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技巧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提高教学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教学技巧范文1

【关键词】提问技巧 英语教学 实效

英语是职专重要的必修学科之一。目前,职专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由于班级学生多,英语基础差别大,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难度加大。提问多了、提问少了、提问过难、提问过于简单,都会影响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如何提高提问技巧,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

一、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导入式提问、讲解式提问、复习式提问。

以Lesson 58 NOISES IN THE NIGHT(Ⅰ)为例:本课是如果讲解形式过于单调,可能会使学生出现疲劳现象。因此,课堂中可随机提问以下问题。

1.What?蒺s the problem with a young lady?

2.Was her life in danger?

3.Who will get the lady?蒺s money when she dies?

4.Is her uncle the very person who wants to kill her?

5.Why did the famous detective decide to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lady?蒺s room?

6.Who wants to kill the young lady?

通过提问1、2问题导入新课,学生们注意力就会被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吸引,新课在学生对故事结果焦急地期待中进行。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提问制造一些悬念,3、4问题使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张的故事情节吸引、控制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课堂的学习气氛紧张而又愉快。

最后,通过问题5检查、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同时,问题6又为故事的续集NOISES IN THE NIGHT(Ⅱ)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二、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以Lesson 26 and Lesson 27 EARTHQUAKES为例:对部分学生而言,课文内容较难理解,课后问题设计偏难。因此,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尝试按课文顺序对问题重新设计如下:

1.In what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San Francisco?

2.In the spring of 1906,what happened to San Francisco?

3.How many people lost homes after the earthquake?

4.How many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and the fires?

5.What happened again in the city in the fall of 1989?

6.Can you tell the reason why there are earthquakes?

7.Why did the two worst earthquakes both happen in San Francisco?

8.What shall we do to make sure earthquakes do not destroy whole cities?

其中,问题1、2、3、4、5相对简单,比较适合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只要细心,就能轻而易举地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6、7、8相对偏难,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将语言重新加工,比较适合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较难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使之简单化。比如,问题8可以进一步分成以下几问:

Is it a good idea to built houses along the lines where two of the earth?蒺s plates join together?

Is it a good idea to build houses on sand?

Can weak buildings stay up in an earthquake?

三、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单个回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例如,在讲授Lesson 34 EARTH、AIR与WATER三篇短文时,可以穿插以下的一些问题:

1.Why is the area of desert growing every year?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3.What is the general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

4.What shall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1、2、3问题概括性强,答案涉及多个段落,由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复习。

问题4则适合全班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会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关键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动脑筋想,开口说。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加强。

结束语:

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规律,值得大力提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辞,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通过提问,相信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提高教学技巧范文2

一、以“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故意设置一个悬念。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出示题目:“小明今年8岁已经过了8个生日,可爷爷只过了15个生日,这是为什么?”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里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后我告诉学生,答案就在今天要学的内容里。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全部集中起来。

二、用讲故事、猜谜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有时,数学课安排在最后一节,学生刚学了语文,心理还未平复,这时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选择教法: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以巧妙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把高斯“1加到100”的故事娓娓道来;教“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猜谜语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设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到数学课的知识点上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利用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游戏要因势利导,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后半部,适当运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教学“元、角、分”的练习题中,我设计了“跳蚤书店”的游戏。请一位学生当销售员,其余学生当顾客,到“跳蚤书店”买书。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学生的生活,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加入到游戏中来,望着书店里想买的书,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我及时将商店里要卖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上标的算式,算得出价钱就能买到想要的书。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自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电教手段吸引注意力

电教手段给学生提供了确切、鲜明的直观材料,如果某一类形象特点集中出现,学生就会通过形象中典型的一面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获取知识。电教手段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大增。

例如在讲授小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些学生对被乘数和乘数的实际含义不太理解,听得昏昏欲睡,这时我打开投影器,让3个学生每人摆2朵,从而写出加法算式“2+2+2=”;再让学生摆“”图,每组3个,共4组,并写加法算式;最后再让学生摆“”图,每组摆4个,共5组,也写出连加算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然感觉学习起来轻松容易。

五、利用竞争法吸引注意力

不难发现,每个人一旦对事物有了胜负优劣之争,其注意力必然倍增。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比赛中去完成学习任务。

