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概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检验概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有必要建立其自身的理论发展体系,重点研究自动化技术、形态学检验技能、生物安全操作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使生化、临床、免疫和微生物检验中的部分项目已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化。一些新型检验技术(如生化检验中的酶促速率法分析技术,临床检验中的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免疫检验中的放射免疫,酶免疫及化学发光,微生物检验中的全自动鉴定技术和以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特异性增强,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检验技术装备日趋专业化、精密化,检测项目逐步增多,使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临床检验已由单纯的辅助性技术工作变成直接参与临床诊断、科研和医疗决策的手段,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化仪器检验虽具有速度快、重复性好、干扰因素小、可批量测定、便于室内质控和评价等特点,是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主流,但其忽略了标本的形态学观察,漏检、误诊时有发生。实践证明,无论仪器多么精确、多么自动化,也不能完全取代具有诸多形态学成分的显微镜检验,因为它不可能有完全的思维鉴别能力。因此,形态检验技能是医学检验人员必备的技能和“真功夫”,是任何仪器设备都无法替代的,学校应注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此项技能的培训。
二、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办已有56年,是学校的重点专业,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和办学经验,为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的医学检验人才。近年来学校在重点专业建设和示范校建设中陆续购入了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办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师资队伍结构和课程设置、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彻底转变专业课程开发理念,表现在仅从医学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出发,课程设置与工作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联系不紧密等方面。另外,出于学校教学经费和成本的考虑,压缩了学校实践教学及临床见习的课时,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课时相对偏少,检验职业岗位能力在教学中未得到充分重视。同时,还存在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匮乏、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脱节、学生接触临床较晚、适应性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
三、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医学检验行业飞速发展和检验医学分工细化的发展趋势,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应充分体现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学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适应实验仪器操作、血液标本采集、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常用试剂配制的岗位需求,具备自动化和微机化实验仪器设备操作维护方面的知识,成为医学检验行业技术熟练的人才。
2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改革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中职学校应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科学地建立课程体系。(1)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围绕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培养,强化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初期突出医用化学和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疾病诊疗基本知识。(2)在专业理论学习方面,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按职业导向、项目引领,删去陈旧内容,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并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设与地域职业特点和职业岗位需求相关的课程,如艾滋病护理及职业防护、医学统计方法等。(3)在实践教学方面,以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对各门核心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删除陈旧和重复内容,按职业导向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按职业岗位工作流程设计综合实验及仿真实训,使学生学习在未来职业岗位,工作在学习环境,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和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实行早期临床见习,着重培养学生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及相关领域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
3专业教学改革
3.1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能力为引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将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我校的做法是:第一学年以培养职业人文素质为主,第二学年以培养岗位核心技能为主,第三学年以培养岗位综合能力为主,循序渐进推进,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认知性实践、模拟和真实岗位实训及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质量。
3.2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改革和创新
教学方法以适应职业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减少纯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加强实际操作训练;聘请行业专家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探索与实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立体式多媒体教学、项目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知识竞赛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通过设置一个项目或工作任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试剂配制、实验器材准备、预实验等,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并配备专业实训教师辅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操作能力训练,使教学紧密联系临床而又生动有趣。
3.3考试及评价模式的改变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学生学习,检查教师教学情况、教学水平以及评估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除学校评价外,还应增加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
3.4编写理实一体化的校本教材
对三年制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而言,要在两年学校学习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学校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做一体化的作用,对各核心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编写具有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的综合技能实训校本教材。这样可使核心课程专业技能相互衔接,达到强化专业技能、缩短适应临床职业岗位时间的目的。
3.5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专业教师应充实理论知识,定期参与临床实践,了解一线工作情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专家或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核心课程的理论、实践和现场教学,实现专兼职教师教学的相互交叉、融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双通道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改善师资结构,解决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匮乏的现实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办法,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4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改革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需要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但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无法及时更新临床实验室,所以可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方面,接受各医院因为更新换代而赠送给学校的检验仪器设备,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可以与医院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仿真环境的建设和对外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实践技能的机会,又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作为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人员的培训基地。
5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改革
一、制订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标准
由湖南省教育厅牵头,组织各高职学校及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对照行业岗位设置基本标准,各地方高职学校可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本校特色标准。专业设置基本标准包括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师资要求、实验实训要求等标准。制订此标准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服务。
二、探索“政府主导,校院合作”办学机制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指出:发挥地方政府统筹功能,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政策环境;探索校院合作“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实现校企双方在人员交流、技术应用、实习就业等方面的互利共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医院,医院检验人员更新不像护士那么快,需求也没那么多,学校在招生规模上应在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招生,而不是盲目扩招造成培养质量下降。学校必须找准医院合作办学的利益平衡点,探索“校院合作”办学机制,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医院是人才需求方,实践教学资源应经验丰富、检验方法应仪器设备先进,而高校教师具有理论知识丰富,基础研究及科研创新水平高,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强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三、校院共建“双重化”教学团队
