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浅谈西山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农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游客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具备鲜明特色的旅游区域更容易受到游客的欢迎。巴马是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的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实施,巴马全方位加大红色文化建设,加大对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红色旅游建设力度,西山乡红色旅游进一步得到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困境。
本次调研从政府责任的角度出发,研究西山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中分析西山红色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探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西山乡红色旅游的现状
(一)西山乡概况
西山乡位于巴马县的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辖16个行政村,居住着壮、汉、瑶等民族,人口22331人,其中瑶族人口比例占55%。西山乡历史上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和指挥中心,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原红七军21师副师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松坚,长征百岁寿星老红军、自治区原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荣等老同志的故乡。全乡生态公益林32万亩,森林覆盖率84.46%。境内人文旅游资源有10处,其中红七军二十一师部旧址、韦拔群牺牲地香刷洞、独立三师师部旧址等3处被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拥有八卦山水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弄友原始森林、擎天树等生物景观。
(二)西山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
西山乡境内有红七军二十一师部旧址、韦拔群牺牲地香刷洞、独立三师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人们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从1922年起,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就来到西山进行革命宣传,组建西山国民自卫军,成立乡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组织领导贫苦群众开展农民运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到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农民武装斗争。
1930年4月,邓小平同志到西山与韦拔群见面,5月经西山前往百色,秘密筹备百色起义。1930年11月,红七军在河池整编北上,韦拔群奉命回右江组建二十一师。1931年元月,红七军21师在乙圩(今河池市大化县)宣告成立,同年3月至1932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二十一师师部(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中共右江特委、右江苏维埃政府迁至西山。在韦拔群、陈洪涛(红七军二十一师政委)、黄松坚(红七军二十一师副师长)领导下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桂系军阀三次反革命“围剿”。1932年10月,韦拔群同志牺牲,同年12月,陈洪涛同志牺牲,西山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挫折。
西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虽然遭到反动派的反复围剿,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是西山军民没有被吓到、没有被征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又高举红旗继续战斗。1934年春,黄举平从黔桂边回到西山,重建中共东兰县委并任书记。继而成立右江上游革命委员会、右江上游中心县委、东兰中心县委,西山又成为革命领导中心。尔后继续组建右江上游赤色游击队第一联队,继续顽强抵抗国民党反动派对西山根据地的围攻,开展抗日救国运动。
1945年至1947年,中共东兰县特支、中共万冈(巴马县前称)中心县委、中共右江地委、桂西人民解放军司令部相继在西山成立,领导了万冈、东兰、河池、武鸣(南宁市管辖)、百色等16县的游击武装。组建了桂西人民解放军东万支队,举行以万冈为中心的万冈起义。
1948年春,西山县临时民主政府、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一指挥所在西山成立,负责领导万冈、西山、东兰等7县的游击武装,粉碎了国民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反动当局对西山根据地的十三次“围剿”。1949年9月,这些人民武装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指挥部序列,配合南下野战军解放右江全境。
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西山一直是右江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成为右江革命的腹地,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内涵的革命精神。
(三)西山乡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
巴马县西山乡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被誉为广西的“井冈山”,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西山乡还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丰富的红色、生态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是西山乡的天然优势,这为西山发展红色、生态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期以来,西山乡党委、政府通过因势利导,发挥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红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业,西山乡红色、生态旅游业得到了一定发展,西山乡红色旅游知名度在不断提升,生态旅游业也得到了进一步有效挖掘。当前在全县创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背景下,西山乡党委、政府积极将西山的特色旅游业主动融入全县的黄金旅游发展中,争取实施西山红色旅游教育基地项目,创建西山红色旅游4A级景区,规划编制西山红色景点线路以及创建西山弄友国家森林公园等。然而因西山乡属于老、少、边、山、穷地区,基础设施等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包括这些客观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导致西山乡在发展红色、生态旅游业上面临着多重困境,总体来说,西山的红色、生态旅游业还未得到真正意义上地有效发展。
二、西山红色旅游发展的困境
(一)景区缺乏特色
