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思考的调研报告

打造乡土特色产业

助力昌江乡村振兴 

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思考的调研报告

  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主任助理 王娇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项目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保突村现状分析……………………………………………….…..

一、保突村基本概况………………………………………………………..

二、保突村资源条件………………………………………………………..

(一)保突村业务发展…………………………………………………….

(二)旅游资源分类………………………………………………………..

(三)保突村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现状及发展环境………………………..

一、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

(三)物产…………………………………………………………………….

二、人文资源…………………………………………………………………

(一)历史人文………………………………………………………………

(二)黎陶文化……………………………………………………………

(三)民俗文化……………………………………………………………

(四)饮食文化……………………………………………………………

三、文化资源……………………………………………………………….

四、新业态资源……………………………………………………………

(一)林牧渔业……………………………………………………………

(二)工业…………………………………………………………………..

(三)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四)旅游业………………………………………………………………..

五、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第四章 保突村文旅融合发展环境分析与评价……………………..

一、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简介……………………………………….

二、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的类型…………………………………….

三、保突黎陶文旅项目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发展与文旅融合契合度不高………………………………

(二)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市场化效益差……………………………

(三)非遗与文旅融合的社会效应低………………………………….

四、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二)文旅市场发展趋势…………………………………………………..

五、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内部环境分析(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遇分析……………………………………………………………….

(四)挑战分析……………………………………………………………….

第五章 保突黎陶文旅项目战略制定……………………………………

一、总体战略…………………………………………………………………..

二、目标定位…………………………………………………………………..

三、市场定位…………………………………………………………………..

(一)客群定位………………………………………………………………..

(二)市场定位………………………………………………………………..

(三)市场规模预测…………………………………………………………

四、发展战略…………………………………………………………………..

五、空间布局………………………………………………………………….

六、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战略………………………………………..

(一)发展定位………………………………………………………………..

(二)开发思路………………………………………………………………..

(三)项目支撑……………………………………………………………….

第六章 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一、总体规划,努力将黎陶文旅项目打造为乡土特色产业……

(一)将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注重产业市场化运作………………………………………………

(三)优化“旅游驱动、基地引领”产业布局……………………

(四)优化服务环境………………………………………………………..

二、突出特色、放大优势,着力发挥文旅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地域优势和地域特色日益凸显…………………………………

(二)深造“黎陶语”“昌江黎陶”名片…………………………..

(三)发展环村游项目产业………………………………………………

三、文化自信,增强宣传,努力提升黎陶文旅项目知名度……

(一)注重落实实体景观体验项目……………………………………

(二)与当下社交媒体深度融合………………………………………

第七章 项目研究结论……………………………………………………

 

第一章 绪论

一、项目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条件最方便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或整合重组,逐渐突破原有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相互交融形成新的共生关系的现象和过程,形成如黎陶生活馆、陶艺制作体验基地等各种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高文化附加值,拉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文旅融合不仅拉长了文化和旅游业的产业链,增加了产业边际收益,也可拉动昌江保突黎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实现了农村地区一产、二产和三产的融合。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认为,“促进文旅融合”写入草案,意义重大。“文旅融合成为文化产业促进的重点领域,能够更好惠及大众,通过产业的方式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文化,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更能深入挖掘内需,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内涵。” 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刚志认为,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乃是“创新”的两种重要途径与方式,分别可以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要重视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法律和政策上鼓励高科技应用,鼓励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黎陶文旅项目与地方发展整体规划契合度不高,目前非遗文化旅游方面实践探索不断深化,但文旅与地方协调发展规划内容比较少,在推进乡村振兴与黎陶非遗文旅项目规划少,文旅融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仍需系统研究。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思考研究,运用了协同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及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体系,深入的分析当前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现状,实现理论指导现实践的过程,这对于各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补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利于让问题的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也有利于在实践的应用中进一步的升华与总结理论体系,实现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现实意义:通过对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思考的研究,深入的分析当前保突村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分析其原因,最终提出科学的战略目标和完善的规划方案。这对提升保突黎陶文旅项目融合发展质量,特别是避免在扶持过程中的效率低及产值不高、旅游产品同质化、过度的干预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优化当前保突黎陶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我村的黎陶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从而提升其综合的效益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在乡村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主要分析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形势、保突村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保突村文化领域发展现状以及内部资源条件,归纳出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保突黎陶文旅融合战略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思路为:

第一步,提出问题。通过对陕保突黎陶文旅基本状况和竞争环境的简要介绍,提出本次战略所要研究的主题。

第二步,分析问题。通过对大量的相关资料分析,对保突黎陶文旅项目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自身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 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分析法和 SW0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找出关键因素,归纳出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而为制定项目战略提供依据。

第三步,解决问题。通过归纳出保突黎陶文旅项目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制定出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的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以及战略实施规划。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项目未来发展目标与方式时,始终秉承着坚持“贴合保突村实际、实时求实”的态度,通过对大量的相关资料分析,对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和黎陶产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自身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

三、创新之处

本次专题调研创新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结合当前保突村的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运用 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分析法和 SW0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找出关键因素,归纳出保突村黎陶文旅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而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第二,当前正是保突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合理的利用协同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提出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有一定的启示及现实作用。

