历史时期,人们不仅较好地掌握了物质过程、能量过程,而且逐步了解和掌握信息过程。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2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图书馆/网络

1 社会科学(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基本问题

1.1 社科信息的涵义

社科信息从广义上讲,包括社科领域的科学信息与社会现象描述信息两大类。前者是指凝聚在社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科学、历史、地理、法律等领域)研究成果中的学术信息,这些信息在社科活动中产生,多以文献信息为主。社会现象描述信息则是指对于社会中种种现象、事实等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后形成的信息。

1.2 社科信息的特点

从内容上讲,社科信息具有以下特点:主观因素较多;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且精度不高;综合性强。与自然科学信息相比较而言,社科信息又具有以下特点:社科信息往往比自然科学信息分散,社科领域的同一专题信息常存在于各个相关学科中,甚至在一些非学术性书刊中。文献单元的信息冗余度大,在同样篇幅中,有用的新内容一般比自然学科少;社科研究的积累性与时效性决定旧的文献并不一定被新的取代。社科文献还具有篇幅大,不同文种之间翻译难的特点,同时翻译中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1.3 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

20世纪初出现的中心图书馆或贮存图书馆,可以算是最早的信息资源网络。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科研究日益活跃,社科文献增长速度加快,资源压力越来越大,主要靠图书馆来承担的信息资源网络已无法适应需求,专门面向社科的信息机构或网络开始出现。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联机检索的日益普及和数据库的大量生产及商业化,为建立现代化的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各种信息资源网络不断涌现。而因特网的普遍应用,为建设社科信息资源网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新型的开放式的资源网大量涌现。

当前构建社科信息资源网络的目标就在于,从社科信息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对社科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最大效益。

2 构建角度一:借鉴自然科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2.1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联系

在知识呈指数趋势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科专业化加强,许多人被限制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从事高度技术化的细节工作,无力顾及科学的整体,对知识的其他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人为隔阂,使不同领域的从业人员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困难重重。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来自人类社会实践的积累总结,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同方面的反映,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分类。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二者无论是从自然世界的发展,还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有着深远的渊源。它们在人类社会经济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 借鉴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的可能性

在我国信息资源的建设上,自然科学和技术起步较社科为早,直到目前,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无疑将有助于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奋起直追。当前的信息资源建设,实际就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离开网络来讨论信息资源建设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由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等不论对自然科学还是对社科都是相同的,在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并没有差别,所以借鉴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是完全可能的。但由于社科和自然科学在内容、研究方法、评价、信息收集、知识组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差别必然会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特别是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上反映出来。

2.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资源的共享的实现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多方面的差异性连同两个信息系统间检索语言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应在保持各系统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兼容。采用具有转换机制的兼容模式部分相近领域采用标准化兼容模式。

在检索语言上,可采用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中介词典兼容方式、集成词表兼容方式和抽象词表兼容方式。自动匹配转换兼容方式是两词表间相互对应的词直接转换,当词汇以机器可读形式存在时,有一部分词汇可由机器自动进行匹配转换工作。通常,两词表结构原则越相似,学科覆盖重合率就越高,可自动转换的词就越多。中介词典兼容方式实质是一种转换中心,它通过不同系统词汇的协调转换以达到系统间的兼容。它的功能是用任何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的文献内容毫无遗漏地转换为用另一种检索语言表达。然而当参与转换的主题覆盖面不同时,其转换困难增加。集成词表兼容方式来源于对若干分类和主题体系结构兼容及“集其大成”的检索思维,将某些特定主题领域的若干叙词表与分类法汇编成一个含全部款目词及相关参照的词表。而这里提出的“抽象词表”是一种“属”上层结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词表,而是对各类词表进行一般性的抽象概括,形成实用性较强的词表构建模板,具有通用规则的特征。可以作为设计、建立、维护词表的依据,也可以在各词表间起到调控转换的作用,从而达到兼容词表的目的。但任何情报检索语言检索方式均有利有弊。这需要技术上(如人工智能)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包括相关领域以及信息科学本身理论发展。

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因此仅仅在检索语言上建立兼容是不能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的。这样就需要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信息系统间建立一个转换系统,从而方便系统而而非语言标识方面的兼容:设计友好界面,当用户进入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等自由决定适合自己的检索界面及检索方式;建立关联知识库,在所有文献资源库之外再建立一些知识库,选择科普形式与专业形式并存的模式,逐一排除用户在文献获取和应用上的障碍;构建信息交流网络,各专业领域在这一基本网络的带动下,积极参加交流。

3 构建角度二:发挥图书馆的基础性作用

3.1 图书馆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反复观察获取数据和信息,再通过反复实验获得结论,正如印度学者莱尔所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实验。因此人们直接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行为规律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活动也受到限制。然而文献中记载了大量人文社会现象信息,对已有文献中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进一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而,文献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取代的资料。社会科学资源的主要载体是文献,没有文献,就没有社会科学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 社科信息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上升的趋势,对图书馆、情报所等信息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比较专一,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但图书馆是公共机构,面向广大读者,在社科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要比专门的社科研究机构发挥作用大。社科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已经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主要任务。

3.2 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1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将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它们的智力储备与知识传递职责;与传统的纸介质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存储和检索能力上有巨大的提高;同时,数字图书馆研究也将促进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并促进相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着眼于人类的整个知识范畴,它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存储、存取和利用既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包括社科。因此,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图书馆是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3.2.2 数字图书馆是开发潜在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

潜在信息资源是指个人在认知和创造过程中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它们虽能为个人所利用,但太容易忘却而消失和无法为他人所利用,是有限再生的。它是未来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数字图书馆的很多特性可以满足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未来潜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先天优势和重要作用。

