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扶贫车间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家门口上班 “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咸宁市扶贫车间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抓好扶贫车间建设,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务实举措。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让不少农民变身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难题,也解决了贫困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的问题。

一、咸宁扶贫车间建设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认定扶贫车间51家,主要从事饰品、配件等行业,辐射带动148个村1446名农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7人,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5.75万元。

1.依托特色“建”,推动产业扶贫。一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全市7家扶贫车间从事楠竹加工,生产竹青丝、竹炭等特色竹制品,每吨原竹产值由450元增加到1257.2元,实现了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的转变。二是依托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协力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发展特色枇杷果酒加工产业,不仅带动该镇2300余户枇杷种植户,还带动了附近通羊、大路等乡镇枇杷产业发展。三是依托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赤壁市赤马港工业园神山兴农鲜果加工车间,依托该镇猕猴桃特色产业,新建鲜果分拣、冷藏、包装加工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16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1人,年创产值8600万元。

2.创新模式“带”,促进就业增收。各地积极创新扶贫车间生产管理模式,有效带动了从业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4200元。一是集中加工带动。根据企业订单或产品,组织贫困劳动力在车间集中生产加工。二是居家计件带动。将订单和原料送到贫困户家中,按件计酬,实行居家生产、居家就业。三是入股分红带动。引导村资金、村集体和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扶贫车间建设,贫困户除了可得土地租金外,还可以通过在扶贫车间务工的方式实现增收。四是错峰计时带动。实施错峰计时人性化管理。五是龙头企业带动。发挥龙头企业聚集带动效应,兴建扶贫车间。六是返乡能人带动。鼓励支持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3.落实政策“扶”,破解发展难题。一是落实优惠政策。通城县麦市镇陈塅村玉书教学仪器扶贫车间,2019年减免税收3.6万元。崇阳已注册登记扶贫车间获得技改资金57万元,二是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通山县洪港镇西坑村设立昱山竹制品加工扶贫车间,村集体独立注册运营,生产竹炭、竹筷等产品,年加工楠竹5000吨(占本村楠竹年产量的90%),年产值400万元,村集体收益20万元;吸纳本村村民务工3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人,年收入2-4万元。三是破解资金周转难题。嘉鱼县康凯米业大米生产扶贫车间带动就业13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8人,年产值3000万元,每年稻谷收购季节,资金周转缺口超过1000万元。2019年该县协调农商行为车间提供贷款1300万元,并落实财政贴息50万元。截至目前,车间所属基地已增加到4600亩,每年向王家巷村分红5万元。赤壁、崇阳、通城三个县市区扶贫车间共获得贴息贷款837万元;赤壁、崇阳扶贫车间获奖补资金340万元。四是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难题。依托扶贫车间实现就业后,贫困群众完成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质变。通城县关刀镇高冲村的吴金霞,由于身体有缺陷,靠低保和残疾补贴为生,经常受到歧视。进入扶贫车间后,每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实现了人生价值。

4.加强统筹“帮”,助力乡村振兴。一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如通城县共投入2030万元,建成52间钢架结构厂房,已入驻扶贫车间6家、就业车间46家,共吸纳670余名贫困劳动力,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二是统筹项目资金使用。赤壁市整合项目资金485万元,为宇汇小龙虾加工扶贫车间配套建成1000平米千吨级冷库厂房、1000平米小龙虾交易市场及配套设施。目前该车间年加工小龙虾1000吨,醉仙虾真空小龙虾产值达到2000万元,吸纳当地农户务工4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4人。三是统筹就业技能培训。全市51家已注册扶贫车间共有1085名员工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比例达92.5%。如崇阳县安排50万培训资金,2019年共为扶贫车间800余名员工提供岗前免费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总体规模小,带贫效果不明显。总体建设进度慢,且多为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规模化发展有一定难度。

2.产业层级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全市代工车间24家,占比47%,主要生产服装、医疗防护用品等,缺乏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对上游企业依赖较大。

3.政策落地难,生产运营负担重。市级没有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大多数“扶贫车间”缺乏有效抵押物、财务核算不规范,金融部门扶持积极性不高,导致该政策无法真正落地。

4.监管不全面,员工权益难保障。少数企业逃避一些经费“支出”,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为务工者买工伤保险等,导致务工群众的利益未能得到全面保障。

三、加快建设扶贫车间的对策和建议

扶贫车间的潜力在创新,生命力也在创新。对咸宁而言,必须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与农民技能等资源禀赋条件,不断地创新合作模式和带贫机制。

(一)建设上找准“三个依托”。一是“自然资源”依托型。坚持市场导向与本地资源要素结合,注重贫困地区优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二是“特色产业”依托型。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吸引地方行业龙头企业,将生产线或加工点向贫困地区延伸,既延长产业链条,又带动贫困户稳定就业,确保扶贫车间成为融合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三是“能人返乡”依托型。充分发挥能人在外经商务工过程中积累的技能和资源,支持创办扶贫车间,在引导发展自主品牌、彰显地方文化、创新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下功夫,推动扶贫车间更加优质高效发展。

(二)发展上聚焦“四种模式”。一是“筑巢引凤”模式。车间及基础设施由政府出资统建,市场主体自带生产设备,解决市场主体资本不足问题。二是“整体发包”模式。由村委会根据地方扶贫实际筹资建立生产车间及全套生产设备,招聘市场主体运营,保底租赁。三是“集体运营”模式。争取政府、社会各方资金,利用旧厂房、旧学校等闲置资源设立扶贫车间,村集体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四是“业主投资”模式。尊重市场规律、经济规律,通过亲友、老乡,利用商会、行业协会等平台,招引市场主体在乡村设立扶贫车间。

(三)服务上加大“五项扶持”。一是加大“政策”扶持。梳理整合行业部门政策,推动减税免税、用水用电补贴等政策资源向扶贫车间聚集。二是加大“项目”扶持。将扶贫车间建设作为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就业的重点项目,优先立项审批扶贫车间项目,每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支持扶贫车间的比例不低于30%。三是加大“金融”扶持。坚持财政资金引领、金融跟踪服务等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为扶贫车间融资。四是加大“基础”扶持。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全力整合国土、交通等行业部门项目,优先改善扶贫车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五是加大“培训”扶持。坚持政府主导、校企联动,采取以工代训、订单定岗培训等方式,为扶贫车间提供上门培训、免费培训,对已经开展培训的扶贫车间,给予培训补贴。

(四)管理上注重“六大方面”:完善认定机制、压实监管责任、加强规范管理、发挥带贫作用、注重防范风险和加强考核督导。(咸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 顾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