“双重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运行模式是高校教师、医院检验师都具备的双重角色(教师和检验师)。学院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改善本专业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加强教师基础理论培训;通过“医院”提高教师实践技能;通过教研、竞赛培养教师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构建“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以政府、学校及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全面合作育人机制下的定向与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和医院作为育人的双主体,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让第一线的检验专家与学校共同制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整合校内外培养资源,优化培养内容与培养过程等。促进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实现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做”统一,从而增强学生岗位锻炼能力与就业适应能力。
五、构建“产、教、研”一体化校内外实训基地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与30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共同出资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主体的需要,一是学生实训需要;二是师资培训与科研的需要;三是社会辐射功能的需要。在设置实验实训项目时,把握以上三个需要,实现师生“课岗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我校模仿医院检验科设置了集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生化检验为一体的综合检验室,综合检验室由专人管理,不但承担本校学生技能训练,还开展在职人员培训、科研及检验业务。同时学校会安排学生进入医院实训,与病人零距离接触,感受医院的职业环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
六、校院共建“医院化”管理运行模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院化”管理运行模式,是学院实训教师团队与医院专家共同确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效益、服务效益双赢的保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院化”管理运行模式实现三个“合一”:课堂与医院合一,学习与服务合一,学生和职工合一。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顶岗实习”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作为学院制度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大方向,学校共与30多家三甲医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及订单式培养协议,按照教学安排及合作单位任务要求及时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校院双方依据协议对学生进行严格指导、管理,医院按照“医院化”的管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择优录用。
七、优化课程设置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医院、血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疾控控制中心等单位。各岗位要求有所不同,如医院侧重临床疾病检验、血站侧重输血及血液制品检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侧重食品卫生检验、疾控控制中心侧重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目前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为文化课、医学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及寄生虫学检验,就业方向偏重于医院检验科。高校应在原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专业选修课,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如增设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卫生理化检验课程、病理检验技术、医学检验仪器维护与维修等内容,通过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就业方法及对专业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也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
八、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我校医学检验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共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如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谐音教学”“PBL教学”“抛锚式教学”及“任务为导向”等教学方法。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课前,教师在教学空间预先布置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点击教师空间根据教学任务预先学习;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3D动画、微课等信息化技术来有效地讲解重点、突破难点;课后,学生还要进教师空间进行学习及完成在线课堂作业以及与教师交流、答疑及对教师教学进行点评等。这种课上—课下、教师—学生、教—学相融通的教学手段,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九、建立“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
我校大力支持信息化教学,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化教学机制,鼓励教师信息化教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完成了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如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病例库、与教材同步训练习题集及教考分离的标准题库。学生可在课上课下随时与老师交流、提问。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获得校级资源课程立项,现准备申报省级名师课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就业前景好,但学校必须有忧患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立足地方区域发展,提升专业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作者:谢荣华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医学检验课程改革
1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
1.1增设课程导引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
所谓课程导引教学,是指在学生在新入学时,将三年内要开设的全部课程从总体上对学生进行介绍,以及在每门课程开课时,将本门课程的开设意义、开设目的、学习目标等对学生进行介绍。课程导引教学,能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使学生知道他们将要学习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学了之后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用,这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总体上有了大概的了解,从思想上对所学的课程有一定的认同感,学生能认识到将要学习的课程对自己是有用的,从而愿意主动去学。课程导引教学内容应简短精炼,并且尽可能地以浅显易懂的形式进行,以期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从而避免其对将要开始的课程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1.2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是课程设计改革的方向。这里的与学生互动,是指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并努力把教师从授业者更多地向解惑者角色进行转变,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具体而言,应增加一些开放式的,能提供较多教师、学生之间沟通探讨平台的课程,如临床检验课程,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尝试选取检验指标、检验项目,分析指标意义,书写检验报告,并将学生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同临床进行对比,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得失,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水平。
1.3提高选修课比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在课程设计中,一些较为基本的医学理论和检验专业课程是必须的,如无机化学、免疫与微生物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检验等。但学生不是工厂生产线上统一尺寸和规格的产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提高选修课的类别和比例,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选修课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应严格将选修课纳入学生日常课程管理体系,保证选修课开设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2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能力为本位
2.1以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为标志
目前的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这样一个不好的现状,即课程设置大而全,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的课程设置,力求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甚至是满足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这种课程设置理念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乌邦托式的空想。在新时期,面对医学理论和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革新,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应是如何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能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地转变其观念使其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因此,课程设计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并把此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标志。课程设计一是应轻知识灌输,重能力培养,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降低课程知识覆盖面,加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二是增加方法类的课程和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同现有最新科技接轨,适当引入医学界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同原有的技术理论相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的魔力,树立其终身学习的理念。
