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执行制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员工执行制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1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

以公立医院财务工作质量优化作为研究方向,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进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有效促进了财务工作质量的提升。为确保政府会计制度得到有效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落实制度更迭过程中的衔接作用,认识到该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确保医院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政府会计制度简述

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背景,结合医院财务管理,为实现筹资渠道、经营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政府会计制度推进工作。确保在优化医院经营的基础上,使其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向企业会计制度靠拢,满足其实际需求。针对该制度实行,首先,应对制度适用范围进行明确。在制度中,其应用范围不包括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一般医院,因为两者无论是业务活动还是财务管理,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同时,该制度摒弃了原有的收付实现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完成了核算,使核算基础被改变,这一部分与企业会计核算具有较高的匹配度。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另外,结合该制度应用,在会计科目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改变,包括资产类、收入类、负债类等科目,均得到了一定调整。最后,针对政府会计制度,其实现了对财务报告体系的改善,这一点与企业同样存在相似之处。在整个财务报表中,以资产负债表作为主体,可使相关成本报表得以增加,确保财务报告能够准确对医院经营情况予以反映。

二、在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影响

1.内容方面。通过应用政府会计制度,在整个财务分析内容中,相当一部分资产在分类、确认等方面被改变。例如,债权、股权的区分计量、长期、短期投资的分别核算等。通过上述变化,有效提升了医院资产获利能力。在改变资产计量方法的同时,资产周转率也会出现变化。例如,通过负累计摊销、折扣科目进行增加,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完成长期投资计算,确保最终得到的会计信息准确性更高,能够实现对医院收入、成本的确定,以免出现资产虚增的情况。同时,基于计提折旧、减值准备法,当其出现变化后,将会对成本费用核算产生影响,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

2.方法方面。针对政府会计制度,其核算不再使用收付实现制,因此,在财务状况处理中,医院应切实提升自身综合分析能力。借助趋势分析法,会计部门得以整合会计信息,针对不同的时期,完成分析比较,明确医院的整体经营以及资金运转情况,建立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借助比较分析法,以类型相同的医院作为参考,将自家医院与其形成对比,还可以将医院不同时期相同的业务指标进行对比,明确医院财务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实现对医院近期乃至未来发展战略的明确。借助比率分析法,在分析科室预算的同时,还能够对其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判断,使工作人员能够得出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促进医院良性健康发展。

3.指标体系。以往会计制度在核算方面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展开,但是仅仅通过财务报表,难以实现对医院现金流量情况的准确评估。结合政府会计制度,在财务分析体系中,完成对现金流量情况的增设,应用权责发生制,分析流量变化,完成对医院资金进出情况的反映,确保最终得出的结果与医院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锲合度。除此之外,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围绕资产负债表以及收入费用表,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扩充。通过健全相关指标,可提升对医院运营情况分析的准确率,监督财政拨款使用情况,这将会在医院未来发展中起到指导作用。

三、在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1.财务分析内容应用。在传统医院财务分析中,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其理念与当下医院发展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情况,在矛盾逐渐突出的情况下,医院迫切需要借助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升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基于该制度,无论是会计核算基础还是流量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调整,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应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明确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分析理念,在结合制度要求的同时,以医院实际情况出发,完成对财务分析内容体系的优化,提高体系与医院发展的匹配度。同时,会计科目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落实非会计信息披露,实现对医院财务状况的详细反映。2.财务分析方法应用总体而言,通过应用政府会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与企业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以财务分析层面出发,医院可对企业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借鉴,确保能够完成对医院经营情况的准确评估,为医院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例如,借助杜邦分析法,可以医院多方面经营作为着手点,落实经营状况的分析,完成对业绩水平的衡量。建立在指标变化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对医院经营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使财务人员能够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议。另外,借助平衡计分卡,通过分析相关动态指标,能够对医院资金状况进行掌握,以多个层面实现对战略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3.促进会计信息建设。以医院财务分析作为方向,为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应将信息技术积极引入财务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结合政府会计制度,完成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推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借助信息系统,可在医院内部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同时,还能够完成对数据的自动分析,提升医院决策的准确性,使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做好对数据安全性的保护,从而在整体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优化财务分析监督机制。为实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障,医院应全面落实财务分析报告监督机制。首先,以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医院要做好内部监督管理,通过完成相关监督职能机构的设立,实现医院各个方面经营活动的控制,包括预算、成本以及考评等。同时,当医院内部出现违规行为时,应对其相关财务风险进行预警,通过提出合理建议,实现对风险的防控。同时,医院还要进一步落实外部监督工作。结合组织关系,以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完成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实现财务风险的规避。

