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理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现代法理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现代法理学范文1

 

一、我国传统法学的渊源、背景及其历史性检验分析   没有现代化的法学理论指导,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法律实践、发挥以法治国的极大功能。这一命题还未得到法学界的普遍肯定,但已为近年来大量法律实践的事实所证明。实践中存在的以言代法、以文代法,有法不依等现象,以及法律的人民主权远未树立,“以法治国”未能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一样立为国策等,其思想认识根源在于未能实现法学理论观念的现代转变与更新。其中关键又在于把我国传统法学(指五十年代从苏联照搬进来的维辛斯基法学)当作马克思主义法学,苦苦坚持,以致在法律教科书上写的、“普法”课上讲的、书店里卖的、法学报刊上发表的、法学殿堂里传授的,基本上仍是五十年代从苏联搬进来的那套理论观念:即法起源于阶级斗争的不可训和‘起源论),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本质论),法是阶级斗争或阶级统治的工具(功能论),法与阶级共存亡(发展论),法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特征论)等五条大纲。至于原始社会没有法、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法、以及惠新宋同志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即使有环保法、森林法等社会规范也“不是法”等,则是这五条纲领性理论的必然推理。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传统法学的渊源,它原原本本地载在维辛斯基著的《国家与法的理论》(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一书之中。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这套理论的产生是有它的时代背景的。它适应于苏联当时高度集权的产品型经济,意志型经济,在政治上推行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科学上批判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等巨著,它是这一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而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它的很多东西是附加给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特体现单一“统治阶级意志”,实行所谓“阶级统治,的人治型理论。远非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本义。   在苏联这套法学理论与“政治就是阶级斗争”的政治理论相互配合,作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指导,统治苏联政法界以至社会达半个多世纪,至现在问题才充分暴露出来。在我国这一理论对让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危害也已为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实践所证明:   (一)在“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法律就是统治阶级意志”、“阶级斗争工具”相互配合的理论指导下,50年代末法律、法学本身几乎也受到否定。法学刊物停出,法律学校停办,法学研究机构波撤销,公开不要“法治”而施行人治,法学与社会的发展遭到极大的挫折。在这一过程中,法学理论对社会建设实际上是起了帮倒忙的破坏作用。   这是解放后这种法学理论经受社会实践的第一次严峻检验。   (二)60年代初虽然开始重视法律,在方法上也作了一些纠正,但仍未提高到政治法律的根本理论上来认识,于是在同样的政法理论指导下,发展至“”的十年动乱,使国家主席和一大批党和国家的元勋横遭迫害,大批冤假错案祸及不知多少人民群众,国家经济建设濒临破产边缘。这是传统法学理论解放以来经受社会实践的第二次严峻检验。   (三)粉碎“”以后,人心思法,人心思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批判了高度集权的“意志型”、“产品型”经济模式,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开放、改革,使经济建设获得空前的繁荣,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法学理论观念基本上仍是五十年代的。于是理论及实践严重冲突,宪法上明文规定人民民主专政,法学理论却要坚持“阶级统治”。当前,法制建设日趋完备,而法治状况却远不能令人满意,与这种理论观念未能转变有极大关系。’己束缚了人们的民主思想意识,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国家能否走上法治的轨道,我们的法学能否科学化、现代化起来,应该说,我国法学当前又面临着社会实践的第三次检验。   二、对坚持维辛斯基法学的种种“理由”的批驳   维辛斯基法学的核心是阶级论,即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和阶级统治(工具)论。   坚持维辛斯基法学的同志以种种“理由”为这种理论辩护,阻碍法学理论的创新与现代化。这些理由,从新近发表的论著来看,主要的有:   (一)马克思早期言论的未“成熟”论。我在《论法学现代化与法的本质概念的科学表述》(《政法论坛》1985年第3期)等文中,引用马克思1842年投入社会实践以后说的法律“应是人的社会行为必备规律”、“应是人民意志的表现”、维护剥削阶级特殊利益的法律是统治的剥削阶级意志的表现等,指出马克思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是系统论的,而不是统治阶级意志单一因素的质点论的。它具有多层次的系统结构,深层次是客观规律性、科学性,其次是社会性、人民性,再次则是阶级性(包括革命的阶级性和反动的阶级性),法律的阶级性随着社会发展至阶级社会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失。但它的科学住、规律性、人民性、社会性不但不会消灭,而且将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而更加完善。相对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对不同论战对象的需要,马克忍、恩格斯等有时强调法的本质的某一方面,这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但是,在学习他们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时,务必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而不可固执于某一方面仓例如统治阶级意志性),甚至将之僵化起来,并将之运用于任何条件下的社会实践。   有的同志不同意以上分析,认为马克思早期说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性、人民性等话时还未“成熟”,应以《共产党宣言》上说的“统治阶级意志”性为“依据,而不应是马克思早期关于法的那些言论”为准,否则就是以早期的马克思的言论来否定经已成熟了的马克思主义(详见孙国华《也谈法学的现代化与法的概念的科学表述—与吴世宦同志商榷》、《政法论坛》1985年第6期)。笔者认为,这种成熟不成熟论、早期与晚期机械割裂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共产党宣言》(1847年)发表以后的第三年(1849年)马克思还说,法律“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马恩选集》第6卷第229页)而不只限于“统治阶级意志”的单一表述。#p#分页标题#e#   以《共产党宣言》来划分成熟与不成熟的界线,这时应是更成熟了吧?里至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时,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形,1882至1884年中所大量论述的,由人民行使主权的原始父系氏族社会的又惯法、继承法等已是白纸黑字,有目共睹的。难道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三十六、七年以后,马克巴连局恩格斯反而又都不“成熟”了吗?!这一成熟与不成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白应以社会实践为唯一的检验标准,而不应由什么人来一锤定音。   (二)目击为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大量论i正的原始父系氏族社会的习惯法,有的同志认为应以目击为准,这些法律我们现在看不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是奴隶制法律”,如不以目击的为准,,就会把法律等同于辩证“法”、教学“法”、绘画“法”等的“法”了(见《光明日报》’1986年7月。日吴大英等文)。笔者认为,这种论点实际上把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已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连向梅因、摩尔根等前人的研究成果都一起否定了。事实上对任何问题如排斥逼近法、演绎法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演化相结合等等的多种方法,科学将寸步难行,非要目击300万年以前的了、是怎样起源的,则人类起源问题将水远只能是个谜,恩格斯的从狱到人的论述也就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了。   (三)法学不应研究论。有的同志认为,法的“原始社会那部分(指法的起源问题)我们不可能掌握现实材料,应由历史学家去研究(见张友渔《一个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中国法学》1987年第2期)。这就是说,法学不应该研究法的起源,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也是相悖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原始社会“对一切未来的世代来说,总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时代,因为它建立了全部以后的更高的发展的基础。”(((马恩选集》第3卷第155页)也正因为这样,他们高度评价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恩格斯把它看作可以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相比美。