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规管理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中学生常规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经过中考选拔,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对成绩也不是特别重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对学习没有太大热情。
(2)自制能力不强。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甚至刻意放纵自己。加之家长教育管理缺乏方法,以简单粗暴居多,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观点和行为的影响。
(3)头脑聪明、动手能力强。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是他们普遍对于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和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善于思考,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善于钻研并喜欢动手操作。
(4)执著、有主见。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对于自己认定的东西能够坚持进行,很少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真的愿意做某件事情,他们一定会尽力去做好。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一线班主任,认为在中职学校可以用“职业生涯规划”来做好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
经过多年的班级管理,笔者发现中职学校很多学生因“厌学”而对老师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讨厌”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都会在开始的时候想办法了解学生。因职业生涯规划包含了学生性格、家庭、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分析,如果学生真的能够认真完成的话,这是一个很好地了解他们的平台。同时如果班主任能够主动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定的指导,学生也能够对老师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快速地建立起较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约束学生日常行为
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包括了短期、中期、长期等方面。学生在设计完成后,他们也会思考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在得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做好准备。甚至他们会对自己现在要做的、该做的、不该做的事情都会有一定的规划,这样他们才会在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尽力去约束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当这种约束成为习惯后,他们身上会逐渐养成更加良好的、规范的行为习惯,这在班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设定自己目标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目前该学到的知识、该准备的课程就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那么他们对于学习可能会更加重视起来,学习成绩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四、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果在真正就业之前,学生就能够对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需要做好什么准备有着清楚的认识的话,可能他们就业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目的性也会更强,这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肯定会大有好处,学生的就业之路也会更加宽广。
通过以上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应用得当,对于中职学生管理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实际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运用方法。
首先,通过主题班会、德育课程,教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对自己情况的分析,做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规划。这个过程可能会较长,甚至出现反复修正。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交流尽快帮他们确定下来,并把较好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热情。定稿以后把班级学生的设计方案保存下来,这样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出现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随时可以拿出他们自己的规划方案进行教育,帮助其修正问题;如果学生取得一定进步,也可以利用生涯规划说明他们离自己的目标又靠近了一些,对学生也是一种勉励。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其次,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规划方案做好先期准备工作。比如,如果某学生想做平面设计之类的工作,就可以让他去收集和平面设计相关的资料,了解现在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掌握什么;如果某学生想当会计,那么他自然就会去看会计证应该怎样考,自然会认真地做好学习。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说教对学生的作用会大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偏离自己规划方向的行为可以进行必要制止,从而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如果没有什么目标的话,在无所事事中,在外界的引诱下,他们的行为肯定会逐步偏离学生应有的轨迹,给班级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麻烦。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确立他们的人生目标、努力方向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减少偶发事件,对班级管理和建设也会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早上6:40——6:50为学生到校时间。凡迟于6:50者作迟到记载。
自习时间为6:50——7:20,学生到校后必须严格遵守如下各条行为规范要求:
1、 所有学生应迅速交齐各课布置的作业。各小组组长督促收好作业并作好记载,然后交各科科代表送老师办公桌。凡在此期间不交作业、赶作业或抄他人作业者,作未按时完成作业记载。
2、 值日学生按值日表安排各自履行职责,于6:55之前完成各自任务。凡未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或完成不合要求致使班级在学校检查评比中被扣分,做不主动承担劳动任务记载。
3、 按课表进行早读,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如有背诵任务,应主动到各组组长处接受背诵检查。各组组长认真检查后如实作好记载。
二、早操早餐:
4、 早操铃响,关好灯后全体学生迅速离开教室,在教室外走廊按次序站好队,并排整齐的依次下楼,到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凡未请假不参加者作旷操记载。
5、 集合要做到静、齐、快,升旗要庄重严肃,做操要规范到位。做操时体育委员到班级队伍前面领操。凡不按要求致使班级行动迟缓、队伍散乱、或因做操质量问题使班级在此项检查评比中扣分者,作违反做操纪律记载。
6、 早操结束后按次序排队返回教室,此时早点值日学生可离队去食堂领取本班早点到教室。
7、 进餐严格按事先排定的次序进行,严禁哄抢;所有学生在自己的位置进餐,不得在走道逗留;珍惜粮食讲究卫生,严禁乱扔乱丢。发放完毕值日生应迅速归还食堂物品。