四、在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实施要点

1.落实财务人员培训工作。结合该制度,强调工作人员应从传统会计制度理论思想中脱离出来,摒弃落后的财务观念,明确新旧制度中的区别,寻找两者间的衔接点,确保新制度能够顺利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其指导作用,使各项财务工作得到有效管理。在该制度下,财务人员应切实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平行记账”相关要求作为参考,建立在不同系统编制的基础上,完成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实现对相关经济管理活动需求的满足。同时,医院应要做好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对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完整的认知,促进其专业素质进一步提升,推动政府会计制度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有效运行,完成对相关财务信息的反馈,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开发。为实现政府会计制度应用的有效性,医院应结合该制度发展需求以及实际工作需求,在完成财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调整,确保其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财务信息系统应与“双要素”“双基础”“双系统”等需求相契合,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对政府会计制度了解的基础上,优化系统软件开发,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强化预算管理体系建设。针对大型公立医院,不同医院其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落实对会计科目的转换。除此之外,公立医院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医院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确保在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参考数据,促进医院良好发展。除此之外,医院可从自身出发,完善预算编制,促进其质量提升,建立在预算执行控制的基础上,确保财务管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五、结论

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既是一种有效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方式,同时,对医院以及工作人员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相关大型医院应提高对政府会计制度应用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手段,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促进医院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王萌,吕若文.《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财会学习,2021(08).

2.谢万洋.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2).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2

关键词:增值型内部审计;医院管理;贡献度

一、有为有位,凸显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

随着新医改对医院的影响,医院的工作重心调整到提高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收入结构的改善方面。在这样的环境下,内部审计部门工作重点也必须扩展到医院运营管理方面上。内部审计利用具有参与价值创造的需求和条件,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和发展,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方法,不断探索内部审计的新模式和新领域,在改善审计绩效,提高审计效率,以工作业绩证明内部审计不是资源耗费者.而是价值增加者,有效地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全面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在维护财经法纪、改善运营效率、促进廉政建设、提高医院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医院领导决策、宏观管理提供服务。

二、整章建制,使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尚方宝剑”

内部审计的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营。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新的内部审计定义表明内部审计已经进入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新时代。增值型内部审计是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提出的新理念,新方向。为推动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效用,首先;必须得到医院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使其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管理部门的审计范围不受限制,以便于在处理日常审计事务时,根据审计需求和风险防范要求,能够出据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审计报告;其次;在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上,注意财务会计、信息技术、工程、法律、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各占一定比重.相互弥补知识缺口.形成审计合力,内部审计工作由于涉及面广,审计人员还应积极主动地与相关的业务部门、纪委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并取得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让他们真正充分理解和参与,才能使内部审计做到集思广益,以保证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为医院带来增值效益。内部审计管理部门突出抓好制度建设、从抓制度规范入手、让每件事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加强内部审计的内涵质量建设,完善审计制度,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逐步引入了全面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医院管理提供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认真把好关口,追根求源,明确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目的,并通过审计建议书、审计整改书,逐步完善整改跟踪报告制度,落实整改责任追究等措施,对增值有效性的监测,做到持续改进,从落实的成果中体现增值型内部审计贡献度。

三、全面提高内审人员执业水平,是增值型内部审计保证医院价值增值的根本保障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是增值型内部审计顺利实施的又一项有力保障。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提高洞察力、判定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审计人员形象。对待内审工作,保持公平、公正、爱院如家、廉洁高效、有主人翁奉献精神等工作作风。

