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确认方法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应收账款确认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键词】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金融资产转移 终止确认 会计处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在资本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给自身周转和债款偿还带来的负面影响,利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来实现资金融通和存量资产的盘活,从而化解企业的债务危机。
关于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成果。因此,本文将在一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从必要性和发展现状方面简单地介绍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再从金融资产转移的角度,按照该项业务的实质是否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提出其会计处理的方法,以及在资产负债表中需要披露的内容。
一、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逐渐增加了赊销、分期付款等销售方式的使用,从而形成了大额的应收账款。如果不能及时或足额地收回这些大额的应收账款,就会形成坏账,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和债款偿还;导致财务报表的虚假繁荣,影响企业的融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财务危机。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就是利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应收账款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行为。在商业信用发达条件下,比较活跃的资本市场上会产生一些专门从事资金融通业务的机构,通过收购企业的应收账款或以企业的应收账款作抵押向企业提供资金。由于企业经营业务的需要,当企业出现暂时的货币资金紧缺,而又不能及时从银行取得信用借款或以其他财产抵押借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筹集所需资金。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一种符合商业原则的扩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侧重于对企业信用度的考察,金融企业主要依据客户的赢利情况,以及在行业中的信用程度,以客户的供货合同为基础,通过承购应收账款为客户提供金额高达合同金额8o%的预付款融资和100%的贴现融资,并伴随企业销售量的增加而自动增加信用额度。所以,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
同时,与银行贷款全部体现为企业负债,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相比,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不但可以使企业获得资金融通,还能有效盘活和利用资产负债表上存在的大量应收账款,提高企业的流动资金比例,改善了财务报表,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信等级,便于中小企业再融资。
不仅是那些资金不足或不能及时从银行取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于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同时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如果能利用应收账款借到利息更为低廉的资金,或减少应收账款的收账费用,或缩短收账周期、减少坏账损失,也可以采用这种理财方式。
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
在西方国家,应收账款保理是一种普遍应用的金融衍生产品。据了解,这项业务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国家逐渐发展成型,是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现在,西方国家的这项业务已经趋于成熟,多数建立了应收账款保理的相关法律体系,应收账款保理的内涵也演变为包含银行对购货商的征信(增加客户信用可信度)、应收账款账务与收款管理、提供买方信用及产业咨询服务等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成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但目前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提供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还较少,一方面由于缺失对应收账款等动产物权的法律保护,对应收账款缺乏明确有效的公示和明确的优先受偿权;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可能开展的各种应收账款保理,没有在会计处理上给出明确规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将采用各种融资方式来减少应收账款给资金周转和债款偿还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从深度和广度看我国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会计处理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应收账款被纳入金融工具范
,这就需要我们从金融工具的角度对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有关条例,应收账款保理会计处理的关键是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注重应收账款转移实质的基础上,判断其是否已将应收账款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应收账款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
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就要判断应收账款的转移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具体的说,应区分下面几种不同的情况,并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1.不附追索权让售应收账款
在这种方式下,应收账款的购买者——信贷公司,在购买应收账款的同时,也收取了应收账款的风险,从而也就承担了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而企业则只承担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等损失。与应收账款有关的风险,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了转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该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代理
当企业将自己的应收账款进行代理处理时,意味着将其账款转卖给代理商,代理商(金融机构)向企业收取部分手续费。
此时,应收账款上的风险将全部转让给代理商。而应收账款是否能收回,已经与企业无关。
3.应收账款的证券化
将应收账款汇集后,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机购——spv(special-purpose vehicle),汇入spv的资产池。经过重新整合和包装,寻找途径使之信用级别提高。spv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如商业票据,根据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质量和现金流等内容确定所发行证券的价格,从而使应收账款出售方达到融资目的。
由于spv的证券发行和收益与本企业无关,应收账款的风险、报酬,已经由企业转移给了spv,所以这种形式也满足终止确认的条件。
企业在以上述三种形式进行应收账款的保理时,其会计处理为:按实际的出售价格,借记“银行存款”;按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两者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或贷“财务费用”。
(二)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1.附追索权让售方式
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取得资金时,应与信贷公司签订的应收账款让售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如果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到期无法偿付,企业应承担向信贷公司偿付的责任,在已让售应收账款上发生的任何坏账损失,也应由企业承担。所以企业仍然保留了该应收账款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