第二章 保突村现状分析

一、保突村基本概况

作为黎族制陶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保突村,制陶文化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最原始的传统手工制陶工艺—粗陶,手工,明火。黎族制陶原始目的是为了满足黎族人日常生活所需,如保存稻谷等,现保留最原始的陶器主要有缸、罐、碟、壶、瓶等,当然,随着黎族文化的发展,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黎族人逐渐在这些陶器上制上一些动物,如青蛙(代表风调雨顺),龙(图腾),还有黎族的文字等等。后来,黎族的陶器,也逐渐从生活日用所需变成了具备一定交换功能的物品,黎族人民用它们与周边的村民交换粮食、衣物等,黎族陶艺也成为黎族人的文化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许多传统技艺一样,黎族陶艺也被淹没在历史的车轮中。如今,制陶馆已经成为村民致富、贫困户脱贫、黎族陶艺被传承和与市场、世界接轨的新场所。

二、保突村资源条件

(一)保突村业务发展

一带:村域内水系所串联成的灌溉水补给带;

三心:指村庄中部以黎陶文化体验园为核心的文旅体验中心;

村庄东部以保突水库为核心的生态景观中心;

村委会附近的特色餐饮购物中心;

五区:生态农业种植观光区;

生态林业观光区;

黎族村落体验区;

特色农产品生产体验区;

旅游服务区;

(二)旅游资源分类

农家乐、黎陶民宿、公共厕所、生态停车场、休闲活动广场、商店、文化室、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与市政设施。

(三)保突村核心竞争力

1、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石碌镇作为城关镇,G225 国道以及粤海铁路贯穿境内。保突村位于石碌镇中东部,东与白沙黎族自治县相邻,南与牙营村相接,西邻县城区,北靠保突村。保突村距离县城区仅 1.3 公里,车行时间约 5 分钟左右。

2、有向城镇地区转型的潜力条件

保突村位于昌江主城区近郊区,与城镇在生产生活上有紧密联系的村庄,具备承接城镇外溢功能,共享使用城镇基础设施,有向城镇地区转型的潜力条件,因此,将保突行政村划为城郊融合类村庄。

3、黎族制陶工艺逐渐被重视

黎族制陶工艺并未被人们遗忘,2005年,羊拜亮——成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开始,为进一步发扬、传承黎族传统文化,经保突村村委会提议,保突村成立了制陶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初共有社员7名、共出资65万元。2014昌江县委县政府又投入180万元建设包括传习所、炼泥房、展厅,练泥机、气窑等设备,充满了民族风情,具备生产、销售、展览等多种功能的新制陶馆。

[page]

第三章 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现状及发展环境

一、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貌

石碌镇地处昌江黎族自治县东部,东与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接壤,南接七叉镇,西与叉河镇交界,北和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相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海口市21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3千米,总面积291.41平方千米。

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山体呈东南向西北延伸倾斜,东南部崇山峻岭,中部山岭重叠,西部丘陵,沿海地区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001000米。境内海拔300米以上山峰57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总猴岭、雅加大岭、狗岭、毫肉岭、霸王岭、戈枕岭、峨理岭、旧林岭、燕窝岭、黄牛岭、打端岭、仑岭、坡伦岭等24座,均集中在东南部的王下、七叉山区。海拔600米至1000米的山峰有保梅岭、马岭、金牛岭、石碌岭、圆号山、巴贤山等集中在七叉镇、石碌镇境内。海拔500以下的山峰有昌化大岭、三架岭、金鸡岭、峨沟岭、利枝岭、鸡心岭等分散在石碌、十月田、乌烈、昌化、海尾等镇境内。境内最高峰猕猴岭位于霸王岭海拔1655米,最低点峨沟岭位于乌烈镇海拔348米。

(二)气候

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部,土地面积162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年平均气温24.3摄氏度,全年无冬,四季如春。境内旅游资源集碧海蓝天、阳光沙滩、热带雨林、黎苗风情、山海互补于一体,浓缩了海南特色旅游资源的精华。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闲暇时光,寻一处宁谧,访一方奇观,探一村烟火,觅一缕芳华。昌江四季有景,总有一幕令人神往。

(三)物产

昌江玉矿藏资源在昌江境内分布广泛,在河流、山谷、坡地等处均有分布,且种类丰富、色彩缤纷、极富灵气。按传统分类法,硬度在5度以下称为石,5度以上称为玉,而昌江玉硬度在6度以上,且具备了“湿”“润”“密”“透”“凝”“腻”六德,在全国小玉种属上品,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二、人文资源

(一)历史人文

黎族传统制陶技艺采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手法,被称为制陶手工艺中的“活化石”。黎族传统制陶过程由挖陶、挑陶土、晒陶土、粉碎陶土、筛陶土、和泥、制坯、干燥、准备烧陶、点火烧陶、取陶、加固12个步骤组成。制成品主要有釜、甑、瓮、碗、罐、蒸酒器、蒸饭器等器型。2006年,国务院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碌镇保突村的羊拜亮老人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黎陶文化