8、 早餐完毕后,所有学生应注意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清洁,清洁完成后学生方可外出教室。负责清洁值日的学生应再次检查各自负责的区域,发现垃圾应及时清扫,在上第一节课前再次倒垃圾。
三、课前课堂课间:
9、 所有学生课前提前5分钟清理准备上课的物品,保持教室安静,准备上课;班干部擦黑板、填写当天课程表、作好当天班级日志记载。如上课时间过了5分钟未进教室的学生作好课堂迟到记载。
10、 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凡在课堂上未遵守纪律被课任教师点名或被当天学校值日的教师发现者,作违反课堂纪律记载。
11、 课间应合理适度有节的放松,保持教室秩序,严禁在教室内外和走道楼梯间逗打嬉闹。
四、课间操课间清洁:
12、 全体学生在教室站好队,由体育委员带领按学校规定的次序和路线进场集合,准备做操。做完操后,按次序排队返回教室。
13、 清洁值日学生迅速打扫教室和清洁区,及时清理垃圾筐里的垃圾。
五、中午到校及午自习:
14、 全体学生中午必须在1:20以前到教室,有值日任务的学生必须在1:00以前到校履行自己的职责。
15、 午自习应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影响他人做作业或休息。
六、眼保健操及放学:
论文摘要: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程是一种有序的管理活动,它在高校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使之更富有成效,得进一步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树立起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
(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②④李锦坤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l988年7月版,第120、242页。
论文摘要: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加强新时期学校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教育常规制度内容的完善与创新。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富有时代精神内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新课程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使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中小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面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习惯于沿袭以往陈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已显得不适应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性建设,是教学常规制度内容的充实与完善、变革与创新。
一、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这是由过去长期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文化态势所决定的。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以学论教”的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已不再处于传统的中心地位,现代教师角色发生了新变化,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这也决定了教师将仍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依然是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部分。
审视当前一些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就制度所涉及的内容而言,相对学生学习常规和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有一份对某县中小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文本调研资料显示:全县31所中小学校,在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方面,其中教师备、讲、批、辅、考、研等六项具体制度健全的有11所学校,占35.5%;涉及五项以上具体制度比较健全的有20所学校,占64.2%;其他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略有缺项,但总体上说比较健全。有的学校把“实验”单独作为一项常规制度,也未尝不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图、文、声、像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呈现了千变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课堂教学丰富发展了,是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项常规单独规定,还是将其有机纳人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有关常规制度中,要视学校的实际而定。相对来说,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重要的不是补充制度缺项,而是需要常规制度实质性内容上的创新。
二、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要创新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是事物发展变革的基础,只有创新,事物发 展才有活力。常规不常,没有不变的万古教条,学校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相对稳定并不是绝对不变。教学 常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其焕发 出新的生命力,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措施保证。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需要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变革人手。制度创新是基础,是事物发展的生长点。不创新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成效不大,就与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等制度滞后有重要关系。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又缺乏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保证,缺失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到头来学生考试分数又提高不上去,这就是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症结。
2.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有时代精神内涵。
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有关新思想、新规定、新要求内化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教学制度规范和保障。就教学的每一项常规制度内容来说,是有结构性特点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规矩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三方面,构成了教学常规制度的严密统一体。教学常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相对稳定的、具有实质性内涵的教学标准规范的主体部分,也包括指导性理念创新。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践为现实基础,以新时期我国重要教育法律法规为政策规范基础,使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时代精神内涵,以保障学校教学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
要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宗旨。有些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有机融人教学常规制度的内涵中,如“所留作业要有典型性、精确性、指导性”等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纳入作业选留常规制度中;有些内容要求,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主体、因材施教、实行启发式、减轻课业负担等内容可以作为刚性的规定,直接纳人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真正体现人本教学文化,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规范性。