四、拓展增值型内部审计领域,堵塞医院管理漏洞

我们应高度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配套的新医改实施细则和办法,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要求,为适应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拓宽增值型内部审计范围,创新适应实际工作情况的审计方法,围绕医院的重点工作目标、患者关注的看病困难的热点和医院领导决策层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工作。提高审计效率,从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加强审计力度,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根据目前的情况,医院内部审计应该开展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等涉及医院管理领域的项目,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性作用。对医院运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可行性审计建议和具体改进措施,发挥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并渗透到医院管理系统的各个管理环节。目前,从我院已开展的以下增值审计活动,得以体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贡献度:(1)零星维修工程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人员与相关科室联合对零星维修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认真复核工作量,准确套用国家规定的工程定额,剔除一些不合理的计费,包括对相关变更的手续办理,相关签证的核实等,提高核减率,千方百计为医院节约资金。(2)以财务管理和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强化审计经济监督。对包括分院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督促包括各分院以书面形式制定整改措施,并按照要求限时纠正、立查立改,跟踪整改情况,提高审计整改效率。重点审计货币资金管理、票据管理、退费管理、往来款项管理、欠费管理以及经济运行情况等。从内控制度执行入手,重点审查其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完善性,针对退费管理流程不严紧提出审计建议,增加审批退费额度权限,及时堵塞漏洞;从风险管理角度入手,对资金运营情况分析,及时对往来款项、欠费的清理,减少资金占用和呆账的发生。(3)围绕全力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落实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重要抓手,加强成本支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发现被审科室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改善被审科室的经营管理为己任,献计献策。提出了合理使用耗材、降低人员成本、加强科室人员结构的合理使用、提高工作质量水平等合理化审计意见和建议。(4)为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开展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建设及运行维护投入力度很大,按照谨慎性原则,考虑充分了国家政策、医疗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范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中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方案,使网络维护质量与维护成本成正比,做到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能节约成本,以保障医院信息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医院各项数据的外泄为目标,确保维护成本的合理安排,以保障医院信息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5)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积极开展医院大型设备投资效益审计。通过调阅相关设备的收入及成本数据,根据总成本和服务量,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和本量利分析法进行效益分析,分析设备的使用效率并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在促进大型设备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允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整合资源,缩短患者检查治疗的等待时间,避免病员流失。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率,达到挖潜增效的目的。(6)对后勤服务外包业务的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调阅医院与后勤服务外包业务公司所签订的有关合同及医院招标文件,由财务处提供有关后勤服务外包业务公司费用付款情况,负责日常管理的职能部门提供对后勤服务外包业务公司考核的相关记录等。通过核查合同的执行情况,提出提高服务意识,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同时防止外包租金缴纳不及时或出现漏缴的情况发生,减少资金流失的风险。

五、增强宏观意识,提升审计层次

针对医院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约束,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制度并有效落实,确保审计证据的客观、公正、充分、有力、到位,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同时做好审计结果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价值增值空间,使审计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六、结束语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日益深化,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已经进入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新时代,逐步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利用深度,是内部审计提高医院价值增值的重要保障。应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的职能,使增值型内部审计为提高医院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服务,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孙丽.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研究[S].山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05-01.

[2]方善祖.医院内部审计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J].时代金融,2012-05-30.

[3]攀战林,王晓杰.新医改下转变医院内部审计方式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06-13.

[4]白芝平.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2011-07-05.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3

一、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执行力文化的实质是强调“实干”,而实干是我们党的传统文化的基因所在。曾指出“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在多个场合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苦干实干”“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为企业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关于实干的讲话简洁明了、掷地有声,告诫我们一切成就都应该在实干中产生,一切成就也只能在实干中产生。推动企业战略落地,需要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每个企业都会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战略目标和战略蓝图,而如果没有干部的带头示范、没有员工的身体力行、没有全员的真抓实干,便无法推动企业真正得到发展。因此,企业应亟需培养一种知行合一的执行文化,企业赢在执行力,培养和弘扬执行力文化对企业发展十分必要。有效提高企业执行力,需要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执行力文化,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让企业内部的运转更加顺畅、高效,有助于推动企业员工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和决定员工的行为、行动;行动经过多次的重复,就养成了习惯;习惯的沉淀和积累,到最后便形成了一种根植于员工和企业的文化。通过打造、加强执行力文化,去影响、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把执行力作为员工行为的准则,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关键任务。

二、影响执行力文化的三个因素

执行力文化主要由行为、制度、精神三个文化层组成。因此,影响执行力文化的因素主要有:以执行力为重要能力的团队建设执行的关键是人,要靠每名员工脚踏实地去做工作,需要雷厉风行、说到做到;还需要在选拔、培训上下功夫,在组织设置、人员配备上做到科学合理,不仅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特长,还要将具有不同特质的员工合理搭配,将员工整合成团结、协作、高效的整体,形成推动企业战略落地的坚强团队。以执行力为重要标准的制度设计执行力需要有力、有效、有体系的制度、机制来进行保障,其中包括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等。管理制度需要合理、可行,具有针对性、严谨,在制度设计上需要简明实用、便于执行、以执行力为导向,提高具体执行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以执行力为底层逻辑的文化理念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企业就会出现裂痕,不光是士气下降,利润和绩效也会随之下降。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就要以执行力文化为底层逻辑,明确企业文化理念,既从内容上明确文化理念的概念、内涵,又从践行上明确实践要求和方法,让员工知深、悟透、行实。还需要通过日复一日的正向引导和正面宣传,使整个企业上下形成一致的文化氛围、行为习惯、价值追求。

三、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4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创新;途径