悠悠流淌的昌化江水,孕育了古老的黎族文明。在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保存至今的黎族制陶技艺,保留了我国新石器时期早期的制陶技艺,是制陶技艺中的“活化石”,真实地再现着古时黎族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征,折射出黎族人民的聪明和智慧。2006年国务院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濒临绝迹的黎陶在新的时代开始以新的造型面对世人。

(三)民俗文化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主要聚居于海南中部五指山地区,少数散居在万宁、琼海、定安、屯昌、澄迈、儋县边远山区,或与汉人杂居。黎族是海南主要的少数民族,在黎族村落里,偶尔仍可以看到一些保留传统的样式的黎族服饰,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的穿着特色更为鲜明。

海南苗族同胞精心制作的银饰工艺品种繁多,如项圈和手镯就有实心、空心、镂花、圆柱、六方形、棱角形等。银饰多为苗族银匠手工制作。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等。工艺方法有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图案多系龙凤花鸟等动植物纹样,其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四)饮食文化

昌江美食的味型受海南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物产资源、饮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其主要流是新、鲜,清、香、美,非常适合来这里度假人的首选。

三、文化资源

昌江黎族自治县有文化社会团体4个、会员230个。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5个,观众达22.8万人次,放映收入18.14万元。文化公园1个,文体活动中心1个,文化馆(站)9个,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藏书11万册,实行全年制开放(全年开放365天)和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县级)图书馆。

博物馆、纪念馆1间,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共收藏各类文物约1036件,其中展出文物400余件。主要文化社会艺术表演团体有县歌舞团、昌化江爱乐合唱团、家家乐团等。

昌江黎族自治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艺术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影剧院1个。昌江黎族自治县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县歌舞团送戏下乡90场,所有边远地区的村庄都看到了歌舞演出。

四、新业态资源

(一)林牧渔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27亿元,同比增长3.9%。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增加值17.42亿元,同比增长6.4%;林业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1.9%;牧业增加值3.84亿元,同比下降15.4%;渔业增加值9.48亿元,同比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96亿元,同比增长8.2%。

(二)工业

全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9.44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0.43亿元,同比增长4.6%。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产值107.53亿元,同比增长4.1%;轻工业产值2.89亿元,同比增长28.0%。按工业类型分,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1.05亿元,同比增长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值19.38亿元,同比下降11.2%。

(三)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3.8%。房地产完成投资7.58亿元,同比下降54.6%;商品房销售面积3.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7.4%;商品房销售额2.74亿元,同比下降62.6%。

(四)旅游业

“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等系列主题旅游活动。全年全县总接待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9.0%;实现旅游总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过夜游客100.90万人次,增长4.6%;旅游收入6.39亿元,增长7.6%。

五、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2.77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41.23亿元,同比增长0.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6:41.8:32.6。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县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798元,同比下降4.5%,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为7751美元。2019年,昌江黎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126.3亿元、增长3.5%,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4.1亿元、增长9.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656元和14817元、分别增长8%和8.1%。

全年全县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2亿元(执行数,下同),同比增长7.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3亿元,增长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16亿元,增长2.0%;非税收入7.96亿元,增长16.3%。 

第四章 保突村文旅融合发展环境分析与评价

一、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简介 

保突制陶馆是昌江县十九个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自开馆以来,进行黎陶制作专项技艺培训上百场,学员上万人,当中有5岁不到的小孩,甚至有70多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春天,接待黎陶文化爱好者游客上万人次,已经成为海南黎陶生产、销售、观赏、体验及学习培训的一处重要基地。

开展黎陶技艺进校园“陶艺美育,劳动教育”,在昌江县多所学校开展黎陶课,把黎陶技艺带进校园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黎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掌握制陶技艺。在技术创新攻坚项目中,勇于实践创新创造于“昌江黎族”工艺美术形式,实现了“黎陶创新产品多样化形式工艺,填补该项目国内空白;为昌江县打造了“昌江黎陶”新名片,助力昌江黎陶非遗产业发展乡村旅游。

保突制陶馆现有社员58人,其中制陶技术人员(师傅)10人,建档立卡户人员50人,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00多人,人均年增收约8000元。现在结合创新工艺,生产出新型日用黎陶制品,年产出5万件(大小)产品,有能力承接各种制品订单。同时,制陶馆愿与各方精诚合作,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投资,引进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的产品,协力把黎陶文化发扬光大。

二、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的类型

从对保突村黎陶文旅项目的现状来看,可以总结其文旅融合发展的类型有以下内容。

(一)文化依托型

在保突村黎陶文旅融合的发展中,最早出现的文旅融合模型就是依托现有的老手艺人开发文旅融合资源。在早期制陶技术人员(师傅)结合创新工艺,生产出新型日用黎陶制品,年产出5万件(大小)产品,有能力承接各种制品订单。主要的宣传定位为客户的好评积累以及多年来的人脉介绍。目前,保突制陶馆现有社员58人,其中制陶技术人员(师傅)10人,建档立卡户人员50人,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00多人,每人每天产出黎陶2-3件,供应量十分充足在文化依托型的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点呈现以老匠人手艺以及供应量为主,经营比较单一,受客户购买差异性的影响比较大。