2.2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同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不同,其倾向于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的人才,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求学生毕业工作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实践能力由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组成,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以后的检验工作中游刃有余。笔者建议,在课程设计中,应着力构建“M”型课程体系。所谓M型课程体系,即三点四线,三点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医学检验操作技能,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其中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对应“M”的两个高点,意味着课程设计应强化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且两者同等重要;基础理论对应的“M”的一个低点,意味着应适当削减基础理论的开设范围和深度;四线为“M”的两条支撑线及高低点的连接线,支撑线以连接高点,且以“地”(临床)为平台或支撑,意味着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注重考虑临床的实际需求;连接线联通高点和低点,意味着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当然,“M”型课程体系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架构,具体的课程配置设计需要各个高职院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灵活进行安排,但应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重点和核心。
2.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解除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上,整合若干课程成综合类的知识,打破现有的以学科为类别的生硬课程划分,使学生跳出学习该学科时才会应用该学科知识的怪圈,提高学生综合且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是强化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增加开放式课程的设计和配置,开放式课程应注重“开放”二字,此类课程不一定有固定的名字,固定的学科联系及固定的授课场所及内容。其课程内容是开放的,可以是学生、教师、医疗工作者共同参加的讨论,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到医院、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参观交流;其可以在课堂进行授课,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其课程考核形式既可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也可以是一份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
3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
3.1密切联系临床,扩大见习课程比例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习都较为重视,一般都安排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去医院检验科进行实习,但实习的效果总体来看达不到学校的预期。一是实习时间一般都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内,此时间段的学生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二是对于实习的教学一般都是由各实习点自行安排,学校参与得较少,而由于实习点的工作状况,很难对学生的实习课程进行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安排,实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中,应当增加每学期的临床见习设置,见习期不必太长,一般两周即可,见习课程内容由学校自行安排,主要是了解检验科岗位的基本情况,体验医学检验操作的实际流程,熟悉检验科各项目的操作规范等。通过见习,既能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及时地同实践相验证,也能使学生对于未学或将学的知识有个大概的认识,有助于其以后的学习。
3.2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建立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努力达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是否有效,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用人单位的意见尤为重要。应坚持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定期邀请检验专业专家和用人单位代表座谈毕业生工作情况,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建立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听取行业、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了解检验行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趋势,收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体系,不断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课程改革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葛会美 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第三篇:医学检验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医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病原谱的极大转变,越来越多的机会致病菌和耐药菌株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病原微生物,一些新型的传染病和病原体也不断出现,在此基础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中的内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必须对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精简,不但要重视传统的病原体的复发,而且要重视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比如对于一些传统病原如沙门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白喉杆菌、麻疹病毒等,应将对学生们的要求由掌握改为了解,并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即可。学习的重点应逐渐向公共卫生问题等焦点上偏移,比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奈瑟氏菌属等内容就要求必须掌握,同时增补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霍乱弧菌以及大肠杆菌等较新的、与目前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并加强对条件致病菌、耐药菌株、发病率高但目前无特异性防治方法的病原物生物以及与优生有关病毒的教学。通过教学内容重点的偏移,让学生们能够更加了解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工作重点、研究的热点,做到教学和临床的有机结合。
二、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1.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通过重点授课等方式,将需要重点掌握的菌种讲得更精更细,而在讲解这些菌种的生物学性状、免疫性、致病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等内容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横向对比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让学生们能够触类旁通。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动手通过列表等方式将已经学过的了解到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并让他们形成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
2.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必须综合考虑师资力量、学生的配合能力、教学条件等因素。比如在对流行性的感冒病毒进行学习时,教师可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流感更容易爆发流行?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为什么更强?微生物检验工作与流感的防治工作有何关联和意义?学生们在接收到这些问题后,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而充分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
在微生物学及检验的教学中,包含了许多形态学内容,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因此不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法,将病原微生物标本使用显微摄影拍摄后制作成课件,并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动画和图片,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应用,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到需要他们掌握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形成形象化的认识,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让他们更加快速地掌握各种病原菌所具有的典型形态。
三、优化考核方式,让考核结果更加科学
考核方式的单一化一直都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学分制的引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考核方式得到优化,该考核方式是通过计算学分来衡量学生们的学习量,以及学业的完成情况,这样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对于微生物学及检验这一课程的考核,可以做如下改变:期末的考试成绩占50%,实验考试占30%,平时的测评占20%,从而实现综合评定。注意平时的测评内容应包括实验操作的能力测评,在实验的过程中是否规范,以及实验的结果是否记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科学等。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学生们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笔者认为人体解剖学是美容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特别是与美容技能操作有关肌肉骨骼要重点讲解;讲解组织胚胎学时侧重皮肤组织的形态结构的讲解;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部分内容为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治疗、物理美容技术等多门美容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授课时采用与临床病例结合重点讲解。而遗传学、生物化学,这部分内容抽象,机理和计算公式复杂,可结合科普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宣教。因此,合理分配教学重难点,将繁杂的知识点整合,化繁为简,既减轻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压力,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模式
