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家庭教育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乡村家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为边远山区的一名农村教师,现在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把对孩子的教育权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而家长却不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孩子从一出生,父母是他们最先接触的人,家庭就是他们最先接触的环境。从家长身上,孩子了解了家长的生活、工作、学习及为人处事,认识了周围的人和事,懂得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而父母与孩子有血缘、经济、思想感情的联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深,作用很大。
因此,无论做父母的愿意与否,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家庭就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同时,父母不仅给予了孩子先天的遗传因素,而且还给孩子创造了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资料和物质资料,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孩子能自然健康的成长。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有益的补充,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教育有机整体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我在工作中的实际,认为不同的家庭教育在学生和家长身上得到了不同的表现。在教学中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太好教育,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自动性不高,都喜欢玩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忙于挣钱,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不问也不管。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消费作为启动内需、摆脱通货紧缩的一支生力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教育消费问题的不断增加,有关高等教育收费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投资与融资问题、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家庭作为高等教育消费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对其研究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中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农村家庭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需求群体。同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研究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对制定适应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教育政策、学费制度以及支持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现状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0年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为946万,比2009年1020万的考生数减少74万。戴家干表示,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按毛入学率计算的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在逐年下降。但同时,农村参加报名考试的人数还在进一步上升,因为在广大农村,上大学仍然是农家子弟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据预测,今后几年,中国适龄入学人口数量仍将不断下降,高考考生人数持续下滑。在未来的数年内,接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群体将集中在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会相应扩大。这就意味着农村家庭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需求群体。
1.学费及住宿费的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近年来,高校学费在不断攀升,而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却相对缓慢,同时,由于物价上涨过快,高校学生生活费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支出成本与农村居民支出能力的矛盾凸显出来。从表1可以看出,1990年中国高校学费及住宿费为200元,占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29%,对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很轻;到1997年上升为约2300元,对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090元来说占到了110%,可见,一个劳动力还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到2000年,学费和住宿费涨到约4300元,而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却涨得不快,仅2253元,农村供养大学生的压力也比1997年再次大了许多;到了2005年以后,学费基本上处于比较持平的状态,随着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较快增长,供养大学生的压力也相对减小,但到2009年,学费及住宿费也占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116%。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费及住宿费,农村家庭是存在一定的承受压力的。这也表明,中国现阶段高校学费及住宿费与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
2.物价上涨影响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1997年中国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0.2%,这一年的物价处于一种比较平稳的状态;然而,到2007年中国的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12.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对普通居民来说意味着在有限增长的收入面前,家庭的生活开支增长了许多;到2008年,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成为近年来涨幅最大的一年。虽然大学食堂有国家的补贴,但是大学生的伙食费还是比从前高出了许多。这就加大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6.5%,创下37个月的新高。然而导致物价上涨过多的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多。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占物价上涨的2/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占整个涨价因素的22.5%。物价、特别是食品类价格上涨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就增加了。加上现在每个大学生电子产品的费用,供一个大学生的费用越来越高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
3.城乡发展差距影响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农村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我们还应当不懈努力,加快步伐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在逐年提高,但是很明显,城乡差距非常大。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而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7倍;到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可见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3.22倍,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到200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是2005年的1.64倍,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是2005年的1.58倍;可见,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更快,城乡居民的发展差距也就更大。由以上分析可知,近年来中国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教育支出的逐年加大,农村家庭的孩子要和城镇家庭的孩子接受相同的高等教育,就要付出相同的代价,然而很明显,农村家庭的支出能力远远低于城镇家庭。所以说城乡发展差距是影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调控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的对策
1.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完善农村家庭资助体系。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坚决杜绝某些高校乱收费的现象,增强教育收费透明度,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大高校收费制度的管理,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做到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同时,各高校应当自我约束,认真做好收费公示工作。其次,应当完善农村贫困家庭资助体系,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坚持经济支助,保证每一位被录取的农村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对特别贫困的农村大学生进行学费减免,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
