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例6篇

前言:文有道精心挑选了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1

第一条为了排查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矿字〔200*〕134号《煤矿隐患排查和整改实施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0*〕133号《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全面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和治理以矿井为单位进行,各矿矿长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负直接责任。

各矿井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发现存在重大隐患,要立即停止生产,并向煤矿主要负责人报告。

第三条矿井有重大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本实施办法所称重大隐患是指《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详见安监总煤矿字〔200*〕133号文件《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以及*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资料汇编中所列的重大隐患。*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资料汇编中所列的主要隐患,按一般隐患的要求进行排查、整改。

第四条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安全监察部,以及集团公司驻矿(处)安全监察处,对所属矿井的重大隐患负有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的职责。

第二章隐患排查

第五条各矿井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健全各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的的责任制,组织职工发现和排除隐患。

1、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各矿矿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全面责任。应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要定期听取有关人员及部门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汇报,督促和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组织健全机构、配备人员、组织制定岗位责任制,主持召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办公会及工作会议,及时作出决策和下达指令。

2、集团公司和矿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配备技术力量,确定岗位责任、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安技措资金计划,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

3、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和各矿的矿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矿分管副矿长协助矿长开展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负有同等责任。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计划,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组织实施整改隐患的各项措施,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

4、集团公司和矿分管的副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审批和落实整改隐患的安全技术措施,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

5、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和驻矿安全监察处副处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监察责任;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分管副部长、总工程师,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有安全监察直接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本企业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业务保安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参加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跟踪落实隐患的现场整改情况,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实行闭合管理,并建立和保管好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台账。

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总工程师、驻矿安全监察处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技术监察责任。专兼职安监人员要按三大规程及有关文件规定,认真排查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跟踪安全生产隐患整改,认真检查整改隐患的各项措施执行情况,严格把关。

6、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和矿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实施整改的主要机构,对隐患排查、整改负生产技术管理责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指导整改方案的实施以及现场整改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7、基层区队的区队长,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责任。每天组织一次对本区队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及时整改,对排查出来的安全生产隐患要登记建档,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情况。

8、基层区队的技术负责人,对本区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技术管理直接责任。负责编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指导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9、基层区队的班组

长,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负直接责任。作业前,必须认真排查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提出在工作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对依靠本班组力量无法进行整改,或一时不能彻底整改的安全生产隐患,必须及时向区队以及矿调度室汇报。

10、基层区队的现场作业人员,对所在岗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必须每班排查本岗位安全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生产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如不能整改的,必须及时向班组长和区队带班干部进行汇报,同时,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无条件接受各级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交办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任务,并按要求完成隐患整改工作。

第三章隐患的分级管理和监控

第六条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隐患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监控。

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在每月5日前,各矿井分管部门要在每月25日前,按照以往对十害专管的要求,从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和提升、通防、巷修、火工品管理、水文地质、冲击地压、其它等十大方面,对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对所排查出来的各类隐患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分类和定级,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即:需要地方政府或省政府及部门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为a类,需要集团公司帮助解决的安全隐患为b类,属于矿安排解决的安全隐患为c类,属于区队自身解决的安全隐患为d类;按照其危害程度和隐患的性质不同,分为:特别严重、严重、中等、一般、较轻5个等级。在填报安全生产隐患汇总表时,要按照隐患的类别、危害的程度和隐患的专业类别,依照a类、b类、c类、d类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填报;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分别填入各自的汇总表,以明确区分。煤矿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汇总表,要及时报送相关领导和部门,并及时下发到基层相关单位。对不属于上述两类煤矿安全隐患的其他安全生产关键问题,仍按现行的相关规定,经梳理后专门填写安全生产关键预报表,分别报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和生产技术部;属于基本建设工程的,要同时报送规划部。

集团公司安监部负责跟踪督查b类隐患,并协调省或地方政府及部门解决a类隐患。

一般隐患由矿长指定隐患整改责任人,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的隐患,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矿长审核签字备案。

重大隐患由各矿矿长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整改项目结束后,由矿长按照重大隐患的整改验收标准组织自检。

矿井重大隐患自检合格后,要及时向集团公司公司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以及当地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进行报告。申请报告应包括整改方案中的内容、项目和自检结果,并有煤矿主要负责人签署的验收意见。

第七条集团公司和各矿井必须建立正常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制度。集团公司和各矿井按照季度和月度分别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分析会,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可将季度和月度排查分析会合并进行。各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提升、通防、巷修、火工品、水文地质、冲击地压及其它相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周要与安监部门一起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分析会;区队每天要分析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每次会议都要有原始记录。

第八条集团公司和各矿两级安全监察部门要建立隐患整改档案,对各类隐患实行“谁排查、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验收、谁签字”的闭合管理。

