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建设规划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乡村旅游建设规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关键词:茶文化视野;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科学开发;旅游产业化
客观地看,旅游业所具有的影响,不仅是满足社会发展的产业体系,同时也对多元产业发展和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旅游业中所包含的元素,以及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都有着重要展现。当然,对于整个乡村旅游活动的经营发展来说,良好的景观规划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1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认知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成熟分析之后,我们不难看到正是茶文化体系内所包含的诸多元素造就了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可以说,无论是茶文化中的物质景观,还是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展现,在当前能够作为旅游活动开发的重要所在。围绕茶文化实施旅游活动开发的方向极为众多,而可以利用的元素也是全面的,因此,除了系统化的文化应用外,文化也成为当前我们实施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所在。茶文化是一种心态理解和认知,其中所向我们具体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元素,更重要的是其长期以来的精神认知为我们更好的利用茶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当然,在当前社会大众日益注重健康养生的重要时代背景下,旅游与生态、文化等诸多元素的系统化结合,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消费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就“异军突起”,成为时展的新焦点。
2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理解
从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具体趋势看,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发展形态,也就是文化与旅游活动开发相结合,进而开发内涵和市场关注度极高的综合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因此,在全新的旅游产业机制中,我们看到茶文化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代表内涵。当然,现阶段人们对旅游活动的实施认知更加理性和成熟,人们渴望贴近自然,拥抱自然,感受到最真实的生活,而这就对乡村旅游的具体经营开发提出了较高诉求。如何实现整个乡村旅游经营建设的理想效果,其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对其旅游资源和开发背景形成突出认知,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做好科学规划,通过选择合适的元素内容,从而赋予乡村旅游活动中更为独立、新鲜的元素,进而提升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最大价值。我们看到在乡村旅游中,其景观活动更多是以农业元素为基础和前提的景观综合项目,其包含了景观行为,乃至独有乡村文化的景观项目,其中既有着乡村文化的生态理念,也有着良好的田园风光。结合乡村旅游的经营特点看,旅游景观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更多是以乡村和社会自然生态,乃至具体的乡村人文为基础,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开发,从而具体营造品质高、对游客充满吸引力和美好向往的优美乡村环境及生态空间。而做好景观规划设计活动时,必须注重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乃至具体的生态属性等多种功能充分融入和集中诠释。当然,在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合理规划,尤其是结合具体的村落布局来设计景观,其既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的具体风格,同时也要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等等,确保实现景观的生态化展现。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今天,人们急躁的开发心态让乡土气息破坏殆尽,而传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很难有效满足整个地区的开发。因此,在当前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时,要借鉴茶文化的生态理念和人文气息,从本质上弄清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合理发展。
3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的实施价值
对于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来说,无论是任何一种旅游业态,其在具体经营时,都必须将科学规划放在首要位置。良好的旅游景观规划是基础,也是科学利用多种旅游资源的重要所在。杂乱无章的旅游规划建设,其势必影响其整个旅游产业的经营发展。同时,就当前整个旅游产业的全面运营来说,整个旅游行业的竞争压力也更加突出。所以,想要适应消费者的具体诉求,就必须结合整体实际,优化旅游元素的综合应用,通过集中诠释乡村旅游的发展动态及方向,从而实现科学规划与科学建设的最大价值。事实上,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时,其有着区别与其他旅游资源的独特点,而这也是该资源在具体开发时的重要优势。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身特色的乡村景观元素,在这一景观元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地域特色。当然,乡村景观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两种。从自然景观角度看,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景观的多样化和完整特性,尤其是要打造适宜、自然的生活环境,在充分尊重地域特点的前提下,生动形象的展现其原有的精神面貌。而从人文角度来看,则要充分注重深度乡村文化,并且对该地区文化的本质进行挖掘和改造,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系统化的开发体系和利用机制,进而提升整个景观活动的品味及内涵,从而推动整个人文景观的价值提升。
4融入茶文化理念科学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的具体思路
茶文化内涵丰富、元素多样,从茶文化体系的层次性看,其具备了服务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的价值。当然,我们在具体认知该问题时,应该注重从多个视角出发,通过丰富认知和成熟认知,从而实现茶文化理念对整个规划建设活动的理想效果。首先,茶文化体系中,本身有着能够被开发为旅游活动的资源,同时其与乡村旅游景观的具体规划建设中,有着颇多关联和一致性。从基础环境看,茶产业大多是山清水秀的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没有破坏,正是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前提。事实上,茶叶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不仅深化开发形态,也赋予了其中更为深厚的内容。可以说,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果能够对具体阐述的生态和文化理念进行融合,其实现的价值将是突出全面的。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其不仅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也大大丰富了乡村旅游的项目内容。对于茶文化来说,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形态,这些元素有利于我们更好应用茶文化。文化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基础,文化不仅是底蕴,更是提升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其中的关键所在。其次,茶文化体系的客观理性、生态人文都是当前旅游景观规划活动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茶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元素,无论是理念,还是其中传递的产业要素,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载体来展现。因此,衡量乡村旅游开发效果的关键和重点,都在于是否科学、规律的实施了规划活动。当前社会大众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报以极大热情,而这就催生了大量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产业开发和地域开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地区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身的发展资源,大多数地区在进行旅游景观规划活动时,更多只是盲目开发,这不仅破坏了整个乡村旅游活动的市场环境,同时也让其旅游活动的内涵无法得以保障。最后,茶文化体系是一种发展性思维,其中裁长补短,包罗万象的形成背景也使得我们对当前整个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活动的具体实施有了全新理解与认知,尤其是形成了更为成熟而清晰的认知。乡村旅游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活动时,必须站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要有超前意识,尤其是要突出认识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乡村旅游活动的发展方向,只有提升设计者的超前思维,才能确保整个景观规划活动取得理想实效。
5结语
当然,关于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发与规划建设,我们目前仍然处于探索期,并没有形成可参考的范式,但是,从茶文化体系的长久生命力中,我们看到,如果乡村旅游想要实现其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注重从消费者诉求出发,及时根据游客的满意度和关注度调整自身运营商为,同时也要注重对自身资源禀赋的合理应用,不超前,也不滞后。当然,在整个乡村旅游活动开发进程中,也要充分注重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宪玉.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19-122.
