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规律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思政教育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认识不一。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还是同一层次、同一性质的理论?其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存在以下三种看法:(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2)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原则和功能等具体内容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3)是以西方行为科学、人格理论和心理学为借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概括为“人格分析规律”等一些具体的指导规律。

笔者认为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分歧,正是由于这种分歧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存在不同意见,当然这些不同意见未必是不好的。笔者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歧在于:(1)“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主要是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它的提出和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不同条件下提出的概念就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使我们在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一门科学在回溯的过程中,自然出现了对历史概念仁者见仁的不同看法。(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合成概念,我认为至少包括了“思想政治”和“教育”两个概念,当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时难免都脱不了从各自成熟的概念群中去寻求这一合成概念的规律,自然就有了把教育过程的规律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把思想政治的任务、目的、功能等具体内容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不同认识;而且从系统性上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倾向性是不同的,总是在特定阶段倾向于某个方面,因此使两种观点都有较多的支持群体。(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需要操作的实践工作,如何在实践过程关注教育的对象,关注教育对象对所接受价值的反映,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在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上,西方有比较成熟的关于人的教育发展的理论可以借鉴,这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是有益的好的补充,因此出现以西方行为科学、人格理论和心理学为借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概括为“人格分析规律”等规律的观点也属正常。(4)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使这上概念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关系,每一个新的关系或交叉关系又成为这一学科的新的方面,对其规律的总结表现出滞后性,难以指导现实。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现实水平、与某一具体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乃至社会民展的关系,使其作为一门学科展现出其方方面面,这些方方面面的新关系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长期以来正是由许多专家、学者讨论、比较、争鸣的不懈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上形成了很多一致的看法。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持的规定性即客观性的普遍性,使人闪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有统一也有分歧,但总的来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对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的学问,要充分认识其规律,不能把其简单化和概念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和复杂的关系。这种多样、多变和复杂的因素和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表面看与其他问题无二,有人认为只需从整体把握,处理好偶然问题和人为的随意性即可,这实际上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否认了其规律和科学性,危害是很大的。

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门学问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是同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是息息相关的,要在大的环境中去考虑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胶柱鼓瑟,不能生搬硬套。社会主义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任务、目的和功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在模式上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僵硬模式,尝试体验式、经历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现在的红色旅游;尝试对某些问题设置情景,测验数据,通过对比推广更加好的形式,改变过去典型一推到底,一刀切的模式;尝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和信息源,时刻关注社会风气和价值判断,有目的地进行纠偏等等诸如此类的办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实践性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一切落到实处,反对不切实际的空价值和假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小到个体对个体,大到社会对大众,具有双向性。 在一定程度上互为主体,相辅相成。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过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看成不出事或者通过教育、告诫、警示等单向度的办法为主要内容是错误的。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必须是具有可行性的和可推广性的。为此一定条件下的试点是必要的,它可以显现出主客体的反馈信息。

同时,只有明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对具体规律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对症下药,借鉴成熟的经验,更好地应用于工作。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周围的经济形成一致,不能孤立自身和孤立自身文化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不是脱离实际的。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方法和功能是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不应该固步自封,要充分考虑其多样性和可能性,所讲、所学、所行都是与社会主流相适应。要充分考虑到作为社会人的本质,考虑到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的肥众是全社会,既然是全社会的教育,这就从本质上区别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区别。拿学校为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那如果学生的学业不好或身体不好乃至道德上有瑕疵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失败吗?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有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简单说,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低目标就是不违犯国家法律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简单的以一概之。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一个由多侧面、多层次规律构成的规律体系,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各规律的内在规定性和客观必然性。“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规律深刻反映着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端于育人环境的深刻变化。“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马克思关于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的论述启迪我们,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辩证地看待网络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环境发展的规律、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二 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存在,更是一种植根于网络社会的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存在。恰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说:“由于历史演变和技术变迁的汇聚,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互动和社会组织的纯文化模式中。这便是为何信息是我们社会组织的主要成分,以及为何网络之间的信息是我们社会组织的主要成分,以及为何网络之间的信息和意义构成我们社会结构的基本线索……这是一个新存在的开端,事实上也是新时代的开端,即信息时代,其独特之处乃是文化相对于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获得了自主性。”[3]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文化形态的出现,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与科技相融。技术是网络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技术性特征;文化是网络文化发展的精神内核,网络文化以文化人的特征十分鲜明;技术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不断推动着网络文化发展。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网络技术架构已经深深嵌入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并成为人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基础要素。与搜索引擎技术、实时传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音视频播放技术等相伴而生的博客文化、微博客文化、播客文化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不具备的易检索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有力提升了文化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更受人们的青睐。