第二,节庆依托型

在保突村黎陶文旅融合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节庆类的文旅融合发展的产品。例如开展黎陶技艺进校园“陶艺美育,劳动教育”、每年春天,接待黎陶文化爱好者游客上万人次等都是保突村黎陶文旅融合打造的节庆依托文旅融合产品。其特点为相对集中在短期内的效益,参与人次较多、影响力较为集中。

第三,产品依托型

在保突村黎陶文旅融合的发展中,当地一些黎陶产品将形成一定的品牌,并在文旅融合的发展中持续的推广与开发。在此背景下也形成了一些以当地特产为基础的文旅融合产品,例如保突制陶馆就是根据黎陶爱好者、黎陶老手艺人的开发形成的文旅融合体验中心。

三、保突黎陶文旅项目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发展与文旅融合契合度不高

1、黎陶文旅项目与地方发展整体规划契合度不高

目前非遗文化旅游方面实践探索不断深化,但文旅与地方协调发展规划内容比较少,在推进乡村振兴与黎陶非遗文旅项目规划少,文旅融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仍需系统研究。

2、非遗文化开发利用不充分

目前黎陶文化只停留于浅层次的参观体验销售方面,非遗文化资源还没有效转化为成熟的旅游产品,线上传播较少,大众普及率较低,非遗文化开发没有形成体系,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和开发。

3、黎陶文旅产业未实现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

黎陶文旅产业未实现规模化、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保突村大部分女性群众都会制陶,但实际辐射黎陶经济的群众较少,文化旅游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尚未建设,在服务游客、改进游客体验、品牌宣传和治理能力等方面都需要提升。

(二)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市场化效益差

近年来,我县经济取得不错发展。相比之下,文化产业显得有些滞后。文旅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待提高,资源开发粗放,富有文化内涵的体验式、沉浸式旅游产品少,无法满足游客特色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需求。

1、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市场关注热情不高

黎陶项目落地困难重重,黎陶非遗活化和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方面有待提高,缺少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创产品,游客消费水平低,文旅产业拉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

2、黎陶仍处于加工阶段,没有得到进一步开发

目前非遗文化黎陶仍然处于一二产业的加工阶段,获取以文化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不足。

3、文旅商缺乏

制陶馆承担着制陶售陶参观旅游的功能,周围缺乏特色美食、娱乐、购物、演艺等为一体的休闲街区或综合体.

4、黎陶产品少

目前保突村黎陶缺乏创新、开发以及流通能力,没有打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特色产品,难以发挥应有的广告宣传“名片”作用。

总之,在形成优质产品、市场需求、良好效益、产品提升的良性循环发展路子上缺乏探索。此外,村庄道路、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地等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游客的深度体验感和获得感。

(三)非遗与文旅融合的社会效应低

1、保突村黎陶销售渠道单一

目前保突黎陶因销售渠道单一,吸引的游客有限,产生的经济效应仅能满足黎陶馆日常经营及员工薪酬支付,未实现收益覆盖全村,非遗黎陶未给我们带来乡村道路设施、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非遗文化的融入文旅项目本应该发挥“高效、循环、低碳、绿色”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非遗黎陶文化与文旅融合对经济提升效用并未反馈给乡村,对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垃圾处理问题、进一步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的效果几乎没有。

2、缺乏文化自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仿佛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导致了乡村无形文化走向消亡,非遗文化也得不到充分的展现,非遗的传承人、村民等文化主体缺乏文化自信,导致经营者进行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缺乏自信,不利于更好的传播非遗文化。

四、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发展条件

1)宏观政策给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机会

“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以支持旅游业发展,其中不少都涉及文旅融合相关内容。自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后,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组建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而文旅融合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未成熟,省市层面的文旅部门做了先行的探索和规划,比如陕西省印发了《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山东省编制了《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

小长假及周末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特定的出游时间。小长假激活了出游需求总量,但也限定了活动空间。致使周边游发展迅猛,客源市场扩张迅猛,而 2-3小时交通圈内的乡村旅游项目成为这些城市市民周末、小长假出行的首选。

乡村旅游给当前投资提供了重要渠道。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财税体制改革、房产经济逐渐回归、股市 IPO 重开等等,民众投资渠道一直受限。随着旅游及乡村旅游需求的旺盛,越来越多的投资群体看到这个商机,资本逐渐回流,投资绿色农业、投资乡村休闲产业。

2、文旅融合市场发展趋势

游客需求青睐乡村特色文化产品,人们对传统精神文化的消费品味需求不断增加。刚刚过去的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冰火两重天”:传统文化产业受疫情影响,在寒冷中维持;而互联网新兴文化产业却成为疫情“宅经济”的消费热点。旅游业也经历了疫情冲难复苏,在挑战中不断发现新机、开创新局。

文化旅游及其跨界融合是一个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的融合,它不仅包括文旅融合、文旅科技融合,也包括线上线下的融合,即“文化、旅游、科技、互联网平台(旅游营销与旅游电商等)”的深度融合。而且,文化与旅游融合之后的文旅产品,可以以内容为驱动力,具有更强的体验型、互动性,以及更长的产业链。文化旅游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以及挖掘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丰富和完善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和价值,还将对促进地区文旅产业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形式呈现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旅游市场诉求经历了质量诉求、功能诉求到情感诉求、价值诉求的转变。最初的大众旅游就是为了游览壮丽的山河和名胜古迹,主要落在质量和功能的诉求上;而由观光旅游进入休闲度假旅游之后,更关注的是通过互动参与的过程,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新奇感要求越来越强,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软硬件要求越来越高。

