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习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交流活动发言材料汇编
(8篇)“习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交流活动发言材料汇编目录1.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政法司共建)主任申素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1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石中英: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价值观及其时代意义……………………………………33.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颖: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书写厦大华章……………………………54.复旦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国希:着力构建立德树人新生态新格局………………………………………………75.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一流应用型大学新路………………………96.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夏良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17.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传芳: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在福建的先行探索……………………………138.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黄茂兴: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引领福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交流活动发言材料汇编(福建日报,2024 年5月14 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政法司共建)主任申素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总书记还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 治思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国家各项工作实现法治化”。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书记的办学实践和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中蕴含着的深刻法治逻辑,启示我们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的办学实践和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法治逻辑 从实践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时就表明自己不当“挂名校领导”,而是要亲身投入办学实践当中去,展现了总书记对于权责一致的深刻认识。从论述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在面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时所指出的依法依纪、严格执法、民主协商等都是重要的法治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办学实践和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不仅与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理念保持了高度一致,而且构成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法治基础。第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教育法律的协同配合党内法规与国家教育法律协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在法治轨道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宝贵经验。 党内法规和国家教育法律不仅共同构成打造中国特色高校治理制度的法治基础,而且共同构成改进中国特色高校治理实践的保障。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为代表的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涵盖了高校办学的治理结构、权力内容、组织设置、监督机制等重要事项,在制度层面上确保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生根发芽,助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内涵式发展。 因此要理解、完善中国特色高等学校制度就必须将党内法规和教育法律一体考虑,如此才能确保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第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实现从制度到理念的跃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在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制度逐步建立的当下,需要将工作重点从立法完善转移到法律实施上来努力实现从“制度”到“理念”的跃迁。 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让法律制度、党内法规行之有效,得到广大师生的拥护和赞同,就需要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法治等理念。因此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各类学校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实现法律制度与法律理念、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价值观及其时代意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石中英 教育价值观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表了大量重要的教育论述,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教育价值观论述。系统、完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价值观论述,对于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为谁培养人”“为谁办教育”的教育价值观问题。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说,“为谁培养人”“为谁办教育”是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更为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明确提出这两个问题,充分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甚至一所学校、一位教师,如果在“为谁办教育”“为谁培养人”这样的教育价值观问题上缺乏思考或思考不清楚,那么也就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 育”以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主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回答了“为谁办教育”的重大问题;“立德树人”提供了评价教育工作好坏的根本价值尺度;“‘四为’服务”表述了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这四方面主张是辩证统一、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教育事业发展出发点和价值归属;“立德树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四为’服务”,则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四者综合起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独特性和优越性。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辩证论述了教育个体价值与教育社会价值的统一。教育史上,关于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常常陷入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论争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体与社会、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观点,对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性给予深刻论述,多次明确教导广大青少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光彩。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的价值观都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教育价值观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内涵中去,并对各育的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性进行了科学阐述。针对各级各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家庭教育等的价值也都有具体论述,强调这些教育类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书写厦大华章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明确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从“新质生产力”角度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厦门大学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 100 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为领航,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在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续写时代华章。 一、以学铸魂:奋力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厦门大学不断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先后成立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研究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和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厦门大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厦门大学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中心围绕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教育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努力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发挥重大作用的研究基地、宣传平台、高端智库,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服务教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学理支撑。二、以学增智: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使命与担当 无论是在福建还是在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心厦大发展、关爱厦大师生,对学校建设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厦门大学建校 80、90、10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