每月底,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安全监察部门,以及驻矿安全监察处,要将本单位当月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集团公司以及本单位的相关领导和部门。对重大安全隐患没有按期进行整改的,先停产整顿,再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第四章隐患的建档和上报

第九条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驻矿安全监察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或安全监察意见书,并跟踪落实隐患整改的情况;对未按期完成隐患处理或因安全隐患处理不当而造成事故的,要依照责任追究等相关文件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各单位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所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的跟踪落实,及时进行统计汇总,实行档案化闭合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档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安全隐患的名称和种类(类别)、危害程度、产生的原因和现状、所采取的整改方案及安全措施、整改的单位和整改责任人、组织和参加整改验收的人员、整改结果等内容。

第十一条各生产矿井、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应当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安全隐患的落实整改情况,以及所排查出来的下个月的安全隐患,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和生产技术部提交书面报告。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要将上季度重大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本季度所排查出来的重大安全隐患,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以及当地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书面报告。上述报告均要经矿长签字。报告的主要内容要包括:产生重大隐患的原因、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结果等内容。重要情况应当随时报告。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2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网格化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

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虽然近些年重大事故有所减少,但实际上落实一岗双责仍停留在纸面上,因此本文提出了“网格化”管理方法,即通过实施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将“网格化”管理办法和本工程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密切结合,形成安全防护屏障,能够切实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成效,降低安全风险,减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努力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专职安全人员管理方法。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至施工现场,用活用好安全管理团队,明确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职责,及时纠正现场安全隐患,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为轴线,健全并完善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制度,落实“班组标准化”活动和“单元预警”的开展,重点发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不断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安全隐患统计办法,以实现“大安全”为目标,调动来自上级主管单位、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和各类安全专职人员的力量,依托统一的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的平台,按时间、类型、部位、环节分类,通过采集大量的安全隐患数据,最终达到熟悉安全隐患发生的规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1. 基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网格划分及职责

业主单位为一级网格,监理单位为二级网格,施工单位为三级网格,现场施工区域按照路、桥、隧分部分项工程分类,3个级别管理人员分别对应现场施工点进行管理。为明确一岗双责要求,将项目部领导班子划入三级网格,监理办路桥隧专监划入二级网格。

1.1 一级网格

一级网格人员由业主单位专职安全人员组成,落实业主单位安全管理职责,负责本区域网格化的组织,编制网格管理方案;监督二、三级网格人员部署情况;组织所在区域的定期、不定期隐患排查和隐患分类、登记、销号;根据预警级别参加班前会;监督隐患整改情况等。

1.2 二级网格

二级网格人员由监理办安全监理工程师和其他专监组成,落实监理安全管理职责和网格管理方案;监督三级网格人员部署情况;对业主下发的文件、组织的活动进行贯彻落实;对所在区域进行定期、不定期地隐患排查和隐患分类、登记、销号,监督隐患整改情况,发现所在区域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立即要求该网格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业主;根据预警级别参加班前会;落实其他工程管理人员一岗双责,由安全专监和其他专监对关键节点共同验收;督促并参与三级网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演练;监督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监督区域内的三防工作等。

1.3 三级网格

三级网络人员由施工单位领导班子和专职安全人员组成,落实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和网格管理方案;对业主下发的文件、组织的活动进行贯彻落实;领导班子按照领导带班制度对所在区域进行巡视,专职安全员须在所在区域进行值班,及时消除所在区域的隐患,对业主和监理检查的隐患进行整改;组织区域内的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演练;保证区域内施工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监督施工人员对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对各类设备和支架等进行验收;根据预警级别组织班前会,推行班组标准化,创建优秀班组;确保有效做好区域内的三防工作;发现人员违章作业,坚决制止,并有权在安全紧急情况下,要求停止作业活动并采取必要措施,同时安排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定期对所辖区域的消防器材、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如实上报生产安全事故,做好伤员抢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参与事故调查;策划部署所辖工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现场危险源分布情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每日向项目安全部长汇报所辖工区内的安全生产状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2.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应用

2.1 领导定点、全员定责

领导班子严格按照所属网格进行值班,强化对责任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检查和指导,要赋予专职安全员相应管理权力;各级各类人员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岗位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晰责任主体,分解责任目标。

2.2 配置定量、监管定位

施工现场按照网格区域设立专职安全员值班点,要求采用简易防护棚等视界良好、便于回收的设施,值班点内须放置桌椅、防暑药品、饮用水、施工方案及简单图纸、扩音喇叭等物品,值班点设置“网格管理信息牌”,明确当日预警等级、值班领导、工区负责人及安全员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促进施工现场基层沟通交流;专职安全员至少每隔15分钟对网格区域进行一次巡视,要对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台设施设备、每个工艺流程逐一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并根据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标准,确认等级,确定治理方案。安全专监每日对所属网格区域的安全专职人员部署情况进行巡查并登记,熟悉网格区域内的施工进度,及时开展验收工作,监督隐患整改情况,对安全隐患频发和隐患集中爆发时要组织施工单位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办法。