(二)现实与虚拟共生。“网络世界的主体既有虚拟性也有现实性,网络世界的客体既有虚拟性也有现实性,作为技术世界、社会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网络世界也都既有虚拟性也有现实性。”[4]现实是网络文化的内容之源,社会问题网络化是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虚拟是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是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现实与虚拟的相互联动、相互演变不断丰富着网络文化的内容与形态。从实践性生成的角度看,“现实社会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文化积淀作为在线实践的具体背景,会对网络文化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新生成的网络文化范式也将对现实文化产生作用。”[5]

(三)人与网络互动。人是网络文化的创造主体,人的文化需求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动力,网络文化是人决定文化与文化决定人的高度统一,人既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网络文化的改造对象,人对网络文化的创造是积极的、主动的、有目的的,但人在实践的时候又往往会受到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网络是网络文化的技术载体,网络的发展是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互联网业已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人与网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网络文化的演进与发展。网络文化就是在人与网络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

三 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为此,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高度重视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网络环境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由不一致到一致、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主体对一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6]从知、情、意、信、行矛盾转化的角度来看,网络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规律,突出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知的“选择性扩张”。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认知具有无序、多向、难控等特点。互联网在促进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锋,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相互较量,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互联网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文化差异的倍增器、道德认知的放大器,“在网络社会环境中,网络正是通过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来影响和制约人们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形成。”[4]思想文化越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越容易对人们已有的认同造成瓦解并引发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多重困惑。现代人婚姻观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从一而终、自由恋爱到闪婚、网恋、网婚、试婚、的转变,就是认知的“选择性扩张”的重要体现。

(二)情感的“蝴蝶效应”。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情感具有微聚合、核裂变、互联互动等特点。“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7]互联网凭其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的优势,更容易促成情感诉求的跨时空和跨地域传递,进而实现“微情感的动员、微力量的聚合”。网络群体表现出来的情感不论是好是坏,其明显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又超乎寻常。一项微公益活动就能微出亿万网民的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一组网络艳照就能照出集体窥视隐私的“窃喜”与娱乐至死的“狂欢”,一位贾君鹏这样的虚拟人物就能引爆互不相识的群体的嬉笑戏谑,一张“笑脸+名表”的图片就能激起最广大网民的怒骂与反腐情结。

(三)意志的“从众流瀑”。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意志具有非理性、传染、趋同等特点。组成群体的个体的“无意识”心理是道德意志中“从众流瀑”形成的心理基础。个体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造成相互传染的结果,使得意见向群体的某一端倾斜,“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他不再是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支配的玩偶。”[7]网络则进一步扮演了“信息助推器”的角色,开放的联系、快捷的互动能形成“强大的弱连接”,并最终呈现出集体井喷、非理性的从众流瀑态势。这可以从声势浩大的2010年“6.9圣战”中得到有力印证,受圣战发起者宣传鼓动而盲目随从的围观者、参战者,在互联网上很好的实践了“自由表达”的众声喧哗。