国家的高速运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企业,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由千千万万的企业共同组成。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正常运转直接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市场越发活跃,中小型企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人们视野中,管理制度更是层出不穷,各企业领导干部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对制度进行调整以期推动企业迈向新台阶,但就当前企业运行现状而言,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尚未真正贯彻实施,加大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切实为企业发展服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以便更好的为民众提供服务,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管理制度对企业的作用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就当前市场的大形势而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发展的最大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当前国内企业需要面临来自国内国外企业的双重压力,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成为促进企业健康运转及规避运营风险的突破口。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与企业组织制度的统称,该制度贯穿企业运行的始终,对企业生产运营中的所有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如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经营理念,安排生产活动,它是企业运行的准则,主要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指导,面向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发展进行科学管控[1]。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能对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管制,以便凝聚力量,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维护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二、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

1.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现状

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发展运营的规则,它以规章制度的方式指引着企业良性运转,企业将管理制度契合在生产运营中能有效控制企业成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打造知名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便于企业良性运转。但当前我国部分企业领导干部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致使管理部门及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当前全球化步伐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复杂的市场形式需要管理制度对企业运行进行管制,由于当下部分企业并未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致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互相推诿,执行力不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运转[2]。如某企业在运行时出现账目问题,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缺乏对会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管控,以至于在业务管理时出现账目问题,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工作人员过于懈怠,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但多数员工并未及时对管理知识进行完善,沿用老一套的管理制度,缺乏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势必会被时代淘汰出局,此外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牵涉到多个部门,但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联系,致使部门衔接出现问题,影响着企业的良性运转。就当前企业运行现状而言,不少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执行力度不够,很多时候管理制度只存在于口头,典型的花架子,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实际执行时畏首畏尾,做事瞻前顾后,抵御不住诱惑,怕担责任遇到问题时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致使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切实发挥其价值。

2.该制度执行力对公司的影响

市场环境复杂竞争激烈已经是全球民众的共同认知,层出不穷的中小型企业在这个晃荡的年代希望占据一席之地,打造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它们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中,忽视了企业的全面管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以至于企业经营目标无法实现,企业运行缺乏制度引领,企业内部管理过于紊乱,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3]。像某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过弱,工作人员对该问题不够重视,其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缺乏相应的执行制度和正确的执行观念,管理制度不完善,分工与权责不明确,流程过于繁琐,忽视了企业各个环节的管控,以至于不法员工违规操作致使产品质量不过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企业运转资金紧张,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增强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正视企业管理制度,加大该问题的宣传力度,组织企业员工对管理制度进行学习,让员工从心底重视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招聘专业人士,以便更好的开展企业管理工作,对员工进行再培训,重视其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的培养,培养员工的正义感,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勇敢地提出来,而非视而不见[4]。当前多数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套用模板,未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以至于管理制度存有漏洞,组织专业人士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市场环境创新管理制度,根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管理思想进行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对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各部门进行统筹管控,做好各部门间的衔接工作,加大员工间的沟通,以便更好地推动企业健康运转。执行力是企业管理制度发挥价值的重要环节,如何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多年来我国管理人员多是机械化地按照上级命令执行规章制度,盲目地开展管理工作,致使其实际执行力与需求不符,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设计完善科学的执行制度,组织员工对其进行学习,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提高执行力,以免出现越级指导,影响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5]。少数企业存在特权部门,取消特权,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便于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管控,一些中小型企业其运行中的所有决策都是由领导干部一人决定的,部分领导干部不受管理制度的约束,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个人的专业强项也并非面面俱到,一旦在企业决策上出现问题,轻则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动摇企业的根基。组织领导干部进行再教育,对管理制度和执行制度进行全面优化,领导干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取消特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便于员工对其进行效仿,执行力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的,它需要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规范自身的行为,以便从根本上提高执行力,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认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关,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管控,加大惩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才能切实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重视员工的自我约束,企业所有员工只有先对自身进行自我约束,保证自己言行和工作符合要求才能管控其他员工,进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实现企业全面科学发展。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未来规划和企业发展方向设置执行目标,将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可以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进行评比活动,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组织员工对其进行学习,给予他们一些物质和精神奖励,便于员工更好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便于他们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生产运行环节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可以将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分配给不同的人去执行,做到权责明确,作好记录统筹企业整体管理活动,同时可以对执行方式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才能,培养员工的交际能力,便于他们与各部门员工进行沟通,做好衔接工作,提升执行力。像企业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处在流动中,日常经营也不尽相同,相应管理工作也会随之变化,将其分为一个个小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优化执行方式,保证企业每个环节都能保质保量完成管理任务,各个经营环节运行顺畅,以便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可以建立企业网站,民众可以自由注册进入进行监督,同时也可以设置企业内部网站让员工互相监督,为执行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保证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打造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其执行力,对企业运行全过程进行全面管控,有效规避企业运行风险,保证企业健康运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加大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人人都是管理者,激发企业所有员工的管理热情,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推动企业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姚鑫锐.谈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执行力的对策[J].企业家天地月刊,2011,(8):48.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5