2.3 培训定岗、信息定时

网格区域内每日召开班前会,“班前会”以网格区域为单位召开,蓝色和黄色预警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召集并主持;橙色预警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召集并主持,监理组安全工程师每周参加一次;红色预警由项目部安全部长每日召集并主持,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参加,网格区域内的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参加一次,总监每月参加一次,并以网格区域为单位做好每天班前会交底记录。

对每日排查出的隐患,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和安全专监上传至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的安全隐患模块,通过大量和长期的数据统计,发现隐患发生的规律,为今后的隐患排查提供可靠数据。

2.4 应急定制、奖惩定格

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体制、机制和编制,落实队伍、装备、物资器材,强化演练,及时处置事故,事故发生时,网格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上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一安排事故处置;通过督查、检查、考核等形式,奖优罚劣,每季度根据立功竞赛情况设立优秀值班点称号,对发生安全事故和突破控制指标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结语

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是一项创新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网格化管理对于落实责任,一岗双责方面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真正的本质安全还需要各方的努力。

参考文献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3

一、双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1、体系建设

在公司安全生产中心的指导下,我项目部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安全、技术、质量、材料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小组。

2、教育培训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的《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2019年3月份完成项目部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对风险管控中的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与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以及隐患排查中的隐患分级与分类、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治理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培训人员进行了双体系考试评测。评测效果良好。

3、风险管控

     针对现场项目风险点的排查和确认(包括动态和静态风险),制定了项目《风险清单》;组织开展了项目风险评价,确定了项目风险管控层级,落实责任人员,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同时项目施工现场绘制了分部分项作业安全风险柱状比较图、四色分布图,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进行公告,制定了《岗位安全风险明白卡》、《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向作业人员发放《风险管控告知卡》并向作业人员告知;并按规定在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风险的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隐患排查

根据双体系建立工作计划要求,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隐患排查计划,进行了工程项目隐患排查,按照要求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形成隐患治理工作台账。

5、信息管理

公司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信息平台,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传危险源和风险点的分布情况及风险等级情况。同时项目部充分应用BIM技术、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实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数据集成、传递和应用。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4

[关键词] 柔性结构编码; 隐患规范化; 隐患管理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1 隐患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产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煤炭行业在自身管理上也加快了自身网络化、信息化的步伐[1-2]。传统的隐患录入过程中,隐患的描述工作主要由录入人自行完成,且不同录入人对隐患的表述存在差异性,为隐患的进一步处理整改带来困难。

隐患表述规范化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历史隐患记录进行一个系统的整合、分析、归类,使隐患记录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范式的表达形式,以杜绝在隐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录入人员进行主观或习惯性表述隐患或录入人员之间隐患表述不一致的问题,为新发生的隐患迅速完善解决提供依据[3]。

1.1 隐患表述规范化概念

首先,隐患表述规范化是一个“先识别、后规范化”的过程[4]。所谓“先识别、后规范化”指的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依据法律、法规、“三大规程”,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隐患表述的规范化处理,并设计开发出标准隐患数据库。

其次,隐患表述规范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在对隐患进行识别和标准化处理后形成的标准隐患数据库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封闭的数据记录,它是一个开放式的、不断更新的数据采集过程[5]。当出现新的法律法规、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标准术语和专业术语时,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对标准隐患数据库进行添加和修正。

最后,隐患表述规范化还是一个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过程。从管理方式上来看,隐患表述规范化运用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方式发展。通过运用日常用语、安全隐患,实现自动查询和交互转换[6]。便于管理人员和员工掌握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作面作业规程、质量标准化的标准术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便于管理人员实施有效地对隐患信息进行处理、查询、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

1.2 隐患表述规范化的依据

隐患表述规范化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将企业的隐患记录进行搜集、规整、分类的过程。在搜集、整理企业隐患和三违记录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家、部门以及行业自身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行业标准,来完成对企业的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具体的识别依据如下[7]:

(1)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作业规程》、《国家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

(2)其它专业规程、上级指令和其它规定。如:《煤矿测量规程》、《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水文地质规程》、《某集团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

(3)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及相应隐患、三违通知记录单。

(4)企业组织机构资料、企业隐患管理流程、企业隐患管理模式等。

1.2 隐患表述规范化的方法

隐患表述规范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隐患的规范化流程图如图1所示:

信息搜集主要是对企业的隐患通知单、三违记录单进行一个全面系统地收集,并且确认所收集的资料的可用性。

在完成对信息的收集之后,对所收集的资料的进行定性分析,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筛选,确认收集的每条信息的价值性。

在对资料信息定性分析之后,再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归类,确认收集的资料信息的条理性。

