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长在部机关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党课讲稿

宣传部长在部机关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党课讲稿同志们: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也需要建设高度繁荣的精神文明。

历史和现实证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是根本。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增强党和人民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强大动力。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反映了文化主体的价值目标追求和精神世界坚守,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能否如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具体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动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重大时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内容。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极易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乃至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关涉文化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自信的内核是价值观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其核心是要坚定价值观自信,必须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来激浊扬清、正本清源。

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彰显奋进新时代的昂扬精神风貌,铸牢全党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 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二、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文化发展道路自信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

文化是指人类在创造文明成果中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淀而凝结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次的精神存在,文化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精神价值、丰富精神生活的实践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既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也是文化发展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

举旗帜,即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文化发展道路自信指引正确方向。

聚民心,重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自发感知、自主体悟、自觉遵循,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成为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文化发展道路自信巩固价值认同。

育新人,旨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文化发展道路自信提供人才保障。

兴文化,旨在着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文化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为文化发展道路自信筑牢力量支撑。

展形象,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文化发展道路自信创造良好环境。

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沿着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文化道路自信促进文化自信,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强化文化自信向度,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辉煌。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科学的内在依据(一)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深邃的思想内涵,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沃土、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积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古语所概括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

这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总结,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经久不衰,关键在于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