2.应收账款的抵借
应收账款抵借是指应收账款所有者以该账款为抵押,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订立合同,在规定期限内,企业可以一定额度为限借用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在此类保理中,两方签订的抵押合同通常应表明金融公司对抵押借款的追索权,即一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数额不足以偿还借款的本息时,出借人仍有向借款人索赔的权利。从实质上来看,借款企业仍然负有相关的责任,包括对应收账款抵押的收回、管理职能。金融公司不仅拥有应收账款债权,并且在该账款的债务企业不能及时付款时,享有对申请企业的追索权,申请企业必须承担其损失。
因此,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不符合终止确认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应收账款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其会计处理为: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短期借款”。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企业应当继续确认该应收账款产生的收入和该金融负债产生的费用。当债务到期,债务人清偿了欠款,则应该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其会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按照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账款”。两者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或贷“财务费用”;当债务到期,债务人却无法清偿债务时,企业按合同规定被银行追索,会计处理应为:借记“短期借款”,贷记“银行存款”。
四、应收账款保理的列报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后,根据重要性原则,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披露应收账款有关信息。
(一)对满足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披露。
应收账款保理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对于企业来说,该项保理业务相当于出售一项资产。所以,资产负
债表中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减少,企业应该根据重要性的原则,按照管理要求,在附注中披露所转移应收账款的性质、原因、金额以及预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等内容。
(二)对不满足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披露。
应收账款保理不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仍然在资产类的“应收账款”账户进行核算。在附注中,根据准则,对该项经济业务进行披露,包括:①所转移应收账款的性质;②企业仍保留的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性质;③企业继续确认所转移应收账款整体的,应当披露所转移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④企业继续涉入所转移应收账款的,应当披露所转移应收账款整体的账面价值、继续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五、结论
应收账款保理对于企业管理应收账款和增加融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不同性质的应收账款保理方式的经济实质是不同的,在进行应收账款保理的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通过判断是否已将应收账款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同时在计算应收账款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时,应当考虑所有合理、可能的现金流量波动,并采用适当的现行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在进行充分分析后,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分别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杨顺利.应收账款保理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贡峻.应收账款保理初探[j].事业财会,2011,4.
[3]宋连英.应收账款融资方式介绍[j].会计实务,2012,7.
[4]余建国.付靖 应收账款会计核算之我见[j].财会月刊,2012,10.
【关键词】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 案例
一、企业应收款项的概述
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基于商业信用,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债权,比如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属于非流动资产中的长期应收款,应当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有关规定进行确认与计量。
二、企业应收款项的减值核算
(一)应收款项的减值确认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经营状况也随之改变,对于的企业的债权,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出现到期而无法收回的情况。企业对于未收回的应收款项,称为坏账,由此带来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对于企业在何种前提确认应收款项发生坏账损失,《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中有详细的规定,这里就不再累述。
(二)应收款项减值的计量
对于企业而言,有证据表明确认应收款项发生资产减值,应当对其进行计量。涉及会计科目有“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等。对于初学者而言,“坏账准备”账户难以理解与掌握。
笔者就其在教学中一些心得进行阐述。
“坏账准备“账户,很特殊的资产类账户,类似于”累计折旧“账户。借方表减少,贷方表增加,余额在贷方,它是应收款项的备抵账户。下面就坏账准备的借贷方反映内容以及与借方,贷方相对应会计账户以会计分录形式进行表示:
“坏账准备”的贷方:计提或以后补提的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已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恢复的坏账,借:应收账款(恢复债权),贷: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借方:实际发生坏账冲销的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终止债权);年末冲销多计提的坏账,借: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未使用的坏账准备金。
对于“坏账准备“账户,举例进行说明。人身意外保险是我们现如今比较常见的险种。首先我们先交保金,而对于应收款项来说,要为其发生意外(坏账)提保险金(在坏账准备贷方反应);而我们一旦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我们就会动用我们的保金,同时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对于企业应收款项而言,一旦发生意外(坏账发生)就是用原来的应收款项的保险金(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发生减少(在借方反应),期末余额反应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应计提备保险金额。比如,2010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100万元,按照8%的计提比例,100万元应收款项应当是备8万元的保险金。
关于坏账的核算,有两种方法,直接转销法与备抵法,实务企业一般采用的是备抵法。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坏账准备金实际计提额=应收款项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调整前”坏账准备“借方余额(或-调整前贷方余额)
三、案例讲解
长江公司根据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决定,各年坏账计提比例均为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该公司第一年应收账款余额为85000元;第二年某客户所欠公司2000元经多次催要无果,后经了解。该公司已破产,第二年年末坏账余额为95000元;第三年另一客户所欠6000元确认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0000元,第四年原已确认坏账又收回,年末余额为100000元。要求:采用备抵法核算各年坏账情况。
解析过程:
第一年末
第一年末提取坏账准备金额85000×8%=68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6800
