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舆情应对调研报告

公安机关舆情应对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领域的高速发展,全媒体时代悄然而至,自媒体的发展愈发迅猛,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极大便利的同时,意识形态斗争在新媒体环境下日趋激烈各种思潮在网络上频繁交锋,舆论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

日益庞大的网民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价值倾向、社情民意借助网络平台快速表达和传播,在方便政府部门网上办公了解民情、纠风正向的同时,网络谣言、负面舆情也大行其肆,混淆视听、误导群众、肆意炒作,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尤其是公安机关,时刻处在执法第一线,如何应对和处理好涉警舆情危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当前必须深究和解决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涉警舆情、网络谣言的主要特点(一)负面舆情性突出。

每一起涉警舆情无一例外的是,无论起因如何,由于公安机关职能的特殊性,很多形成舆论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指责与批评。

特别是一些媒体,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打着“客观”的旗号,选择性报道,不断用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负面新闻刺激公众神经,致使公安负面舆情愈演愈烈、愈发突出。

(二)社会关注性突出。

公安工作的广泛性、群众性、特殊性,决定了其易成 为媒体挖掘新闻资源的对象。

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行使公权的公安机关一举一动特别是涉及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徇私枉法违法违纪等负面信息,更为公众所瞩目,哪怕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也可能因为公安机关涉于其中而成为大众的看点、新闻的卖点,处于舆情的风口浪尖。

(三)传播广快性突出。

在自媒体的时代,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更加快速便捷。

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传播者,涉警信息一旦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出,经过转载转发瞬间就能通过一点扩散开来,受众群体迅速膨胀。

二、公安机关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一是舆情应对观念陈旧、滞后。

部分领导干部、民警对舆情应对的观念相对落后,未认识到自媒体时代,舆情应对的重要性。

总感觉舆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看似与己无关,便漠不关心,疏于学习,不从身边的涉警舆情中汲取教训,一旦涉及自身,便手足无措,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对负面舆情的处置上,有的还停留在“删、封、堵”的“三板斧”上,造成基层民警“怕宣传、惧宣传、躲宣传”的思想蔓延,舆情应对措施更是纸上谈兵,实际操作性差。

二是舆情应对团队素质能力不高。

基层公安机关受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