(四)信念的 “涨落突变”。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信念具有盲信、盲从、易变、短暂等特点。“只有环境的单一性,才能造成明显的性格单一性……一切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环境的突变就会使这种可能性表现出来。”[7]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机遇期,教育环境在系统各要素的相互激荡、相互作用下,也势必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更加善变,网络环境的这种特质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对人的道德信念的影响也更为剧烈。借助网络“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7]这可以从2011年日本核危机引发的“全民抢盐风波”中得到生动反映。在疯狂传谣中的无盐以对与专家辟谣后退盐族的无言结局之间,科学信仰的迅速迷失与回归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行为的“群体极化”。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品德行为具有行为主体的群体性、极化反应的快捷性、极化过程的隐匿性、极化结果的破坏性等特点。我们业已进入的以社交网络为核心的网络时代,千真万确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社会化软件的隐匿性、互动性、共享式、多中心、超时空等特性能使原本互不相干的人们以更加隐蔽、机动、高效的方式组建群体、共同行动。恰如克莱·舍基所言:“由于分享和协调的成本已经瓦解,这些原本互不协调的弱势群体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有效的方式共同工作,对抗强势对手。现在实时的协调也将越多地取代事先的安排,群体行为的组织过程可以是隐形的,而结果立即可见。”[8]这可以从2010年底以来的中东北非革命中得到有力确证。从突尼斯、埃及等国的剧变过程看,社交网络无不发挥了传播政治信息、塑造社会舆论、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

四 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

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辩证地看到网络文化环境与人的关系,又要辩证地看待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遵循原有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以下一些新的规律。

(一)坚持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大跨度的时空连通性、性质交融性与功能互补性,具有复杂的连续性特征。从时空上看,网络极大地消除了这里和那里、这时和那时的区别与界限,使教育处于“空间无缝隙”、“资讯无屏障”状态。从性质上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媒介,社会问题网络化、网络问题社会化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显着特征。从功能上看,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客观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同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相互支撑、相互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功效。为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秉持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思维,竭力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机械地、片面地从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中做出选择。

(二)坚持网络传播与网民接受相结合。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通过观念形态的信息进行作用,作用点是对象的心理系统及其所依存的精神生活环境。”[9]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网络传播特点与网民受传特质的交汇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要言之,一是要利用网络海量存储、传输快捷、超链接的传播特性,呼应网民求新求异求快的受传心理。努力构建覆盖广泛、多元链接、富有效率的信息服务体系;二是要利用网络平等、交互、多媒体的传播特性,呼应网民掌握话语权、追求艺术性与观赏性的受传心理,努力形成共建共享、怡情益智的网上精神家园;三是利用网络移动化、碎片化、便捷的传播特性,呼应网民自由点播、简洁实用的受传心理,努力打造具体化、通俗化、个性化的网络文化产品。

(三)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网络环境下教育者的角色、任务和目标并没有根本改变,但却不再享有教育信息“先导权”和“支配权”的优势,从而也难以通过“信息过滤”方式施加“纯粹思想”的教育。相反,教育对象凭借其接受新事物快的优势,而成为教育信息的生产者、加工者、传播者,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更多体现为平等、合作、发展、共赢的新型主体间性关系。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中一些消极、负面的内容也日益凸显,西方意识形态强势渗透,网络谣言兴风作浪,网络色情屡禁不止,网络暴力崭露头角。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又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10],充分发挥网络正能量,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 结语

网络文化、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天然的关联性。网络文化的“化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是同一过程。人是网络文化发展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同时,人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又要接受网络文化的“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只有“人化”和“化人”过程的高度统一,才有网络文化、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同步发展。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 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12)03—0048一04

[作者简介]孙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871)

“接受”一词,通常被理解为接纳、承受。英义中“接受”一词是reception,表示认可、吸纳、验收。笔者认为,接受指容纳而不拒绝,它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信息的认同、承认和接纳的态度。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是关涉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立足点和大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以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人的思想品德。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一切实践活动都围绕着“人”及其社会关系而展开,这能够较好地提升人的发展层次,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发展的理论讲得最多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研究具有直接且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并把历史看作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问题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脉络,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人学的目标指向。这里的“人”指现实的、实践的和全面发展的人。首先,作为现实的人,从现实的个体出发,把其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价值尺度;其次,作为实践的人,其自由状态就是从事着“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再次,作为全面发展的人,个体在不断占有自我的过程中走向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者既是整个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的归宿,接受者的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同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认识须建立在对接受内在矛盾的整体把握之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规律体系,而非一个简单的矛盾定律。

一、需要驱动律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在需要和实践的关系上,应该承认,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目的,是推动人去从事社会实践和建立或改变社会关系的动力。”不同的个体需要会产生不同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产生一定的目标并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从“需要一动机一目标一行为”的过程链条来看,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始驱动力。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表现的关系,可以通过外在的表象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深度的调查分析进行探究。