通过对隐患信息的编码整合,逐条录入到数据库中,完成规范化隐患数据库的建立。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隐患信息,同时随着识别依据的更新与隐患录入内容的积累,完成系统的的总结分析改进。

2 柔性结构编码

柔性结构编码的概念来源于产品制造企业,与刚性结构编码不同,柔性结构编码方式更加灵活,编码字段多变,方便用户自定义。柔性结构编码最早应用于制造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系统之中,是制造企业成功推行产品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8]。

2.1 编码目的及原则

编码的目的主要是让事物代码化,便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9]。具体到隐患管理来说,即通过具有丰富信息的编码给每条隐患赋予其唯一的身份标识,便于被编码对象的分级分类管理,将隐患的不同类别信息串联起来,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隐患处理的响应时间。

事物编码应遵循的原则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编码应有唯一性,即每个事物应有其唯一标示的编码信息以区别于其他事物,最大限度减少信息分类二义性,避免歧义;其次编码应有可识别性,即编码要面向事物特征,尽可能描述被编码对象特点;最后编码应有可扩展性,即编码应包含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特征,同时在编码容量上应具备足够容量的柔性[10-11]。

2.2 隐患的编码规则

零件制造业的编码方式大体上包括:一级类别标志码,二级特征描述码,三级流水码和四级辅助占位码[12-13]。隐患编码与零件编码相比,隐患的描述性更强,既无法完全按照零件标示编码描述隐患特征。经过研究,拟定一种针对隐患的特殊描述方式进行编码,编码共8组17位,具体方式如图2所示:

隐患编码方式并未按刚性级别具体划分,而是按大类由下至上具体划分至某一具体隐患或者三违内容,编码级别由左到右依次降低,最高级为L1,最低级为L8,通过此编码规则使代码具有唯一性。同时此编码方式具有冗余空间,方便隐患内容的积累与更新具有扩展性。通过以上编码方式将隐患数字化后,方便系统在数据库中进行分类精细化管理。

2.3 编码的解析过程

编码的解析过程是逆向编码过程,考虑隐患内容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隐患编码解析过程中采用关键字的解析方式,省去繁琐的代码录入过程,将编码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直接呈献给用户,隐患编码解析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如图所示,在检索关键字过程中,可对具体井口、专业、隐患内容进行检索。当未输入内容关键字时,系统自动匹配所选专业对应码值,忽略低级别编码关系,将所选L3级别所属编码全部调用,生成检索数据库,此功能主要适用于广泛查询;当同时输入隐患内容关键字后,系统进行模糊查询搜索,锁定L3代码端后,在L5代码段中进行调用匹配判断,直至将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L3与L5代码段全部查找完毕,再将匹配的所有关联代码所表示内容生成检索数据库,此功能主要适用于隐患规范化录入的前置查询环节。

3 应用实例

3.1 柔性编码建立

本文结合某一矿务局下具体煤矿,实例说明隐患规范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该煤矿仅有一个生产工作井口,代码以1与01缺省表示;煤矿下设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地测、防治水、火工品、其他八个专业,编码简化以首字母汉语拼音表示;在隐患级别划分上总体上将隐患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C级),A级隐患是指矿井自身处理不了,需要报公司领导,由公司领导协调资源进行处理的隐患。B级隐患是矿井各部门、各区队内部处理不了,需要公司专业职能部门进行处理的隐患。C级隐患表示矿井下属区队内部能够处理的隐患以及工作现场设备质量、环境卫生等较低风险等级的隐患;隐患内容及控制措施的建立参照隐患表述规范化的内容进行,编码方式以顺序码按专业不同分段编码;依据标准及标准内容与隐患内容相对应,依据标准的编码方式以代号表示,即S1(煤矿安全规程)S2(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S3(煤矿安全作业规程)S4(煤矿质量标准化)S5(其它专业规程、上级指令和其它规定)S6(企业内部规程),标准内容按标准不同以顺序码分段编码。举例表示如图4所示:

该代码表示“该煤矿企业的一条通防专业的B级隐患,隐患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具体内容为标准依据”。此编码方式易于识别,同时为系统分析改进留下足够代码空间。通过编码后的隐患录入数据库中,方便计算机的读取与调用。

3.2 隐患数据采集

通过隐患资料的收集整理规范化后,共采集各类规范化隐患信息2513条,规范化各类三违信息1474条。部分隐患规范化内容如图5所示。

图5所示,隐患采集信息包括隐患专业类别、隐患等级、隐患名称、依据标准代码、标准具体内容以及隐患控制措施。采集信息与编码需求一致,经过采集并规范化的隐患经过编码工作进入隐患数据库中,成为隐患规范化管理的数据源。

