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对教育教学影响的教育调研报告

关于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对教育教学影响的教育调研报告近期,一种名为“烟卡”的游戏在云南边疆县(区)乃至全国小学生群体中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笔者通过网络、电话问询等发现:玩“烟卡”范围已覆盖全国,辐射至云南西南边疆所有县(区)义务教育段小学,县城小学、城郊小学及乡(镇)中心小学流行、“普及”性更强,部分乡村小学也波及其中。

教师、家长、社会呼吁:“烟卡”之小,其危害程度何其大?

可以看出:小学生玩“烟卡”的危害性之大。

根据实际情况,笔者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与同仁共勉。

一、小学生玩“烟卡”游戏基本情况“烟卡”的制作材料主要来源于卷烟盒。

学生通过剪裁、折叠等步骤,将烟盒上的烟标制作成卡片。

“烟卡”游戏玩法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击拍、翻转等方式进行竞技。

由于烟标图案和色彩各异,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笔者调研发现:从地域分布来看,云南西南边疆各县(区)小学校均流行小学生玩“烟卡”游戏。

从参与人群来看,玩“烟卡”的小学生主要集中在中低年级。

从游戏影响来看,玩“烟卡”游戏会导 致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降低。

从小学生痴迷于“烟卡”游戏的程度看,游戏中施加以“烟卡”实物或人民币作“赌注”,大大增加小学生的吸引力和延展性。

山西晚报记者梁成虎调查发现,“烟卡”在小学生群体间从流行到盛行,约有 15.6-30%的小学生曾经或正在参与“烟卡”游戏。

男生占比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的竞技心理和好奇心理有关;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参与度高于四、五、六年级,显示出“烟卡”游戏在小学生中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

二、玩“烟卡”游戏的危害性及分析据中国控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调研报告,目前的“烟卡”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烟店收集烟盒折叠售卖。

二是专门的单位制作、印刷、生产。

三是孩子自己收集折叠。

据山西晚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烟卡”这一游戏玩法实际上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游戏——纸牌游戏,是继萝卜刀、盘串后,为小学生间流行的又一“新宠”,其危害性不容小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身心健康受损。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烟卡”游戏却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一是小学生为了获取更多的烟标,可能会在家中翻找卷烟盒,甚至偷偷购买卷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另二是游戏中的烟草元素可能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过早接触到吸烟的信息和文化,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未来吸烟的可能性。

此外,小学生在垃圾桶等 地捡拾“烟卡”,增加了感染细菌病毒的可能性,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烟卡”游戏导致两根手指被严重夹伤,最终不得不进行截指手术的例子比比皆是。

据网易新闻、搜狐网报道:2024 年5月18 日,福建南平一名小学生和同学玩“烟卡”游戏,起争执导致两根手指骨折,手部已经肿胀,后去医院治疗被缠上了沙袋石膏。

从家长公布的视频中清晰可见孩子的手部明显肿胀;通过医院拍摄的影像资料可以观察到孩子的两根手指已经断裂。

学生家长和网友强烈谴责发明“烟卡”游戏的人,表示“烟卡”游戏对小学生的危害比想象中还要可怕!(二)价值观扭曲。

“烟卡”游戏往往与攀比和赌博行为相伴而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虚荣心膨胀而导致小学生价值观扭曲。

学生为了收集更多稀有“烟卡”,往往会不择手段去寻找“烟卡”,更有甚者去偷“卡”,还有可能会出现满大街捡烟盒,或向他人索要烟盒等不良行为。

例如,在收集“烟卡”的过程中,小学生会了解到烟的品牌和价格,收集的“烟卡”之间还区分等级,香烟的价格越高,所对应的烟盒制成的“烟卡”“等级”也就越高。

据西吉公安微信公众号载:2024 年5月14 日,贵州遵义市的赵先生反映,自己家中 8岁的孩子迷上了“烟卡”,上学路上不是低着头到处寻找烟盒,就是想着怎么赢,怎么攒得多,甚至还会翻垃圾桶寻找烟盒。

据赵先生观察,有些孩子还会专门买烟,把烟扔掉,留下来烟盒折“烟卡”。

山西晚报记者梁成虎走访太原市一些学校周边的玩具、文具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