三、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
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与学生学习常规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和影响,但又有其制度的内涵特点。
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主体发展应全面和谐,创新人才素质应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与素质的关系,在教学常规制度建设内涵上,要体现使学生主动发展、互动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的价值取向。要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核心理念融人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讲、批、辅、考、研等各子项制度中,以彰显新时期人本教学思想文化。如在教师备课常规制度中,要突显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等“备学生”的制度理念,以优化教学设计。
2.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发展学生个性,就是注重其个性化教学,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出发,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既是策略方法,又是教学理念、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就不能“一锅煮”,要区别情况,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在作业、考试、辅导等教学环节分层要求,扬长避短,讲求实效。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条件,要将这一教学理念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各子项制度中,以使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思考和创新。
3.尊重主体,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就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现代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实施,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学关系由教与学的支配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和谐互动关系和教学相长关系;教师由过去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由过去学生适应教师“教”到教师适应学生“学”的转变,使教与学和谐互动成为螺旋式上升的智力发展活动,在教与学不断转换过程中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这一教学理念有机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相关子项制度中,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4.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启发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总理在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指出,“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新《义务教育法》第34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主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有与其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优势,可以适合于任何学校、任何学科的教学。凡有教学的地方,无论是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遇到疑难问题,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实行启发式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全新的保障意义。
启发式与灌输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温总理在谈到启发式教育说:实行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在于教师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善于设问、激疑、点拨、诱导、激励和鼓舞,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将启发式教学理念融人教师教学、教研等教学常规制度中,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生命体现过程。
5.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课堂常规;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40-01体育课的教学有别于其他文字科目的教学:学生 的注意分散,容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便于集中管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堂常规的教学,是一个深刻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的发挥课堂效果,防止不良教学行为的发生,才能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向前发展,也许,每位体育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发现以下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1.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各个环节,是实施课堂常规的首要保证
教师只有不断的深入钻研和理解教材,才能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备课时,尽可能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周围环境、备教师自己,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课的顺利进行,这是实施优育课堂常规教学的首要保证。
2.制定合理的课堂常规管理制度,是实施课堂常规教学的必要保证
2.1要从各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的课堂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在制定课堂常规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建立的课堂常规,才能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2.2正确有效的课堂常规管理制度,其本身就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作为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常规管理措施,都应当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常规管理的成败,都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为依据,有些教师由于忽视课程标准和目标对课堂常规教学的制约作用,在课堂常规上往往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常规教学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不服从管理。
2.3在课堂常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常规的管理中来,只有通过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才会使课堂常规的教学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使 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重要保证