[2]范春,李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25-126.
一、研究背景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基本要求。四川民族地区包括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和马边、峨边、北川三个自治县,有人口578.6万人,约占四川省人口总数的7%,地域面积约30.12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2.3%,这里居住着彝、藏、羌、苗、回、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比例为55.15%。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列全国民族八省(区)第五位,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这些地区多分布在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差的边远地区。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山区仍然很贫穷落后,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扶贫与致富是该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四川省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工作难点和重点。
乡村经济是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发展机遇,四川省正在大力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开始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旅游业发展振兴计划等也为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四川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而在国家或全省的“全局”中被赋予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生态保护的这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区域功能。使得实际上已承担起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功能的四川民族地区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陷于两难的境地,这已经成为四川民族地区不可回避又难以解决的一大战略难题。基于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必须探索新的适宜的发展模式。
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根据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充分考虑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为导向,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村镇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实现协调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持续繁荣,从而奠定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其具体目标还应统筹考虑生态保护、扶贫与致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社会稳定等战略目标。
1.生态保护目标:以建设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以“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为原则,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文化多样性为灵魂,以环境友好为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生态环境支撑系统,打造出以山水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点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促进农业、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扶贫与致富目标:以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为重点,通过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使旅游资源产生效益,使旅游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民族贫困地区同时发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逐步实现部分财富、经验、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大大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加‘造血功能’,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3.文化保护与传承目标:在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地社区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强和复兴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
4.促进社会稳定目标:加快民族地区定居点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农牧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可持续增加农牧民的生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推进民族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扩大对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互信和友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与举措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基本思路
1.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农村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该根据当地现有的资源条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区域发展的特色战略,充分利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搞好农林牧副渔、矿、水、土地、生物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特色产品,创造品牌,提升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要资源开发项目向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机遇,积极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发资源,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农村人才,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
2.统筹城乡,科学制定各级新农村建设规划
搞好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定位、分步实施;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牧民,围绕当地特色农牧业和支柱产业,以实用的农牧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培养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为农牧业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结的紧密程度、专业化生产和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增值空间大,能够推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农牧产品深加工;鼓励发展专业村和专业户,大力推动规模扩张、整乡突破、大户经营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和倡导农牧民发展各类跨区域的各种层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牧产品行业协会,尤其是特色农牧产品生产销售合作组织建设。#p#分页标题#e#
3.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绝大多数地处大山边壤,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持久投入,开展农村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优势农业、经济林果业、畜牧产业和水利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小城镇化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功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加大力度培训农牧民,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城镇带动农村,工业、服务业促进农业,城镇乡村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
(二)大力加强民族地区新型村镇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新型村镇建设,是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重点是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牧民定居点建设既要给牧民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定居行动中,要按照“住得下、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要求,将解决群众长远生计和经济发展问题作为考虑重点,科学规划。对于从事畜牧业的地区,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牧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大集中和小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做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又尽可能方便群众生产需要,还能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要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要建设好果蔬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牛羊养殖户,稳步推进经营方式转变,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旅游线路和重要交通要道上,农房设计的户型和建筑色彩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展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独特的风貌,力争把村落建成乡村旅游景点,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旅游沿线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各种类型的特色旅游经营,建成民族精品旅游村。