需要驱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要是开展活动的动力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个信息交互流动的动态过程,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以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为媒介的矛盾运动,存在着接受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矛盾运动,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环境的矛盾运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随之产生了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需要。作为自然人,人有生存和与之相应的基本需求,自然性是人的存在基础。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社会人,人有社会交往和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需求,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对于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的比喻很好地阐释了人的社会性:作为“剧作者”,“人是社会这个大舞台的历史剧的创造者,他的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物质生产资料,而且还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相应的社会关系”;而作为“剧中人”,“人的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要受到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除自然性与社会性外,人还具有精神性。人的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固然有自然需要,但“已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根据这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得以顺利进行,首先要有接受的需要,然后才能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马克思强调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这不仅表现为物质性需要,还表现为精神性需要。作为精神人,人有精神归宿与精神提升的需求。人的精神性立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但又高于这两种属性,它构成r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发展前提。当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精神素养却并没有跟上物质发展的脚步,“向数字看”等单纯追求物质层次的口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无疑。人的一体两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既重视物质需要,又重视精神需要,把广泛性需要同先进性需要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要更贴近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内在的需求。

人的这三种属性表明人存在的复合性特征,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由人的属性内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同马克思人学意蕴和人学价值如出一辙,因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人学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接受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人的需要不仅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也是客观地被社会性所决定的。需要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发展性,还具有层次性。需要越强烈,主体接受活动所具有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强,这种驱动力所具有的强烈指向性和冲动性能够改变或重新确定接受的对象,选择接受客体,提出和设定接受目的,从而把接受主体系统中其他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深入展开和顺利进行。

二、多位互动律

马克思人学强调人的实践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多变的社会关系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全面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主动关注个体的生存基础和现实需求,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把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培育人”和“解放人”的目的,继而引导人朝着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这就是说,人的交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者多向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双向互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接受主体在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的作用下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以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为核心形成一个境域体系。在这种境域下,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主体问的性质,各自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育自身的价值并使得双方获益。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的意识和能动性内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倾向为一种主导性,在整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包括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等,都由教育主体来确定,其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接受主体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主动性,他们在接受外在需要之时,也表现出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既是自我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所谓“互动”,不仅仅存在于教育主体和接受教育主体之间,还同时是接受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的互动能进一步提升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营造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很重要。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认识到人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成初步的人格印象,对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接受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和主体选择,确定接受期待,并运用已有的接受图式对接受客体进行科学建构,并在不断的反馈和持续的调节过程中增减接受的内容,最终形成对接受主体的理解与掌握,并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组织教育活动、传导教育内容等活动中,要了解和熟悉接受主体的人格特征和接受期待,对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和接受心理等进行理性分析,对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进行质与量的评估。

三、相互制约律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一论断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受到了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而环境包含多种主客体因素在其中,从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系统主要由教育者(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主体)、教育内容(接受客体)、接受环境(载体)组成,彼此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标准的形成与确立、接受信息的反馈与选择、接受内容的内化与整合及接受内容的外化与践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作为接受活动的核心,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传导者和组织者,接受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载者。教育主体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接受主体对接受内容的自主选择、整合内化与外化践行以及接受客体自身的科学性与合法性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是指教育主体运用教育中介,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制约着接受过程,施教活动是接受活动的前提和先导;另一方面,接受过程也影响和制约着施教过程,接受活动是施教活动的结果和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相互制约。首先,施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构成层次等问题与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不同,体现出适合接受主体特点的阶段层次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要经历启动发生、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等接受环节的反复运行。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表现出其特有的接受期待和接受图式,接受过程因人而异。对相同的接受客体而言,其接受的程度和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活动的进展,不能一味按照教育主体的主观意志来实施教育,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要考虑不同接受主体的差异,以此来营造教育环境。在既定时代背景下,“横向环境影响人的发展的相对水平”,因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