消费档次要求提高作为市场消费的主体。中产阶级在人群的比例逐渐上升,已经难以接受粗制滥造的产品和粗放的经营管理,要求旅游产品的精品化、硬件设施的精致化、软性服务的精细化,对小资化、时尚化较为偏好。同时,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旅游市场网络化特色越来越明显。

3、文旅融合社会发展条件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体系,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同时,要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着重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完善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另外,还要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集散体系,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

人资回流给本次保突村黎陶文旅发展提供了保障。一方面,起步于80 末 90 初率先闯荡的一代人此时已经日趋暮年,这些掌握着巨大财富的群体需要找到一种既有稳定回报,又能体现个人价值的投资方式。同时,随着中产阶级团体的不断扩大,中小闲散资金亦无良好去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生活成为这些人的追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工制造业的国际化转移,使得很多“农二代”由城市向农村回流,网络经济发展方式和更广阔的市场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农村文化旅游投资创业机会。

4、文旅融合技术发展条件

信息技术激活了更多的文旅产品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从原先的产品整合逐渐过渡到旅游产品开发阶段,以及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使许多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旅游点成为热门,也使得出行越来越快速便捷。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互联网”等旅游新模式悄然兴起,互联网搭建了很多乡村旅游平台,搭建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出现了很多的新的趋势:一是农村电商促进了乡村度假购物可能。二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加强了城乡互动,形成了良好的目的地传播互动平台。人人都是传播者。三是各种互联网支付工具解决了在乡村旅游消费的支付问题。

旅游行业格局发生着变化,这要求旅游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经营观念,文化旅游、短视频旅游宣传营销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积极推动科学组建多元协作和服务网络体系,形成“政府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参与,地方农户合作”的营销方式,开展乡村旅游“电商化”管理。

(二)文旅市场发展趋势

对于很多地方而言,旅游正在成为各种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化旅游产业具有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文旅产业正逐步成为龙头型产业。

文化旅游在国内正逐步作为头部化产业,因此需要逐渐将旅游项目文创化、IP化和品牌化,然后以IP和品牌带动黎陶产品,同时通过文创化和品牌化实现黎陶附加价值的提升。

五、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内部环境分析(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2006年,国务院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碌镇保突村的羊拜亮老人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年来,昌江县政府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建起了传习所,鼓励并支持羊拜亮老人带动200多名妇女学习黎陶手艺,成为当地部分民众改善生活条件的助力之一。黎族原始制陶这项技艺逐渐得到了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手工制陶这门技艺。

(二)劣势分析

1、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市场关注热情不高

项目落地困难重重,黎陶非遗活化和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方面有待提高,缺少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创产品,游客消费水平低,文旅产业拉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

2、黎陶仍然处于一二产业的加工阶段

目前非遗文化黎陶仍然处于一二产业的加工阶段,获取以文化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不足

3、文旅商缺乏

制陶馆承担着制陶售陶参观旅游的功能,周围缺乏特色美食、娱乐、购物、演艺等为一体的休闲街区或综合体;

(三)机遇分析

1、从小众到大众的非遗消费

1)快速增长的淘宝非遗消费

过去3年,非遗消费实现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首先是非遗消费供给的增加,淘宝非遗店铺数量超过35000家;其次是非遗商品销售的增长,淘宝非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超过20%;三是消费人群规模的扩大,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已经达到亿级,85后和90后成为非遗商品消费主力。

2)非遗消费的区域差异

从非遗消费者数量的增幅看,领先的大多数是经济发展在中等水平或欠发达的地区,如湖北、吉林、辽宁、广西和黑龙江等。在淘宝天猫平台上,三线遗消费者数量增长快。而从人均非遗支出来看,经济发达省份,如福建、广东、北京、上海,和其他一线城市增长快。

2、“非遗热”的三个主要推动要素

1)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举措

我国的非遗保护始于21世纪初,过去10多年,很多地方都设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非遗进校园、研学活动等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商务部、原国务院扶贫办于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3日)联合举办首届“非遗购物节”。跨界融合让非遗走入更多人的购物节”再次点燃了非遗市场的热度,为非遗产品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

2)“国货意识”增强带来的新契机

近年来,“国潮热”的兴起为“非遗热”创造了良好环境。首先是年轻一代消费意识的变化。文化自信的提升和国货品牌的崛起,共同催生了“国潮热”的兴起,成为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其次是国货去很多非遗项目的衰落是因为生产方式传统,制作成本高、价格高,质量无法统一,直接导致市场变小。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随着产业不断者对国货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3)互联网平台带火“非遗热”

直播助力非遗复兴。“非遗热”更重要和直接的推动因素是非遗与互联网平台的结合。非遗传承人、商家可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直接“链接”,打造爆过去一年,淘宝非遗直播场次达380万场,平均每天1万场以上,其中商家直播场次占8成;和两年前相比,开通淘宝直播的非遗店铺数量增长了115%;新非遗店铺数量增长了32%。