3.3 隐患内容的查询与录入

为方便录入人员查询与录入隐患,系统对标准隐患对照表中数据进行分类时分别按照“专业”、“关键字”进行了分类。其中“专业”直接依据标准隐患对照表中隐患“专业”分类信息,包括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地测、防治水、火工品、其他八个专业。“关键字”是在对标准隐患对照表中隐患进一步分类整理,按照隐患内容提取出了70个关键词供选择。如图6所示。

在选择“专业”和(或)“关键字”后,符合要求的隐患信息将显示在下方的数据表中供选择。该系统与现有隐患管理系统相连接,选择标准隐患后系统将自动填充上“详细信息”栏里蓝色和红色部分信息,其中蓝色部分信息不可修改,红色部分信息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隐患录入人员只需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选择)绿色部分信息,其中隐患部门、队别、整改负责人、限改时间以及复查人信息为必填项目。复查人信息需要进行选择,录入人员可输入工号、姓名、单位的任意一项进行查找,此部分支持模糊查找。所有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隐患”按钮进行提交,如图7所示。经过对比试验,系统使用后单条隐患录入时间比系统使用前平均提高16分钟,同时录入准确性提高43%,隐患录入效率提升明显。

4 结语

隐患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环节中将事故治理转向隐患治理,使安全管理重心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柔性编码方式,配合相关标准依据,将具体事故隐患代码化,方便了隐患信息的分级分类管理。同时结合编码方法,通过系统的整合、分析、归类,将隐患内容编制成统一的、标准的、规范的表达形式,并配备相应的隐患控制措施提示,实现了隐患内容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规范化后的隐患录入系统方便了录入人员录入,经过对比试验,系统使用后缩短了单条隐患录入时间,同时提高了隐患录入的准确性,为隐患的迅速闭环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昆,高顶,包慧玲.煤矿信息化现状及其发展探讨[J].煤矿机械,2010,32(03):10-12.

[2] 朱帅虎,亓佳利.煤矿信息网络化现状及应用前景[J].煤炭工程,2012(11):128-130.

[3] Liu Shuang-yue, Jiang Fei.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ought of controlling of Source Dangers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coal mine hazards management[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524):3202-3205.

[4] Li Xing-dong, Zhao Xing-qiang, Yang Ning. Standardized anticipating control system of coal mine hidden danger's information[C].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CSIT), 2010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0: 625-627.

[5] Su Xiu-hua, Zhao Xi. Analysis on effects of risk management level on internal control[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 2011 IEE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1: 1202-1205.

[6] Neitzel, D.K. Controlling electrical hazards through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C]. 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Conference (PCIC), 2011 Record of Conference Papers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58th Annual IEEE, 2011: 1-8

[7] 刘双跃.安全评价[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24-55

[8] 赵韩,柳吉庆,董玉德,许肇云.面向PDM系统柔性事物编码模型的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10,5:34-38.

[9] Xia Yan-chu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lexible PdM system for industry detection[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2013: 457-461

[10] 张旭辉,张旭,魏蒙林.PDM系统中基于分类和属性管理的柔性编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2:148-150

[11]赵韩,许肇云,柳吉庆,武照云.可定制柔性编码系统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机床与液压,2009,37(10):63-66.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5

关键词:安全坚持 企业 安全发展 社会和谐

和谐是社会的主旋律,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力抓好。

一、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安全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企业进行检查的目的是:识别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害的根本原因,对危险源实施监控,最终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二、安全检查的方式

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等多种检查方式。

1.日常安全检查

1.1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巡回检查。

1.2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1.3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

2.定期安全检查

2.1季节性检查:春季防火大检查;雨季“八防”(防触电、防中暑、防工伤事故、防淹溺、防洪汛、防倒塌、防车祸、防中毒)检查;冬季“六防”(防冻、防火灾、防爆炸、防中毒、防触电、防机械伤害)检查。

2.2节日前检查:春节前、“五一”节前、国庆节前、元旦前及其它节日前的安全检查。

3.专业检查

每年应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

机械设备、安全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防护器具、消防设施、运输车辆、防尘防毒、液化气系统等分别进行专业检查。

4.不定期检查

4.1企业应在装置开工前、停工后、检修中、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时,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4.2企业应根据国际、国内同行业发生的重大事故,及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三、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管理机构、查管理制度、查现场管理、查安全培训、查安全防护措施、查特种设备及危险源的管理、查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查违章、查事故隐患等。

1.安全机构建设情况

1.1查管理机构是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指示、规定,大力推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的情况。

1.2查是否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部门,是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是否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安全事宜做出反应与决定。企业的安全机构是否健全、设置是否合理,安全部门是否岗位明确、工作协调。

1.3安全人员配备情况。是否按《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配有注册安全工程师。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以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以下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及执行情况

2.1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能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领导的承包活动记录执行情况;基层班组的安全活动情况。

2.2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并能够不断改进。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奖惩等规定的情况;制定现场施工作业、危险源管理等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安全制度在执行中能否得到不断细化、持续改进和及时完善等。