潜在信息资源具有其独特的性质:隐蔽性、随机性、模糊性、有限再生性、短暂存在性、冗余性、创造性和“人性”。

一个互动并且开放的信息环境给潜在信息资源开发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现实信息资源和信息栅栏或者信息门户。现实信息资源是作为潜在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前提,或者是催化剂。一个人只有掌握或者是了解了一定的现实信息资源,才能有效和清楚地形成对身边事物和周围环境的一个明确看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自己独创的思想。因此创造一个能让人方便、容易地利用现实信息资源的环境,并且能让他方便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图书馆实际就是这样一种开放、互动的环境,它已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范畴,尤其强调了人(包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读者、用户)的因素,因此它更加突出了可进行信息资源开发的功能。图书馆给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能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它丰富的现实信息资源的积累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能够让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这种环境还是一种可以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充分过滤、筛选和组织加工的环境,并且能及时把各种新的、现实的信息资源及时和反馈给这个信息资源的参与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图1(数字图书馆在开发潜在信息资源中的作用)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将在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中起到一个基础的核心作用。

附图

图1

4 构建角度三:做好网络化布局

4.1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意义

国家信息化的本质就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此也就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这样的信息资源建设必然是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建设,因为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网络本来就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也就无所谓信息化,还因为信息化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共享只有在网络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完全地实现。因此国家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当然,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并不排斥传统的文献资源,而是包括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特别是数字化的所有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和非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在内。

4.2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布局

一般地说,信息资源的布局结构有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混合式三种类型。所谓集中式是指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其优点在于:①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②专业人员集中,便于组织人员培训;③信息资源利用率高;④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其不足在于不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以及随着系统规模增大,管理、维护工作越来越困难,系统比较脆弱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相互通信并进行资源共享,服务于同一个共同目标,就构成了分布式信息资源系统。它具有如下优点:①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②有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③系统健壮性强;④系统扩展方便。其主要不足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分散造成系统管理和维护困难,有关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各场地由于利益冲突在管理协调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同时,增加了安全措施的实施难度。

对于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针对总体资源情况和发展目标做出全面、合理的规划。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可能是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布局和结构较为恰当。

收稿日期:2003-04-01

【参考文献】

1 袁名敦,刘时衡,赖茂生.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57~62,64~69,83~84

2 樊志伟.图书馆在开发潜在信息资源中的作用.情报资料工作,2002,(2):52~53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3

关键词 传播 互动性 模真 在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技术既改变了人类进行社会表达与交流的内容与形式,也改变了我们所生存在和置身于的世界文化格局与面貌。网络平台支持了媒介融合,使得媒介传播的基础与环境,媒介承载的信息状态与呈现,媒介受众接受的形式与方式等,在声像化里发生趋同性变异: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符号的整合性运用,使人类的信息传受更容易完成。其中,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也开始表现出新的特点:互动性传受,成为了当下新媒体传播中一个显在的现象和特征。而互动性对于媒介发展,对于信息传播,是有着重要的文化、社会意义的。

一、延展与“找回”

媒介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怔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及媒介本身的发展规律一致。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通过“人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造和利用资源,以方便和帮助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其中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包括对社会资源的不断整合。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媒介进化:首先是口语、图画、文字符号的渐进出现、使用――如人类早期的亲身人际传播,岩画记录下的生活与劳动片段。中国早期的文字记录直至世界范围内印刷图书形成文字信息的大规模复制、传播,再到声音、影像的利用――早期无声电影,再到文字、音、像合一承载、传播信息的出现――有声电影后的电视以至新媒体,历史所呈现的媒介进步的轨迹,都表达着人类以前行与发展的态势,将媒介信息的传受,建立在不断兴起的新技术基础上,对媒介符号和元素进行完善地利用并整合。从媒介结构信息世界的完整性角度上看,到文字、音、像等合一的媒介传播形式出现,人类外在的,如声音与耳朵,文字、图像、影像与眼睛等,这两组互为但并在的传受信息的生物显性机能,已得到较为完全的实现。然而,在征服自然之后,其“浮士德”般改造自然的“本能”,使得人类对实现最大、最好、最完善信息传受的努力,尤其显在于形式上,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于是,综合、延伸、拼贴、粘合,单项信息符号向其极致处去利用、发展――图像到影像,多项符号向综合与全面处去组合、联结――网络支持下身临其境的声像即时传递,在INTERNETER,出现与普及以后,人类的传受技能,还在以一种无可限量的前进趋势,经历巨大的变化并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开发。

那么,什么是媒介传受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人类具体的无止境追求的信息传受胜境是什么?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学说”,给我们做了提示。保罗,莱文森把人类社会整个媒介演化过程看作为一个“补救措施”。他指出:“首先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之满足我们幻想中的苛求;其次,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正像这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即使人类实现了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以图书、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介基于文字符号的静态传播,以至在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体的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的动态传播,已经延伸和扩展了我们用以表达和交流、沟通的可能与方式,并在配合以人类想象的当口,努力回归到真实的生存景况――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但是传统媒体因其传播的单向性和传播符号运用的有限性,依然与人类本身所处的表达与交流的自然此在相去甚远。于是,在媒介符号元素的他在走向自在的发展中,媒介最终要在人类不断的“补救措施”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然找回”。由此,媒介演化进程中,有着一定的过渡阶段――电影、电视阶段即是,一侔技术与文化环境具备,就会被再次颠覆并超越。如今,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时代集通讯、计算机数据与广播电视三网的融合,已让我们回归人类生物自然交流情境的步伐加快。而互动,作为一种符合人类社会与媒介演化规律的人性化表达与交流方式应运而生。