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涉及知识面广,在有限课时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繁杂的知识点使学生记忆困难;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而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难以理解,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或产生挫败感。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授课时应用生动事例和简练的语言说明抽象复杂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时引用巴甫洛夫刺激狗产生唾液经典案例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在讲解重点难点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添加图片、音频、视频、动画flash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为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讲解呼吸解剖生理病理时,我引用科普短片或教学视频,把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生动的展现在课堂。此外,教师尝试以系统为专题讲述人体结构功能。遵循认识的规律,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目前,滨州医学院对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采用系统教学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打破传统的分学科教学模式,从考试成绩的分析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效果。笔者将问题导入法、作业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更好的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网站链接,多方面、多角度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本门课程。
3加强师生沟通,促进教师之间学科交流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书面汇报、座谈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例如交谈中学生反映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专业术语多,内容抽象难以记忆,希望老师多增加教学视频,例图表等形式加深理解。积极听取学生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既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又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相长。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是多个学科的整合,在内容上难免存在知识点交叉。为避免知识脱节或重复,各学科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就尤其重要。我校每周二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安排集体备课或讨论会等形式集中交流,这种形式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才能,促进优势互补,能及时调整和解决教学存在问题。同时,各学科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保证知识框架系统性、完整性,避免教学资源浪费。笔者团队根据教育部关于“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精神,结合高职高专美容专业特点,编写教学大纲和对应内容的练习题库,由课程教学秘书汇总编辑成复习指导手册,学生在课后业余时间通过练习试题库检验学习效果及巩固重点知识,在复习指导手册的辅助下学生期末考试心理负担减轻,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立足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中医药院校开设医疗美容高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技能型中医美容人才。基础医学知识实用性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在实验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者采用案例法、互动模拟练习、标本模型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直观理解授课内容。例如讲到胸骨角、阑尾麦氏点、墨菲征等,先用多媒体放映多个图片,要求学生选择对应术语正确的图片,最后要求学生在自己身体上扪及。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应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教学的革新。除了可以整合理论课,也可以将实验课整合配置。笔者认为解剖学和组胚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安排1次实验;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整合为人体功能学与药理学安排2次实验,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安排1次实验,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为病理学安排1次实验。多安排些演示性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部分实验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课外学习。
5结语
关键词:生物化学;生物医学概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研究,使得人类对于生命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人体的正常机能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现,并给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在此背景下,生物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利用生命科学的理论、方法来阐述人体结构和功能及其生命活动本质的学科,可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也可以看作是连接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2]。在医学院校开设生物医学课程,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当今医学发展方向,提升教学层次,尽早培育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为其后的医学和其他方向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3]。为此,我校已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为部分非医学专业试验开设生物医学概论课程。针对开设本课程的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医学特色的体现,本校开设的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为主体框架进行整合和设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生物医学概论的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有机整合了各部分内容,确立了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建立了综合性、以课程结束测试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评体系,为我校建立适应学科和特色人才培养发展的生物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在生物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承担了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工作。在此文中,我们将总结在生物医学概论中生物化学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分享教学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突出一个“概”字,力求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整个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一个挑战。以生物化学基础为例,目前医学专业类似课程的理论学时为80个。而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中,需要在不到20个学时完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课程设计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本课程和授课专业的特点,我们将该部分内容分为五个章节,保留基本的骨干内容,压缩、删除过于繁琐的理论,插入联系实际的案例,尽可能使内容“接地气”,使学生乐于接受[4];同时合理引入课堂思政元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其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5]。
1.1生物化学绪论
对于生物化学绪论部分,之前类似课程仅做简略介绍,学时一般为0.5个学时。在本课程中,将此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内容扩充为2个学时,让学生在一开始对生物化学的总体知识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同时插入实例和最新进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之后内容的学习。在讲解生物化学的概念后,重点讲解了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叙述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中,穿插了可溶性催化剂-酶的发现等案例,激励了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在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重点介绍了三大营养物质的概念,同时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在分子生物学阶段的内容,着重介绍了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即发现双螺旋结构的历史故事;同时也介绍了重组DNA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组学等新进展,以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同时,也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化学发展中的贡献,如吴宪提出的血糖测定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tRNA、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然后,再结合研究历史,介绍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阶段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在第三阶段阐明);第二阶段的研究内容是物质代谢(一些代谢的调节和合成代谢在第三阶段讲授);第三阶段的研究内容是分子生物学,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一个主要内容。三个阶段正好对应生物化学的三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再介绍生物化学和医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的促进作用。
1.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的相关内容,共5.5学时。其中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容,将其压缩为2个学时。介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时,重点介绍蛋白质氮元素的含量特点,即平均含氮量为16%,由此引出定氮法,并结合三聚氰胺事件引导学生讨论。对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只介绍蛋白质的四个结构层次的定义和稳定的作用力,删去肽平面、模体、结构域等部分。对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着重指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的空间结构,并举镰刀形贫血症、血红蛋白变构和疯牛病的案例加以阐明。对于内容较为类似的氨基酸、蛋白质理化性质,删去前者,只介绍后者中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对于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同样安排2个学时。其中核苷酸的结构、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双螺旋结构要点、生物体主要的RNA的种类和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作为重点介绍。其中核酸理化性质的部分,可结合介绍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较新且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对于酶的内容,安排1.5学时。重点讲解酶的概念、特点、酶的分子结构、活性中心的概念、同工酶、酶原激活的意义、以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等内容。其中同工酶部分可结合临床检验的案例,酶原的激活可结合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讲解。酶促反应动力学的部分,着重介绍米氏方程的意义,并结合磺胺类药物等案例讲解竞争性抑制剂的内容。