(三)强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大发展
1.整体规划,集中发展
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应将四川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结合民族地区自然生态条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民族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人口的集聚、旅游线路、景区开发模式等因素,实现民族乡村旅游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布局转变。统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益,实现旅游生产要素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四个空间集中;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向旅游城镇集中;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向旅游村落和民族定居点集中,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乡村旅游精品村寨、乡村旅游精品带、乡村旅游聚集区的点、线、面统筹发展;整合旅游产品,旅游影响力向品牌集中。
2.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在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系统工程中,应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村镇社区为载体的组织机制,建立以科技为支撑,投资为驱动,硬件建设为重点,观念创新与经营管理为突破口,政策支持为保证的运行机制。
3.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
可根据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重点发展以下五种模式的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类型:一是以农业资源生态链为依托的乡村休闲度假型发展模式;二是以农业活动为依托的乡村活动参与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产品为依托的绿色产品加工型发展模式;四是以民俗民族风情为依托的民俗民族文化体验型发展模式;五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观赏型发展模式。
4.大力发展牧民定居点乡村旅游
紧密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以牧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发展依托城镇客源,满足城镇居民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藏(羌、彝)家乐;发展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民族餐厅、民居客栈;建设以特色牧业、科技牧业、村寨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生态牧业景观;发展以民俗村寨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的牧区民俗旅游。引导兴办藏(羌、彝)家乐,开展牧牛羊体验、骑马(牦牛)、做民族餐、织帐篷、打酥油、剪羊毛、滑草、羌绣、彝族火把节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具有四川民族特色且优势明显的乡村旅游产品。
(四)搞好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精神价值,而且还蕴含重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发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上。应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开展民族地区民间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创作和推出一批反映四川民族地区文化风情的歌舞、影视、戏剧作品。做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开发工作。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规划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场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策划包装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剧目。将民俗、节庆活动打造为特色旅游产品,鼓励发展旅游演艺团体,打造旅游文艺演出品牌。除了旅游业,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形式还很多,需要大胆摸索。鉴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易变性,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决反对和制止过度或破坏性的开发。必须明确,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就是保护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一切开发利用的可持续进行,也是保持一个民族的血脉及其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土地流转;乡村产业;三国文化
0引言
自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了很多违背村庄发展规律的大拆大建。襄阳市近年来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美丽乡村,其中,姚庵村在全市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今年重新启动的尹集乡姚庵村建设规划,却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姚庵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很多误区,并从中总结出村庄规划的教训。
1姚庵村的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姚庵村位于古城襄阳西南,距市区10km,襄荆高速和305省道穿境而过,紧邻高速出入口。西接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辖区内有诸葛亮夫人黄月英居住地黄家湾风景区。2)自然景观绝佳“四山抱姚庵,三川携锦绣”。在村北,磨石山、磨旗山、老婆顶、仙家山4座山依次排开,中间3条“千”字形河谷静卧,境内还有白鹤林山水相依,常年云集白鹤2000多只,高峰时达5000余只,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见图1)。3)农林资源丰富姚庵村全村面积8.41km2,是尹集乡面积最大的村庄。其中,耕地面积2303亩,水面1100亩,山林面积6300亩,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毗邻城区,具备乡村旅游基础。
2发展问题
1)土地无序承包考虑到姚庵整体区位优势,村集体近年签约了多个土地承包单位,截至目前,姚庵村整体土地流转率极高,基本全部被私人企业承包,但都是各自为政,整体缺乏引导,产业化程度仍呈现低端化,散乱的承包让整体农业用地分割严重,后续再提档升级难度较大。目前,姚庵村具备一定规模的土地承包项目高达19个,同质性较高,整体以一产为主,产业化程度极低,不能给村庄整体发展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见图2)。2)资金使用不均衡姚庵村自2010年开始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村庄建设的重点是针对农民房屋的立面整治,全村民房现已基本改造完成,形成具有鄂西北民居特征的整体乡村风貌。但是,由于投入资金大部分用于民房改造,导致村庄其他方面的整治投入有限,村庄主要道路的“刷黑”和扩宽陆续实施。整体景观和绿地广场的整治稍显落后,包括村委会的改造仍在计划实施中,“双基”建设欠账较多。
3依托村庄实际情况打造最适宜本村的规划策略
3.1文化挖掘———营造独一无二的乡村文化旅游氛围。姚庵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规划需要依托本土资源,积极挖掘姚庵本土文化,特别是对黄家湾、莫家堰、莫家驿等有特色和历史底蕴的项目,应加强包装和提升,形成姚庵区别于其他乡村的独特文化符号,在此基础上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形成姚庵村极具文化氛围的旅游系统。规划借势姚庵村现有的乡村旅游基础,以月英故里为主题,串联全域旅游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突出三国文化、智慧休闲主题,围绕核心旅游轴线形成三大特色旅游区。1)荷花湖:三国智慧探险任务区在该区域打造姚庵入口旅游综合服务,同时策划全域联动的三国智慧探险活动,在本区设置任务领取点和验证点。2)莫家堰:智慧文化馆和诸葛亮黄月英爱情驿站莫家堰周边有莫家古驿,为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策划为诸葛亮与黄月英爱情见证的重要地点。3)黄家湾:月英生平及演绎体验改造现状黄家湾景区,突出月英故里的文化符号,打造演绎体验等项目。
3.2产业升级———形成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姚庵村现状产业较为分散,应整体策划、统筹规划,在现状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突出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完善休闲、商业、民宿等项目。整体依托姚庵紧靠高速出入口的区位优势,打造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初加工和中转仓储基地及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在姚庵村现状产业基础上,形成“三心七区多点”的整体结构(见图3)。1)“三心”即南侧305省道区域形成综合服务及仓储加工中心、莫家堰区域形成休闲度假及驿站服务中心、黄家湾区域形成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中心。2)“七区”从南往北分别为两基地两中心、综合服务及仓储加工区、佛手湖滨水休闲区、苗木产业区、莫家堰驿站及休闲度假区、生态山林保育区和黄家湾风景度假区。3)“多点”为姚庵村内多处旅游节点,包括牡丹园、樱花谷、佛手湖等。
3.3精明增长———立足现状改造和升级。姚庵现状农用地基本呈现碎片化的分散经营,需要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保留现状地形地貌和植被作物,依托现状已有产业进行全域策划改造,通过全域整体规划和重要节点的塑造,带动周边项目的转型升级。姚庵村已有项目较多,可围绕整体产业定位,按照各项目特征,适当调整产业拓展方向,整体打造旅游产业链。并结合各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布局适当的集体产业用地,打造特色农家乐、民宿或休闲观赏设施。
4结语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乡村规划必须加强对村民和企业的协调和整体产业的研究,保证乡村地区的和谐发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未来的姚庵村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参考文献:
[1]林琼利.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提升研究[J].农业经济,2018(2):43-44.
[2]林晓娜,王浩,李华忠.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休闲旅游研究:村民参与、影响感知及社区归属感[J].东南学术,2019(2):108-116.
