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

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性已日益为全社会所认识。

其现状与趋势如下:  (一)违法犯罪现状:  1、犯罪数量剧增。

据统计,20 世纪 50-60 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20-30%;到 80 年代增至 70%,至今仍居高不下。

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已呈明显的上升势态,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2、犯罪主体变化。

(1)低龄化趋向:90 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 70 年代提前了 2-3 岁;14 岁以下的犯罪案明显增多。

(2)女性犯罪增多:80 年代以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绝对数增加,且增长率远高于男性。

女性青少年犯罪具有极大地腐蚀性,如不遏制会很快在社会上传染开来。

(3)闲散人员居多:这些青少年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过早流入社会后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不法分子利用、引诱和唆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犯罪类型增多。

90 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明显增多。

有资料显示犯罪类型依次排列是:盗窃、抢劫、流氓、强奸、伤害、绑架等。

其中抢劫和盗窃发案率最高约占 75%左右,是当前青少年主要犯罪类型。

据统计:2000 年1至12 月,抢劫罪占44.36%,盗窃罪占 36%,伤害罪占 15%;2001 年1至6月,抢劫罪占48%,盗窃罪占 44.2%,伤害罪占 3.8%。

近些年来,还出现了新类型犯罪。

如涉毒、涉枪、赌博、卖淫、嫖娼和拐卖人口的犯罪日渐增多。

  (二)违法犯罪趋向:  1、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

青少年犯罪具有“偶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之外,近些年来,已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

部分青少年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手段野蛮、残忍,社会影响恶劣。

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占 65%,说明了青少年犯罪性质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化趋向。

  2、趋向团伙性及黑帮化。

有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中 75%属于团伙或结帮作案。

他们在一个自由结合的群体中,想法和行动会更多的得到认同和实现。

他们结伙行动、互相壮胆、具有“纠合性”的特点。

这类纠合起来的群体一旦被不法分子操纵,极易形成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形式、分工明确的团伙,成为一种带黑社会性质的恶势力,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3、向成人性及智能化。

在我国 90 年代以后,新类型犯罪逐渐出现。

如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利用窃听技术犯罪,利用生物学、 化学、医药学进行犯罪。

涉及这类犯罪的青少年往往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善于模仿,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犯罪活动中,其作案过程集中体现了犯罪主体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青少年犯罪已出现了成人化、智能化、科学化的趋势。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一)社会环境:不良因素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  1、精神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颓废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渗入,以及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使部分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受到污染,滋长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丧失理想与信念的追求。

  2、文化腐败。

现在社会上宣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泛滥,以及低格调的影视作品充斥业余文化生活。

这类文化制(作)品对青少年社会化潜在效果不可低估。

青少年的好奇、模仿、冒险的心理,容易使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情感冲动,失去理智,滑向腐化堕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堕落场所。

遍及中小学周围的游戏厅、台球厅、网吧,以及随处可见的发廊、歌舞厅等场所中的不良内容,更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

极易造成青少年厌学、逃学、辍学的直接后果,使他们过早流入社会,成为"亚文化群体"的人员。

  (二)教育环境: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1、家庭教育存在着“误区”。

有研究资料表明,家庭环境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都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