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同治理视域下共享电动车在城市道路交通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关于协同治理视域下共享电动车在城市道路交通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一、科技与政策的推动:“共享电动车”的出现与发展 从人类学角度,交通工具离不开道路这个社会空间。道路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为基础和常见的空间形构,自然也是人类学所关注的重要对象。道路在人类学视野中时常能够超越传统微观社区的视野边界,较为综合而宽泛地看待某地社会流变及其权力动态关系。空间人类学一般认为道路至少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道路是人与周遭环境互动的过程而非结果。其次,无论是在前期修筑还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道路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行为秩序。再次,在物理意义上明晰而固定的道路框架往往成为其使用者展开意义、话语、记忆生产的弹性结构。可见,在人类学的视野内,道路从来就不是一个确定的、扁平化的物理空间道路是历史和文化秩序的沉淀,也召唤着使用者以行动和言说来填充新的文化意涵。道路既是基础设施,也是文化空间。 毋庸讳言,“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共享电动车的基础积累以及资本的发展方向等是“共享单车”产生的深刻时代背景。 20xx 年我国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互联网+”计划,20xx 年“互联网+自行车”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依托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运行的自行车租赁使用项目称之为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并在城市空间中协同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填补着城市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的空白。从“共享单车”的属性和本质而言,共享单车并不属于共享经济,更不属于“分享经济”,它真实的身份是“时租自行车”。这并非社会中闲置资源的再分配,而是共享单车商家针对城市交通所一手制造出的社会增量资源。仅仅是由于这些单车在实际使用人这一项确实并非某一人固定永久使用且使用者并非车辆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人,才被大家冠以“共享”的头衔。也正是因为这样“自助”“便捷”的租赁方式与庞大的使用群体,资本蜂拥而至,这或许是创始者喜欢“共享单车”这个名字的原因,借助更方便快捷廉价且绿色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捕获了很大一部分民众出行方式的选择意愿。从这个视角而言,“共享单车”产生的时代背景既有科技创新的影子,亦有城市化的促动,更是资本逐利的结果。 从共享单车问世之日起,大量相关的社会新闻和行为现象也暴露在大众面前并不断成为热门话题。20xx 年初,正当资本在共享单车市场“分蛋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篇名为《共享单车,真是一面很好的国民照妖镜》的文章在短时间内被广泛转载。这是一篇几乎没有文字、完全罗列图片的微信推送文章,图片内容是民众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的诸多违规行为,如私自上锁、毁坏标识、破坏车辆、随处丢弃等等。“国民素质照妖镜”的讨论热点,以一种本质主义色彩的粗暴论断,将共享单车使用乱象导引至对国民“素质”问题的批判。一时间,民众爆发了对共享单车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的争议。时至今日,又伴随了六年社会发展的共享单车不仅没有像曾经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一样香消玉殒,而是持续在社会发展中融合,不断调整着自身的运营模式,在一些城市深深扎根、日益壮大。基于数据、算法、AI 技术和云计算的实际应用,智能锁、智能终端和大数据平台等科技得到提升,例如取消押金改用关联账号实名信用,城市政府部门实施政策制度监管,根据市场调整用户需求与投放数量,不断运用科技手段降低资源浪费和成本损耗等。悄然间,人们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用户体验和道路行车安全都有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变化,看似共享单车已经能够很好地与消费者彼此适应、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