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和学生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只有大多数学生喜欢这位教师,才会注意听他的课,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才会活跃,学起来才有劲头,在执行课堂常规管理中,才能自觉服从管理。例如:我校部分顽劣学生,不搞学习,不是违规闹事就是进网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打篮球,看NBA,基于此点,我就开始班级篮球赛,给他们一个舞台,让其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然后成立年级篮球队,招其入队,严格管理训练,使其改掉恶习,步入学习和训练的轨道上来,大部分学生都 能顺利通过三小科考试升入相应高中,还有两人考入一中。教师在实施课堂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宽严有度,应当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充分认识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让步学生真正感觉到老师对他的欣赏,只有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常规管理的实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无论课程如何改革,最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教学肯定是要的,只是教师采用的方式,方式可以不同,体现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也只有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健康、有序、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为了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更精彩,让我们一起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教学做起。参考文献:
【关键词】卫生管理 管理制度
校园常规管理工作是保证学校秩序优良、环境洁美、风气纯正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也是学校工作中最经常、最大量、最琐碎的工作。其中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卫生环境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学校环境卫生,有益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学校领导以环境卫生习惯为阵地, 教育和规范学生的卫生行为习惯,对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学校环境卫生是学校管理中的老大难题,校内外学生零食随吃随丢,枯草落叶无时不有,五颜六色的垃圾,随风飘舞,怪味熏天,给学校环境卫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不够到位,管理制度不够深入,出于形式,无针对性,宏观性太强,可行性不强,导致实效性差的缘故。所以,本人凭借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结合目前学校公共场所在卫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改革力度,使学校环境卫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以人为本,制度管人,制定行之有效的校园卫生管理制度
1.1 学校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卫生常规管理工作制度。要以良好的常规去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就要克服日常工作中的随意性,杜绝偶尔产生的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就要遵循日常管理的程式性和规范性,增强日常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要根据具体环境和具体情况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备的卫生常规管理制度,组建一个积极贯彻并执行这些制度的管理网络。
1.2 在一日卫生常规的过程管理中,要落实“指令―执行―反馈―总评”这一管理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公正系统的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持基层工作者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懈怠和松劲思想,保证管理水平的不折不扣、精益求精。
1.3 卫生管理要细化,把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到班到人,实行行政值周领导督查、值日教师检查、班级自查的管理体系。学校一日卫生常规程序要清楚,落实要到位。公共场所分块要具体,制定出各个卫生场所的打扫标准和要求。
1.4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使整个教室显得整洁、清新、优美,每个角落都在说话。
1.5 实行卫生管理量化评分。比如印发《学校卫生管理量化评分细则》和《卫生管理优胜班级流动红旗实施方案》,对获胜班级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给予批评警告。只有这样才有效地遏制了乱扔乱丢的现象,有力地带动了同学们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大大的调动了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也为卫生常规管理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创立了新的管理特色。
2.强化共同意识,培养出一批校园卫生管理的热心人
多年以来,我一直十分重视校园卫生管理工作。现在,我更是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了事关学校外在形象、养成学生内在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校德智美体劳五育并举的战略高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传承,重视卫生管理的思想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校园文化,内化为绝大多数师生的共识。
“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伴随有什么样的行为状态,从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局面。因此,培养一大批具有重视常规管理工作态度的人是抓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我们通过完善制度和多种渠道分层分级地反复宣传、强化教育,就基本统一了上下重视常规的思想,落实了多管齐下狠抓卫生常规的行动。大家没有满足于以往的成就和已取得的成绩,而是本着“迈步从头越”的谦虚的积极的态度,认真地热心地从事着这项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
目前,在常态下,几乎是每一天,从校长到老师,从班主任到学生,所有的都自觉地习以为常地带着常规管理的视眼,活动在自己所负责的管理区域,形成了一道人人重视常规、参与管理的流动风景;织成了一个步调一致、齐抓共管、严密细致的卫生常规管理网络,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校园卫生常规的较高水准。
3.强化监督检查,用卫生值周的方式维护校园卫生
3.1 切实抓好校园公共卫生整治活动的各项工作,使得校园环境处处干净整洁、雅静怡人。学校要实行“早晚两大扫,中午一小扫,节假日都大扫”的卫生工作制度。各班级要在楼口,小卖部,食堂,楼道,责任区等都安排卫生维持文明监督岗,发现有违纪的学生不但要求收集垃圾而且把名字予以登记,对违纪学生班级给予当天卫生扣分,同时在班会课或晨会上通报批评。平时课间校值日、值周人员给予监督管理。
3.2 加强班主任出勤管理,体现实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在规定的时间里要参与学生大扫除,并现场予以指导,对班主任的出勤每天有校值周人员予以登记。
3.3 重视校园卫生文化建设,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
3.4 加大对垃圾源的监督管理。学校最大的垃圾源莫过于学校内的小卖部、食堂、校外带进的零食。学校要对垃圾源管理作明确规定:在哪买就在那吃,吃后把垃圾丢进附近的垃圾箱里,绝对不能随身带走,更不能随走随吃随丢,不能带入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