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及县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摸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现状,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创新发展。从6月中旬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查内容、提纲,委托清水土家族乡开展自查活动。到7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教科文卫工委、县文化旅游委、县文化馆、县文管所等单位和部分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宋传明同志的带领下,到清水土家族乡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族文化现状

清水土家族乡是我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渝鄂交界的歧耀山上,与万州区、奉节县和湖北利川市接壤,北距云阳县城64公里,南距湖北利川市58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海拔2101680米,森林覆盖率70.2%。全乡辖14个村共19176人,其中土家族4114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特别是在清水土家族乡倾力打造5A级景区。依托旅游资源,清水土家族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清水村、歧山村分别获得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重庆市最佳避暑休闲乡村等称号。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工作格局。

(一)物质文化得天独厚

1.自然生态壮美。清水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天坑、地缝、峡谷、溶洞、草场、森林、湖泊等重要生态自然资源,集山、水、洞、泉、石于一身,构成了“四面青山列翠屏,草色花香尽是春”的生态风光画卷。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核心景点龙缸、龙洞、石笋河、清水湖、大安洞、云端廊桥、歧山草场均位于清水土家族乡境内。景区景点集雄、奇、险、峻、静、秀、丽于一体,被誉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最后的“香格里拉”。

2.建筑艺术独特。吊脚楼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是一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建筑,为土家族的主要住所形式之一。土家族住所的结构一般为一正两厢(也有一正一厢的),其中厢房为吊脚楼。吊脚楼的前面有阳台,两边有走廊。阳台和走廊排柱悬空,悬柱的末端有圆锥形雕饰,名为吊进瓜。阳台和走廊的栏杆多由木条组成,富裕之家在栏杆上雕龙画凤,在窗子和门上精雕细刻。阳台的屋檐为飞檐翅角,其遮檐用长条木板钉封檐口。清水的旧式民居以吊脚楼为原型,结合川东民居建筑特色,形成木质结构四合院,本地人称其为走马转角楼。目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清水的吊脚楼已逐渐被青砖瓦屋代替,即便现存的几处四合院也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3.名人故居有根。岐南支队旧址位于宝台村3组,曾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川东游击队岐南支队领导人刘孟伉的故居。旧址现存两间木板房,保存较为完好,属文物保护单位。

(二)民间文化丰富多彩

1.民族节日。土家族的节日主要有赶年、牛王节、清明节、六月六(晒龙袍)、女儿会、社日、端午节打糍粑,月半、中秋、小年等。

2.宗教信仰。土家族人自然崇拜对象主要有普舍树、太阳神、土地神、山神、水神、灶神等,图腾崇拜为白虎。

3.土家服饰。男式服饰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女式服饰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包一丈多长的青丝帕,缠成人字形,饰以银梳、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银质饰品,喜欢戴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金、银、玉制首饰。目前,在日常生活中,清水的土家族人均穿现代服饰,只有在重大节会活动中,才会着民族服装。

4.土家婚俗。土家女子出嫁有哭嫁的习俗。土家族姑娘害怕婚后受到丈夫和公婆虐待,依恋父母养育之恩,留恋兄弟姐妹手足之情,痛恨媒人巧言利舌,因而产生悲哀哭诉。其内容有哭爹娘、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目前,这一婚俗在清水已难觅踪迹,逐渐被现代结婚礼仪取代。

(三)非遗文化美妙绝伦

1.民间工艺

1)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传统刺绣,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所谓“西兰”就是被面;所谓“卡普”,就是花,两句连接起来,就是一种“带花的被面”。目前仅有五六十岁的老年妇女会这项手工艺。

2)扎草龙:主要采用山上蓑草或稻草进行扎制,扎好的草龙用一根棍子支撑,过节时由两人拿着到各家各户大门外进行祈福。竹台村4组刘俊德是这项技艺的传承人。

3)土法造纸:其产品称为草纸,主要用于丧葬、祭祀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市场逐步萎缩,到目前为止,只有火埠村1组的张邦艮掌握这项技术。

4)白糕制作:它是用糯米或者大米泡涨后,再用石磨推出成细面,并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发酵,最后用蒸笼蒸熟食用,其味是天然的糯米清香,甜中有回味,老少皆宜。

5)咸菜制作:原料主要有萝卜,青菜,辣椒,酱油,花椒,蒜,姜等。咸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具有独特风味的调味,食后回味无穷,能刺激食欲,咸菜放在密封的陶罐内,存放几年,也不会变质,颜色、味道如初。

2.民间音乐舞蹈

1)薅草锣鼓:它由薅草劳动形式和田歌艺术形式两部分组成,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生产与音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目前清水薅草锣鼓已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宗文作为其代表性传承人。

2)薅秧歌:一般由两句、四句的七言歌词组成一个完整的曲调。歌唱过程中有一人领唱,多人合唱,也有两人对唱的形式,内容多以反映田间劳作娱乐或男女之间的感情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流传下来的薅秧歌中多以情歌为主。

3)竹台孝歌:属土家民歌中的“家曲”(叙事长诗曲)。说唱逝者在世时的为人处事、勤俭持家、养儿育女的艰辛付出,是一种表述后人感恩敬孝之道、寄托哀思的俗成仪式,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由于农村举办白事的风俗习惯,竹台孝歌得到很好的传承。

4)摆手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大型民族文化活动,是以祭祖先、求兴旺、庆丰收、祈吉祥为主旨,以娱人娱神为目的,以歌舞戏剧酬报祖先的重要活动。目前,摆手舞已成为清水人人都会的一项舞蹈,在重大节会期间都会围着篝火跳起来。