如此,体现在媒介信息表达与交流层面上的互动性,是人类在延展和找回的双重努力中的一种媒介传受的呈现方式:它是人类真实社会中早已存在和熟知的行为。为了连接和构建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存在的社会,个体间的表达和交流,既是一种需要,也在长期进化中成为本能,形之为人类存在的素质与能力。而互动性在人类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显性层面上,作为信息互换与流通的基本手段,可用于人类社会现实的信息表达与交流,以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情境下,形成特定主体与客体间的信息遇合与传播;在实际情形中,是现实存在。在人类社会真实情境中,信息表达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主体的实际站位,通常情况下边界不清,可以随时并任意进行身份互换,信息内容传受的流向,多在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并在下,动态行进、回转。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而自然的信息传受,是特定情境下生动而鲜活的生物互动的交流行为。互动性作为人类社会本能和实际应用,存在着也发生着。电子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点,正体现出人类对真实自然“找回”的一种努力与部分实现。

二、模真和营造

在“找回”自然的努力中,媒介互动性也现实地模仿了人类社会自然态的信息传受及传播形态,营造、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传受主体身份的非确定性

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不同,以往大众媒介是在信息传受之前,早已给定传输主体与接主体的身份,而各自安守本分,以完成单向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活动一般由掌握媒体资源的组织或机构发起,大众则作为受体被传输信息。其中,传播主体的组织、机构思想意识形态的存在,利益驱使出发点的不同,传输平台的垄断地位等特点,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在社会功能方面,附带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利益纷争及社会使命等大社会成分。

其实,一种新的媒介总是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出现,其后才被有心的组织或机构,因经济或政治、文化的功利目的,去运用甚至利用。所以,传统媒介的单向性和垄断性,并不是媒介存在的本原形式,当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足以支持媒介自在存在,属于媒介本质的自然形态就能再次出现。在电子技术所建立的开放式平台上,媒体的垄断被突破,只有拥有一定经济或政治资源的组织与机构担当信息传播主体的历史被改写,传受主体的规定性被打破。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限定性与规范性、利益竞争性与意识权威性等,不再是新媒体全部而统一的信息表达模式的时候,人类个体开始成为媒介信息表达和交流网络上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工作时或在家里接触到因特网的无限空间,通过印刷文字和音频开辟了新闻、娱乐和商业史无前例的空间。”处在电脑终端的每一个主体,既可能是传播的主体,也可能

是接受的主体,并在信息传受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

2,信息内容的日常性

在即时而互动的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中,表达与交流的主体也模糊了传与受的界限。信息内容的严正与重大被祛魅,更多是对如正发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和信息的表述:没有特别准备的主题,向庸常生活层面下移和倾斜。或者完成陌生主体的相识,或是完成一次商业交易,或是进行一回信息互换,不管信息传受实现的是怎样具体目的的表达与交流,在双向或多厨的媒体信息传受中,新的媒体信息传播,更多以日常与平常意味,完成人类媒介中的社会交流与表达,并形之现实、日常的生活模真。

3,信息传受的随意、随时性

“数码平台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形式”,新媒介技术平台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画、声音与影像等符号,并结合静态与动态传播形式,使得当下媒介信息传受亲和性和日常性得以出现、加强。没有在语言、文字、音像上的公众社会规定性,信息的构成,从形而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云端,降落在生活的世俗场域,新媒体传播更多采用、体现为生活常态中的表达、交流形式,让信息传受过程紧紧贴近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状态与活动。于是,信息传播在互动的形态中,其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和状态,是随意的。这种随意性最显在的表征体现在口语的广泛运用上。口语,“被称作信息的第一载体”,“被称为早期人类交换信息的重要形式”。口语作为一种无中介的传播,“具有一种交流的亲近性、直接性和生动性”。因为表达与交流内容的日常性,带来了口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运用。而个性化交流和不同语气、语调,也被这种对口语的运用,带到信息传播中来。其次,在文字以外,音频、视频的运用,比如在MSN平台上的信息传受时,人的语音与影像能够同步出现,更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同自然发生的表达与交流,传受主体以各自的声音、影像,随意进行日常联络。再次,声音与影像的在场,体现出人类交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使信息传受成为一个模真的跨地域的人际交流过程――音像毕竟是现实通过技术而实现的再现。这样,信息互动以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状况,因需要随时形成和发生。

三、自足及在场

既然是人类自然“找回”的努力和真实社会的模真,媒介最大限度地表达、呈现着人类现实的存在,是互动性体现出的媒介存在与发展的追求。

在真实社会中,人类的表达与交流,是一个附加有自然与社会多方面辅元素的“场域”,或在物质性的层面,如室内或室外,冬天或夏天,晴天或雨天等等,或在精神性的层面,如引发愉悦或哀伤,引发怀想或畅想,引发狂暴或静谧等等,诸多复合元素配合着人类实际的表达与交流的形成与实现。所以,人类所发生的真实表达与交流,并不单纯是一种意义内容的单纯传输,而是结合进特定情境、具体的、以信息传受为衔接的社交行为。主体在场以及情感在场,是作为高智能情感动物的人类社会联系以至维系的常态。

但是,以传播机构为信息传播主体,受众为信息传播受体,传统媒体结构的信息传受过程,不仅在内容的规定性中,拘囿了传受双方的信息生产与接受,限定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媒介符号传递的有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单一性,使得传播成为一个他在于现实生活常态以外的自足场域,缺失鲜活与生动。