如我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口算时,常常分组练习,并鼓励大家:老师给每组出5道题,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结果学生格外来劲,注意力特别集中,谁都想为组里争光,教学效果特别好。

提高教学技巧范文3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5-0000-02

Explore Teaching Skills,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Based

Zhen Jianhong

(Linpi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Hangzhou311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itself,the use of stimulating interest in learning,make full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with emphasis on training segmen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This train student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otivation;Learning enthusiasm;Practical ability

一、创设学习动机的激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因疑生问,从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是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人们常说恨铁不成钢?”;又如“神六及神七究竟神在哪里?”此类问题学生往往会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备课时做个有心人,认真钻研、细心体会,在教材中多发现一些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并使之变成富有启发性、诱导性 、探索性的问题,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途径。

二、培养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一)培养师生教学相长的情感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在知识、技能上的传递,也是师生在情感、心理上的相互沟通。更多的时候这种沟通先行于并决定着知识技能的传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是否喜欢一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喜欢任课教师。教师对本学科的激情和热爱以及良好的动手能力都是很有效的情感催化剂。

(二)培养课程智美兼具的情感

对于《机械基础》课程而言,教师可从绪论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课程情感。教师首先要形象地说明课程的价值之高和知性之美:比如机械是人类双手的助手,也是生产力提高的阶梯。比如机械知识无处不在,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唇齿相依手足情深:衣服的面料是通过纺织机械加工出来,而衣服的制作是通过缝纫机械的加工完成的;美味的食品从原料的种植到后期加工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使用;人们的住房,从建筑材料加工到房屋的建筑、装修同样需要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在“行”的方面,道路的建设、代步的交通工具等等,更少不了机械。学好《机械基础》知识是我们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石,更是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良师益友。在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通过自己的“专业情感”来培养和巩固学生对课程的情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培养教具直观可触的情感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制的教具、模型等实物和购买一些现成的教具等,把枯燥高深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充分展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热爱观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带着一种好奇心进入教学中,从而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要点。其中不少教具我还主动展示让学生触摸把玩。例如演示曲柄摇杆机构两次共线的运动情况,证明曲柄存在的条件、死点位置、极位夹角、急回特性等问题,感受非常直观,避免枯燥乏味的讲授。展示教师自制的CAI课件,可以把黑板上无法显示的机构的动作和运动,应用二维、三维动画以及录像进行动态模拟仿真,便能快速、清晰、逼真地予以显示,使学生易于理解。例如:机车车轮联动机构是应用平行双曲柄机构的实例;飞机起落架是应用死点的实例;各种类型的齿轮机构啮合传动的三维动画;渐开线齿轮啮合原理的二维动画显示等。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常用机构的类型、运动特点及其在机器中的应用,把不便于观察的实际机械、各种机构的动作用多媒体课件或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当然,借助于影视多媒体等影像也是极为可行有效的。

三、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实践兴趣和能力

教授知识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学生化知识为各种能力,并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自主者。因此我们必须架设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大力提升教学质量。这方面,我也作了一些尝试:

(一)把生产和生活实例带进课堂

鉴于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但定性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却较强的特点。我们尝试把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融入课堂,避免了纯理论教学可能带给他们的厌学情绪。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课程魅力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各个实验现象及规律进行归纳,得出规范性的科学结论。教师在科学地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机械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即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并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对于实用性知识,教学者必须设法让学生弄懂、学会、致用。

(三)实验为主,巩固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有个配置良好的机械基础动作模拟实验室,学生可在实验室中观察和了解到各种机构的型式、运动特点及工作原理,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不易看到的机构,如不完整齿轮机构、摩擦轮传动机构及各种间歇机构等。我采用了教学时间内全天候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都可以进入实验室。同时,利用学校现有的其他条件和设备,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实物。

四、重视研究性课题的引导作用,反哺课堂教学

研究性课题,虽然主要利用课余时间,但是如果我们把握指导得当,不但可以是课堂的延伸,还可以反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由于研究性课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课题有较高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并感到乐在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开端,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如果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一些知识问题,他们自然会去教材中寻找或者来向老师求教,如果老师因势利导,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关于具体机构与抽象运动之间的联系说明一直是难点所在,学生理解困难,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习积极性。我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性课题将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实例,抽象为基本原理、理论,还原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了。如“平面连杆机构”这节内容中讲到“脚踏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结合这一知识,可以“脚踏缝纫机踏板机构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内容主要是如何将缝纫机踏板机构各构件抽象?杆件长度如何确定?运动形式是怎样的?一个运动周期中有几个死点位置及如何越过死点?如何改进该机构?类似课题的研究,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价值的。