一是红色旅游景点的教育作用与时代发展脱轨,难以受到游客的青睐。红色革命旅游区大多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然而在当今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大多数革命故事都已经广为流传,因此,景区内呆板的故事讲解便显得了无生趣,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缺乏时代新意。二是乡村红色旅游项目缺乏创新,景区建设缺乏特色,未能考虑到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景区设施亟待更新
一是景区周围的交通条件不够便利。西山红色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村里,交通不便利且景区周围的标识较少,不能明确指示路线。二是景区的卫生环境较差,上网服务也急需更新。首先,景区的厕所卫生不达标,厕所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游客的使用。其次,景区的网络闭塞,网络覆盖度较小,不能迎合青年旅客的生活娱乐喜好,因此,失去了一部分潜在游客。最后,景区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医疗应急预案,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不到位,未能充分考虑到老年游客群体的基本特点,增加了游客在景区内的安全隐患。
(三)景区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一是西山红色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力度不够,景点较为分散,没有发挥出团队的特色。西山红色革命旅游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不能将景点有效的串联起来,造成了景区文化完整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二是西山旅游业的建设与西山经济的发展不能有效结合,相关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优秀的区域资源被忽略,不利于西山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四)旅游方式过于单一
一是乡村红色旅游项目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小。二是景区内大部分景点布置雷同,缺少创新,无法激发游客的游玩兴趣,因此,客流量较少,使得西山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五)专项经费投入少
西山乡在发展红色、生态旅游业上,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就是能争取到的专项经费太少,无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西山乡作为贫困地区,能争取到的旅游扶贫项目资金较少,无法解决各项投入经费问题。
(六)宣传推介力度不够
西山被誉为广西的“井冈山”,同时具有原始的森林资源,天然的优势没得到充分显现,原因之一是宣传推介力度还不够,这导致西山红色、生态旅游业影响力比较有限。
三、游客需求视角下的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开发景区特色
继续发扬红色旅游景区的教育意义,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红色旅游景区而言,教育作用要摆在首位。景区内部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提示景点的故事性和亲切感,加强游客的归属感,激发游客的爱国主义情怀。西山红色旅游景区要科学合理规划自身的旅游路线,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景区建设者可以将特色路线作为游览中心,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制定革命旅游景区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战略,根据季节、时间的不同拟定不同的景区特色项目,科学开发景区资源。同时,景区要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充分结合当地风土人情、生态环境,制定更加具有创造力、吸引力的游览项目,为红色旅游产品注入新鲜活力,为游客带来新鲜体验,最大程度发挥乡村红色旅游区的教育意义及时代意义。
(二)完善景区设施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提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需要重点加强红色旅游活动所必需的旅游公路、景区内的步行道、露天停车场、供电线路、供排水线路、旅游厕所、消防安防设施、垃圾污水收集设施、展陈场馆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必要的环境整治。这无疑为西山红色旅游景区设施完善工作指明了方向。
1.景区建设要改善周围交通条件,充分考虑到游客流量,提高可进入性。旅游景区的美好形象是其最为有效的宣传途径,交通条件作为景区美好形象的一部分,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景区交通的建设应当在保护原有革命基地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区相关建设部门要对此做出合理规划。景区周围的主要路段要以明显的标识指导交通线路,景区的相关服务信息也要及时更新,重要线路的交通安全不容忽视,对于车辆和行人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及指导。
2.景区建设要改善卫生环境,优化上网服务。由于乡村红色旅游景区的主要游览人群为中老年人,因此,景区的服务建设也要符合中老年人的游览需求。乡村红色旅游基地绝大多数都建设在农村,景区建设者既要保障区域内厕所的数量,也要保障厕所的质量,在建造技术上可以采用先进的生物降解技术或沼气技术,将粪便作为周围庄稼的农肥,将产生的沼气作为生活能源,变废为宝,形成良好的生物循环。除此之外,景区也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建设及医疗建设,逐步实现网络覆盖,提高网络信号的质量,加强景区与外界的沟通。
(三)协调景区资源
1.红色旅游景区要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团队特色,形成自身优势。西山红色旅游景区分布较为分散,在发展建设红色革命旅游业时,要增强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将景点串联成完整的景区风景线,增强游客体验,提高旅客的期待值及满意度。开发者要充分整合区域内的优秀资源,顺应时代的发展,打造新兴的旅游热点,在原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创新,融入新时代元素,引起游客共鸣。同时尽量避免重复的游玩项目,打造景区特色,形成自身优势,以此保障西山红色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出区域的资源特色。红色旅游项目的出现可以集中区域内的资源,将相关特色旅游项目与村镇相结合,将景区、红色文化及小镇联系起来,使得游客既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能在传统的小村庄里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四)丰富旅游方式
合理开发新型旅游项目,以新时代为发展背景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的多样性。不断更新自身的建设理念,寻找区域内被忽视的旅游资源,增加景区的旅游项目。在景区布置方面,不断创新,避免趋同化,将不同的景区设置不同的主题,再根据相关主题布置景点,增加游客的游玩体验。
(五)积极争取专项建设
资金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加快红色、生态旅游发展步伐。依托丰富的红色、生态资源,不断挖掘,打造红色、生态旅游景点,实行旅游扶贫项目。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上级项目资金以及招商引资等,筹措资金,加快旅游扶贫项目的开发,尽快实现地区居民及地方财政的双脱贫。
(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西山红色与生态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制作出西山旅游宣传片、明信片、宣传专栏,通过不同途径,提高西山乡红色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西山乡人民政府