[3]程哲,蔡建明,崔莉,等.乡村转型发展产业驱动机制:以盘锦乡村旅游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1):143-150.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满足全体人民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培育国民休闲意识,着力壮大休闲产业规模,着力丰富完善休闲产品,切实保障国民休闲权利,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年,我市国民休闲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休闲人数和有效休闲时间明显增加,追求健康休闲生活成为时尚;休闲经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休闲产业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文化、旅游产业收入相当于GDP的14%左右,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休闲设施和休闲载体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兼顾高中低端消费市场的休闲产品体系,基本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休闲需求;国民休闲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适应群众休闲需求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机制,使全市人民都享有公共休闲产品和服务。
(三)基本原则。推进我市国民休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权利。把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需求作为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内容,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大力营造推进国民休闲的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培育休闲意识,完善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国民的休闲权利。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国民休闲的社会公益性摆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休闲需求。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向休闲领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休闲需求。
3.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统筹休闲产业与休闲事业,统筹城乡休闲资源,引导规范各行各业有序发展,推动城乡、产业和行业休闲资源整合融合,形成国民休闲发展整体合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交通、经济收入、休闲偏好等实际情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知名休闲载体和品牌,逐步形成一区一品或一区多品的休闲发展格局。
5.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休闲发展全过程,正确把握休闲与劳动的关系,牢固树立积极向上的休闲观,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把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休闲设施网络。城市规划建设要按照“宜居宜游”的理念,充分考虑休闲要素,大力提升休闲功能。加快大众型休闲设施建设,规划发展文化休闲广场、城市公园、公共健身设施、公共绿地、垂钓中心和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休闲设施,以及旅游休闲街区、社区文化中心等。加强乡村休闲设施建设,规划发展一批休闲小镇、休闲农庄,加快发展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休闲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休闲资源互动共享,规划建设一批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适应散客成为客源主体的需要,加快建设游客集散中心,为大众旅游休闲提供便利服务。适应自助游、自驾游等新兴休闲业态,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规划建设自驾游营地。
(二)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实现双轮驱动,促进国民休闲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休闲产业,调整优化休闲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丰富和完善“阳光海岸、水运之都”内涵。扩大休闲产业对外开放,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制度和经验,引进优质资源,提高休闲服务业国际化水平。鼓励休闲要素和休闲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壮大休闲市场主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搞好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实现保护,实现休闲资源持久利用和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休闲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培育新型休闲业态。开发专项休闲产品,建设一批滨海休闲、森林休闲、工业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休闲、科普休闲、文化休闲、影视休闲、网络休闲、动漫休闲、运动休闲、乡村休闲、养生休闲、修学休闲等基地,为休闲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
(三)打造休闲精品综合体。以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阳光海岸带、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刘家湾赶海园、五莲山、浮来山风景区、岚山多岛海等为依托,打造休闲精品区。坚持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多元投入、有序发展的原则,优化整合旅游区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强化度假休闲功能,营造度假休闲产品和休闲新业态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类型多样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高质量的户外运动设施,大力发展演艺业,满足四季、昼夜、室内外及不同人群的多方面休闲需求,提升综合性旅游区的休闲品味。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加强旅游区和大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救援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消防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温馨、舒适、健康、安全、便捷的休闲环境。对发展势头好、管理规范的旅游区和大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开发乡村休闲资源。积极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休闲需求,加快开发乡村旅游休闲资源。在市区周边,规划建设环城休憩带,促进城市近郊休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发展“绿道”休闲游,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按照建设大果园、大花园、大公园的思路,搞好“绿道”规划建设,全面开发农村休闲资源。依托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或人工廊道,规划建设一批可供户外活动的景观游憩线路,形成连接城乡的“绿道”休闲网。完善“绿道”配套设施,加强沿线休憩站、停车场等建设,搞好自行车租赁、餐饮、卫生、安保等服务。以“绿道”联结各沿线乡村旅游点,带动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和“森林人家”等,实现致富农民、健康市民、快乐游客的目的。扶持乡村休闲旅游合作组织发展,不断壮大乡村休闲经营主体,提升乡村休闲层次。鼓励旅行社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不断开拓乡村休闲旅游市场。#p#分页标题#e#
(五)培育区域特色休闲产品。鼓励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休闲产品。发挥滨海地区休闲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国家海洋公园规划与建设,发展邮轮休闲旅游,力争成为国际邮轮停靠港。推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按市场化模式健康运行,围绕“太公钓鱼”历史典故,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垂钓品牌。抓住青岛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开通和京沪高速铁路开通的有利时机,整合相关资源,推出适合散客休闲旅游的精品线路,提升放大“阳光海岸,水运之都”休闲旅游的影响力。以市区为中心,发挥海洋文化优势和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突出海洋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福寿文化、莒文化、龙山文化特色,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娱乐休闲、文化创意、游戏动漫、体育旅游和滨海度假集群,建设休闲产业圈。
(六)开展群众性休闲活动。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为载体,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休闲活动。按照“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要求,突出抓好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休闲活动,继续办好《日出先照》文艺表演、中国水上运动会、中国()国际海滩旅游文化节、“五莲之春”杜鹃花节、莒县福寿文化节等群众性节会活动。大力开发晚间休闲活动,鼓励餐饮、演艺、娱乐、商场等场所延长营业时间,丰富演艺、康体、购物等夜间休闲产品。重点打造“多彩贺年会”活动品牌,紧紧抓住元旦、春节、元宵节“三大节点”,推出丰富多彩的贺年游、贺年宴、贺年礼、贺年乐、贺年福等休闲产品,使贺年会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举办“国民休闲汇”活动,每年8月至10月,集中举办乡村休闲、健身养生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夜间休闲、节事休闲、蓝色休闲、修学休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活动。鼓励和引导休闲消费,开展“休闲家庭”、“休闲社区(乡镇)”和优秀文化广场等评选活动,形成浓厚的休闲氛围。
三、政策措施
(一)培育国民休闲意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国民休闲意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休闲权利,积极推进休闲产业发展。加大公益性宣传力度,在公交站点、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立国民休闲公益广告。创新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宣传推介方式,切实增强宣传效果,激发全民参与休闲的兴趣和热情。把国民休闲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各级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休闲产业发展。
(二)加大休闲投入力度。稳步增加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重点发展公共休闲产品和大型休闲设施。制定实施国民休闲设施建设规划,整合农林水、新农村建设、国土治理等专项资金,建设完善一批国民休闲设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式、渠道、产品和服务。鼓励休闲经营主体拓宽筹资渠道,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做大做强。通过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资产划拨等多种方式,盘活国有休闲资产。
(三)实施休闲促进政策。推动公共休闲产品全面开放,实现各行各业公共休闲资源公共化、社会化。原则上,凡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休闲设施和产品,如城市公园、体育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景点等要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确有困难的,要在实行价格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逐步免费开放;由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共同建设的游览参观点,要尽可能降低门票价格。大力推广市民旅游“一卡通”,以优惠便捷的方式鼓励旅游活动的开展;完全实行市场运作的,要加强价格监管,规范价格行为。重点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群艺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将国民休闲逐步纳入社会养老福利范畴,鼓励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休闲消费券。鼓励企业安排福利休闲、奖励休闲,相关费用可优先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