曾有学者将电视接受的现场性时,将受众参与分为三种:“日常收看的心理参与”、“现场直播的场外间接参与”和“进入演播现场的直接参与”。这种所谓的“现场体验”和“现场感”在单向性的传播中,需要更多借助间接的想象去实现。而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当今新媒体所建立的互动。却是在立体而综合的模真情境中,再设了鲜活的信息传受场。其中,更多的媒介元素被注意和运用,比如,即使进行即时表达与交流,网络聊天室里常见的诸如生气、大笑等符号被引入,可供选择的表情图像的设置,使文本可以有机而随意地进行“形象粘贴”。而日常声音、影像及文字表达等参与信息互换,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不仅在媒介层面上实现了信息传受新的点与面的开发,而且是对人类表达与交流活动情境信息的找回。它设定了这样一个情境:令互动中进行信息传受的双方及多方主体,完成全面而立体的表达与交流。这种新媒体平台上的全面、生动与现场性,已经成为人类借助媒介实现的日益普泛的行为与方式,并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4

[关键词]信息公平 本体论 信息权利 信息资源 利益平衡

[分类号]G201

1 引 言

信息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是当前信息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公民的社会和政治参与有关的实践问题。从目前研究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对“信息公平”的研讨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

关于信息鸿沟问题。与信息技术革命及发展相伴生的信息分化的急剧凸显,加之社会信息鸿沟及其所导致的信息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使得“信息鸿沟”、“知识沟壑”、“数字鸿沟”等现象与话语开始引起公众的关注与重视。

关于信息资源不均衡问题。信息鸿沟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信息资源不均衡,该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主体对信息资源的占有、传播、利用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以及信息资源区域分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关于信息权利失衡问题。随着对信息不公现象的细致了解和深入研究,人们将信息不公的实质归结为主体间信息权利的不平等/失衡,并认为各方主体在对信息权利的分配、占有、表达、保障与救济等方面所形成的不均衡态势导致信息公平的产生与恶化。

关于信息公平价值的深层次讨论问题。如信息公平与多文化社会中信息伦理的建构,“以信息公平为视角,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信息环境的关系,在人文、社会领域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探讨”,等等。

关于信息公平保障问题。信息不公的多重表象,注定了“维护与保障信息公平”是一个带有学理色彩和实践特质的复杂性议题。因而,从事研究与实践的人们以经济、政治、社会等多视角对这一议题展开论证与探索,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完善信息法律制度,等等。

实现与保障信息公平对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信息公平研究的本体论图式,一则有利于深化对信息公平内涵架构的多元认知;二则为信息公平理论的方法论建构提供价值与认识依据。

2 信息公平本体论的理论指向

本体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它通常被界定为“关于存在的学说”、“关于存在的一般理论”,或是研究世界本原与存在依据的学说。一般而言,本体论作为重要的理论体系基石存在于每一个研究体系之中。“信息公平”的本体论是关于“信息公平存在”的科学,或是关于“信息公平之存在作为存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信息公平如何存在,以何种方式、原则、标准存在等问题。法学家张文显指出,本体论决不是什么纯粹思维的反思工具,也不是为了仅仅追求理论形式的完美,而是体现某种精神独创性的哲学思维过程及其理论表现。因而,本文将信息公平本体论的理论指向界定为:①信息公平的内涵架构,即信息公平是如何存在和如何表现的;②认知和实现信息公平的基本原则。

3 信息公平的理论内涵

3.1 关于“信息公平”的若干表达

时下,许多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视角、立场对“信息公平”进行了学理上的定义或描述。诸如,美国有学者认为信息公平是描述“信息在个人、群体、地区、类别(性别、种族等)以及其他社会单元之间的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即人们在生活中都有机会获得之于他们至关重要的或有意义的信息”。蒋永福先生认为:“信息公平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过程中所体现的平衡和对等状态”。莫惠认为信息公平是每个信息主体在获取和分配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是社会公平价值在信息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肖希明先生认为信息公平主要是指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都能够自由平等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公平地享有社会文化资源、文明成果和知识信息。笔者曾认为信息公平是指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及物质条件下,处于信息活动中的人们以公平、正义、平等理念为价值尺度来反映社会主体间信息关系的平衡状态的价值/话语表述。

3.2 信息公平内涵的学理阐释

在一定意义上,信息公平理论架构及其价值取向和运作范式既是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凝聚,又是社会变迁的民主化、制度化产物。因此,受社会情境规度,信息公平的内涵唯有在多元语境中才能被揭示或被表征。

3.2.1 信息公平是什么 信息公平在多元语境中呈现着多维面相,如视它为一种价值理想、一种意识表达、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关系样态、一种制度理念或是一种伦理规范,等等。

价值维度。在某种程度上,信息社会在地位和权力的这个方面,是按信息富者、信息强者统治的逻辑发展的,是以信息精英居优先原则为基础的一个新的社会秩序的汇集。这使得“信息贫富与强弱的位差”趋于常态,但在客观上“信息分化”过大,导致了信息不公的出现。信息公平观念正是在此种社会态势中形成,它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的内在需要或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人们对信息资源价值的普遍性重视与肯定。作为一种价值,信息公平是人类公平、正义、平等思想在信息活动领域中的反映,是关涉全社会领域的基本价值和重要理念,更是实现信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实际中,信息公平往往是作为一种倡扬价值而存在,大多情形下表现为一种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只有当其被融解于具体制度中,即有权利保障或制度依托时,才可能转化为实质意义上的公平。此外,信息公平还作为一种价值评价结果,是我们每个人在信息活动中对自身所处的情境与遭遇的事件的“描述”与“理解”。

意识维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马克思语)信息公平是信息社会个体或群体为了“理解”自己的情境而形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建构而“真实的存在”。它是处于信息活动中的人们,彼此间意识、行为互动的“创造产物”。根据行为哲学理论,主体间客观上存在着相互的社会比较,就必然会在主体思想、心理上产生公平或是不公平的问题。在意识建构意义上,“信息公平”的重要社会功能不在于它到底指称了什么客观事实或客观条件,而在于它以话语行事的方式促使人们对当前社会存在的“理解”,即促使人们将“信息公平”的理念/思想纳入个体或群体意识中,并在实践中建构他们所理解的”信息公平”社会。

