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观察
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观察
01四种类型
从调研情况看,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可大致分为四种:
第一类是挖掘优势资源,做强地标产品。
作为一个小型区域经济体,县域经济发展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大,很多特色产业发展与本地自然资源禀赋息息相关。
贵州省赤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暖湿,降水充沛,竹类资源丰富。当地结合自然资源优势,抓住上世纪90年代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开启“退耕还竹”生态发展模式,全力支持造竹。同时实施“景区—林场—农户”的生态旅游补偿机制,以年门票收入的2.5%作为竹木资源的补偿费用,形成了从种竹、竹材加工到生态旅游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22年赤水市竹产业产值达74.6亿元,占全市GDP的62.7%。
与赤水市竹产业发展模式类似的,还有陕西洛川县的苹果产业,黑龙江克山县的大豆、玉米与马铃薯产业,以及林甸县的乳品产业等。
这些地方均立足于本土资源,发挥种植业优势,并逐步改良品种、引入加工企业、完善物流配送等,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农业“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林立”的发展格局。调研发现,该类型县域特色产业总产值量级在几十亿到百亿元不等。
第二类是扶持本土企业,实现优势再造。
一些地方没有突出的自然资源,但依靠大量懂市场、懂经营的优秀人才,从家庭作坊或者乡镇企业起步,逐步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产业,并形成“总部经济”。调研发现,这种类型特色产业大多集中于第二产业,如河南省长垣市的起重机产业、山东省肥城市的建筑安装产业、费县的木业等。
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可概括为“龙头起步、延链经营、及时转型”。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着力于软环境培育,通过再造本地企业优势,激发创新活力。调研发现,该类型特色产业总产值大多在百亿量级。
第三类是开发文旅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县域文化资源分布广、数量多、类型杂,一些县域善于梳理、整合、包装当地文化资源,第三产业特色鲜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以小吃业驰名全国、四川省富顺县豆花产业为地方特色、江西省南昌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第四类是强化区域协同,紧盯产业转移。
调研了解到,承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效能,也是县域实现经济发展量与质提升的良好选择。
最典型的便是昆山市。从上世纪80年代起,昆山主动对接、融入上海,承接上海优质资源,近年来更是紧抓上海非核心零部件产业外迁契机,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与此同时,昆山施行“以台引台”招商策略,从引入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到大力发展光电产业,走出了从代工到自主创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之路。数据显示,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昆山市第一大产业集群,2022年产值已达5546.2亿元。
实践表明,精准定位区域角色,营造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外溢环境,实现协调发展与错位竞争,是县域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
02三大共性特征
从经济规模看,我国县域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2021年,在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大多数县域经济总量少于500亿元。其中,GDP在100亿元以下的县域占26%,在100亿—500亿元之间的占54%,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的占12%,在千亿以上的占8%。
从产业特色看,我国县域经济体虽然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发展模式各异,但整体来看具有三个共性特点。
一是厚植资源,特色鲜明。
对县域经济体而言,特色既是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县域特色产业一般都厚植于当地自然资源或历史与人文资源之中。
第一种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的县域,如贵州省赤水市、陕西省洛川县,以“马铃薯种薯之乡”闻名的黑龙江省克山县和坐落于“黄金玉米种植带”的齐齐哈尔市依安县,都有种植某类农产品的特殊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
第二种产业发展突出的县域,如江苏省昆山市、河南省长垣市等,或是具有靠近大城市、能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或是有乡村工业发展基础。
第三种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域,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等,一般致力于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或充分利用自然风光。
二是龙头引领,延链经营。
实践表明,县域特色产业要想提升竞争力,需要不断做大产业集群规模。通过聚集一批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充分发挥连接市场、集聚创新、开发产品、加强服务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落地布局,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值得注意的是,除招商引资外,一些产业优势突出的县域,更重视企业优势再造。如河南省长垣市为深入挖掘本地起重机产业发展潜力,积极推动本地同质企业以战略重组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引导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签订重组协议,促进关联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推动起重机械转型发展。
三是紧跟市场,转型发展。
为顺应发展趋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县域特色产业正逐步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多个县域均将创新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视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在创新化方面,多个县域提出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加快农产品品种和加工工艺创新。
在绿色化方面,部分县域提出要以产业生态化为重点方向。如杭州市临平区着力加快农业绿色化转型。
在数字化方面,一些县域将产业数字化转型视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如山东省肥城市大力倡导建安产业数字化转型,建立融慧达数字联采平台,实现平台集中招标采购、全流程数字化交易,吸引上游制造商进入创业,打造建筑行业采购平台的互联网生态闭环。
03三个着力点
对大部分县域而言,特色产业是经济的主体支撑。国家也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然而,从调研情况看,由于县域之间竞争激烈,人才、资金等要素紧缺,加之上级部门存在“扶优扶强”导向,部分县域陷入“弱者愈弱”的怪圈,需通过制度创新和更加合理的统筹安排加以破解。
首先,不同县域竞争激烈,需确立区域协调产业发展格局。
调研发现,受资源要素分布格局影响,很多县域主导产业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以木业产业为例,仅在山东一个省内就有寿光、费县等县域分布,而在山东省外的广西、苏北等地也有分布。尤其是我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部分产业的对外贸易有所减少,相关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
从全国层面看,县域之间在产业发展方面展开合理竞争,有其积极作用,但一些内卷性的恶性竞争,却无益于地方发展。
因此,各地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全局性谋划,围绕都市圈、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要求,让各县域的特色产业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优势互补。
其次,产业链多处中低端,需强化优势再造谋划产业转型。
我国大多数县域龙头骨干企业偏少、研发能力低、创新意识不足,产品仍集中在初级加工或贴牌、代工生产等中低端领域,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仍较为欠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
专家表示,为破解县域缺人才、缺技术难题,促进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县域需加强企业优势再造,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第三,产业集中度较低,需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调研发现,部分县域缺乏公共营销品牌与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企业大多是“单打独斗”,未能形成“抱团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指出,一些县(市)产业链条较短,在管理方式创新、技术创新等能力缺失的影响下,产业融合仍处初级阶段,区域规模经济优势难以发挥。
因此,围绕县域特色产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全产业链建设。
一是以若干关联度高、行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大的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培育链主企业,发挥链主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
二是可持续拓展特色产业多元化价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伟光认为,以农业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县域,可加快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并带动农家乐、民宿、康养、创意农业、乡村夜经济等“美丽经济”新业态。
三是可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如借鉴山东肥城打造建安产业数字化平台经验,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网络,进一步提升产业影响力和协同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