任何事物不弄清它的起源这一“基础”,不弄清它的来龙和去脉就羌法弄清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进而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我国原始社会史的建设,对我国社会科学、历史科学、法学等有着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儿乎所有的专门史,如政治史、法律史、科学史等等,都必须从这里写起。弄不清人民在创造法律文明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人民维护法的公正性的斗争是法律发展的动力,树立起法律的人民主权至上观念,而坚持法的“阶级统治”观念去研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其结果很可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四)没有实践经验不可论证论。有的同志说:“在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可以想象现在意义上的法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还没有实践经验,不可能作出以具体事实为根据的科学论证”(见张友渔《一个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中国法学》1987年第2期)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是不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虽然没有实践经验,但却进行了规律性的预测,作了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论证,绘出了美好的大致图景,鼓舞千百万人为之而努力奋斗。恩格斯《在爱北裴特的演说》中说:“到了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争端将通过仲裁法庭来调解。”(《马恩选集》第2卷第608页)同志也说过,“看来,法庭一万年都要,因为在阶级消灭以后,还有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人们之间还会有斗争。……不过,斗争改变了性质。”(《选集》第5卷第319页)同志的论述与恩格斯的论述前后相距一百多年,具体用语虽不尽相同,但基本思想却是一致的,这些论断究竟有什么错误而必须抛弃不要呢?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不存在有任何危机的。维辛斯基法学自我封闭于“统治阶级意志”与“阶级统治”,确实存在着很大危机。随着改革、开放越深化,香港的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的实现,这种危机必将越来越大。   (五)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系统整体同一论。这是惠新宋同志新近提出的“理由”。他在《评扩展了外延的法的概念及其理论意义—与苏晓阳同志商榷》一文(《政法学刊》1986年第2期)中说:“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思想来看,他们认为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不存在阶级和国家。那么,原始社会没有法,共产主义社会法和国家一样要波放进历史博物馆的结论得出,恐怕不需要很复杂的逻辑推理。”为什么呢?在惠新宋同志看来道理很简单,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因此法律必然要与阶级、国家共始终,消灭了阶级与阶级国家,法律自然要消亡。“脱离系统的部分,不再具有系统原来的性质和功能。一”因此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即使有“环保法”和“森林法”的“调整措施”,但这种“《环保法》和《森林法》不是法。”笔者认为,讨论问题不能避开历史和现实,而只从概念上去推理。历史和现实是否巳经证明了法和阶级、国家系统是同存亡、共始终的同一系统,或者法律只是阶级和国家系统的子系统?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原始部落的社会实践与前人的科学实践,肯定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已有习惯法,习惯法也是法,它不限定在阶级和阶级国家的边界以内,这扰已经说明了问题。按马克思、恩格斯对概念的全面、系统表述,法应是社会或国家权力机关制订、认可并依其权力的强制性保证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它的本质具有上述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它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权力或国家权力的强制性;二是对社会必备行为的规范性。权力的强制性可以为剥削阶级国家的统治阶级所掌握(实际上是篡夺、,也可以为广大人民或人民国家所掌握,录J削阶级、阶级、阶级国家消灭了,人民或人民的国家仍存在,它不会随阶级国家的消灭而消亡。因此法和阶级国家是社会系统的两个相互交叉的子系统,它们相互联系却又不是不可分割的,也不是以一方的存在为他方存在的前提的t’i口互依有”的.  #p#分页标题#e# “脱离系统的部分,不再具有系统原来的性质和功能”,同时“它仍具有自身的性质和功能”这一系统论原理是公认了的。惠新宋同志只要前半句,不要后半句并将之运用于说明环保法、森林法等脱离了法的体系(总体)就不再是法了。这里最好还是让事实来说话,而不要停留在概念推理上兜圈圈。事实上,苏联和东欧不少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后,把解放前的民诉法、刑诉法甚至民法中的婚姆法、继承法不予修改的承袭下来继续使用,是否这些脱离了它们原有法体系的法就不叫作法,而只能叫什么“调整措施”了呢?它失去原系统的整休性功能,却仍保存有自身的特性和功能,新政权肯定它作为一种法的特性和功能,把它放到新的系统中,又给它以新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把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系统整体的特性视为完全同样,对此就是无法理解的。肯定“脱离系统整体的部分,不再具有系统原来的性质和功能”而又肯定“它仍具有自身的性质和功能”这才是完整的系统论原理。把“组成部分功能”完全等同于“系统原来的性质和功能”是违反系统论原理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环保法》和《森林法》同样具有权力的强制性和对社会必备行为的规范性,具有法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只能叫作“调整措施”,而不能叫作法呢?回答只能是:因为它没有了阶级性。那么人、文学、哲学、文化、教育、艺术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将失去阶级性,是否也都因此而不能再叫作人、文学、哲学、文化、教育、艺术,而都要苦费心机地想出什么类于“调整措施”等的’“高等动物”、“人学”、“折学”等名称来呢?一’   三、重申几点希望   为了促进我国法学科学化、现代化,加强法学方法论研究,这里,笔者根据新近的情况,再次提出几点希望:   (一)提高法学学术讨论水平。采用实事求是的、认真负责的、指名点姓、注明出处的讨论,这在国外包括苏联等国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国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在学术讨论文章中指姓点名开展批评,却被视为严重的政治问题,于是正常的学术批评搞不起来,有些批评变成了无的放矢的“客里空”,例如,有的同志先由自己主观仕撰出一个维护自己、利于自己批判的观点,然后冠上“有的人”的“客观对象”,进行“严肃”的批判。   上引的几篇文章中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这种情况。它降低了法学理论讨论的科学水平,不利于实事求是的讨论问题,必将影响我国法学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   (二)多面向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少搞对经典著作的片面摘引,打“语录仗”。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法学问题的论述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在总体上又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只有全面的、系统的理解才能把握其精髓。我国法学理论上的一些问题,久争不决,与我们的学风有很大关系。在学术讨论中,对一系列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往往不敢正面接触,很多时候只是从经典著作中引一段话来作回答,而不问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人讨论的什么问题而说的。于是你引这段,我引那段,相沿成风,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我国法学理论落后,现代化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多讨论与解决实际问题,少搞些“概念搬弄”的不实之风。在社会上,现在有一股“文非”的不实之风,例如把“错误”写成“失误”,“涨价”写成“调价”等,这一不正之风也吹进了庄严的法学殿堂,例如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哪一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对于占总人口80%的农民与其他阶层的人民在法律上的地位与作用如何看待?有些论著不作如实的回答,却搬出一个“人民阶级”也是“统治阶级”i均慨念,又不对“人民阶级”概念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是基于什么情况而概括出来的?其作用和意义何在?发展前途如何等给予说明。又如,我国解放前延安等抗日根据地制订了很多法律,当时的人民政权仍不是统治阶级,国家也未正式成立,这些法是否也是法律?惠新宋同志的回答是它“具有实质意义上的法的含义”,但“还缺少法的某些形式特征”。   至于缺少什么“形式特征”,“缺少这些形式特征”而只具实质性含义的法是否也是法?又避而不提。惠新宋同志认为“过多的限制词不是科学上严谨的表现,而是基础理论不发达,基本概念贫乏的反映。”但没有任何限制的这样搬弄、滥用概念是否沈很说明基础理论发达,基本概念就很丰富呢?笔者认为,只有按上述方向共同努力,我国法学理论界才能较快地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携起手来,面向现实,为我国法学、法治的现代化而贡献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现代法理学范文2