1.3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核酸代谢等内容,共5.5学时。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一些临床疾病联系紧密,但在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中,具体的代谢过程和调节内容较为繁琐,课程难度较大。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将代谢过程和调节的内容大幅简化,重点讲述各个代谢的概念、生理意义及互相之间的联系,力求学生在总体水平把握物质代谢的内容,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对于糖代谢内容,安排2个学时。以血糖的生理意义及其来源和去路为中心,讲解糖的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糖异生的概念及其在糖代谢总体中的生理意义。强调糖作为营养物质最主要的生理意义是提供能量。其中正常情况下,各个器官组织的大部分能量以及脑的全部能量来自糖的有氧氧化。缺氧和剧烈运动时,肌肉和一些器官可以通过糖的无氧氧化供能。磷酸戊糖途径可以给人体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原料和还原当量。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为各器官组织持续稳定提供能量。在短期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殆尽,此时身体使用生糖氨基酸、甘油、乳酸等为原料进行糖异生,维持血糖浓度恒定。其中生糖氨基酸主要来自机体蛋白质的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短期饥饿会导致机体蛋白质流失的原因。脂类代谢安排1.5个学时,主要讲解脂类的分类、脂肪酸分解、酮体的生成、脂肪酸、胆固醇的合成以及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减肥话题来讲解。脂肪是人体的储能物质,也可以分解给人体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通过β-氧化分解,其进行必须要在有氧条件进行。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有氧运动可以减肥的科学原理。结合人体的解剖特点,给学生讲解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脂肪酸不能直接给大脑使用。但长期饥饿身体不能无限制分解蛋白质提供生糖氨基酸进行糖异生。此时,机体可大量利用脂肪酸在肝脏生成酮体,酮体可穿过血脑屏障,给脑等器官组织提供能量,因此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但酮体大部分为酸性,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因此长期饥饿对人体危害很大。糖尿病人代谢紊乱,对糖的利用存在障碍,酮症酸中毒也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6]。对于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主要讲解其原料大部分可通过糖代谢得到。因此大量进食糖类,会导致肥胖以及胆固醇增高。以此教育学生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胆固醇可作为胆汁酸、类固醇类激素和维生素D的合成原料。但高浓度胆固醇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上升,而修饰的LDL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因此胆固醇过高会危害健康[7]。蛋白质代谢即氨基酸的代谢,此部分安排1.5个学时。此节内容以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为主线,讲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消化吸收、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和氨基酸的其他代谢。先指出氨基酸在人体的最主要去路是合成新的组织蛋白质,由此让学生理解合理摄入蛋白质的意义,同时也可为讲述后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蛋白质合成内容打下铺垫。消化吸收中的腐败作用,即未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受肠道细菌的分解作用,产生的物质大部分对人体有害,虽可通过肝脏解毒,但也加重了其负担。膳食中蔬菜、粗粮中纤维素可促进消化产物排出,减少腐败作用。由此可以让同学理解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的科学原理。脱氨基作用中,穿插讲解血清转氨酶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实例。氨的代谢中,联系氨的来源和去路的知识,让同学讨论导致氨中毒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氨基酸的其他代谢中,我们主要讲解一碳单位的产生,可为核苷酸合成提供原料,同时结合讲解叶酸缺乏可能引起疾病的病因。核苷酸代谢安排0.5个学时。我们强调虽然核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但与糖、脂类、蛋白质不同,核苷酸不是营养物质,因此不需要从食物摄入。人体所需核苷酸都是自身通过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条途径合成的。由此教育学生,对于国家也是同样如此,至关重要的技术和装备要依靠自力更生,不能一味依靠引进。对于核酸分解的内容,主要讲解嘌呤核苷酸在人体的分解产物是尿酸,尿酸排泄障碍会导致痛风症,并由此结合介绍痛风症的治疗方法。
1.4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DNA的生物合成(复制)、RNA的生物合成(转录)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共3个学时。本章围绕中心法则内容展开,即DNA复制遗传到子代、DNA为模板转录生成RNA、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DNA的生物合成主要讲解DNA复制的基本特征、DNA复制的酶学、DNA复制的过程和DNA的损伤与修复。DNA复制的基本特征重点讲解半保留复制,同时结合讲解证明半保留复制的同位素标记实验。在DNA复制的酶学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拓扑异构酶,可以例举亚历山大剑砍戈迪乌斯绳结的故事,既讲解了酶的作用机理,又培养了同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法。在讲解导致DNA损伤的因素时,指出很多污染物都是致癌物,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RNA的生物合成中主要讲解转录的基本特征、转录的基本过程以及真核生物RNA的加工。在讲解转录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将其与复制的基本特征加以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对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时回顾这其实是物质代谢中讲到的氨基酸的最主要去路,帮助同学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可以看成是核酸语言和蛋白质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又称翻译。这样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够由表及里。这部分内容中,遗传密码的概念和特点、肽链合成的过程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最后,再介绍一些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使学生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医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5分子医学专题
在学生学完前四章后,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自学生物化学与医学相结合产生的分子医学知识。本章内容包括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技术、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通过此章的自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之前所学知识,同时理解生物化学理论在医学中应用的价值和前景,了解医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教学体会
在近年的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合理分析、团结协作,基本均得到满意的解决,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学生成绩分析结果及同学的反馈表明,大部分同学对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掌握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现将我们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2.1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本课程开设之初,我们基本还沿用传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尽管已对所授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删减,但由于学时的不足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学生反映课程难度较大,内容不易接受。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非临床专业部分学生高中学习的生物、化学知识不足,甚至有一些是文科的同学,缺乏适当的理科知识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较难的知识点,通常会将背景做简略介绍,然后再讲解知识点内容。例如,讲解氨基酸结构时,我们会先将羧基和氨基的结构和性质加以简要介绍,再讲解氨基酸的具体结构。同时,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加强了科学史方面以及与日常生活结合实例的介绍,穿插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2.2利用多种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互动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专业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弱。为此,我们试验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雨课堂的实践较为成功。该平台具有预习课件、课堂点名、课堂弹幕互动、随堂测试和课后测试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记录教学过程、即时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到课率,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间互动、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利用雨课堂进行在线教学,课后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反馈加以分析,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
2.3推进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成绩的综合考评体系
以往课程教学中,教师只负责课堂教授,学生学习成绩只通过期末一次测验决定。这导致了很多学生课堂不认真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一开始就确立了形成性评价的制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练习、论文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确定平时成绩。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测验成绩加权确定。最近,我们结合问卷星、雨课堂等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对教学效果分析表明,形成性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生物医学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各学科的互相协调、联合,合理利用了有限的教学资源,避免了知识点重复教学造成的学时浪费,也提升相关学科的教学水平,是一项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之前的设想。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们对本课程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体会,不仅对本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改进传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长仁,何发忠,周宏灏,等.精准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12):1629-1632.