制度维度。信息公平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影响社会政策或制度设计的理论”’。在实际中,纯粹意义上的信息获取的平等是不可能的,而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却是可以实现的。信息公平往往是通过信息权

利、信息义务以及相关责任的规定体现出来的。申言之,信息公平主要是从信息主体间关系的维度,以一定的伦理、制度规范以及原则规制人们信息活动的范围和方式,使其与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信息义务联系起来,在遵循机会均等和信息利益均衡等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某种“应然”的秩序。信息公平一般表现为对所有人接受信息的权利和机会的基本平等与对个体信息能力发展差异性的尊重,并要求每个人都应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并获得同等的社会认可与尊重。如信息公平强调图书馆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平等性,强调政府、图书馆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应履行或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关系维度。从信息社会学角度看,在信息活动中,由于受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的影响,使得信息资源分布不平衡、信息主体间信息权利的不平等对待以及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获取与利用差距日益加大,导致信息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形成了各种信息不公现象。以此,信息公平可视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合理地分配信息利益和责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正如蒋永福先生指出,信息权力与信息权利的某种平衡状态,即信息权力不限制、不剥夺信息权利的状态;信息垄断(信息独享)与信息共享之间的某种平衡状态;信息强者与信息弱者之间、信息富者与信息穷者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就是信息分化的不严重或信息歧视的不存在。于是,他将信息公平的实质归结为信息权利的平等。

伦理维度。信息公平是生态发展观在信息文化(活动)领域的理念或表达,是科学发展观在信息域中的一种衍生形态。这里“生态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指向是“信息主体间关系的和谐”、“信息资源共享与循环利用”以及“信息利益均衡状态的可持续”。因而,信息公平作为一种信息伦理的内在道德诉求,体现着对信息社会人们的主体性的认可与尊重,以及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支持,同时,也彰显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伦理精神。

3.2.2 信息公平有什么 从上,可将信息公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

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平配置。它主要有三层含义:①人人获取公共信息的机会均等,即保证不同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及社会组织之间在公共信息资源获取上的公平;②人人在信息活动中享有同等的尊重,且有尊严地获取自己所需的公共信息;③政府、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之间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上的公平对待。

信息权利的合理配置与表达以及有效的信息权利救济。信息公平的实现程度依托于民主法治的建设,并直接/间接地反映在社会主体信息权利的表达方式及程度上。因此,信息公平与民主法治的实现过程具有内在的价值耦合。

主体信息素质的公平教育和对信息弱势/贫困群体的信息与知识援助。这一内容主要是信息公平对社会主体的信息能力方面的要求。其一,实施信息素质的公平教育与培养,它关涉信息主体在信息活动中的现实位势与客观境遇,即信息位势的强与弱、信息状态的富与贫。其二,由于信息条件的复杂性,使得社会主体间必然存在一定的“信息差”,但当“合理/可容许位差”成为“信息鸿沟”或“知识沟壑”之时,便是“态势”恶化,形成“信息不公”。在这种情势下,出于“人道”、“和谐”、“生态发展”意义上的“信息公平观”考虑,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就需要对信息贫弱群体施以必要的信息/知识援助,在某种意义上,信息/知识已经成为消减“信息沟壑”、“信息两极分化”等的最强有力手段。

至此,我们可从“价值”与“资源”两个层面审视“信息公平”内涵,前者是基于对“信息公平”的价值认知角度,把握“公平”本身的深层多维面相;后者是关注与把握“信息公平”在诸“资源”领域的应然样态,即对信息资源、物质资源、权力与权利资源、教育资源以及其他制度性资源等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考量与制度选择。

4 信息公平的基本原则

一般而言,每一原则都是在一定条件(历史的、现实的或是预设的状态)下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富有指导性、稳定性的价值标准。有学者指出信息公平标准本身是根据社会关系的现实合理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原则来判断的。确认或评价信息公平应遵循差别性原则、历史性与客观性原则以及合理性原则。诚然,梳理和厘定信息公平基本原则,离不开对信息公平多元内涵和“基本原则”本身的认知和把握。所谓“基本原则”,一是在理论意义上,对信息公平价值体系中核心价值的确立,以及对信息公平内涵进行界度划定;二是在实践层面对促进与保障信息公平实现起到理论支撑与价值指导之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信息公平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4.1 “人是目的”原则

信息公平是人的一种文化观,是肯定人,尊重人,服务人的价值观,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实践理念。人们从事各项信息活动总是围绕“人――信息――环境”的关系图式拓展延伸的,其核心始终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即在信息环境中,信息为人所控制、所服务、为人创造价值,信息主体间只有实现价值融洽、利益均衡,才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前文诸多定义指出,信息公平是信息主体间在获取和分配信息资源过程中所形成信息利益关系上所处于的均衡状态。由此,人们是以“人是目的”这一逻辑思维和价值预设对信息公平内涵进行阐释的,进言之,“人是目的”作为信息公平价值出发点,是建构其理论内涵和制度体系构架的理论基石。同时,“人是目的”作为一项信息公平的基本原则,它体证了信息公平内涵的核心价值,也是实现信息公平的实践指导性原则。诚如它要求能够解决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实质公平与公平观念之间的冲突。在学理上,它有多种衍生表达,如人权优先原则、信息自由原则,等等。