2.3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岗位操作人员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

2.4危险作业审批程序是否完善。包括能否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确定本企业危险作业相关文件与记录, 特种作业的审批记录,是否建立动火、动土、临时用电、大型吊装、爆破等特殊作业的审批程序规定和管理台账。

3.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3.1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建立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职工按规定参加了相应级别的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档案。

3.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是否做到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复审率达100%,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

3.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安全负责人安全培训情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安全负责人是否落实了安全培训管理考核制度,并对其制定了培训计划或已进行了培训。

3.4消防知识培训与演练情况。有无消防知识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以及消防演练计划、演练记录。

4.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情况

4.1是否根据规范要求配备岗位劳防用品,并有劳防用品的发放制度及记录,劳防用品质量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4.2现场作业人员劳防用品的管理与使用是否规范,操作人员能否熟练使用。

5.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情况

5.1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报告中,是否有劳动安全卫生专篇,是否对设计方案中的安全专篇进行了审查。

5.2投产前是否进行了安全验收,有明确的验收标准及验收档案,不符合项的记录、整改情况。

5.3投产后是否有安全专项评价的管理规定、安全现状评价的管理办法以及安全评价报告中措施的落实情况。

6.生产现场管理情况

6.1是否有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并有检查记录和查出问题整改反馈单。

6.2是否按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并有标准化检查规定和记录。

6.3防护设施配备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6.4安全生产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施工现场和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情况。

6.5防火、防爆、防雷击、防中毒、防静电等制度是否健全,台账是否齐全,安全检查监督是否到位。

7.特种设备管理情况

7.1特种设备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了使用登记手续,特种设备的维修改造是否按程序进行申报。

7.2特种设备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档案、台账、登记表,并有完整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维修保养制度。

7.3特种设备设施是否有年度检验计划和安排,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能否达到100 %,存在问题隐患能否按规定整改,有无检验报告的存档制度或记录。

8.危险源监控管理情况

8.1是否建立了危险源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危险源档案是否齐全。

8.2有无危险源的检查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了预先分析。

9.安全投入情况

9.1按照国家规定和上级要求,是否按标准保证了足额的安全投入(包括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隐患整改资金、劳动防护用品费用等)。

9.2是否做到了安全设施齐全,劳动保护设施、护品满足要求,尘毒作业场所防护措施达到了国家标准。

10.隐患识别和治理情况

10.1有无隐患识别机制,有无开展隐患识别机制的活动记录,是否做到了对有关隐患有分析报告,并建立了隐患台账。

10.2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能否做到:有隐患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员、岗位,重大隐患的整改实施有计划、有控制、有记录,重大隐患整改计划资金到位并限期整改。

11.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

11.1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包括能否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有不断改进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度,有应急预案的管理档案,有保障应急预案实施的程序。

11.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包括有无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有演练记录、演练报告、演练效果分析。

11.3能否根据演练情况和生产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应急预案。

12.事故管理情况

12.1事故上报情况。包括各类事故按规定、按时进行上报,对事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的情况。

12.2事故调查情况。能否做到事故调查程序合法,事故调查及时,信息资料详实、充分、完整,事故调查报告符合规范。

12.3事故结案情况。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开宣布处理结果时,能否做到造成事故的原因清楚,责任划分明确,事故性质认定准确。

12.4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落实情况,即:查清事故原因,落实防范措施,教育职工群众,处理事故责任者。

四、安全检查的实施

1.安全检查的准备

1.1确定安全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

1.2查阅在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范。

1.3了解检查对象的情况 。

1.4分析检查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特点。

1.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2.安全检查的形式

2.1单位自查。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操作人员,对本单位、本岗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对本单位、本岗位的生产特点、危险有害因素的情况十分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可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全体共同参与,开展自查活动,并形成书面材料逐级上报,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汇总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对查出的隐患按照“三定”“三不交”原则限期整改。但由于班组人员的检查缺乏系统性,对一些习惯性的行为,往往不易察觉,对企业的选址、设计、建设、改造等方面的隐患习以为常,所以单位的自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用互查、上级检查的方式弥补。

2.2上级单位的检查。上级单位的检查是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现存在隐患的重要手段。上级单位的检查首先要成立安全检查组,配齐各专业人员,统一思想、明确目的后对企业实施安全检查。各专业人员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的检查更有针对性,检查结果更客观现实。

2.3安全检查的切入点。针对我市的企业现状和企业行业特点,安全检查前要做认真地分析。我市的企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2.3.1石油化工天然气企业。主要存在的危险物品有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等,涉及的主要工艺过程有:燃烧、氧化、聚合、卤化、裂解、缩合、加氢、芳化、胺化、烷基化等危险工艺,采用的主要单元操作有:蒸馏、合成、裂解、过滤、冷却、萃取、结晶、真空、回流、凝结、搅拌、升温等。这些企业的综合危险性较大,而且大都构成重大危险源,对其进行检查的重点要涵盖安全检查内容的各个方面。