 

一、现代性与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现代性是个非常繁复的概念。它最早是由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首次界定其含义的。“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谁要是在古代作品中研究纯艺术、逻辑和一般方法以外的东西,谁就要倒霉!因为陷入太深,他就忘了现时,放弃了时势所提供的价值和特权,因为几乎我们全部的独创性都来自时间打在我们感觉上的印记。”[1]从文中可以看出:波德莱尔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阐释“现代性”,认同现时、当下;艺术要将“现代”与“永恒”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艺术研究不能陷入到故纸堆里,要肯定当时的个人的独特感受。   其后,现代性逐渐蔓延到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描述和侧重点,它的内涵与外延日渐丰富与复杂。   利奥塔在早期以其对“现代性”是一种宏大、垄断叙事或元叙事的批判而著名,他对现性、启蒙、总体化思想给予了猛烈的抨击,缔造了后现代重镇,但随后他又对“现代性”进行了“重写”,他说:“在现代性中已有了后现代性,因为现代性就是现代的时间性,它自身就包含者自我超越,改变自己的冲动力。”[2]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1990年出版)中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3]其显著特征是“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和“民主一国家”等。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单一的现代性》(2003年出版)中认为,现代性有四个基本准则:“1•断代无法避免。2•现代性不是一个概念,无论是哲学的还是别的,它是一种叙事类型。3•不能根据立体性分类对现代性叙事进行安排;意识和主体性无法得到展现;我们能够叙述的仅仅是现代性的多种情景。4•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只有当客观存在能和后现代与现代之间发生断裂的假定达成妥协时才有意义。”[4]卡林内斯库认为现代性有五副面孔,孔巴尼翁认为现代性有五个矛盾。事实上,有关“现代性”的观念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中外学者对此的解释举不胜举,而且不是简单、单纯的,其间还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那么,现代性有没有一定的统一性呢?“我们应当看到‘现代性’这个概念所具有的多义性、双重性、矛盾性和差异性,而不能教条地把它们简单化,但这不应当成为我们无限期地推迟对该概念进行必要解释的理由,成为我们含糊其辞的借口。虽然这个概念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历史层次、美学价值、意识形态动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使用中发现一些统一的语义场。”[5]无论在什么领域,如果把这个领域内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作比,就会显示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状态。国内一些论者认为:“‘现代性’关涉到的应当是现代的一个最抽象、最深刻的层面,那就是价值观念的层面。作为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现代性’体现为以下的主导性价值: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个人本位、主体意识、总体性、认同感、中心主义、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征服自然等。与之相应的是,作为前现代社会,即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前现代性’体现为以下的主导性价值:身份、血缘、服从、依附、家族至上、等级观念、特权意识、人情关系、神权崇拜等……”[6]在精神状态上,“现代性”相对于“传统性”的因循守旧表现出的是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相对于“传统性”的闭关自守、自以为是是视野开阔、思想自由。“现代性”还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反传统”,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   在对“现代性”有一些了解之后,让我们再去追问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钱中文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他认为:“在文学理论中,探讨现代性问题,自然不能把它与科学、人道、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及其历史精神、整体指向等同起来,但是又不能与之分离开来。文学理论要求的现代性,只能根据现代性的普遍精神,与文学理论自身呈现的现实状态,从合乎发展趋势的要求出发,给以确定。”“当今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文学理论自身的科学化,使文学理论走向自身,走向自律,获得自主性;表现在文学理论走向开放、多元与对话;表现在促进文学人文精神化,使文学理论适度地走向文化理论批评,获得新的改造。”[7]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可以追溯至中国近代,国门被迫打开,欧风美雨之下,文学理论实现自主,文学理论不再置于文学创作之后,产生了成仿吾、冯雪峰、林伯修等大批职业理论家;文学理论实现学科化,文学概论赫然出现在大学课程表上,脱离古学、经学,得以建制。但是,其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一度中断了,直到20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在中国再次掀起新高潮,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再次启动。   二、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   从20世纪晚期开始,中国文学理论重新走上现代性追求之路,在这条崇尚独立自由、追求主体意识、富于反省反思的求索之路上,既有中国文学理论自身的孜孜不倦、自强不息,又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之于的重大影响。   首先,20世纪80年代初文艺美学学科的提出,预示了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追求起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开始走出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氛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8]人们开始普遍关注从美学角度思考文学理论,把审美感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根本特性。由此,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学科———文艺美学。文艺美学是新时期学术研究突破“左”的思想禁锢和僵化理论模式的重要成果,是对文学是“阶级斗争工具论”等庸俗政治、社会文艺学的反拨,它要求文艺研究要有自主性、自律性,要回到文艺本身,注重文艺的审美特性。文艺美学学科的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和必然,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起步。同时,它倚重的美学视角,从审美话语阐释文学艺术,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进入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文艺美学从诞生起就具备的研究方法的多元、研究视野开阔,也使得中国学者接受相对陌生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变得容易。#p#分页标题#e#   其次,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在现代性精神诉求中走向开放、多元与对话。在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主体性大讨论”是不可遗漏的,它涉及的人员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所具备的理论之深,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惹眼的学术景观之一,它是学术研究转型的一个关节。