在研究过程中还使学生对机械有了完整的概念,初步能将机械的原理设计与执行机构、传动机构的设计有机结合,也能将机构运动设计和结构设计结合起来,并且能把机械创新设计方法应用到整个设计过程中。通过这样一个有效循环,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还发现,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涌现出不少奇思妙想,逐渐学会了用科学、创新的精神去学习。渐渐地,探索成了学生最大的乐趣;这不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和兴趣,学会了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自然、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学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更多的知识,特别是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精神。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些平时基础差、厌学的学生都开始主动、自觉地学习。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这对他们进一步学好《机械基础》具有深远的影响。

诚然,任何的方法和技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古人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思考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技巧,才能常教常新,使我们的有效教学具有恒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J布罗菲著.激发学习动机[J].陆怡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高教学技巧范文4

一、认识信息技术

所谓信息技术不仅指计算机,还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大革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 PowerPoint、Flash等;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Fireworks等;音频视频剪辑软件,如Premiere等;能够娴熟地从网上、电视节目和影碟中收集、编辑资料,能够进行图像格式、声音格式、视频格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熟练地将搜集的图片、视频、音频进行剪辑,整合制作出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所用。只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设计出精美、生动、活泼,能够带给学生强烈感官体验的多媒体课件,才会更吸引学生的眼球,才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的各方面知识,掌握更多技术,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二、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与学习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例如,在学习《在星空中(一)》这一课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情境创设,成功地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我是歌手第二季》中张杰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曲作为导入,以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结合歌曲引出与科学主题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师:同学们,夏天晴朗的晚上,天空中会出现很多很多的星星。你认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哪一颗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星空图,并与学生互动: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认识哪些星星呢?大家知道星座吗?你对星座有哪些了解?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强了,可以让学生开始讨论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歌曲、图片等辅助情境创设,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有兴趣参与科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三、应用信息技术,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有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实现音、形、色、图等为一体,给予学生强烈的冲击感与新鲜感,从而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一些无法利用言语表达清楚,或者直接实践操作的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突破难点。

例如,在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这一课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科学内容呈现方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教师将“地形”这一部分的内容制作成微课形式,里边包含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以图文形式进行解说,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内容。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播放微课,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进行互动学习。在播放结束后,教师直接引出问题: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开始根据刚刚所学习的微课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这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从而快速得出结果,并展示。为了完成知识的迁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刚刚所学习的地形地貌知识,深入分析自己家乡的地形,以及特点。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将科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形式,引出相关问题,进而细化到学生家乡的地形进行学习,逐层深入,促进知识运用。

四、应用信息技术,开阔视野,互动学习

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只有与学生互动,课堂氛围才会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师生问答互动为主,虽然有效,但学生体验不到新鲜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网络资源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教师可以创新科学课堂的互动形式,以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开阔学生视野。改变了课程资源的观念,课程资源的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还应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卵》这一课时,教师依托信息技术,优化和创新课堂互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可能通过书本上的知识简单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卵,但是书上文字图片是有限的,明显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检索和查找学生所提出的有关动物的卵的相关问题,比如在电脑上输入“世界上最大动物的卵”,“世界上最小动物的卵”等等,把这些答案呈现在屏幕上。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很多,通过交流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样新颖的互动学习一下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学习,从而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之后还可以在课后发动学生从网络上寻找本节课留下来的问题,下节课可以继续交流。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互动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科学学习需求,学生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效开阔自身的视野。

提高教学技巧范文5

[关键词]英语教学 优质课 教学技巧 课堂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48

近砉勰α擞⒂镉胖士纹辣龋听了十多节精心准备的参赛课,整体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最大的感触就是优秀的教师都有以下共同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词汇丰富,课堂充实;善于利用各种教具;有出色的表演能力。具体来说,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利用下面这些技巧诠释自己的。