4.2 “正义之平等”原则

正义之平等是公平的基本尺度。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正义之平等”原则是指正义框架下的平等理念在信息活动领域的价值反映与理论延伸,同时,也是对正义与平等在信息公平价值体系中核心地位的确认。申言之,该原则有三层含义:①这里的“正义”作为信息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价值框架,它体现为公众得其应得的信息资源(形式正义)和法律具体规设的信息权利(实质正义)。由此,可将信息公平理解为社会制度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主体对信息权利的正当表达,且这种“配置/表达”要照顾社会信息活动中的“少数人”,即对贫弱群体的信息利益给予有效的制度化保障。②在此正义框架下。人们在信息活动中的制度规程上要体现“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即保证信息主体资格的平等和信息主体间所受标准/规则的同等。置于权利话语中,它指向的是信息权利的平等,即人人享有平等的信息权利。在公平关系中,信息权利的平等不仅仅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认可与尊重问题,而且是一个影响到公平关系中的其他各要素的问题。因为它不但直接关系到建构信息公平关系的方

式,而且关系到维持公平关系的方式。所以,信息权利的平等是实现信息公平的首要条件。③正义之平等是践行信息公平过程中的根本价值判断依据。信息公平的存在和实现无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信息实践活动。信息公平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展开的,一方面。它要求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其所提供的相应条件,如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推进,等等;另一方面,在具体信息公平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冲突都需要诉诸于现实制度的价值选择与利益平衡。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信息公平是程序正义的价值基础,公正程序是实现信息公平的制度保障。

4.3 利益平衡原则

利益乎衡作为信息公平内涵与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要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与制度性资源,恰当平衡信息主体间的信息利益。若信息资源或信息权利配置不合理,会造成信息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利益矛盾与信息不公便随之产生。信息利益平衡是一种信息公平状态,更是一种正义制度框架下的信息主体间关系的现实反映与公平价值的判断依据。法学家耶林指出:“认识所涉及的利益、评价这些利益各自的分量、在正义的天平上对它们进行衡量,以便根据某种社会标准来确保其间最为重要的利益的优先地位,最终达到利益的平衡”。在信息公平的法制层面上,利益平衡原则往往表现在对权利平衡与权利限制方面,在此意义上,“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和“人权优先原则”也是信息利益平衡原则的具体化表现。

5 结 语

综上,信息公平本体认知图式可描述为“多元内涵――主要表现――基本原则”,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不同国家地域、不同社会阶层对信息公平及其标准的理解都有着一定的差异,人们所处的信息活动中存在所谓的“信息公平悖论”。另外,此“悖论”还表现在对多元境遇中信息公平与信息效率的价值判断与制度选择等方面。在一定意义上,它可表述为:在达到一种信息公平状态的同时,也伴之另一种信息不公现象的出现。实现信息公平的过程,就是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信息公平本身就是一种处于矛盾之中的均衡状态。人类在追求公平、正义等价值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阐释公平之内涵,并创造出新的公平标准,在各社会主体的竞争博弈过程中,其价值诉求又走向一种新的均衡。

与信息经济时展相适应的信息公平理论,必须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并充分表达信息公平所代表的社会主体的合理的、正当的信息利益需求。

信息公平作为信息社会人们求索的基本价值,应是信息及相关制度性资源分配的价值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维护信息公平成为信息时代国家与民主政府的重要责任,一方面,它体证了人们在信息活动领域对公平、正义、平等理念的现实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它折射出民主政治进程中公共权力正当性的价值承载与制度选择,如倡导“阳光下的政府”、实施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完善信息权利救济制度等,这些都印证了这样一种目的,即“不仅要让信息公平实现,而且要让信息公平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参考文献: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 财务报告;新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局限性

1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变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相关规定做出了不少的调整,突出强调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一些主要变化作简单论述。

(1)企业财务报告制度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报告制度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报告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

(2)信息披露完整性得到加强。分部报告披露内容扩展,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合并财务报表发生变化。新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确定纳入合并的范围也应看其实质,而不仅仅是以股份比例为标准。确定合并范围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控制权标准。

(3)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发生变化。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一大亮点。原会计准则中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是历史成本,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新会计准则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在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拓展了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

(4)调整了财务报表体系和报表具体列示项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体系新增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表,取消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并调整报表具体列示项目。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没有实质变化,但报表项目分类名称更为科学。利润表虽仍然采用多步式,但列报的信息有变化。

2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无法满足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时效性需求。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做出了诸多调整,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①无法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现行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供给使用者的是相同的报告,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这样做虽然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却丧失了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②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③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2)缺乏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反映企业历史经营活动的财务信息,而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乏前瞻性财务信息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这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

(3)缺乏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①缺乏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②缺乏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我国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与整个社会相互融合。

(4)财务报告内容的规定政出多门。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财务报告内容的规定有两个制定机构:证监会和财政部。两者对基本财务报表方面的规定似乎有默契,不过,在表外信息方面,两者的内容规定缺乏必要的协调。在此情况之下,若不对双方的内容规定及早做出协调,将来就有可能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3我国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

(1)未来财务报告方式:①采用交互式财务报告取代标准化财务报告。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的形式可以采用如计算机语言执行方式的交互式报告。②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披露成为可能,进行实时报告。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传输的、表格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 信息构建2.0 web2.0 社会软件积木块 社会信息构建 反馈

分类号 C931.6

Web2.0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方式,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在互联网得到了空前的扩展和强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信息搜寻与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习惯。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人们的强烈的社会需求以及各种社会软件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这种显著的社会性特点,使得网络信息构建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成为信息构建2.0m的核心内容――社会信息构建。基于Web2.0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统一描述为社会信息构建,因此,对社会信息构建的研究具有对于设计、控制和充分利用这种网络社会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社会信息构建的产生

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这种社会关联之所以在Web2.0中能够得以扩展和强化,从而产生了社会信息构建,主要因为人们本来存在的社会需求的强化以及各种社会软件所提供的技术与环境支持两个方面的原因。