钱谷融、李泽厚、刘再复等人在这场大讨论中对“人”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与深化,使文学理论界普遍认为文学理论应以文学审美活动为核心,以探求文学活动审美规律为根本。文学理论研究回到了文学本身,获得了自我,正是在此基础上,现代西方文学理论以其特色为中国学者所借鉴,并全面介入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涌入中国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包括:弗洛伊德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读者批评、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力比多”升华、白日梦、俄狄浦斯情结等理论为文学创作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分析提供了大量的理论资源,引导人们去发掘精神世界,从心理角度分析作品、作者和读者,对于打破机械反映论、关注文学内部审美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俄国形式主义特别提出“文学性”、“陌生化”的概念,探寻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如何在文学作品里将熟悉的情感体验获得新鲜感、产生美感。英美新批评认为形式就是内容,文学研究的本体就是文学文本,讲究细读。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对于文学研究采取的都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深切的关注度,文学研究回到了文学本位,有力地推进了对文学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探讨。结构主义者以语言学的术语和方法应用到文学研究上,对作品进行整体分析,寻找隐性的结构模式,深化了文学内部规律的研究,把对文学本体的认识推进到语言本体的维度。对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文学主体性追求中的影响,陈原诚和王宁在《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中,给予了恰当评价,(结构主义批评)“不仅仅是一种借用来的文学研究方法,其更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通过这种对文学研究的定位,和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一道突出了文艺作品自身的价值,实际上是确立了文学的独立品格,以之打倒传统的庸俗社会学的文学思想和批评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对整个文学观念的革新上,这种文学观念的革新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现代性。”[9]读者批评包括阐释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伽达默尔完成了阐释学现代意义的转化,他展开了一系列命题:“成见”、“视界融合”、“效果历史”,强调读者与“传统”、“历史”的对话。接受美学重点阐述的是读者接受作品的过程,形成以读者为核心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读者反应批评以重视阅读主体的能动性而著称。读者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催生了一种个人化意义经验形式———作为个人的读者的意义阐释权,意义不再是唯一固定的,而与读者的“成见”、“视界”息息相关,读者不仅是意义的阐释者,而且是意义生成的干扰者。西方读者批评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文学主体现代性建构中增加了“读者中心”的内容。   以弗莱为代表的神话—原型批评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界既陌生又熟悉。它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重视原始文化心理积淀,文化色彩浓厚,远离政治;其中贯穿了文学发展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互动逻辑,有力超越了机械反映文学理论;从文学整体文学传统中认识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具有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它被广泛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学寻根小说的分析中,不断启发中国学者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问题提到理论建设日程之上,进而丰富着20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文艺理论界对文学主体性的认识。   对20世纪晚期中国文学理论影响最深最广的“西马”社会批评:第一代以卢卡奇、葛兰西为代表、第二代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西马”长期关注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前苏联把文艺直接介入社会生活的工具论文艺观,充分肯定文艺以其自身的审美特性与社会发生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塑造上。“西马”将文艺的社会性与独特性较好结合,使得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不至于“向内转”而遮蔽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主体性研究也更加全面而没有走极端。   最后,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借助西方“后”理论进行自我反思和超越。由上文的分析可知,不断的反省、反思是现代性的重要特点,西方“后”理论是现代性的发展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对西方现论的颠覆和解构。   西方“后”理论主要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新历史主义等,它们的显著特征就是对本质与整体的“嘲弄”。   解构主义从结构主义阵营中分化而来,拆解、破坏文学形式本体观,认为把文学语言和结构看作文学本体是“逻格斯中心主义”的产物。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强调语言的意义不是生发于先验的外在于语言的实在或固定的本质,而是语言系统各种因素之间差异性关系的产物,这种语言系统向新因素敞开,因而不断改变着自身,语言以差异为根,是变动着的‘差异的系统游戏’,其展示出不可化约和不断增生的多样性”,[10]表明文学作品没有终极绝对真理,意义产生于文本的互文性、语言符号能指的滑动。   解构主义的观点对于文学主体认识构成了挑战,但同时也给中国文学理论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其视角伸向影视等更广阔的文化领域。   女性主义批评认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是男性视角、男性霸权的产物,主张以政治性、颠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艺术、文学批评,她们要通过对文学艺术的再解读、对女性文学传统的发掘来反抗男性社会,为女性争得文化阵地,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所以文学主体性在女性主义批评那里,经过了性别视角再烛照。#p#分页标题#e#   “后殖民批评与我们惯常熟悉的文学研究不同。它的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性’,而是将目光扩展到国际政治和金融、跨国公司、超级大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及研究这些现象是如何经过文化和文学的转换而再现出来的”[11]。后殖民批评具有“全球化”的批评品性,文学作品不具备真正独立的价值,而是国际政治文化视野下的观念反映体。后殖民批评促使中国文学批评家更加关注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为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提供更多借鉴。   新历史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历史的文本性”,历史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与文学一样,具有诗性、语言性、虚构性。它打破了文学与历史的隔膜,消解了“传统”的权威性,开拓了“文化诗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向外转,加强了文学人文精神化,促进了文学理论适度地走向文化理论批评。