1.1执行力的作用

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举足轻重,但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引起员工足够的重视,绩效管理和考核过程形式化,没有起到切实提升绩效的作用。时间一长,绩效管理制度就容易沦为填表或打分的“游戏”。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就是缺乏执行力。2003年初,两位美国的管理学家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提出:企业经营失败往往不是因为采取了错误的战略,而是由于好的战略没有被准确地执行,执行不力才是企业经营失败的真正原因。

1.2执行力的定义

本文理解的执行力(在管理理论领域)是指将企业战略和绩效目标转化成绩效产出和成果,实现绩效目标的过程。而执行力就是完成产出和实现绩效目标的能力。“执行力”的定义是: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一门将战略与实际、人员与流程相结合,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是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领导者职能的核心部分。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3个关键性的因素: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营流程。

2煤炭企业绩效管理执行力缺乏原因

煤炭企业绩效管理执行力缺乏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员工个人的原因;有制度的原因,也有制度实施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

2.1战略目标不明确

企业战略目标不明确,或者战略目标没有在企业内部得到较好贯彻,难以形成明确的绩效目标。战略目标是企业的航标,是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旗帜。如果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或者企业的战略目标只限于领导层,普通员工甚至中层都不清楚企业的战略目标,那将导致绩效管理的执行缺乏明确的绩效目标,没有目标的执行难以形成有效的执行力,只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

2.2管理制度不合理

绩效管理制度不合理。绩效指标体系不科学、绩效考核主体不明确、考核方法或规则不健全、考核周期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绩效指导和反馈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绩效管理执行不畅。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其中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直接削弱绩效管理的执行力。

2.3执行流程不科学

绩效管理执行流程不科学,缺乏相应的执行监督。好的制度内容必须配上科学的制度实施流程才能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发挥效用。如果缺乏科学的制度实施流程和指导,可能直接导致制度执行流程繁琐、重复,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如果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会造成职责不明确,或者执行不规范,这些都是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2.4执行者缺乏相应的素质

绩效管理的执行者缺乏相应的素质。这里所指的执行者包括管理者和员工。如果没有优秀的执行型管理者,绩效管理制度很可能停留在制度层面,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如果没有称职的执行型员工,绩效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的绩效目标。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进行相应的执行力培训。

2.5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

执行力不佳的原因还可能是企业缺乏优秀高效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使管理者和员工形成良好的凝聚力,使执行流程顺畅高效。

3煤炭企业提高绩效管理执行力对策

提高绩效管理的执行力不仅能够使绩效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高效卓越,更能够帮助企业管理提升效率。因此,绩效管理执行力的提高成为广大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提高绩效执行力不是单靠管理者、员工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企业上下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严格规范,明晰职责,共同来完成。

3.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考虑各部门的意见和发展计划,让战略目标能够体现各部门员工的发展需要,并且对企业战略进行充分宣传,让广大员工都明确并且支持企业战略。根据企业战略,分解形成企业和部门的绩效目标,让企业在战略和绩效目标的指导下运营,形成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统一的绩效管理制度。

3.2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

规范和优化企业绩效管理制度。根据由企业战略分解而成的绩效目标,制定具体明确的绩效指标体系和绩效执行流程,完善绩效管理过程,重视绩效计划、绩效监督和绩效辅导,注重绩效沟通,及时掌握绩效管理进程。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不同性质的部门和不同类型的员工采取针对性的考核方法,建立员工对绩效管理制度的信心,在员工拥护绩效制度的基础上,绩效管理的执行将会顺畅很多,大大提高绩效执行力。

3.3及时兑现绩效结果

及时兑现绩效结果。通过绩效管理过程,会形成绩效结果,绩效结果的兑现是绩效管理有效执行的关键。绩效结果包括奖惩、绩效收入、职位升降等等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效应,虽然绩效管理的最终结果是为了绩效提升,但是绩效结果对员工来说不仅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激励。因而绩效结果的兑现是实现激励的关键手段,使员工提升执行绩效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和规范性,最终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

3.4增强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增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计划性,规范绩效执行流程,建立相应的绩效监督机制。首先绩效管理工作要执行顺畅,必须要增强绩效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要有较好的计划性,明确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资源配置、规范绩效制定流程,明晰分工,明确职责,让执行者的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绩效监督机制,构建一整套跟踪、反馈、落实制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相应的组织和岗位专门负责督办、落实。(本文来自于《煤炭经济研究》杂志。《煤炭经济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3.5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内部积累和形成优秀高效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转变成实在的生产力。如果一个企业形成了高效执行、流程明确的企业文化,企业成员之间会相互影响,无形中提升执行效率,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因此不能忽视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渗透性影响。企业管理的优秀执行力能够促进和保障绩效管理的执行力。