贷:坏账准备 6800
第二年末
第二年末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95000×8%=7600,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2000
贷:应收账款 2000
第二年末实际计提7600-6800+2000=28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800
贷:坏账准备 2800
第三年末
第三年末应计提90000×8%=7200,发生坏账
借:应收账款 6000
贷:坏账准备 6000
第三年实际计提7200-7600+6000=56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600
贷:坏账准备 5600
第四年末
第四年应计提坏账准备100000×8%=8000
借:应收账款(确认债权) 6000
贷:坏账准备 6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收账款 6000
第四年应计提8000-13200=-5200(借方)
借:坏账准备 5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200
上述会计分录初学者可以借助于“T”型账户进行分析理解。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坏账准备”账户的案例讲解,相信初学者对“坏账准备”这一账户的结构与反映内容及相应会计实务操作有一个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永泽,陈文铭.会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12.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人民出版社,2010.
一、执行替代性审计程序的主要方法
(一)通过审查期后的收款予以证实
年报审计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上年度正常的应收账款,到注册会计师审计时一般能够收回。注册会计师应选择外勤结束日前一两日,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收账款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对账单,若款项已经收回,则可为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存在或发生等提供证据,即使债务人未回函,也可确认其金额。
(二)通过追查债权的相关文件资料,核实交易的确凿发生
1.从原始发票追查至会计记录。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日金额较大的账户,找出其销售档案,检查定货单、销售单、信用评估报告、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销售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等,重点审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权批准行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的执行是否符合规定,超出信用政策和销售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审批等。如果顺查以上资料形成的证据链能够相互印证,销售与收款的内控制度健全有效且得到一贯执行,也可确认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和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数额。
2.从相关会计记录追查至合同、订单。注册会计师从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明细表中选取金额较大的客户,自应收账款明细账追查至记账凭证、销售发票、销售通知单、销售合同、信用评估报告、销售单和顾客订货单等,为验证交易和事项发生过程的正确性提供证据。如果逆查以上资料形成的证据链能够相互印证,也可确认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和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数额。
二、替代性审计程序审查的重点内容
注册会计师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应重点审查哪些账户,需结合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对账户进行分类。账龄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应收账款金额越大,对会计报表越重要,就越应该重点审查。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操作时,可将全部应收账款账户划分为正常账户和非正常账户两类,其中:正常账户包括1年内借贷方发生额正常、仅有借方发生额或仅有贷方发生额的账户;非正常账户包括当年无发生额即账龄在1年以上的账户。注册会计师执行替代审计程序时,应根据不同性质的账户,确定不同的审计重点,以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一)正常账户的审计重点
1.借贷方发生额正常的账户。对于这类账户,注册会计师抽查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以适当高一些,关注重点包括:销售与收款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账户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性;账户期初余额加减借贷方发生额与期末余额平衡关系的正确性等,并将审验过程详细记录于替代程序审计表。如果能够满足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就可以确认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
2.仅有借方发生额的账户。对于这类账户,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客户是否是为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赊销策略。如果是,则应重点关注欠款是否仍在信用期,对方的信用标准(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是否符合赊销政策规定,对方是否享受现金折扣政策等。如果不是,对此说明客户的商品可能滞销,可能为了减少库存而赊销,可能会形成坏账。注册会计师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必要时,可考虑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3.仅有贷方发生额的账户。应收账款只有贷方发生额,相当于客户的预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对于此类账户需要审查相关合同、协议,并结合存货审计,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已将存货发出,而未确认收入,偷漏税款等。如果存在以上的情况,需提请客户进行调整。若客户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是否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二)非正常账户的审计重点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账款贷方余款,对方会催促结算,一般不会长期挂账,即使有,所占比例也非常小,根据重要性原则,不予考虑。本文所述的应收账款非正常账户均指账龄超过1年的有借方余额账户,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客户是否及时提请对方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客户是否采取多种方式催收;对重大的应收账款,客户是否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等。
2.客户是否在年度终了组织专人全面清查应收账款,债权是否清晰,账账、账实是否相符。
3.对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要注意如下内容:是否取得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是否取得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的证明或政府责令关闭的文件资料,是否取得已经死亡或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债务人用其财产或者死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无继承人的相关法律文件,是否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等,作为确认坏账损失的依据。
4.坏账损失是否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坏账损失财务处理意见是否按照程序提交股东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权力机构审定。
5.对逾期3年应收账款处理的坏账损失,是否实行账销案存,继续保留追索权。
6.客户处理的全部应收账款坏账,是否已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充分披露。
三、执行替代性审计程序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非结算债权在应收账款中核算。例如:一些客户将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账户反映的内容计入应收账款,造成核算不真实、不准确,会计信息失真。