现代法理学范文3

前列腺增生(Beg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临床上以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失禁);梗阻症状(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梗阻并发症(血尿,泌尿系感染,腹压增高所引起的症状,膀胱结石、上尿路扩张,肾功能受损)三方面为临床表现[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美国近年研究发现在51~60岁的男性中,组织性BPH发生率是41%,61~70岁占70%,81~90岁达90%[2-3],可见前列腺增生严重地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

1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BPH在中医上称为“精癃”,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癃闭”,“小便不利”等病机范畴,病位于膀胱,但与肺、脾、肾、肝的功能失调有关。肾虚气化不利和瘀血内阻是BPH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为脏腑虚损,久病必虚,穷必及肾,故以肾虚为主,实则气滞血瘀,瘀湿热瘀结,但以血瘀居多,临床上纯虚、实较少见,故肾虚血瘀,虚实夹杂才是基本病理机制。根据中医辨证而又分为:(1)肾虚(阳虚、阴虚):肾为先天之本,藏元阴、元阳。肾虚,无阳则阴无以生,阳虚不能温化下焦,气化不及州都,膀胱气化不利;肾气亏虚,正气不足,无以推动血行而致瘀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煎熬津液,致使痰瘀互结;肾虚气化不利和痰瘀内阻是两个重要方面;(2)脾气虚(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脾为后天之本,年老体衰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久病虚损,脾气不升,清阳下陷;气虚瘀阻,膀胱气化不利;(3)肺气虚(肺气不宣):肺主一身之气,肺为水上之源,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虚多因久咳久喘耗伤肺气或年老气虚及它脏病及肾;(4)下焦湿热(膀胱湿热、湿热下注):若中焦脾胃湿热不解,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能正常排泄;(5)肝郁气滞:肝主疏泄,疏泄失常,肝气郁结,影响膀胱气化,气郁血行受阻而致气滞血瘀;(6)膀胱瘀阻(浊瘀阻塞、瘀血成积):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若气滞血瘀致膀胱气化不畅,湿滞瘀血内阻,造成小便淋漓难出,小腹急痛难忍,甚则有堵塞感[4][5]。

2现代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良性前列腺增生在现代医学中病因至今未明,但有一点得到公认的就是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男性高龄。二是功能性睾丸存在。前列腺是由间质和上皮混合组成的器官,人体前列腺的生长和功能活动都处于一个多激素的环境,受多种因素的调配,正常前列腺生长的稳态平衡有赖于通过其间质细胞一上皮细胞间的通讯加以调节[6]。其中最重要的激素为雄激素。正常前列腺和BPH的发生和发展均需雄激素参与,但雄激素在上述过程中并非直接作用。前列腺生长动态平衡由雄激素通过间质-上皮相互作用间接调节[7],即通过间质的生长因子作用于上皮细胞的受体,刺激上皮细胞增值,调节前列腺的生长。

2.1双氢睾酮(DHT)学说双氢睾酮学说是Silteri和Wilso于1970年提出,认为DHT在组织中的集聚是BPH的致病因素。目前对于睾酮的认识,DHT的前体是睾酮,睾酮是由睾丸内的间质产生并受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信号调节。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转变成DHT,5-α还原酶是存在于细胞内膜(核膜)高度亲脂性的酶。前列腺上大约有40~50个附覆有上皮纤维基质是由睾丸的脉管组成。尽管上皮和基质属不同组织类型,但通过细胞信号,包括DHT及依赖DHT的生长因子的信号机制相互作用。DHT-5-α还原酶和雄激素受体存在于前列腺上皮和基质中。DHT可能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数种方式作用于前列腺细胞,使其增生[8]。

2.2雌雄激素协同学说雌雄激素在前列腺生长调节中的作用一直受到重视,现认为雌激素/雄激素(E/A)在前列腺增生发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在BPH发病中性激素平衡机制的紊乱起到关键作用。雄激素是前列腺胚胎发育所必需的,并也是胚胎再唤醒所必需的因素。间质细胞具有雄激素受体,而将前列腺上皮与间质分离后,上皮细胞失去相互作用。通过对睾丸雌性化综合症(Tfm)的前列腺上皮细胞与野生型前列腺间质及Tfm间质的细胞重组试验证明,间质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直接与组织形态及组织形成、增生和分化相关,而且上皮的雄激素受体与其分泌功能相关[9][10]。

