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交通强国迫切需要培养一流人才

建设交通强国迫切需要培养一流人才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交通运输行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高铁、智慧交通和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迫切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人才,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对外开拓人才等。

一流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思想引领保证一流人才培养方向。

高校应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作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宣讲和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

一部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史,浓缩着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变革。

在推进特色思政课建设中,可充分挖掘“交通强国”相关历史、故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思政育人大格局理念落实落地。

持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清晰定位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置“核心价值观与公民素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必修课程,强化第一、第二课堂衔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端正成才方向。

纵深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拔尖人才、特色优势学科未来技术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

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实施“一生一案”个性化培养。

积极推进“四新”建设,强化新工科、新文科、新理科和新商科建设。

坚持强基固本,全力打造一流专业、培育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一流本科教材、构筑一流实践平台、锤炼一流教师教学能力,力争取得丰硕成果。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内、外部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一流人才培养 没有一流学科就不会有一流的课程体系和一流的师资队伍也衍生不出一流水平的专业,培养一流学生也会是“空中楼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实施学科分类规划、分层建设、分步发展,着力提升学科整体建设水平。

坚持“四个面向”,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鼓励理工融合、工管结合,加强交通运输类学科、信息类学科、工程类学科、经管类学科以及基础类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

抓住新增交叉学科门类的契机,开展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前沿新兴交叉学科。

着力创新和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学科建设管理新举措,提升学科管理与服务水平,深入激发学科活力。

建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动态调整”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持续深化一流学科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着力构建“三方协同”的一流学科负责人制。

坚持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通过在“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大团队”等方面取得突破,争创一流。

以服务重大工程锤炼一流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