2.3.2玻璃企业和建材企业。主要使用的危险品有:依然品、易爆品、有、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主要涉及的工艺过程有:燃烧、高温、搅拌等,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应重点把握防火、防爆、芳高温、防机械伤害、防止粉尘职业病等。

2.3.3纺织企业。纺织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存在的伤害有:机械伤害、火灾、职业病等,主要涉及职业危害有:噪音、振动、高温、粉尘等。安全检查应以消防、疏散、通风、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防护作为切入点。

2.3.4流通企业。主要包括经营市场、门店等,主要涉及“二合一”、火灾、盗窃、对易制毒化学品和有毒化学品的经营,这类企业应以防火、防盗、防止“二合一”及安全管理法规的落实、合法经营作为切入点。

2.3.5交通企业 。主要涉及危险物品的运输和人员的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车辆伤害、爆炸、火灾等,安全检查应以运输资质、特种人员、特种设备、交通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等作为切入点。

2.3.6电力企业。包括发电企业和供配电企业。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起重伤害、灼烫、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等,安全检查应以防触电、防爆炸、特种人员、特种设备、劳动防护及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作为切入点。

2.3.7机械修造企业。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灼烫、火灾爆炸及噪音、振动、辐射等。安全检查应以加强劳动保护、防止伤害和职业危害作为切入点。

五、安全检查方式

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等方式获得信息的过程。

1.访谈。主要通过与有关人员的谈话查安全意识、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操作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作业规程、原始记录、交接班纪录等是否齐全有效,查阅相应的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六、安全检查的结果和要求

1.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按要求上报,并抄送安全技术监督部门。

2.各级检查组织,对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研究,编制整改方案,做到“三定”、“三不交”(“三定”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三不交”即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厂,厂能整改的不交上级)。对于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纳入安技措施或检修计划,限期整改。

3.对各级检查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隐患整改通知单》管理。《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包括隐患项目、整改意见和解决期限。通知单由安全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必要时经主管安全的领导签署后发出,隐患所在单位、部门负责人签收并负责处理。通知单要存档、备查。

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6

一、全市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进展顺利,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周密安排百日督查专项行动

市长*在《*日报》专门发表了“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署名文章,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提出了要求。市政府两次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更是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亲自组织、安排部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月30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行动的的通知》(杭政办发电〔2009〕18号),要求全市全面部署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切实做到四个100%,即市政府13个区、县(市)督查100%,各区、县(市)政府对辖区内的乡镇(街道)督查100%、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的村(社区)督查100%,对各级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督查100%。5月4日,市安委会办公室又下发了《关于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杭安委办〔2009〕20号),对各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进行了部署。5月14日,市安委会办公室召开各区、县(市)安委会办公室及市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会议,通报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督查组在杭督查情况,并对下一阶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进行再部署在动员。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行业领域的特点,严格按照全市隐患排查治理分组部署情况,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加大联合执法和隐患治理力度,保证了隐患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和落实到位,形成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合力。各地、各相关部门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督查行动的组织实施,分管领导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有力推动了百日督查全方位开展。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期间,市政府两次召开安委会(扩大)工作会议,对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百日督查专项行动

根据市政府对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工作的要求,市安委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工作的通知》(杭安委办〔2009〕24号)和《关于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工作具体安排的通知》(杭安委办〔2009〕27号),制定了我市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方案。根据方案的总体部署,全市开展了三个层面的督查行动:

一是区、县(市)综合督查。各区、县(市)根据全市督查行动安排,全力推进辖区督查行动的开展。各区、县(市)由安委会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开展了对街乡政府、行业部门的督查。如上城区对全区32家责任制签约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对3家未及时进行整改的行业主管单位通报批评。江干区围绕“三个百分百”组成3个督查组,在交通安全、危化企业、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萧山区从6月11日起,组成9个督查组到各镇街场,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监督检查。6月16-20日,临安市政府组成10个督查组对全市各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综合督查。市城建投资组成8个督查组,对系统内重点单位和重点工程进行督查,对发现的22处隐患进行通报批评。市商业资产经营公司对所属21家重点公司近30个重点部位进行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及时消除隐患。

二是各部门专项督查。如市安监局于6月26日在全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联动日”活动,严厉查处一批非法生产、存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行为。市质监局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的执法检查,共组成21个检查组,检查326家单位,发现隐患36处,开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3分,对问题严重的3家企业实施处罚。市建委系统针对汛期建筑施工的特点,加强了以防雷电和强降雨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共检查233次,检查企业515家,发现隐患5786条,整改5668条。市交通系统加强汛期期间重点水域、水上在建桥梁、重点渡口安全检查和专项暗访,保持每月不少于10天巡查。市交警支队以工程运输车整治为抓手,进一步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查处涉及工程车的违法行为3.4万余起,暂扣车辆2200余辆;停办通行证的单位28家,停办车辆456辆。