四、发展导向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对于接受客体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维对于接受客体的多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称之为是有效的。如果教育设计对于接受客体的发展是有限的、负面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贴近、最关心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思想接受活动不是一种简单存在,而是一种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给人以思想政治观点的定向,就如同指南针一样,但指南针定向作用的发挥在于地球有磁场运动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针指向则要与受体的受教育磁场活动相一致。如何使得磁场设立良性引导人的思想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个人的能力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引导。在选择教育内容时,须充分考虑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当教育内容过分高于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脱离接受主体的认知实际时,就很难被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内容低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时,则因其不符合接受主体的需要而失去接受意义,也就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甚至会产生负效应。正确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使其适当高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接受主体不会感到教育内容高不可及,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据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如自由、平等、公民、民主以及正当的物质利益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对一些低层次的或不合理的需要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切实合理的引导。同时,要将社会要求与个体合理需要结合起来,脱离个体需要、空谈社会要求,会挫伤接受主体的积极性;而一味满足个人需要,降低社会要求,不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只有将社会要求融入个体实际需要之中,找准教育内容与接受主体认知水平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富有成效。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义利观的教育很重要,马克思曾谈到,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样是个人生活的经验条件所产生的,它们不过是人们的同一种个人发展的表现,所以它们仅仅在表面上是对立的。至于由发展的特殊条件和分工所决定的个人地位如何,他比较多地代表矛盾的这一面或那一面……这个问题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内对一定的个人提出才可能具有意义”。那么,如何选择今天乃至今后经济条件下义利观教育的受众群体,如何使受众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益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方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对于人的切实关怀,需要一定的精神给养。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接受主体的曲解,另一方面也存于教育主体的定位和方法有缺陷。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套子,把人束缚在一定的边界之内,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梳理,让人们有一种良性的大脑问答方式,并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原则。而能否把握上述四个接受规律,将直接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6-0060-02

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将接受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从可接受性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才能取得实效的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表明,将可接受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在实践层面具有可行性。

一、接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内涵的相融性

接受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由当时联邦德国的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所创立。这一理论认为,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来阅读的,因此,作品美学价值的实现是读者参与创造的结果,离开了读者的审美接受,作品就没有意义可言。这一理论观点和心理学中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类认知活动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的看法如同一辙。接受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信息传递和认知看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而接受过程的有效性在于使传导者、传导内容、传导渠道和受传者有较高的契合程度。在这里,体现了对接受者话语权的尊重,肯定了接受者的接受主体地位,使传播过程成为一个双向建构、平等民主的对等沟通过程,而且这种沟通是接受效果良好的高效能的沟通。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当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要求人们不但要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同时更要注重教育的个体价值,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来理解教育的本体价值,使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观”教育不但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取得全面发展的必由路径。从这一点出发,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观”教育,我们就会更加特别关注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激励他们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他们勤奋钻研,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奋发向上的动机与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和帮助人,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我们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及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政治和思想影响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和社会政治功能。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教育价值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履行其社会功能的同时也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提高服务。在这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对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和接受理论对接受活动属性和特征的描述,在内涵上并不相悖。在很多方面是相融的甚至是一致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要求在坚持科学性的同时,强调个体价值与功能的实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的属性特征,它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匹配及相互作用,其实践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就是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内部联系。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传导的教育信息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积极特性和状态,其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合乎受教育者的接受特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对应性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包括反映、择取、理解、整合和外化践行等一系列环节,可接受性也就是标志思想政治教育与这一系列环节相适应相契合的特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刺激受教育者,使其更好地感知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最佳的反映效果;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比较容易被受教育者选择进入其理解范围;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被很好地整合在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且具有高度的可践行性,那么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可接受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彻底性,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对真理的追求。科学而正确的理论会赢得教育对象,马克思在1844年发表的《导言》中,曾明确表达了用科学理论说服群众、掌握群众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不仅取决于教育的科学性,而且还取决于教育的价值性。所谓教育的价值性即教育的合目的性,教育对个体的价值,也就是教育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教育的价值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方向符合接受者的根本利益,能够满足接受主体存在、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性得到空前觉醒,人们在关注社会的同时也注重自身权益的追求和需要的满足。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不仅具有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教育还应该体现它特有的个体价值与功能。教育也是一种服务即教育也应该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帮助。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体现价值性,满足个体成长、发展中的合理需要,体现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思想道德教育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强调个体价值,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把对象作为接受主体,把接受过程看作是对象的再创造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必须注意实践效果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和研究者必须时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认可的程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有效性,从而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得确有实效。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接受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教育者的一相情愿。思想道德教育接受活动的发生,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为前提。没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就没有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发生,也就没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最大优势是,不是把对象单纯地看作为被动的客体,而是把对象视为参与教育活动的接受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对象是以接受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具有自主能动性、选择能动性和创造能动性。教育对象作为接受主体,通过自身的参与投入,使之能够能动地以主体的视角感受教育活动所表达的意义,然后,从他们自己的需要出发,将自身的情感、观念、意志“投射”到接受对象,进而选择、接受、内化教育活动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自觉践行。把对象视为主体的教育,类似于现代教育理论中“合作教育学”倡导的基本理论观点,它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对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促使对象能够把教育活动看作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心甘情愿参加的活动,因而会更好地发挥肯定和强化作用,使对象对教育产生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就会更加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做到把对象作为主体来对待,其前提条件是它应该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具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才能懂得尊重对象、了解对象,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需要,进而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为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整体提高服好务,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价值功能得到全面实现。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尊重接受对象的“接受情态”及差异,致力于对等沟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强调对等沟通,就是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人群是多样化的、层次化的,而每一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对任何教育内容的接受,都是以其自身的判断、选择、内化等一系列思维运动为基础,都受到其本身的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自身心理倾向及习惯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受教育的主体特性相适应,接受活动才能有效进行。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契合性,也就是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受教育者的接受倾向、接受水平、接受能力相吻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梳理; 展望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43-04