2.3间质-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学说1970年Franks等在体外培养时将上皮细胞和间质分离后,上皮细胞失去生长能力。这个发现引起研究者对间质与上皮相互作用的重视。Cunria[11]等实验发现细胞群比列是决定上皮细胞增生的决定因素。上皮/间质平衡对前列腺生长和发育是重要的调节因素;男性泌尿生殖窦间质可促使泌尿生殖窦上皮分化为前列腺结构,并通过细胞重组试验发现胚胎间质对成熟上皮细胞也有诱导作用。Bartsch等发现在BPH中,间质较上皮体积增大明显,提示间质在BPH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解剖学和病理学研究提示间质增生是BPH的第一步。Mcneal提出BPH结节只发生于前列腺组织,主要发生于两个分离的区域,即接近于前列腺前括约肌的移行区和位于此括约肌的尿道周围区。最近有我国学者报道上皮细胞对间质细胞Latexin基因表达的影响:Latexin在有前列腺上皮刺激的情况下,在间质细胞的表达减少,可能与维持前列腺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平衡相关。当上皮细胞存在时,Latexin表达降低,细胞增殖加快。同时,单独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的生长比共培养的细胞生长缓慢,进一步阐明上皮细胞和间质机理[12]。间质-上皮相互作用的途径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生长因素的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2)细胞外基质(ECM)的调节间质-上皮相互作用机制;(3)生长因子、ECM及细胞相互作用构成统一体。

2.4干细胞学说正常人的前列腺干细胞的作用处于稳态中,即其细胞的增生和死亡保持平衡。干细胞是前列腺细胞中的一小部分,有自我更新能力,是不依赖于雄激素的。起源干细胞的放大细胞也是不依赖于雄激素的,放大细胞的增生导致前列腺内全体细胞的增加。过度细胞又是从放大细胞衍化而来的细胞,这种细胞的存活绝对依赖于雄激素的水平,即雄激素刺激了所有过度细胞克隆的增生才产生了正常前列腺的生长。通过对前列腺增生相关抗原的免疫学研究表明:正常和BPH上皮的增生部分均处于基底细胞层,而基底细胞也就是干细胞[13]。

2.5细胞增生凋亡失衡学说正常前列腺周围细胞凋亡率(41.2±3.9%)显著高于移行带(29.7±4.0%),后者又非常显著地高于BPH组织(3.9±1.1%)。正常与增生前列腺组织内的DHT及雌二醇(E2)含量与细胞凋亡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增生的起始部位移行带的细胞凋亡率已明显下降,随年龄的增长,凋亡率进一步下降[14]。现知各种引起细胞凋亡的因素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死亡因子(Fas-Fasl)、毒性淋巴细胞(CTL)、野生型P53、放射线、化疗药物、紫外线照射、高温缺氧等所引起的细胞的凋亡,均需要通过特异性凋亡酶(caspase)来完成,决定细胞凋亡的关键在线粒体。各种引起细胞凋亡的因子可破坏线粒体膜,使跨膜电位下降膜上孔道开放,通透性增加,致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及黄蛋白(Flavoproteins)外溢。黄蛋白是1999年新发现的一种氧化还原酶,称为凋亡诱导因子(AIF),作用于细胞色素C相类似,可使胞浆内Caspase活化,组成线粒体膜上的孔道,主要控制细胞色素C及黄蛋白的外溢,减少或避免Caspase活化,是否有直接对抗Caspase或凋亡的功能尚不能肯定[15][16]#p#分页标题#e#

现代法理学范文4

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机械制图教学应牢牢把握当代教育理念,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由逻辑综合教学模式转化为意义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即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师生间的协商讨论和生生间的互相协作,共同学习知识,并通过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掌握知识。

行为导向教学法很适合我们,行为导向教学法包括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小组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而合作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内容,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促成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结合课堂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选择和创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差是学生的特点。自由练习绘图易让学生在习题课上变得盲目和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应用任务教学法,即在每次制图课前拟定好课程训练任务,让学生带着目标练习,这样学生才能在练习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弥补不足,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机结合合作学习法能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法包括五个步骤:

(1)根据合作学习法的基本理论和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进行分组。

(2)明确学习和练习任务。

(3)自主合作尝试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

(4)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教学资源。

(5)回归学习任务。

在讲解“机件的表达方法”时引入分组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教师首先在上课之前给出一个具体的机件,然后针对“机件准确表达”这个总任务,设计出所需要完成的分任务,如机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外结构特点、各组成部分及结合部的表达方法、选择机件的放置位置并确定主视图、确定机件整体的表达方案等,然后由学生按照上面五个步骤来完成分任务,直至把整个机件表达清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绘图思路和表达能力,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思考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提供教学资源

影响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学校和老师能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如:齐全的教具、完善的多媒体教室。因为机械制图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多媒体来做演示示范,仅靠传统教学手段是很难使学生真正听懂课程的。

三、建立考核制度

现代法理学范文5

关键词:中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属于相对复杂的课程,该课程与多种学科内容交集,对学习者是更大的考验。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有直接的工作经验积累,但是随着职场工作的经验积累,企业管理工作可能是职业发展提升需要具备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针对现实社会人才需求灵活教学,提升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联。

1了解学生综合情况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当下各种数字媒体教学课程资源丰富,但是这些数字资源的缺点在于缺乏对学生个体情况的关注,由此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当下的中职教师的价值在于可以针对学生情况展开灵活多样的匹配教学。要合理的设计内容与形式,赢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后续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需要多方面展开,可以多与其他学科教师了解,侧面的了解学生群体或者单独个体的情况;也可以直接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通过抛出多种问题或者各种交流谈心进行了解;可以与学生在当下互联网上沟通互动,例如当下中职学生更喜欢运用QQ沟通,作为喜欢运用微信的教师,也需要做好沟通平台资源的整合,融入学生群体。对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喜好、生活经验等,由此保证了解的全面性。虽然教师了解学生很多信息,但是不要随意的讨论与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与信息,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