一、懂得融入

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很不熟悉,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尽快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就显得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就打破机械、呆板的公式化问候:Good morning.How are you?...一边问学生如 “What’s your name? I’m glad to know you.”等,一边和每一位学生握手或拥抱。这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的教师则从自己的姓名上做文章,说:“My family name is Yang. Who shares the same family name with me? My second name is...Who shares...”对于和教师拥有同样的姓或名的学生,教师会走到台下与之寒暄或握手。有的教师则是通过巧妙的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播放学生喜欢的电视剧《家有儿女》的精彩片段后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parents in the show? Why?” 当学生回答说喜欢民主、理解子女的父母时,教师顺势说自己就是这样的老师,而且说:“Do you want to check what I said about myself and know more about me? If so, let’s go together! ”

二、让学生有成就感、充满信心和活力

有的教师尽可能教学时语言生动,非常富有感染力,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例如有个教师总会用升调说出:“Boys and girls! You are the best in your teacher’s eyes! You are the cleverest students I’ve ever seen!”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穿插类似的表达,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师的尊敬和关怀,体验到学习的欢乐与成功。古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于是课堂上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讲述、淋漓尽致地表演。

有的教师布置小组讨论并produce a letter。有的小组不仅写出了信,还在信纸上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设计得精美漂亮。教师适时地大加赞扬,并给予物质奖励,学生直至下课时还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会更加积极踊跃。

有的教师在处理知识点时采取师生互动形式。本来英语知识点是枯燥乏味的,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采用竞争机制。学生对难的知识点可以先提问,能回答出来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会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还可以要求其他学生做自己出的题目,如翻译、选择、填空、接龙等,教师也被学生当作同学提问,答对的加分。真正达到了“Learning is fun. Learning is not punishment. Learning is not suffering.”的境界。

三、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学中,师爱是基础,起主导作用。

有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上课愁眉苦脸,气色不好,他不怕影响公开课的进度,拍拍那个学生的肩膀说: “Are you feeling well now? Anything wrong with you?”那位学生即使有点不舒服也被老师的细心打动了。从学生那善意的笑声、敬佩的眼神里,我感到了教师的慈爱必然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敬爱。注意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情感,这也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有的教师上课前很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课件,应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引导学生回答、做游戏、猜谜、讨论、欣赏音乐等。教学话题是关于teenage problems,教师通过问“Do you have a problem? Tell me and I would like to help you!”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表演,引起了学生共鸣。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提高教学技巧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独角戏 提问 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问题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引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问技巧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滔滔不绝的唱独角戏,“满堂灌”式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设置好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设置问题,掌握提问技穷呢?

一.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仔细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基础,让问题能很好的适应学生,同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是经过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后的产物。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漫无目的或不着边际要突出教学目标、重难点,这样才能更好里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设置问题的方法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若还是从旁绕道,旁敲侧击,就显得有点臃肿和多余,这类知识,属于知识掌握的最低层次――识记。记住就有,没记住就无,所以应该直接发问,比如基础字词的读音、文言知识、文言词语的含义、文言句式等都可以这样。

2.设置台阶,梯度上升

一般的文章都要些很特殊的句子及字词如总领句、情感句、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眼、诗眼等,若能关注它们并能很巧妙的设置问题,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有时文章的主旨会很难分析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些小问题把主旨这一大问题具体化,细小化,便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法下爪。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用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课堂经历,问学生的问题,他们却回答的或不着边际或只是蜻蜓点水。这时老师就应该很巧妙的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言归正传。比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我提问,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有几个学生只是分析性格,却不谈怎样表现,我就引导让其他学生分析出这个问题是想考察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该分析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很好的分析,同时也给它们一个教训:审题,推测出题人意向至关重要!

4.大胆假设,具体论证

有时分析文章要尽可能的拓展思维,大胆假设,然后细心验证其存在合理与否。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的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5.补充空白,再现情景

所有的感慨都产生于一种情景,如果孤立的去理解感慨,可能只是剜肉补疮,无以治本。所以必须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情景,然后再现作者的思维踪迹,这样理解就浅显多了。比如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对母亲的回忆那一部分,“而母立于兹”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问题是:你能想到当时哪些情景和活动呢?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的对母爱的理解融入,体会作者的母爱就很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