收稿日期:2013-02-25

作者简介:费 萍(1979- ),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诞生之初,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关注度并不高,当时学界比较关注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的视线逐渐转入了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系统的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多年来,经过广大学者的不懈探索和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全面客观地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历史梳理并据此展望其未来发展轨迹,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历史梳理

本文以有代表性的教材、专著、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为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进行梳理。笔者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起步阶段(1987-1999年)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起步阶段是1987年到1999年。划分的依据是:1987年,学界出版了第一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著作,该书由金鉴康主编。1999年,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看作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规律体系。该研究理路为学界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起步阶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阐发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代表性观点有:

(1)金鉴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最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金鉴康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首次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目的和基本手段,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1]该书从思想政治教育总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发展变化中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律。在笔者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中,该书是最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著作。但由于受学科发展历程短和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缺乏的限制,该书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观点还不成熟。

(2)邱伟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进行了揭示 邱伟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该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教育过程发展中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阶段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于教育过程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构成的。”[2]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理论贡献为:第一,该书是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内涵进行揭示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能否科学建立。第二,该书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本质联系的反映,抓住了规律范畴的实质。第三,该书提出的“本质联系是由教育过程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构成的”观点符合唯物辩证法。

(3)王礼湛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内容 王礼湛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内容。该书指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的基本规律是:在各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中定向引导的规律;教育过程的迂回曲折中发展的规律;层次递进地进行教育的规律。”[3]该书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的矛盾运动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所涵盖的内容进行了阐释。但笔者认为该书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更像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层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该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规律体系。”[4]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本质联系及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据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适应超越律’。”[5]该书在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该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本质联系及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6]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该书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分层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分为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为后续研究者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提供了范例。第二,该书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界定为“适应超越律”。这一界定准确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因而得到了理论界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阶段是2001年至今。划分的依据是:2001年,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区分开来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展开了积极探索,代表性观点有: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区分开来进行论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不同章节中区分开来进行论述。该书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7]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该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理论贡献有: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开进行论述,纠正了过去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混同或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第二,准确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该书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不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且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始终充满着矛盾运动的过程,该界定更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状态。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为后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但该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上最大的遗憾是:只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而没有论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致使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没有建构起来。