(四)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严格落实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依法保障职工休假权利。将职工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纳入同级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企业单位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考核,确保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到位。鼓励职工根据个人意愿,灵活安排年休假时间,实现与法定节假日相连接,形成集中休闲时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美丽乡村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关键就是要补齐农村这块短板,需要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一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科技水平方面为新型城镇化的开展和推进奠定牢固的基础;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方向,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人与地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转变过去对土地的依赖,重构乡村主体,通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创建多层次文化人才队伍,构建新型农村社群。各级政府应创新用人机制,在机构编制、职称职级、福利待遇等政策方面进行倾斜吸引更多的公益组织、社群组织创建乡创人才基地和更多的志愿者、青年驻村参与乡村建设。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原则,把“人”作为建设过程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2.乡村文化可持续性: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发掘乡村文化的魅力是关键。长期以来,人们把乡村文化视为落后,而把城市文明看作先进,甚至认为城市文明最终会取代乡村文化。但历史事实证明,城市和乡村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形态,没有谁替代谁的问题,而是可以和谐共生,共同发展,通过互补重建新时代乡村文化,为农民寻找新的精神家园,重拾文化自信。通过“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以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3.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乡村建设的总要求。乡村建设一方面要秉承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加强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乡村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村约等都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些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是保障,是凝聚乡村振兴的正能量。只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楼房高了,道路宽了,生活好了,就是乡村复兴,而是要有与乡村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文明体系的延续,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1.美丽乡村建设与地域文化是一脉传承的。乡村建设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要注重对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转变,以现居住村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不是为了迎合或者为了面子去建设美丽乡村,真正的美丽乡村是把农村的特色保留下来,把农村的文化传承下来。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要避免一刀切,盲目跟风按照城市模式改造农村,建高楼,广修路,形式上是城乡一体了,结果农民生活生产不便,生活成本太高,农村就不是农村了,成了真正的不城不乡、不伦不类。美丽乡村应该是农民虽然住着楼房,但可以与传统的民居风格相结合,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不砍树、少填湖、不毁山、不搞整齐划一,因地制宜,使农民住的舒心的同时保持它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当地各级政府应遵循“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总要求,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因地适宜创新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人才建设,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坚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村规村约等要充分考虑文化的传承,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内生驱动力。
2.乡村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分不开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乡村文化就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软实力”,所以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就极为重要。我们要坚持尊重、保护自然、建设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各级政府应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不断深入研究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优秀乡土文化推动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文化产业得以更好地发展,并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丰富乡土文化活动。美丽乡村建设要以突出乡土特色和生态文明为目的,通过乡村资源的全域化整合来加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促进人文、科技以及农业生产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乡村文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与乡村的的其他产业融合,形成一、二、三产业的有机高效的互生模式。在那些有历史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丰富,且有着优秀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村落大力开展文化展示和传承活动,发挥其凝聚民心、淳化民风,推动乡村精神文明之风形成。此外,美丽乡村建设要尽可能利用自然、经济、人力以及土地和现存环境等,通过统筹规划提升乡村产业结构,“力求达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探索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1.大局统筹观下进行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各级政府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否则只能造成物力和人力的浪费。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畸形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始终是配角,被迫跟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脚步发展。城乡本应两条腿走路变成了城市的单腿跳,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许多优秀乡村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出现了文化真空和断层。乡村文化的日渐衰落使得优秀乡村文化秉承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秩序都遭到了破坏和质疑。除了一些历史悠久的村落和文化名村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着精神贫瘠、文化萧条的困境。过去简单生硬地复制和千篇一律的规划模式使得原有村庄面目全非,成了空有现代外壳但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建筑,而且这种整齐划一的规划方式也是对乡村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的一种破坏。当地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应遵循“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兼顾乡村城镇化建设规划与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和地域文化与风俗文化传承之间关系的协调性。要依托参考村庄的原始地貌和自然资源优势,将村庄现有的当地特色融入规划设计之中,使其能充分利用山川、河流、植被等,并能围绕历史建筑、古村落和特色民居等进行规划设计,从而打造成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态乡村、历史古村和田园乡,要让资源竞争转向文化竞争,以此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
2.实施现代乡村合作共建机制。“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四个优先”中特别指出“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由此可见,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将迎来国家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的投入,让农村的基础设施大踏步追赶上城镇,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美丽乡村建设是个长期过程,仅靠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显然不够,只有完善健全的农业产业经济机制才能提供长久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首先要“促进小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对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优化升级,把直接的土地经营通过流转、托管等形式向规模经营主题适度集中,大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同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要发生根本性转变,即“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比如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体系,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与一身,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的积压仓储和物流流通的利益分配问题,而且大的龙头企业有相对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这样既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解决了家庭农场遇到的技术、市场和服务等问题,合作社也有了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这几种主体形成了稳定的交易关系,形成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利用文化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能更好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乡村建设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只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乡村文化自身的内在精神和社会价值重视不够,对乡村文化“建设性”破坏随处可见。此外,由于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对传统村落的“开发性”破坏屡见不鲜,使乡土文化的独特性不断消亡。因此,为避免乡村文化成为人们内心深处“遗失的美好”是美丽乡村建设须着重解决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优秀乡村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整合和积极推动作用。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注重与其他乡村产业有机融合,在有特殊人文景观及文化悠久的乡村,充分发挥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展示和传承潜力,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其次,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经济、人力等资源,创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乡村产业结构,通过文化独特的社会整合功能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完善和开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整合村民的价值取向,使其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内生动力。最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建有效推进科技成果入乡政策机制,使乡村文化服务乡村经济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品冬.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美丽乡村的建设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8(11):39-40.
[2]林芳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思考[J].新东方,2017(02):71-73.
[3]卞素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05):11-12.