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兴趣。案例一方面是课本资源,但是更多情况下需要引入市场的新鲜案例,充分做好日常新闻资源的积累,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日常企业管理新闻,做好日常的积累工作。要让学生意识到,企业管理案例学习的功夫在平时,要多观察分析当下社会中出现的案例,这些内容更大程度的与实用内容有关,甚至学生日后可能会从事有关单位的工作,提前了解企业与有关文化也是自身能力积累的方法。案例分析引导的方法也有多种,在日常理论学习上,可以寻找匹配的企业案例,也可以定期的进行企业案例的综合分析,通过以往学习的综合企业管理知识来多样化的评判,把每个案例分析透彻。对于教师而言,虽然在引导上要保持正派、正向的思想引导,但是也不能过度的遮掩事实真相,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积极的思想去思考,让学生实在的从中学到经验。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管理中会面对的人性化考验以及各种内忧外患的实际窘境,要让学生对企业管理有敬畏感,避免因为无知而过度的将企业管理工作看待的过于轻飘。可以引导学生看专业渠道的企业管理经验书籍,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际的个人传记与企业故事来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中所可能面对的问题,这种系列性的说明比呆板的书本教学更为生动趣味,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更高,同时对企业有更多的了解。

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扩展

企业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能力较多,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企业管理素养的日常积累。包括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分析能力、社会信息的积累、数据分析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等。甚至要学生意识到提升个人情商与优化智力水平同样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中不断的训练自身的情绪管控,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以后工作打基础。甚至要在实际的学习案例中分析有关能力的表现,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所局部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不是浅显的几个书本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对企业管理有更为宽广的认识,避免认识的狭隘。

4注重角色扮演的演练性学习

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学习中,可以适宜的将企业管理中面对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自行角色扮演演练,让学生自身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同时让其他同学观察分析,发现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的身上会呈现不同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优化处理办法。在角色扮演中,主要抛出案例的问题,但是处理的手段不要提前告知,看学生如何表现,保持开放性的问题空间,由此来更好的保证多样化的处理结果的呈现,最后再与实际案例处理方法比较,看各自的优劣势。

5积累实际感受经验

鼓励学生多去企业体验,一方面是实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客户的角度去体验企业的服务,力求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来更为全面的感受现代企业管理文化与方法,积累体验与经验。在每学期暑假可以鼓励学生去企业积累实习经验,要让学生意识到收入不是重点,重点是积累经验。可以让学生自行去寻找实际机会,如果找不到,学校可以提供。实习或者享受服务后需要做分享会口头沟通或者书面表达,让学生的经验得到回顾积累反馈。

6结束语

中职学校开展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要充分意识到中职教育的特质在于实用性,而不是高等院校的深度理论研究型人才。这种定位下,课程的开展要多与实际情况结合,必要情况下,可以联系企业让学生去实地实习与走访,由此扩展个人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王洪斌.中职校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8(50):63.

[2]孟令丽.亲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现代食品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食品,2018(20):28-30.

现代法理学范文6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发展;科学技术

一、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背景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水平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济水平较差导致国家对于经济管理的改进与完善不够重视,所以使得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不利于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近些年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我国对于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视逐渐加强,不仅对相关的管理方法以及标准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将现阶段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管理中,这对于经济管理与分配的合理性提高至关重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经济基础。

(二)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积极的创新与完善,这是国家以及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对于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在现代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以及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只有将这些问题在未来发展中进行合理解决才能促进现代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重视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重视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十分必要,想要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水平就要在以往的管理基础上对相应机制以及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使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各项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想要使经济在国家以及企业的发展中起到更加高效的积极作用,就要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合理的经济管理能够促进经济的循环,使国家以及企业的发展在快速的基础上还能保证稳定。

二、我国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我国现代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较为严重。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相应监督机制的支持,内部监督机制能够较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对于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导致经济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以及管理效果明显降低。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界市场因素的影响造成经济风险种类逐渐增多,这对于企业的成长以及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来说都十分不利。想要降低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经济管理工作水平加以提升,其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内部监督机制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二)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也是我国现代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在国家政府重要部门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最主要职责就是要对企业的资金运转以及项目开展等重要内容进行及时的管理与控制,积极主动地发现与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企业运转效率,是企业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不能对问题及时有效地发现以及处理,从而造成经济系统不能稳定地运转。

(三)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信息化是我国现代经济管理发展中十分重视的内容,只有达到经济管理信息化才能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一些经济管理部门对于信息化的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所以不能将信息化合理应用于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导致信息化不能发挥其在数据分析以及信息交流中的优势。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不仅需要我国企业加强重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具体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是一种十分专业的技术手段,其相关概念与原理是近些年才出现并得到实践验证,企业想要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就必须重视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加强,提高其对信息化技术掌握的标准。现代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国想要保证经济管理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更大优势就要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完成。

(四)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

专业管理人才在现代经济管理发展中主关重要,目前相关的经济管理人才总数处于较少的状态。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主要是国家教育重视力度不够所导致的,同时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量要求不够严格。只有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性,才能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企业方面也应该对专业性管理人才提高相关要求,同时加强对专业性管理人才的薪资待遇,这样能够促进广大青年对经济管理专业的积极性。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十分不利,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占有优势就要对创新要有一定追求,所以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三、加强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

(一)创新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想要加强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首先就要创新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根据内部监督机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对监督机制的具体内容进行必要补充。补充后的内部监督机制要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有效作用,使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及时地进行,同时保证管理结果的有效性。创新内部监督机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要在我国对于经济管理发展的相关要求下,对其内部的监督机制进行合理创新,以达到更好的监督效果。

(二)增强管理意识与重视管理标准

增强管理意识与重视管理标准也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基本前提,对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国家以及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对经济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经济管理意识是保证管理工作及时进行的关键,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各项风险逐渐增多,所以只有提高经济管理意识才能降低经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打好基础。管理标准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时的重要依照,所以这就要对管理标准进行必要的统一,同时管理标准必须要保证严格,在管理过程中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