关键词:居民收入;高等教育;需求;影响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65-0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需求日益扩大,即便在1999年中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日益扩大的高等教育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日益膨胀的高等教育需求到底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已有研究做了很多探索,其中,收入水平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关家庭教育支出与收入关系的研究很早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教育成就是存在显著差别的[2]。再进一步说,家庭收入水平会显著影响孩子的入学水平[3-4]。Hossain S. A.对中国的研究发现,1993年中国城乡家庭收入最高组与最低组7~11岁的入学率差异达到了l0.7%,12~14岁的入学率差异达到了49.6%[5]。此外,很多研究还发现,家庭收入水平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影响了孩子教育成就的获得[6-7]。
与高等教育需求不断扩大相伴随的是,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那么,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如何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其影响又 有多大?对此,本文将使用已有宏观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深入探讨收入与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城乡居民的家庭收入
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统计中国城乡居民的家庭收入时,由于城乡家庭收入渠道存在差异,所以使用的指标也不同。具体说来,城镇居民使用的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而农村居民使用的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幅度很大,增加很快。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为更全面准确地描述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本文将分别对其予以分析。
图1显示了1980—2009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的情况。对于城镇居民家庭来说,1980年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77.6元,而到了2009年,这一收入水平达到了17 174.7元,即在29年的时间里增加了16 697.1元,增加了近35倍,平均每年增幅120.55%。从时间上来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80—1990年期间增加幅度有限,10年期间增加了1 032.6元,平均每年增幅21.62%。而从1990年开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水平驶入快车道。199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510.2元,而到了2009年,这一收入水平达到了17 174.7元,翻了10番还要多,年均增幅54.59%,是1980—1990年增幅的2.5倍。
对于农村居民家庭来说,1980年其人均纯收入只有191.3元,而到了2009年,这一收入水平达到了5 153.2元,即在29年的时间里增加了4 961.9元,增加了近25倍,平均每年增幅89.44%。从时间上来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不同,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通过城乡收入比较可以看出,二者都呈指数增长,增长速度快,增长幅度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表明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拉大,而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2.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额。中国城乡居民历来有储蓄的传统和习惯,对于有子女就学的家庭来说,这种储蓄的传统和习惯就更为强烈。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教育收费已经成为“共识”,即要想读完大学,每年必须要支付足够的学费,四年大学读完必须要有充足的学费作为保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城乡居民有一定的储蓄习惯和存款水平,这是保证子女读完大学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讲,如果城乡居民具有一定的储蓄习惯,并有较高的存款水平,那么其资助子女读大学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其对“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推动能力就会增强。为此,本文选取了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额这一指标来考察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图2显示了城乡居民的人民币储蓄存款额。数据显示,1980—2009年的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的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经过拟合呈指数方式增长。198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年底余额为395.80亿元,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60771.70亿元,增长了650多倍。198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年增加额为114.80亿元,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2886.35亿元,增长了370多倍。尽管存在通货膨胀等因素,但从巨大的变化量上来看,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子女就读大学、完成学业,推动了高等教育需求的扩大。
3.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人均纯收入。虽然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人民币储蓄存款额这两个指标都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它们都没有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其可比性不高,不容易看出其真实的增长幅度和水平。对此,本文选取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这一指标对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再做评价。图3显示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人均纯收入。该指数以1978年为基准期进行测算。图3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人均纯收入指数均以指数方式增长,增长速度快,增长幅度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增长了88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增长了85倍多;第二,总体上来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的增长水平和增长幅度快和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但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小,且远远小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第三,从2003年开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的增长水平和增长幅度快和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的状况发生了逆转,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和增长幅度超过了城市,虽然超过的幅度有限,但其意义重大。
4.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发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因此,通过考察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可以发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图4说明:(1)总体上看,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1980年开始一直处于线性下降态势,表明城乡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呈增长的趋势;(2)从城乡差异上来看,1980—1989年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差异较小,曾一度黏合,但从1990年开始这一差异开始扩大,直到现在才有差异缩小的趋势,这与前面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人均纯收入指数所展现的结果是一致的;(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目前中国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维持在30%~40%之间,属于富裕水平。
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
通过上述指标的考察和相互印证,总体上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简单的结论:第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很快,增加幅度大;第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总体上呈现“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那么,上述指标代表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否真正实现了推动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作用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数据分析。