[2]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趋势与特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1-4.
[3]何勇涛.中国生物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4]徐蕾,刘海军,吕俊,等.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让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更接地气—以物质代谢篇为例[J].生命的化学,2017,37(3):439-444.
[5]李红波.生化分生课堂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5):69-71.
0前言
在台湾,学生进入大学前在高中阶段,由于文理分科,科学教育与其他学门分流甚早,因此各大学理学院之外的学生在学校如想进修基础科学知识往往得由选修有关科学之通识课程著手,有些大学规模较小,并无理学院或其他相关科学学院的设立,通识教育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基础科学教育之机会,如果有关传播学系的学生并未在学校中加强学习科学学门,则毕业后如进行传播事业且于报导有关科学事件时,有时会出现困难、误解与错误,造成阅读大众之迷思,不但对社会发生之科学事件產生误会,并可能造成无谓的恐慌。这里所指的传播课程系所包括:大众传播学系、新闻学系、口语传播学系、公共关系暨广告学系、资讯传播学系、图文传播学系、广播电影电视学系、传播管理学系等,名称因各大学不同而略有差异。例如辅仁大学设立有传播学院及传播学院相关单位,而世新大学则有新闻传播学院,辅仁大学係全科大学,规模甚大,包含众多学门,通识教育课程由全人教育中心负责规划与进行,负责该校全人教育课程规划及教学等事宜,分为人文与艺术、自然与科技及社会科学等三大领域。与生物及医学有关的课程开设有:生物医学、环保、能源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概论、内分泌与健康、当代生物医学课题、远络医学、生医科技与生活、职场安全与健康、健康与疾病、生命科学概论、人体的奥秘、常用药物概论、疾病检查与诊断、寄生虫与人生、基础生物学、动物行为概论、药物滥用、医学发展对伦理的影响、基础健康医学概论、从诺贝尔讲看生物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营养与保健、民生科技导论、自然科学概论、生物技术概论、环境生物概论、人体探索、近代科学发展等28门课。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开设有关基础科学之“科普经典导读学程”,包括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科学概论及资讯与工程等六门课。学生如在四年内选修这些课程则对相关科学知识获得基本的认识,对其将来毕业从事传播工作相关。
1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间之关连
大学中研读与传播有关科系之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部份工作皆与传播有关,亦即他们会将在学校所学知识应用于传播事业,不论是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等,主要将新闻或知识传送给阅听人,其传播内容之正确性极为重要,尤其以科学知识之传播是为首要,因为理解科学需较多基础知识,有最低之门槛须学习,此时在学校时期学得之基础科学知识则成为必要之前提,如科学家对某一科学事件产生不同意见而争论不休,传播者也对此一知半解无法查证,则社会上一般阅听人就更不可能分辨真正的科学意旨为何?此为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间难以衔接之处,传播者解决此难题之道就得考虑平衡报导,唯平衡报导亦需对此科学事件有较深入之瞭解,因此查证成为报导之前的重要工作,不但得利用多种途径与资源深入自行查询,更应多方询问真正相关科学家的意见做为参考,如限于时间压力或盲目听从所谓专家之言即将科学事件报导出,十分容易让阅听者陷于错误之思维而引发无谓之烦恼或恐慌,最近台湾社会所发生之狂牛症牛肉事件、莱克多巴胺瘦肉精事件与H5N1禽流感事件等均引发社会大众迷思,造成政府与民间矛盾,引起各界对食品安全议题的争论不断。就学习生物医学者(如笔者)的观点而言,这些科学事件已逐渐脱离科学本质,科学家间虽有不同意见,仍可协调解决,令人担心之处在于非专业人员以似是而非者之意见且夹带情绪参与讨论,而最后造成决策执行迟缓,因使得社会大众无所适从,不知危险真相如何?以下就禽流感事件依科学层面作分析探讨。
2科学事件之传播——禽流感事件
台湾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动植物防疫检疫单位于今年3月3日公布,在去年12月27日与今年2月7日,分别在彰化县、台南市两处养鸡场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5N2,同时也已扑杀将近5.8只鸡,这是台湾动物防疫史上首次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将疫情通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台湾首次于2004年发现禽流感病毒,当时扑杀20家左右养鸡场的鸡只,造成养鸡业者的巨大冲击,防检单位强调,两养鸡场半径三公里内周围,会持续採取临床调查与流行病学采样,至今都未发现其他传染感染情况。防疫官员报告,在彰化、台南的禽流感病毒株是2004年以来,在台湾持续传播的特殊病毒株,但两者却又不完全相同,显示病毒仍在持续变异,特别的是,这次彰化县养鸡场自去年12月通报后,鸡隻没有异常死亡现象且产蛋正常,临床症状属于低致病性病毒,但实验室检验结果却显示是高致病性病毒,经过专家会议开会讨论,依据流行病学风险分析,认定是高致病性病毒。
禽类动物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影响许多鸟类的呼吸、消化或神经系统,禽流感病毒会在大部份种类(即使不是全部)的鸟类身上发生,包括家禽及野生鸟类,该病毒共有144种,牠们造成鸟类疾病与扩散的能力差异很大,禽流感病毒有两种变异种,根据病毒杀死鸟类的效率而定:1、低致病性禽流感(lowpathogenecityavianinfluenza,LPAI),致命性低,通常发生于野生鸟类;2、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pathogenecityavianinfluenza,HPAI),明显只限于H5及H7病毒,这次在南部养鸡场检验出的H5N2病毒株本属于低致病性,经查各种相关文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记录,从未发生有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其实美国曾于1983年发生两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第二次就是由H5N2病毒株引起,并未发生人与人间之传染,然而严重疾病攻击宾州与维金尼亚洲的鸡、火鸡及珠鸡并令其死亡,在杀死1千7百万只家禽后病情才得以控制。而1997年时在香港发生有史以来第一次鸡的感冒病毒造成人类死亡的案例,由高度致病性禽类动物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共有18人重病,其中6人死亡,研究证明该病毒于1996年曾在中国大陆广东省鸡只身上鉴定出,由2003年开始该病毒H5N1周游全世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至2012年时,在15个国家发生598例人类病例,死亡352人,死亡率高达58.9%,多数感染者曾直接或密切接触携带H5N1的禽类,目前H5N1病毒株感染仍属于少数且有限的人传人案例,但由于该病毒株属于第二类病毒,对鸟类致命性极高,时常造成鸡只100%死亡。禽流感病毒会感染人类细胞,以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质做为武器侵入及穿出细胞膜,一种蛋白质称为“红血球凝集素”(hemaglutinin,H),另一种为“神经胺酸苷酶”(neuroaminidase),病毒学家就以这两种蛋白质的排序来决定病毒的种类,称为病毒株(strain),H有16型,由H1至H16,N有9型,由N1至N9,所有H和N蛋白质都发生于鸟类,人类流感传统上由三种H引起,H1、H2、H3,由病毒演化上观察,禽流感病毒株原先存在于水禽类动物,如鹅、鸭、鸳鸯等,但不会发病,成为病毒携带者,后来传播至陆禽类动物造成疾病流行,其中以鸡对此病毒最敏感,候鸟身上虽然带有许多种类的禽流感病毒,但是会感染人的病毒株只有两种:H5N1及H9N1,一般而言H9N2不会引起严重疾病故时常少予考虑,然而荷兰于2003年4月报告,发现H7N7禽流感造成超过80例人类病例,其中1位兽医死亡。#p#分页标题#e#