(三)提高现代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现代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想要提高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首先就要完善相应的管理系统,将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效共享,以便于对数据的分析。提高现代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最为主要的就是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包括所有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相关信息。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四)重视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

加强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就要提高教育宣传力度,使更多青年选择经济管理这一专业,同时国家应当对经济管理的教育模式以及方法进行改革,进而有效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工作能力企业方面也要重视,首先要严格筛选,保证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有处理具体问题的应变能力。在正式工作前,企业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企业要对管理人员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及时改正,这对于管理人才日后的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进而提高专业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四、结语

现代经济管理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目前经济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信经过努力,现代经济管理成效将更为有效地表现在具体工作中,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将现代经济管理水平加以提高,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较好前景,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对于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来说是重要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梁晨,吴倩雯.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141.

现代法理学范文7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传统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从宏观方面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满足教学需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掌握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正确方法,无法通过自主思考去分析历史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很多高中生都认为学好历史就是能够将教科书中的知识背诵下来,在枯燥乏味的背书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近些年来,虽然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为教学活动注入了一些新鲜血液,但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受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仅仅将多媒体课件当成代替板书的教具,教学手段变化不大,依然以灌输式为主,学生的学习体验基本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却享受着不用再写板书所带来的便捷,从而导致一些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逐渐弱化了自身的基本教学技能,甚至产生了不用多媒体课件就无法教学的现象,不利于教学相长,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实践活动较少,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少开展实践活动,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搜集史料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历史解释能力。此外,由于教师很少甚至从不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因此导致学生总是处于封闭的教学空间内,思维与视野容易受到禁锢,这对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方法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阶段,我国的教学评价方法还较为单一,依然是以考试答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但近些年的高中历史问答题开放程度较高,已经不局限于考核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给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依然以试卷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思维、历史素养的培养与考核,难以掌握学生的真实学情。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遇到开放性历史问题时,将很难给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论文的写作或者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调查、撰写历史调查报告,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2]。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开放教学思想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开放教学的先决条件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始终铭记增强学生核心素养这个教学目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并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从而将灌输式教学模式变成引导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表达自我意识,完成对自我的突破。而一些开放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基础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突出历史学科的重要特性,并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以保障历史开放教学有序开展[3]。其次,学生应该转变学习态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机械化,缺乏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然而,随着历史高考题越来越趋于灵活,这种学习方式显然难以满足答题需求。因此,在开放教学模式中,学生应突破思维局限性,养成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突破教学局限,开放教学内容

教师应突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包含内容甚广,除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外,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历史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跨学科特性。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普遍局限于历史教科书,没有与其他学科产生联系,缺乏开放性。而近些年来,历史高考题目正在逐渐变得丰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将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合理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3”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这一节时,其中涉及了孔子“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以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主张。教师可以将其与《论语》以及《孟子》进行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三)丰富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制,教师的教学资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以课本为主,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现如今,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准确区分分封制与郡县制、宰相制与内阁制、内阁与军机处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而,这些制度的相同点较多,容易造成学生的记忆混乱,导致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应用软件中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梳理。在思维导图中,各制度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够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开放历史教学形式,利用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感悟历史情怀。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遗迹进行课外学习,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气息;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转变教学理念,开放教学思想;突破教学局限,开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手段等。文中提到的几点策略,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晓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以统编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内容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3):4-6.

[2]陶裕,何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2):36-40.

现代法理学范文8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创新和实践,现代教育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认可,教学理论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对于教育有了新的认知,逐步改变了传统教育形势下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时展背景为主线,逐步探索出一条属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教学方法。为了促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教师可以先从内向外进行延伸,换句话说就是以教学作为切入点,逐步向外进行延伸改革,展现出改革的实际效果,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出创造出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但是,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学方法的深入应用,也形成许多新的教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以现代教学理论作为视角,来看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并深入进行探讨,以此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明显的差异性,首先,现代教学讲究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传输知识型教学方法,逐步重视学生的智力的培养,并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智力进一步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拥有对与错的判断标准。其次,教育形式和方法不一样。传统教育主要围绕教师实施教学计划,而现代教学则不同,教学内容逐步向学生靠拢,争取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实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动力自主开展学习,还改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抑氛围,逐步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深思。

三、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一)涵盖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主要的探讨对象为小学数学教学。而数学是被世界公认的严谨性学科,而且数学内容中包含许多公式和逻辑性关系,对思维方式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现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成为比较出色的人。

(二)关键要素

以现代教学理论作为第一视角,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之旅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以前,我国教育始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逐步形成固化的思维方式。而为了改变这样的方式,我们进行了教育改革,并重新审视了现代教学理论是否能在中国可行。从目前调查的结果来看,确实有帮助。决定小学教学课堂质量好坏的根本具有三大关键要素。第一,现代教学理论要结合生活实际;第二,现代教学要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脉络,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三,知识的价值在于生活,而生活又乐于奉献价值。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要结合实际开展教学计划。

(三)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现代教学理论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而将更多的自由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任意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所自学到的知识。而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供思考的方法,减少学生因超过认知范围内而解决不了问题,避免给学生带去不必要的烦恼。而当这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再重新布置明天授课的大致范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

(四)教学模式的实践

例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知欲,对问题产生兴趣。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然后利用学生求知好问的主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其次,进一步通过实际抛出问题的好奇感,继续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最后将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得到解决。比如,正方形和绳子之间的游戏,如何将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需要什么条件,而周长又是多少呢?再比如,如何解决梯形面积问题,是否可将梯形拆做成其他学过的形状,再求面积呢?等等。用类似这些场景和问题的设置来吸引学生,从而加强问题的应用,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上课的效率和学生对知识吸收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