(2)罗洪铁、董娅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从系统论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罗洪铁、董娅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从系统论分层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该书在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内涵时,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加以科学区分,从而得出如下结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言,它是其中的一条具体规律。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作为一个体系,那么,它又是由若干具体规律构成。”[8]该书从系统论的视角,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中心范畴——教育者、教育对象以及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科学建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韦冬雪撰写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建构了较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是韦冬雪于2008年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后出版专著,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文指出:“当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看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层次的规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高层次的规律,我们且称之为第一层次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是中层次的规律,我们且称之为第二层次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的子规律属于较低层次的规律,我们且称之为第三层次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第一层次规律、第二层次规律、第三层次规律的有机联系,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9]该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和发展阶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具体规律以及具体规律下的子规律的内在规定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建构了较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未来展望

通过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历史梳理可以看出: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客观地讲,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分歧迭出。出现分歧的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的时间较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相对比较欠缺。而且,规律的探究是学科理论体系中难度最大的部分,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系统探究任重而道远。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的难度决定了它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笔者基于研究的兴趣,仅在此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中应明晰的几个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轨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专家学者的关注。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界定及诠释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界定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中首要的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能否科学建构。笔者认为,要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内涵,首先需要明确规律的内涵。何为规律?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0]“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规律,认为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11]基于规律的内涵,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内涵的诠释包括以下要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联系。如前所述,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联系,它既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也不依赖于人的意图和愿望而转移。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并不是所有联系都是本质联系,都可称之为规律。只有那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才可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稳定联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即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稳定性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普遍性。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关系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和各个环节。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内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一个方面、一个层面的体现。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分层研究

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2]“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多变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的本质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整体运行起根本的制约作用,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整体运行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反映这些本质联系的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而有的本质联系只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起根本的制约作用,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运行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反映这些本质联系的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是一个系统,具有层次性,我们应学会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的内容确定

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具有层次性之后,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分别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厘清可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入手。如前所述,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那么,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构成的。也就是说,规律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联系,而事物的本质联系又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关涉两个方面:其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要顺利开展,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现状。其二,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要达到引导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目的,必须超越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使受教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理应是“适应超越律”。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则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而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可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同的具体规律。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内化、外化、反馈调节)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的建构原则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系统工程,就必须以系统论的相关理念为指导。借鉴系统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应坚持的原则有:第一,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应从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单向研究进入多向研究。也就是说,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既要研究单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自身的本质联系,又要研究过程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建构起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第二,有序性原则。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有一定的有序性。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既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各个规律的相关性,又要注意相关性中的有序性,使之同向发挥作用产生整体功效。第三,层次性原则。系统内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反映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变历程。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时,应从系统论出发分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通常,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反映基本矛盾的基本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中第一层次的规律,而由具体矛盾决定的具体规律作为第二、三层次的规律。这些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鉴康.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2]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3] 王礼湛.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4][5][6]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 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0]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95-02

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的重要过程,高校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群体的地方,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中的中坚力量、优秀分子,把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掌握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规律,对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好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大学生党员的特点

(一)特殊性(独特性)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具有其特殊性,大学生党员具有学生身份和党员身份,在肩负学习性和先进性的双重特点,很多时候,大学生党员容易将角色混同,分不清自身的身份和定位,大学生党员是在学生的基础上,从而履行党员的职责的。

(二)多样性

大学生党员是党内群体中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的一系列特征也造成了必然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多样性,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大学生党员接触的新鲜事物以及外界事物不断增多,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和标准,在处理事情、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不仅仅是简单的直线思维,他们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

(三)矛盾性(冲突性)

这一特点是与其特殊性密切联系的,因为大学生党员身份的特殊性才表现出了其矛盾性,在面对选择或者行为时,是矛盾的。他们是党员,可是他们的基础是学生,他们很想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又处于学生阶段,各方面的能力还不成熟,另外,由于社会的很多现实表现与他们的理想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矛盾的直接碰撞,这样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原动力,沉溺于吃喝玩乐,沉溺于享受;一部分学生可以正是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敢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能够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和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向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

(四)社会性

大学生党员是社会的一员,他的任何的行为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地存在,既然是社会的人,就具有社会性,只是社会性的程度上有所区别,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更具有社会性,他们与社会的接触面比较广,与社会的联系比较紧密,可以通过各种党、团的组织生活不断了解社会,这样,大学生党员的社会性是比较强的。