3.6加强对绩效管理执行者的培训

加强对企业绩效管理执行者的相关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培训的出发点应该是提高执行者的执行能力,可以从疏通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开始,提高沟通和工作传递的效率,进而转化成较高的绩效管理执行力。

4结论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6

1.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负责对我国铁路企业工作进行内部审计的人员隶属于企业管理人员,导致有关审计人员的奖惩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从而影响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降低各种审计与核对工作的制约力和要求,进而降低执行力。另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铁路企业内部出现组织混乱、权责不清的现象,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与企业执行力不匹配,上下级工作出现矛盾与冲突。一旦产生问题总是相互埋怨、推脱责任,这将直接降低企业的执行力。

1.2领导决策能力不足

科学合理的决策是企业执行力的保证,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铁路企业的稳定发展。但铁路部门的一些领导者缺乏管理与实践经验,凭自己的经验与常识进行决策,缺乏与下级的沟通讨论,导致决策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下级又完全服从于上级领导的指挥,在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领导就会对下级进行批评与职责,而不进行反思。这种情况的长期产生,将会间接导致执行力不到位。因此决策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在铁路企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

1.3员工工作积极性低

受历史管理经验的影响,铁路企业的管理呈现出极为被动的状态,员工被动接受命令,没有独立的思考与计划,惰性蔓延。另外,员工为使领导满意,不考察工作实际,仅按照领导的喜好工作,使整体工作方向产生偏颇。

1.4缺少优秀的执行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铁路企业的工作管理有重要作用。形成企业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形成优秀的执行文化。执行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如果没有优秀的执行文化来凝聚员工,就很容易导致员工工作涣散、执行能力低下的现象发生,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有效提高铁路企业管理中执行力的措施

2.1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将对铁路企业的执行力形成重要保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也要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工作开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能有效保证工作流程合理划分、权责清晰。要细化工作流程与标准,确定责任人,保证问题产生时有专人负责解决。完善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提高其专业素质。完善监督制度。监督制度不只是对下级员工工作的监督,也要对上级领导的工作与决策进行监督与考核,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提高铁路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执行力的实现。

2.2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要全面分析员工的能力与素质,将人员安排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保证人尽其才。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关键岗位择优录取,选择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到企业内部任职,并为之提供广阔的晋升空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素质,提高工作执行力。

2.3制定科学管理目标

铁路企业管理者要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个铁路企业的工作,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市场竞争等要求相适应。制定目标时要与下级员工共同探讨,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并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实践,制定与目标相符的战略规划。在战略投入实施过程中,及时评估与反馈战略目标,一旦出现与现实目标要求不相匹配的情况,要及时调整,确保铁路企业工作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2.4形成优秀的执行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铁路企业是否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关键在于能否形成优秀的执行文化。首先,要发挥领导的引导作用。企业领导要认真负责、亲自参与实践,以鼓励基层员工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增强工作认同感和责任感;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合作中,成员间的相互鼓励与促进,将为员工的日常工作提供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增进员工间的感情;最后,企业员工还要有毅力、能坚持。铁路工作具有重复性的特征,但其意义重大,对铁路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一定要形成坚持不懈的企业文化氛围。

3结语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7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措施

据统计,我国每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中与电有关的事故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大多数都是操作失误造成的。这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行业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如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等,所以需要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在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要保障人们可以安全的用电,为人们提高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1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1.1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

我国的电力企业对安全管理都设有相关的管理体系,但在执行力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细节的处理,这样才可以更充分的保证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一些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其继续发展,对于一些工作人员不按规定操作的情况要及时发现、纠正,上级领导要起好带头作用,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争取从根源上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对于新员工,要做好岗前培训,最好通过实例来告诉员工操作失误带来的严重影响,也可以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的教授安全技能。

1.2忽视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作用

随着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电力安全管理技术已经逐渐完善,但由于大多数电力企业对安全方面的不重视,很多员工做不到对安全知识的全面了解,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操作,企业也没有相关的人员去监督。忽视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作用是现今我国电力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3安全工作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企业对员工工作中出现的不当操作没有相应的惩治制度进行规范,这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生产的危险性,另一方面会使员工认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在发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要以教育为主,不能一味的惩治,甚至加大处罚力度。这样不仅不能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而且还会增加企业员工的心里压力,产生抵触情绪。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考核制度,这将合理的措施将对强化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起到直接的作用。

1.4安全规章制度的不健全

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不重视导致自身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这让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虽然注意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却没有相应的制度去约束员工,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也没有进行惩治,这就更谈不上强化执行力了。还有的企业安排了很多工作,但真正落实的却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上级在下达工作任务时没有及时传达到各部门,没有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没有认识到企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导致了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增加了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