三是市安委会综合督查。6月下旬,市安委会在各地、各部门、各企业普查、自查的基础上,组成3个综合督查组,对各区、县(市)政府、重点乡镇、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了认真抽查,重点检查了各地列入省、市级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部署开展情况,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0家,发现问题89项,截至目前,各企业已落实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已经进行复查验收,并对隐患严重的企业进行了严肃处理。

(三)认真整改,确保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效果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地、各部门加强督促整改,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一是督促落实国务院安委办督查组意见建议。针对督查组指出的问题和意见,我市认真进行梳理,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并以市安委办名义下发通知,督促有关区、县(市)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特别是对督查组反映的企业层面的的问题,要求各地安监部门及时下发整改指令书,明确整改内容、整改要求和期限;对一些涉及范围较广、整改时间长、整改难度大的隐患,要求召开现场治理专题会议,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对到期没有整改的,要求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消除。截至目前,全市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54份,立案查处1家,停产整顿1家,罚款6万元。国务院安委办督查组指出的380条问题和隐患,已整改落实341条,列入整改计划39条。尚未整改落实的隐患,我市将结合继续进行重点检查督促,确保整改到位。

二是督促重点隐患整改单位积极整改。在层层排查的基础上,逐级梳理和挂牌公布了30家市级工矿商贸企业重点隐患整改督办单位(其中列入省级督办2家)和143家区、县(市)级工矿商贸企业重大隐患整改督办单位,通过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期限、治理要求和督办单位,并加强对重大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截至目前,列入省、市、区(县、市)三级挂牌督办的173个工矿企业重大事故隐患中,已有1个省级、15个市级和81个区、县(市)级完成或基本完成整改。尚未完成整改的,采取了全部或局部停产整顿,一时不能停产整顿的企业作出了安全承诺,并加快了治理进度。确保万无一失。

(四)广泛宣传、营造开展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氛围

在不断推进督查工作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督查信息的报送工作,把安全生产宣传作为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方法,提高我们排查治理的水平,特别是在国务院安委办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组在杭督查期间,各新闻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积极宣传百日督查的重要意义和成效,提升市民对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知晓度,扩大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设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栏,及时总结各地、各部门百日督查先进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更好的服务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期间,全市还充分利用竞赛、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如市安监局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竞赛和“寻找你身边的隐患”主题演讲比赛,市旅委、商业资产、园文局等单位举办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宣传学习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组织落实不够有力,台帐不齐全规范。一些地方的领导对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认识不足,没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建立领导机构,将百日督查等同于一般检查,没有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工作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以及一般的号召和要求上,缺乏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有力的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不健全、不规范,没有分门别类进行规范管理,摸底排查建档企业数量较少,企业隐患排查率仍然较低,特别是对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的排查还存在一些盲区和死角。

二是部分企业隐患排查不彻底、不深入。一些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薄弱,对自己的法定职责不甚了解,存在应付思想和走过场现象,甚至对存在的隐患视而不见;有的企业对隐患排查避重就轻,怕上报隐患尤其是重大隐患增加资金投入和整改压力;有的企业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对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1-6月份,全市排查出的隐患总量虽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平均每家企业排查出隐患数仍只有1条左右,其中8个区、县(市)平均每家企业排查出的隐患数不足1条,个别的甚至不到0.5条。

三是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不够有力,一些事故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整改。部分单位对排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隐患,虽下达了安全隐患整改指令书,但大都没有复查意见书和整改反馈书,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从全市隐患治理统计数据来看,一般事故隐患特别是重大隐患整改率不高,全市排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中,仍有10%左右、总量约1.2万余条隐患没有完成整改,列入省、市、区(县、市)三级挂牌督办的173个工矿企业重大事故隐患中,尚有1个省级、14个市级和62个区、县(市)级尚未完成整改。个别单位在整改期间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导致边整改边发生事故。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督查责任。针对存在问题,改进督查方式方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督促指导基层和企业进一步搞好隐患排查治理,特别是对各类重大事故隐患要抓住不放,死盯死守。对前期隐患排查中,没有上报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企业以及近期事故多发的领域和单位要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该退出的要坚决退出,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调动各地、各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责任感,确保百日督查行动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巩固督查成果。

二是继续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力度。组织发动专家、技术人员、企业职工和社会群众广泛参与隐患排查,深挖细掘每一个隐患,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政改资金,强化整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坚决进行治理。对一般隐患做到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对尚未完成治理的省、市、区(县、市)级重大隐患,要加快治理进度,严格落实整改,该停产整顿的要停产整顿,不能停产整顿的,要督促企业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承诺,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