1.1 社会需求

人们的社会需求是普遍存在的,在Web2.0环境下,用户的社会信息需求得到了空前的强化,特别是社会化的信息搜寻需求、社会化的共享需求以及社会化的信息交流需求。

1.1.1 社会信息搜寻需求 以往,在人们考虑该如何去获取信息时,通常会想到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数据库。然而,信息取得有一个很重要但却经常被忽略的部分,这就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其理论基础是六度分隔理论。六度分隔理论表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弱纽带”,它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社会性网络连接互联网社团,使用户能通过这些社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能够通过信息找到信息,找到人,同时,还能通过人去找信息,如图1所示。

1.1.2社会分享需求 人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与他人分享情感、经历、资源等的愿望,这种分享作为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得到别人的认可,相应地也能得到潜在的收益(如分享他人的资源等),使人们乐此不疲。例如,网络书签、照片、视频、课件、音乐等等内容成为人们分享的热点。

1.1.3 社会信息交流需求 在当今世界,人们已经很少能长时间和自己所关心的、联系密切的人呆在一起,这时如果能提供一种简易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很好了,例如,Twitter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工具,用户可以对自己的好友发送一句话消息,随时告诉自己的亲友现在所处的状态。许多人也愿意把自己的近况在个人博客或空间上,也是处于这种情感信息的交流行为。还有一种交流行为也是很常见的,用户在探讨某一个问题时,通常会把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出来,这时他人在看到这些信息时便会通过留言、评论、回朔引用等方式进行交流。因此,由于各种原因,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于通过网络来交流情感和信息等。

1.2 社会软件

社会软件是一类在个人机上运行的软件或网站,用户可以利用这些软件来创建个人信息、形成群组、交换消息,还能相互评价以形成声誉。虽然如此描述,但是人们对于社会软件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为此,Geme Smith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对web2,0的考察,提取了大多数社会软件所共有的特性,并将其描述为一个由标识(identity)、呈现(presence)、会话(conversations)、群组(groups)、声誉(reputation)、分享(sharing)等7个积木组成的社会软件积木蜂窝图,如图2所示:

其中,标识成为所有积木的中心,也是所有社会软件必须具备的积木。这些社会软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人作为人件而存在于系统的构架中,因此,对于系统的每一个用户而言,都存在标识用来标志其身份的唯一性。“呈现”积木描述的是用户的在线状态,诸如在线、离线、隐身、忙碌、离开等;“联系”积木描述了用户之间、信息之间、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普遍存在的关系,比较显著的有分众分类法和社会网络等;“声誉”积木描述了用户的网络影响力,这种声誉也通常是用户在网络上参与各种活动所获得的非货币性收益,是用户参与构架的动力;“群组”积木描述了虚拟网络上所存在的各种社会团体,这种社会团体通常是由具有相似特征的用户聚集而成,如共同的籍贯、兴趣爱好、职业、需求等等;“会话”积木提供了最直接的用户之间的社会交互渠道,如即时会话工具、聊天室、评论、留言、回溯引用等;“分享”积木提供了用户分享信息、知识以及其他资源的空间和路径。选取不同的积木,便可以构筑成不同的社会软件。这些社会软件,为人们的社会交互提供了实在的便利的载体。

由这些积木可以清晰的看到社会软件所具备的功能,它使得系统中的信息之间、文件之间、信息与文件之间能发生广泛的联系和交互,从而为社会信息构建提供了实体基础。社会软件提供的是一种中信息构建,为用户的社会需求的实现提供了物质载体和环境条件,广大的用户都参与到系统构架中来,并不断的输入信息和进行广泛的社会交互,实现自我需求和价值。由于各种信息的输入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发生,使得社会软件成为一种开放的和非线性的复杂适应系统。当这种信息的输入和社会关系的联系达到一定阈值时,便涌现出了社会信息构建。由此我们可以知,社会信息构建是复杂关系相互作用所涌现出的产物。

2 社会信息构建的定义与特征

由于Web2.0所体现的上述特征,使得社会信息构建成为信息构建领域的又一个新的课题。然而,由于社会信息构建的产生是以社会软件中普遍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互为背景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社会信息构建的研究与传统信息构建的研究以及信息构建2.0其他层面的研究有着独特的内容和特征。

2.1 定义

Geme Smith在IA2007峰会上,提出了社会信息构建的概念,认为社会信息构建是一种对用户共享空间的半结构化设计。Geme Smith认为web2.0网站的信息构建就是社会信息构建,然而,正如文献中所指出的,相对于web2.0网站而言,其信息构建命名为信息构建2.0更为合适,因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笔者将社会信息构建看作是信息构建2.0的重要内容,而不将其作为信息构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社会信息构建是半结构化信息环境的共享设计。这种信息环境应支持用户对于信息的自我表达和自我获取,即读与

写两方面。在这种信息环境下,用户的行为创造出了环境的部分或全部的结构,而用户的这种集群智慧又能解决信息构建问题,如在信息环境中寻找、使用信息和进行信息交互等。

2.2 特征

与其他的信息构建相比,社会信息构建具有显著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是笔者设计社会信息构建的基础。

2.1.1 自下而上构建方式 社会信息构建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区别于传统信息构建的特点,那就是信息是由用户生成的,然后系统根据这些用户生成的信息,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联系,并采用一定的方式可视化这种联系,从而形成了可以供其他用户搜寻和使用的整体信息结构,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信息构建方式。

2.1.2 社会性 社会性在于通过信息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用户之间的社会网络关联,社会性的特点来源于六度空间分割理论等在软件中的应用。这种社会性体现在社会软件积木块中的“联系(relationships)”积木,它代表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普遍关联。这种普遍管理便形成了系统中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用户搜寻、发现和创造信息与知识的核心途径。

