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这八方面材料积累不可少

 

文字材料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内容要充实。而内容充实,很重要的是素材厚实。现在有些文章看了以后,觉得有骨头无肉,干巴巴的,主要是缺少情况和素材。有的同志写材料,文章的思路、框架不是在分析大量的素材之后产生的,而是凭一知半解的情况,主观构思出来的。在落笔过程中,由于缺少素材,不得不停下来,再去“找米下锅”。可见,写文章之前,像盖房子一样,先要把“材料”准备好。

写文章备材料,一靠调查研究,二靠搞好积累。从掌握素材的角度讲,调查研究要注意一定的面,也就是调查的面不要太窄。否则,写起来材料不够用,又要回过头来再去调查。

调查时,要把基本事实搞清楚,弄清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现状,把基本结论、基本经验、基本问题的主要症结和对策调查明白。对一些重要情况,要进行专题调查,往深处挖掘。

要注意随时筛选、整理已有的素材,发现不够完备的典型事例,要及时做补充调查。对数据、事例还要注意核实,不能搞“概略瞄准”。听汇报,开座谈会,搞问卷、统计、咨询等,都是调查研究的方法,但千万不要忽视到现场去亲身感受,抓“第一手材料”。

直接感受的东西,虽然没有汇报那样系统、有条理,但“原汁原味”,便于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只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挖掘,素材会源源而来。

搞好积累,脑子里、柜子里经常装着大量情况,什么时候要用,用什么东西,随时就信手拈来,这是对一名称职的机关干部的起码要求。积累靠有心,功夫在平时。根据一些同志的体会,机关干部平时要注意积累以下八个方面的资料:

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二是重要领导人讲话的主要精神;

三是上级的决策、指示以及各项规定;

四是重要报刊的文章;

五是思想动态和重点工作展开、进展的情况;

六是本职业务方面的资料;

七是各个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科技,以及取得的新成就;

八是典故、趣谈、群众的新鲜语言。

积累材料的方法因人而异,但这方面的工作越深入,写材料的层次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