(二)粉饰会计报告,虚挂应收账款。例如:一些客户特别是上市公司,为粉饰会计报告,编造销售合同,虚构销售业务,虚挂应收账款,或者把不符合销售实现条件的作销售处理,虚增收入和应收账款。
(三)长期投资在应收账款中核算。例如:一些客户为隐匿投资收益,把长期投资纳入应收账款核算。在收到投资收益时,直接冲减应收账款以达到偷税之目的,或者直接将投资收益转存“小金库”进行非法活动或舞弊。
关键词:应收账款;减值;会计处理
一、应收账款概述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应收账款(Receivables)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此时应收账款被归为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制度》下,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此时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资产。
可见,两者对应收账款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会计准则具有“指导性”,主要解决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会计制度具有“指令性”,其范围相对会计准则要小,主要解决会计要素的记录与报告问题。它们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是出具一份高质量、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帮助的必要条件。现在在应收账款的定义上的分歧,将会直接导致应收账款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的不同,将会出现不同的信息,引导管理者作出不同的决策。
二、应收账款减值的确定
虽然,应收账款出现减值迹象,并不意味着应收账款一定发生减值,而应收账款发生减值,也并不代表企业当期必须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在资产负责表日,企业仍然应该对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进行全面检查,判断持有的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有客观证据证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这么做是出于谨慎性和真实性的考虑,防止资产的虚增、会计信息的失真,其实也是稳健性的体现。
三、当期应收账款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对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核算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处理起来比较简单。当企业的应收账款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为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会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应收账款。该笔分录在报表上反映为资产和利润的减少。很明显,此种方法下应收账款只在实际发生坏账的那一刻是准确的,在这个时点之前的应收账款含着大量的呆坏账,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原因就是没有恰当反映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所带来的影响。
备抵法及时地对资产的减值作出反映,虽然手续较为复杂,但是克服了直接转销法的弊端,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借鉴性更强。备抵法要求企业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一般的,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下面就余额百分比法进行举例。
示例1(少提坏账):某公司2010年半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80万元,后来发生坏账8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若已知该公司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求相关会计分录。
解答: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坏账准备 10
借:资产减值损失 8
贷:坏账准备 8
借:坏账准备 8
贷:应收账款 8
借:应收账款 10
贷:坏账准备 10
示例2(多提坏账):将最后一个条件“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改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万元”,其余不变。
解答: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坏账准备 10
借:资产减值损失 8
贷:坏账准备 8
借:坏账准备 8
贷:应收账款 8
借:坏账准备 5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姜海华,敖跃华.新《企业会计准则》环境下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核算[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
一、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不能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但这不等于说企业的所有应收款项都要提取坏账准备。比如,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虽然都属于应收款项,却不能直接计提坏账准备。因为相对于应收账款来讲,应收票据(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发生坏账的风险比较小,即使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也只有在应收票据逾期仍未能收回,并已将应收票据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后,才能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同样,对预付账款,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已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也应在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全部或部分转入其他应收款后,再对已转入其他应收款部分计提坏账准备,而未转入其他应收款部分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二、坏账损失的转回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在已确认的坏账损失收回时,直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而笔者认为,对于已确认坏账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应先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再将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而不应直接从“银行存款”科目转入“坏账准备”或直接冲减“管理费用”。虽然这两种方法处理的结果都一样,但第二种方法反映的信息更为全面。一方面便于分析债务人财务状况,反映出债务人企图重新建立其信誉的愿望,以确认将来是否与其进行财务往来;另一方面使“管理费用”和“坏账准备”这两个会计科目核算更加清晰。
三、坏账准备核算中有关税收问题的处理及建议
1、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
税法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对于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法准予确认,并按实际发生额做税前扣除。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按相关信息自行确定。由于我国“三角债”等问题还相当严重,有些企业的信誉程度还不高,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比率一般都高于5‰,从而造成了税法规定与企业自身提取坏账准备之间的差额。笔者认为,对于这部分永久性差异,企业在税前应分如下情况进行纳税调整:
(1)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为借方余额或虽为贷方余额但小于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即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低于按税法规定(5‰)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时,应调整的递延税款为:
递延税款=[本期坏账准备应计提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坏账准备借方余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坏账准备为贷方余额且大于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即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大于按税法规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时,应调整的递延税款为:
递延税款=本期坏账准备应计提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2)企业多计提坏账准备需冲回时,应相应冲减递延税款
需冲回的递延税款=本期冲回坏账准备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3)发生坏账损失时,也需要转回该部分递延税款
转回的递延税款=冲销的坏账准备×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例如:A公司从1996年1月1日开始按5‰计提坏账准备,由于坏账时有发生,自1998年1月1日开始将坏账准备计提比率由5‰提高到8‰。以下是该公司1998年-2000年间坏账计提、损失情况,所得税税率33%.
单位:元
───────┬───────┬──┬────────┬───
│
│ 应收款项余额 │计提│
│
│
│
时间
│ (扣除应收票 │坏账│
项目
│ 金额 │
│
│据、预付账款) │比例│
│
│
├───────┼───────┼──┼────────┼───┤
│1998年1月1日 │ 1 000 000 │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 8 000│
├───────┼───────┼──┼────────┼───┤
│1998年12月31日│ 2 000 000 │8‰ │计提坏账准备
│ 8 000│
├───────┼───────┼──┼────────┼───┤
│1998年12月31日│
│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16 000│
├───────┼───────┼──┼────────┼───┤
│1999年11月30日│
│
│确认坏账损失
│ 5 000│
├───────┼───────┼──┼────────┼───┤
│1999年12月31日│ 2 500 000 │8‰ │计提坏账准备
│ 9 000│
├───────┼───────┼──┼────────┼───┤
│1999年12月31日│
│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20 000│
├───────┼───────┼──┼────────┼───┤
│2000年12月31日│ 2 000 000 │8‰ │计提坏账准备
│-4 000│
├───────┼───────┼──┼────────┼───┤
│2000年12月31日│
│
│坏账准备账面余额│16 000│
一、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多、项目广。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对于与外部企业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年度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应收外部单位的各种赔款、罚款;②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③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④预付账款转入(企业的预付账款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⑤与关联方之间产生的其他应收款;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②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赔款、罚款等。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
1.计提的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在估计损失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其他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笔者认为,在三种方法中只有账龄分析法最恰当。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它的发生一般具有稳定性,且其内容比较单一,因而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来确定坏账损失比较合理。但是其他应收款内容多且来源杂,同时随着关联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之间往来的日益增多,仅以其余额或当期发生额来计提坏账准备显得过于粗糙,甚至还可能使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此,计提采用账龄分析法比较恰当。如同应收账款一样,企业使用的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企业要及时催收,收回后应当及时入账。
2.计提的比例。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信用程度、形成原因、实际用途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按欠款时间的长短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分类,如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合理的损失比例。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②计划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企业之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也是原则性的规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企业不准备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则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净额”项目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余额列示,“其他应收款”项目也以余额列示。随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增多,特别是关联方之间其他应收款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处理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设置“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以便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区分开来,准确无误地反映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会计期末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收款”项目应以该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即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例:m公司对其他应收款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35 000元,当年3月发生坏账损失15 000元,200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账龄及估计损失率
2003年有关账务处理如下:①2003年3月发生坏账准备时:借: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15 000元;贷:其他应收款15 000元。②2003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时: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42 000元;贷: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42 000元。
4.坏账准备的披露。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说明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并重点说明如下事项:①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一概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②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但在本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采用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③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的理由。④本年度实际冲销的其他应收款及冲销理由。其中,实际冲销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应单独披露。
三、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