表1显示了以表征收入水平的各指标为自变量和以表征高等教育需求水平的两个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平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之间的各自线性回归结果。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以及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增加额均呈指数增长,为了使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以便模拟其对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线性推动作用,本文在进行回归时,均使用了其对数。从表中可以发现,表征收入水平的各指标均与表征高等教育需求水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平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普遍较高的Beta系数说明,无论从哪个层次的收入水平来看,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都对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分城乡来看的话,从表2中可以发现,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收入指数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平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之间的Beta系数和回归拟合优度都要高于农村居民,这说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对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农村居民。但从恩格尔系数这一指标来看,情况正好相反,城镇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动作用弱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这一指标主要是从消费内容上来考察居民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除了表明收入水平提高以外,还表明食物消费支出的减少和教育文化消费支出的扩大。因此,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平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之间的Beta系数和线性回归拟合优度都要高于城镇居民可以解释为,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之后比城镇居民更愿意把收入投入到教育中去。此外还可以发现,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对于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推动力要远远大于年底增加额,这也说明,在高等教育需求扩大的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年储蓄增加额有限,教育费用的确是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大项。
参考文献:
[1]金莲.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Filmer D., Pritchett L. The Effect of Household Wealth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vidence from 35 Countries[J]. 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 1999,(25): 85-120.
[3]Tansel Aysit. Determinants of School Attainment of Boys and Girls in Turkey[J]. Economic Growth Center. Yale University, 1998: 789.
[4]Glick P., Sahn D. Schooling of Girls and Boys in a West African Country: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Education, Income and Household Structure[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0,(19): 63-87.
[5]Hossain S. A. Making An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Educati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Mimeo, revised from China: Social Sector Expenditure Review[J].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1996.
基于西部边远乡村师范类毕业生引进困难、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师资严重匮乏等问题,分析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的阻碍,提出解决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西部;边远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西部,尤其是西部山区,而扶贫要扶根,脱贫致富的基础在教育,师资是关键。2013年9月,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强调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通过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和人民获得自身发展、贡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1]但由于政策对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不够等原因,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诸多阻碍,制约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阻碍
(一)环境条件恶劣,师范毕业生引进十分困难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大多较为偏僻,远离经济政治中心,交通受阻,师范类人才引进十分困难。据调查得知,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至2/3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且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水资源缺乏,电力供应不足,条件非常艰苦,加之居住和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高校师范毕业生望而却步。
(二)政策倾斜力度不够,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教师生活条件差。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有限,进修、职称职务晋升相对困难。加之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如幼儿园等相应的配套设施,教职工子女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难以留住人才。
(三)就业观念导向,师范毕业生大多不愿去边远乡村地区
很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都想在大城市寻找一份满意而体面的工作,因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基本不愿意去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和平台有限的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甚至觉得去这些地区工作在亲戚朋友面前会没面子[2]。
(四)家庭因素影响,不允许子女去边远乡村地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子女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多数大学生家境较好,父母对其过于宠爱,宁愿让孩子在大城市找工资低的一般工作,也不赞成孩子毕业后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工作。
二、促进高校师范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对策
(一)加大乡村教育资金投入,吸引更多高素质教育人才
同志强调:“政府要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因此,要使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大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投入,改善落后的居住和办学环境条件,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大自然灾害的防范力度等。
(二)加大教育政策倾斜力度,争取留住高素质教育人才
教育要发展,政策是关键。同志强调:“基础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倾斜,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健全资助体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国家应完善乡村配套教育设施、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拓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乡村教师无后顾之忧。
(三)转变父母的观念,使其鼓励学生投身乡村教育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不愿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与家庭教育观念息息相关。因此,父母应转变观念,如果子女自愿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投身教育事业,父母应大力支持;对于怕吃苦而不愿去的,父母要积极鼓励。因为这既可以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也能促进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3]。
(四)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奉献精神
同志曾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虽然大城市对教师吸引力巨大,但教师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教育,使贫困乡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从而走出大山,人生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学校应主动为高校师范类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其转变就业观念。同时,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自身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勇于奉献。
三、结语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基础扎实,素质过硬,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亟需其加入。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存在吸引力不强、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等客观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西部经济,为教育事业提供物质保障。
作者:明道琴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03).