(五)群众性

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同样,大学生党员作为社会群体之一,具有较强的群众性,首先,大学生党员都是受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指导的,这是最具群众性的;其次,大学生党员很多都是学生干部,他们是党密切联系学生党支部、共青团、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他们积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同青年学生的联系,紧紧将青年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再次,大学生党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中坚力量,积极分子,他们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同学,他们很多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同学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在同学之间树立了榜样,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六)功利性(趋利性)

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入党来增加自身工作的砝码,这样至少有自己政治资本,很大程度上,这样的举动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面对这样一些群体,当然这一部分群体是少数,但是不排除。这样的一个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很难教育,因为他们把一种信仰当做了一个仅仅是增加就业机会的砝码。

二、遵循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注重情感,以情感人

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受教育者为本,构建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教真育爱,用爱育人,注重感情的交流与互动,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者要将教育人与关心人紧密结合起来,在受教育者的成长中彰显教师的本色。大学生党员跟其他学生是一样的,跟教育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该是情感上的朋友,求知路上的伙伴,大家共同的努力构建美好和谐的教育环境。作为教育者,坚持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本,切实加强交流,成为受教育者的良师益友,在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的同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和真情实感教育、感染受教育者,增强受教育者的党性修养。

(二)时效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当前,大学生党员的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积极活跃,易接受外界事物和新鲜事物,要结合他们的这一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实时、适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给同学们,要结合世界、国家、省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增强教育内容、教育主体的时效性。随着大学生党员接触社会机会的增加,他们比较关心国家、社会,善于认知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但是由于他们接触社会的时间不长,社会阅历不够,经验不丰富,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和党员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思考,引导广大的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工作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增加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就体现出了其实效性。

(三)广泛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作为教育者本身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十分广泛,在对所有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由于学生党员在家庭情况、文化素质、性格特点、思想状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每一个大学生党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具有其特殊性,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解决大学生党员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忌“一刀切”。

(四)阶段性和持续性

高校每年都举行党员培训、业余党校、团校培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建设工程等等一系列的党员基本素质的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这样的工作是阶段性的,呈现出一定的间歇性和时段性。但是在学生党员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还是必须重视过程的教育,每年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还是要进行“跟踪式”教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一个阶段性与持续性紧密结合的综合作用的过程。

(五)典型示范与自我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党员中表现出了许多的优秀党员,他们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他们在同学中树立了榜样,作为教育者而言,就应该善于挖掘这些优秀分子,通过开展各种先进的评选活动,形成典型示范,在言语、行为上带动周围的同学,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这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才对矛盾起决定作用,大学生党员要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内化,将外部的有利的、有意义的内化为自身的只是储备,这样形成典型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良好格局,促进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对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以“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党支部,保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从组织上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教育学生党支部是党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建设一个具有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党支部,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组织保障。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其在党员教育和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开创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格局和新局面,创新思路和方法,积极推行“一个党支部书记带好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带好一个班、一个党员带好一个组,一个党员帮扶一名贫困学生的”思路,通过党支部、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积极营造“五好”“五带头”的良好氛围,从组织上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二)以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理论结合实践,多形式、多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增强教育的鲜活性和感染性

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重在实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的教育作用,不断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重点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鲜活性与感染性。一、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党的知识竞赛、座谈会、宣讲会,参观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等等形式,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进行党员的教育实践。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党员从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志愿者下乡服务活动,这是十分有必要的,积极组织大学生党员赴边远山区、社区进行志愿者活动,积极推进知识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只志愿服务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三)以“大学生党员考评制度建设”为基准,不断促进大学生党员制度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考评奖励机制,促进大学生党员制度建设,促进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成功

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制度建设是关键,我们应该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来管人,同时永不拘泥于制度。要以制度的形式将党员的发展、成长等等体现出来,形成制度性的考核考评机制,通过评选优秀党员、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等等的途径,将考核考评机制常态化,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促进大学生党员不断体改和进步。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基础,加大对学生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进行重点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以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党员还是大学生中的一员,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大学生党员中的特别优秀的同学,进行重点培养和训练,不断向他们施压,在此过程中不断促进他们成长、成熟。大学生党员的管理还是大学生党员为主体,体现其主体性,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人、锻炼人。促进他们理论水平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重点选拔培样优秀分子作为党的后备力量,积极推进大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