5)穿山号子是清水土家族乡本地山歌的一种特殊唱法,内容多是以物言情,为土家男女青年相互表达爱情。目前,穿山号子这一唱法濒临失传,竹台村村民陈宗文作为当地土家山歌的演唱者代表,通过向老一辈人学习,使得这种山歌得以延续。

二、挖掘保护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措施及效果

近年来,清水乡党委政府将发扬民族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在挖掘中保护,在传承中创新,土家印记和土家氛围明显提升。

(一)抓民族风貌,让土家文化有形。根据渝东民居风格,结合土家吊脚楼建筑特色,对空间结构、立面造型、建筑色彩进行整体设计,将小青瓦花格窗、走马转角楼特色融入现代建筑。清水乡依托龙缸景区,建成以服务游客为主的土家民俗天街、建成大堰村“土家民俗客栈”9000平米。建成2个市级农民新村幸福农家4.8万余平米,改造建筑墙面9600平方米,改造门头风貌775米,建设土家民族广场两个,新建民族特色牌坊2座、休闲亭3个,民俗文化墙100平方米,文化长廊、白虎图腾、土家戏台陆续建成,民族文化逐渐彰显,土家风情日益浓厚。

(二)抓民族习俗,让土家文化有神。以土家民俗为突破口,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全面收集、挖掘、整理清水土家文化,再现服饰、生产、生活土家民风民俗。服务人员着民族服装上岗,民族美食——“土家九大碗”深受欢迎,西兰卡普等土家用品、饰品沿街叫卖,土家氛围和土家文化印记显著增强。培养土家文化骨干及非遗传承人43名,组建文艺团体3支,在全乡各村开展“天天摆手舞”活动,在机关开展“一舞十歌”活动。成立龙桥演艺公司,推出《土家女儿情》情景舞台剧,常年开展土家文化展演,成功举办2届土家才艺展示大赛、4届土家女儿会,民俗活动开展已成常态,民族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政府引导、干部带动,在清水形成人人会唱土家歌、户户能跳摆手舞的文化氛围。

(三)抓民族教育,让土家文化有魂。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除了在干部琼中推广着民族服饰,唱土家山歌等方式外,必须依靠下一代,我们将民族教育作为重要手段,从娃娃抓起。清水民族小学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和教学课程中,建成土家吊脚楼风格的校园,开展土家文化教学、土家织锦课辅活动、摆手舞大课间活动,被市教委授予“重庆市民族教育特色学校”。云峰九年制学校邀请市级非遗传承人每周进校,开展“薅草锣鼓”、山歌等土家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学生的土家文化认同感不断提升、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传承创新后备力量不断扩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重视程度不够。民族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需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在调查时发现,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工作中还存在着县级有关职能部门重视不足、联动不够、支持乏力等问题,未能真正从文化即是软实力的高度去谋划研究,许多工作还停留在调查存档上,传承保护工作着力不够,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即将断代,濒临消失。

(二)缺乏整体性的保护规划。一是规划引领不够。民族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引领和法制保障,仅靠民族乡自打鼓自划船的单打独斗难以为继。目前土家文化与旅游融合度不高,整体推进不平衡,仅仅是一般形式的歌舞、服饰、建筑、餐饮等物质内容,没有表现无形的、内在的土家文化价值,精神内涵挖掘不够。二是部分原生态民族建筑损坏严重。老房子无人打理,逐渐破败,具有土家文化特征的古民居和村落不断被现代化建筑所取代。

(三)传承创新的专业人才匮乏。一是民族文化挖掘和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由于清水土家族乡离县城较远,加上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二是基层文化干部力量薄弱。大部分的乡镇文化干部身兼数职,工作岗位与工作技能存在错位,导致部分土家文化消失或在传承中走样,难以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责任。三是传承后继乏人。青年人纷纷外出务工,对土家文化认同感不强,兴趣不高,大部分传承人年龄偏大,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

四、相关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合力。一是加强领导,整合力量。要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上升到县级层面,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牵头部门,配合单位,认真谋划研究。将传承创新工作由乡级党委政府单打独斗转变为县级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出台鼓励政策,落实专项经费,打造交流平台,提升群众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的积极性。文化旅游部门要将民族文化挖掘,艺术再造,创新传承作为提升景区文化内涵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二是要增强文化自信。政府及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要教育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觉传承和保护好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在创新传承中服务旅游经济。

(二)完善政策法规,编制好总体发展规划。一是突出规划引领。规划建设部门要会同文旅、农业、商务、旅发集团等部门(单位)对景区所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土家小镇、民俗文化、商业服务进行系统规划,防止盲目上马,开发无序。要编制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充分展示土家文化特色。文旅部门要围绕龙缸景区做好土家文化,对土家文化进行提炼、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政策研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研究制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政策措施,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扶持。三是文旅部门及清水乡政府要加大对土家文物的保护力度。对保存较好的古村落要重点保护,按照建筑特色,修旧如旧。如岐南支队旧址(革命遗址、刘孟伉故居),刘家大院要尽快提高保护层级,将其开发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土家建筑艺术游览地。

(三)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民族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注重培养本地传承人,落实传承人经费补助,加强对传承工作的帮助指导,营造代际传承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民族学校要将积极引进专业教师,将一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激发青少年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一是要积极争取市级文旅、民宗等部门支持,组织文艺文物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创作采风,人才培训,项目支持,提升创新传承工作水平。二是要及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在内涵上体现土家印记,对优秀的土家文化进行策划包装,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营造文化氛围,增强游客互动,提升景区品质。三是要县乡联动,组织开展传统节会和民俗活动。让建筑文化,民风民俗,传统工艺,民间歌舞在景区展示不一样的独特魅力。譬如以土家女儿会为载体,打造专业引领,参与度广,形式灵活,游客喜欢的节会活动就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