论文关键词: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城乡差异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性公平,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我国政府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一直在不断努力着[1]。
1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城乡比较
西部义务教育资源不仅总体落后,而且教育资源过多集中于城市,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尤为明显[2]。
1.1 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差异迥然
在初中教育阶段,城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之比为13:3,城乡生均实验室面积为8:1,城乡生均计算机数之比为7:1(均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在西部,有些城市投入上千万元建设所谓“示范性学校”的同时,西部农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按照《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年的数据测算,农村学校尚有危房32963503 m2。
1.2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城乡差异,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也存在很大差别。如下表1 所示,2006年,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为1021.43元,而农村家庭人均仅为47.97元。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占全年可支配收入的10.5%,而农村家庭该比率为1.54%。
表1 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人均教育文
化性支出(元)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
出/人均消费性支出(%)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
全年可支配收入(%)
城镇
1021.43
13.61
10.50
农村
47.97
一、城乡学前教育个人人力投资的比较
总体来说,城乡两地幼儿家长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上并没有差异,但在相处的具体内容上,“辅导孩子功课”和“与孩子交流谈心”上,城市与农村地区分别存在及其显著(p=0.003**<0.01)与显著差异(p=0.029*<0.05)。其中辅导功课在2个小时以上的,城市的比例比农村高出13.2%;与孩子谈心交流在2个小时以上的,城市比农村高出4.5%。此外,城市家庭一年内陪伴孩子去图书馆、公园、看电影、看比赛、旅游等次数也明显高于农村,分别存在p=0.034*、p=0.001**、p=0.027*、p=0.007**的差异。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图书馆、体育馆、公园、影院等场所多集中于城市,在地理环境上优于农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城市地区家庭的年收入明显高于农村,经济方面的实际情况也高度制约着家庭的教育行为,因此,在经济宽裕的家庭中,这些户外的娱乐与学习更容易成行。而家长与教师沟通的调查中,农村则要高于城市,存在p=0.044**的现状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农村家庭的父母把孩子教育的重心更多依赖于教师,而城市父母更多通过家庭教育、上辅导班、请家教来实现,与教师沟通的时间相对有所减少。
二、城乡学前教育个人情感投资的比较
调查发现,城市与农村两地家庭对学前幼儿的情感投资呈现了同等的重要性。在父母最关心的领域上,两地均把孩子的“健康安全”作为首要因素考虑,城市51.1%,农村48.2%,其次是“未来发展”和“学习成绩”。调查表明家长对孩子需求关怀的满足程度,首先是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如先让孩子吃饱,穿暖,保证健康成长。数据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今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已日趋转变,不在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分数。但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学前教育的孩子目前学业压力不大,父母们还没有将关注重心转移上来。此外,城乡两地幼儿父母对孩子“生活需求”“学习需求”“遇到困难的帮助”和“表现好时的奖励”几个方面的差异都不大,说明当前家庭,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对学前儿童给予了充分的情感重视。
三、结论
调查数据得出,当前城乡家庭对学前教育精神投资方面依然有较多不足之处。当前很多家庭仍然对教育投资的理解比较片面,很多家长把教育投资单纯地等同于物质投资,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中,毫不吝惜地为孩子做各种教育经济投资,以为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能教育好孩子,把如何教育孩子全盘交给学校教师。而此方面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不少家庭自认为对孩子充分重视,充分关怀,但是在行动上极为薄弱。例如,在对幼儿“辅导功课”“交流谈心”“体育锻炼”所付出的时间投资上,几乎没有的均占到30%以上(分别为30.1%、31.3%、34.9%)。而学前教育情感投资并不存在地域差异,学前教育儿童得到同等的关爱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