(四)挑战分析

1、保突黎陶因销售渠道单一

吸引的游客有限,产生的经济效应仅能满足黎陶馆日常经营及员工薪酬支付,未实现收益覆盖全村。

2、缺乏文化自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仿佛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导致了乡村无形文化走向消亡,非遗文化也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page]

第五章 保突黎陶文旅项目战略制定

一、总体战略

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以“黎陶之乡”为品牌依托,以黎陶为特色产业,以深挖和整合全域资源,利用独特手艺人优势,创新销售渠道,融合线上电商产业,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以“黎陶+电商+旅游”为核心,集生态观光、黎陶体验、农业休闲、养生度假、健康运动、研学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黎陶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目标定位

——国内知名黎陶旅游目的地/全国黎陶旅游示范基地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海南新兴旅游目的地

——海南新的旅游增长极

——全年黎陶销售达300万

三、市场定位

(一)客群定位

1、20-25岁喜欢喝茶的年轻人,心里比较喜欢陶艺人群。

2、25-30岁人群(职场、生意人群),平常经常接触茶文化,会对陶艺品比较有兴趣。

3、30-40岁人群,这类人群追求更高品质的商品,会觉得陶艺制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度普遍较高。

(二)市场定位

市场层级

平台

备注

核心市场

淘宝、抖音电商平台

淘宝入驻2家旗舰店。

抖音寻找100名带货达人。

拓展市场

线下活动展开

通过陶艺制作体验,购买陶艺制品

(三)市场规模预测

1、淘宝非遗商家的变化趋势

截至2021年6月底,淘宝天猫平台上非遗店铺数量超过35000家,较两年前增长近32%。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非遗商家正从三线向二线和一线城市快两年来,二线城市超越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为淘宝非遗店铺数量集中的区域。一线城市的淘宝非遗店铺数量增长快,增速为42%。

2、非遗在淘宝上发展的质量

1)成交超过千万的非遗店铺

过去两年,淘宝天猫非遗店铺中,年成交超过千万的店铺数量较两年前增长超过43%其中,淘宝此类非遗店铺数量是两年前的1.6倍多。淘宝天猫平过千万的非遗店铺数量增幅排行中,重庆是进入前十的西部省份。此外,新疆出现了一家,甘肃实现了0到3的突破。

2)成交超过百万的非遗店铺

过去两年,淘宝天猫非遗店铺中,年成交超过百万的店铺数量较两年前增长超过42%;年成交超过百万的非遗店铺数量增幅排名中,前三位均来自西部宁夏在2021年出现了第一家百万规模的非遗店铺。

3)淘宝非遗“金冠店铺”

在淘宝平台上,卖家好评超过500001笔,其店铺被称为“金冠店铺”。从过去两年看,4个省份的淘宝非遗“金冠店铺”数量增幅超过100%,分别是西藏、黑龙江、海南100%。

4)淘宝非遗“皇冠店铺”

淘宝非遗“皇冠店铺”数量较两年前增长超过37%。二线城市始终是“皇冠”及以上等级的淘宝非遗店铺集中的区域;一线城市的淘宝“皇冠”及以上增长快,增速为44%。有两个西部省份的淘宝非遗“皇冠店铺”数量增幅超过100%。其中,甘肃省250%,青海省100%。

抖音非遗类目代表达人(非遗竹编)

非遗竹编老李(兆铭)62岁,有51年竹编手艺,希望能传承匠心文化从而来到了抖音,目前粉丝总数424.3w,粉丝量级处于肩部达人,主营类型是礼品文创,属于非遗领域类目做的比较好的。

非遗竹编老李(兆铭)卖出的产品平均客单价是28.75,销售1443件,总销售额为4.1w。从整体销售量看出,他的销售力度也不是非常强大,直播停停缓缓也能卖出不错的成绩。比如我们在今后的直播中一天能卖出去10件,一个月就是300件,按照28.75,一个月的销售额也能达到8625元,扣除1500元左右运营成本,净利润也能达到7125元,比目前现状增长了7倍。

从对标非遗老李账号基础上推测销售数据

客单价

单天销量

月销售数量

月销售额

净利润

年销售额

年利润

28.75

10

300

8625

7125

85500

75500

文韵陶瓷旗舰店

这个账号主要卖陶器类,日均销售额18.2w,年销售额达到5320w,为抖音中腰部达人。

3、本次保突村黎陶文旅项目预估市场销量

根据上面数据显示,重庆、新疆、甘肃、青海等三四五线城市正在逐步打造非遗文化物质拉动经济增长。达到千万的店家已经增长到43%,达到百万级别数量增长42%,因为目前保突村暂时没有落实电商方面的发展,经营模式比较单一,这方面经营技术欠佳,如果引入专业的电商人才、直播领域专家将会大大推动黎陶产业的发展。保守估计,一件黎陶商品单价为60元,专业运营人员一天带动50个单品,一天的销量为3000元,去掉运营成本费用1000,一天利润为2000元,一个月则有60000元的收入,这不光对传统手艺人生活水平有个大幅度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保突村其他产业链的发展。