2.1.3 复杂性 复杂性来源于复杂性科学,这里所指社会信息构建的复杂性,在于强调系统的开放性,系统中信息与用户主体的非线性、信息结构的和用户结构的涌现性,以及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之间交互所产生的反馈循环的特性。非线性强调元素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同于原始信息的效果,涌现性表明了一定的信息结构并不是事先设置好的,而是通过对用户行为的追踪和整合而成的结构,反馈循环促使用户不断的改变自信息构建策略,从而使信息趋向有序。

2.1.4 显性与隐性 依据社会信息构建的可视化与明晰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极端。隐性涌现信息构建和显性涌现信息构建。隐性涌现信息构建指的涌现信息构建来自于用户行为而不是由用户自觉创建的,如在Ama-zon中,“买了某某商品的用户还买了其他的哪些商品”的这种功能就是一种隐性涌现信息构建,Amazon保持跟踪任何人所做的任何事,然后根据一定的算法来控制,最后演化成上述的潜在信息构建;显性涌现信息构建则是指信息构建是由用户自觉创建的,如在维基中,如果没有用户自己创建信息,信息之间的任何联系或关系都是不存在的。除了这两种极端的涌现信息构建之外,更多的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涌现信息构建,如标签和分众分类法,在人们从事一些显性的标签应用的活动时,它们是显性的;它们又是隐性的,因为标签的聚合导致了原本不存在的却又能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的分众分类法和其他社会性元数据的出现。

3 社会信息构建的作用机制

传统的信息构建通常被认为是由分类组织系统、标引系统、导航系统和搜索系统4大系统组成,相应的,传统的信息构建师的任务是完成对信息的分类和标引,设计良好的导航系统和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检索方式。而在信息构建2,0中,信息是由用户生成的,在何时何地会产生什么样的信息内容和结构,信息构建师事先并不知道,所以其分类和标引的工作完全不可能由网站信息构建师来完成。而导航也一样,网站信息构建师无法设计恒定不便的导航系统。这些不同也就导致了作为信息构建2,0核心的社会信息构建的组成和传统的信息构建会有较大的差别。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社会信息构建在对于信息搜寻和使用者方面,仍然是和传统信息构建一致的,在对于信息的者方面,也遵循着这4大系统的基本要求。但对于社会信息构建的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而言,与传统信息构建又是不同的。

通过对已有的web2.0网站的考察以及对已有文献的调研,可以发现,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说,社会信息构建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用户行为捕获,聚合和显示,反馈环。

3.1 捕获用户行为

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是多方面的,用户的这些行为体现了他的个人偏好、兴趣与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体验过程,也是每个用户在互联网上表达自我的过程,这种表达不仅包括用户的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行为,也包括用户的无意识的行为。前者如用户发表的博客、收藏的网络书签、使用的tag、编辑的词条等,这些都很明确的标识着用户的兴趣和爱好,而另外一些行为,如用户浏览的主题贴、搜索的tag、digg的资源等等都行为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用户的兴趣和爱好这种特点。对于用户的这些行为GemeSmith将其归纳和概括为一个泡状图,如图3所示:

在web2.0网站中,用户的行为有多种类型,如页面浏览(page views)、点击(click through)、订购(purchases)、链接(1inks)、标引(tags)、评级(ratings)、书签(bookmarking)、网络寻呼机(buddy lists)等。如图3所示,从左往右,用户行为由隐性向显性发展,从下往上,用户的行为从个人信息行为向信息分享方向发展。用户的这种不同层面和不同共享程度的信息行为导致了对系统的不同的信息输入,这种信息的输入是社会信息构建的源泉。用户的行为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了用户的兴趣爱好和目标,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收集,对这些行为进行分析并存储,提供了生成用户流行度、声誉、社区等的必要信息基础。

3.2 行为的聚合和显示

Web 2.0是一类特殊的CAS,主体的行为产生系统的输入,根据CAS的基本理论,主体通过聚集而形成更高一级的主体,这些主体包括:人这一类主体、信息主体。人这一类主体,是系统的核心,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和学习性,而使系统能够动态的发展和演化,通过对人的聚合,可以形成各类社区以及高级社区等。信息主体通常是指在系统中体现出一定的功能特性的结构,如微内容、微资源、微元素等,信息主题是用户行为的产物,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也是社会信息构建所直接处理的对象。

社会信息构建将会对人这一类主体的行为的产物,也就是信息主体进行聚合,通过这种聚合,将会产生许多涌现现象。社会信息构建就应当提供这种对主体的恰当聚合机制,通过对目前的典型的web2.0网站的考察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典型的聚合与显示方式,如列表、排行榜、聚类、协同过滤等,

列表,在web2.0的聚合方式中,是一种采用数个标签来标识同一个资源的方式,形成一个标签组,如标识某篇博客文章可以根据内容写成{American,information science,Perterme,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2.0,web 2.0,user experience},这就是一个列表。排名,计算每个用户的行为,然后对所有用户的行为进行大小次序排列,形成诸如最新发表、最流行、链接最多、讨论最多、排行榜等的形式聚合。聚类,是将具有相同属性资源聚集在一起,如同主题、同标签、者的同地区等等,然后显示出来。协同过滤的算法则相对较复杂,通常根据一定的条件对信息进行筛选,如“买了这款商品的客户也买了某某商品”之类的筛选条件,这样信息就更具有相关性。顶,是一类促进用户声誉形成的典型工具,人们自行对所浏览和使用的资源进行评价,使用诸如“赞成”、“反对”、“顶”之类的动作来进行。为了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效果,社会信息构建需要设计良好的聚合和显示机制。

3.3 用户反馈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前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减小,系统趋于稳定;后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

社会信息构建也采用了反馈这一概念,用以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这种反馈主要是用户行为和信息的聚合与显示之间的反馈。用户行为直接影响到聚合与显示的结果,聚合与显示又能不断的引导着这种用户行为。系统通过这样的一种循环方式,不断的改变着信息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