[4]孙磊,段怡慧.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4):123-126.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乡村旅游可以让在城市生活的人回归自然。近年来,乡村旅游人数迎来了新一轮增长,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乡村振兴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可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乡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国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1]。19世纪30年代,乡村生态旅游开始出现在欧美等一些国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在我国传开[2]。目前,乡村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十分丰富,卢云亭指出,观光农业是以休闲、游玩、观光为主要经济收入点的农业生产行为[3],部分学者将研究热点转向乡村生态旅游,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侧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大多学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考虑旅游消费者和乡村居民利益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托乡村旅游环境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不断促进乡村文明与进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4]。乡村生态旅游并不只是以往意义上的形式,还应充分发挥经济、文化及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协调促进乡村旅游内部要素,以旅游带动农村传统落后的产业不断升级,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多的生态价值财富。
2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成就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深,数字化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乡村实现了自身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逐渐步入乡村,去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美好生活。截至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次已经达到33亿,建设了一批超过10亿产值的特色小镇和产值超1亿的特色产业村,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成为新一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我国文化旅游部及商业部整理的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休闲娱乐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已突破8000亿大关。我国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占总旅游营业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虽2018和2019年稍微下滑,但乡村旅游的营业总收入相比之前是上升的,具体情况详见图1。
3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
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应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纵观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状况,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最典型的是陕西省袁家村、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及广东顺德长鹿旅游休博园。
3.1陕西省袁家村
陕西省的袁家村是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凭借自身的天然优势,将一个普通的村子打造成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的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其根据当地特色不断创新发展,不断进行改进,建立了农家乐等新型乡村旅游景点,不断完善自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丰富发展,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财富道路。表1为袁家村的旅游效益。由表1可以看出,袁家村的旅游效益始终是处于上升的,且是直线式上升,到2019年,接待人次超过了580万,旅游收入爆发式增长,直线上升至5亿元,小小村庄里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0万元,是2010年人均收入的近6倍。
3.2浙江鲁家村
浙江安吉的鲁家村在2011年还存在脏、乱、差等问题,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变成了一个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这是因为政府及当地居民的合理规划,深度挖掘自身的民族特色,培养居民的市场化思维、前瞻性的眼光,创造出了发展成果。自从建立了乡村旅游景点,鲁家村的收入效益呈直线式上升,具体详见图2。由图2可知,鲁家村的村集体收入和人均收入上涨趋势都是直线式上涨。村集体收入20112019年增长了近314倍,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多,由此可见,旅游为乡村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了村民致富的保障。
3.3广东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广东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1995年开始创建,在2005年获得了“鲁班奖”,此后这一乡村旅游景点逐渐发展起来,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自身品牌的茶文化,以“关爱自然”“以人为本”及自身的创新发展理念,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风景,在这里人们放松身心、融入自然。图3可以看出该旅游景点包含的内容各具特色,十分丰富。近十年广东省梅县区的旅游收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具体详见图4。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梅县区的旅游收入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34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550亿元,短短十年时间增长了16倍。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景点的建立是该地区高速发展的指引灯。
4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促进我国乡村发展,需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发展成功案例,提出以下对策:
4.1加强政府规划创新,打造风俗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乡村旅游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关键环节,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依靠城市力量,而政府在地区发展规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之初,应遵循我国制定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设文件,正确合理地规划管辖范围。应深层次挖掘本地特色,积极借鉴其他乡村的旅游特色,着重对旅游景点进行建设规划,加强对旅游景点的宣传规划,不仅要打造成国内先进、生态宜居的良好家园,还应坚持“走出去”,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政府应对建成的乡村旅游景点进行长远规划,不能一成不变,应不断了解人们的爱好需求,坚持创新,保持竞争优势[5-8]。
4.2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连接城市与乡村意味着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时俱进,应与城市接轨。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城市人口才能更好地进入乡村旅游,享受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安逸。
4.3维护生态环境,建立绿色美丽的可持续发展乡村
生态环境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至关重要,人们进入乡村旅游,目的是寻找一片安静、良好的生态环境去放松身心。应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旅游景点的良性循环发展。乡村应积极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禁止树枝、树叶等易燃物品的焚烧,厕所应加快改进,不断促进乡村环境的良性发展,为当地人民及游客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不断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4注重居民参与,打造“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乡村旅游可以让在城市生活的人回归自然。近年来,乡村旅游人数迎来了新一轮增长,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乡村振兴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可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乡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国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1]。19世纪30年代,乡村生态旅游开始出现在欧美等一些国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在我国传开[2]。目前,乡村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十分丰富,卢云亭指出,观光农业是以休闲、游玩、观光为主要经济收入点的农业生产行为[3],部分学者将研究热点转向乡村生态旅游,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侧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大多学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考虑旅游消费者和乡村居民利益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托乡村旅游环境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不断促进乡村文明与进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4]。乡村生态旅游并不只是以往意义上的形式,还应充分发挥经济、文化及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协调促进乡村旅游内部要素,以旅游带动农村传统落后的产业不断升级,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多的生态价值财富。