保突村黎陶电商市场预估收入概算表

淘宝市场

黎陶单价

单天售出数量

成交费用

运营成本

净利润

一月净利润

60

20

1200

200

1000

3w

60

50

3000

1000

2000

6w

60

100

6000

1500

4500

13.5w

抖音市场

黎陶单价

单天售出数量

成交费用

运营成本

净利润

一月净利润

50

50

2500

1000

1500

4.5w

50

100

5000

2000

3000

9w

50

150

7500

2500

5000

15w

备注:本次预估数量都是按照实际进行的一个大约估算,按照目前淘宝日活跃数量以及抖音日活跃数量,万里挑一的市场,单天按照表格中最好的数量250件单品,也是足以能够达到的。仅仅淘宝、抖音市场一月的净利润也可以达到28.5w,年利润预测也可达到342w。


保突村黎陶电商市场按照最低收入计算概算表

淘宝市场

黎陶单价

单天售出数量

成交费用

运营成本

净利润

一月净利润

60

20

1200

200

1000

3w

抖音市场

黎陶单价

单天售出数量

成交费用

运营成本

净利润

一月净利润

50

50

2500

1000

1500

4.5w

合计

70

3700

1200

2500

7.5w

年利润最低可达到90w

备注:

根据目前淘宝市场来说,如果把黎陶价格定在一件60元是非常低的,目前淘宝黎陶价格普遍在70、80元,再加上一定的运营基础,每天售出20个单件是很有保障的,是目前来说最低预期,一月净利润也可以达到3万元,比目前销售额来说翻了30倍。

对于抖音市场来说,目前网红效应越来越流行,50元的单价在抖音市场上也是会非常优势,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手艺人”的招牌,会有非常多的消费者前来买单。目前抖音日活跃数量6亿,我们就按照最低10万人看过直播间,5000人下单,陶黎市场也是非常有优势的。



四、发展战略

破全,引擎驱动战略。以保突制陶馆(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为引擎,将黎陶产业发展为重点发展产品;对不同区位、不同发展阶段的村镇片区,全域旅游建设的工作重点,方式思路、实现周期、难易程度不同,发展全域旅游需要打破“全”的概念,面面俱到则没有重点和突破口。

联动,联合发展战略。化零为整,交通串联,形成规模,放大优势。目前黎陶项目及资源分布相对零散,缺乏整合。可采用联动发展战略,通过交通串联,联合淘宝、抖音、快手等线上自媒体、电商市场资源和场地,便于黎陶品牌和旅游市场的发展。

转型,产业升级战略。黎陶向线下DIY或者互动式乡村旅游观光转型,使文化产业和乡村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目前的黎陶项目依托自身资源特色,以线下人脉资源销售为基础,向休闲、娱乐、度假升级。 本次保突黎陶文旅项目战略会大大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丰富黎陶销售渠道,丰富保突村旅游业态,拉动经济增长。

五、空间布局

1心集散——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以黎陶特色拉动文化旅游示范区,体现保突村人文特色,也响应十四五规划方向)

1脉串联——旅游联动发展轴。(文化+旅游同步发展)

1带引领——保突电商经济示范带。(以黎陶产业发展为核心,通过电商经济拉动黎陶销量更长远的发展)

2圈整合——环北旅游发展圈、南部旅游发展圈。(以保突村黎陶发展为中心辐射带,向周边城市中心辐射,带动产业的发展)

4区联动——黎陶体验区、康养度假区、生态休闲区、田园风情区。(将保突村打造成黎陶文化特色示范基地,逐步融合着田园风情,为现代年轻人提供休闲、修心场所)

六、保突黎陶文旅项目发展战略

(一)发展定位

保突村特色黎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电商经济发展、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二)开发思路

以电商(主要以淘宝、抖音网红带货、快手)撬动保突村黎陶市场,依托现有的老手艺人黎陶资源加上专业化的电商团队,将会取得不错的收益,以上面的数据显示,保守估计也会达到一年年利润为342万,最低达90w。

与此同时,在线下乡村旅游发展中,也要更多、更高效的积极举办黎陶互动节,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了解其特点,政府也可多多实地拜访,一起制作体验,吸引当地居民关注,从而逐步打造保突村黎陶知名度,让全国各地的人们了解到海南保突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陶。

案例1--下基层考察,产业发展提高迅速

2021年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22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之后,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


(三)项目支撑

黎陶展览:挑选200件老手艺人黎陶艺术品,在体育馆或者博物馆周围搭建简单的展览,吸引各大媒体、周围居民前来参加,不断扩大黎陶产品的名气,提升品牌效果,打响知名度。在黎陶展览区内配套保突村当地特色的景观构筑物(也可拉动周边产物销售);填充小型的游乐项目,举办“一大一小”、“亲子活动”等活动,丰富文化旅游感受,延长观光时间。 

第六章 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一、总体规划,努力将黎陶文旅项目打造为乡土特色产业

(一)将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保突黎陶文旅项目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同发展、一体推进,将文旅项目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极,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加大对黎陶产品研发、旅游文创、广告宣传投入力度,成立专项基金,鼓励创新创业青年加入到文旅项目,奖补创作保突黎陶故事。