以台湾目前情况而言,尚请读者对于台湾南部发现的H5N2禽流感病毒株无须立即反应产生恐惧感,如果动物防疫人员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切实做到防疫的最初两个步骤:对感染家禽进行禁止移动与全面扑杀行动,则此病毒引起的禽流感应不至于发生大流行,也极不易感染至人类,其实禽类动物的细胞与人类细胞构造大不相同,禽流感病毒之表面蛋白质也不容易与人类细胞表面抗体相结合,除非病毒突变适应于人体,因此记者或其他传播人员报导此新闻时需拿捏轻重,不应轻易叙述病毒突变可感染人等直接描白,因为由动物传染给人间其实际行为并未清楚瞭解。病毒性疾病让人困扰的原因主要由于病毒的两个特性,第一、病毒容易突变,其只有8个基因,此遗传物质些微改变就会形成新病毒;第二、如果两个不同病毒株同时入侵感染同一个细胞时,两者会同时放出遗传物质產生部份交换作用,即再重组现象,这时不无可能形成崭新的病毒株,对于人类的危险就无法预知,一般人对于流感大流行產生焦虑感甚至惊慌失措,主要来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印象,这次流感杀死4千万人,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连西班牙这个小国就死亡了8百万人,尤其当中许多年轻男人都是牺牲者,死亡率超过50%,这种惨烈的情况让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与其他生物医学科学家都认为下一次类似规模的流感大流行就在转角之处等待,而现成最可能的凶手候选者就是H5N1禽流感病毒株。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持续监测全世界的流感病例,依赖广大的网路来源得来资讯,包括政府卫生机构、大学科学家及国际间合作组织,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展出一套有关流感世界大流行在何处发生的鉴定系统,该系统分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人及动物未发现新的流感病毒。
第二阶段:没有新的流感病毒在环境中巡回,但是有从前已知之动物病毒对人会造成危险。
第三阶段:一种新的动物流感病毒株会感染人,但是未发生人传人的感染病例。
第四阶段:新病毒由人传染人,但是传染力有限且仅侷限于某个地区。
第五阶段:病毒在某一特殊地区时常在人与人间传播,但是还未扩散至世界其他地区。第六阶段:流感世界大流行发生,病毒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但是如果有一天某地发现有H5N1禽病毒株时,你如果又罹患流行性感冒时就必须特别小心,得马上去看医生,因为在理论上鸡的流感病毒会在你的细胞里与人的流感病毒可能产生遗传物质再重组行为,如因此而产生的第三种新型病毒就有可能形成恶性病原造成人的灾难了。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4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开设时,绝大部分院校均定为五年制,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也有极个别院校设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规范专业设置时,统一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为五年制,毕业学生可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近年教育部有规定,新设置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一律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已明确统一规范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归属医学技术类,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重新认识和定位新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
新专业为“医学检验技术”,虽然名称没有太大改变,但明确归属新单独设立的医学技术类,统一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使本专业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认为,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主要是强调、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而淡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即业务培养要求由“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该转变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而有关诊断性报告的签发、检验所获信息的应用、转化及临床检验诊断,应由具临床检验医师资质的专业人员承担。
三、正确处理几点转换和关系
1.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的转换。
原有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由原归属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可授医学学士或理学学士的五(四)年制专业,明确归入新设立的医学技术类中,意味着本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定位,淡化了其临床医学内涵。因此,本专业原有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即“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进行相应调整。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改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能在各级医院、医学研究、血站、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2.教学思想、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转换。
由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本专业教学指导思想一直强调培养既有医学检验基本技术、又具有将检验信息转化为临床信息、能积极参与临床的人才,因此,从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及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前期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并有一定的临床课,不少五年制院校还有临床实习环节;专业课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上,技术相关内容越来越淡化(也与临床检验日益试剂化、仪器化、自动化相关),而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知识及临床相关内容越来越多;部分专业课教材体系也按临床医学的有关器官系统疾病体系编写等。为适应新专业目录的要求,首先,教学思想应明确统一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上,突出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属性。因此,应按照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思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能简单的认为只需将有关临床课(仅约一学期)砍去即可。并且根据新人才培养要求,“医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必须开设或加强。在人文公共课不能动、多数院校实行菜单式课程组合的现状下,怎样得到其他教学单位的支持,构建保证本专业获得所需的基础及相关临床知识的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设置?其次,专业课教学内容应按新的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较大的改革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知识结构的转换是基础(目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背景的师资同时并存),是新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教学内容上在保证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的同时,在学生临床医学知识较薄弱的背景下,怎样处理无法回避的与临床的联系和结合?