2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成就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深,数字化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乡村实现了自身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逐渐步入乡村,去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美好生活。截至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次已经达到33亿,建设了一批超过10亿产值的特色小镇和产值超1亿的特色产业村,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成为新一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我国文化旅游部及商业部整理的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休闲娱乐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已突破8000亿大关。我国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占总旅游营业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虽2018和2019年稍微下滑,但乡村旅游的营业总收入相比之前是上升的,具体情况详见图1。
3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
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应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纵观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状况,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最典型的是陕西省袁家村、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及广东顺德长鹿旅游休博园。
3.1陕西省袁家村
陕西省的袁家村是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凭借自身的天然优势,将一个普通的村子打造成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的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其根据当地特色不断创新发展,不断进行改进,建立了农家乐等新型乡村旅游景点,不断完善自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丰富发展,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财富道路。表1为袁家村的旅游效益。由表1可以看出,袁家村的旅游效益始终是处于上升的,且是直线式上升,到2019年,接待人次超过了580万,旅游收入爆发式增长,直线上升至5亿元,小小村庄里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0万元,是2010年人均收入的近6倍。
3.2浙江鲁家村
浙江安吉的鲁家村在2011年还存在脏、乱、差等问题,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变成了一个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这是因为政府及当地居民的合理规划,深度挖掘自身的民族特色,培养居民的市场化思维、前瞻性的眼光,创造出了发展成果。自从建立了乡村旅游景点,鲁家村的收入效益呈直线式上升,具体详见图2。由图2可知,鲁家村的村集体收入和人均收入上涨趋势都是直线式上涨。村集体收入20112019年增长了近314倍,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多,由此可见,旅游为乡村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了村民致富的保障。
3.3广东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广东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1995年开始创建,在2005年获得了“鲁班奖”,此后这一乡村旅游景点逐渐发展起来,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自身品牌的茶文化,以“关爱自然”“以人为本”及自身的创新发展理念,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风景,在这里人们放松身心、融入自然。图3可以看出该旅游景点包含的内容各具特色,十分丰富。近十年广东省梅县区的旅游收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具体详见图4。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梅县区的旅游收入一直是处于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34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550亿元,短短十年时间增长了16倍。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景点的建立是该地区高速发展的指引灯。
4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景点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促进我国乡村发展,需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发展成功案例,提出以下对策:
4.1加强政府规划创新,打造风俗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乡村旅游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关键环节,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依靠城市力量,而政府在地区发展规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之初,应遵循我国制定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设文件,正确合理地规划管辖范围。应深层次挖掘本地特色,积极借鉴其他乡村的旅游特色,着重对旅游景点进行建设规划,加强对旅游景点的宣传规划,不仅要打造成国内先进、生态宜居的良好家园,还应坚持“走出去”,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政府应对建成的乡村旅游景点进行长远规划,不能一成不变,应不断了解人们的爱好需求,坚持创新,保持竞争优势[5-8]。4.2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连接城市与乡村意味着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时俱进,应与城市接轨。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城市人口才能更好地进入乡村旅游,享受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安逸。
4.3维护生态环境,建立绿色美丽的可持续发展乡村
生态环境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至关重要,人们进入乡村旅游,目的是寻找一片安静、良好的生态环境去放松身心。应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旅游景点的良性循环发展。乡村应积极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禁止树枝、树叶等易燃物品的焚烧,厕所应加快改进,不断促进乡村环境的良性发展,为当地人民及游客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不断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4注重居民参与,打造“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关键词:设计策略;乡村入口景观;地域文化
引言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的景观品质和人居环境都获得了有效的提高和改变。但近些年来已经实施的部分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为了迎合国家政策的推出,照抄照搬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大肆地拼凑和模仿,仿照传统村落和城市的表面形式甚至使欧陆风盛行,不考虑乡村的特点和地域性,致使乡村的景观风貌丧失本身的特点,空间肌理遭到破坏以及地域文化无法延续和传承,出现景观与文化日益趋同的现象。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入口景观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都是当作乡村整体景观建设规划的一方面进行探讨,或者从心理诉求、空间布局、景观元素、水口园林等多角度展开讨论[1-3]。基于此,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对乡村入口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未来乡村入口的景观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1概念解析