2基本原则

2.1重视生命安全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员工的生命安全,要坚持“安全第一,经济第二”的原则,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威胁到生命安全。同时也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生产,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2.2有效管理

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对自身有效、精细的管理,要经常进行工作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去防止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每个环节的责任要落实到个人,增加员工安全的意识,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障不出现较大的纰漏。对于生产的设备要定期、多次检查,排出安全隐含,对于不合格的设备要及时更换,防止出现问题。

3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措施

3.1企业应该制定安全生产的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内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很多企业对设备的安全应用、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不符,随着企业的运营有些弊端慢慢的显露了出来,所以急需对这些制度、规范进行改革创新以满足时展需要。

3.2增强安全意识

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员工起着主导作用,是企业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所以想要强化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就必须重视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把握好安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电力企业很多的事故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要加强员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完善员工的操作技能,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可以找到对应的负责人,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电力事故的发生。

3.3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企业生产中,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就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应该重视培训环节,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首先培训应当以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基础,再辅以专业的操作技巧,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保障自身的安全。企业还可以邀请这方面的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针对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讲解,鼓励员工积极参加,逐步的提高整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3.4加强监督

企业想要达到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目的就必须加强监督,保障安全制度能够落实到实处。对于各个生产环节,要安排相应的人员去监督,保障工作人员能够规范的去操作设备,安全生产。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监督,还要对每一个机器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查和维修,防止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只有加强企业内部对安全管理的监督,才可以让员工认真负责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4结语

为了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企业应当针对影响执行力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漆林.当前电力企业安全监察的现状及理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杜新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

员工执行制度范文8

关键词:管理;信任;执行力;效率

一、引言

信任,一直都是人与人之间长久相处下去的关键要素,双方彼此信任,才能够建立友好关系,在企业中也是依靠这种信任关系,员工和企业才能共同发展,一家公司的壮大,必然由信任建立的。执行力是作为一家公司发展速度快慢的标准,一家企业的员工如果做事效率都很高,能力都很强,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能各尽其职,那企业发展规模也会加大。信任影响着执行力,执行力与信任是相互的,企业与员工彼此信任,企业与员工的执行力都会提升。本文围绕信任与执行力的话题展开探讨,分析在企业管理中信任与执行力的关系,探讨信任、执行力如何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希望让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关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

二、企业管理中信任的重要性

信任是在有风险出现的情况下对同盟战友的依赖,信任是合作双方不为了获取利益而利用对方的弱点博得同情,信任是对双方的信誉和可靠的评价,信任是对方的期待,因此信任是如此重要,不仅是在人与人关系中时刻体现出信任,在企业管理中,信任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中,信任作为一种理性预期,是企业与员工双方之间执行某一行为的期望。企业与员工双方也有执行行为的欲望和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欲望和能力,信任是不可能产生的。信任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双赢或者多赢,一旦企业与员工之间明确了信任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在共同努力下达到的结果将会超过依靠自身创造的结果。一家企业的建立依靠企业管理者与员工能否在信任上达成共识。一个管理者,团队的员工如果对你不够信任,你无法管理整个团队,无法让员工信服,那么员工也会离你而去,那这家企业必然会倒闭。同样,作为一名员工,管理者不信任你,你的工作很难进步,同事之间不信任你,你很难生存。所以信任的建设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共同打开心扉,增加了解,增强理解,这个信任就建立起来了,让整个团队都有“我们”的意识。所以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信任、培育信任、传递信任、重建信任。建立信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从公司的制度建设上针对“信任”建立考核机制,从招聘开始就要把住信任关。青岛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到海尔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建立信任,砸冰箱是建立信任的“行为艺术”。不破何立!商鞅变法之法令颁布前“立木为信”。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信任是不可缺少的。