(二)注重产业市场化运作

优化营商环境,多方招商引资,改善基础设施,深入挖掘黏土、温泉等资源潜力,提升品质服务档次;结合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和人才引进战略,鼓励支持能人大户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协调金融、就业部门增加创业贷款规模,组织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支持配合,出谋划策,协同发力。

(三)优化“旅游驱动、基地引领”产业布局

依托于全县的旅游文化,结合昌江霸王岭、棋子湾、皇帝洞等旅游资源进一步优化“旅游驱动、基地引领”产业布局,推出涵盖亲子游、休闲康养游、民俗体验游、非遗文化研学游等文化旅游产品,集聚展销全县特色农副产品,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

(四)优化服务环境

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市场治理与服务,深入开展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

二、突出特色、放大优势,着力发挥文旅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地域优势和地域特色日益凸显

与先进发达地区和文旅资源富集区相比,保突村先天禀赋但客观条件相对落后,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乡村振兴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大环境下,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等因素的利好,地域优势和地域特色日益凸显,为黎陶文旅项目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保突村地理位置独特,地处于石碌镇政府北侧4公里处,位于225国道西100米,交通便利,具备发展为城中村的优势,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明净,辖区内农产品丰富,具有丰富的热带水果,甘蔗、火龙果、芒果、人参果等,继续发展热带经济高效作物,为亲子游,采摘体验、民俗体验游、非遗文化研学游提供了采摘体验、食品保障。对于保突村发现的多处温泉口,深入挖掘开发成温泉度假民宿、温泉特色产品等。

(二)深造“黎陶语”“昌江黎陶”名片

继续塑造“黎陶语”“昌江黎陶”等名片,充分挖掘其旅游文化内涵,强化人文运作,优化营商策略,放大优势、逆势而上,谋求弯道超车,后发而至。完善基础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昌江一步,就是保突黎陶”之旅,增强游客体验感,丰富游客亲自体验黎陶文化的项目,比如亲自制陶、烧陶、售陶、穿戴特色服饰、试吃黎陶烧制的美食、学习特色方言、主动成为宣传大使、成为非遗传承人等方式,让游客发挥自身价值,提高文旅项目游客的精神文化水平,继而从游客消费中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

(三)发展环村游项目产业

发展环村游项目产业,配备观光车,自驾车等,丰富游客的游玩路线,增加沿途村民收入。打造专门的游乐场所、亲子乐园、情侣互动项目、老人休闲观光等,丰富游客群体,创新“打卡”方式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提升黎陶文化与文旅项目的融合力。

三、文化自信,增强宣传,努力提升黎陶文旅项目知名度

(一)注重落实实体景观体验项目

文旅项目与一般的旅游项目相比,独特之处在于实体景观或体验项目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亲身参与文旅项目时获得自身精神文化世界的满足感。

(二)与当下社交媒体深度融合

1、开发微信公众号

文旅项目开发应该充分利用当下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作为非遗黎陶文化的宣传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微信公众号应及时发表介绍黎陶最新动态的图文。

2、创建关于海南昌江非遗黎陶文化官方微博

及时更新黎陶的产成品、销售渠道和黎陶相关知识。

3、创建抖音宣传

通过在抖音上发布黎陶的制作过程吸引网友的关注。同时,黎陶工作人员也应鼓励游客拍摄黎陶,利用两微一抖进行传播,传播数量达到规定,比如说点赞数目超过50人或者转发数量超过15人等可以联系工作人员进行纪念品邮寄或者游客门票折扣价。同时可以借助影视剧和纪录片的热度去宣传非遗黎陶文化。可以邀请网红、明星等制作宣传片,以此作为卖点来获得消费者的共感和兴趣,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目光。政府人员也可同样参与到昌江非遗文化宣传工作中,提高宣传的公信力。

4、APP投入宣传

在各大旅游APP上投入非遗黎陶文化相关的广告或组织专业写手发布黎陶游记,可起到很好的官方或民间的推广作用。

第七章 项目研究结论

目前保突黎陶产业发展业态主要类型普遍层次较低,主要消费群体来自于当地周边人群,人群辐射范围小,营销手段、营销渠道非常匮乏,没有极力打造出黎陶手艺人的特色和知名度。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高品质消费市场,集中表现为产品销售渠道不足,黎陶产业与电商发展相互融合不够,以及在旅游文化、农耕文化等方面挖掘不深,导致保突黎陶产业发展战略缺乏市场竞争力。

本次项目调研后,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主要围绕打造“特色黎陶产业”定位,依托黎陶老手艺人以及专业的电商团队,规划布局电商市场之路。坚持“黎陶品质为王”理念,合理确定目标,实序渐进、重点突破,逐步提升黎陶产业的销售发展。

保突黎陶文旅融合项目要坚持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以“黎陶文化之乡”为品牌依托,以黎陶为特色产业,以保突村为生态基底,深挖和整合全域资源,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黎陶、电商、文化、养老等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以“黎陶+旅游+电商”为核心,集黎陶制作体验、文化体验、农业休闲、养生度假、健康运动、研学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