1.1地域文化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4]。狭义地讲,仅指精神层面的文化。而根植于乡村的地域文化主要是指乡村地区长期形成的格局风貌、历史遗迹、文化修养、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它集中体现了乡村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和习俗等文明特征。
1.2乡村入口景观
“乡村入口景观字面意义上即村庄入口处呈现的景象、视觉效果等”[5],它是由建筑、道路铺装、草坪、水体、花坛等各种构成要素综合组成的一个景观空间单元,延续着乡村的文化和精神,镌刻着村民全部回忆的公共园林景观。
2乡村入口景观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2.1乡村入口景观的内涵
2.1.1地域内涵
(1)集散性
乡村入口景观的集散性是从功能上的集散来体现。如一些乡村的入口广场、公园等,这类空间的规模范围相对较大,每逢节假庆典可以作为举办活动的场所,面对公共突发事件时也可以作为避难应急的场所。对于旅游型村庄而言,它更承担着集散广场的功能。
(2)标识性
乡村入口景观的标识性是从乡村本身具有的标识内涵和乡村入口标识性构筑物来体现。如在一些安徽地区的村庄中,村口通常都会有亭子、石碑等这样的标识性构筑物,它们不仅象征了村民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也代表了村庄的人文古迹。
(3)分隔性
乡村入口景观的分隔性是从空间上的分隔来体现。它是进入村庄的起点和终点空间,可以将村庄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分隔开来,给人们明显的入口、界限的感觉,它不但是乡村实际的、物理的内外分隔性空间,更是行人心理上的分隔空间。
(4)导向性
乡村入口景观的导向性主要是从自身的交通功能来体现。它是村庄内部和外部交流的枢纽,采用将外部道路引入到村庄内部道路的方式来引导车流和人流,从而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2.1.2文化内涵
乡村入口景观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一个乡村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蕴藏着某一历史阶段浓厚的文化精神内涵。例如,一些村落入口的布局形态如天上的星宿或某种吉祥的图案,这种象征性的形态从侧面反映了浓烈的风水文化,还有一些村落的入口空间会设置宗祠或与宗族文化相关的碑文、牌匾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和宗族精神文化的敬重等等。总之,唯独深入领会每个乡村入口景观所拥有的文化内涵,才可以理解其具备的地域特色。
2.2乡村入口景观的影响因素
2.2.1地域影响因素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构成整个村庄资源和景观要素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村庄整体景观规划建设最为基础的部分。不同的地形地貌对应不同的景观设计,这里说的地形地貌包括因各种动力作用所引起水平面变化的“小地形”或者乡村入口附近的山地、丘陵、盆地等“大地形”。而乡村入口景观作为整个村庄景观的“门面”,对其布局和规划设计时更应重点考虑周边的地形地貌,充分发挥当地的物质和自然环境特点,创造与乡村入口景观相匹配的地域空间,这样才可以展现其自身的地域特征。
(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的舒适性属于物质空间环境的一部分,而乡村入口景观的营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乡村入口物质空间环境上所动的“手脚”,其规划设计会受到气候条件上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乡村入口景观的布局设计也各不相同,对其营造时要充分考虑防洪、排水以及高温潮湿等相关气候条件问题。
2.2.2文化影响因素
乡村入口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精神文化上的影响,主要包括:
(1)风水文化
乡村的百姓普遍觉得风水与家族的繁殖衍生、兴旺衰败有莫大的关联,因此,乡村入口景观在布局规划时除了要考虑安全、生产等基础条件外,还会关注风水学说,从而营造一个适合村民使用的生产、生活空间。
(2)宗族文化
壮伟富丽的乡村景观是一个宗族强盛、繁荣的外在表现,而乡村入口景观作为整个乡村景观的序章,其好坏更可以展现乡村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所以,对其营造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宗族文化,进而维持和保护乡村的兴盛。
(3)宗教文化
具有宗教色彩的景观元素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心理上的需求,还可以管束人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在乡村入口景观的营造时,需要着重考虑当地的宗教文化,以此更好地激发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此外,乡村入口景观的营造还受到自然精神、天人合一、耕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3乡村入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忽视地域的特点,破坏地域的连续
近年来,国家极力支持和提倡乡村旅游的发展,部分乡村为响应国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开发建设活动。但因为开发目的的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且未妥当完善的设计和规划好乡村景观,忽略其地域特点,造成了乡村物质空间环境的割裂与破碎。例如,游客的数量超过乡村物质空间的承载范围,乡村的各类空间就会遭到破坏,其中,乡村入口的空间范围就不得不改变其面积大小,从而就会对其格局风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在乡村入口景观的设计营造过程中,未将乡村入口与乡村的内部景观和外部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忽视其地域环境的特征与连续性,进行大规模不合适宜的建设等等。
3.2对文化的剖析、选择、表达不充分
乡村入口景观是整个乡村景观的标志和精华,它的设计规划本应继承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但在我国部分乡村入口的景观建造中,未能深入剖析本土的地域文化,毫无目的和意义地仿照,只是一味强调景观的精巧细致,没有与乡村的地域性风俗、礼节和习惯相结合,导致乡村入口出现“仅有景观,没有文化”的现象,使其景观风貌面临“失态”的窘境。还有许多乡村入口景观对文脉历史的选择不充分,一旦发现与之相关的文化就应用到设计中。此外,乡村入口景观设计中还存在文化表达过于简单的现象,如胡乱过度地采用原生木质材料,没有融合本土的地域文化要素就建设和打造村标村牌、雕塑、指示牌等,致使乡村的入口景观丧失自身独特的吸引力。
4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入口景观设计策略
4.1尊重地域特征,保持地域完整
4.1.1顺应地形地貌,满足气候环境
乡村入口景观的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随形就势、顺应自然,依山形傍水势,使建筑物、道路铺装等构成要素与周围的地形相适应,让各种构成乡村入口景观的人工和自然要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凸显本身的自然特色。乡村入口景观联结着乡村的内部和外部景观格局,必须抓住和保护乡村自身拥有的整体景观格局,从而更好地延续乡村入口周围的自然环境结构。每个乡村入口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拥有的气候条件都有所区别,一些特别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特征都有可能会成为其规划设计的约束要素。所以在乡村入口景观的设计规划时,需关注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一步营建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村口景观。
4.1.2注重内外部地域环境的协调性
乡村入口景观不仅是乡村内部景观的开端,还是乡村外部环境的收尾,因此对其规划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与内外部地域环境的完整性。具体来说:一是要注重考虑交通组织的完整性,乡村入口景观具有一定的交通导向性,与乡村的内部道路和外部道路既接连又相通,因此对其营造时必须同时考虑乡村内部和对外道路系统的规划,使得乡村入口景观与其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乡村入口景观的设计。二是要侧重考虑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乡村入口景观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其呈现的是人工和自然的景象,因此,必须满足乡村入口景观中人造要素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山、水、林、草等的协调性。三是要着重考虑与乡村其他公共空间的完整性,乡村入口景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起到分隔和集散的作用,所以对其规划设计时不能只关注本身的空间构成要素,还要考虑与其他公共空间的影响与关系,从而使它们之间的秩序结构达到统一。
4.2挖掘文化记忆,丰富文化表达
4.2.1发掘特色文化,展现场所精神
在挖掘一个乡村地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要采用刨根问底的方式去了解和发掘,其实许多文化就在眼前”。因此延续与传承某个村落的特色地域文化时,必须要做充分的了解和调研,之后应当科学体系地选择需要彰显的文化,这样才能加强地域文化的记忆。对于古村落,传统村落的入口而言,还要利用和保护好场地内的历史文化遗存,从而可以进一步体现场所的精神文化内涵。
4.2.2丰富表达载体,深化表现形式
乡村入口景观包含多种构成要素,其规划设计可以依附多样的表达载体来展现场地的地域文化。如山体、河流、丘陵等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是突显其地域文化的基础因素。雕塑、铺装、座椅、标识牌等景观小品可以通过色彩、材料、图案、肌理的搭配来向行人传递情感,从而体现当地的文化。建筑物、构筑物是这个乡村有关文化、历史、自然、乡村人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能够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植物则通过自身的寓意和象征来表现地域的特色文化。总之,多样的文化表达载体能够使文化在乡村入口景观中的呈现更加丰富、完整和立体。一个乡村入口景观的地域文化要想被更好地诠释,不但要加强其文化的表达载体,还要选取多样的文化表现方式。包含直接的表达手法,如最为普遍的寨门照壁、雕塑雕像、石刻石碑等,或通过“象征”的手法将具备重大历史意义或独特地理自然环境的场所进行复原、模仿和要素提取,达到场景再现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抽象凝练、隐喻诠释等其他的表现形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