3.配套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思路转换。
现有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以早期开设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教师为主,应该说是主要适应5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要求,并且过多强调各专业学科的完整理论体系,重复介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基础及专业基础学科内容较多,对医学检验近年出现的新技术介绍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医学检验技术”的特色,与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怎样建设与新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思想匹配的专业课教材,是新专业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工作。专业课实验教材已有按技术为主线进行编写,也符合教育部关于实验课程独立开设,自成体系要求的改革。专业理论课教材编写是沿用原器官系统疾病体系,还是借鉴国外相关专著按技术及检测物理化、生物学特性为主线进行编写?怎样合理处理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及临床知识与检验技术的关系及比例?怎样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教材一体化设计、立体化建设,加强技术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4.四年制本科培养与应用技术本科的区别。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实践基地;共建;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从业人员承担着为临床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愈后观察、药效评价等提供佐证的重要职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生在疾病诊疗中,对医学检验技术等辅助科室出具的检测结果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这对检验机构出示检验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伴随着大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迫切,一批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检验试剂和检验仪器设备的开发、生产和营销公司应运而生,医学检验技术毕业生需求量逐年提高。高校急需为医学检验技术一线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实操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以及运用基础医学和检验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尽快走上临床检验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1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要求医学检验人员不仅要精通检验规程和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能科学地分析检验测试结果,并进行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培养出一批能在第一线直接从事检验技术操作的高级检验技术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标准》中规定,应当设置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室等,由我校医学实验中心统筹管理。由于我校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立较晚,鉴于现代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及试剂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费用特别昂贵,我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校内医学检验综合实训实验室,只建立了专业课程实验室。而且,目前我校还没有直属关系的实质性教学附属医院,部分专业任课教师及实习带教老师实践经验不足,部分实验设备老化,无法在校内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因此,为实现校内教学内容与工作场景、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这为学生早期形成临床检验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本领提供必要保障。
2共建目标及合作基础
2.1共建目标
通过与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基地承担辽东学院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课间见习、实习等合作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2.2合作基础
基地依托单位丹东市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并在2010年5月与辽东学院医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辽东学院非直接隶属的附属医院。校企共建双方签订了深入合作的正式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学生的外聘教学、课间见习、校外实践、实习带教、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清晰的合作思路,建立了合理的运行机制。实践基地共建方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是集临床检验、体检检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目前,科室开展检验项目约300项。科室现设临床检验、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急诊、血液流变、PCR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数十台在检测方法和技术上均居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仪器设备。近年来多名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辽东学院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兼职授课及实习带教任务。
3基地的组织管理及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3.1基地的组织管理
辽东学院医学院由基地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包括检验专业实习带教老师、教学秘书等,具体落实及协助完成建设任务和内容。共建方丹东市中心医院由检验科主任任组长,成员包括科室实习管理人员及各科室实习带教检验技术人员,负责与学校共同完成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3.2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校外实践基地经过多年合作,逐步形成了一支任务明确、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实践指导教师授课队伍。其中临床一线指导教师5人,全部具备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双师双能”型检验专业专任教师构成,实践指导教师在学校主要完成理论课的授课任务,在基地依托单位完成课内见习及毕业实习,但教师队伍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备。
4建设成果
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深入合作,双方共同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共同开发理论及实践课程,共同管理实践过程,共同制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11版、15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共建双方的研讨论证后共同制定。而且,共建双方共同申请实践了“情景模拟教学在认识实习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研教改项目,共同制、修订了校内自编教材,基地安排具有专业领域实践经历的技术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拓展学生的检验视野。同时,基地依托单位选派临床检验经验丰富的两位副主任医师承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检验概论》和《临床检验仪器学》两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共建双方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并在课程中安排了临床课内见习,以满足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基地利用率较高,学生受益面广,每年进入基地参加课内见习比例占专业学生数100%、毕业实习的学生达到专业学生数的比例约为30%左右,为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提供重要的基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治西,朱爱军,孙彦坪.以核心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2-13.
[2]李学会,王飞清,夏英,刘燕青,鲁力,刘洋.医学检验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7):1083-1085.
[3]谷秀娟,王璐,雷光星.浅谈医学检验临床教学的管理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44-45.
[4]简洁雯,刘慧.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2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