三、管理中信任与执行力的关系

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计划,而管理力度的大小是要依靠强而有力的执行力度。执行力对每个处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有一家企业只具备了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拥有特别好的实施方案,可如果执行无法到位的话,那必然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想法。企业的各项成绩都是依靠执行力来支撑。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在于企业管理者拥有的洞察力,和员工的具体执行能力。可以这么说,执行力作为企业朝着自身想要发展的方向而不断迈进的具体落实过程,是目标与结果中间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执行力和信任一样很重要。执行力是要把企业人员、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等各种核心加以整合,实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管理者要把“信任”放在第一位考虑,但是只有信任还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执行力来衡量。如果说信任是企业管理中的根基,是企业与员工可以携手走下去的基础,那执行力则是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能够让企业的管理者看到成果的最直接途径。在做好执行力的同时,企业管理者还要规划好企业的发展规划,让企业更加社会化。大胆地放手去用人,让人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充分发挥他们的实力,让他们的才能不断壮大公司的发展,使企业管理之路更加顺畅,让企业管理执行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执行力始终是贯穿一起的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此过程一定要建立起信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不足够信任彼此的话,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企业的管理者要让员工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前途与方向,因此企业在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的时候,要让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进去,让员工知道未来的发展目标,因而员工会有更强的执行力。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同时领导人应该注意,目标考核只是一种看到结果的手段,而管理才是要关注的重点。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会发现员工认为的发展方向与公司制定的战略目标不一致,员工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仔细追究,就可以发现是因为前期企业和员工之间就没有建立好信任,员工不相信公司的发展会达到期望的水平,因此员工的执行力一直都没有明显的提升,员工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模糊,难以准确理解目标意图,可以说这种状况的出现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限。目标被执行的前提是从上到下对此目标的信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就是对目标进行分解,统一思想就是统一到对目标的信任上来。只有牢不可破的信任才可能坚定地执行。变成梦想,就会自动自发地执行,变成信仰将终身执行,不达目标死不罢休,就像《集结号》所描述的故事。信任的建立要分层、分级,针对企业员工认知高度不同,还要理解共同的目标,所以在对内宣传上要形成体系,结果是要达到在执行上的步调一致。管理就是放权,其实放权释放的就是信任,其基础是对人及以后即将要发生的事达成共识。放权的通道就是对目标的一致,是对规则的认可。协同效应就是执行力的增强。

四、企业管理中提升信任与执行力的前提

1、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管理中,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管理工作更顺利地展开,这样会让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有执行的依据,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所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在建立信任与执行力之前要做好的事项。

2、制定明确的企业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的明确制定是达到信任与提升执行力的辅助方式,在管理过程中规划好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工作流程的重心。有的企业发展与员工所认为的发展不一致的情况是大部分员工不能完全信任企业管理者的想法是否是对的,那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立场坚定,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干扰或者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前期所制定的方针不符合实际,那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同时做好应对的措施,不受外界干扰,知道自己的发展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要具备的素养。其次,企业要让相关人员参与到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去,必要的时候可以听听他们的想法。合理地接受员工的想法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途径,在管理者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些没有考虑进去的情况,那适当地把自己的困惑向员工说出,寻求更全面的战略方法是提升信任的方法,员工的参与可以使员工更加信任公司,可以感受到公司是在重用自己,会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被重用的感受,也会让员工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发展,会让自己与企业一起发展,从而达到有效的执行力。

3、建设企业管理高素质队伍

任何一家企业都离不开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它是整个公司运作的支撑点,管理团队会影响到该团队甚至企业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严重时还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规模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首先,建立好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要培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则执行,这个团队中的人员要在管理方面能独当一面,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高效的办事效率,同时还要对整个团队和企业负责,有着较强的责任。其次,管理团队员工的整体意识要为大局着想,而不是以自我利益和自我原则为中心,进一步强调企业利益、整体利益的重要性,使团队成员在执行管理时能够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全面落实管理制度。

4、强化企业管理流程

强化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要透明化、明确化,去掉不必要的流程,把浪费时间的工作流程明确一下,去掉不必要的形式,并且落实下去。管理流程是一家企业里必须制定的管理规范,然后底下员工按照流程办事。其次,加强制度管理,对于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要有相应的措施做出来,企业要做到优秀的表扬,做错的批评,管理制度的加强是强化企业的运作,因此在这一方面要做好制度。五、结束语信任的建立需要目标,需要核心,这个过程需要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付出自己的心血与智慧,企业的强大是依靠每位员工的信任而建立的,而执行力则是信任最直接的表达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员工同在,一起携手,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执行力也是信任的表现,双方彼此信任,才能在执行力上做到位,因此企业管理的发展离不开信任与执行力。

参考文献

[1]沈蓉:浅析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提升执行力[J].时代金融,2011(12).

[2]张英华、张建宇:动态环境下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提升途径研究[J].时代财经,2006(06).

[3]何翠萍:企业管理中战略执行力的提升问题[J].企业战略,2013(01).

[4]吴予军:企业管理中执行力提升的方法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2).

[5]刘晓宁:企业管理中执行力提升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1(04).

[6]藏宁波、刘晓婷、赵铁:论信任在管理中的作用[J].时代管理,2007(06).

[7]慕继丰、冯宗宪:信任在知识型企业网络组织中的作用[J].预测,2003(01).

[8]邹国庆:企业竞争中的信任问题[J].科技信息,2003(12).

[9]程承坪:对管理者的精神激励及其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